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家書法

(清)勵宗萬《京城古蹟考卷》

(清)勵宗萬《京城古蹟考卷》

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尺寸26.4×1363.7公分。

下列資料摘自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

釋文:

京城古蹟考。臣宗萬謹按畿輔通志。京師本禹貢冀州之域。在周為燕。 漢為廣陽郡。永平八年。置幽州刺史治於此。 燕慕容氏都薊門城。城有十門。志所載銅馬門者其一也。 後魏為幽州治。 越唐為范陽郡。置盧龍軍節度使。亦治幽州。 晉天福中入於遼。升為南京。曰幽都府。 太宗建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廣一丈五尺。具八門。後改號燕京。為永安析津府。 逮金天德三年。乃遷都焉。仍號燕京。 貞元元年。改為中都大興府。後海陵增廣其城門十有三。其西有名彰義者。此遼金故城大略也。 元世祖至元四年。於中都之東北建城而遷都焉。 城方六十里。分十一門。正南曰麗正。右曰順承。左曰文明。北之東曰安貞。北之西曰健德。正東曰崇仁。東之右曰齊化。東之左曰光熙。正西曰和義。西之右曰肅清。西之左曰平則。 明初為北平府。命指揮華雲龍經理元都。重築城垣。南北取徑直。東西長一千八百九十丈。高三丈五尺。 永樂元年。升北平為北京。曰順天府。 十八年重修。益加宏壯。 凡九門。南曰正陽。南之左曰崇文。右曰宣武。北之東曰安定。西曰德勝。東之北曰東直。南曰朝陽。西之北曰西直。南曰阜成。即今之內城也。 嘉靖三十二年。給事中朱伯宸奏。請仍四郊土城故址。以為外郭。周可百二十餘里。 時以財力未贍。僅循正南一面故基東折轉北。接城東南角。西折轉北。接城西南角。 正陽外門曰永定。崇文外門曰左安。宣武外門曰右安。大通街門曰廣渠。彰義街門曰廣寧。更有東西便門二。計長二十八里。乃今之外城也。 由是觀之。自遼金以迄元明。都城屢徙。方圍道里之奇邪贏縮。已可概見。 本朝一仍明製。 是明之四至四隅。已非元城之舊。而元都更非遼金之舊矣。 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云。舊幽州城在今城西南唐藩鎮城。即遼金故城也。 隋之天寧寺。舊在城中。今在城外矣。唐之憫忠寺。亦在城內東南隅。門臨康衢。今則在外城西南僻境矣。 是城已自西而東也。 又云。元之南城。即金之故基。周圍五千三百二十八丈。相傳土城關是其遺址。多在郊外。 今人呼宣武門為順承。阜成門為平則。及所謂齊化門者。雖尚沿元之舊名。而有明前後所築內外新城。合計不及至元方六十里之故基也明甚。 即內城論。十一門縮為九門。其廣狹可知也。 則如元廼賢詩所詠白馬廟。妝臺等蹟。向在城南者。今皆在內城。西北城。不又自西北而東南乎。 更按劉定之遊梁園記。園在京西南五六里。其外有舊城。 舊城者。唐藩鎮城及遼金別都之城也。 元遷都稍東。於是舊城遂入朝市間。而西半猶存。號為蕭太后城。即梁氏園所在也。 今考東便門外二閘。亦尚有土城故址。不僅西有舊城也。 或遼金因藩鎮故城。遞加廓徙焉耳。 至所謂梁家園者。乃在正陽。順承兩門之間。相去僅各二里許。半為闤闠。半為砂磧矣。 然則土城遺址。其為遼。為金。為元。俱不可辨。 大約每一遷築。相度方員。一斜一縮。漸失其舊。 自古陵谷之變。類如斯乎。若夫梵官仙宇。西山最盛。乃詢之僧侶。僅存二三十處。求王子衡詩所云西山三百七十寺者。亦復落落晨星。 至於近京西北古蹟。迄今半無可考者。 蓋自暢春。圓明離宮疊建之後。又在文囿。靈沼間也。 是以廼賢南城詠古詩。多在今城西南之境。業經訪核。輯錄成卷。以備考古之徵。 今更從志乘所載及近代人文集雜著中遺跡之可考者。詳擇採輯。按籍訪核。就今城之東。西。南。北。依方編敘。敬錄成卷。以備觀覽焉。 東城。東嶽廟。臣按春明夢餘錄稱。真人張留孫。買地齊化門外。擬建宮而未就。 元至治壬戌。其徒吳全節成之。賜名仁聖宮。 泰定乙丑。魯國大長公主。更為寢宮。又賜名昭德殿。 兩旁侍者仿唐開國功臣像。孫承澤以為昭文殿學士劉元手製。 元字秉元。寶坻人。 而周篔析津日記則又云劉鑾塑。又云劉元亦善塑。虞集特為作記。別是一人。 或疑鑾與元音相近。而謂鑾即元誤也。 廟有豐碑三。真書則趙孟頫。趙世延。隸書則虞集。見孫國敉燕都遊覽志。 今考廟在齊化門外。聖祖仁皇帝賜額曰靈昭發育。 前後共六層。 大殿供東嶽神像。後寢宮。再後巡樓。 其別殿所設則俗所謂財神。子孫神及七十二司諸像。 其寢宮後殿所設。則稱東西太子。 考道家書頗多荒誕。其名稱位號。蓋相沿舊矣。 院內豎碑甚多。自明洪武以來。約計百餘通。而元代虞趙三碑。俱在獨孟頫一碑。高二丈。許兩面作書。 聖祖御書碑二座。環以小亭。一國書。一漢文。穹然雙峙。 入門有二神將。十太保像。 門外鐘鼓樓二。 其巡樓之旁有文昌祠。祠有銅驢。高三尺許。鞍背鑄康熙戊子年制。 碧霞元君廟。臣按通志。廟在左安門外東南弘仁橋。明成化中建。 春明夢餘錄云。弘仁橋。元時呼馬駒橋。 今此廟曰大南頂。舊曰南頂。共五層。 坊二。曰天仙聖境。曰弘德慈仁。 門榜泰昌元年勅建。 入門為功曹殿。後即聖母殿。 明天啟元年碑一通。大學士葉向高撰。 再後為天齊殿。最後為玉皇閣。院有龍爪槐二株。 都人最重元君廟。其在西直門外萬泉莊者日西頂。康熙四十七年奉勅重修。賜額廣仁宮。 殿前清漢碑二座。殿榜御書金闕宣慈。 又有御賜珠冠三頂。並袍幡等物。又有御書心經一卷。至今弁兵輪番守護。 在永定門外者曰南頂。有正德五年御製靈通廟碑。今曰小南頂。康熙五十二年勅修。 乾隆九年二月。御書殿額曰神燭碧虛。 聯曰。寶範流慈輝紫極。珠宮耀采麗青霄。 其東岳殿榜曰神功出震。 聯曰。德並春陽生萬彙。名標震旦峙中天。 斗母閣榜曰妙握璿杓。 聯曰。永鎮天樞司橐鑰。普延人紀荷生成。 其在草橋者曰中頂。天啟七年建。名普濟宮。 閣榜春臺化育。乃顯親王書。 殿榜為天下母。前贈禮部侍郎諡文恪沈荃書。 其在東直門外者曰東頂。屋止二重。 安定門外者曰北頂。殿三重。有崇禎辛未碑一通。董其昌書撰。 今惟西頂及小南頂二廟完整。餘皆殘毀。 宋仁宗篆書針灸經石刻。臣按春明夢餘錄云。石刻在太醫院三皇廟內。 今查三皇殿之前有銅人焉。周身具針灸穴道。細訪不知其所自來。及驗仁宗篆書石刻。更不知何年遺逸。 於少保忠肅祠。臣按祠在崇文門東裱背巷。故賜第也。 祠三楹。前明祀兵部尚書于謙。塑像危坐。春秋遣太常寺官致祭。 詳春明夢餘錄。 今查謙被刑於天順元年。復官於成化二年。賜諡肅愍於弘治三年。改諡忠肅於萬曆八年。 再查土木之變。謙抗疏止南遷之議。召勤王之師也。先擁帝至京城下。皆登城謝曰。賴天地祖宗之靈。國有君矣。 此一策也。楚人之執宋公也。目夷用之。趙王之會澠池也。廉頗用之。澶州之證契丹也。王旦用之。 謙非特讀書有識。實於宗社有功。 乃徧訪故巷。悉為民居。求所謂忠肅祠者。皆曰不知。名業長留。蹟隨時易。良足感喟。 泡子河。臣按此河據孫國敉燕都遊覽志云。前有長溪。後有廣淀。高堞環其東。天台峙其北。兩岸多高槐垂柳。空水澄鮮。林木明秀。 今查崇文門之東。貢院之南。近觀像台西側。惟存河溝一道。南北通渠。相傳是泡子河故蹟。而槐柳今亡矣。 呂公祠。臣按祠建於萬曆四十一年。祠內供呂嵓像。又名永安宮。 孫國敉燕都遊覽志云。以乞夢有靈。歲大比士子如騖。 今查有碑一通。明顧秉謙撰。 堂宇一層。旁列三楹。在觀像台西南。 至今春秋二闈。乞夢者多往宿焉。相傳以為靈驗。 月河梵院。臣按院建於天順二年。後改名月河寺。 夢餘錄以為僧道深別院也。 美具錄云。寺有聚景亭。已圮。 程敏政記云。寺有亭。亭有石鼓。石琴。鸚鵡石重二百斤。色淨綠如玉。 今查院在齊化門外。惟留小殿一間。內供真武神像。則又道而非釋矣。 先時亭已久圮。而所謂石鼓。石琴以及鸚鵡石者。更不知散落何處也。 南城萬柳堂。臣按天府廣記。堂即萬柳園。元右丞廉希憲別墅。袁桷稱園內名花萬本。為京城第一。 輟耕錄載。趙孟頫嘗燕集堂中。歌姬有解語花者。左手折荷。右手執盃。歌元遺山所製小聖樂。俗名驟雨打荷花者侑酒。孟頫喜而賦詩。有主人自有滄洲趣。游女仍歌白雪詞之句。 今查堂在廣渠門內。國初為大學士益都馮溥別業。 康熙時。開博學鴻詞科。待詔者尚雅集於此。檢討毛奇齡曾制萬柳堂賦。 今其基周圍一頃餘。內有小土山。枯葦蓬蓬。生溝塹中。想即昔時蓮塘花嶼也。 老柳數株。平蕪彌望。因思葉向高所云李園不酸。米園不俗二語。更在荒姻蔓草間。無蹟可尋矣。 三忠祠。臣按畿輔通志載。祠祀漢諸葛武侯亮。宋岳武穆王飛。文信國公天祥。 又吳寬集云。都人周珍買地以建者。 李夢陽。何景明並有三忠廟詩。 今查祠在東便門外。弘治年建。萬曆年重修。 堂宇三間。並列三像。旁有小房六間。外則山門一間。棟桷雖未摧頹。而漸即朽敝矣。 魚藻池。臣按劉侗帝京景物略。金故有魚藻池。讌宴賞地也。 舊志云。池上有殿。榜以瑤池。殿址久廢。居人界池為塘。植柳覆之。歲種金魚為業。 池陰一帶。園亭甚多。南抵天壇。一望空闊。每端午日。走馬於此。 今查池在崇文門外三里河。相近精忠廟。俗呼金魚池。 今柳亦稀疏。止有小魚池數處。餘皆空地。四圍民居散處。向之月榭風臺。已作平沙荒徑矣。 天慶寺。臣按通志。寺本遼之永泰寺。大安兵毀。 元世祖至元壬申重建。 明成化二年。指揮朱善重修。 後有高閣。可望天壇。僧舍中有李龍眠畫羅漢十六軸。 寺系元學士袁桷作記。 又通志載。明因寺在天壇北。明天順中建。中有釋貫休所畫羅漢十六軸。董其昌書佛成道記。又春明夢餘錄云。僧紫柏有題羅漢像贊。系董其昌書。天啟二年刻石。 今查天慶寺在慈源寺西。殿宇傾頹。惟內所供諸佛菩薩羅漢等像悉屬銅鑄。而龍眠畫蹟杳然。 近寺明因庵藏有羅漢十六軸。未署款。而筆法古勁。的是宋元人真蹟。每幅有萬曆時僧真可贊。周叔宗書。 崇真宮。臣按畿輔通志。宮在大興縣南。至元中建。真人張留孫。吳全節相繼居此。俗呼天師庵。 泰定三年。有瑞鶴臨祠。學士吳澄有瑞鶴記。 今查有崇真萬壽宮。乃明萬曆丁巳敕建。山門內為龍虎門。內供文昌。為崇貞保運之殿。榜曰麗天經世。 東配漢武侯諸葛亮。為臥龍之殿。西配宋丞相文天祥。為鳴鳳之殿。 其後為九天殿。 又有李太后禮斗臺。臺有四門。東西配俱雷部。 再後大閣。榜曰太極肇運閣。供天師像。 宮有明時碑二座。其一為沒字碑。未知即元時遺址否。 然既有天師。或非無因也。 門曰龍虎。其或取龍虎山之義乎。豐臺。臣按豐臺在宛平縣西草橋南。 春明夢餘錄云。右安門外西南。泉源湧出。為草橋河。接連豐臺。為近郊養花之所。 元人園亭皆在此。 今每逢春時為都人遊觀之地。 自柳村。俞家村。樂吉橋一帶。有水田。俱旗地。 橋東為三公主園。南有荷花池。 過此則王綱明家園也。牆外俱水田種稻。 至蔣家街。為故大學士王熙別業。向時亭臺極盛。今亦荒蕪矣。 其季家廟。張家路口。樊家村之西北。有官莊並各村地畝。半種花卉。半種瓜蔬。劉村西南為禮部官地。種粟米高糧及麥。 京師花賈。皆於此培養花木。四時不絕。而春時芍藥。尤甲天下。泉脈從水頭莊來。向西北流。約八九里。轉東南入南苑北紅門。歸張灣。 水清土肥。故種植滋茂。春芳秋實。鮮秀如畫。誠北地難得之佳壤也。 晉陽庵。臣按通志。庵在宣武門外。有古銅大士像。高三尺餘。妙相慈顏。具丈夫概。下有款識云大唐貞觀十四年尉遲敬德監造。 後移受水塘古佛庵。 庵壞。移稽山會館。 今浙紹會館。即前稽山會館。內有眼藥庵。供銅大士一尊。並鑄蓮花寶座。左右列善財。龍女。亦皆銅像。據僧云是伊師從他處移供於此。 然細驗法身。並無尉遲款識字樣。而銅質古潤。法相端嚴。的是舊物。 報國寺。臣按寺建於元。迨明成化間改名大慈仁寺。 通志云。憲宗為孝肅周太后弟吉祥建。 據周篔析津記。俗呼報國寺。蓋先有報國寺在寺之西北隅也。 又孫國敉燕都遊覽志云。寺殿前二松。相傳金時舊植。台石一株尤奇。 今查寺在廣寧門內彰義大街。殿閣門宇。共六十餘間。 石碑三。中一通。弘治十一年立。左右各一。成化二年立。 殿前松無一存者。 規模依然閎敞。而所供三世彌勒。昆羅。地藏。藥師等佛以及金剛諸像。塵黯無光。古剎荒涼。殿宇摧頹日甚。並向來每逢朔望。寺中月市甚盛。今亦廢不復作。 昆羅閣。臣按閣在報國寺後。高出雲際。西山翠色。以手可捫。望盧溝橋。行騎歷歷可數。 閣下瓷觀音像。高可尺許。寶冠綠帔。左手持頤。右捧一梵字當胸。 寺僧云是窯變相也。 詳燕都游覽志及春明夢餘錄。 今查閣上下共十四間。頗為塏敞。但寺已坍毀。傑閣巋然。而雨檻風櫺。頹簷裂瓦。啁啾鳥雀。金碧無輝。惟瓷像宛然。與此合並作靈光碩果也。 三忠祠。臣按畿輔通志。祠合祀張銓。高邦佐。何廷櫆。 今查銓係前明兵部尚書。諡忠烈。沁水人。邦佐諡忠節。襄陵人。廷櫆諡忠愍。大同人。俱大理卿。三人同籍山西。殉王事。 祠門榜曰山右三忠。 祠在土地廟上斜街。 祠正宇三間。大門一間。左右廂房四間。守祠人住。門宇不甚完整。 西城團殿。臣按日下舊聞。元時仁智殿有園亭。又曰臙脂亭。在荷葉殿稍西。相傳以為后妃添妝之所。亭八面。俗呼團殿者也。 前考廼賢妝臺詩。據堯山堂外紀。臺是金章宗為李宸妃建。郎今禁中瓊花島。俗謂遼蕭后者誤。 又按春明夢餘錄亦謂臺屬宸妃。妃嘗與章宗露坐。上曰。二人土上坐。 妃應聲曰。一月日邊明。 臺在昭明觀後。 今團殿在西安門內西華潭之東。 查蕭太后城在京西南五六里。梁氏園所在也。今已在正陽門外二里許矣。 即云遼故都方三十里。此其後官。外人何得知其梳妝之處而名之。 若謂元仍遼舊耶。則深官幽邃。后妃豈各無妝所。而必群聚此臺耶。 且乾隆九年重修團殿。於梁上探得金時鑄錢。合之堯山堂外紀及春明夢餘錄所載。則圜殿之為宸妃妝臺也無疑。 白塔寺。臣按白塔寺有二。一在今西安門內之北白塔山。即瓊花島。 其詳已載廼賢詠古詩。 考此寺建於遼壽昌二年。至元八年加銅網石欄。天順二年改為妙應寺。附近有黑塔。青塔二寺。然寺存而無塔。 今查寺在平則門內。今名妙應禪林。 考蔣一葵長安客話云。塔內貯舍利。戒珠諸寶物。二龍王跽而守護。則過為釋氏張皇。近於誣矣。 從牆外竚望。見塔制如幢。色自如銀。與西安門內白塔山無異。 惟銅網石欄。繚垣所障。不及山塔凌空。可供四矚也。 弘慈廣濟寺。臣按萬安碑雲。都城內西市街北有古剎廢址。相傳為西劉村寺。 景泰間有得佛像及石龜。石柱於土中者。僧普慧輩圖興復之。太監廖屏以聞。賜額曰弘慈廣濟。 今此寺在平則門內乾石橋之北。自山門至後殿共五層。佛像莊嚴。殿宇亦俱完整。 聖祖仁皇帝賜額妙明圓通。又御書持梵律三大字於戒壇。輝煌宸翰。寶剎增光。 元佑聖王靈應廟。臣按廟在順承門舊刑部街。即今都城隍廟。 元史云。天歷二年加封大都城隍神為護國保寧王。 廟修於明正統十二年。重建於嘉靖辛亥。 朱國楨湧幢小品云。儀門塑十三省城隍。皆立像相對。每歲順天府官致祭。 今查廟前後五層。赫然巍煥。 門分中。東。西。儀門內列二神將。 第三層對立各省城隍。獨缺江南一省。聞在廣寧門外。別立一廟。 殆廟建於明。而太祖發蹟南都。故南省城隍特崇其體統耶。 大殿塑王及夫人像。恭遇世宗憲皇帝勅修。賜殿額曰永佑畿甸。 聯曰。保障功隆。俎豆千秋修祀典。邦幾地重。靈威萬國仰神明碑一通。雍正十一年十月立。每春秋遣官致祭。 殿後為寢宮。宮後為空地。殿兩廊塑各案司並地獄像。 又春明夢餘錄云。廟內有石刻北平府三字。半埋土中。相傳下有城隍廟三字。 今宮後橫臥一石。則刻護國保寧弘仁廟惠佑聖王靈應碑十四字。蓋雍正六年自土中掘出者。 護國寺。臣按寺本元崇國寺。至元中建。同名者二。此乃北寺也。 宣德間改名隆善。成化壬辰又增護國二字。故沿今名。 寺為脫脫故宅。曾塑其夫婦像於佛座下。 明姚廣孝像亦在寺。像有自題一偈。後署獨庵老人題。蓋其號也。 釋名道衍。字斯道。詳春明夢餘錄。 今查寺在西四牌樓東北。共六層。頗為輪奐莊嚴。 由山門入。為二門。列將軍二。俗所謂哼哈者也。 再進為四金剛。 大殿釋迦。殿後一八角亭。亭後為千佛殿。中座供三世佛。座下左一襆頭朱衣老叟。右一鳳冠朱裳老嫗。 詢之寺僧。則曰脫脫夫婦也。 孫承澤所錄有徵矣。 至道衍像無存焉。 鷲峯寺。臣按畿輔通志云。即唐淤泥寺。 鷲峰者唐僧之號也。有貞觀二十二年唐人所書心經石刻尚存。 又劉侗帝京景物略云。寺有旃檀佛像高五尺許。色近沉碧。 萬曆中。慈聖太后始傅以金。 考程鉅夫旃檀佛像記及釋紹乾瑞像來儀記。像於嘉靖十七年迎置鷲峰寺。自優填王造像之歲當穆王十二年辛卯。至今萬曆丁酉。凡二千五百八十餘年。此像之歷年可謂永矣。 今查寺在都城隍廟之南。殿宇上下三層。雖未殘毀。氣色黯然。寺中像已移栴檀寺。 至心經石刻。詢之寺僧。則曰無有。 寺古蹟奇而年久歲湮。寺亦頹敝。豈像移而法輪亦轉耶。 天寧寺塔。臣按天寧寺建於元魏。舊號光林。隋仁壽間名弘業寺。唐開元中改額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改為大萬安禪寺。元末兵火蕩盡。明文皇潛邸時重修。宣德間勅更今名。 劉侗帝京景物略云。隋文帝遇阿羅漢。授舍利一囊。與法師曇遷數之。莫定多少。廼以七寶函致雍。岐等三十州。州建一塔。天寧寺塔其一也。 塔高十三尋。四周綴鐸萬計。風定風作。音無斷時。 寺僧云。音斂則光現。其影入殿門窗隙。一塔散為數十塔。影皆倒也。 塔前一幢。書體遒美。亦開皇中立。 今查寺在廣寧門外。惟留古殿一間。殿中孑立無量壽佛一尊。法身約高二丈。 殿後即塔。塔高二十七八丈。 據僧傳冊所記。上有鈴二千九百二十八枚。合計重一萬四百九十二斤。風雨盪摩。年深紐絕。漸次零落。亦頗殘缺矣。 塔下扃小殿一問。名曰塔院。 塔前亦不見有幢。遑問風鈴塔影之幻也。 慈壽寺。臣按寺在阜成門外八里莊。明萬曆丙子為慈聖皇太后建。賜名慈聖。勅大學士張居正撰碑。有塔十三級。 又有寧安閣。閣榜慈聖手書。 後殿有九蓮菩薩像。 載畿輔通志。 今查寺共五層。 山門金剛二。 東西列鐘鼓樓。次天王殿。 殿後為塔。塔前角亭二。列韋馱。龍王像。 塔後角亭二。觀音碑一。魚籃碑一。俱萬曆年建。 殿供三世佛。旁列阿難。迦葉二尊。羅漢十八尊。俱銅像。 殿前東西碑二。亦萬曆年建。 其配殿二。東為壯繆。西為達摩。殿後為昆盧閣。閣上為昆盧佛。閣下為觀音閣。 前配殿東亦觀音。西則地藏。 東西畫廊百間。 由中儀門入。為彌陀殿。 由東儀門入。為慈光閣。則九蓮菩薩畫像存焉。 由西儀門入。則銅像觀音閣也。 土城。臣按志載。土城在宛平縣西北八里。郎元大都故城也。俗謂之土城關。 今查京城郊外多有土城故址。是否元與遼金。俱莫可辨。 再考畿輔通誌所載。有君子城。在宛平縣西西山口。俗名君子口。 據寰宇記謂是石勒簡別衣冠人士居之。故名。 又廻城在大興縣東南。據名勝志。唐遷營州於薊。築近薊邱旁。 又牙城在宛平縣西南五里。相傳唐藩鎮牙地也。 又舊燕城在宛平縣西南。 據遼史地里志。晉高祖割幽州等十六州以予遼。遼太宗升為南京。方三十六里。即遼故都也。 今皆不可考矣。 元福官。臣按宮在阜成門外八里。慈壽寺之西。 考改過齋雜記云。宣德年鑄薰爐。海內所珍。今多贋物。市者一爐數十金。卒難得其真者。 元福宮文昌祠中銅驢。傳是宣德年所造。 游人以手摩挲。銅質呈露。其色甚瑩。驗驢之質。亦可辨熏爐之真贋矣。 今查宮內諸像共四十七。皆銅鑄。 其中殿供三清。佐以諸神像。 入門列四神將。 殿之西為火神。殿之東有文昌祠。旁鑄四童子。右側鑄一驢。尤精好。並有座。 未識諸銅像皆鑄於宣德年否。 惟一鐘署製造年代。則鐫正德年鑄。 萬壽寺。臣按寺郎唐之聚慧寺也。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云。先是。京師有番經。漢經二廠。年久頹圮。穆皇帝重修未竟。上移置漢經於此中。 殿曰大延壽。閣曰寧安。 寺後壘石為三山。以奉西方三大士。蓋象普陀。清涼。峨嵋諸勝。凡佔地四頃有奇。 其藻繪丹雘。倍蓰於金陵三大剎。 萬曆五年。命太監馮保建並大學士張居正撰碑。 寺有大鐘。姚廣孝監鑄。重八萬七千斤。徑丈有四尺。長丈有五尺。銅質甚古。內外刻華嚴經一部。華亭沈度書。 今寺在西直門外七里。廣源閘之西。康熙二十五年奉勅重修。 前後殿宇九層。莊嚴色相。巍煥如新。有聖祖御製碑文一座。並懸世宗憲皇帝御書慧日長懸。我皇上御書法雲長住雙額。 僧院尚有假山古松。惟華嚴鐘移於覺生寺矣。 外大小鐘共四口。 高梁橋。臣按水經注。濕水又東南。經良鄉縣之北界。歷梁山南。高梁水出焉。 水出薊城西北平地泉東注。經燕王旦陵北。又東經薊城北。又東南流。 魏氏土地記曰。薊東一十里。有高梁水者。又東南入濕水也。 更考魏書。自戾陵堰。督亢渠相繼廢毀。裴延儁循舊蹟疏濬。溉田百萬餘畝。 嘉平二年。劉靖立遏。以道高梁河開車箱渠立水門。漲則乘遏東下。平流則自門入。灌田歲二千頃。 景元三年。樊晨更制水門。水流乘車箱渠。自薊西北逕昌平東。盡漁陽。潞縣。凡灌田萬有餘頃。 晉元康四年。靖少子弘復起長岸。立石渠。修遏。治水門。作表以記。 今橋在西直門外半里。跨高梁河上。 據帝京景物略。水從玉泉來。三十里至橋下。夾岸垂柳。紺宇亭臺。酒旗掩映。小池廣畝。蔭爽交匝。每歲清明。重午及浴佛日。游人萬計。 今為海淀衝衢。近郊姻井。喧闐若城市。 橋西六七里。有廣源閘。想為裴。劉故蹟也。盧溝橋。臣按金史章宗紀。橋作於大定二十九年六月。成於明昌三年三月癸未。賜名廣利。 明正統九年重修。 考盧溝河即桑乾河也。源出代地。 元史河渠志名小黃河。以流濁故也。 湍駛易決。性渾易淤。故金時議欲穿渠通漕。卒不果行。橋成而往來行旅無病涉矣。 今橋在京西南三十里。跨盧溝河上。長二百餘步。當往來之孔道。 石欄刻獅。林林對峙。 康熙元年。發帑修築。鞏固如新。長虹綿亙。橋下水聲潺潺。曉月流光。與波蕩漾。為京師八景之一。世宗憲皇帝憫恤生儒。凡計偕者過此。獨得免稅。並置館舍為憩息之所。 顯應寺。臣按通志。寺在黃村。俗呼皇姑寺。 明正統八年。駕親征也先。陝西呂尼。叩馬諫而死。 及復闢。肉身不毀。乃塑而建寺焉。 賜額保明寺。 康熙五十一年災。五十三年奉勅重建。 今查寺共五層。 入山門。鐘鼓樓二。 前殿天王。聖祖賜榜曰顯應寺。 大殿觀音。賜榜曰水心柏子。 聯曰。片石孤雲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 後殿呂祖。即呂尼肉身。賜榜曰杖泉花雨。 聯曰。月在上方諸品淨。心持半偈萬緣空。 院前御製碑文二座。 再後為藥師閣。配殿二。一為漢前將軍關侯。一為灌口二郎神。閣上賜榜曰掛衲翻經。 聯曰。碧松陰裡池長潤。白藕花中水亦香。 呂尼真身。經火獨存。殆釋氏所云金剛不壞身也。 受光寵於興朝。不亦宜乎。 聖感寺。臣按緱山集云。由常明庵出杏子口。至平坡寺。所謂盧師。清涼。翠微。善應。靈光諸寺皆在焉。 蓋元時建平坡寺。明宣德中改名圓通。即今聖感寺也。 今考通志。寺在宛平縣平坡山上。山今名翠微。 康熙十六年。御題三聖殿榜曰聖感。大殿曰敬佛。後閣曰制毒龍閣。下藏聖諭一道。 閣之東為御書樓。凡所賜宸翰藏焉。 其寶珠洞。藏經閣。賜榜曰不二法門。 御賜龍藏玉石佛像一尊。高四寸許。又賜香花供器。錦繡幢幡。复御製碑文。以垂不朽。 佛日重輝。於斯為盛。 元靈福寺。臣按通志載。延壽寺在韓家山。 明永樂時內臣剛鐵以靖難功葬此。 又按春明夢餘錄。元有靈福寺。在阜成門外韓家山。寺有二奇松。漢循吏韓延壽家此山。故名韓家山。又呼罕山。 今考靈福寺在南下莊八寶山。前有鐘鼓樓。共屋四重。俱已殘毀。二松惟後一松存焉。 韓延壽故址絕無知者。 惟有剛鐵墓。則享堂畫像戎裝。旁植鐵叉。長約一丈。重八十餘斤。 碑五通。嘉靖。萬曆間立。 墓側為護國寺。亦殘廢。 寺僧為鐵守墓。鐵名炳。 今正陽門西琉璃廠北有延壽寺。或同名耳。 僧云。鐵叉久貯庫。此照式鑄立。以表厥勇者。 據墓在靈福寺。則通志所載恐誤。 或以延壽所居。而遂名其寺耶。 壽安寺。臣按通志。寺在宛平縣壽安山。本唐兜率寺。元至治元年重建。 中有臥佛二。亦名臥佛寺。 殿前娑羅樹二。相傳來自西域。 據春明夢餘錄。寺又名永安。樹系唐建寺時所植。今大三圍高參天。 今查寺共五層。 山門彌勒。榜曰普覺禪林。次接引佛。大殿三世佛。 殿東西列二娑羅樹。葉如枇杷。大如掌。有五出如指者。四月開花。叢簇如玉米。綠陰際天。大合抱有奇。殿後一株。則有三圍。想唐時物也。 樹共三株。其大小亦與通志微異。 更有蒼松一。在殿之東。銀杏一。在殿之西。皆合抱矣。 其餘前後老柏數十株。兩廊客房數十間。大殿在西。禪堂在東。禪堂後大樓上下十間。俱貯銅佛。東西廂房各三。 大殿後為臥佛殿。法身約丈許。然惟一尊。無二佛也。 與通志亦異。 最後為藏經樓。樓上下十間。 寺北為觀音閣。閣在山半。 山後為隆角寺。 其西南五里為香山寺。行宮在焉。 香山寺之旁為弘光寺。 據僧云。此去法海寺。亦止五六里。 潭柘寺。臣按寺在宛平縣潭柘山。晉曰嘉福。唐曰龍泉。亦曰岫雲。金。元間名萬壽。明末仍今名。 志傳本青龍潭。自華嚴開山。龍避而潭平。遂為寺。 或曰山樹多柘。或曰赭山四合。潭光相映也。故名。 諺云。先有潭柘。後有幽州。 此寺之最古者。 今查寺殿宇共三百一十餘間。僧三百餘眾。 康熙三十一年勅重建。賜名岫雲禪寺。 坊為聖祖仁皇帝御題。南向曰翠嶂丹泉。北向曰香林淨土。 山門中。東。西三。入門升殿。前彌勒。後韋馱。旁列金剛四。聖祖賜榜曰天王殿。 左右鐘鼓樓二。大殿則釋迦也。 聖祖賜榜曰清淨莊嚴。我皇上賜榜曰福海珠輪。 聯曰。鷲嶺雲開。空界自呈清淨色。龍潭月皓。圓光常現妙明心。 左殿伽藍。右為祖師。 東西配樓各五。其三聖殿則上顯榜曰具大願力。 昆盧閣者亦聖祖賜額也。而上御書則為圓靈宗鏡。 閣東西翼以樓。 上御書圓通殿榜曰心空彼我。 殿東為舍利塔。塔東為地藏殿。上題榜曰性因淨果。 昆盧閣西為藥師殿。其供本朝龍藏者。古觀音殿也。賜榜曰蓮界慈航。 殿內列元順帝及后像。駙馬。公主附焉。 磚有妙嚴公主拜經屧印。 殿東為文殊。殿西為影堂。 堂之西為龍王殿。 觀音殿之前為孔雀殿。觀音殿之西為大悲殿。藥師殿之西南為大悲壇。殿之前為勢至殿。其前為戒壇二。壇榜則皆聖祖御書也。 戒壇之前為楞嚴壇。上賜榜曰寂照真如。 其南為樓。聖祖賜榜曰五雲多處。 聯二。其五言曰。慶雲飛宿棟。喜樹羅清墀。 七言曰。經聲夜息聞天語。爐氣晨飄接御香。 舍利塔之前為方丈。聖祖賜榜曰松竹幽清。 其方丈之南樓為萬壽行宮。聖祖御榜曰松竹清泉。上御榜曰瀟碧延清。 又御製五言詩曰。攀雲尋淨地。閒樹出祇園。 息我幻塵念。游茲法海門。 靈潭澄自古。老柘生孫。 欲擬留詩去。詩中無可言。 又御書聯曰。暗水流花逕。清風灑竹林。 詩。聯俱懸行宮。 上顏流杯亭曰猗玕清境。 聖祖顏倚松軒曰倚松恬澹。 山門之西方建華嚴壇。其外靜室四。一曰觀音洞。在寺之東隅。石室一間。塑大士未出山像。室內有石池。方廣不盈尺。泉中湧若沸。不溢不竭。味清而色碧。 僧云。病目者掬洗即愈。 一曰紫竹院。在觀音洞之左。塑華嚴像。一曰少師靜室。塑姚廣孝像。 寺北三里曰煙霞庵。即龍潭也。 上御製五言二章。其一曰。憶在天成寺。禪方有句留。 山川原並美。歲月幾遷流。 龍臥深潭底。鳥吟高樹頭。 閒雲知我意。到處分相投。 其二曰。簇簇玉芙蓉。嶟嶟當戶濃。 豈因供攬結。聊可盪心胸。 柏子窗間落。石泉階下淙。 徘徊遲去騎。徑轉尚聞鐘。 庵後為龍潭。潭不盈丈。水深三尺許。有泉滴自石罅中。 潭接一澗。夾澗多櫻桃。桃杏相間。澗流一線。派瀉千條。相傳潭底有龍。時隱時現。現或逕丈。或尺許。變化神奇。誠靈物也。 岫雲寺東北。有歇心亭。北接龍潭。東臨東崗。臨流映樹。自俱佳勝。遊龍潭者。多憩足此。 寺南有蓮花池。池廣十餘丈。聞昔生玉蓮。至今池中石筍叢立如蓮。 池上一節庵。蓋高僧憩息處也。 神京靈秀。萃於西山。故香山。玉泉步步引人入勝。 茲則寺古而山奇。恭遇聖聖宸游。佛輪重轉。麗日重光。抑亦寶林盛事也。 戒壇寺。臣按通志。寺係唐武德中建。舊名慧聚。正統間。易名萬壽。 今查寺距潭柘二十五里。門臨高阜。古松百餘株。參天偃蓋。皆千年物也。 寺內有聖祖御題清戒二字。向為諸方行僧受戒之所。 今廟貌頹敝。不及潭柘莊嚴。 寺西有極樂洞。洞深四五里。 臣向曾游歷。洞門僅容身。入洞暗黑如夜。列炬以行。 行里許。有天然石佛十餘龕。參差向背。法相天成。 又里許。有蝙蝠百餘。大者盈五六尺。極小者亦如箕。群伏洞頂石乳之上。以炬燭之亦不驚。誠靈物也。 至極深處。則聞水聲琤琤。路愈窄而濕滑。不能復入矣。 北城石鼓。臣按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云。石鼓凡十。久棄陳倉野中。僅存其八。 唐時鄭餘慶始徙至鳳翔縣。 至宋仁宗皇祐間。向傳師復得其二。宋徽宗又徙之辟雍。 後金人取歸燕。亦置之文廟。 元仁宗又移置國子監文廟。戟門左右並列。 正德間。李東陽。楊慎尋繹補訂。 今國子監大成門內東西石鼓各五。更有石鼓文音訓碑一通豎於門西石鼓之東南隅。 考宋歐陽修集古錄。有三可疑之說。而趙明誠金石錄則以石性堅頑難壞。又不堪他用。故能存至今。且字畫奇古。決非周以後所能到。 互存之以質歐陽氏之疑。 又趙夔云。石鼓文可見者四百一十七字。可識者二百七十二字。 又潘廸音訓載四百九十四字。薛尚功帖載四百五十一字。今存三百二十五字。 再韓愈。蘇軾詩皆屬之宣王。韋莊詩則又屬之文王。 獨程大昌則據左傳杜預注謂鼓當刻於成王。國朝朱彝尊深是其說。而以楊慎所補為不足信。 要之。以古盛王大蒐之典。寄之數千年淵奧之文。無論為文。為成。為宣。此十鼓者。直足與赤文綠字並貴矣。 文丞相祠。臣按祠在府學南。 孫承澤春明夢餘錄云。永樂六年。太常博士劉履節奉命正祀典。謂天祥忠於宋室。而燕京乃其死節之所。請祠祀。從之。 堂三楹。門兩重。 祠之西為懷忠會館。江右士大夫。歲時聚此。以致祭焉。 宣德四年。保定李庸為府尹。重拓其祠。 今查通志所載日錄。吟嘯集。指南錄。集杜詩。相傳並刊祠中。今皆無有。 惟唐李邕所書雲麾將軍斷碑二礎。尚甃於壁。 破屋三間。塑像兀坐。冠進賢冠。朱衣色黯。神座左石刻半像。執笏。冠如明世國公。笏刻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數語。 彝倫堂古松。臣按春明夢餘錄云。國子監彝倫堂。即元之崇文閣。相傳松為元許衡手植。 考元史。許衡為園子祭酒。未幾。謝病歸。至元八年以集賢大學士兼園子祭酒。帝親為擇蒙古子弟俾教之。 今查堂外古松羅列。虯幹龍鱗。大約皆數百年物。雖未必盡衡所植。而此中當有遺澤存焉。 更有老槐一株。根蟠臥石中。虛若雲竇。枝幹玲瓏。綠蔭摩霄。亦傳是衡手植。學官甃闌以護。 松節槐陰。不惟表先賢遺蹟。亦足與文廟之柏並傳矣。 定武本蘭亭序。臣按春明夢餘錄。疑是薛師正翻刻本。 或云此石明初出天師庵。或云中山王徐達取置國學。 今石刻現存國學東廂。其陰即刻趙孟頫所臨樂毅論。 詳載日下舊聞。 延佑二年進士題名記。臣按春明夢餘錄云。記系元趙孟頫書。在國子監。 今徧查國學名碑。止有元至正中石刻三座。系祭酒吳苑於啟聖祠土中掘得。現列廟門外。餘皆永樂以後立。並無延佑二年碑。 唐火神廟。臣按廟係貞觀時建。元至正六年重修。萬曆三十三年始增碧瓦。 春明夢餘錄云。後有水亭。可望北湖。 今在地安門北。 康熙二年。始列祀典。每歲春秋仲月上旬戊日致祭。內神殿二層。閣二層。或遇頹敝。官司修葺。廟貌常新。 惟向時水亭遺址。悉為棟宇。隔以繚垣。北湖不可望矣。 蓮花池。臣按池在李廣橋。舊名積水潭。 據燕都游覽志。潭在都城西北隅。東西亙二里餘。南北半之。西山諸泉。從高梁橋流入北水關。滙此。 池多植蓮。因名蓮花池。 池上有淨業寺。又名淨業河。泛必從小徑入。抵鰕菜亭。乃盡幽深之致。稍折而南。直環地安門宮牆左右。流入禁城為太液池。汪洋如海。俗呼海子套。 今查德勝門內李廣橋。有蓮花池。池上有莊親王家庵。即淨業寺。朱彝尊夜宿淨業寺詩所云僧樓佛火漾空潭。李廣低積水含是也。 夏時風香露淨。心目清涼。 其池西為義學。 古墨齋。臣按古墨齋在宛平縣署。 孫國敉燕都遊覽志云。唐李北海所書雲麾將軍碑。邑令李蔭購得。甃之柱壁。 今據春明夢餘錄。雲麾碑舊貯良鄉縣庫。不知何時入都。 李蔭掘得六礎。建齋覆之。後移京兆署中。止存二礎。其四礎相傳萬曆末為王京兆惟儉携之大梁。 康熙三十一年。府丞吳涵得二石於府署蔓草中。文已漫漶。可辨者才數十字耳。因移甃文丞相祠。詳涵所作斷碑記。 今信國祠現甃二礎於壁。 滿井。臣按劉侗帝京景物略云。井面五尺。無收有幹。幹石三尺。井高於地。泉高於井。 蔣一葵長安客話云。滿井徑五尺餘。清泉突出。冬夏不竭。 好事者鑿石欄以束之。 水常浮起。散漫四溢。井旁蒼藤豐草。掩映小亭。 都人詫為奇勝。 林堯俞有滿井詩。 今查井在安定門外五里大街。井口周圍約一丈。水與井平。甃以亂石。水從石罅流出。居人掘塹蓄水。 北方地脈高厚。或掘井數仞。猶不及泉。今水平不溢。亦足異也。 井有合抱大柳三株。根從井生。森然並列。 隔里許。又有一井相同。 德勝門外亦有二。此特樹較異耳。 古薊門。臣按古薊門亦曰薊邱。在德勝門外五里。陳子昂有薊邱覽古詩。 蔣一葵長安客話云。都城德勝門外有土城關。相傳是古薊門遺址。 舊有樓館並廢。但門存二土阜。旁多林木。蓊翳蒼翠。 京師八景有薊門。即此。 又陳孚有薊門飛雨詩。載朱彝尊日下舊聞。 今查土阜尚存。約高丈餘。長二三里。其間斷續不一。俗呼為小關。而安定門外亦有土城故址如此者。是否舊燕城。或遼金故城。抑古薊門。均莫可考。 以上東城七處。南城十處。西城十九處。北城十處。共四十六處。 謹就載籍所傳。耳目聞見所及。擇其蹟關鄭重者。采輯如右。 昆池莫問。海或生桑。向時名蹟。或升為禁地。或湮為荒野。或變遷於兵燹。或埋沒於塵囂。 則有若祭星之臺。護駕之松。感夢之泉。以及披雲遠風。飲山漱芳諸勝。臥游雖切。諮訪無由。 極知掛一漏萬。然案古證今。循名核實。敬備悉綴錄。恭呈御覽。以備聖明采擇焉。乾隆丙寅(西元一七四六年)春月刑部右侍郎臣勵宗萬奉敕恭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