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州蘇軾

密州出獵之「南石溜」

密州出獵之「南石溜」

董德良  2021/11/11刊

眾所周知,北宋大文豪蘇軾在密州任上僅短短的兩年(1074~1076)時間,就是在這兩年的時間裡,我們的蘇太守已然政績卓著,佳作頻出。公事之餘,他最喜歡的便是遊山歷水,寄情於密州的風物人情。

城南的常山及常山附近便是他經常勒馬盤桓的地方,並且寫下了《登常山絕頂廣麗亭》《江城子•密州出獵》《雩泉記》等名篇,這圍繞常山的「一詩一詞一記」至今流傳不朽,成為千古絕唱。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故事就與常山腳下的一個村莊——西蔡家溝村有關。如何有關?且耐心聽我說來。

在說之前,先來介紹一下現在的西蔡家溝村。該村位於常山東北約三公里處,是一個民風淳樸、風景幽美的小村落,村內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富足,周圍的「五景」也是頗有名氣,南石溜、蘑菇頂、石門溝、荷花灣、防空洞,每處都各有特色。近年來,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隨著一批藝術家的入駐,西蔡家溝「以藝術植入鄉村」的方式被啟動,形成「西蔡家溝藝術實驗場」,引得遠近不少遊人前來駐足圍觀,也成了市民休閒的絕佳去處。

然而,在北宋神宗年間,這裡的「南石溜」和「蘑菇頂」卻沒有這麼熱鬧,還只是個荊棘遍佈、人跡罕至的地方。你看那「蘑菇頂」,其實就是四個山嶺,一條峽谷,也就是附近百姓俗稱的「南石溜」蜿蜒於其中,將四個山嶺一分為二,列於東西兩側。兩側陡壁高聳、峭崖如削,嶺上桲欏樹等樹木高立于危崖之上,遮得「南石溜」難見天日,從溝底抬頭望上去,真真的是只見「一線」之天,溝底雜草叢生,豬、獾、兔、雞、鹿等野生動物時常出沒。民間有句民謠說得很是形象,「南石溜,似潼關。崖壁如經刀斧手,溝底一線天」,足見其險峻奇危。

卻說蘇軾初來密州之時,正逢密州蝗災,鋪天蓋地、漫山遍野的蝗蟲肆虐,吞噬著農民辛苦種下的秧苗,百姓們深受其害,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在蘇軾的帶領下,雖然滅蝗取得了成功,但人民的損失卻無可挽回。古語云:禍不單行,繼蝗蟲而來的便是旱災。那個年代面對旱災,人們很少有自救的辦法,蘇軾便帶領官員民眾去常山祈雨。說來也怪,常山似乎被蘇軾真誠為民的誠心感動,每每有求必應,這使得愛民如子的蘇軾心懷大慰。這不,入秋以來,數月未雨,又逢大旱,眼看田地乾涸,農作物枯萎,百姓們只能望田興歎。憂心如焚的蘇太守只好再去常山為民祈雨。不日,果然天降甘霖,百姓們沐雨而慶,身為太守的蘇軾更是豪情滿懷。此時恰逢黃茅岡上秋草初黃,正是出獵的好時節,為了慶祝祈雨成功,百姓豐收有望,一場盛大的狩獵活動也就開始了。只見蘇太守「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一騎當先,時而彎弓搭箭,時而縱馬疾馳,旗幟招展處,更有「千騎卷平岡」的陣仗。這一宏大的狩獵場面,早已引來附近百姓也參與其中,一時間馬嘶人喧,好不熱鬧。正當此時,只見蘇軾軍旗一指,在百姓們驚奇不解的目光中,大隊人馬已朝不遠處西蔡家溝村南的「南石溜」方向疾馳而去。

收回驚詫的目光,我們回過頭來再說一說這「南石溜」吧。

在這人跡罕至、林深草密的「南石溜」,不知何時起,已然聚集了二十餘個悍匪,他們憑藉著「南石溜」天然的地理優勢,潛伏其間,出沒於附近村落和道路打家劫舍,胡作非為。為首的姓熊,年齡四十出頭,左臉有一斜疤,故此,人稱熊霸(疤)。此人最是狠辣,未到這「南石溜」之前,便是鄉間一害,慣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鄰,真是人如其名。夜晚,要是誰家的孩子不安生睡覺,父母只要唬一聲「熊霸來了!」保准,孩子立馬老老實實地閉眼睡覺。這聚足了人馬的熊霸,聚在南石溜,更是有了屏障,全然無法無天,肆意妄為。夜深人靜之時,他們蒙面提刀,潛入村中,翻牆越戶,行雞鳴狗盜之實,光天化日之下,更是有恃無恐,持械截道,強奪硬要,攔路搶劫,一時間被他們攪得附近村民人人自危,不得安生,真個是每到夜間先閉戶,晨昏路上斷行人。

卻見這原本狩獵的軍隊,在蘇太守的指揮下,早已團團包圍了「南石溜」,堵住了各個悍匪們可以逃竄的出口,形成甕中捉鼈之勢。裡面的悍匪,剛開始時,看見有大批軍隊在黃茅岡一帶活動,做賊心虛的緣故吧,確實驚懼不小,便派出了人員打探,但隨著報來的消息,卻令他們放心了:原來太守在圍獵呢。於是繼續推杯換盞、吆五喝六地大吃大喝起來,畢竟昨天夜裡打家劫舍收穫不小,正在慶賀呢。正當酒到酩酊之時,蘇軾的軍士們如同神兵天降。熊霸見事不好,抄起身旁的大刀,剛要頑抗,卻被眼疾手快的士兵抬腳將他蹬翻在地,熊霸只有束手就擒,臉上的那道斜斜的疤痕,隨著那顆邪惡的頭顱,有氣無力地垂了下去,其他悍匪也被悉數擒獲。等到大隊人馬押解著熊霸等一行悍匪慢慢的從「南石溜」出來時,圍在旁邊的百姓們興奮極了,他們用力拍著手掌,向蘇太守和軍士們表達著感激之情。早有那腿快的,已經跑回村裡,把這一消息奔相走告,聞訊趕來的村民們夾道歡送,相互祝賀。從此盤踞在「南石溜」的這一禍害算是徹底剷除了。

蘇太守是怎麼知道這裡有夥悍匪的?原來,蘇太守公事之余時常到常山「南石溜」一帶遊歷,說是遊山玩水,其實更是探訪民情,從鄉民的口中已經知道了這些匪徒為害鄉鄰的事情,所以才有了出獵剿匪。當然,太守也深知,之所以悍匪糾集,也與前些時日蝗災旱災相繼發生有關,農民生活貧困,部分人鋌而走險,聚多成勢,又在歹人熊霸的帶領下,幹起了盜匪。太守也是主次明分地處理了這一夥匪徒,對熊霸嚴懲不貸,其他隨從人員,大多教誨放回,密州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這次的出獵可謂大獲全勝,不僅蘇軾寫下的那首詞開豪放一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流傳千古,而且民間對於出獵時剿滅悍匪的故事更是口口相傳至今。現在的「南石溜」早已不是那個人人避而遠之的悍匪藏身之所,而是成為了西蔡家溝村東南邊一個很有魅力的景點,溝底早已鋪成了青石板的小道,每天接納著漫步其間、來來往往的親近大自然的人們。

宋代五蓮山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