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珍女士回憶錄

十三、新竹竹東鎮

十三、新竹竹東鎮

民國四十三年(1954)陰曆六月,我們全家(我與先生及兩個女兒)遷至今新竹縣竹東鎮,先生進了竹東療養院擔任醫院管理的工作。當時每月工資78元,租一棟像樣的住屋每月需要30元,租不起,最後選到芎林鹿寮坑五龍村五和宮借住廟宇內的空房居住。建築簡陋、空間狹窄,然總算是有了一個避風避雨的家,先生上班也算順利。此時履五已是行政中隊上尉指導員。

【註四十三】竹東鎮地圖及五和宮位置,見圖070。今五和宮關係位置空照圖,見圖071。新竹榮民醫院(原療養院)現況,見圖072。

民國四十四年(1954)底,準備要生第三個女兒侯銘新,廟裏生小孩有損到廟規,因此,我們必須搬出去。先搬到下公館住了個把月,幸好我們分到了療養院的宿舍,地點在今竹東分局後側,住了十四户家屬。三女兒侯銘新在本年十二月底出生在新宿舍,總算有了一個能夠長期落腳的地方。家裏又多了一口人,只是處於物資匱乏時期,生了三個孩子,還沒有吃過雞肉保養身體,每次懷孕生孩子就喝碗紅糖稀飯,加個雞蛋,就算是奢侈了。只是,這時,已經沒有了逃難的恐慌,雖然也是累,沒有了隨時面臨的戰爭災難的恐懼,生活算是步入正軌,剩下的就是要小心攢錢、節省花錢了。從療養院至宿舍約有五里路,先生每天騎自行車上班,工作任務尚可應付,回家了也幫忙照顧三個寶貝閨女。

整個宿舍位在一座院落裏,木製房舍圍著中間一塊小空地,空地上還有一口井,那是大家洗衣服、洗菜、洗碗和情感交流的所在;宿舍屋內空間不大,但和居住在寺廟裏比起來,已經算是比較像樣的家了。

住在新家,鄰居們雖來自四方,但也都能相互照應,小孩們也有了玩伴。鄰居周媽媽曾半夜小產,我心有感應,到她家看望,緊急找人幫忙,救了她一命;有一次履五不在家,我生病,半夜虛脫無法動彈,幸虧鄰居周媽媽夫婦過來發現,而老周是醫官,當時緊急救了我的命。八七水災後,屋頂半毀,履五奮不顧身爬上屋頂修理。偶而假日時,也會去看看電影,再享受一碗冰涼可口的粉圓。家裏養了幾隻鴨子,下蛋後也會呱呱地來報信,這些總是我們經常談起,裝滿回憶的地方。

各家來自東西南北,同樣算是天涯淪落人,相處甚歡、互相照顧。說沒錢,家家都沒錢。繳電費原本應該算十四户,我們僅繳了十户的錢,後來被臺電公司查到,才又陸續增加了幾戶。這不能說是我們貪小便宜,實在是家家都缺錢,先生的薪資算是剛夠糊口。生活辛苦,然辛苦中也有歡樂,一座大院子,十四户人家,有事時,大家互相幫忙,沒事時,大家天南地北東扯西聊的,算是人生中另一段美好的回憶。

原住五和宮的住持及鄰居們也曾經拜訪過我們,期望我們再回去住,然而孩子多,也與宿舍各家都熟了,也沒有必要再搬回去,但是真感謝老屋主及老鄰居的好意。在澎湖努力的學臺語,竹東鎮屬客家族群為主的居住鄉里,因此又開始努力的學習客語。住在竹東,與當地客家族群相處甚佳,沒有任何族群融合障礙,臺灣原本就是一個各族群匯集的一個場所,看法或有不同,然都能快速諒解,彼此信任。

我這一生學了四種語言:東阿山東土語、國語、閩南語、客家語,比較熟練的還是東阿土語加上國語所融合成的一種語言,大約在臺灣及在山東的居民都能聽得懂。

【註四十四】芎林五和宮是位於臺灣新竹縣芎林鄉五龍村的媽祖廟,其媽祖香火來源是廣東汕頭媽嶼島(放雞山)。嘉慶元年(1796),當地士紳彭維業自中國大陸分靈媽祖,蓋廟祀奉。因信仰轄區為鹿寮坑、山豬湖、橫山、沙坑、大肚等庄,故取名為「五和宮」。 此廟屬於客家人文化的媽祖廟,臺灣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壓抑客家聯庄祭祀,使得當地客家庄民轉往北港朝天宮朝拜進香,庄遂有「媽婆顯外庄」的說法。五和宮現況見圖073。

在上海、浙江地區時,對於當地的語言就是完全聽不懂,特別是逃難中,遇到各省來的人,隨時可以聽到各省及各地區的語言,有時真是像是身在另一個世界,後來才曉得東阿語只是山東諸分支語系的一種,而山東話又是中國幾十種方言裏的一支。今日對於聽客語、閩南語都沒有障礙,大約還是在澎湖與竹東居住時的培養與磨練,不得不學,否則就變成了啞巴和聾子。

【註四十五】今新竹榮民醫院沿革:本院成立迄今(民國102年)已有57年歷史,前身為陸軍第一醫療大隊,於民國44年(1956)9月1日由行政院退輔會接管,民國46年(1957)3月1日奉命改稱為臺灣竹東榮民療養所;同年9月1月始奉命改組成醫院,定名為臺灣竹東榮民醫院,民國52年(1963)4月1日更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竹東榮民醫院。[1]

竹東鎮有火車站,竹東火車站是內灣火車鐵路支線的較大火車站。當時我們住在竹東時,鐵道開通乃以載貨為主,也有載客車廂,我們偶而乘坐,到處看看,也算是觀光旅遊吧!

【註四十六】 鐵路內灣線是民國三十六年(1947)建築竣工的。在日治太平洋戰爭的末期昭和十九年(1944),日本政府為了運輸竹東、橫山及山地鄉的各種產物應急輸送計,於十月開工興建,可惜至昭和二十年(1945)陽曆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而停工。臺灣光復之後,決定復工,迄至民國三十六年(1947)陽曆9月21日,新竹-竹東段完成,民國三十九年(1950)陽曆12月開工先築到合興站(十分寮),民國四十年(1951)陽曆9月10日遂至內灣,內灣線於是全部完成通車。後因貨運量下降而停駛,現因觀光客增加重新開放為觀光鐵道。

竹東頭前溪,當時水清自然,風景美麗,可釣魚、散步、玩水,向東望去,中央山脈一覽無遺,履五與我經常携小孩們前往頭前溪旁散步,也接觸並享受到了與自然、生態結合的歲月。

近民國五十年,先生職位也升到陸軍少校階級。我生在民國十八年,過了三十歲,我們過的日子也算是逐漸轉為平順,雖尚未進入小康,然已經算是溫飽過日,不再憂愁無米無炊的煩惱了。離開山東後,因環境嚐試了包括:上海、杭州、浙江中北部的小吃及閩南、臺灣、客家菜等,但是山東人以麵食為主。因此在家自己烹調,還是多做麵食,包括:包子、餃子、饅頭、大餅、煎餅、麵條等,只是先生領的工資不多,還得養三個女兒,四女兒出生在民國五十年(1961)8月,家裏養了四個女兒,家庭經濟都開始有了更大的壓力。

【註四十七】頭前溪:主流河長63.03公里,流域面積565.94平方公里,分佈於新竹市北部及新竹縣中部的五峰鄉、橫山鄉、尖石鄉、竹東鎮、芎林鄉、竹北市等鄉鎮市,是新竹地區的主要河流。頭前溪的落差大,平均坡降比約1:190。頭前溪流經知名的新竹科學園區,由於竹科用水量大,但頭前溪屬短促型的急流,枯水期時流域內用水常遇緊迫,因此建有並有上坪攔河堰、隆恩圳攔河堰、造樹排攔河堰等水利工程,以及寶山水庫及寶二水庫。頭前溪竹東鎮段,今建設有生態公園。頭前溪生態公園,見圖074。

民國五十一年初,幸運之神降臨,我家正式分配到眷村,就是位在新竹市的貿易八村,算是陸軍眷村,也就是分給我們的正式眷舍住宅。當年第四個女兒侯成睿剛出生五個月,家裏真是雙喜臨門。

[1] 摘自新竹榮總分院「醫院簡介」內容。

圖070:今竹東榮總分院、五和宮、竹東分局關係位置圖。

圖071:竹東榮民醫院與五和宮關係位置圖。

圖072:新竹榮民醫院(原療養院)現況圖。

圖073:五和宮現況攝影。

圖074:今竹東鎮段之頭前溪生態公園。

對老鐵路與老火車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