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珍女士回憶錄

一、我的山東老家

一、我的山東老家

我出生於民國十八年(1929)十月七日(陽曆1928年11月18日),我的老家原位於山東省東阿縣黃河東面—-東阿鎮老城東城內東門里,臨三官廟街。東阿老城建築、城墻等,已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拆除,現在居老家的親屬們,已遷至歸屬山東平陰縣東阿鎮一個叫「衙前村」的村落。東阿老縣城跨小浪溪(原在老縣城中心,呈南北向)。民國三十七年(1948)後,新東阿縣城已遷至黃河西面的銅城區。老縣城內分河東、河西兩部分,今老縣城內土地多已經變成耕地。老縣城中心有一座跨小浪溪古橋,名「永濟橋」,記得小時後看到永濟橋,兩頭都有高高的橋樓。鄉里老人多說:「永濟橋為春秋末期魯班所建。」現在方知,實乃誇大之說。

【註一】東阿是個老鎮,春秋時期稱齊國穀邑,明洪武八年(1375)山東東阿縣城遷於東阿鎮,始稱山東東阿。黃河將東阿縣分成兩個區域,河東有東阿鎮一區;河西有楊柳、桐城、黃屯、劉集、阿城五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底,山東東阿區劃歸山東省平陰縣,民國三十八年(1949)屬山東省泰西專區,民國三十九年(1950)歸屬山東泰安專區。東阿鎮原是東阿縣城所在地,現已轉歸屬濟南市平陰縣政府管轄。清咸豐五年(1855)東阿老縣城位置,見圖001。時黃河尚借用今江蘇淮河出海,1855年後,黃河再轉回山東奪大清河出海。

【註二】根據根據《泰安府志》的記載,東阿永濟橋,原名浪溪橋。位於東阿鎮濟南至濟寧舊公路上,跨浪溪河。明弘治十三年(1500)知縣秦昂建,為三孔石橋。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知縣董錦改建為木橋一孔,更名永濟橋。明隆慶三年(1569),稍減其高,便於車馬上下。萬曆四十年(1613),又改為一孔石拱橋,較平坦。現為一孔跨徑16.5米石拱橋,長42.5米,寬6.2米,高4米,拱厚75釐米,從明萬曆至今350多年,主體工程仍保持完好。古城內鐘樓在東城區,鼓樓在西城區,取晨鐘暮鼓之意。整個建橋歷史約為五百餘年。永濟橋位置,見圖001、002。東阿鎮永濟橋、衙前村、古東阿縣城航拍圖,見圖003。永濟橋現況,見圖006。

【註三】東阿鎮現屬濟南市平陰縣管轄,原黃河以西地區仍屬東阿縣,縣城已遷至原銅城區陳集鎮。現東阿縣歸屬聊城市管轄;東阿鎮則屬山東濟南市平陰縣管轄。東阿鎮區是個老古地,唐代時即位在今山東省最主要驛道邊,歷史許多名人如蘇軾、蘇轍進出山東,均路過東阿,古東阿有供來往行人歇息打尖的驛站。東阿鎮原屬東阿縣,其關係位置,見圖004。今濟南市平陰縣行政區域,見圖005。東阿鎮內村路佈局,見圖008。

我老家位在東阿鎮老縣城東城門內,少岱山在城東,今衙前村北方,今少岱山東邊建有少岱廣場。老東阿縣是個古地,黃河西有曹植墓。明朝時,東阿鎮出了一個名人叫于慎行(1545~1607),是明代的大文學家、詩人。明隆慶二年(1568)進士,改庶起士,授編修。萬曆元年(1573)《穆宗實錄》成,進修撰,充日講官(皇帝的老師)。後升禮部右侍郎、左侍郎,轉改吏部,掌詹事府,又升禮部尚書。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詔為詹事未上任,後朝中推出七位閣臣,首為于慎行,詔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萬曆三十五年(1607)歸家,後臥病不起,起草遺疏,請皇帝「親大臣,祿遺逸,補言官」。數日病死,年六十二歲,贈太子太保,諡文定。中國被諡號文定的名人不多,宋朝的蘇轍死後亦被任命為文定。

【註四】《明史‧于慎行傳》載:「于慎行,字無垢,東阿人。年十七,舉於鄉。御史欲即鹿鳴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辭。隆慶二年成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萬曆初,穆宗實錄成,進修撰,充日講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講,無及史官者。慎行與張位及王家屏、沈一貫、陳于陛咸以史官得之,異數也。嘗講罷,帝出御府圖畫,令講官分題。慎行不善書,詩成,屬人書之,具以實對。帝悅,嘗大書『責難陳善』四字賜之,詞林傳為盛事。御史劉臺以劾張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獨往視之。及居正奪情,偕同官具疏諫,呂調陽格之,不得上。居正聞而怒,他日謂慎行曰:『子吾所厚,亦為此耶?』慎行從容對曰:『正以公見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尋以疾歸。居正卒,起故官。進左諭德,日講如故。時居正已敗,侍郎邱橓往籍其家。慎行遺書,言居正母老,諸子覆巢之下,顛沛可傷,宜推明主帷蓋恩,全大臣簪履之誼。詞極懇摯,時論韙之。由侍講學士擢禮部右侍郎。轉左,改吏部,掌詹事府。尋遷禮部尚書。慎行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祔,祧仁宗。萬曆改元,穆宗升祔,復祧宣宗。慎行謂非禮,作太廟祧遷考,言:『古七廟之制,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劉歆、王肅並以高、曾、祖、禰及五世、六世為三昭三穆。其兄弟相傳,則同堂異室,不可為一世。國朝,成祖既為世室,與太祖俱百世不遷,則仁宗以下,必實歷六世,而後三昭三穆始備。孝宗與睿宗兄弟,武宗與世宗兄弟,昭穆同,不當各為一世。世宗升祔,距仁宗止六世,不當祧仁宗。穆宗升祔,當祧仁宗,不當祧宣宗。』引晉、唐、宋故事為據,其言辨而覈。事雖不行,識者服其知禮。又言:『南昌、壽春等十六王,世次既遠,宜別祭陵園,不宜祔享太廟。』亦寢不行。十八年正月疏請早建東宮,出閤講讀。及冬,又請。帝怒,再嚴旨詰責。慎行不為懾,明日復言:『冊立,臣部職掌,臣等不言,罪有所歸。幸速決大計,放歸田里。』帝益不悅,責以要君疑上,淆亂國本,及僚屬皆奪俸。山東鄉試,預傳典試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禮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許。家居十餘年,中外屢薦,率報寢。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辭,復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閣臣七人,首慎行。詔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再辭不允,乃就道。時慎行已得疾,及廷謝,拜起不如儀,上疏請罪。歸臥於家,遂草遺疏,請帝親大臣、錄遺逸、補言官。數日卒,年六十三。贈太子太保,諡文定。慎行學有原委,貫穿百家。神宗時,詞館中以慎行及臨朐馮琦,文學為一時冠。」于慎行生前,著有《谷山筆麈》(18卷)、《谷城山館文集》(42卷)、《谷城山館詩集》(20卷)、《讀史漫錄》(10卷);編纂《兗州府志》。早期,東阿鎮還留有于閣老書院,今佚。

依照我家老人的傳說,先祖劉氏於明萬曆年間,自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幾經輾轉遷徙,先居今濮陽市子路村,最後落腳在今山東平陰縣東阿鎮(老東阿縣城內)。這個被強迫自山西省中部遷徙出去的大批人群是中國北方老百姓的一次災難,多少家庭因為不斷地遷徙而家破人亡。能夠平安生存到現在的人,都是萬幸,也是奇蹟。

【註五】濮陽市子路村、子路墓關係位置,見圖007。

【註六】華北地區在元末明初時一度良田荒無、人口蕭條。元朝末年,華北地區天災頻發,水旱災害和蝗災瘟疫接連發生,華北平原水患尤其嚴重。同時由於紅巾軍起義,戰亂四起,使人口大量減少。而到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又發生靖難之變,戰亂四年,再次造成中原地區荒涼局面。而山西由於有太行山、呂梁山等天險作屏障,中原的天災、兵禍沒有波及到山西,加之其它各省難民大量流入,山西成為當時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明代為為解決中原地區人口稀少問題,恢復中原社會生產,下令將山西人口遷徙到中原地區墾荒,這場移民潮被稱為「洪洞大槐樹移民」。《明實錄》記載,明朝早期進行移民共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間十次,永樂年間八次,從山西移出上百萬人,主要遷往中原地區,到清末,移民後裔遍佈全國,很多家族家譜清楚記錄這段移民史。山西洪洞縣有廣濟寺,遷徙時在大槐樹下給老百姓發放外遷用的憑照和盤纏,也就是說從明初開始的大規模的十八次移民都是在大槐樹下集中報名、登記後才正式開跋外遷的。明代大清河、東阿、張秋鎮相關位置,見圖009。山西洪洞縣與山東東阿鎮的關係位置,見圖010。

【註七】浪溪河發源地在洪範池附近,「洪範」一名來自《尚書‧洪範》篇,取洪水就範之意。浪溪河水源地洪範池現況,見圖011。

補充資料:東阿鎮簡介

在山東省平陰縣西南部,西鄰黃河。面積95平方千米。人口3.9萬。鎮人民政府駐東門村,人口1萬。以地處老東阿縣城東門外而得名。春秋名谷邑,秦名穀城。東漢為穀城縣治。明洪武年間為東阿縣治,東阿名始於此。1947年劃歸平陰縣,屬五區。1956年為東阿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區,1985年復鎮。主產小麥、玉米、穀子、高粱等,盛產葡萄、蘋果、桃、杏。特產阿膠。醬菜和豆腐有名。有刺繡、石料、農具、彩印、傢俱、皮鞋、造紙、醬菜等廠。220國道經此。古跡和紀念地有明禮部尚書于慎行故居。

東阿的解釋:指三國魏曹植。植曾封為東阿王,故稱。《文選‧左思<魏都賦>》:「勇若 任城,才若東阿,抗旍則威噞秋霜,摛翰則華縱春葩。」 劉逵注:「彰後為任城王,植為東阿王。」

春秋時,境域已有穀邑之稱。秦漢時,故城在今陽谷縣阿城鎮。明洪武八年(1375年),山東東阿縣城遷於此始稱山東東阿。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底,山東東阿一區劃歸山東省平陰縣。1949年10月,東阿為平陰五區。1952年,為東阿鎮。1958年10月,改為公社。1984年,撤公社成立東阿區。1985年9月20日,撤區並鄉,複為東阿鎮。

東漢畫像石墓位於東阿鎮孟莊村南,原漢墓8座。「文革」中毀壞6座,今存2座,全以當地產巨型青石材扣結而成。墓為南北向,墓室頂部蓋板高於地面約0.8米。墓內南北11.5米,東西7.8米,高度為3.22米。面積78.8平方米。墓室平面呈凸字形,計有前廳3間,中廳3間,後為棺室。墓門在南邊中心部位,由門楣、門框、門扉構成。墓門高約1.8米,寬1.2米。石質門扉兩扇,上下有門樞。門扉外飾淺浮雕鋪首銜環圖案,門楣飾高浮雕羊首圖案。墓四壁以規整巨石砌成,全飾有細鑽斜條紋和菱形圖案,墓壁上沿刻垂帳紋和魚紋。以方形和圓形石柱支撐巨型柱體過梁,將廳間隔為6間。後棺室長方形,南北3.20米,寬2.70米。墓室共用石材161塊,其中31塊刻有畫像。此墓屬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001:清朝咸豐五年(1855)前東阿縣城圖。說明:此時黃河依舊順淮河出海,東阿縣緊臨大清河。1855年以後,黃河轉北奪山東大清河出海。

圖002:東阿鎮永濟橋位置圖。說明:劉國珍女士老家原在老城東城內東門里臨三官廟街附近。民國三十七年(1948)老縣城拆除,今鄉里親人已遷至衙前村內。

圖003:東阿鎮永濟橋、衙前村。古東阿縣城航拍圖。

圖004:東阿鎮原屬東阿縣關係位置圖。說明:老東阿縣城原在東阿鎮,城中有浪溪河,河上有永濟橋。今東阿鎮已歸屬濟南市平陰縣管轄。黃河以西地區則屬東阿縣,縣城已遷至銅城地區。

圖005:今濟南市平陰縣行政區域圖。

圖006:東阿鎮永濟橋現況圖。

圖007:今濮陽市子路村、子路墓關係位置圖。

圖008:今東阿鎮村落佈局。

圖009:明代大清河、東阿、張秋鎮相關位置圖。

圖010:山西洪洞縣大槐樹與東阿鎮關係位置圖。

圖011:浪溪河水源地洪範池現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