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祕前傳

107 瀋陽失守,攜妻女撤往台灣

1947年8月初,張祕攜妻女回到瀋陽,向207師報到。

然,國共之間雖然在抗戰時期取得了短暫的合作共同抗日的關係,但是實質上雙方並沒有太多的共識。1946年3月至1947年3月,國共雙方邊打邊談,在東北、中原、華北等處展開爭奪戰。1947年9月至1948年9月,解放軍開始展開主動攻勢,在東北將國軍壓縮至幾個孤立城市,在中原地區則擁有優勢地位,對首都南京所在的華中地區形成壓迫,國共雙方的武力優勢逐漸反轉。

1948年9月,207師羅友倫師長以胃潰瘍離開瀋陽到北平住院,辭去所有軍職,由戴朴接任。共軍進攻瀋陽,逐漸縮小包圍圈,此時國軍在東北勢力漸沉,瀋陽解放時只是東大營一帶及皇姑屯附近207師稍作過抵抗。

1948年秋季,解放軍即發動戰略決戰,即遼西會戰、徐蚌會戰、平津會戰等三大會戰,並取得全部三場戰役的勝利。在三大會戰中,國軍總兵力損失150萬人以上,精銳兵團幾乎全軍覆沒,除西北外,長江以北的地區幾由解放軍所控制。

1948年下半年,國民政府開始策劃中央政府及國軍撤退臺灣,此時中國又陷兵荒馬亂之勢。在1948年8月開始的4個月中,政府將空軍遷至臺灣。同時大批文物與黃金也陸續撤往台灣。

1948年底,張祕攜妻女隨207師部隊向南撤退,然此時207師已經逐漸潰散,1949年1月張祕攜妻女撤至北平,再由北平乘坐火車到了青島,由青島乘船到了上海。在上海時,張祕與207師團長曹傑取得聯繫,後與分散逃出的207師3000餘人為基幹在上海招兵重建該師,於1949年尾再撤退到台灣。

1949年9月26日,新疆省國軍駐軍倒戈。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平(後復名北京)成立;中華民國政府則相繼撤退至廣州、重慶、成都等城市,最終於該年12月7日撤退至臺灣。中央政府遷來台北路線圖,見圖1701。

亂世之時、烽火連天,遷來台灣則改變了張祕一生的命運,然張祕27歲的血液裡已經醞釀並培育了一生堅毅不拔的精神。自幼少年開始,張祕即處於亂世,在兵荒馬亂中逐漸茁壯成長,清楚看到了戰爭的恐怖,也傾聽到了無數家庭的悲鳴,從此培養了張祕的愛國情懷與不斷克服困難並努力拉拔家人、親友與部屬的凝聚力。

圖1701 中央政府遷台路線圖(含張祕夫婦攜女遷至台灣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