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蘇軾

第五篇 移汝州、知登州

元豐七年(1084)甲子,蘇軾四十九歲

蘇軾貶居黃州,神宗手札移蘇軾汝州團練副史、本州安置。

四月紀事。欲離黃州。

蘇軾《滿庭芳》敘云:「元豐七年四月一日,余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里二三君子。會李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文云:「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 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閒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翦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註】元豐七年(1084)四月一日作於黃州。蘇軾對於去黃移汝,仍抱有期望。

蘇軾於四月上旬自黃州出發,參寥、陳慥陪同,過武昌車湖,拜訪王齊愈兄弟。下行至江州(今九江),過瑞昌縣,陳慥返回黃州。蘇軾於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圓通禪院,宿焉。後先往筠州探望蘇轍,再回廬山遊覽,蘇軾約於元豐七年(1084)六月初,離開江州,順長江東北流,過湖口、彭擇、池州,六月二十三日至蕪湖。七月初,舟行至當塗,撰《天石硯銘》、《書李白十詠》。蘇軾於七月上中旬抵江陵。

八月、九月來往真州、鎮江紀事。

【引】

蘇軾《與王荊公二首(以下俱離黃州)》其二文云:「軾頓首再拜特進大觀文相公執事。某近者經由,屢獲請見,存撫教誨,恩意甚厚。別來切計臺候萬福。某始欲買田金陵,庶幾得陪杖履,老於鍾山之下。既已不遂,今儀真一住,又已二十日,日以求田為事,然成否未可知也。若幸而成,扁舟往來,見公不難也。向屢言高郵進士秦觀太虛,公亦粗知其人,今得其詩文數十首,拜呈。詞格高下,固已無逃於左右,獨其行義修飭,才敏過人,有志於忠義者,其請以身任之。此外,博綜史傳,通曉佛書,講習醫藥,明練法律,若此類,未易以一二數也。才難之嘆,古今共之,如觀等輩,實不易得。願公少借齒牙,使增重於世,其他無所望也。秋氣日佳,微恙頗已失去否?伏冀自重。不宣」【註】蘇軾於元豐七年(1084)九月作於真州。蘇軾本欲買地於江陵鍾山,然最終無緣。

蘇軾《與滕達道﹝蘇軾知密時,滕達道為京東東路安撫史。滕元發(1020~1090),原名甫,字達道。﹞‧第三十五簡》云:「某啟。久不奉狀,愧仰日深。辱專人手書,具審比來臺候勝常,感慰兼集。自聞公得吳興,日望一見於中塗。而所至以賤累不安,遲留就醫,竟失一嬰兒。又老境所迫,歸計茫然,故所至求田問舍,然卒無成。十四日決當離此,真州更不敢住。恐真守堅留,當住一日。不知公猶能少留,以須一見否?死罪!死罪!若到揚,聞公猶在,亦須當輕舟往見也。若又失此期,則遂遠別矣。漸涼,惟順時為國自重。人還,謹奉狀布謝。不宣。」【註】元豐七年(1084)八月作於江寧府。蘇軾提及「所至求田問舍,然卒無成。」蘇軾文中提及「十四日決當離此(即今陵)」。

蘇軾《與袁真州四首 (以下俱離黃州) 》第三簡云:「某啟。疊辱手教,具審比來起居佳勝,感慰兼懷。某雖已達長蘆,然江流湍駛,猶當相風而行。瞻奉不遠,欣抃可量。人還,復謝。不宣。」第四簡云:「某再啟。承示諭,勝之少駐,恨不飛馳,然須風熟乃敢行爾。太虛書已領,卻有一書,乞送與太虛,不在金山,即在潤州也。不罪。頻煩不一。」【註】第三簡元豐七年(1084)八月作於長蘆。【註】第四簡元豐七年(1084)八月作於何處?不詳。此時蘇軾經常來往真州與潤州之間。

蘇軾《次韻蔣穎叔﹝即蔣之奇。﹞》詩云:「月明精確未安枝,一棹飄然影自隨。江上秋風無限浪,枕中春夢不多時。瓊林花草聞前語,罨畫溪山指後期。(蔣詩記及第時瓊林苑﹝宋皇帝宴請新科進士於瓊林苑。﹞宴坐中所言,但約同卜居陽羨。)豈敢便為雞黍約,玉堂金殿要論思。」【註】元豐七年(1084)八月作於真州。時穎叔任江淮荊浙發運使。發運司在真州。瓊林苑時,蔣穎叔即勸蘇軾「約同卜居陽羨。」

蘇軾《答賈耘老﹝賈收,字耘老,湖州烏程人。﹞》第三簡云:「久放江湖,不見偉人,前在金山,滕元發以扁舟破巨浪來相見。出船,巍然使人神聳。好個沒興底張鎬相公。見時,且為致意。別後酒狂,甚長進也。老杜云:『張公一生江海客,身長九尺須眉蒼。』謂張鎬也。蕭嵩薦之云:「用之則為帝王師,不用則窮谷一病叟耳。」【註】元豐七年(1084)秋冬作,追述本年八月間事。蘇軾自真州往金山,滕元發以扁舟破巨浪來相見。

蘇軾《次韻滕元發、許仲塗、秦少游﹝秦觀﹞》詩云:「二公詩格老彌新,醉後狂吟許野人。坐看青丘吞澤芥,自慚黃潦薦溪蘋。兩邦旌纛光相照,十畝鋤犁手自親。何似秦郎妙天下,明年獻頌請東巡。」【註】元豐七年(1084)八月作於潤州。蘇軾與滕元發、許仲塗 、秦少游遊。

蘇軾《蘇軾與滕達道六十八首 (杭倅)》文云:「某啟。疊蒙遣人賜書,憂愛厚甚,感怍不已。比日履茲新涼,臺候勝常,深慰下情。喪子之戚,尋已忘之矣。此身如電泡,況其餘乎?聞今日渡江,恨不飛去。風逆不敢渡,又與一人期於真州,有少急切之幹,度非十九日不可離真。早發暮可見,公以二十日行,猶可趁上官日也。不知能少留否?若得略見,喜幸不可言也。余冀為時自重。」【註】蘇軾應於元豐七年(1084)八月十九日自真赴金山。

蘇軾《以玉帶施元長老,元以納裙相報,次韻二首》其一詩云:「病骨難堪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欲教乞食歌姬院,故與雲山舊衲衣。」其二詩云:「此帶閱人如傳舍,流傳到我亦悠哉。錦袍錯落真相稱,乞與佯狂老萬回。」【註】蘇軾應於元豐七年(1084)八月下旬作於金山。蘇軾以玉帶施元長老,元以納裙相報。

蘇軾《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屬金山,故作此詩與金山元長老》云:「魏王大瓠無人識,種成何翅實五石。不辭破作兩大樽,只憂水淺江湖窄。我材濩落本無用,虛名驚世終何益。東方先生好自譽,伯夷、子路并為一。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契與稷。暮年欲學柳下惠,嗜好酸鹹不相入。金山也是不羈人,早歲聞名晚相得。我醉而嬉欲仙去,傍人笑倒山謂實。問我此生何所歸,笑指浮休百年宅。蒜山幸有閑田地,招此無家一房客。」【註】蘇軾於元豐七年(1084)九月作。蘇軾欲僦地於蒜山松林中,地屬金山寺產。

【案】

蘇軾於八月十四日後自江寧(金陵)離開,過長蘆至真州,來往於真州與鎮江金山之間,真州至金山約計23公里,下行水路半日可達,來往方便。或蘇軾一家老小暫宿真州,蘇軾時至金山訪友。蘇軾有意在鍾山買田,未能成就;又欲在蒜山僦田,田屬金山寺產,最終亦未成。蘇軾自江寧至潤洲行走路線,見圖501。

鍾山(蔣山):《景定建康志‧山川》載:「鍾山。一名蔣山,在城東北一十五里,周迴六十里,高一百五十八丈,東連靑龍山,西接靑溪,南有鍾浦,下入秦淮,北接雉亭山。漢末有秣陵尉蔣子文逐盜死事於此,吳大帝為立廟,封曰『蔣侯』。大帝祖諱鍾,因改曰『蔣山』。案:《丹陽記》:『京師南北並連山嶺,而蔣山岧嶤嶷異,其形象龍,實作揚都之鎮。諸葛亮云“鍾山龍盤”蓋謂此也。』(舊志)」今蔣山稱鍾山,由於明孝陵、中山陵的興建,山上古寺廟等多已拆除,今僅剩靈谷寺。山上主要景區包括:靈谷寺、中山陵、明孝陵。今鍾山風景區以中山陵園為中心,分佈各類名勝古跡多達200多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1處,風景區分為明孝陵景區、中山陵景區、靈谷景區、頭陀嶺景區和其他景點五大部分。在鍾山風景區內,歷史最為悠久的為佛寺建築。六朝時期,鐘山寺廟達七十餘所,然,歷代迭有興廢,至今僅山左之靈谷寺猶具規模。特別是靈谷寺中的無量殿形制高大,全用磚砌,不用寸釘片木,因故又稱無梁殿,為國內現存同類建築中時代最早、規模最大者。鍾山(鍾山風景區)位置,見圖502。

儀真:今儀征,屬揚州市管轄。《宋史‧真州》載:「真州,望,軍事。本上州。乾德三年,升為建安軍。至道二年,以揚州之六合來屬。大中祥符六年,為真州。大觀元年,升為望。政和七年,賜郡名曰儀真。建炎三年,入於金,尋復。崇寧戶二萬四千二百四十二,口八萬二千四十三。貢麻紙。縣二:揚子,[中。本揚州永正縣之白沙鎮,南唐改為迎鑾鎮。建炎元年升軍,四年,廢為縣。紹興十一年復升軍,十二年,復為縣。]六合。[望。]」宋代真州城郭有子城、有羅城,此時真州臨江,因此羅城城郭臨江側,無城郭,以江為屏障。宋代真州關係位置,見圖503。

袁真州:即真州守袁陟。袁陟,字世弼,號遁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人,或說南昌人。慶曆六年(1046)進士。曾任當塗知縣,官至太常博士。與歐陽修、韓琦等人有往來,因瘦瘠孱弱,死時年僅三十四。《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七》載:「王直方《詩話》云:『世弼能為詩,慕韋應物,而遒麗奇壯過之。王介甫嘗手書世弼《贈郭功父詩》云:﹝方山憶共泛金船,屈指於今五六年,風送梨花吹醉面,月和溪水上歸韉。浮生聚散應難料,末路窮通盡偶然。欲問故人牢落事,鹿裘深入白雲眠。﹞世弼自號遯翁,臨死一篇尤佳:﹝青靄千峰暝,悲風萬古呼。其誰挂寶劍,應有奠生芻。皎月東方隕,長松半壑枯。山泉吾所愛,聲到夜台無。﹞』」

滕達道:蘇軾知密時,滕達道為京東東路安撫史。滕元發(1020—1090),原名甫,字達道。浙江東陽人。舉進士廷試第三,授大理評事,湖州通判。累官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繼調真定、太原,治邊嚴正,威行西北,號稱「名帥」。曾歷青州、應天府、齊鄧二州。《宋史‧滕元發傳》載:「滕元發初名甫,字元發。以避高魯王諱,改字為名,而字達道,東陽人。將生之夕,母夢虎行月中,墮其室。性豪雋慷慨,不拘小節。九歲能賦詩,范仲淹見而奇之。舉進士,廷試第三,用聲韻不中程,罷,再舉,復第三。授大理評事、通判湖州。孫沔守杭,見而異之,曰:『奇才也,後當為賢將。』授以治劇守邊之略。召試,為集賢校理、開封府推官、鹽鐵戶部判官、同修起居注。英宗書其姓名藏禁中,未及用。神宗即位,召問治亂之道,對曰:『治亂之道如黑白、東西,所以變色易位者,朋黨汨之也。』神宗曰:『卿知君子小人之黨乎?』曰:『君子無黨,辟之草木,綢繆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朝廷無朋黨,雖中主可以濟;不然,雖上聖亦殆。』神宗以為名言,太息久之。」又:「元發治邊凜然,威行西北,號稱名帥。河東十二將,其八以備西邊,分半番休。元發至之八月,邊遽來告,請八將皆防秋。元發曰:『夏若併兵犯我,雖八將不敵;若其不來,四將足矣。』卒遣更休。防秋將懼,扣閤爭之。元發指其頸曰:『吾已舍此矣,頭可斬,兵不可出。』是歲,塞上無風塵警。詔以四砦賜夏人,葭蘆在河東,元發請先畫境而後棄,且曰:『取城易,棄城難。』命部將訾虎領兵護邊,夏不敢近。夏既得砦,又欲以綏德城為說,畫境出二十里外。元發曰:『是一舉而失百里,必不可。』九上章爭之。以老力求淮南,乃為龍圖閣學士,復知揚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贈左銀青光祿大夫,謚曰章敏。」

長蘆:原真州長蘆鎮,今已歸南京六合區管轄,長蘆今為南京六合區的一個居住區。宋代長蘆位置,見圖503。

金山:即指今山寺。本篇前文已詳述。金山位置,見圖504、505。

元長老:雲居佛印元禪師,青原十一世。佛印禪師(1032~1098)宋代僧人。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欽仰其道風,贈號『佛印禪師』。佛印禪師宣導弘揚淨土思想。宋神宗曾敕賜金缽,以旌其德。佛印門下著名弟子有義天、德延、淨悟等門生。有關佛印事,本篇前文已詳述。【註】有關蘇軾「以玉帶施元長老」一事:《五燈會元‧雲居了元禪師》載:「師一日與學徒入室次,適東坡居士到面前。師曰:『此間無坐榻,居士來此作甚麼?』士曰:『暫借佛印四大為坐榻。』師曰 :『山僧有一問,居士若道得,即請坐;道不得,即輸腰下玉帶子。』士欣然曰:『便請。』師曰:『居士適來道,暫借山僧四大為坐榻。祇如山僧四大本空,五陰非有,居士向甚麼處坐?』士不能答,遂留玉帶。師却贈以雲山衲衣。士乃作偈曰:『百千燈作一燈光,盡是恆沙妙法王。是故東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禪牀。病骨難堪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會當乞食歌姬院,奪得雲山舊衲衣。此帶閱人如傳舍,流傳到 我亦悠哉。錦袍錯落猶相稱,乞與佯狂老萬回。』」

蒜山:《太平寰宇記‧潤州》載:「蒜山,在縣西北三里。晉安帝時,海賊孫恩戰士十萬至蒜山,宋武帝眾無一旅,橫擊,大破之,即此處也。山生澤蒜,因以為名。」 蒜山今稱雲台山。今蒜山山頂現況,見圖506。宋代,蒜山西側即西津渡,位置,見圖507。

元豐七年(1084)甲子,蘇軾四十九歲。

九月至常州宜興買田相關紀事。

【引】

關於蘇軾在宜興買田一事,下列文獻可窺一二:

一、蘇軾相關詩文

蘇軾《與王定國四十一首》第十六簡云:「某啟。今日景繁到泗州,轉示十月二十三日所惠書並新詩六首、妙曲一首,大慰所懷,河凍膠舟,咫尺千里,意思牢落可知。得知佳作,終日喜快,滯懣冰釋。幸甚!幸甚!某往揚州入一文字,乞常州住。得耗,奏邸拘微文不肯投進,已別作一狀,遣人入京投下。近在常州宜興,買得一小莊子,歲可得百餘碩,似可足食。非不知揚州之美,窮猿投林,不暇擇木也。黃師是遣人往南郡,故急作此書,仍和得一詩為謝,他未暇也。新濟甚淺,凍不可行,旦夕水到即起,恐須至正初方有水也。不知至時公在宋否?某若得請,或附宣獻公舟尾南來,不爾,遂泝水至西都,出陸赴汝也。然欲葬卻乳母(子由乳母)。乃行。即南都亦須住一月。入夜,倦迫,不盡意。惟萬萬自重。」【註】元豐七年(1084)十二月作於泗州。蘇軾述及近在常州宜興,買得一小莊子,歲可得百餘碩,似可足食。

蘇軾《與潘彥明﹝潘丙,字彥明,黃州人。蘇軾友。﹞十首(離黃州)》其一云:「別來思念不去心,遠想起居家安,眷愛各無恙。不見黃榜,未敢馳賀,想必高捷也。某兩曾奉書達否?屢夢東坡笑語,覺後惘然也。已買得宜興一小莊,且乞居彼,遂為常人矣。公必已赴省試。謾發此書,不復覼縷。惟千萬保愛。」【註】元豐七年(1084)年尾作。述及已買得宜興一小莊,且乞居彼,遂為常人矣。

蘇軾《與蔣公裕﹝蘇軾委託蔣公裕君照顧所購宜興田地。﹞一首》文云:「軾啟。近別,想體中佳勝。田事想煩經畫,今遣姪孫齎錢赴州納。有所買牛車等錢,本欲擘畫百緡足,今只有省陌,請收檢支用。如少,不過來年正二月,續得面納也。餘惟萬萬自愛,不宣。軾頓首公裕蔣君良親足下。十月十二日。 (見《寶真齋法書贊》卷十二《蘇文忠公書簡帖》)」【註】作年不詳。蘇軾委託蔣公裕君照顧所購田地。

蘇軾《菩薩蠻‧買田陽羨吾將老》云:「買田陽羨吾將老,從來只為溪山好。來往一虛舟,聊從物外遊。有書仍懶著,且漫歌歸去。筋力不辭詩,要須風雨時。」【註】元豐七年(1084)九月作於宜興。

蘇軾《答秦太虛七首 (以下密州)》第五簡云:「……。某宜興已得少田,至揚附遞,乞居常,仍遣一姪孫子齎錢往宜興納官,(蓋官田也。)須其還,乃行。而至今未來,計亦無他,特其子母難別爾。見艤舟竹西待之,不過更三兩日必至,必能於冬至前及見公也。……。」【註】元豐七年(1084)冬作於揚州。本文敘述「官田」,或蘇軾在宜興買田非僅一塊土地。

蘇軾《乞常州居住表》文云:「……。臣有薄田在常州宜興縣,粗給饘粥,欲望聖慈,許於常州居住。……。」【註】元豐七年(1084)十二月作於泗州。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十二月一日,軾在泗州。依推論,蘇軾可能先以簡略奏文上奏,又覺不妥,後改用較詳者奏。或者先以簡略者奏,未能從欲,再用較為詳盡者投之。

蘇軾《與友人一首》文云:「……。軾又上。兼託曹潛夫買少漆器,仍於公裕處支錢,乞依數付與。……。」【註】作於元祐三年,託曹潛夫買少漆器,仍於公裕處支錢。蔣公裕協助蘇軾照顧所購田地。

蘇軾《與王定國四十一首》第三十四簡(楊州)云:「張公所戒,深中吾病,雖甚頑狠,豈忍不聽,願為致此意也。公向令作《滕達道埋銘》,已諾之,其家作行狀送至此矣。又欲作《孫公神道碑》,皆不敢違。只告密之,勿令人知是某作,仍勿令以潤筆見遺,乃敢聞命。來詩甚奇,真得衝替氣力也。呵呵。故後詩未及和。朝夕別遣人,並致糟淮,白所欲宜興田。某豈敢有愛於此等,然此田見元主昏賴。某見有公文在浙漕處理會,未見了絕,當亦申都省也。田在深山中,去市七十里,但便於親情蔣君勾當爾。不知在公時,蔣能如此幹否?更籌之。?」【註】元祐六年(1091)冬作於潁州。蘇軾所買田在深山中,去市七十里。此七十里當為道路距離,非直線距離。

蘇軾《辨黃慶基﹝曾任監察御史。﹞彈劾劄子》云:「……。慶基所言臣強買常州宜興縣姓曹人田地,八年州縣方與斷還。此事元系臣任團練副使日罪廢之中,托親識投狀依條買得曹人一契田地。後來姓曹人卻來臣處昏賴爭奪。臣即時牒本路轉運司,令依公盡理根勘。仍便具狀申尚書省。後來轉運司差官勘得姓曹人招服非理昏賴,依法決訖,其田依舊合是臣為主,牒臣照會。臣湣見小民無知,意在得財。臣既備位侍從,不欲與之計較曲直,故於招服斷遣之後,卻許姓曹人將元價收贖,仍亦申尚書省及牒本路施行。今慶基乃言是本縣斷還本人,顯是誣罔。今來公案見在戶部,可以取索案驗。」【註】孔繁禮於《蘇軾年譜‧卷二十三》中述及兩事:一、自黃州團練副使遷至汝州團練副使,不得謂之起復,仍為「最廢」官司後,田仍歸蘇軾。二、此處所云購地,並非能作為置田黃土村之據。

蘇軾《艤舟迎恩亭題》云:「早發宜興,飲酒一□,醺然竟醉,置拳几上,垂頭而寢,不知舟之出。門外究觀風味,使人千載想像。(見《東坡書院志略》) 注:後疑有脫文。」【註】作於元豐七年(1084)十月初,離宜興時。

蘇軾《陶淵明詩》文云:「『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觞弦肆朝日,尊中酒不燥。緩帶盡歡娛,起晚眠常早。孰若當世士,冰炭滿懷抱。百年歸丘壟,用此空名道!』元豐七年十月二日,宜興舟中寫。(見《省齋文稿‧卷十九‧書東坡宜興事》」【註】作於元豐七年(1084)十月二日,離宜興時,舟中作。

蘇軾自書《寄題與可學士洋州園池三十首》跋云:「久不作小楷,今日忽書此一紙。元豐七年十月六日,宜興舟中。(晚香堂蘇帖)」【註】作於元豐七年(1084)十月六日,離宜興時,舟中作。

蘇軾《與某禪師一首》云:「軾雖已買田陽羨,然亦未足伏臘。禪師前所言下備鄰莊,果如何?託得之面議,試為經度之。及景純家田,亦為議過已,面白得之,此不詳云也。冗事時瀆高懷,想不深罪也。軾再拜。(見《東坡書院志略》)」【註】此文有蘇軾帖,俗稱「陽羨帖」。蘇軾在宜興買田後所寫。參考圖508:陽羨帖。

蘇軾《滿庭芳‧歸去來兮》並敘云:「余謫居黃州五年,將赴臨汝,作《滿庭芳》一篇別黃人。既至南郡,蒙恩放歸陽羨,復作一篇。」詞云:「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閒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翦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註】元豐八年(1085)二月,作於南都。蘇軾述及「既至南郡,蒙恩放歸陽羨。」

【案】

王定國:王鞏,字定國,號介庵,自號清虛居士,王旦之孫,王素第四子。與蘇軾多有往來。《宋史‧王素傳》載:「鞏有雋才,長於詩,從蘇軾游。軾守徐州,鞏往訪之,與客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軾待之於黃樓上,謂鞏曰:『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軾得罪,鞏亦竄賓州。數歲得還,豪氣不少挫。後歷宗正丞,以跌蕩傲世,每除官,輒為言者所議,故終不顯。」

二、蘇轍相關詩文

蘇轍《和子瞻和陶詩十一首時有涉書北還》其十云:「吾兄昔在朝,屢欲請會稽。誓將老陽羨,洞天隱蒼崖。〈自注:兄已買田陽羨,近張公、善卷兩洞天。〉時事乃大謬,寧復守此懷?區區芥子中,豈有兩須彌。舉眼即見兄,何者為別離。尻輿駕神馬,孰為策與羈。弭節過蓬萊,海波看增虧。」【註】《永樂大典》卷二千二百二十六湖字韻,頁十四下引《蘇潁濱集》。蘇軾即將回陽羨,歸隱在有洞天之處。

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載:「未至,上書自言有饑寒之憂,有田在常,願得居之。」【註】蘇轍在為蘇軾所撰墓誌銘中有提及蘇軾有田在常,願得居之。

三、《周益國文忠公集》有關紀載

《周益國文忠公集‧省齋文稿》卷十九《書東坡宜興事》引《宜興主簿朱冠卿續編〈宜興縣圖經〉載東坡四事,其一載:「黃土去縣五十五里,東坡與單秀才步田至焉。地主以酒見餉,謂坡曰: 『此紅友也。』坡言:『此人知有紅友,而不知有黃封,真快活人!』邑人舊傳此帖,今亡。」其二載:「其長橋,元豐元年火焚。四年,宰邑褚理復立,榜曰:『欣濟』。未幾,東坡過邑,為書曰:『晉周孝侯斬蛟之橋』,刻石道旁。崇寧禁錮,沈石水中。」其三載:「東坡初買田黃土村,田主有曹姓者,鬻而造訟,有司已察而斥之;東坡移牒,以田歸之。」其四載:「邑人慕容煇,嗜酒好吟,不務進取,家於城南,所居有雙楠,㶑立植如蓋。東坡訪之,目為雙楠居士。王平甫亦寄以詩。」【註】本文提到:一、單秀才、黃土村。二、 東坡過邑,為書曰:『晉周孝侯斬蛟之橋』,刻石道旁。(3)東坡初買田黃土村,田主有曹姓者,後有訴訟。

《周益國文忠公集‧省齋文稿》卷十九《書東坡宜興事》載:「蘇文忠公以元豐七年(1084)量移汝海,四月離黃州,五月訪文定公於筠,七八月之交,留連金陵,遂來常州,度九月間抵宜興,聞通真關側郭知訓提舉宅即公所館,不知凡留幾日也。今觀《楚頌帖》及公曾孫季真所藏淵明《丈夫志四》,皆題『十月二日』,又云『宜興舟中寫』,計留宜興,不過旬餘,復回郡城。」【註】蘇軾九月間抵宜興。《楚頌帖》及公曾孫季真所藏淵明《丈夫志四》,皆題『十月二日』,又云『宜興舟中寫』,計留宜興,不過旬餘,復回郡城。

《周益國文忠公集‧省齋文稿》卷十九《書東坡宜興事‧蘇軾撰〈楚頌帖〉》載:「吾來陽羨,船入荊溪,意思豁然。如愜平生之欲,逝將歸老,殆是前緣。王逸少云,我卒當以樂死,殆非虛言。吾性好種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陽羨在洞庭上,柑橘栽至易得。當買一小園,種柑橘三百本。屈原作《橘頌》,吾園落成,當作一亭,名只曰楚頌。元豐七年十月二日。」【註】至今世上所見「楚頌帖」數幅,是否為真跡,無人得以判定。

《周益國文忠公集‧省齋文稿》卷十九《書東坡宜興事》載:「今公之曾孫猶食此田,啓曹氏理屈不復贖耶?抑當時所置,不止此也?」【註】曹氏有關土地糾紛,後已解決。又《遊山錄‧卷二》亦載,於乾道丁亥(1167)七月辛丑紀事,見蘇軾曾孫峴於宜興。

【註】

周益國:即周必大(1126年8月5日-1204年12月25日),為宋代三位文忠公之一。《宋史‧周必大傳》載:「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其先鄭州管城人。祖詵,宣和中倅廬陵,因家焉。父利建,太學博士。必大少英特,父死,鞠於母家,母親督課之。紹興二十年,第進士,授徽州戶曹。中博學宏詞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學錄,召試館職,高宗讀其策,曰:『掌制手也。』守秘書省正字。館職復召試自此始。兼國史院編修官,除監察御史。孝宗踐祚,除起居郎。直前奏事,上曰:『朕舊見卿文,其以近作進。』上初御經筵,必大奏:『經筵非為分章析句,欲從容訪問,裨聖德,究治體。』先是,左右史久不除,並記注壅積,必大請言動必書,兼修月進。乃命必大兼編類聖政所詳定官,又兼權中書舍人。侍經筵,嘗論邊事,上以蜀為憂,對曰:『蜀民久困,願詔撫諭,事定宜寬其賦。』應詔上十事,皆切時弊。權給事中。繳駁不辟權倖。翟婉容位官吏轉行礙止法,爭之力,上曰:『意卿止能文,不謂剛正如此。』金索講和時舊禮,必大條奏,請正敵國之名,金為之屈。曾覿、龍大淵得幸,臺諫交彈之,並遷知閤門事,必大與金安節不書黃,且奏曰:『陛下於政府侍從,欲罷則罷,欲貶則貶,獨於二人委曲遷就,恐人言紛紛未止也。』明日宣手詔,謂:『給舍為人鼓扇,太上時小事,安敢爾!』必大入謝曰:『審爾,則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退待罪,上曰:『朕知卿舉職,但欲破朋黨、明紀綱耳。』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請祠去。久之,差知南劍州,改提點福建刑獄。入對,願詔中外舉文武之才,區別所長為一籍,藏禁中,備緩急之用。除秘書少監、兼直學士院,兼領史職。鄭聞草必大制,上改竄其末,引漢宣帝事。必大因奏曰:『陛下取漢宣帝之言,親制贊書,明示好惡。臣觀西漢所謂社稷臣,乃鄙朴之周勃,少文之汲黯,不學之霍光。至於公孫弘、蔡義、韋賢,號曰儒者,而持祿保位,故宣帝謂俗儒不達時宜。使宣帝知真儒,何至雜伯哉?願平心察之,不可有輕儒名。』上喜其精洽,欲與之日夕論文。德壽加尊號,必大曰:『太上萬壽,而紹興末議文及近上表用嗣皇帝為未安。按建炎遙拜徽宗表,及唐憲宗上順宗尊號冊文,皆稱皇帝。』議遂定。趙雄使金,賫國書,議受書禮。必大立具草,略謂:『尊卑分定,或較等威;叔姪親情,豈嫌坐起!』上褒之曰:『未嘗諭國書之意,而卿能道朕心中事,此大才也。』兼權兵部侍郎。奏請重侍從以儲將相,增臺諫以廣耳目,擇監司、郡守以補郎官。尋權禮部侍郎、兼直學士院,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一日,詔同王之奇、陳良翰對選德殿,袖出手詔,舉唐太宗、魏徵問對,以在位久,功未有成,治效優劣,苦不自覺,命必大等極陳當否。退而條陳:『陛下練兵以圖恢復而將數易,是用將之道未至;擇人以守郡國而守數易,是責實之方未盡。諸州長吏,倏來忽去,婺州四年易守者五,平江四年易守者四,甚至秀州一年而四易守,吏姦何由可察,民瘼何由可蘇!』上善其言,為革二弊。江、湖旱,請捐南庫錢二十萬代民輸,上嘉之。兼侍講,兼中書舍人。未幾,辭直學士院,從之。張說再除簽書樞密院,給事中莫濟封還錄黃,必大奏曰:『昨舉朝以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誤而止之矣。曾未周歲,此命復出。貴戚預政,公私兩失,臣不敢具草。』上批:『王曮疾速譔入。濟、必大予宮觀,日下出國門。』說露章薦濟、必大,於是濟除溫州,必大除建寧府。濟被命即出,必大至豐城稱疾而歸,濟聞之大悔。必大三請祠,以此名益重。久之,除敷文閣待制兼侍讀、兼權兵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勞之曰:『卿不迎合,無附麗,朕所倚重。』除兵部侍郎,尋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儲才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儲才為治平、元祐之用。自章、蔡沮士氣,卒致裔夷之禍。秦檜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願陛下儲才於閑暇之日。』上日御毬場,必大曰:『固知陛下不忘閱武,然太祖二百年天下,屬在聖躬,願自愛。』上改容曰:『卿言甚忠,得非虞銜橛之變乎?正以讎恥未雪,不欲自逸爾。』升兼侍讀,改吏部侍郎,除翰林學士。久雨,奏請減後宮給使,寬浙郡積逋,命省部議優恤。內直宣引,論:『金星近前星,武士擊毬,太子亦與,臣甚危之。』上俾語太子,必大曰:『太子人子也,陛下命以驅馳,臣安敢勸以違命,陛下勿命之可也。』乞歸,弗許。上欲召人與之分職,因問:『呂祖謙能文否?』對曰:『祖謙涵養久,知典故,不但文字之工。』除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進吏部兼承旨。詔禮宮議明堂典禮,必大定圜丘合宮互舉之議。被旨撰選德殿記及皇朝文鑑序。必大在翰苑幾六年,制命溫雅,周盡事情,為一時詞臣之冠。或言其再入也,實曾覿所薦,而必大不知。除參知政事,上曰:『執政於宰相,固當和而不同。前此宰相議事,執政更無語,何也?』必大曰:『大臣自應互相可否。自秦檜當國,執政不敢措一辭,後遂以為當然。陛下虛心無我,大臣乃欲自是乎?惟小事不敢有隱,則大事何由蔽欺。』上深然之。久旱,手詔求言。宰相謂此詔一下,州郡皆乞振濟,何以應之,約必大同奏。必大曰:『上欲通下情,而吾儕阻隔之,何以塞公論。』有介椒房之援求為郎者,上俾諭給舍繳駁,必大曰:『臺諫、給舍與三省相維持,豈可諭意?不從失體,從則壞法。命下之日,臣等自當執奏。』上喜曰:『肯如此任怨耶?』必大曰:『當予而不予則有怨,不當予而不予,何怨之有!』上曰:『此任責,非任怨也。』除知樞密院。上曰:『每見宰相不能處之事,卿以數語決之,三省本未可輟卿也。』山陽舊屯軍八千,雷世方乞止差鎮江一軍五千,必大曰:『山陽控扼清河口,若今減而後增,必致敵疑。揚州武鋒軍本屯山陽者,不若歲撥三千,與鎮江五千同戍。』郭杲請移荊南軍萬二千永屯襄陽,必大言:『襄陽固要地,江陵亦江北喉襟。』於是留二千人。上諭以『金既還上京,且分諸子出鎮,將若何?』必大言:『敵恫疑虛喝,正恐我先動。當鎮之以靜,惟邊將不可不精擇。』拜樞密使。上曰:『若有邊事,宣撫使惟卿可,他人不能也。』上諸軍升差籍,時點召一二察能否,主帥悚激,無敢容私。創諸軍點試法,其在外解發而親閱之。池州李忠孝自言正將二人不能開弓,乞罷軍。上曰:『此樞使措置之效也。』金州謀帥,必大曰:『與其私舉,不若明揚。』令侍從、管軍薦舉。或傳大石林牙將加兵於金,忽魯大王分據上京,邊臣結約夏國。必大皆屏不省,勸上持重,勿輕動。既而所傳果妄。上曰:『卿真有先見之明。』淳熙十四年二月,拜右丞相。首奏:『今內外晏然,殆將二紀,此正可懼之時,當思經遠之計,不可紛更欲速。』秀州乞減大軍總制錢二萬,吏請勘當,必大曰:『此豈勘當時耶?』立蠲之。封事多言大臣同異,必大曰:『各盡所見,歸於一是,豈可尚同?陛下復祖宗舊制,命三省覆奏而後行,正欲上下相維,非止奉行文書也。』高宗升遐,議用顯仁例,遣三使詣金。必大謂:『今昔事殊,不當畏敵曲徇。』止之。賀正使至,或請權易淡黃袍御殿受書,必大執不可,遂為縞素服,就帷幄引見。十五年,思陵發引,援熙陵呂端故事,請行,乃攝太傅,為山陵使。明堂加恩,封濟國公。十一月,留身乞去,上奬勞再三。忽宣諭:『比年病倦,欲傳位太子,須卿且留。』必大言:『聖體康寧,止因孝思稍過,何遽至倦勤。』上曰:『禮莫大於事宗廟,而孟饗多以病分詣;孝莫重於執喪,而不得自至德壽宮。欲不退休,得乎?朕方以此委卿。』必大泣而退。十二月壬申,密賜紹興傳位親札。辛卯,命留身議定。二月壬戌,又命預草詔,專以奉几筵、侍東朝為意。拜左丞相、許國公。參政留正拜右丞相。壬子,上始以內禪意諭二府。二月辛酉朔,降傳位詔。翼日,上吉服御紫宸殿。必大奏:『陛下巽位與子,盛典再見,度越千古。顧自今不得日侍天顏。』因哽噎不能言,上亦泫然曰:『正賴卿等協贊新君。』光宗問當世急務,奏用人、求言二事。三月,拜少保、益國公。李巘草二相制,抑揚不同,上召巘令帖麻改定,既而斥巘予郡。必大求去。何澹為司業,久不遷,留正奏選之。澹憾必大而德正,至是為諫長,遂首劾必大。詔以觀文殿大學士判潭州。澹論不已,遂以少保充醴泉觀使。判隆興府,不赴,復除觀文殿學士、判潭州,復大觀文。坐所舉官以賄敗,降滎陽郡公。復益國公,改判隆興,辭,除醴泉觀使。寧宗即位,求直言,奏四事:曰聖孝,曰敬天,曰崇儉,曰久任。慶元元年,三上表引年,遂以少傅致仕。先是,布衣呂祖泰上書請誅韓侂冑,逐陳自強,以必大代之。嘉泰元年,御史施康年劾必大首唱偽徒,私植黨與,詔降為少保。自慶元以後,侂冑之黨立偽學之名,以禁錮君子,而必大與趙汝愚、留正實指為罪首。二年,復少傅。四年,薨,年七十有九。贈太師,謚文忠。寧宗題篆其墓碑曰『忠文耆德之碑』。自號平園老叟,著書八十一種,有平園集二百卷。嘗建三忠堂於鄉,謂歐陽文忠修、楊忠襄邦乂、胡忠簡銓皆廬陵人,必大平生所敬慕,為文記之,蓋絕筆也。一子,綸。」

四、《咸淳毗陵志》有關紀載

《咸淳毗陵志‧山水》載:「蜀山。在縣東南三十八里。一峰屹立,水環其麓,亦名獨山。《頤山錄》云:「頤山東連洞靈諸峰,屬於蜀山,蘇文忠因其名而登覽焉,有東坡祠,今不存。」【註】蜀山今有東坡書院,或因蘇軾因其名而登覽焉,古建有祠,今改書院。

《咸淳毗陵志‧人物》載:「蘇軾,嘉祐二年與蔣頴叔連名策第。宴瓊林日,坐相接,遂約卜居陽羨。邑人單錫亦同年進士,軾以甥女妻之,屬以問田。後謫黃州、移臨汝,上章乞居陽羨,謝表有云:『買田陽羨,誓畢此生。』嘗托邵民瞻買宅一區,爲緍錢五百。將挈居,偶與邵步月村落,聞老嫗哭聲甚哀,異而問之。答曰:『吾家有一居,相傳百年。今吾子不肖,售諸人,所以悲耳。』扣其居,即邵所得。亟取券對嫗焚之,竟不索直。自是亦不復問舍,寓於顧塘橋孫氏之室而殁。其風誼如此。」【註】本文提及蔣頴叔、單錫、邵民瞻。

《咸淳毗陵志‧古蹟》載:「雙楠軒。在縣城南,慕容暉所居,狀如偃蓋,東坡為命名。參寥子詩云:『南軒前頭兩佳木,先生撫玩常不足。尤愛熏風五月初,白銀花開光照屋。』」【註】雙楠軒位置,今已不詳。

《咸淳毗陵志‧古蹟》載:「蘇東坡別業在縣北滆湖塘頭,嘉佑初蔣穎叔有卜鄰之約,詩云:『瓊林花草聞前語,罨畫溪山指後期。』元豐中自黃移汝至荊溪與單君錫步月於黃土,有餉紅灰酒者,坡曰:『彼知有紅灰,不知有黃封,真快活人也。』因號東坡紅。又長短句云:『買田陽羨吾將老,從來只為溪山好。』其孫峴因家焉。」【註】此處說明:蘇東坡別業在縣北滆湖塘頭。

《咸淳毗陵志‧碑碣》載:「晉征西將軍周孝侯斬蛟射虎之碑,眉山蘇軾書。」

【案】

蜀山:上有東坡書院,今仍存。宜興東坡書院,位於宜興市丁蜀鎮蜀山南麓,地方有稱:元豐七年(1084),蘇軾買田築室於蜀山南麓,擬終老陽羨,這便是「東坡草堂」,之後又擴建成「東坡別墅」。元代改建「東坡祠堂」。明弘治十三年,宜興人沈暉在此重建「東坡書院」東坡書院位置,見圖509。

滆湖、塘頭:宜興與常州交界處有滆湖,南側亦有塘頭村。滆湖又稱西太湖,俗稱沙子湖,是蘇南僅次於太湖的第二大湖泊,南接宜興,北通長江,東瀕太湖,西接長蕩湖。164平方公里碧波,藏古爍今,養育了無數的常州武進兒女滆湖位置,見圖510。

五、《輿地紀勝》相關紀載

《輿地紀勝‧常州‧古跡》載:「東坡別業。在宜興縣滆湖,去縣四十里。詩所謂:『買田陽羨吾將老。』即此地也。」【註】此書亦說明,東坡別業,在宜興縣滆湖附近。

六、《梁谿漫志》相關紀載

《梁谿漫志‧東坡卜居陽羨》載:「建中靖國元年,東坡自儋北歸,卜居陽羨。陽羨士大夫猶畏而不敢與之遊,獨士人邵民瞻從學於坡,坡亦喜其人,時時相與權策過長橋,訪山水為樂。邵為坡買一宅,為錢五百緡,坡傾囊僅能償之。卜吉入新第既得日矣,夜與邵步月,偶至一村落,聞婦人哭聲極哀。坡徙倚聽之,曰:『異哉,何其悲也!豈有大難割之愛,觸於其心歟?吾將問之。』遂與邵推扉而入,則一老嫗,見坡泣自若。坡問嫗何為哀傷至是,嫗曰:『吾家有一居,相傳百年,保守不敢動,以至於我。而吾子不肖,遂舉以售諸人。吾今日遷徙來此,百年舊居,一旦訣別,寧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坡亦為之愴然。問其故居所在,則坡以五百緡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撫,徐謂之曰:『嫗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當以是屋還嫗。』即命取屋券,對嫗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還舊第,竟不索其直。坡自是遂回毗陵,不復買宅,而借顧塘橋孫氏居暫憩焉。是歲七月,坡竟歿於借居。前輩所為類如此,而世多不知,獨吾州傳其事云。」【註】蘇軾北歸,順運河至常州時,已病入膏盲,動彈不易,不可能再至陽羨,本文似有張冠李戴之嫌。

七、《荆溪外紀》相關紀載

蘇軾《初歸陽羨,子由從歙縣來,與邵梁父子、單錫兄弟同遊張公洞,惜別子由》云:「鴨頭春水濃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臉。衰翁送客水邊行,沙襯馬啼烏帽點。昂頭問客幾時歸,客道秋風黃葉飛。繫馬綠楊開口笑,傍山依約見斜暉。」蘇轍所撰《張公洞》云:「亂山深處白雲堆,地坼中空洞府開。繭瓮有天含宇宙,瑤臺無路接蓬萊。金芝春暖青牛臥,珠樹月明黃鶴回。此日登臨興何限,春風吹綻碧桃腮。」【註】依照孔繁禮編《蘇轍年譜》載,蘇轍原任績溪令,元豐八年(1085)八月初六,以承議郎為秘書省校書郎,罷職後,自積溪過山至杭州,十月八日在杭州遊上天竺,再順運河北向過蘇州時,已是十月末。另依孔繁禮編《蘇軾年譜》,元豐八年(1085)七月下旬自常赴登。故,蘇轍從未至宜興與蘇軾同遊張公洞等,蘇轍亦未撰《張公洞》詩。

明沈敕編《荊溪外紀》有蘇軾詞《念奴嬌。陽羨國山碑懷古》云:「離墨山上,望煙寺茫茫。悄然神物。僧指孫吳封禪處,漫說銀象玉璧,紫氣黃蓋。一壑雲樹,杳杳歸啼血。周郎應歎,枉然江東豪傑。天公無意作弄,昏遺慵兒,說甚靈異發。猶恐仲謀適還在,也難逃此湮滅。野嶺荊蠻,千古風雨,蛻落少年發。鴉驚暮鐘,策筇尋徑踏月。」【註】《東坡樂府》中無此詞?是否為蘇軾作,尚待進一步考證。

明沈敕編《荊溪外紀》有蘇軾詞《踏莎行 (荊溪寫景)》詞云:「山秀芙蓉,溪明罨畫,真遊洞穴滄波下。臨風慨想斬蛟人,長橋千載猶橫跨。解组投簪,求田問舍。黃雞白酒漁樵社。元龍非復少時豪,耳根清淨功名話。」【註】或有學者認為此詞為賀鑄撰,尚待進一步考證。

八、《蘇軾與宜興》﹝宜興市政協學習文史委員會湯虎君主編:《蘇軾與宜興》,西安地圖出版社出版發行,2008年7月第一次印刷。﹞相關記載 

本書為宜興地方學者湯虎君先生收集地方相關史料編輯而成,至為詳盡。

    (一)蘇軾至與宜興的關係、來往的時間與次數

嘉祐二年(1057),在瓊林宴上,同科進士蔣之奇、單錫介紹宜興山水,邀蘇軾來宜星卜居。單錫敦厚,蘇軾將外甥女(堂姐女兒)嫁給單錫。

熙寧四年(1071),蘇軾任杭州倅,次年王潤之生三子過,單錫曾往杭州拜訪。

熙寧六年(1073),蘇南大旱,蘇軾奉命前往各處賑災,於熙寧七年(1074)三月,辦完公事,蘇軾逕往宜興單湖滏鎮單家巷單錫家拜訪,單錫陪同蘇軾遊覽各地,蘇軾曾在宜興居住月餘。【註】此處關於「宜興居住月餘」待考。

熙寧六年(1073)八、九月間蘇軾多次往還於杭州、宜興之間。

元豐二年(1079)三月,蘇軾改授湖州,過惠山後,再次來宜興探訪,仍住單錫家。【註】此處待考。

元豐七年(1084)三月,自黃移汝,九月間抵宜興,十月上旬離開宜興。

元豐八年(1085),蘇軾乞常州居住獲准,五月下旬,蘇軾再回宜興,曾至滆湖附近看地,並為邵民瞻家撰寫『天遠堂』,且在邵氏家園手植海棠一株。

元祐四年(1089),蘇軾知杭,六月中旬,蘇軾過常,再次到宜興,住湖滏單錫家。並熟識單錫弟單鍔,單鍔專研水利。

元祐七年(1092),蘇軾知揚,被調回京,八月下旬蘇軾於回京前,再次到宜興,在張渚鎮會見宜興人張堂。

元祐八年(1093),蘇軾自定州被貶惠州。為免牽累家人,僅攜同朝雲及蘇過南渡。其餘家眷至宜興躬耕而食。

建中靖國元年(1101),蘇軾得赦北歸時,舟行至真州染病,順運河南下至常州,暫居孫氏館,七月二十八日病歿。

【註】以上史料,為宜興學者湯虎君先生整理,許多屬地方文獻資料與蘇軾相關其他文獻有異,或者宜興僅見,其出處尚待進一步考證。

【案】

蘇軾自鎮江順運河南行,到常州後,再轉西蠡河西南行至宜興,常州至宜興中間還有一個長度近25公里的滆湖,湖兩側都有蘇軾的傳說和遺跡,因為滆湖面積不大,水深不深,與西蠡河都可作為舟行航道,大約蘇軾隨興所至,有時舟行西蠡河,或者有時就在滆湖上飄行。蘇軾此次來往常州、宜興行程,參考圖511。

綜述

蘇軾在瓊林苑宴時,同科進士蔣之奇即邀請蘇軾將來至宜興買田居住,而蘇軾罷密州往河中府的路上,就在汶上看過地;在徐州任時,曾想在泗上買地。貶謫黃州時,亦曾至沙湖、荊南等各處相田。在金陵時,王安石鼓勵蘇軾終老於鍾山。到了鎮江時,又有意購地於蒜山,然都未相成土地。單錫、蔣之奇兩位同門進士都是宜興人,且與蘇軾相好多時,蘇軾還曾介紹自己的外甥女嫁給單錫。此次蘇軾約於元豐七年(1084)九月抵宜興,停留時間不過旬餘,然蘇軾買成土地,也認識了好友邵民瞻,且給宜興留下了諸多軼事、傳說及遺跡。其中真真假假,有許多故事是後人添加附會的,並不能完全採信。而蘇軾會在宜興買地,大約出於下列幾點理由:(一)早年瓊林苑宴時,來自蔣之奇的推薦,即有憧景。(二)宜興有山有水,土地富饒、風景秀麗。(三)宜興離開主運河不遠,不在主要交通幹道上,但卻水運發達,且可不受官場逢迎之繁冗。(四)蘇軾官職屢屢調動,一大家子人跟隨奔波,也需要有一個固定的居所,後來蘇軾貶謫惠州、儋州時,僅攜朝雲、蘇過前往,家族成員則在宜興躬耕自食。(五)在時機上,經過烏臺詩案,被押百日,又貶居黃州四年餘,在心情上亦有急欲退隱之意。

至於蘇軾共至宜興幾次?每次都見了甚麼人?作了甚麼事?仍以宜星湯虎君先生所整理的最齊全。在宜興買地,究竟買了幾塊,土地都在哪裡?或者哪些是真實?哪些土地僅止於傳說?地方也無法鑿實。

一、蘇軾所買土地考

蘇軾在宜興所買土地,依各種文獻資料及傳說考證,或曰四處。

(一)黃土村:此處離宜興閘口鎮閘口村最近,閘口村為蘇軾好友邵民瞻的居處,該村有蘇軾撰「天遠堂」匾額,至今仍存。另有蘇軾手栽海棠樹,舊根已亡,新根再起。且黃土寺有蘇軾遊歷傳說。黃土寺村的黃土寺離閘口村邵民瞻故居僅五公里,路途不遠。前述黃土寺村聚宜興市區約二十一公里,也符合周大必所言:「黃土去縣五十五里。」另黃土寺內亦有紀載:「蘇東坡途經黃土寺,鄉人敬之,以土產黃酒敬之,東坡讚,並取名紅友」亦與周必大所云相符。黃土寺與邵民瞻住居閘口村約五公里。此黃土寺、黃土村位置,參考圖512;黃土寺現況,見圖523。

(二)上述土地,依湯虎君先生考證,認為是宜興善卷洞深山裡的「黃土村」,該地據蔣之奇、單錫家比較近,便於照顧。此黃土村即原善卷鎮的黃墅村,2000年善卷鎮併入張渚鎮,後黃墅村併於祝陵村,估計蘇軾土地約在今祝陵村北黃墅水庫與豆付山附近。其位置,參考圖512。【註】張公洞與善卷洞離宜興市區約為十八至二十公里。單錫家住宜興湖復鎮單家巷,離張公洞僅三公里餘,據善卷洞十五公里餘。依蘇轍《欒城集‧和子瞻和陶詩十一首有赦書北還》其十云:「吾兄昔在朝,屢欲請會稽。誓將老陽羨,洞天隱蒼崖。(兄已買田陽羨,近張公善卷西洞天。)……。」湯虎君先生認為黃土村之土地當為此地。

(三)滆湖附近的塘頭村:南宋《咸淳毗陵志‧古蹟》載:「蘇東坡別業在縣北滆湖塘頭。嘉佑初,蔣穎叔有卜鄰之約。……。其孫峴因家焉。」塘頭村在宜興北方滆湖東側,南新西側的「塘頭村」此地距離宜興市區約十五公里,距離邵民瞻的閘口村約八公里。塘頭村位置,參考圖512;塘頭村現況,參考圖524。

(四)東坡書院:位在丁蜀鎮蜀山的東坡書院,傳說,亦為蘇軾所購買之土地。據地方記載,元豐七年(1084),蘇軾買田於蜀山南麓。元代在原址上建「東坡祠堂」,後又曾廢為僧舍。明弘治十三年,宜興人沈暉在此重建「東坡書院」。清代康熙、乾隆年間多次修繕、擴建。咸豐年間,書院被焚。光緒八年,當地二十四家望族再合資重建「東坡書院」。光緒三十二年,廢除科舉,改為「東坡高等小學堂」後為「東坡小學」所在地。1989年,「東坡小學」遷出。2002年後,地方籌資全面修建「東坡書院」。東坡書院位置,參考圖515、516;東坡書院現況,見525。

【註】以上四塊土地,其時應為三塊土地。蔣之奇、單錫、邵民瞻應為介紹人。蔣公裕為土地代管人,至於代管哪一塊土地,亦不得而知。

三、宜興蘇軾有關遺跡處

(一)蘇軾所書「天遠堂」與手栽海棠花:宜興市和橋鎮東北方五公里閘口村有邵家村,居民有許多為邵民瞻的後裔。村內確有一株海棠花,據當地邵氏耆老稱,此海棠花原本為蘇軾種植,因年代太遠而枯萎,現在所見之海棠花為枯萎海棠花根部再生得新海棠花。蘇軾所書「天遠堂」木碑,據說在南宋時,遭火患。目前所見,為後人依原件重刻者。邵家村的位置,參考圖512;蘇軾手書天遠堂木刻,見圖526;該村邵氏後裔,見圖527;蘇軾手栽海棠花樹,參考圖527。

(二)香泉井與狗爬橋:常州東安鎮有「香泉井」、「香泉亭」、「狗爬橋」、「邁步村」、「安歡瀆」等,據當地傳說,蘇軾舟行滆湖,州至西岸,見一井,口渴飲水,甚覺清涼,稱香泉井,傳為北宋王樹堂所鑿,蘇軾嘗飲,現已象徵性的將井移至常州東坡公園內。香泉井原址已建民屋,井已拆除,只剩井蓋閑置。狗爬橋亦為後人重建,拱型高聳,蘇軾往上爬,走累了,說一句:「爬夠了沒有?」後人便稱「狗爬橋」。至於「邁步村」、「安歡瀆」等僅剩地名,其中安歡瀆為水渠,今地形已變,原樣如何?已無法考證。「香泉亭」或為「香泉井」邊之亭,現已佚。香泉井、狗爬橋位置,參考圖517;邁步村位置,參考圖518;安歡瀆位置,參考圖519;香泉井老井蓋板,見圖528;常州東坡公園內新建置的香泉井,見圖529;狗爬橋現況,見圖530。

(三) 晉征西將軍周孝侯斬蛟射虎之碑:《咸淳毗陵志‧碑碣》載:「晉征西將軍周孝侯斬蛟射虎之碑,眉山蘇軾書。」此碑在宋代原置於城內蛟橋邊,位置已佚。現在新建紀念性蛟橋與仿造石碑,立於宜興市區城西臨河處。其位置,參考圖520;新建紀念性之蛟橋,見圖531;新建仿造石碑,參考圖532。

(四)單錫所住湖滏鎮單家巷:單錫居住地,位於宜興市南側湖滏鎮單家巷。本篇前文已述及。

(五)張公洞:《輿地紀勝‧常州‧古蹟》載:「張公洞。在宜興縣南三十五里。自山巔空徹有水散流,其門三面皆飛厓峭壁,非足力所能到,惟北戶可入,嵌空邃深,石乳融結石上,有唐人留題墨跡。」張公洞溶洞總長約千餘米。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上有張公山,《太平寰宇記‧常州‧宜興》載:「張公山。在縣南三十五里。山巔空穴到底。郭璞注云:『陽羨有張公山,洞中南北二堂,古老傳云張道陵居此求仙,因有張公之名。四面水入圻溪。』」張公洞位置,參考圖515;張公洞現況,見圖533:張公洞入口處。

(六)善卷洞:《輿地紀勝‧常州‧景物下》載:「善拳洞。在宜興。舊經云:『周幽王二十四年,忽洞自開,寬廣可坐千人,有石柱。』」善卷洞位於宜興城西南約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長度約為800米。善卷洞與比利時之漢人洞、法國之里昂洞稱為世界三大奇洞。善卷洞位置,參考圖513;善卷洞現況,參考圖533。

(七)國山碑:明沈敕編《荊溪外紀》有蘇軾詞《念奴嬌。陽羨國山碑懷古》,國山碑位於善卷洞山頂。《太平寰宇記‧常州‧宜興》載:「國山,在縣西南五十里。《輿地志》云:『本名里山,山有九峯相連,亦名九斗山,一名升山。吳五鳳二年,其山有大石自立,高九尺三寸。歸命侯又遣司空董朝、太常周處至陽羨,封禪為中嶽,改名國山。明年改元為天紀,大赦,以叶石文。石今見存。』」三國吳天璽元年(276)國山處地震後,突現石室,並有大石自立,孫皓遣大司空來此封禪,並刻石立碑以記。國山碑大致呈圓柱形,高2.35米,四周環刻文字,共四十三行,每行二十五字,現已擴建為國山碑園。國山碑位於善卷洞之國山上。國山碑現況,參考圖535。

(八)玉帶橋:《宜興縣舊志》載:「玉帶橋,在縣西南六十里祝陵埠,相傳蘇文忠公捐玉帶助建。」今祝陵地區仍可見此橋,應是重建多次之老橋,並,此故事也僅為傳說。玉帶橋位置,見圖521;今玉帶橋狀況,參考圖536。

元豐七年(1084)十月至年末紀事。

蘇軾攜家眷於元豐七年(1084)十月中旬時離開宜興,往汝州任。自宜興至揚州路程約170公里,舟行約五、六日可至。蘇軾在揚州撰寫《乞常州居住表》時間為元豐七年(1084)十月十五日。蘇軾自宜興至鎮江行程路線,見圖536;自揚州至泗洲路程距離約250公里,蘇軾攜家眷走走停停,遊玩兼訪友,約十一月中旬自揚州出發,過邵伯埭、高郵、楚州、龜山,於十二月一日抵泗洲,適逢淮水淺凍,故久留郡中,至除夕仍在泗水。蘇軾在揚州時撰寫《乞常州居住表》上呈;在泗洲,第二次再寫《乞常州居住表》上呈,顯現了蘇軾歸隱宜興的嚮往何急迫感。

二、三、四月紀事。

蘇軾於元豐八年(1085)正月十九日已至南都。元豐八年(1085)三月六日,在南京聞先帝遺詔。神宗卒,哲宗即位。蘇軾或於二、三月接獲恩准,得居住常州。蘇軾攜家眷約於三月底離開南都,順汴河南下。四月六日已至靈壁,約於十六七日到揚州。

五、六月紀事。

【引】

蘇軾《歸宜興,留題竹西寺三首》其一詩云:「十年歸夢寄西風,此去真為田舍翁。剩覓蜀岡新井水,要攜鄉味過江東。」其二云:「道人勸飲雞蘇水,童子能煎鶯粟湯。暫借藤床與瓦枕,莫教辜負竹風涼。」其三云:「此生也覺都無事,今歲仍逢大有年。山寺歸來聞好語,野花啼鳥亦欣然。」【註】元豐八年(1085)五月一日作於揚州。蘇軾欲作田舍翁,心情舒暢。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七》了元引《僧寶傳》云:「東坡元豐末年,得請歸耕陽羨,舟次瓜步﹝乃指瓜洲渡﹞,以書抵金山了元禪師﹝即佛印禪師,本篇前文已述及。﹞曰:『不必出山,當學趙州上等接人。』元得書徑來,東坡迎笑問之,元以偈為獻曰:『趙州當日少謙光,不出三門見趙王,爭似金山無量相,大千都是一禪林。』東坡拊掌稱善。」【註】蘇軾至瓜洲,金山寺佛印禪師來迎。

蘇軾《到常州謝表二首》其一云:「臣軾言。先蒙恩授汝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尋上表乞於常州居住。奉聖旨,依所乞,臣已於今月二十二日到常州訖者。」【註】蘇軾元豐八年(1085)五月二十二日呈給年幼哲宗。其二云:「此蓋伏遇太皇太后陛下,厚德載物,至仁代天。春生秋成,本無心於草木;風行雷動,自有信於蟲魚。致此幽頑,亦叨恩宥。耕川鑿井,得漸齒於平民;碎首刳肝,尚未知其死所。臣無任。」【註】蘇軾元豐八年(1085)五月二十二日呈給英宗皇后高氏。神宗立,尊為皇太后,哲宗立,尊為太皇太后,權同聽政。

蘇軾《與孟震同遊常州僧舍三首》其一云:「年來轉覺此生浮,又作三吳浪漫遊。忽見東平孟君子,夢中相對說黃州。」其二云:「湛湛清池五月寒,小山無數碧巑岏。穉杉戢戢三千本,且作淩雲合抱看。」其三云:「知君此去便歸耕,笑指孤舟一葉輕。待向三茅乞靈雨,半篙流水贈君行。」【註】元豐八年(1085)五月作於常州。

蘇軾《常州太平寺法華院簷蔔亭﹝太平寺,前已述及。法華院簷蔔亭位太平寺內。﹞醉題》云:「六花薝蔔林間佛,九節菖蒲石上仙。何似東坡鐵拄杖,一時驚散野狐禪。」【註】元豐八年(1085)五月作於常州,至太平寺遊。

蘇軾《贈常州報恩長老二首》其一詩云:「碧玉碗盛紅瑪瑙,井華水養石菖蒲。也知法供無窮盡,試問禪師得飽無。」其二詩云:「薦福老懷真巧便,淨慈兩本更尖新。憑師為作鐵門限,準備人間請話人。」【註】蘇軾元豐八年(1085)五月二十七日作於常州,與常州報恩長老交往。

《輿地紀勝》卷三十八《真州‧景物下》載:「報恩寺,在城南,東坡嘗於此寫經。」【註】蘇軾書《愣伽經》或於六月寫於真州報恩寺。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百五十六》元豐八年(1085)五月戊戍(六)日紀事:「詔責授汝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蘇軾,復朝奉郎、知登州。」【註】蘇軾復官,知登州。

蘇軾《書遺蔡允元﹝生平未詳﹞》云:「僕閑居六年,復出從仕。自六月被命,今始至淮上;大風三日不得渡。故人蔡允元來船中相別。允元眷眷不忍歸,而僕遲回不發,意甚願來日復風。坐客皆云東坡赴官之意,殆似小兒遷延避學。愛其語切類,故書之,以遺允元,為他日歸休一笑。」【註】蘇軾元豐八年(1085)九月作於楚州。文中提到六月接命知登州。

蘇軾《次韻許遵》詩云「蒜山﹝位鎮江西津渡側,又稱雲台山,與金山相望。本篇前文已述及。﹞渡口挽歸艎,朱雀橋邊看道裝。供帳已應煩百兩,擊鮮毋久溷諸郎。問禪時到長干寺,載酒閑過綠野堂。此味祉憂兒輩覺,逢人休道北窗涼。」【註】蘇軾元豐八年(1085)六月作於蒜山。

蘇軾《溪陰堂﹝在真州﹞》詩云:「白水滿時雙鷺下,綠槐高處一蟬吟。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陰。」【註】蘇軾元豐八年(1085)六月作於真州。蘇軾五月歸常,寄家於真州。

【案】

蘇軾撰《到常州謝表二首》時,應該還在常州,之後於五月二十七日又至常州報恩寺。王文誥輯注《蘇軾詩選‧卷二十六‧溪陰堂‧題注》載:「﹝誥案﹞公以六月起知文登,時家累尚寄真州,復往搬挈而去。」蘇軾此次往常州居,先把家眷安置於真州,五六月間或來往於常州、鎮江、真州之間,依時間計算,並依宜興湯虎君先生研究,蘇軾此段時間亦曾回宜興,處理買地之事。

許遵:許遵字仲塗,泗州人。第進士,又中明法,擢大理寺詳斷官、知長興縣。《宋史‧許遵傳》載:「熙寧間,出知壽州,再判大理寺,請知潤州,又請提舉崇福宮。尋致仕,累官中散大夫。卒,年八十一。」

溪陰亭:《輿地紀勝‧真州‧景物下》載:「谿陰亭,在縣東范氏園,東坡嘗遊,有詩。」《光緒儀征縣志‧古蹟》載:「范氏園,《陸志》云:「不知誰所作?中有谿陰亭。」宋代真州建有七座园林:東園、新園、梅園、同樂園、范氏園、麗芳園和北山園。范氏園就是巧借真州城南一隅的自然山水,今佚。

常州報恩長老:《咸淳毗陵志‧寺觀》載:「報恩感慈禪院,在州東南三里,國朝治平初,胡副樞宿請額建院,晁無咎贈感慈老云:『感慈神駿渥窪流,壁上高僧莫遣酬。』蘇文忠亦有詩。」報恩寺始建於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初名報恩感慈禪院。據常州圖書館地方志研究員王繼宗考,原址在明清廣化門內附近。元末寺與祠俱毀。明成祖永樂元年(1430),報恩寺始移建於現址。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改報恩寺為端明寺。光绪三十年(1904)復名清凉寺。今清涼寺已移址至勞動西路與和平中路口。《咸淳毗陵志‧碑碣》載:「東坡題感慈寺詩元豐八年刻。(在感慈寺)」宋代報恩寺與現在清涼寺位置,參考圖539、540。常州清涼寺現況,見圖543。

報恩寺(真州):唐代景龍年間(709),毀於五代十國。宋崇寧中複建,賜名報恩光孝禪寺。宋政和中,改天寧禪院。內有楞伽庵,蘇軾嘗於此寫經,故名。光緒三年(1877)由於寺內炊火之災,僅存塔身名天寧寺塔,其位置,見圖541、542;《光緒儀征縣志‧祠寺》載:「(天寧萬壽禪寺)始自唐景龍三年,泗州僧建佛塔七級以鎮白沙,創永和庵於塔後。宋崇寧中,僧道堅復建,賜名報恩光孝禪寺,政和中改天寧禪院,後有楞伽庵,蘇子瞻嘗於此寫經,故名。」今天寧寺塔現況(今只剩高塔),見圖544。

瓜步:即瓜洲渡。本渡口為運河北上揚州與長江交會處。清康熙末年,長江江流北移,鎮江、揚州段長江開始出現南岸淤漲、北岸坍塌的情形,到光緒二十一年(1895),瓜洲全部坍入江中,民國初年,興建新城,即如今的瓜洲鎮。今瓜州渡口航拍圖,見圖545。渡口運河內現況,見圖546。

七、八月紀事。

【引】

蘇軾《跋蔡君謨書》云:「僕嘗論君謨書為本朝第一,議者多以為不然。或謂君謨書為弱,此殊非知書者。若江南李主,外托勁險而中實無有,此真可謂弱者。世以李主為勁,則宜以君謨為弱也。元豐八年七月四日。」【註】《全集校注》謂此文作於宋城,有誤,應作於真州、鎮江、常州或宜興。

蘇軾《蝶戀花》詞云:「雲水縈回溪上路。疊疊青山,環繞溪東注。月白沙汀翹宿鷺。更無一點塵來處。溪叟相看私自語。底事區區,苦要為官去。尊酒不空田百畝。歸來分得閒中趣。」【註】本篇描述不捨離荊溪之情,元豐八年(1085)六七月或作於宜興。

蘇軾《與滕達道六十八首》其五十云:「某啟。前者使還,醉中裁謝,極於散慢,至今恐愧。不審比日臺候何似?某已被命,實獎借之素。已奏候遠接人,計不過七月中下旬行。伏恐知之。士論望公入覲,久未聞,何也?想亦不遠。無由面別,瞻望惋悵,溽暑方熾,萬冀順時為國自重。不宣。」【註】本篇描述不捨離荊溪之情,元豐八年(1085)六七月作於常州或宜興。蘇軾預計七月中下旬至登赴任。

蘇軾《贈杜介》並敘云:「元豐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杜幾先自浙東還,與余相遇於金山,話天台之異,以詩贈之。」詩云:「我夢遊天台,橫空石橋小。秋風吹菵露,翠濕香嫋嫋。應真飛錫過,絕澗度雲鳥。舉意欲從之,翛然已松杪。微言粲珠玉,未說意先了。覺來如墮空,耿耿窗戶曉。群生陷迷網,獨達從古少。杜叟子何人,長嘯萬物表。妻孥空四壁,振策念輕矯。遂為赤城游,飛步凌縹緲。問禪不歸舍,屢為瓠壺繞。何人識此志,佛眼自照了。我夢君見之,卓爾非魔嬈。仙葩發茗碗,剪刻分葵蓼。從今更不出,閉戶閑騕褭。時從佛頂岩,馳下雙蓮沼。」【註】元豐八年(1085)七月二十五日作於潤州。

蘇軾《寄焦山﹝焦山位於鎮江市區北長江之中,上有定慧寺。﹞長老﹝生平不詳。﹞答問》云:「東坡居士醉後單衫遊招隱﹝招隱寺在今鎮江尚可見遺跡。﹞,既醒,著衫而歸,問大眾云:『適來醉漢向甚處去?』眾無答。明日舉以問焦山。焦山叉手而立。」【註】元豐八年(1085)七月作於潤州。

蘇軾《與楊元素十七首 (赴登州)》其十云:「人還,適在瓜洲道中,裁謝不如禮。」【註】元豐八年(1085)八月作於瓜洲道上。

【案】

蘇軾於七月中下旬起程於宜興或真州。七月二十五日於潤州。八月初已至瓜洲。八月二十八日尚在揚州,八月二十九日已在邵伯埭。蘇軾此次行程並不趕路,且攜家眷老小,邊行邊遊,時間並不催逼。

蔡君謨:蔡襄(1012-1067),字君謨,號莆陽居士,福建路興化軍仙遊縣(今福建仙遊縣)人。著名書法家,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列為「宋四家」。《宋史‧蔡襄傳》載:「襄工於書,為當時第一,仁宗尤愛之,製元舅隴西王碑文命書之。及令書溫成后父碑,則曰:『此待詔職耳。』不奉詔。於朋友尚信義,聞其喪,則不御酒肉,為位而哭。嘗飲會靈東園,坐客誤射矢傷人,遽指襄。他日帝問之,再拜愧謝,終不自辨。蔡京與同郡而晚出,欲附名閥,自謂為族弟。政和初,襄孫佃廷試唱名,居舉首,京侍殿上,以族孫引嫌,降為第二,佃終身恨之。乾道中,賜襄謚曰忠惠。」

滕達道:滕元發(滕甫)(1020–1090),初名甫,字元發,後更字達道,東陽人。舉皇祐五年進士,受知范仲淹。本文前各篇已述及,然滕達道與蘇軾友好,今再述之。《宋史‧滕元發傳》載:「歷青州、應天府、齊鄧二州。會婦黨李逢為逆,或因以擠之,黜為池州,未行,改安州。流落且十歲,猶以前過貶居筠州。或以為復有後命,元發談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憂哉。』遂上章自訟,有曰:『樂羊無功,謗書滿篋;即墨何罪,毀言日聞。』神宗覽之惻然,即以為湖州。哲宗登位,徙蘇、揚二州,除龍圖閣直學士,復知鄆州。學生食不給,民有爭公田二十年不決者,元發曰:『學無食而以良田飽頑民乎?』乃請以為學田,遂絕其訟。時淮南、京東饑,元發慮流民且至,將蒸為癘疫。先度城外廢營地,召諭富室,使出力為席屋,一夕成二千五百間,井竈器用皆具。民至如歸,所全活五萬。徙真定,又徙太原。元發治邊凜然,威行西北,號稱名帥。河東十二將,其八以備西邊,分半番休。元發至之八月,邊遽來告,請八將皆防秋。元發曰:『夏若併兵犯我,雖八將不敵;若其不來,四將足矣。』卒遣更休。防秋將懼,扣閤爭之。元發指其頸曰:『吾已舍此矣,頭可斬,兵不可出。』是歲,塞上無風塵警。詔以四砦賜夏人,葭蘆在河東,元發請先畫境而後棄,且曰:『取城易,棄城難。』命部將訾虎領兵護邊,夏不敢近。夏既得砦,又欲以綏德城為說,畫境出二十里外。元發曰:『是一舉而失百里,必不可。』九上章爭之。以老力求淮南,乃為龍圖閣學士,復知揚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贈左銀青光祿大夫,謚曰章敏。」

杜幾先:杜介,字幾先,揚州人,軾知徐州時,介已罷官,歸隱平山堂下。

楊元素:楊元素即楊繪。蘇軾任杭州通判時,楊繪任杭州守。

本篇結論

蘇軾自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上旬離開黃州,至元豐八年(1085)十月十五日到達登州,總計時間約計十五個月餘,直線行走路程超過3000公里,其間數度徘迴於長江、運河之間。蘇軾此次得以遊山玩水,先後上過廬山,舟過鄱陽湖,到筠州見過子由。蘇軾欲買田歸隱已有十年之久,先前已在各地看過很多田,此次終究如意,在宜興買田數塊。這些田地,蘇軾雖未能享受到,但是蘇軾南渡時,一家老小多在宜興靠這些田地躬耕養活。蘇軾歿後,也因為這些田,蘇軾后裔方得在宜興常州一帶躬耕發展,直至今日,常州、宜興一帶,蘇軾後裔已經繁衍數千。

蘇軾乞常州居住承恩獲准,原本以為從此可以如陶淵明般隱於山水之間,然神宗歿,哲宗就位,太皇太后垂簾聽政,盡廢新黨,重新用舊黨掌政,因此,蘇軾就登州任方才五日,又要被調回京師,陪在太皇太后與幼皇邊輔政。依蘇軾個姓,原本不適合宮廷內鬥,但是事不如人想,最終蘇軾還是被排出朝廷,甚至貶謫嶺南,再歸來時,入常則歿。

圖501:當塗至潤州概略行走路線圖 。

圖502:南京鍾山靈谷寺、中山陵、明孝陵關係位置圖。

圖503:宋代江寧、潤州、真州、揚州關係位置圖 。

圖504:重建1861年日人繪製的鎮江地區地圖。

圖505:今鎮江三山相關位置圖。說明:源自Google Earth。

圖506:蒜山頂照片圖。李常生攝影 2011/8/16。

圖507:金山寺與蒜山相關位置圖。

圖508:陽羨帖。現藏旅順博物館。

圖509:宜興蜀山東坡書院位置圖。

圖510:元豐七年(1084)蘇軾至宜興來回概略行程圖。

圖511:元豐七年(1084)蘇軾至宜興來回概略行程圖。

圖512:蘇軾於宜興北側可能買地即留有遺跡處。

圖513:蘇軾買田黃墅村概略位置圖。

圖514:宜興塘頭村航拍位置圖。

圖515:宜興南區有關蘇軾遺跡或買地處。

圖516:宜興東坡書院概略位置圖。

圖517:滆湖西岸屬常州管轄的香泉井與狗爬橋遺跡。

圖518:常州邁步村概略位置圖。

圖519:常州安歡瀆概略位置圖。

圖520:宜興新建蛟橋之概略位置圖。

圖521:玉帶橋概略位置圖。

圖522:宜興荊溪門現況。李常生攝影 2014/01/10。

圖523:宜興黃土寺大門現況圖。李常生攝影 2013/12/04。

圖524:塘頭村與該村農地現況。李常生攝影 2014/01/09。

圖525:宜興東坡書院大門概況。李常生攝影 2013/12/03。

圖526:蘇軾手書天遠堂木刻匾額現況。李常生攝影 2013/12/04。

圖527:蘇軾守栽海棠樹與邵氏後裔。李常生攝影 2013/12/04。

圖528:香泉井老井蓋板。李常生攝影 2013/12/03。

圖529:位於常州公園內新建的香泉井。李常生攝影 2013/10/23。

圖530:位於常州邁步村的狗爬橋。李常生攝影 2013/12/03。

圖531:宜興新建紀念性之蛟橋。李常生攝影 2013/12/04。

圖532:新建蛟橋旁之仿造蘇軾所撰石碑。李常生攝影 2013/12/04。

圖533:張公洞入口處。李常生攝影 2014/01/10。

圖534:善卷洞入口處現況。李常生攝影 2014/01/09。

圖535:國山碑亭現況。李常生攝影 2014/01/09。

圖536:玉帶橋現況。李常生攝影 2013/12/3。

圖537:元豐七年(1084)十月,蘇軾自宜興至鎮江概略行程路線圖。

圖538:蘇軾元豐七年(1084)十一月離揚州,元豐八年(1085)正月至南都行程路線圖。

圖539:常州宋報恩寺,今清涼寺概略位置圖。

圖540:今常州清涼寺位置航拍圖。

圖541:儀征市天寧寺塔概略位置圖。

圖542:儀征天寧寺塔航拍位置圖。

圖543:常州清涼寺現況圖。李常生攝影 2014/1/13。

圖544:儀征天寧寺塔現況(只剩高塔)。李常生攝影 2015/6/9。

圖545:今瓜洲渡口航拍圖。

圖546:今瓜洲渡口船家現況。李常生攝影 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