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蘇軾

鳳翔盛景說

鳳翔盛景說

蕭逸  2021/11/18刊

一、淩虛臺

淩虛臺作為鳳翔的一方名勝,久負盛名。其名之盛,源於蘇長公之《淩虛臺記》。

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鳳翔知府陳希亮創建此臺,以「人之至於其上者,恍然不知臺之高,而以為山之踴躍奮迅而出」,命曰:「淩虛臺」。後求文於下屬蘇軾。長公欣然為文,感古往今來廢興成毀之史,歎人事萬物之變化無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誇世而自足」,而應該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東西。反映了蘇軾思想中對生活積極樂觀和對理想執著追求的一面。

臺凡三遷,初在鳳翔城內東北,靠近城牆(今縣醫院院內)。後人移築於東關「三公祠」後,今新冠森家居城內猶有遺址。清光緒十四年(1888)鳳翔知府熙年復移建於東湖,即今址。臺上修一亭,名曰「適然」。

蘇軾並寫《淩虛臺》詩,其弟蘇轍有和詩《次韻子瞻淩虛臺》。後宋人張舜民、明代王麒、民國郭堅均有題詠。

 

二、鳳翔八觀

「鳳翔八觀」之說,始於蘇軾。宋嘉祐中,軾除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訪識詩贊,乃石鼓、詛楚文、真興閣、東湖、李氏園、王維吳道子畫、維摩詰像、穆公墓,皆鳳郡中大觀也。迨至清季,高宗垂詢,多舊跡難覓矣。今按訪查,略知:

石鼓為先秦文字刻石,形似鼓而名。唐初現世於三畤原(今鳳翔縣南),移置鳳翔孔廟。計十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各刻大篆四言詩一首,計七百一十八字。記秦公出獵事,又稱「獵碣」。五代散落民間,宋代復齊,置鳳翔府學。徽宗大觀二載(1108),遷置汴京,以金嵌字。靖康之變,金人掠至燕京(今北京)。抗戰中,輾轉遷藏南京、峨眉。建國後藏故宮。鳳翔府學今無存,址在原鳳師校園。

詛楚文為秦石刻文字。戰國後期秦楚爭霸,秦王祈神佑秦獲勝,詛楚敗亡,因稱之。北宋發現,計三塊,文辭相同,唯祈神為「巫咸」、「大沈厥湫」、「亞駝」。《告巫咸文》嘉祐間於鳳翔開元寺出土,蘇軾移至知府便廳,後經歐陽脩考釋。宋徽宗收歸御府。《告大沈厥湫文》為治平年間農民於朝那湫旁耕田掘得。朝那湫在今甘肅平涼縣西北,為戰國、秦、漢間之湫淵所在。熙寧元年(1068)蔡挺出任渭州知州,移至府衙,後帶至南京(今河南商丘)。70年後遇火,幸未燒毀。紹興八年(1138),宋州知州李伯祥移至府衙。《告亞駝文》相傳亦為蔡氏所得,後藏洛陽劉忱家。開元寺今無存,石碣亦無存。址在今鳳翔縣城北大街縣水利水保站院內。因原寺正殿一間系八角式,俗呼「八角寺」。

真興閣,北周鳳翔節度使王彥超建,高十丈。今無存,址在今鳳翔縣城大十字。

東湖,古稱「飲鳳池」。在今鳳翔縣城東南隅,闢為公園。經歷代擴建維修,開南、北、西三門,占地500餘畝,有亭臺樓榭等建築30多處。

李氏園,李茂貞建。妻劉氏常居,稱「皇后園」。今無存,相傳址在今糜杆橋鎮竹園村或城關鎮周家門前村,原周家花園疑為舊跡。

王維吳道子畫,原在開元寺,今無存。

維摩詰像,原在天柱寺。今無存。天柱寺今為維摩寺,在城關鎮小沙凹村。

穆公墓在今縣博物館西。考古鑽探表明為古代高臺建築。真塚待考。

 

三、得《蘇東坡文集》兼寄T君    

芮曉楓

辛丑孟冬,友人自燕郊網遞《蘇東坡文集》珍藏版一套,愛難釋手,即興吟之以酬友。

手捧大書難掩卷,遒章贍墨化清恬。人生起伏尋常見,處世當如蘇子瞻。

【韻】《平水韻》 下平十四鹽【律】七言絕句,仄起首句不入韻【注釋】①遒章:筆力遒勁的詩文。②贍墨 :內容豐富的詩文。③清恬:清靜恬適,恬淡。④子瞻: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宋蘇軾《凌虛臺記》, 撰於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