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珍女士回憶錄

十四、新竹貿易八村

十四、新竹貿易八村

民國五十一年(1962)初,我們搬入新竹市貿易八村,是當時政府為軍眷所建設的居所;使得這些離鄉背景的軍眷們,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民國四十年底、五十年初,政府推動大量為國軍眷屬興建眷村,當時在新竹市陸續興建的眷村如下:

空軍:一村至二十二村。忠貞新村、大道新村、勞山新村、竹華新村。

陸軍:陸光新村、中興新村、日新新村、國防新村、興安新村、湳雅新村、金城信村、敬軍新村、貿易二村、貿易八村、新村、南精忠新村、北精忠新村、東光新村、赤土崎新村、復國新村、文教新村、公學新村。

聯勤:北赤土崎新村、四知四新村。

軍管區:警新新村。

海軍:光復新村。

【註四十八】文化部對於眷村的解釋:眷村是出現在近代臺灣歷史的特殊建築與居住型態,承載了許多人的成長記憶與生命經驗,也是珍貴的文化資產。1940年代末期,兩岸局勢丕變,臺灣湧進了一百六十萬左右因為戰亂而離開中國大陸的軍民,國民政府為了照顧當時的軍人及其眷屬,開始了眷村的設置。至今,眷村已有超過六十年的歷史,全臺總計曾經有過八百八十六個眷村,十萬八千多個眷戶,主要分佈在臺灣北部、中部、南部等都會區域(見附圖)。眷村數量最多的前五縣市分別是臺北市(191)、臺北縣(94)、臺中市(86)、桃園縣(83)、高雄縣(66);以眷戶數量區分,眷戶最多的前五縣市分別是臺北市(18138戶)、桃園縣(13244戶)、高雄市(12651戶)、高雄縣(9640戶)、臺北縣(9611戶);若以軍種區分,陸軍眷村最多(310),其次是空軍(266),然後是後備司令部(118)。隨著臺灣社會的人口成長與政經發展,國防部在更新老舊房舍的考量下,陸續於1980年代開始推動眷村改建。對於政府部門而言,眷村改建意謂著一種更有效率的土地使用方式,也是臺灣整體社會變遷的一種必然趨勢;可是對於眷村住戶而言,眷村改建意味著居住環境與人際關係的重大改變,對於文化保存而言,眷村改建則是一次巨大的衝擊與損失。因此如何在眷村拆遷之前,設法將眷村文化保留下來並予以活化也就有其重要性和時代意義。除了保存眷村空間與實體建築之外,我們認為眷村文化保存也應包括眷村生活中的器具設備、衣物用品、飲食習慣、人物故事、家書照片、人際關係、社會網絡、歷史文件、資料檔案、集體記憶等。在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推動下,眷村文化網的建置就是希望可以透過網路空間和數位平臺的建立來推動眷村文化的保存工作,增進社會差異之間的瞭解,進而豐富臺灣的文化面貌與人文內涵。[1]

【註四十九】眷村的精神:眷村居民在特殊時代背景之下,擁有共同的社區環境模式,共同的職業傾向、生命歷程、集體意志和風俗習慣,這般的同質性,形成特有的眷村文化。眷村人的精神特質分析如下:一、克難精神:眷村先民迫於政治軍事情勢,來到臺灣,早期處於戰爭情勢之下,沒有長期定居的準備,一切從簡;而後意識到必須定居、成家立業,家無恆產,長期觀察,居住環境空間小又簡陋,生兒育女備感艱辛,形成眷村特有的克難精神。早期眷村先民都有一個共同信仰,那就是「反攻大陸」。二、有情有義的精神:早期眷村生活村民互助合作、高度團結。眷村居民的團結並不是源自於來自同鄉、而是源自於「將來還會歸鄉、返鄉的理念相同。三、強烈的愛國情懷: 眷村先民有著共同的生命途徑,因而產生了休戚與共的生存理念,在這些人們的思想信念裏,可以明確的感受到家國之間的關係,而孳生強烈的愛國情懷。[2]

貿易八村在新竹光復路東側,今高速公路與中山高速公路夾角之處。當時貿易二村、八村與金城新村都建設在同一地區,其中貿易二、八村為一般眷村,金城新村為在金門防衛司令部工作的將軍家屬所興建的眷村。

貿易八村共分三個區,每區有五排建築,每排有六戶人家,排與排之間是一條長長的只有不到二米寬的巷子,我們家位在坪數較大的甲區,這裏跟以前竹東鎮宿舍比較起來,簡直就像是別墅。我們分到的眷舍有一個客廳、廚房和三間小小的臥室房間,總共25坪左右,另外還有一個小小的庭院,初搬來時是只有房舍,後來每家都築起了竹籬笆,竹籬笆也就變成了一個「臺灣眷村」的代名詞。

眷村裏有獨特的文化,貿易八村居住了大陸許多不同省份的人,語言、風俗、習慣、穿著和飲食都有些不相同,相較於一般臺灣的村落或社區,更突顯了多樣性的風貌。這時住在眷村的人,大都懷著思鄉的心情,期盼著隨時能夠跟隨蔣總統「反攻大陸」。

早期的眷村構建質量不佳,牆壁是用泥土糊在木板上,隔音效果不好。只有公共廁所,家內沒有廁所。屋瓦是疊起來的大黑瓦,外面下大雨、住久了裏面下小雨。當時的公共廁所就是挖了一個大坑,在上面建廁所,糞便快滿了,有大車來抽走。然大雨下多了,自然也就會滿出來,污染了大面積的土地。家裏先燒煤炭,後燒發給的煤球,只要一用火,滿屋子都是烟,真是弄得狼狽不堪。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早期的眷村並不是一個居住的好地方,屋舍簡陋是一個最大的問題,這其中包括建材使用上的缺憾,多為泥土糊墻,裏面是木板支架,易損、易破,隔音效果極差。屋頂是黑瓦,碰到颱風、大雨就會漏水,且眷村多半建在較為偏僻的土地,多為低窪地區,常常遇大雨、颱風則易淹水。

當時只要有哪戶人家的子女考上大學或是出國唸書,有光宗耀祖的榮譽,家裏都會貼出紅榜單、放鞭炮,無形之中,製造出鄰居之間互相比較的心態,人人希望孩子考上好學校,然而沒有考上的家庭,聽了鞭炮聲就會心裏難過,常常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全家人都不舒服。我被選為貿易八村的村長後,就拜託各位家庭,有孩子考上學校,就別放鞭炮了,以免傷了別人家的心,自此大家也配合停止了這個習慣(也談不上好壞)。

眷村裏曾流行「窮不過一個月」的口號,眷村子弟享有政府糧食配給或學費補助,如果這個月生活不夠用的話,忍耐撐過一個月後,下個月的配給就又來了。不少經濟條件較差的眷村家庭,特別是兒子都去報考軍校去了,而軍校也為學業表現不理想的子弟提供了另一條出路。所謂將門出虎子,幾個軍事學校的學生當時多半都是出自軍人子弟。

眷村裏有來自各省的人,講起話來各講個的鄉音,聽得懂聽不懂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有了摩擦,吵起架來也是各種鄉音大集合,你罵你的,我吵我的,聽懂多少算多少。

每到過年時,我們就在院子裏,將香腸和臘肉搭在竹竿上曬,帶來了濃濃的年味;後來,每戶人家之間又築起了水泥牆。我喜歡狗,有人家曾把自家狗生的一堆小狗,家裏容不下,就把狗扔到水溝裏棄養,讓它們自生自滅,我看了可憐,就抱回來養。家裏曾養過一隻狗,叫「多多」,還養了一隻大狗,叫「基米」,特別討人喜歡,老是跑到身邊蹭來蹭去的。我們家的水泥牆還特地留了一個狗洞,方便我們養的大小狗進進出出,狗爬狗洞,第五個女兒侯璿出生於民國五十五年(1966)7月,小女兒在小時候,也會跟著爬狗洞鬧著玩。家裏庭院也栽種了一棵棉花樹,幾個女兒也喜歡在棉花樹上爬上爬下的,度過不少童年時光。

【註五十】貿易八村今已拆除,其概略位置,見圖075。貿易八村拆除前屋況見圖076。貿易八村男士、女士合照,見圖077。

民國六十三年(1974),有一家住邊間的眷屬搬走了,我與先生商量,遷移過去,換個房子住。邊間房屋旁還多出了一個院子,家裏人多,加蓋了幾十坪的房子,居住房子的空間就大了許多,小孩子也都高興。

也許我比較愛講話,自小活潑蹦跳像個大男生,在山東時也勇敢堅持的上了中學,因此,在一次選舉中,貿易八村居民投票,選我為村長。當了村長,必須為眷屬爭取福利,先後幾次跑去臺北婦聯總會爭取眷村活動經費,也曾幾度到相關單位爭取村裏的一些小型工程改善設施。

履五在竹東鎮榮民總醫院工作,一度還被調往東引島三個月,然家裏有五個寶貝女兒,先生的薪水支撐家庭開銷非常勉強,先生見我辛苦,因此提出以少校階級退役的申請,當時他的主管問及履五,想退休的原因?先生謂:「我家有五個孩子,吾妻國珍辛苦照顧,然薪資入不敷出,我趕緊退休去拉三輪車,都能幫助家庭經濟。」最終,先生在民國五十六年退役。

履五退休後,曾在新竹光復中學擔任過教書,教授地理、歷史、公民等課程,也在聯勤總部上過班,之後我們在新竹與朋友開過保力龍工廠,因為生意不錯,合夥人有了私心,最後分道揚鑣,也曾經和一些朋友一塊經營過新竹公教福利站,也因為生意太好,最後也被輔導會收了回去。後來我與履五在新竹與朋友開了燈炮廠,做出口C7燈炮及聖誕燈炮。工作辛勞,但也解決了家庭經濟問題。後來因為臺灣外銷產業轉型,民國七十三年(1984)所經營的小工廠都陸續關了門。因為競競業業經營小事業,也終有小成,我們也和朋友在臺北合買了土地和房子,賺了些錢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

【註五十一】劉國珍女士在竹東及貿易八村時的攝影照片之一,見圖078。侯履五先生與劉國珍女士在竹東及貿易八村時的合照,見圖079。

大女兒、二女兒、三女兒幼稚園唸的是新竹縣竹東鎮上智幼稚園,四女兒、五女兒則讀過新竹市竹人幼稚園(今已經歇業),五個女兒都是從新竹市建功國小畢業的。

大女兒侯成華就讀彰化師範學院,後於師範大學研究所畢業,民國六十五年(1976)2月結婚,女婿為洪棟材,嘉義布袋人。成華一直在當老師,最後在松山工農退休。

二女兒侯澎蕊,新竹光復中學畢業,民國六十七年(1978)1月結婚,女婿為黃建福,也是軍人,新竹南庄田美村人。澎蕊退休前,在警總上班。

三女兒侯銘新,空中商專畢業,民國七十年(1981)10月結婚,女婿為楊文南,也是軍職。銘新最後從科技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退休。

四女兒侯成睿,中華大學研究所畢業,現職科技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目前仍在工作。

五女兒侯璿,交通大學研究所畢業,民國八十二年1月結婚,女婿為徐華興,侯璿現職臺積電工作。

【註五十二】侯履五先生於民國五十年代左右,任軍職時之照片,見圖080。

五個女兒讀書、就業、結婚等,都未讓我們操心。我與履五在大陸及來臺後二十年內,歷經戰爭逃難、辛苦工作等,居家生活上互相幫助,感情上互相珍惜恩愛。五個女兒漸漸長大,父母身教影響了五個女兒的潛在教育,因此五個女兒也都能自立、自足,除了孝順父母,也都能努力上進,沒有讓我們操過心。

五個女兒都能努力受教育,也有在工作後覺得需要而繼續進修的。想起三十歲前,我與先生履五接受過無數次的生活挫折,但是更能夠產生心靈上的凝聚,這種凝聚力也深深影響了五個女兒,遇事不亂,細膩處理,結婚後也都能相夫教子,各個家庭和諧,子孫和睦。我們家所有成員都具有「家庭」觀念,凡事以家庭為重,家族有事,就是所有家庭成員的事。

【註五十三】民國五六十年代,侯履五先生與劉國珍女士全家福,見圖081。

【註五十四】東引島面積4.71平方公里。歸屬於馬祖列島,分為東引、西引(又名清水島)兩島,是屬於臺灣最北邊的一個前線島嶼,東引、西引兩島,之間建海堤相連,成為一座島嶼。東引島的地形,見圖082。東引島風景現況,見圖083。民國六十年(1971)左右侯履五先生與劉國珍女士於貿易八村自家門口攝影,見圖084。

【註五十五】侯履五先生與劉國珍女士於貿易八村住家客廳之合影,上圖為劉國珍女士六十歲時夫妻合影;下圖為劉國珍女士六十三歲時夫妻合影,見圖085。

【註五十六】民國八十五年(1996),居住在貿易八村時的家庭合照,見圖086。上圖為侯履五夫妻與五個女兒的合影;下圖為五個女兒齊聚的合影。

【註五十七】居住貿易八村時的一些紀念性照片。圖087為貿易八村紀念照片之一。左圖:劉國珍女士與愛犬基米合照。右圖上下:侯履五先生與外孫、外孫女合照。圖088為貿易八村紀念照片之二,左圖為大女兒侯成華訂婚時合照之一,右圖為五姐妹在貿易八村居住時,早期合照之一。圖089為民國七十六年(1987),侯履五夫婦與外孫輩遊歷新竹動物園之照片。

[1] 摘自文化部網站。
[2] 同上。

備註:劉國珍女士在新竹市的住家,緊鄰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環境優雅、書香縈繞。

新竹清華大學簡介

清華大學成立於民國前一年,校址為北平西郊的清華園,最初名稱為「清華學堂」。民國三年冬天,梁啟超先生來校演講,引述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勉勵同學以君子自期,自此以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便成為清華的校訓。民國十七年,本校校名正式定為國立清華大學。對日抗戰爆發後,遷校昆明,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合組為西南聯合大學,勝利後復員北平。四十五年在梅貽琦校長主持下又在台灣新竹復校。本校畢業校友活躍各界,尤其在學術界,前後共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及一位數學伍爾夫獎得主為清華校友,足見清華光榮的歷史傳統與優良的學風。清華大學復校初期重點為原子科學,其後則擴展至理工方面,近十幾年來更積極發展人文社會、生命科學、電機資訊與科技管理;漸漸地,清華已成為一文、理、工均衡發展的學府。105年11月1日起,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合併為「國立清華大學」。原「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同時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註】上文摘自清華大學校園網。

交通大學簡介:

交通大學在2021年2月1日與陽明大學整併,正式走入歷史。交通大學前身為上海徐家滙南洋公學,1958年在臺復校,與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及國立清華大學相鄰。該校主要目的為培育工程(engineering)、科學(science)及管理(administration)方面的人才,此宗旨現於校徽上的ESA;學校主要發展領域為電子、資通訊及光電等,為臺灣頂尖大專校院之一。

交通大學有六項主軸發展策略:

一、 培育優質跨領域人才。

二、 推動科技整合、跨領域研究。

三、 延攬傑出人才及留住國內優秀人才。

四、 深化產學合作。

五、 推動國際化。

六、 校園空間整體規劃及永續經營。

未來將持續依發展優勢,在教學方面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實施全人教育,強化專業知能;在研究方面,提升研究能量,質量並重,以對學術產生貢獻;在社會責任方面,促進關懷與服務,進行產學合作,並加強與校友之合作,以回饋社會。

【註】上文摘自交通大學校園網。

圖075:貿易八村原址概略位置圖。

圖076:貿易二村、八村拆除前舊建物攝影。

圖077:貿易八村村民男士、女士於民國五十幾年左右春節時合照圖。

圖078:劉國珍女士在竹東及貿易八村時的攝影照片之一。

圖079:侯履五先生與劉國珍女士在竹東及貿易八村時的攝影照片。

圖080:侯履五先生於民國五十年代左右,任軍職時之照片。

圖081:民國五六十年代,侯履五先生與劉國珍女士在貿易八村時的全家福合影。

圖082:東引島地形圖。

圖083:東引島現況風景圖。

圖084:民國六十年(1972)左右侯履五先生與劉國珍女士於貿易八村自家門口攝影。

圖085:侯履五先生與劉國珍女士於貿易八村住家客廳之合影。上圖為劉國珍女士六十歲時夫妻合影;下圖為劉國珍女士六十三歲時夫妻合影。

圖086:民國八十五年,居住在貿易八村時的合照。上圖為侯履五夫妻與五個女兒的合影;下圖為五個女兒齊聚合影。

圖087:貿易八村紀念照片之一。左圖:劉國珍女士與愛犬基米合照。右圖上下:侯履五先生與外孫、外孫女合照。

圖088:貿易八村紀念照片之二。左圖為大女兒侯成華訂婚時之家庭合照。右圖為五女兒合照。

圖089:民國七十六年(1987),侯履五夫婦與外孫輩遊歷新竹動物園之攝影照片。

清華大學遠眺(照片出自清華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