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軍先生提到《會聽比會說更重要》—-一句可永遠記下的箴言
趙曉軍先生在《會聽比會說更重要》一書中提到,如果你會說話,那麼你可以成就一時的事業;如果你會傾聽,那麼你可以擁有很多的朋友;如果你會說還會聽,那麼你可以成就完美的幸福人生!又提到,每個人在煩惱和喜悅時,會出現一份渴望,那就是對人傾訴,希望傾聽者能夠理解或共同分享。為了使自己的話語受人重視又不討人厭,重要的一個法寶:在別人說話時少開口,安靜且耐心地傾聽。
現代人類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喜歡講話、不斷的講話,如果要碰到朋友有事情盼望向你傾訴時,有求於你時,你照樣的不斷的打斷別人的說話,不斷的講一些自己想講的話,於是這位朋友必然會很失望的認為你不是他的知音,他只好應付你一下,希望趕快結束這段對話。而你的習慣如果不改,你必然是一個喜歡主導對話的暴君,心中只有你而沒有別人,你簡直就是一個語言的霸主、一個在對話中喜歡出風頭的瘋子,不斷顯現你有語言暴力的傾向。
針對銷售人員的訓練中,不斷的強調在與顧客對話中,儘量約束自己講20%的話,而暗示性的主導對方多講話,把80%的時間讓對方表達意見與看法,而在此時,你要學會的是豎起耳朵「傾聽」,盡量做筆記,偶而給對方一些建議、讚美或鼓勵性的對話。於是對方會認為你是知音,甚至把心裡的話全講出來,把他的各種經驗也在不知不覺的透露出來,於是你將會學到許多,而且交到了一個知音。如果有綿延不斷的傾聽機會,那麼你真正可以擁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說話要學會講重點,不斷的依邏輯性、次序性的講到重點,要知道當你認為對方已懂得你的話中80%的涵義時,實際上,對方往往只瞭解了你話中20%的真正意思。因為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而對方針對你講事情的情境也是相當的陌生,你怎麼可能在幾句話中要他瞭解到你說話的真正意義?因此,你的話不必多,但需要反覆的告訴別人,你話語中的重點,用最簡單的文字敍述出來,讓對方知道你的談話或者你的演講的真正意義。
能看(體會)、能聽、能講、能寫是現代人最好必備的四大才能,寫東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很多人讀完碩士,連一篇自傳都寫不好。能夠文筆通順的人已經不多,若文中尚可體驗到一些讓人感動的經驗,更是難上加難,若能有幾句神來之筆,那更是萬中選一了。能看、能體會的人也不多,大部份的人不喜歡讀書、不喜歡研究,腦袋也缺乏敏銳的觀察力。
不論如何,在你講話講不好,寫東西寫不好以前,先學會傾聽與多看看(體會)這個世界吧!講話的藝術原本就是你講一些,他講一些,我講一些,最後達到了一些對話中的共同交集。在許多人談話中,如果你可以當一個私下的主導者,引出每一個人說話的興趣,並在無意間平均式的,安排大家說話的時間,就要看這個人的休養和智慧了。
參考資料:趙曉軍,《會聽比會說更重要》,創意年代,2007.08.01。
李常生 2021/09/05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