Close

  • ❖ 首頁
  • 關於李常生
  • 專長服務
  • 傳記作品
  • 名人傳記
  • 名人族譜
  • 傳記論述
  • 書法藝術
  • 個性傳記作家
  • 常生筆記
  • pps觀看
  • 下載
  • 留言

李常生 傳記 文學

❖ 祈求世界和平 ❖

個性傳記作家專區

李金坤專區(03)

{ 閱讀更多文章 }
✣ 自然心語

✣ “三養三樂”感賦

✣ 初夏二則

李景新專區(1)

{ 閱讀更多文章 }
✣ 事業成功的詩意棲居者—蘇東坡人生風範漫談(李景新)

✣ 東坡夜夢說讀書

蘇建東專區(3)

{ 閱讀更多文章 }
✣ 清明二則(2022)

✣ 2022年四月中三則

✣ 《日記》與《草在不斷的成長》

✣ 初夏三則

✣ 意外

✣ 2022年初秋小品

李少詠專區(3)

{ 閱讀更多文章 }
✣ 看了馬金鳳,一輩子不生病

✣ 母親,今天是你的生日

✣ 永遠的傷痛——寫給李慈健老師

✣ 疼到麻了就不疼了——寫給一顆飄然遠逝的靈魂

✣ 我們還是要有一份清潔的精神

2022作家發表區(01)

{ 閱讀更多文章 }
✣ 五言律詩•鬧元宵(上平十灰)

✣ 挪威的森林—徐小晫

✣ 大門終於關上了

✣ 懷念大姊(林豐樑撰)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來源和內涵

✣ 鄒惟山2022年上半年組詩之八:山水才是人類的靈魂(十四行10首)

✣ 先父陳明謀《記遊詩草》(一)

李少詠專區(2)

{ 閱讀更多文章 }
✣ 在一杯咖啡中讀書寫字傾聽靈魂的聲音

✣ 一條河、一個詩人與一個民族的自我映象

✣ 寫給乘靈魂方舟遠去的張潔先生

✣ 永遠的白玉觀音

✣ 拜師要拜孔夫子,交友要交劉二八

✣ 遇見妲己

✣ 孤獨的獵手

✣ 脫略皮相,剛硬內心

✣ 星期天到哪裡去?千古洛汭韻依然

✣ 《夢遊症患者》與《百年孤獨》的文本比較

蘇建東專區(2)

{ 閱讀更多文章 }
✣ 歡口鎮一個被拴鎖女子的遭遇

✣ 醒來吧!徐州豐縣

✣ 董集村的罪惡

✣ 悲傷的聲音

✣ 白日夢

✣ 没 有

✣ 徐州鑄造

✣ 春季三月兩則

✣ 2022年2月24

✣ 羊的夢&履痕

李金坤專區(2)

{ 閱讀更多文章 }
✣ 霍師一面銘恩永——霍松林先生憶略

✣ 草木有靈筆有情——覃煒明《草木吾鄉》序

✣ 一門吟才競風流——從《餘漚集》看劉鶚家族的詩學生態

✣ 李白遊仙詩神妙世界探賾——兼議對《楚辭》遊仙體式的接受

✣ 精鑄神魂百座山——許峰《中國百座名山詠》簡評

✣ 江都仙女鎮二仙吟

✣ 春季三月二則

✣ 三月末二則

✣ 清明三則

✣ 2022四月中下兩則

孟豐敏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馬廠街的故事

✣ 福州古厝:滄桑之中見傳奇

石桂崇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石桂崇—堅持理念仍舊繼續工作的銀髮族前輩

✣ 父親和我—石桂崇

趙欣熠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無畏–趙欣熠作品系列之一

✣ 雜感二則

✣ 辛丑末一則

✣ 辛丑除夕二則感想

✣ 二零二零辛丑年除夕日記

✣ 壬寅年,從立春到雨水

✣ 三月呢喃

✣ 春天與青春

✣ 清明前的感觸

✣ 閒話上海防疫服務

鄭棟輝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死狗

✣ 《鳩安琪墓銘》

張斌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張斌:一家三代的欒中故事

蘇建東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蘇建東創作系列之一

✣ 蘇建東作品系列之二

✣ 蘇建東作品系列之三

✣ 蘇建東作品系列之四

✣ 《天才》與《一種詩意》

✣ 冬日四則

✣ 喝茶

✣ 蘇建東作品系列之五

✣ 蘇建東作品系列之六(2022年一月初 二則)

✣ 蘇建東作品系列之七 (2022/01/12刊)

✣ 2022春節獻禮

✣ 辛丑臘月除夕三則

✣ 2022年春節初刊四則

喻學才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字間炎涼——評《江黎作品四種》

✣ 三十功名塵與土?

✣ 南鄉子. 庚戌除夕(1970年歲尾)

✣ 為父親節擬聯

于澤俊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于澤俊的寫作經歷

✣ 沉重的十字架

✣ 語文老師韓曉秋

✣ 我在宣漢接新兵

✣ 我是一個兵

✣ 我的藏族朋友華丹

✣ 鐵生和希米

✣ 聖者的使徒——記回族中醫馬牧西

✣ 女兒的愛情故事

✣ 那一梭子彈穿透了我的胸膛

✣ 梁曉聲印象

李金坤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石松禮贊》《石心自語》—古詩二首

✣ 鎮江賦

✣ 哭北大費振剛恩師

✣ 百花百詩總關情之一

✣ 百花百詩總關情之二

✣ 清風明月貴無價

✣ 拜謁南京雨花臺方孝儒墓感懷

✣ 天山雪蓮別有情——至美情詩12首簡評及總論

✣ 腹有詩書氣自華

✣ 讀書系列之二

✣ 草木有靈筆有情——覃煒明《草木吾鄉》序

✣ 精鑄神魂百座山——許峰《中國百座名山詠》簡評

✣ 相知相愛無盡時——情僧倉央嘉措小劄

✣ 一首飽蘸摯情、藝術創新的動人戀歌

✣ 啟明閣感賦

✣ 庚子仲春二則

✣ 褚師三憶

✣ 老媽縫紉鞋墊感懷

✣ 辛丑末兩則

✣ 辛丑臘月二則

✣ 氣質與風範之我見

✣ 楓葉頌

個性傳記作家

{ 閱讀更多文章 }
✣ 個性傳記作家專區

✣ 遊走於抒情詩與敘事散文之間的小說抑或繪畫

✣ 並非每個作家都值得編年譜、寫傳記的(陳子善)

✣ 鈕薇娜—-清華奶奶的故事

✣ 蘇軾:留給世間的溫度

✣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陝西學者話說蘇軾《淩虛臺》

✣ 夢斷梅嶺(劉秉臣)

✣ 李澤厚 | 蘇軾的意義

✣ 我文學路上的掌燈人

✣ 蕭山令小傳

✣ 爸爸和他的勤務兵

✣ 海上學人賈植芳

✣ 忘年交華三川(王亞法撰)

✣ 王兆鵬:潤物細無聲 —— 感懷傅璿琮先生

✣ 你還年輕,他們也還沒老

李公羽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阮次山:「我是儋州人!」

✣ 今日倪獻策—名人傳記第一章

✣ 今日倪獻策—名人傳記第二章

✣ 今日倪獻策—名人傳記第三章

✣ 今日倪獻策—名人傳記第四章

崔仁慧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崔仁慧自傳之一

✣ 崔仁慧自傳之二

✣ 崔家祖上憶往略說

✣ 陳神父人格風範點滴憶往

✣ 達生公與先父緣結側記

✣ 廉公永英府君行誼追思憶往

✣ 廉公七秩壽慶跋文

✣ 至情祇可酬知己—紀念水從老師

✣ 先父崔信麟與王自礽統掌的情誼

✣ 《對歷史爭議人物-馮道的看法》

✣ 致淨公上人書

鳳翔蘇軾

{ 閱讀更多文章 }
✣ 鳳翔開元寺僧

✣ 鳳翔盛景說

✣ 清代臺灣鳳山知縣鳳翔人朱繡

密州蘇軾

{ 閱讀更多文章 }
✣ 蔡家溝的東坡井

✣ 蔡家溝與密州出獵詞

✣ 丹青良緣

✣ 密州出獵之「南石溜」

✣ 蘇東坡在密州的傳說

✣ 密州酒傳統釀造工藝

✣ 蘇軾出巡

史話惠州

{ 閱讀更多文章 }
✣ 人文地标——惠州苏东坡祠

✣ 蘇東坡在惠州的故事傳奇之一

✣ 蘇東坡在惠州的故事傳奇之二

✣ 蘇東坡在惠州的故事傳奇之三

✣ 惠州王朝雲與朝雲墓

✣ 東坡魅力—— 近年蘇東坡論著情況及其對惠州影響

✣ 蘇東坡在惠州的故事傳奇之四

✣ 《不辭長作嶺南人,追尋東坡印跡》

史話新州

{ 閱讀更多文章 }
✣ 巢谷與新州—甘培旭

熊言安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熊言安簡介

✣ 夜登泰山賦

✣ 能爾齋聿草–詩草

✣ 能爾齋聿草–聯草

✣ 能爾齋聿草–新詩

✣ 熊言安2022初春刊

袁津琥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眉州功業推黃州——蘇軾在黃州

✣ 世世為兄弟 今生更來生 ——蘇軾蘇轍的兄弟情

✣ 天教一星伴孤月

徐漢泉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影響我一生的片段記憶

✣ 故事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 保持心中「沒有憂鬱的念頭殘存」是良藥

✣ 七十三歲的自述

✣ 徐漢泉及家庭成員

✣ 斷捨離「情」字

✣ 長夜漫漫,黑洞似無盡頭

✣ 見證

✣ 徐漢泉菲律賓回國三十二年照片集錦

金瑋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常生先生小傳

✣ 我所欽敬的學人與著述

✣ 遠去的兒憶之詩憶童戲

✣ 冬雨·春雪

✣ 光音別曲微語

✣ 民國傳記著作《蘇東坡》簡述

✣ 淡蓝邂逅

李少詠專區

{ 閱讀更多文章 }
✣ 寫給不告而別的殷皓大哥(李少詠)

✣ 鄉村政治文化視域中的閻連科小說解析(李少詠)

✣ 我們都是遠行的駱駝(李少詠)

✣ 靜夜無聊讀詩詞(李少詠)

✣ 莊學與會直立行走的小狗莊莊的因緣際會(李少詠)

✣ 為明天留住歷史的記憶(李少詠)

✣ 大格局成就大氣韻——也說唐詩精神之美

✣ 必須心懷敬畏寫作的文藝批評

✣ 強敵環視,衛國弱者能自保

✣ 為了更好的批評,先要認真的欣賞

✣ 孤單與一個人的狂歡

✣ 當代中國鄉村政治文化精神縮影的靈魂素描 ——解讀曾臻《豐年之路》的人文精神與社會學意義

✣ 有一种动物叫豺狗

✣ 寻根问祖河洛郎 ——客家人与河洛大地亲缘的一点随想

✣ 讓靈魂向高遠處飛翔

✣ 感恩的甘泉 ——讀王愛芳散文集《爹大娘親》

✣ 近觀溫力憲大寫意人物畫創作

✣ 讀翟利甫的詩歌《畫魂》

✣ 我在雨中等你——于春斌詩集《雨中的燈光》的前定與生髮

  • 傳記論述

  • 李常生傳記作品

  • 常生筆記

  • 名人傳記

  • 名人族譜

  • 下載

  • 個性傳記作家專區

    歡迎創作與發表:(1)每篇字數5000至10000字。(2)不牽涉政治議題。(3)內容可包括傳記、回憶錄或族譜紀事。(4)簡體、繁體均宜。(5)全球華人均可參與。 如有稿件欲刊登在本網站,請用連絡信箱或微信告知。

{ 友情連結 }
❖ 漢川草廬
❖ 孔夫子舊書網
❖ 北京國家圖書館
❖ 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
❖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 南京大學文學院
❖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 武漢大學文學院
❖ 南京東南大學建築學院
❖ 台灣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 台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 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
❖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博客來購書平台
❖ 台北國家圖書館
❖ 台北故宮博物院
❖ 搜韻詩詞網
❖ 國學導航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漢典字典

聯絡電話

台灣 0932-232159

Email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微信聯絡

13545194173

Line聯絡

加入好友搜尋Line電話號碼0932232159

社群媒體

2023©leechangsheng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