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今年(2021)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今年(2021)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李常生  2021/10/08

我每年特別關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外國的文學家很多,對我而言,年紀愈大,時間愈形不足,只能購買並閱讀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小說家的作品。自大學時就養成了這個習慣,閱讀了大量早期歐美文學家的書籍。好的文學作品必定帶有啟發性,文中多富哲學觀之探討,嚴謹看待生命意義。往往對自己的心裡產生了不斷的漣漪式的衝擊,而產生了在世觀的進化,對自己產生的蝴蝶效應總是件好事。

今年村上春樹又未獲獎,但他是一位好作家,用文字表達出了身體中澎湃的靈魂和纖細的呵護,讓人得已透徹的體察到自己內心的脆弱和不斷需要湧現感悟生命中的先知。我讀過好幾本村上春樹的作品,他至今未能得獎,也算是個遺憾。日本作家中最富有寫作天才的人,應該還是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和芥川龍之介吧!這三人讓日本的文學登上天頂,璀璨光亮。

美國小說家的代表人物,大約是海明威、威廉福克纳、傑克倫敦、馬克吐溫、約翰史坦貝克、霍桑(寫過《紅字》)等,較為人知。其中仍以海明威具足了寫作的天才。費茲傑羅被認為是192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人,他最著名的小说為《大亨小傳》,也算是經典。

歐美小說家中,我喜歡珍·奧斯丁、狄更斯、羅曼羅蘭、赫曼赫塞、福樓拜、巴爾扎克、卡繆、卡夫卡、托爾斯泰、莫泊桑、福樓拜等人的作品,其中最喜歡的還是赫曼赫塞所寫的幾本書,包括《流浪者之歌》、《彷徨少年時》、《鄉愁等》等,閱讀完畢,讓自己產生綿延不斷的省思。

中國的作家中,我最喜歡張愛玲,她的小說能讓我一口氣讀到尾。基本上她作品,我都看過了,還真是喜歡。有些作品能讓我看了兩遍。然而她最後的際遇,一直給我帶來巨大的心理傷害,也逐漸了解「孤獨」給人帶來的殘害。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由72歲的坦尚尼亞小說家古納(Abdulrazak Gurnah)榮膺桂冠。瑞典學院表示,他的作品「對於在文化與土地的鴻溝間掙扎的難民命運,以及殖民主義的影響,表現毫不妥協與充滿熱情的深入刻畫」。古納1948年出生於坦尚尼亞的尚吉巴島,1960年代以難民身分抵達英國,現定居於英國。他獲得肯特大學博士學位,曾是肯特大學英國與後殖民文學教授,已經退休。諾貝爾文學委員會主席歐森盛讚他是「世界最出色的殖民後作家之一」

1964年坦尚尼亞脫離英國獨立,但古納家鄉的阿拉伯族群卻遭新政府迫害,他在18歲時離開家人,以難民身分前往英國,直到1984年才首度回到家鄉見父親最後一面。古納的小說可見到殖民國與原住民色彩,凸顯個人在面對當權者的意識形態與種族歧視壓迫下,只能屈服和犧牲。在古納的文學宇宙裡,所有事物都不斷變化,包括記憶,姓名和身分。如能盡快找到中文本,當即購之一讀。

現代由於視頻的出現與普遍化,能夠有時間閱讀長篇文字小說的人愈來愈少。文學寫作方法可能變化的趨勢,包括了:(1)盡量減少長篇小說的寫作。(2)以電子書的方式呈現,電子書可置入、結合更多的彩色圖片、照片甚至視頻等,讓現在缺乏長時間閱讀文字書籍的人,得以快速吸睛,即刻投入作家所想表達的情境中。(3)作家必須面對攝影、美術設計、拍攝視頻等各個方面的技巧的深入理解,讓自己融入新的閱讀世界中。

其實諾貝爾獎中的許多項目和評選方式都應該適當的修改,才能抓得住現代新世紀的人類,否則最後必然在這個不斷更新的世界中失了焦。至於大學校中多八股式論文、C刊發表和不斷寫出讓人看不懂的文字(只有少數人看得懂),這些冗繁的事情也到了需要更改的時候了。

 

坦尚尼亞小說家古納(Abdulrazak Gurnah)

海明威

赫曼赫塞

張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