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州區域地理
《文獻通考‧輿地考四‧常州》載:「常州。春秋時吳地。戰國時屬越,後屬楚。秦、漢會稽郡之地。後漢順帝以後,屬吳郡。吳分吳郡、無錫以西為屯田,置典農校尉。晉武帝省校尉,以屬毗陵郡。其後東海王越嫡子毗封於毗陵,元帝以”毗”諱改為晉陵郡。宋、齊因之。隋平陳,廢晉陵郡,置常州(或曰常州置於常熟縣,故因以為名)。煬帝初州廢,又置毗陵郡。唐為常州,或為晉陵郡。屬江南道。領縣五(武進、義興、無錫、晉陵、江陰)。吳以江陰為郡。宋因之,屬浙西路。貢白紵、紗、席。領縣四,治晉陵、武進。晉陵(本名延陵。季子所居,有墓。有太湖)武進(晉縣。有滆河)無錫(漢縣。太伯所居。又楚春申君之邑)宜興(唐義興縣,太平興國初改。有君山、運河、太湖、陽羨溪、長橋)。」
《宋史‧兩浙路‧常州》載:「常州,望,毗陵郡,軍事。崇寧戶一十六萬五千一百一十六,口二十四萬六千九百九。供白紵、紗、席。縣四:晉陵,望。宜興,望。唐義興縣。太平興國初改。無錫縣。望。江陰軍,同下州。熙寧四年,廢江陰軍為縣,隸常州。建炎初,以江陰縣復置軍;紹興二十七年廢,三十一年,復置。縣一:江陰。下。」
《宋史‧兩浙路‧江陰》載:「江陰軍,同下州。熙寧四年,廢江陰軍為縣,隸常州。建炎初,以江陰縣復置軍;紹興二十七年廢,三十一年,復置。縣一:江陰。[下。]」
█北宋熙寧四年,廢江陰軍為縣,隸常州。建炎初,以江陰縣復置軍。江陰隸屬多有變化。北宋時代常州熙寧四年以後的地圖,見圖201。南宋,建炎後的常州見圖202。
依(宋)祝穆撰《方輿勝覽‧常州‧建置沿革》載:「常州。晉陵,武進,無錫,宜興。【建置沿革】禹貢揚州之域。於天文,為須女之分;星紀之次,於辰在丑。春秋時屬吳,延陵季子之采邑也。後屬越,又屬楚。秦置會稽郡,延陵等四縣俱屬焉。漢改延陵為毗陵縣。東漢蜀吳郡。晉為毗陵郡,又諱「毗」,改晉陵郡。隋於蘇州常熟縣置常州,李唐因之。皇朝平江南,歸版圖。今領縣四,治晉陵、武進兩縣。」依宋王象之撰《輿地紀勝‧揚州》載「……皇朝平江南歸版圖(九朝通略在開寶八年,隸兩浙西路臨安志在熙寧七年),今領縣四,治晉陵、武進兩縣。」
【案】
春秋末期(前547年),吳王壽夢第四子季劄封邑延陵。西漢高祖五年(西元前202年)改延陵為毗陵。三國吳嘉禾三年(234年)置毗陵典農校尉屯田墾殖並統諸縣。西晉惠帝永興元年(305年)為避東海王越(司馬越)世子毗諱,改毗陵為晉陵,晉陵之名前後沿用290多年。西晉永嘉之亂中原士族紛紛南遷,占地聚居,設置僑治郡縣,一度曾在武進縣境內設有蘭陵郡、蘭陵縣,在晉陵縣境內設有東莞郡領宮縣、東莞、姑幕三縣,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後廢止。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以州統縣。開皇九年(589年)於常熟縣置常州,後割常熟縣入蘇州,遂移常州治於晉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後,雖曾改稱毗陵、晉陵、長春、嘗州,但時間都很短暫,而常州之名不論貫州、為望、升路、稱府、立市,沿用至今將近1400年。
唐武宗會昌四年(840年)升常州為望,列入全國州府十望之一。宋常州屬兩浙西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常州路,屬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治晉陵縣、武進縣,領晉陵、武進二縣和宜興、無錫二州。明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置長春府,同年更名常州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武進另置陽湖,析無錫另設金匱,析宜興另立荊溪,加上原領江陰、靖江,常州府統領八縣,故有「中吳要輔,八邑名都」之稱。今,常州轄武進、新北、天寧、鐘樓、金壇五個行政區和溧陽一個縣級市。總面積43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五百萬人(2018年統計)。宋代無錫、宜興等均歸屬常州管轄,今無錫脫離常州另為地級市,宜興亦移出歸屬無錫管轄,常州即縮小了管轄範圍。蘇軾在宜興買地數塊,依宋代的行政區域,喜宜興,即喜常州。
現代常州行政區域,見圖203、204。
鎮江建城史超過三千年,曾是中華民國江蘇省的省會。鎮江亦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和南京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是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的著名港口和商業貿易轉運中心。
二、常州城郭概論
依《咸淳毗陵志》卷三《城郭‧州》載:「內子城周四里三百一十八步,高二丈一尺。中外甓之。唐景福元年,淮南節度使楊行密遣『節度押衙檢校兵部尚書』唐彥隨權領州□事,重修,立城隍祠、天王祠、鼓角樓、白露屋。今為郡治。外子城,周囬七里三十步,高二丈八尺,厚二丈,中外甓之。上有禦敵樓、白露屋。偽吳順義中刺史張伯悰増築,號:金斗城。余幹云『毗陵城如金斗方』其義取此。門有四:東行春,西迎秋,南金斗,北北極,外繚以池,公廨民廛錯處於內。國朝仍其舊制。建炎中燬。」又載:「羅城,周回二十七里三十七步,高二丈,厚稱之。偽吳天祚二年刺史徐景邁築。門有九:東『通吳』,次東『懷德』,南『德安』,次南『廣化』,西南『南水』,西『朝京』,北『青山』。《寰宇記》云:『青山門橋望江隂、海門諸山,故名。次北『和政』,東北『東欽』,外皆有池。太平興國初,詔撤御敵樓、白露屋,惟留城隍、天王二祠、鼓角樓後移城隍祠於金斗門內之西偏。通吳門,今為朝天門。』」
康熙《常州府志‧疆域‧城郭》載:「新城(明代建),在羅城內,周圍十里二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五尺。甃以磚石,濠闊十六丈,深二丈。明洪武二年,守禦官○山侯陽和築置七門,東西南北、次北名仍舊,次東門中箭,次南曰石幢。門各有僂(樓誤),外有甕城。……門七,東曰通吳、次東曰懷德、南曰德安、次南曰廣化、西曰朝京、北曰青山、次北為和政。水門四,曰東水關、曰西水關、曰北水關、曰小西水關。今之城,即昔之所謂西城也。」
依上述《咸淳毗陵志》所記載及常州圖書館王繼宗﹝常州博物館地方志辦公室館員,常州歷史知名研究學者。﹞先生研究所言,今常州極西處乃關河與明清運河所圍處,即當時之宋城。今依此二河圍合處實測,宋城長度約為12公里,比較接近《咸淳毗陵志》所載周回二十七里三十七步。另依《常州運河史話》一書,由常州規劃設計院所提供的宋代城郭圖,極西處僅至泰安橋下小河,如以此計算,則宋代城郭僅10公里長(約二十里),則比《咸淳毗陵志》所記載差距更大。
綜合上述說法,宋代羅城有兩種表述範圍,第一種表述,最西處在關河與明清運河所圍處;第二種表述,最西處在泰安橋下小河邊。依照城郭長度計算,第一種表述較為接近《咸淳毗陵志》所載。
《咸淳毗陵志》有關常州城郭附圖,見圖205。
常州城垣變遷及城廂圖,見圖206。
乾隆年間《武進縣志》常州附城圖,見圖207。
宋代,常州地區除有南北運河,南通無錫、蘇州外,另有西蠡河接錫溧漕運河通北宜興;另丹陽地區的丹金渠漕河通西宜興。現代常州地區運河為方便運輸又往南移,而常州市區與宋代城郭比較擴大何止十倍,然常州古代水系保留完整,仍可識別宋代水運概況。蘇軾來往行跡隱約可見。行經常州運河歷代變遷,見圖208:歷代常州運河變遷圖。
明清與宋元城郭套匯於1983年常州地圖,見圖208。
常州歷代運河變遷,見圖209。
三、宜興區域地理
宋代宜興歸常州管轄。據宜興市政府官網載:
宜興古稱荊邑,春秋時屬吳。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建縣,改荊邑為陽羨縣。西晉太安二年至永嘉四年(303—310),朝廷為表彰周玘(周處長子)三興義兵平亂之功,設置義興郡,屬揚州。隋開皇九年(589),改稱義興縣,屬常州。宋太平興國元年(976),為避趙光義諱,改為宜興縣,屬常州。清雍正四年(1726)分為宜興、荊溪兩縣。民國元年(1912)荊溪縣撤銷,併入宜興縣。1949年6月至1953年1月屬常州專區,1953年1月至1956年2月屬蘇州專區,1956年2月至1983年3月屬鎮江專區(1967年3月改稱鎮江地區),1983年3月起屬無錫市,1988年1月撤銷宜興縣,設宜興市(縣級市)。
宋代宜興市屬常州管轄,見圖202。
今宜興市歸無錫市管轄,見圖203。
今宜興市行政區域範圍,見圖210。
四、宜興城郭概論
《咸淳毗陵志‧宜興城池》載:「城在荊溪北,後漢袁𤣱為令,造長橋於溪南,去縣二十步,今之縣治蓋舊址。孫權嘗為陽羨長,赤烏六年築城,周回一里九十步、高一丈二尺,厚稱之壕闊三丈五尺。隋大業初,路道德重修。《陽羨志》云:『晉宋置郡為太守治所,而縣治在君山後縣如故。今門闉有二,南二里曰南興,北一里曰源慶。』」宋代宜興城郭,參考圖211。《光緒宜興荊谿縣志‧卷二》載:「永樂中,增拓之八倍於前,依南興門築城,南際周瀆,北際慶源,東望李公堤,西界義阡,周九里三十步。四方四門,又於東門之迤,南設小東門,各建樓於上,城門五,南約荊谿。」清代宜興城郭乃宋代城郭範圍的八倍,宋代城郭約在明清城郭的西北處。清代宜興城郭,參考圖212;宋代城郭與明清城郭的相關位置,參考圖213;現遺留之明清城南門(荊溪門),見圖214。
四、無錫區域地理
唐代,無錫屬江南道之江南東道。宋代,無錫屬於兩浙路常州。南宋時兩浙路分為東西,無錫隸屬於兩浙西路常州。元元貞元年(1295),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降州為縣,屬中書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為無錫、金匱兩縣,同城而治,均屬常州府。
宣統三年(1911),推翻清朝統治,錫金軍政分府成立于原金匱縣署,轄原無錫、金匱兩縣;同年5月,撤銷錫金軍政分府。
民國元年(1912),錫、金兩縣合併複稱無錫縣,屬蘇常道。民國十六年(1927),廢蘇常道,無錫縣直屬江蘇省。
1953年,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無錫縣屬先後多次變化,曾經屬常州專區、無錫市、蘇州專區管轄。
1958年8月25日,蘇州專區的無錫縣劃歸無錫市領導。1962年,無錫縣劃歸蘇州專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原屬蘇州地區的無錫縣、江陰縣與原屬鎮江地區的宜興縣劃為無錫市管轄。
今無錫市轄區包括:宜興、江陰及無錫市區,見圖203。
五、無錫城郭概論
《咸淳毗陵志‧無錫城池》載:「城在運河西,梁溪東,《越絕》云:「無錫城周回二里十九步,高二丈七尺四,郭周回十一里二十八步,高一丈七尺,門皆有屋。」
《康熙無錫縣志‧無錫城郭》載:「西漢高祖五年(西元前二零二年),無錫建縣。城邑西依梁溪河,距惠山二點五公里,南離泰伯瀆(伯瀆港)二點五公里。沿古制,無錫城邑分為子城和羅城。子城即內城,為縣治外垣;羅城即外郭,又稱外城。南朝《南徐記》載:無錫「舊羅城周圍四里三十七步,子城一百七十步。」與漢代相比,子城與羅城都大為縮小,但兩者的比例關係仍大體相當。
唐末,吳王楊行密在無錫城東、南、西加築外郭,並在原來四個正門(東為熙春門、南為陽春門、西為梁溪門、北為蓮蓉門)的基礎上,開顧橋門、新塘門、董家門三個偏門。以後無錫城郭又多次修築。宋乾興元年(1022),縣令李晉卿重築子城,子城範圍有所擴大,東接運河,西距梁溪。南宋建炎初,無錫外郭傾圮,為據城禦敵,邑人倉促築城。此後,無錫歷次城牆修築皆修外城,子城逐漸廢棄。
元朝曾實行禁止漢人築城或補城的政策,到元末時無錫城牆已破損不堪。直到元末農民起義爆發後,元政府才不得不下令要求全國普遍築城。元至正十五年(1355)無錫重修城牆。元至正時期年(1357),張士誠佔據無錫,增廣其制,開始用磚石砌築城牆,廢掉三個偏門,保存四個正門及南、西、北三個水門。《無錫金匱縣誌》載:元末無錫城「周圍九里,城高二丈。」明洪武元年(1368),無錫又繕治城牆,周圍一千六百二十丈,高二丈,四門皆有城樓。弘治元年(1488),無錫知縣榮華又修繕了三水門,即南、西、北水關。但後來無錫城牆逐漸失修破敗,文徵明的長子文彭在嘉靖年間寫了一首詩,記無錫城:昔嘗經此地,荒草蔽頹垣。狂寇頻年至,危城一旦完。此時,無錫城牆的軍事防禦功能已嚴重受損。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無錫知縣王其勤為抵禦倭寇的騷擾,率領全城人民用了七十天時間,修築了一座條石作牆基、巨磚包砌的堅固城牆。城牆周圍一千七百八十三丈六尺一寸,高二丈一尺。分設四座城門,東名靖海、西稱試泉、南為望湖、北曰控江。城門前還加修甕城,門上修城樓,分別為對育樓、撫薰樓、序城樓、企辰樓。之後,無錫城牆屢損屢修。清康熙、雍正、道光、咸豐年間,都曾作了幾次修建,但城牆的形制基本穩定下來,與明代時沒有太大的差別。清光緒《錫金縣誌》載,城周一千八百五十四丈九尺七寸,合十二里一百十步,稍大於漢時外郭。
從無錫城郭的變遷看,在元末之前無錫城牆皆用土築,時建時廢,城牆界址也不固定。明清時期,無錫城牆改為大規模包磚,城牆形制、格局基本穩定,城牆成為城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明弘治七年(1494)、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和清光緒七年(1881)的無錫縣城圖都清晰標明城牆、城門的位置和形態,無錫城郭輪廓最終呈現略向東南一西北向傾斜的龜背狀。朝向面南偏東的龜「城」,不僅順應著常年的主導風向,而且體現了用最短的周邊圍合最大面積的科學建築構思,同時又表達長壽永固的寓意。明清時期,無錫城牆與內城河、外城河及城中縱橫交織的河道交相輝映,營造了濃郁的水城風貌。
清末民初,無錫也出現了「拆城築路」的社會呼聲。1910年,無錫的北門月城部分首先被拆除,後改建為商店,為無錫拆城之始。1912年4月,錫金軍政分府拆除城東北角部分城牆,辟光復門,以連接漢昌路、公園路。1927年,無錫縣政府拆除了西門外凸出的瞭望台。1928年,在西門旁辟了新西城門。1931年1月20日,南門月城開始被拆除。1938年5月21日,北門月城完全被拆除並改造城門。1947年2月,西門月城、老西門城垛及西城門被拆除。1948年2月25日,開始拆除東門月城,並改建東門吊橋。1950年3月,市政府組成拆城築路指揮部,4月1日,于吉祥橋堍舉行拆城築路誓師大會,發動7000多人全面實施拆城築路工程。至1951年3月10日,全長5560米古城牆全部拆除。
宋《咸淳毗陵志》載無錫城郭圖,見圖215。(清)康熙《無錫縣志》所附無錫縣城圖,見圖216。西漢、宋代無錫城郭,見圖217。明、清無錫城郭,見圖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