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蘇軾

第三篇 通判杭州

熙寧四年(1071) 辛亥,蘇軾三十六歲。

蘇軾在朝受排擠日劇,乃乞外補。六月,除杭倅。

蘇軾《與堂兄》書信云:「上批出,與知州差遣。中書不可。初除潁倅,擬入,上又披出,故改倅杭。杭倅亦知州資歷,但不欲弟作郡,恐不奉行新法爾。此來若非聖主保全,則虀粉久矣。知幸!知幸!餘杭風物之美冠天下,但倅勞冗耳。」【註】蘇軾挺不過朝廷內的紛擾,乞外補,任杭倅。

熙寧四年(1071)辛亥,八月初出汴京,並至陳州。九月離陳州,弟轍隨至潁州,探訪退隱之歐陽脩。九月底,潁州別弟轍。十月二日,出潁口。十六日,夜發淮陰。十一月三日,遊金山,夜宿金山寺,自金山寺放船至焦山。登北固山,遊甘露寺。十一月中上旬,過常州。再過蘇州,傳過臨平。於十一月二十八日,到杭州通判任。十一月三日到杭州通判任。

蘇軾此次南行之行程圖,自汴京至揚州,見圖301。自長江至杭州段,見圖302。

十一月初旬,蘇軾於潤州。

【引】

蘇軾《遊金山寺》云:「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風萬頃鞾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燄照山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是夜所見如此。)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警我頑。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註】熙寧四年(1071)十一月作作於潤州。宋代,金山仍屬江心島。蘇軾江心所見,今仍無法探究為何物?然今有些飛碟愛好者,依此詩描述,認為是宋代蘇軾看到UFO之證據。

蘇軾《甘露寺》云:「江山豈不好,獨遊情易闌。但有相攜人,何必素所歡。我欲訪甘露,當途無閑官。二子舊不識,欣然肯聯鞍。古郡山為城,層梯轉朱欄。樓台斷崖上,地窄天水寬。一覽吞數州,山長江漫漫。卻望大明寺,惟見煙中竿。狠石臥庭下,穹窿如伏羱。緬懷臥龍公,挾策事琱鑽。一談收猘子,再說走老瞞。名高有餘想,事往無留觀。蕭公古鐵鑊,相對空團團。陂陀受百斛,積雨生微瀾。泗水逸周鼎,渭城辭漢盤。山川失故態,怪此能獨完。僧繇六化人,霓衣掛冰紈。隱見十二疊,觀者疑夸謾。破板陸生畫,青猊戲盤跚。上有二天人,揮手如翔鸞。筆墨雖欲盡,典型垂不刊。赫赫贊皇公,英姿凜以寒。古柏手親種,挺然誰敢干。枝撐雲峰裂,根入石窟蟠。薙草得斷碑,斬崖出金棺。瘞藏豈不牢,見伏理可嘆。四雄皆龍虎,遺跡儼未刓。方其盛壯時,爭奪肯少安。廢興屬造物,遷逝誰控摶。況彼妄庸子,而欲事所難。古今共一軌,後世徒辛酸。聊興廣武嘆,不待雍門彈。」【註】熙寧四年(1071)十一月作作於潤州。述及遊甘露寺。

蘇軾《自金山放船至焦山》云:「金山樓觀何眈眈,撞鐘擊鼓聞淮南。焦山何有有修竹,採薪汲水僧兩三。雲霾浪打人跡絕,時有沙戶祈春蠶。(吳人謂水中可田者為沙)我來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懷慚。同遊盡返決獨往,賦命窮薄輕江潭。清晨無風浪自涌,中流歌嘯倚半酣。老僧下山驚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談。(焦山長老,中江人也。)自言久客忘鄉井,只有彌勒為同龕。困眠得就紙帳暖,飽食未厭山蔬甘。山林飢臥古亦有,無田不退寧非貪。展禽雖未三見黜,叔夜自知七不堪。行當投劾謝簪組,為我佳處留茅庵。」【註】熙寧四年(1071)十一月作於潤州。蘇軾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案】

蘇軾出揚州,至瓜洲渡過長江,至長江南岸之潤洲(今鎮江),因長江擺尾,江岸至今已向北移近四里路。宋代潤洲有兩島,即金山、焦山,今金山已入陸,焦山依舊為島,然已為江中濕地所困;北固山屬半島,但已位在內江。金山有金山寺,焦山有定慧寺,北固山有甘露寺。長江南岸,運河入江處為西津渡,長江北岸,運河入江處為瓜洲渡。潤揚地區自宋代至今日,江岸有比較大幅度的變化,宋代江岸靠北。清末以後,江岸向南移。宋代潤揚地區江岸長江假想地形,見圖303。今日潤揚地區江岸長江地形,見圖304。金山寺現況,見圖305。北固山眺望焦山,見圖306。北固山甘露禪寺,見圖307。

金山寺:《輿地紀勝》載:「梁天監四年,武帝親臨澤心寺。設水陸會,今寺巾尚有梁王殿,《寰宇記》云:『在城東南揚子江中。』按《圖經》云:『本名浮玉山,因頭陁開山得金,故名浮玉山。』詩人多留題。」金山位於鎮江市區西北約2公里,占地面積約10公頃。原是屹立在長江中的一個島嶼。由於滄海變遷,長江改道,清末金山逐漸與南岸相連。清末「騎驢上金山」風行一時。康熙皇帝於1687年秋登臨金山,因觀其地景,江天一色,故將金山寺賜名「江天禪寺」,沿襲至今。金山寺內早年還藏有《文宗閣四庫全書》,建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原址位於緊鄰金山寺(江天禪寺)旁的江心洲上,四面環水。

焦山:《輿地紀勝‧鎮江》載:「焦山在江中,金焦二山相去十五里,《唐圖經》云:「後漢焦先嘗隱此山,因以為名。……山徬又有海門二山。」焦山位於鎮江市區北長江之中,上有定慧寺,寺院樓閣掩映山林之中,故有「焦山山裹寺」之說。定慧寺東有焦山碑林,藏著歷代碑刻四百餘方,焦山與金山隔江相望,鎮江名勝以金焦二山著稱,各有特色。

甘露寺:《輿地紀勝》載(摘錄):「在北固山,唐李德裕建,時甘露將此山,因名。又《寰宇記》云:『在城東角土山上。下臨大江,晴明軒檻上見揚州。』」甘露寺,為位於鎮江市北固山山巔的一座佛教寺院,曾有宋代辛棄疾詞《京口北固山懷古》、蘇軾詩《甘露寺》著稱。該寺建於東吳甘露元年(256),相傳是三國時蜀劉備在東吳招親處。甘露寺有一鐵塔位於天王殿東北,為唐寶曆元年(825)衛公李德裕建,又稱衛公塔。北宋元豐元年(1078)遷建於今址,後屢毀屢建。原為七層,上部三層於十九世紀末傾倒,現存四層,其中基座以及下兩層仍為宋代原物,第三、四層為明代遺物。

蘇軾過常州、蘇州

蘇軾約於十一月中上旬,過常州(含無錫)。估計十一月中下旬,過蘇州。

【引】

蘇軾《王元之畫像贊》並序云:「《傳》曰:『不有君子,其能國乎?』余常三復斯言,未嘗不流涕太息也。如漢汲黯、蕭望之、李固,吳張昭,唐魏鄭公、狄仁傑,皆以身徇義,招之不來,麾之不去。正色而立於朝,則豺狼狐貍,自相吞噬,故能消禍於未形,救危於將亡。使皆如公孫丞相、張禹、胡廣,雖累千百,緩急豈可望哉?故翰林王公元之,以雄文直道,獨立當世,足以追配此六君子者。方是時,朝廷清明,無大姦慝。然公猶不容於中,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至於三黜以死。有如不幸而處於眾邪之間、安危之際,則公之所為,必將驚世絕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膽裂,豈特如此而已乎?始余過蘇州虎丘寺,見公之畫像,想其遺風餘烈,願為執鞭而不可得。其後為徐州,而公之曾孫汾為兗州,以公墓碑示余,乃追為之贊,以附其家傳云:維昔聖賢,患莫己知。公遇太宗,允也其時。帝欲用公,公不少貶。三黜窮山,之死靡憾。咸平以來,獨為名臣。一時之屈,萬世之信。紛紛鄙夫,亦拜公像。何以占之,有泚其顙。公能泚之,不能已之。茫茫九原,愛莫起之。」【註】元豐元年(1078)六月作於徐州。熙寧四年十月,蘇軾始過蘇州,登虎丘見王元之畫像。

蘇軾《捨銅龜子文》云:「蘇州報恩寺重造古塔,諸公皆舍所藏舍利。予無舍利可捨,獨捨盛舍利者,敬為四恩三有舍之。故人王頤為武功宰,長安有修古塔者,發舊葬,得之以遺予,予以藏私印。成壞者有形之所不免,而以藏舍利則可以久存,藏私印或以速壞。貴舍利而賤私印,樂久存而悲速壞,物豈有是哉。予其並舍之。」【註】或熙寧四年(1071)作於蘇州。述及本次過蘇州事。

【案】

蘇軾過蘇州,登虎丘見王元之畫像,捨銅龜子﹝銅龜子是一種玩物,古稱安放家中,有安家、鎮宅、賜福、招財、避邪、保平安等功效。﹞,重造報恩寺古塔。銅龜子式樣見圖0308。

蘇州:《宋史‧蘇州》載:「平江府,望,吳郡。太平興國三年,改平江軍節度。本蘇州,政和三年,升為府。紹興初,節制許浦軍。崇寧戶一十五萬二千八百二十一,口四十四萬八千三百一十二。貢葛、蛇床子、白石脂、花席。縣六:吳,[望。]長洲,[望。]昆山,[望。]常熟,[望。]吳江,[緊。]嘉定。[上。嘉定十五年,析昆山縣置,以年為名。]」平江即今蘇州。基本上,北宋時,江陰屬常州,南宋時江陰屬蘇州。北宋時期屬兩浙路。宋徽宗政和三年,升為平江府。當時蘇州已經是江南重要的工商業都會,以絲綢著稱。1130年2月,金兵南下,毀壞、屠殺該城,戰後不久得到恢復。1275年,蒙古軍隊佔領蘇州。元改「平江路」。元末時,張士誠自稱吳王再改平江路為隆平府,都治蘇州。清代姑蘇繁盛圖部分,見圖309。

王元之: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出身清寒,世代務農。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中進士,最初擔任成武縣主簿。端拱元年(988),被召見入京,擔任右拾遺、直史館。後來歷任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為人剛直,敢直言進諫,曾三次被貶職:於淳化二年(991),一貶商州,於至道元年,二貶滁州,於咸平元年(998),三貶黃州。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徙蘄州,卒於任,年四十八。《宋史‧王禹偁傳》載:「王禹偁字元之,濟州鉅野人。世為農家,九歲能文,畢士安見而器之。太平興國八年擢進士,授成武主簿。徙知長洲縣,就改大理評事。同年生羅處約時宰吳縣,日相與賦詠,人多傳誦。端拱初,太宗聞其名,召試,擢右拾遺、直史館,賜緋。故事,賜緋者給塗金銀帶,上特命以文犀帶寵之。即日獻端拱箴以寓規諷。」又:「禹偁詞學敏贍,遇事敢言,憙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為己任。嘗云:『吾若生元和時,從事於李絳、崔羣間,斯無媿矣。』其為文著書,多涉規諷,以是頗為流俗所不容,故屢見擯斥。所與游必儒雅,後進有詞藝者,極意稱揚之。如孫何、丁謂輩,多游其門。有小畜集二十卷、承明集十卷、集議十卷、詩三卷。子嘉祐、嘉言俱知名。嘉祐為館職,寇準曰:『吾尹京,外議云何?』對曰:『人言丈人且入相。』準曰:『於吾子意何如?』嘉祐曰:『以愚觀之,不若不為相之善也,相則譽望損矣。自古賢相,所以能建功業、澤生民者,其君臣相得,如魚之有水,故言聽計從,而臣主俱榮。今丈人負天下重望,中外有太平之責焉,丈人於明主,能若魚之有水乎?』準大喜,執其手曰:『元之雖文章冠天下,至於深識遠慮,或不逮吾子也。』嘉祐官不顯。嘉言以進士第為江都簿,真宗嘗觀禹偁奏章,嗟美切直,因訪其後,宰相以嘉言聞。即召對,擢大理評事,至殿中侍御史。」汾:王禹偁曾孫。《宋史‧王禹偁(附載)》載:「曾孫汾舉進士甲科,仕至工部侍郎,入元祐黨籍。」

蘇州虎丘寺:《方輿勝覽‧平江府》載:「虎丘山在城西北九里,又名海湧山,遙望平田中一小丘。越絶書吴王闔廬葬虎丘山下,發五都之士十萬人共治葬,穿土為川,積壤為丘。池廣六十歩,水深一丈五尺。銅棺三重,澒池六尺。黄金珠玉為鳬鴈,扁諸之劍、魚腸之劍在焉。葬三日,金精上騰為白虎,蹲踞於上。○《世説》:『始皇嘗登此阜,將發塜取寳鍔,俄有白虎,始皇拔劍刺虎,虎隠入山,因名虎丘。後避唐諱,改虎為武。』山有雲巖寺。○范至能再到詩:『不過溪橋又兩年,偶随笻竹訪幽禪。有縁再踏雲岩路,無處重尋石井泉。擬輟半山分座住,先携一枕借床眠。覺来飽喫紅蓮飯,正是塘東稻熟天。』○葉正則詩:『虎丘之名嵗二千,虎丘之丘何眇然。衆山争髙隠日月,笑此拳石埋平田。雖然培塿疑異物,劃開隂崖十丈懸。冡中有恨索遺指,亭上無語傳枯禪。徧是吴人愛山急,逐面分方夸憑立。屋承隋、唐良穏稱,墨題熙豐尚新濕。松梢莫遺風雨横,石盤自添苔蘚澁。春来春去吴人逰,足蠒層顛踣應泣。』」相傳遠古時期,虎丘為汪洋大海中的小島,故今有「海湧峰」石碑。春秋時為吳王闔閭的行宮,闔閭死後亦葬於此。東晉時,司徒王珣及其弟司空王瑉各自在山中營建別墅,後來舍宅為虎丘山寺。唐代,為避唐高祖李淵祖父李虎名諱,虎丘一度改名武丘,虎丘山寺亦易名為武丘報恩寺。寶曆元年( 825 ),白居易任蘇州刺史,開鑿了一條長七里的山塘河,並引水環山。北宋至道中,知州魏庠奏改虎丘山寺為雲岩禪寺。虎丘現有的佛塔是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至北宋建隆二年(961)時建造。清初虎丘最盛时期,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曾六次南巡,每次下江南都要光臨虎丘。虎丘位置參考圖310;今虎丘概況,參考圖311。

報恩寺與古塔:報恩寺塔位於蘇州市報恩寺內,俗稱北寺塔。南朝·梁中大通四年(532)建十一層塔。唐開元二十六年(734),通玄寺易名「開元寺」。北周顯德年間,錢鏐移支硎山報恩寺額於原開元寺址,從此定名為報恩寺。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改建成八面九層塔,磚身木檐,高76米。《堯峰文鈔‧重修報恩寺記》載:「報恩寺直府治卧龍街之北,俗但謂之北寺。宋世佛日崧法師道場也,按《郡志》在孫吳時為通玄寺,在唐為開元寺,至吳越有國始易今名。宋崇寜中加號萬嵗,尋以崧法師開演華嚴疏鈔於此,敕為賢首教寺其地,故有塔十一層,凡再建再毁。紹興末,行者大圓重建始去其二級為九層,明隆慶中又不戒於火,僧如金重建,推為一郡浮圖之冠,蓋此寺屢興屢廢,踰千載矣!」蘇州報恩寺概略位置,見圖312;報恩寺塔(今北塔)現況,見圖313。

《吳郡志》載:「報恩寺在長洲縣西北,即吳先生母吳夫人捨宅所建,通寺基也。支硎山亦有報恩寺,或云錢氏建,移額於此寺。有小院五,曰文殊、曰法華、曰泗州、曰水陸、曰普賢,有塔十一級,兵燼後,有行者金大圓幕眾復建,僅能九級,所費計數十萬緡。寺有臥佛,北人多呼為臥佛寺。舊有不染塵觀音像,高數丈。今復塑者,徒存其名矣!」

熙寧六年(1073)癸丑,蘇軾三十八歲。時任杭州倅。

冬日,以轉運司檄,往常、潤、蘇、秀賑饑民。十二月至蘇州。

【引】

施宿《東坡先生年譜》熙寧六年紀事:「冬日,以轉運司檄,往常、潤、蘇、秀﹝秀州,今嘉興。﹞賑饑民。」

蘇軾《仁宗皇帝御飛白﹝《漢典》稱:一種特殊的書法,筆畫中露出一絲絲的白地,像用枯筆寫成的樣子。也叫飛白書。﹞記》云:「問世之治亂,必觀其人。問人之賢不肖,必以世考之。《孟子》曰:『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合抱之木,不生於步仞之丘;千金之子,不出於二家之市。臣嘗逮事仁宗皇帝,其愚不足以測知聖德之所至,獨私竊覽觀四十餘年之間,左右前後之人,其大者固已光明儁偉,深厚雄傑,不可窺較;而其小者,猶能敦樸愷悌,靖恭持重,號稱長者。當是之時,天人和同,上下驩心。才智不用而道德有餘,功業難名而福祿無窮。升遐以來,十有二年,若臣若子,罔有內外,下至深山窮谷老婦稚子,外薄四海裔夷君長,見當時之人,聞當時之事,未有不流涕稽首者也。此豈獨上之澤歟?凡在廷者,與有力焉。太子少傅安簡王公﹝安簡王公:王舉正,字伯仲,鎮定人。王化基子。為人穩重,以蔭補秘書省校書郎。後以進士及第,歷官館閣校勘、集賢校理。再以禮部侍郎出京知許州。﹞,諱舉正,臣不及見其人矣,而識其為人。其流風遺俗可得而稱者,以世考之也。熙寧六年冬,以事至姑蘇﹝蘇州﹞,其子誨出慶曆中所賜公端敏字二飛白筆一以示臣,且謂臣記之,將刻石而傳諸世。臣官在太常,職在太史,於法得書。且以為抱烏號之弓,不若藏此筆;寶曲阜之履,不若傳此書;考追蠡以論音聲,不若推點畫以究觀其所用之意;存昌歜以追嗜好,不若因褒貶以想見其所與之人。或藏於名山,或流於四方,凡見此者,皆當聳然而作,如望旄頭之塵,而聽屬車之音,相與勉為忠厚而恥為浮薄,或由此也夫。」【註】熙寧六年(1073)十二月作於蘇州。

蘇軾《惠山謁錢道人﹝錢安道之弟,號惠山山人。﹞,烹小龍團,登絕頂,望太湖》云:「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連。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石路縈回九龍脊,水光翻動五湖天。孫登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註】熙寧六年(1073)十二月作於無錫。

蘇軾《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云:「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其二詩曰:「南來三見歲云徂,直恐終身走道途。老去怕看新歷日,退歸擬學舊桃符。煙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尋病客鬚。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醉後飲屠蘇。」【註】熙寧六年(1073)除夕夜作於常州城外。

【案】

蘇軾於熙寧六年(1073)冬日,以轉運司檄,往常、潤、蘇、秀賑饑民。自杭州至潤州路線,參考圖314。估計於十一月下旬自杭州出發,沿運河上行,除夕夜抵常州運河邊,不打擾官民,故艤舟城外運河邊。

誨:王誨字規父,王舉正子。累官至羣牧判官、度支判官、司勳郎中。熙寧六年以朝散大夫知蘇州。蘇軾《次韻王忠玉遊虎丘絕句三首》其一云:「當年大白此相浮,老守娛賓得二丘。(郡人有閭丘公。太守王規父嘗云:『不謁虎丘,即謁閭丘。』規父,忠玉伯父也。)白髮重來故人盡,空餘叢桂小山幽。」【註】此詩中提到太守王規父,忠玉伯父也。即蘇軾至蘇州時,王規父為太守。本文於元祐四年(1089)作於杭州。

惠山/惠山泉/秦觀墓:惠山,也稱慧山,坐落無錫西郊,是天目山的支脈。山有九峰,猶如九龍。乾隆認為:唯惠山幽雅嫻靜,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屬」。惠山九峰中最著名的有三個山峰,即頭茅峰、二茅峰、三茅峰。《輿地紀勝‧常州》載:「慧山(同惠山),去無錫縣七里。《南徐州記》云:『南北數十里山巔,東西各有泉,皆合餘縣西,南入太湖,山上有普利院。』」又:「惠山泉,在惠山寺,陸鴻漸煎茶驗其味於諸水,為第二,又名惠山井。」蘇軾登頂望太湖,確實位置不詳。無錫惠山泉與宋代無錫城郭關係位置圖,見圖315、316。惠山泉現況,見圖317。

█秦觀墓:位於惠山二茅峰南坡支脈蔡龍山上。墓始建於南宋紹興初年,乃其子秦湛任常州通判時,將其棺自高郵遷至無錫,與夫人徐氏合葬於惠山之坡;秦觀墓位置,見圖0315、0316;惠山泉現況,見圖317;今秦觀墓概況,參考圖318。

野宿常州城外:蘇軾於熙寧六年(1073)冬日,以轉運司檄,往常、潤、蘇、秀賑饑民。除夕舟行至常州,泊船於運河邊,不去打擾常州市。常州百姓為紀念蘇軾泊舟於此,而建「艤舟亭」作紀念。今此處建有東坡公園。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時,在此興建過萬壽亭行宮,重修過艤舟亭。艤舟亭位置及現況,參考圖319、320、321、322。

熙寧七年(1074)甲寅,蘇軾三十九歲

蘇軾任杭州倅。於熙寧六年(1073)冬日,以轉運司檄,往常、潤、蘇、秀賑饑民。已行至常州。

正月事。

蘇軾《元旦過丹陽,明日立春,寄魯元翰魯有開字元翰,參知政事宗道從子也。好禮學,通左氏春秋。時在杭州與蘇軾同任通判。﹞》云:「堆盤紅縷細茵陳,巧與椒花兩鬪新。竹馬異時寧信老,土牛明日莫辭春。西湖弄水猶應早,北寺﹝此處北寺應指杭州北山之寺。﹞觀燈欲及辰。白髮蒼顏誰肯記,曉來頻嚏為何人。」【註】熙寧七年(1074)正月一日作。昨夜宿常州城運河濱,今日已達丹陽,兩地距離八十里,舟速相當快。

蘇軾《刁同年﹝刁璹,字景汜,潤州人。與東坡同年進士。曾任杭州於潛縣令。﹞草堂﹝草堂已佚。﹞》云:「不用長竿矯繡衣,南園北第兩參差。青山有約長當戶,流水無情自入池。歲久酴醿渾欲合,春來楊柳不勝垂。主人不用怱怱去,正是紅梅着子時。」【註】熙寧七年(1074)正月作於潤州。蘇軾讚揚刁童年草堂。

蘇軾《刁景純賞瑞香花,憶先朝侍宴,次韻》云:「上宛夭桃自作行,劉郎去後幾回芳。厭從年少追新賞,閑對宮花識舊香。欲贈佳人非泛洧,好紉幽佩弔沉湘。鶴林神女無消息,為問何年返帝鄉。」【註】熙寧七年(1074)正月作於潤州。與刁景純賞瑞香花。

蘇軾《景純見和,復次韻贈之,二首》其一云:「解組歸來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涼。卷簾堂上檀槽鬧,送客林間樺燭香。淺量已愁當酒怯,非才尤覺和詩忙。何人貪佩黃金印,千柱耽耽鎖北岡。」其二云:「人間膏火正爭光,每到藏春得暫涼。多事始知田舍好,兇年偏覺野蔬香。溪山勝畫徒能說,來往如梭為底忙。老去此身無處著,為翁載插萬松岡。」【註】熙寧七年(1074)正月作於潤州。蘇軾次韻刁景純詩。

蘇軾《景純復以二篇,一言其亡兄與伯年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韻》其一云:「靈壽扶來似孔光,感時懷舊一悲涼。蟾枝不獨同攀桂,雞舌還應共賜香。〈(亦同為郎。)〉等是浮休無得喪,麤分憂樂有閑忙。年來世事如波浪,鬱鬱誰知柏在岡。」其二云:「屢把鉛刀齒步光,更遭華袞照龎涼。蘇門山上莫長嘯,薝葡林中無別香。燭燼已殘中夜刻,槐花還似昔年忙。背城借一吾何敢,慎莫樽前替戾岡。」【註】熙寧七年(1074)正月作於潤州。與刁景純往來詩作。景純亡兄與蘇軾伯父渙同年。

蘇軾《同柳子玉﹝柳謹,丹徒人(今鎮江),慶曆二年進士,累官尚書郎,其子仲遠與軾堂妹為婚。﹞遊鶴林、招隱,醉歸,呈景純》云:「花時臘酒照人光,歸路春風灑面涼。劉氏宅邊霜竹老,戴公山下野桃香。巖頭匹練兼天凈,泉底真珠濺客忙。安得道人攜笛去,一聲吹裂翠崖岡。」【註】熙寧七年(1074)正月作於潤州。蘇軾與柳子玉遊鶴林、招隱寺。

蘇軾《柳子玉亦見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不詳﹞》云:「不羨腰金照地光,暫時假面弄西涼。晴窗咽日肝腸暖,古殿朝真屨袖香。」【註】熙寧七年(1074)正月作於潤州。兼寄柳子玉兄子璋道人。

蘇軾《子玉家宴,用前韻見寄,復答之》云:「自酌金樽勸孟光,更教長笛奏伊涼。〈(子玉家有笛妓。)〉牽衣男女繞太白,扇枕郎君煩阿香。詩病逢春轉深痼,愁魔得酒暫奔忙。醒時情味吾能說,日在西南白草岡。」【註】熙寧七年(1074)正月,蘇軾參加柳子玉家宴,子玉家有笛妓。

蘇軾《柳氏二外甥求筆跡二首》其一云:「退筆﹝即禿筆﹞成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其二云:一紙行書兩絕詩,遂良鬚鬢已成絲。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註】熙寧七年(1074)正月作於潤州。二外甥即柳仲遠與堂妹之子。

【案】

蘇軾於熙寧七年(1074)正月初一過丹陽,其餘時間均在潤州,除公辦外,多與友四處遊歷、飲酒作詩。蘇軾在潤州主要交往對象應為柳子玉,其子柳仲遠娶蘇軾姊女,即蘇軾堂妹。蘇軾對此堂妹頗為疼愛;另一交遊往來對象為刁景純。

丹陽:鎮江東南二十五公里。宋代屬潤洲(鎮江)轄下之縣。丹陽位於大運河側,屬鎮江市管轄,其位置參考圖313。丹陽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文化之城。丹陽歷史悠久,有2400多年建城史,是春秋時期德者延陵季子的封疆之地,也是南朝齊梁兩代帝王的故里。鳳凰山遺址見證了丹陽6000多年的文明史,葛城遺址證明了丹陽是吳文化的發祥地。西晉玉乳泉、北宋嘉山寺、明朝萬善塔、西門老街、南門老街等眾多名勝古跡更是丹陽悠久歷史的有效見證。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廣為流傳,岳氏報本、陳東上書等動人故事名揚天下。丹陽人傑地靈,不僅孕育了春秋季子、齊梁帝王等歷史名人,更誕生了馬相伯、呂鳳子、呂叔湘、匡亞明等近現代名家。丹陽文物眾多,延陵季子碑、齊梁帝陵石刻、江南第一梵鐘等歷史文物賦予了丹陽「江南文物之邦」的美譽。

刁景純(刁同年):元至順《鎮江志‧人材》載:「刁約,繹弟,字景純,天聖八年登進士第乙科,歷諸王宮教授,嘉祐初假太常少卿直史館使契丹,還判度支出為兩浙轉運使,歷守揚州、宣州湖州,熙寧初判太常寺,卒年逾八十。」蘇軾《祭刁景純墓文》云:「嗟我少君,四十二歲。君不我少,謂我昆弟。」【註】元豐二年(1079)四月作於潤州。蘇軾《哭刁景純》云:「讀書想前輩,每恨生不早。紛紛少年場,猶得見此老。此老如松柏,不受霜雪槁。直從毫末中,自養到合抱。」【註】熙寧十年(1077)作於徐州。

鶴林:《太平寰宇記‧潤州》載:「黃鶴山,在縣西南三里。宋高祖,丹徒人,潛龍時常遊竹林寺,每昔於此山,常有黃鶴飛舞,後改竹林寺為鶴林寺。」今鶴林寺幾乎已全毀,尚存少部分遺跡可見,其位址大約在今黃鶴山路與林隱路所圍區段,見圖323;鶴林寺遺址現況,見圖324。

招隱:《太平寰宇記‧潤州》載:「招隱山,在縣西南七里。梁昭明太子曾遊此山讀書,因名招隱山,今石案古跡猶存見。有虎跑泉及玉蘂樹。唐李德裕在任作記,碑存。」《輿地紀勝‧鎮江府》載:「招隱山,在丹徒縣西南七里。梁昭明太子曾由此山讀書,因名招隱山。……招隱寺,宋戴顒居此後,以為寺,張祜有留題。」招隱寺今已毀,只見部分遺跡,其位置在今南山景區內。參考圖322;招隱寺遺跡現況,見圖325。

亡兄與伯年同年:亡兄,即刁景純之兄,元至順《鎮江志‧人材》載:「刁繹,天聖二年登進士第丙科,授太常博士,通判揚州卒,父湛,見孝友類。」蘇軾伯父渙與刁繹為同年進士。

柳氏二外甥:蘇軾堂妹婿柳仲遠之子,柳子玉之孫,及柳閎與柳闢。蘇軾《跋柳閎楞嚴經後》云:「吾甥柳闢,孝弟夙成,自童子能為文,不幸短命。其兄閎為手寫此經。閎既已識佛意,則闢亦當冥受其賜矣。」【註】建中靖國元年(1101)六月作於潤州。

二月紀事。

【引】

蘇軾《成都進士杜暹伯升出家,名法通,往來吳中》云:「欲識當年杜伯升,飄然雲水一孤僧。若教俯首隨韁鎖,料得如今似我能。〈(柳子玉云,通若及第,不過似我。)〉」【註】熙寧七年(1074)二月作於潤州。杜暹伯升出家,名法通,往來吳中

蘇軾《蘇州請通長老疏》云:「成都通法師,族本縉紳,實西州之望;業通詩禮,為上國之光。爰自幼齡,綽有遠韻。辭君親於方壯,棄軒冕於垂成。自儒為佛,而未始業儒;由律入禪,而居常持律。報恩寺水陸禪院﹝即今蘇州北寺。﹞,四眾之淵藪,三吳之會通。願振法音,以助道化。所為者大,無事於謙。」【註】熙寧七年(1074)二月作於潤州,續說通長老事。

蘇軾《子玉以詩見邀,同刁丈遊金山》云:「君年甲子未相逢,難向君前說老翁。更有方瞳八十一,奮衣矍鑠走山中。」【註】熙寧七年(1074)二月作於潤州。蘇軾同刁丈遊金山。

蘇軾《金山寺與柳子玉飲,大醉,臥寶覺禪禢,夜分方醒,書其壁》云:「惡酒如惡人,相攻劇刀箭。頹然一榻上,勝之以不戰。詩翁氣雄拔,禪老語清軟。我醉都不知,但覺紅綠眩。醒時江月墮,摵摵風響變。惟有一龕燈,二豪俱不見。」【註】熙寧七年(1074)二月作於潤州。蘇軾於金山寺與柳子玉飲大醉,臥寶覺禪禢,夜分方醒,書其壁。

蘇軾《送柳子玉赴靈仙》云:「世事方艱便猛回,此心未老已先灰。何時夢入真君殿,也學傳呼觀主來。」【註】熙寧七年(1074)二月作於潤州。蘇軾送柳子玉往監靈仙觀。

蘇軾《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其一《退圃》云:「百丈休牽上瀨船,一鉤歸釣縮頭鯿。園中草木春無數,祉有黃楊厄閏年。(俗說黃楊歲長一寸,遇閏退三寸。)」其二《逸唐》云:「西山煙雨卷疏簾,北戶星河落短簷。不獨江天解空闊,地偏心遠似陶潛。」其三《遯軒》云:「冠蓋相望起隱淪,先生那得老江村。古來真遁何曾遁,笑殺逾垣與閉門。」其四《遠樓》云:「西山煙雨卷疎簾,北戶星河落短簷。不獨江天解空闊,地偏心遠似陶潛。」【註】熙寧七年(1074)二月作於潤州。與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

蘇軾《遊鶴林、招隱二首》其一云:「郊原雨初霽,春物有餘妍。古寺滿修竹,深林聞杜鵑。睡餘柳花墮,目眩山櫻然。西窗有病客,危坐看香煙。」其二云:「行歌白雲嶺,坐詠修竹林。風輕花自落,日薄山半陰。澗草誰復識,聞香杳難尋。時見城市人,幽居惜未深。」【註】熙寧七年(1074)二月作於潤州。蘇軾再遊遊鶴林、招隱二寺,作《遊鶴林、招隱 二首》。

蘇軾《書普慈長老壁》其一云:「普慈寺後千竿竹,醉裏曾看碧玉緣。倦客再遊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久參白足知禪味,苦厭黃公聒晝眠。惟有兩株紅百葉,晚來猶得向人妍。」註】熙寧七年(1074)二月作於潤州。於普慈寺書其壁。

蘇軾《書焦山綸長老壁》云:「法師住焦山,而實未嘗住。我來輒問法,法師了無語。法師非無語,不知所答故。君看頭與足,本自安冠屨。譬如長鬣人,不以長為苦。一旦或人問,每睡安所措。歸來被上下,一夜著無處。展轉遂達晨,意欲盡鑷去。此言雖鄙淺,故自有深趣。持此問法師,法師一笑許。」【註】熙寧七年(1074)二月作於潤州。蘇軾書焦山綸長老壁。

蘇軾《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云:「沐罷巾冠快晚涼,睡餘齒頰帶茶香。艤舟北岸何時渡,晞髮東軒未肯忙。康濟此身殊有道,醫治外物本無方。風流二老長還往,顧我歸期尚渺茫。」【註】熙寧七年(1074)二月作於潤州。蘇軾別金山。

蘇軾《刁景純席上和謝生二首》其一云:「悞入仙人碧玉壺,一歡那復間親踈。杯盤狼籍吾何敢,車騎雍容子甚都。此夜新聲聞北里,他年故事記南徐。欲窮風月三千界,願化人天百億軀。」其二云:「縱飲誰能問挈壺,不知門外曉星疎。綺羅勝事齊三閣,賓主談鋒敵兩都。榻畔煙花常歎杜,海中童丱尚追徐。毋多酌我君須聽,醉後麤狂膽滿軀。」【註】熙寧七年(1074)二月作於潤州。刁景純席上和謝生。

蘇軾《和蘇州太守王規父侍太夫人觀燈之什。余時以劉道原見訪,滯留京口,不及赴此會,二首》其一云:「不覺朱幡輾後塵,爭看繡幰錦纏輪。洛濱侍従三人貴,京兆平反一笑春。但逐東山攜妓女,那知後閣走窮賓。滯留不見榮華事,空作賡詩第七人。」其二云:「翻翻緹騎走香塵,激激飛濤射火輪。美酒留連三夜月,豐年傾倒五州春。(時浙西皆以不熟罷燈,惟蘇獨盛。)安排詩律追強對,蹭蹬歸期為惡賓。墮珥遺簪想無限,華胥猶見夢回人。」【註】王規父時知蘇州,與蘇州觀燈,蘇軾滯留井口(鎮江),不及赴此會。

【案】

蘇軾本年二月在潤州作詩甚豐。與通長老、柳子玉、俞康直、刁景純、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蘇州王規父有來往。

潤州:《宋史‧潤州》載:「鎮江府,望,丹陽郡,鎮江軍節度,開寶八年改。本潤州,政和三年升為府,建炎三年置帥。四年,加大使兼沿江安撫,以浙西安撫復還臨安。崇寧戶六萬三千六百五十七,口一十六萬四千五百六十六。貢羅、綾。縣三:丹徒,[緊。有圌山砦。]丹陽,[緊。熙寧五年,省延陵縣為鎮入焉。]金壇。[緊。]」潤州即今鎮江。在有文字記載的3000餘年漫長的歲月中,鎮江曾多次更名:春秋時稱為「朱方」,戰國時改稱「谷陽」,秦朝時稱「丹徒」,三國時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設「南徐州」,隋統一後改置「潤州」,鎮江之名自北宋至今。而每一次名稱的變化毫無例外地都打上了那個時代特定的政治或軍事意義的烙印。與此同時,每一次城市名稱的改動也都伴生了精彩的故事或傳說。鎮江市歷代城郭,見圖326、327。

通長老:蘇軾《成都進士杜暹伯升出家,名法通,往來吳中》云:「欲識當年杜伯升,飄然雲水一孤僧。若教俯首隨韁鎖,料得如今似我能。(柳子玉云:『通若及第,不過似我。』)」通長老當為成都進士杜暹伯。

寶覺:蘇軾《金山長老寶覺禪師贊》云:「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是惟寶覺,大士之像。因是識師,是則非師。因師識道,道亦如是。」查慎行《蘇軾補注‧卷十一‧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題註》云:「《金山志》:『宋寶覺禪師乃育王璉禪師法嗣,南嶽下十二世,傳雲門宗。』」金山寺早期在水中狀態,見圖328。

圓通長老:不詳。

洞霄宮:洞霄宮:《輿地紀勝‧臨安府‧景物下》載:「天柱福地,在餘杭縣南十八里,漢武帝始建宮壇於大滌洞前,唐高宗移於前谷。真宗賜今名。」又:「大滌洞,《寰宇記》云:『在餘杭縣天柱宮南。』」洞霄宮位於今臨安市青山鎮。大滌山位宮裡村,大滌山主峰是天柱山,峰下有洞霄宮,離老餘杭約8公里。今洞宵宮已毀,已重建簡單鐵屋。大滌洞仍在。

俞康直:《京口耆舊傳‧俞康直傳》載:「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縣來居,用從祖太尉獻卿恩補太廟齋郎,主潮陽簿,為杭州觀察推官,後監洞霄宮。」

普慈長老:普慈為寺名。元至順《鎮江志‧僧寺》載:「昭慶報慈寺,在城西二里,偽吳順義三年置,初名延壽,宋改普慈。(東坡詩『普慈寺後千竿竹』即其地也。)政和閒賜今額。(中書侍郎劉逵請為功德院,賜今額。)」,今普慈寺已佚。普慈長老,不詳。

焦山綸長老:焦山位於鎮江市區北長江之中,上有定慧寺。本篇前文已詳述。綸長老,蘇軾《自金山放船至焦山》云:「老僧下山驚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談 (焦山長老,中江人也) 。自言久客忘鄉井,只有彌勒為同龕。」【註】熙寧四年(1071)十一月作。詩中自注「焦山長老,中江人也」,餘不詳。

劉道原:《宋史‧劉道原傳》載:「劉恕字道原,筠州人。父渙字凝之,為潁上令,以剛直不能事上官,棄去。家于廬山之陽,時年五十。歐陽脩與渙,同年進士也,高其節,作廬山高詩以美之。渙居廬山三十餘年,環堵蕭然,饘粥以為食,而游心塵垢之外,超然無戚戚意,以壽終。恕少穎悟,書過目即成誦。八歲時,坐客有言孔子無兄弟者,恕應聲曰:『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坐驚異。年十三欲應制科,從人假漢、唐書,閱月皆歸之。謁丞相晏殊,問以事,反覆詰難,殊不能對。恕在鉅鹿時,召至府,重禮之,使講春秋,殊親帥官屬往聽。未冠,舉進士,時有詔,能講經義者別奏名,應詔者才數十人,恕以春秋、禮記對,先列注疏,次引先儒異說,末乃斷以己意,凡二十問,所對皆然,主司異之,擢為第一。他文亦入高等,而廷試不中格,更下國子試講經,復第一,遂賜第。調鉅鹿主簿、和川令,發強擿伏,一時能吏自以為不及。恕為人重意義,急然諾。郡守得罪被劾,屬吏皆連坐下獄,恕獨恤其妻子,如己骨肉,又面數轉運使深文峻詆。篤好史學,自太史公所記,下至周顯德末,紀傳之外至私記雜說,無所不覽,上下數千載間,鉅微之事,如指諸掌。司馬光編次資治通鑑,英宗命自擇館閣英才共修之。光對曰:『館閣文學之士誠多,至於專精史學,臣得而知者,唯劉恕耳。』即召為局僚,遇史事紛錯難治者,輒以諉恕。恕於魏、晉以後事,考證差繆,最為精詳。王安石與之有舊,欲引置三司條例。恕以不習金穀為辭,因言天子方屬公大政,宜恢張堯、舜之道以佐明主,不應以利為先。又條陳所更法令不合衆心者,勸使復舊,至面刺其過,安石怒,變色如鐵,恕不少屈;或稠人廣坐,抗言其失無所避,遂與之絕。方安石用事,呼吸成禍福,高論之士,始異而終附之,面譽而背毀之,口順而心非之者,皆是也。恕奮厲不顧,直指其事,得失無所隱。光出知永興軍,恕亦以親老,求監南康軍酒以就養,許即官修書。光判西京御史臺,恕請詣光,留數月而歸。道得風攣疾,右手足廢,然苦學如故,少間,輒修書,病亟乃止。官至祕書丞,卒,年四十七。恕為學,自曆數、地里、官職、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牘,皆取以審證。求書不遠數百里,身就之讀且抄,殆忘寢食。偕司馬光游萬安山,道旁有碑,讀之,乃五代列將,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終,歸驗舊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書,恕枉道借覽。次道日具饌為主人禮,恕曰:『此非吾所為來也,殊廢吾事。』悉去之。獨閉閤,晝夜口誦手抄,留旬日,盡其書而去,目為之翳。著五代十國紀年以擬十六國春秋,又采太古以來至周威烈王時事,史記、左氏傳所不載者,為通鑑外紀。家素貧,無以給旨甘,一毫不妄取於人。自洛南歸,時方冬,無寒具。司馬光遺以衣襪及故茵褥,辭不獲,強受而別,行及潁,悉封還之。尤不信浮屠說,以為必無是事,曰:『人如居逆旅,一物不可乏,去則盡棄之矣,豈得齎以自隨哉。』好攻人之惡,每自訟平生有二十失、十八蔽,作文以自警,亦終不能改也。」

王規父:蘇軾《次韻王忠玉遊虎丘絕句三首》其一云:「當年大白此相浮,老守娛賓得二丘。(郡人有閭丘公。太守王規父嘗云:『不謁虎丘,即謁閭丘。』規父,忠玉伯父也。)白髮重來故人盡,空餘叢桂小山幽。」其二云:「青蓋紅旗映玉山,新詩小草落玄泉。風流使者人爭看,知有真娘立道邊。〈(虎丘中路有真娘墓。)〉」其三云:「舞衣歌扇轉頭空,只有青山杳靄中。莫共吳王鬥百草,使君未敢借驚鴻。」王規父時為蘇州太守,蘇軾友。

四月紀事。

春夏之交。

【引】

蘇軾《蝶戀花(京口﹝今鎮江市區﹞得鄉書)》云:「雨後春容清更麗。只有離人,幽恨終難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一紙鄉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個成歸計。回首送春拚一醉。東風吹破千行淚。」【註】作於熙寧七年(1074)春末作於潤州。

蘇軾《少年遊(潤州作代人寄遠)》云:「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註】作於熙寧七年(1074)四月,作於潤州,去年相送,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蘇軾《醉落魄(離京口作)》云:「輕雲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孤城回望蒼煙合。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巾偏扇墜藤床滑。覺來幽夢無人說。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註】作於熙寧七年(1074)初夏,仍於潤州,然,二更酒醒船初發。

蘇軾《常潤道中,有懷錢塘﹝杭州﹞,寄述古﹝時為杭州守陳襄。﹞五首》其一云:「從來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兩過春。沂上已成曾點服,泮宮初采魯侯芹。休驚歲歲年年貌,且對朝朝暮暮人。細雨晴時一百六,畫船鼉鼓莫違民。」其二云:「草長江南鶯亂飛,年來事事與心違。花開後院還空落。燕入華堂怪未歸。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點檢幾人非。去年柳絮飛時節,記得金籠放雪衣。〈(杭人以放鴿為太守壽。)〉」其三云:「浮玉山﹝即金山寺﹞頭日日風,〈(即金山也。)〉湧金門外已春融。二年魚鳥渾相識,三月鶯花付與公。剩看新翻眉倒暈,未應泣別臉消紅。何人織得相思字,寄與江邊北向鴻。」其四云:「國艷夭嬈酒半酣,去年同賞寄僧簷。但知撲撲晴香軟,誰見森森曉態嚴。穀雨共驚無幾日,蜜蜂未許輒先甜。應須火急回征棹,一片辭枝可得粘?」其五云:「惠泉山下土如濡,陽羨溪頭米勝珠。賣劍買牛吾欲老,殺雞為黍子來無。地偏不信容高蓋,俗儉真堪著腐儒。莫怪江南苦留滯,經營身計一生迂。」【註】熙寧七年(1074)春日,作於常潤道中。其五乃作於常州。

蘇軾《杭州牡丹開時,僕猶在常、潤。周令作詩見寄,次其韻,復次一首送赴闕》其一云:「羞歸應為負花期,已是成陰結子時。與物寡情憐我老,遣春無恨賴君詩。玉臺不見朝酣酒,金縷猶歌空折枝。從此年年定相見,欲師老圃問樊遲。」其二:「莫負黃花九日期,人生窮達可無時。十年且就三都賦,萬戶終輕千首詩。天靜傷鴻猶戢翼,月明驚鵲未安枝。君看六月河無水,萬斛龍驤到自遲。」【註】熙寧七年(1074)四月作,作於常潤道中。

【案】

蘇軾於正月初至鎮江,約於四月初離開鎮江,在鎮江停留約三個月餘。為何賑災可在鎮江停留如此長時間?無解。

浮玉山:指金山寺。《輿地紀勝‧鎮江府》載:「金山,在江中,去城七里,舊名浮玉。唐李錡鎮潤州,表名『金山』,因裴頭陀開山得金,故名。」

湧金門:宋杭州城西門,在今杭州市西湖大道與南山路交叉口附近。參考圖329。

餘杭門:約在今杭州北側運河轉彎處與環城北路交接處。《淳祐臨安志‧城府》載:「餘杭門,蘇呼北關門。……水門,北,餘杭門。」]餘杭門即清代武林門,概略位置,見圖330。

京口:東漢建安年間,京口時為鎮江地名。孫權治此,稱為京城;及遷建業,改名京口。現屬鎮江市的一個區,是鎮江市的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中心。

北固山:《太平寰宇記‧潤州》載:「北固山,在縣北一里。《南徐州記》云:『城西北有別嶺斜入江,三面臨水,號云北固。』劉楨《京口記》云:『回嶺入江,懸水峻壁。』舊北顧作『固』字。梁高祖云:『作鎮作固,誠有其語,然北望海口,實為壯觀,以理而推,宜改為顧望之顧。』《輿地志》云:『天景清明登之,望見廣陵城,如在青霄中,相去鳥道五十餘里。』」北固山在鎮江老鐵甕城前,臨江,原三面環水,山上有甘露寺。北固山位置,見圖331、332。

五月初夏紀事。

蘇軾自京口還錢塘。

【引】

蘇軾《卜算子(自京口還錢塘,道中記述古﹝陳襄,時任杭州太守。﹞太守)》云:「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杭州吳山。﹞好。吳蜀風流自古同,歸去應須早。還與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細看,應是容顏老。」【註】作於熙寧七年(1074)初夏。蘇軾自京口(鎮江)還錢塘(杭州)。

蘇軾《杭州牡丹開時,僕猶在常、潤。周令﹝錢塘縣令周攽。﹞作詩見寄,次其韻,復次一首送赴闕》其一云:「羞歸應為負花期,已是成陰結子時。與物寡情憐我老,遣春無恨賴君詩。玉臺不見朝酣酒,金縷猶歌空折枝。從此年年定相見,欲師老圃問樊遲。」其二云:「莫負黃花九日期,人生窮達可無時。十年且就三都賦,萬戶終輕千首詩。天靜傷鴻猶戢翼,月明驚鵲未安枝。君看六月河無水,萬斛龍驤到自遲。」【註】作於熙寧七年(1074)。或作於丹陽。

施宿《東坡先生年譜》熙寧七年(1074)甲寅五月紀事:「天章閤待制李師中言:乞召方正有道之士如司馬光、蘇軾、轍輩復置左右,以輔聖德。」《續資治通鑑長編》熙寧七年(1074)甲寅五月戊戌(一日)紀事:「左司郎中、天章閣待制李師中言:『……伏望陛下詔求方正有道之士,召詣公車對策,如司馬光、蘇軾、蘇轍輩,復置左右,以輔聖德。』」【註】此時,李師中提議將蘇軾調回,後未成行

《續資治通鑑長編》熙寧七年(1074) 甲寅五月丙辰(十九日)紀事:「詔提點淮南東路刑獄、都官員外郎晁端彥徙兩浙路。……先是,中書言:『聞兩浙近年鹽課增羨,惟刑獄繁多,今據虞太寧奏,以申舉官司行鹽法差誤,盧秉挾恨捃拾。審如所奏,即多罪及無辜,刑禁之繁,恐由此起;兼聞多積壓鹽數。』故有是命。」【註】晁端彥徙兩浙路。後蘇軾有撰《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蘇軾《常州太平寺觀牡丹》云:「武林千葉照觀空,別後湖山幾信風。自笑眼花紅綠眩,還將白首對鞓紅。」【註】熙寧七年(1074)五月作於常州,觀太平寺牡丹。

蘇軾《遊太平寺淨土院,觀牡丹,中有淡黃一朵,特奇,為作小詩》云:「醉中眼纈自斕斑,天雨曼陀照玉盤。一朵淡黃微拂掠,鞓紅、魏紫不須看。」【註】熙寧七年(1074)五月,蘇軾在常州太平寺觀牡丹所作。

《烏臺詩案‧為錢公輔作哀辭》載:「熙寧七年五月,軾自杭州通判,移知密州,道經常州,見錢公輔子世雄。是時公輔已身亡,世雄要軾作公輔哀辭。」【註】蘇軾此時始見錢世雄。此時,蘇軾自鎮江歸返杭州,非移知密州。有誤。

蘇軾《題伯父﹝此處指蘇軾伯父蘇渙。﹞謝啟後》云:「天聖中,伯父中都公始舉進士於眉,年二十有三。時進士法寬,未有糊名也。試日,通判殿中丞蔣希魯下堂,觀進士程文,見公所賦,嘆其精妙絕倫。曰:『第一人無以易子。』公力自言年少學淺,有父兄在,決不敢當此選。希魯大賢之,曰:『君子成人之美。』乃以為第三。明年登乙科。此則其親書啟事謝希魯者也。公歿後十三年,得之宜興人單君錫家,蓋希魯宜興也。」【註】元豐五年(1082)七月十三日作於黃州。文中提到伯父歿後十三年,軾在單錫家獲得伯父渙「親書啟事」,也表明,蘇軾或於此時自常州赴宜興訪單錫。

蘇軾《鳳棲梧》云:「山秀芙蓉,溪明罨畫﹝今浙江長興縣溪名。﹞。真遊洞穴滄波下。臨風慨想斬蛟靈。長橋千載猶橫跨。解珮投簪,求田問舍。黃雞白酒漁樵社。元龍非復少時豪,耳根洗盡功名話。」【註】本詞載於《咸淳毗陵志》中,或蘇軾於此時撰於宜興。

蘇軾《無錫道中賦水車》云:「翻翻聯聯銜尾鴉,犖犖確確蛻骨蛇。分疇翠浪走雲陣,刺水綠針抽稻芽。洞庭五月欲飛沙,鼉鳴窟中如打衙。天公不見老農泣,喚取阿香推雷車。」【註】熙寧七年(1074)五月作於無錫。

蘇軾《虎丘寺》云:「入門無平田,石路細穿嶺。陰風生澗壑,古木翳潭井。湛盧誰復見,秋水光耿耿。鐵花秀岩壁,殺氣噤蛙黽。幽幽生公堂,左右立頑礦。當年或未信,異類服精猛。胡為百歲後,仙鬼互馳騁。窈然留新詩,讀者為悲哽。東軒有佳致,雲水麗千頃。熙熙覽生物,春意頗淒冷。我來屬無事,暖日相與永。喜鵲翻初旦,愁鳶蹲落景。坐見漁樵還,新月溪上影。悟彼良自咍,歸田行可請。」【註】熙寧七年(1074)五月作蘇州。述及蘇州虎丘。

蘇軾《劉孝叔會虎丘,時王規父齋素祈雨,不至,二首》其一云:「白簡威猶凜,青山興已濃。鶴閑雲作氅,駝卧草埋峰。跪屨若可教,卜鄰應見容。因公問回老,何處定相逢。」其二云:「太常齋未解,不肯對纖穠。只遣三千履,來游十二峰。林空答清唱,潭淨寫衰容。歸去瑤臺路,還應月下逢。」【註】熙寧七年(1074)五月作蘇州。蘇軾與劉孝叔會虎丘。

蘇軾《戲書吳江三賢﹝乃指范蠡、張翰、陸龜盟。﹞畫像三首》其一云:「誰將射御教吳兒,長笑申公為夏姬。卻遣姑蘇有麋鹿,更憐夫子得西施。(范蠡。)」【註】熙寧七年(1074)五月作於吳江(屬蘇州)。

【案】

蘇軾於四月初離開鎮江,過丹陽,至常州,太平寺觀牡丹,之後或沿隔湖邊的運河自常州至宜興拜訪胡洑鎮的單錫,並遊玩周圍的巖洞,然後過太湖,經洞庭山,至無錫,再經蘇州、吳江、永樂、秀州順運河南下杭州。蘇軾所行經路線參考圖333、334。

晁端彥:蘇軾《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云:「西湖天下景,遊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晁端彦(1035~1095),字美叔,其先清豐(今屬河南)人,後徙彭城。仁宗嘉祐二年與蘇軾同榜进士。神宗熙寧七年(1074),以都官員外郎提點淮南東路刑獄,徙兩浙路。其子說之,後亦從蘇軾遊。《萬姓統譜‧晁端彥》載:「端彦,字美叔,仲衍之子,説之之父也。與章子厚同生,乙亥同榜及第,又同為館職,常以三同相呼。紹聖初,子厚入相,美叔見其施設大與在金山時所言背,因進竭力諫之,子厚怒黜為陜守,美叔謂所親曰:『三同今百不同矣!』歴秘書少監、開府儀同三司,文章字法朝野宗尚。」

李師中:

字誠之,楚丘人。大中祥符六年(1013)生。慶曆二年(1042)登進士。仁宗朝,提點廣西路刑獄。曆天章閣待制、河東都轉運使。貶和州團練副使安置,稍遷至右司郎中。元豐元年(1078)卒,年六十六。有李誠之集,不傳。

《宋史‧李師中傳》載:「李師中字誠之,楚丘人。年十五,上封事言時政。父緯為涇原都監,夏人十餘萬犯鎮戎,緯帥兵出戰,而帥司所遣別將郭志高逗遛不進,諸將以衆寡不敵,不敢復出,緯坐責降。師中詣宰相辯父無罪,時呂夷簡為相,詰問不屈,夷簡怒,以為非布衣所宜言。對曰:「師中所言,父事也。」由是知名。

舉進士,鄜延龐籍辟知洛川縣。民有罪,妨其農時者必遣歸,令農隙自詣吏。令當下者榜于民,或召父老諭之。租稅皆先期而集。民負官茶直十萬緡,追繫甚衆,師中為脫桎梏,語之曰:「公錢無不償之理,寬與汝期,可乎?」皆感泣聽命。乃令鄉置一匱,籍其名,許日輸所負,一錢以上輒投之,書簿而去。比終歲,逋者盡足。官移諸郡粟於邊,已而反之,盛冬大雪,勞且費,至賤售予兼并家。師中令過縣願輸者聽,躬坐庾門,執契以須,數日,得萬斛。使下其法於他縣。嘗出鄉亭,見戎人雜耕,皆兵興時入中國,人藉其力,往往結為婚姻,久而不歸。師中言若輩不可雜處,言之經略使,并索旁郡者,徙諸絕塞。

龐籍為樞密副使,薦其才。召對,轉太子中允、知敷政縣,權主管經略司文字。夏人以歲賜緩,移邊曰:「願勿逾歲暮。」詔吏報許,師中更牒曰:「如故事。」樞密院劾為擅改制書,師中曰:「所改者郡牒耳,非制也。」朝廷是之,薄其過。

提點廣西刑獄。桂州靈渠故通漕,歲久石窒舟滯,師中即焚石,鑿而通之。邕管有馬軍五百,馬不能夏,多死。師中謂地皆險阻,無所事騎,奏罷之。士人補攝官,銓授無法,權在吏。悉記其名,使待除于家。

初,邕州蕭注、宜州張師正謀啟邊釁,注欲以所管蠻峒酋豪往討交阯,云不用朝廷兵食。詔下經略使蕭固、轉運使宋咸,二人為注所餌,合詞稱便,而師中至,詔以注奏付之。師中邀注來,難之曰:「君以酋豪伐交阯,能保必勝乎?」曰:「不能。」師中曰:「既不能保必勝,脫有敗衄,奈何?」注知不可,遂罷議。會蠻徭申紹泰入追亡者,害巡檢宋士堯,注又張皇為駭奏,仁宗為之旰食。師中言無足憂,因劾注邀功生事,掊斂失衆心,卒致將率敗覆,按法當斬。於是注責泰州安置,并按固、咸,皆坐貶。師中攝帥事。交阯耀兵於邊,聲言將入寇。師中方宴客,飲酒自若,草六榜揭境上,披以其情得,不敢動,即日貢方物。紹泰懼,委巢穴遁去。儂智高子宗旦保火峒,衆無所屬,前將規討以幸賞,遂固守。師中檄諭禍福,立率其族以地降。邊人化其德,多畫象立祠以事,稱為桂州李大夫,不敢名。

還,知濟、兗二州。濟水堙塞久,師中訪故道,自兗城西南啟鑿之,功未半而去。遷直史館、知鳳翔府。种諤取綏州,師中言:「西夏方入貢,叛狀未明,恐彼得以藉口,徒啟其釁端也。」鄜延路覘知西夏駐兵綏、銀州,檄諸路當牽制,師中疏論牽制之害。時諸將皆請行,師中曰:「不出兵,罪獨在帥,非諸將憂也。」既而此舉卒罷。

熙寧初,拜天章閣待制、河東都轉運使。西人入寇,以師中知秦州。詔賜以班超傳,師中亦以持重總大體自處。前此多屯重兵於境,寇至則戰,嬰其銳鋒,而內無以遏其入。師中簡善守者列塞上,而使善戰者中居,令諸城曰:「即寇至,堅壁固守;須其去,出戰士尾襲之。」約束既熟,常以取勝。

王韶築渭、涇上下兩城,屯兵以脅武勝軍,撫納洮、河諸部。下師中議,遂言:「今修築必廣發兵,大張聲勢,及令蕃部納土,招弓箭手,恐西蕃及洮、河、武勝軍部族生疑。今不若先招撫青唐、武勝及洮、河諸族,則西蕃族必乞修城砦,因其所欲,量發兵築城堡,以示斷絕夏人鈔略之患,部人必歸心。唐於西域,每得地則建為州,其後皆陷失,以清水為界。大抵根本之計未實,腹心之患未除,而勤遠略、貪土地者,未有不如此者。」詔師中罷帥事。

韶又請置市易,募人耕緣邊曠土,師中奏阻其謀。王安石方主韶,坐以奏報反覆罪,削職知舒州。徙洪、登、齊,復待制、知瀛州。又乞召司馬光、蘇軾等置左右。師中言時政得失,又自稱薦曰:「天生微臣,蓋為聖世,有臣如此,陛下其舍諸。」呂惠卿敭其語,以為罔上,遂貶和州團練副使安置。還右司郎中,卒,年六十六。

師中始仕州縣,邸狀報包拯參知政事,或云朝廷自此多事矣。師中曰:「包公何能為,今鄞縣王安石者,眼多白,甚似王敦,他日亂天下,必斯人也。」後二十年,言乃信。

其志尚甚高,每進見,多陳天人之際、君臣大節,請以進賢退不肖為宰相考課法。在官不貴威罰,務以信服人,至明而恕。去之日,民擁道遮泣,馬不得行。杜衍、范仲淹、富弼皆薦其有王佐才。然好為大言,以故不容于時而屢黜,氣未嘗少衰。

【註】源自:(元)脫脫等撰:《宋史》卷三百三十二‧列傳第九十一《李師中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上海第一次印刷,第10677至10679頁。

太平寺:(清)康熙《常州府志‧寺觀》載:「太平講寺,在郡東門外,齊高祖創名建元,唐乾元中僧法僧始大之,穹堂偉殿甲於諸剎,宋改太平興國禪寺。」太平寺位於延陵東路天寧寺東側,為常州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毀於火。元朝初年重建,至正年間(1341~1368)又毀於兵。洪武十二年(1391)改為太平講習寺,簡稱太平寺。宣德三年(1428)又毀於火。正統年間(1436~1449)再行重建,始具規模,但此後又漸行荒廢。正德三年(1508)第三次重修廟宇。萬曆二十一年(1593)重修寺塔。此時寺中曾開壇講座,聽者逾千人,盛況空前。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皇帝南巡時,曾御書「太平興國寺」匾額賜寺僧祥璘。咸豐十年(1860),寺、塔均毀於戰火。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天寧寺住持冶開募資重建,又復舊觀。1937年抗日戰爭初期,文筆塔遭日軍炮擊,寺院也遭破壞。1950年以後,寺院房屋大部分被佔用,寺中僅存的一些佛像,已在「文化大革命」時被搗毀;現尚存石經幢一通(另一通殘甚),2000年6月移置於延陵中路中段南側、東太平橋東之「通吳門」旁。古太平寺位置,參考圖335;古太平寺所遺經幢,見圖336。

錢公輔:錢公輔(1023-1074),字君倚,北宋時期常州武進(今江蘇省武進縣)人。《宋史‧錢公輔傳》載:「第進士甲科。通判越州,為集賢校理、同判吏部南曹。歷開封府推官、戶部判官、知明州。衙前法以三等差次勞勤,應格者聽指酒場以自補,富者足欲而貧者日困,充募益鮮;額有不足,至役鄉民,破產不供費。公輔取酒場官鬻之,分輕重以給役者,不復調民。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王安石雅與之善,既得志,排異己者,出滕甫鄆州。公輔數於帝前言甫不當去。薛向更鹽法,安石主其議,而公輔謂向當黜,遂拂安石意,罷諫職,旋出知江寧府。明年,帝欲召還,安石言其助小人為異議,不宜在左右,但徙揚州。以病乞越,改提舉崇福觀,卒,年五十二。」

錢世雄:字濟明,號冰華先生,常州晉陵(今江蘇武進)人,錢公輔子。嘗爲吳興尉。哲宗元祐二年(1087),爲瀛州防禦推官。從蘇軾遊,與釋道潜、范祖禹、鄒浩有交往。有《冰華先生文集》,已佚。《吳興備志》卷七有傳。

蔣希魯:《宋史‧蔣堂傳》載:「蔣堂字希魯,常州宜興人。擢進士第,為楚州團練推官。……歷通判眉、許、吉、楚州,以太常博士知泗州,召為監察御史。……徙蘇州,入判刑部,徙戶部勾院,歷戶部、度支、鹽鐵副使,安撫梓夔路,擢天章閣待制、江淮制置發運使。……堂為人清修純飭,遇事毅然不屈,貧而樂施。好學,工文辭,延譽晚進,至老不倦,尤嗜作詩,有吳門集二十卷。」

單錫:單錫字君貺,宜興人,與蘇軾同年登進士。蘇軾任杭州通判時,二人多有交往。蘇軾後嫁甥女於單錫。單錫家住宜興湖洑鎮單家巷,蘇軾數次至湖洑鎮拜訪單錫,並經由湖洑鎮單錫的介紹在宜興買田。湖洑鎮位置,見圖210。湖洑鎮單家巷位置,見圖337。單家巷牌坊,見圖338。

洞庭:洞庭二山,本為太湖中小島,位於太湖東南部,由東,西二山組成。由於泥沙逐漸淤積,東山已成半島,西山也與蘇州木瀆鎮有橋樑相相連接。蘇軾出宜興,乘舟過太湖往蘇州方向前行,必然會看到洞庭兩山。見圖341。

虎丘寺:東晉時,司徒王及其弟司空王瑉各自在山中營建別墅,咸和二年(327),雙雙捨宅為虎丘山寺,稱東寺、西寺。唐代,為避唐高祖李淵祖父李虎名諱,虎丘一度改名武丘,寺名亦易為武丘報恩寺。北宋至道年間,蘇州知州魏庠奏改虎丘山寺為雲岩禪寺,由律宗改奉禪宗。南宋紹興初,高僧紹隆到虎丘講經,一時眾僧雲集,遂形成禪宗臨濟宗的一個派別「虎丘派」。清代,虎丘最興盛之時,為康熙至乾隆期間。八年抗戰期間,勝跡失修,樹木被砍,又出現了荒涼景象。1980年後,對寺塔的塔基和基礎進行了加固,再重修了二山門,並將崎嶇不平的環山石子路和山坡小徑,全部改鋪成平坦的石板路。今寺已佚,古塔仍存。參考圖339。

吳江:《宋史‧吳江》載:「平江府,望,吳郡。太平興國三年,改平江軍節度。本蘇州,政和三年,升為府。……縣六:吳、長洲、昆山、常熟、吳江、嘉定。」吳江原為蘇州轄屬縣,現吳江區,是江蘇省蘇州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蘇州吳江區概略位置,見圖340。

蘇軾本次北上賑災,在南下途中,蘇軾有往宜興湖滏鎮拜訪同門單錫的記載,常州至宜興有水相連,舟運便利,且蘇軾早有嚮往宜興魚米之鄉,故抽空拜訪單錫,宜興地方有載單錫居住於湖滏鎮的單家巷 (註:今單家巷一帶居民仍多姓單)。蘇軾拜訪單錫後,或乘船過太湖,看到太湖洞庭山,至無錫後,再順運河南下,返回杭州。

九月紀事。

蘇軾之密告下,九月下旬離杭,過湖州、吳江等。

【引】

傅藻《東坡紀年錄》熙寧七年(1074)紀事:「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

施宿《東坡先生年譜》熙寧七年(1074)紀事:「九月,差知密州。」

蘇軾《與楊濟甫﹝蘇軾鄉人,蘇軾離鄉後,墳塋託楊濟甫照料。﹞簡》第七簡云:「官滿本欲還鄉,又為舍弟在京都,不忍連年與之遠別,已乞得密州。風土事體皆佳,又得與齊州﹝時蘇轍於齊州(今濟南)掌書記。﹞相近,可以時得沿牒相見,私願甚便之。」【註】熙寧七年(1074)九月作於杭州。時子由在齊州(山東濟南)掌書記。

王宗禝《東坡先生年譜》載:「按先生辛未《別天竺觀音詩》序云:『余昔通守錢塘﹝杭州﹞,移蒞膠西﹝即密州﹞,以九月二十日,來別南北山道友。』乃知先生以秋末去杭。」【註】軾於九月二十日,來別南北山道友。蘇軾詩已佚。

【案】

熙寧七年(1074)九月下旬,蘇軾此次離杭赴密,乃北上至湖州,再轉往吳江,順運河而上,非東至秀州,沿主運河北上,此時楊繪,九月再入為翰林學士兼侍讀,故與蘇軾同行。離杭前九月二十日,來別南北山道友。至湖州,適李公擇生子,眾人暢飲於霅溪。九月底入蘇州界。蘇軾自杭州至長江行程路線,見圖342。

過蘇州(平江府)

【引】

蘇軾《書遊垂虹亭》文云:「吾昔自杭移高密,與楊元素﹝楊元素即楊繪。時任杭州守。﹞同舟,而陳令舉﹝陳舜俞(?年至1074)字令舉,湖州烏程(今浙江吳興縣)人。﹞、張子野皆從吾過李公擇於湖,遂與劉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上。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詞聞於天下,作《定風波令》,其略云:「見說賢人聚吳分,試問,也應傍有老人星。」坐客歡甚,有醉倒者。此樂未嘗忘也。今七年爾,子野、孝叔、令舉皆為異物。而松江橋亭,今歲七月九日,海風駕潮,平地丈餘,蕩盡,無複孑遺矣!追思曩時,真一夢也。元豐四年十月二十日,黃州臨皋亭﹝蘇軾後貶黃州,曾居濱江臨皋亭。﹞夜坐書。」【註】元豐四年(1081)十月二十日,作於黃州。描述熙寧七年(1074)九月自杭移高密事。

蘇軾《阮郎歸‧一年三度過蘇臺》詞序云:「一年三過蘇,最後赴密州時,有問:『這回來不來?』其色淒然,太首王規父﹝王誨字規父,王舉正子。累官至羣牧判官、度支判官、司勳郎中。熙寧六年以朝散大夫知蘇州。﹞嘉之,令作此詞。」詞云:「一年三度過蘇臺。清尊長是開。佳人相問苦相猜。這回來下來。情未盡,老先催。人生真可咍。他年桃李阿誰栽。劉郎雙鬢衰。」【註】熙寧七年(1084)十月,蘇軾作於北上密州時,蘇州席上作。去年冬,蘇軾自杭州北上賑飢,來回兩次,此次為一年中第三次過蘇州。

蘇軾《醉落魄‧蒼顏華髮(蘇州閶門﹝蘇州城西門,見圖309。﹞留別)》云:「蒼顏華髮。故山歸計何時決。舊交新貴音書絕。惟有佳人,猶作殷勤別。離亭欲去歌聲咽。瀟瀟細雨涼吹頰。淚珠不用羅巾裛。彈在羅衣,圖得見時說。」【註】熙寧七年(1084)十月,蘇軾作於蘇州。蘇軾自杭至密,常用「故山歸計」語。

蘇軾《贈寫真何充秀才》云:「君不見潞州別駕眼如電,左手掛弓橫撚箭。又不見雪中騎驢孟浩然,皺眉吟詩肩聳山。飢寒富貴兩安在,空有遺像留人間。此身常擬同外物,浮雲變化無蹤跡。問君何苦寫我真?君言好之聊自適。黃冠野服山家容,意欲置我山巖中。勳名將相今何限,往寫褒公與鄂公。」【註】熙寧七年(1084)十月,作於蘇州。

蘇軾《與姚君三首(以下俱登州﹝今山東蓬萊﹞)》云「過蘇,首辱垂訪,到官,又枉教字,皆未克陳謝。又煩專使惠問,勤厚如此,可量感愧。比日起居何如?寄示詩編石刻,良為珍玩,足見好事之深篤也。溽暑未解,萬萬以時珍重。人還,草草奉謝。不宣。」【註】熙寧八年(1084)夏日,蘇軾作於密州。蘇軾去年過蘇,有見姚君。

【案】

垂虹亭:《輿地紀勝‧平江府》載:「垂虹亭在吳縣利往橋。東西千餘尺,用木萬計,前臨具區,橫絕松陵,湖光海氣蕩漾一色,乃三吳之絕景,橋有亭,曰垂虹,蘇子美有詩甚豪」今吳江屬吳江區,歸屬蘇州市,現有垂虹橋遺址與垂虹公園。北至流虹路,南起垂虹路,西迄公園路,東達花園路圍起的長方形約0.1平方公里的範圍,就是現在的垂虹橋遺址公園。古垂虹亭當在垂虹橋遺址附近,確實位址已佚。垂虹橋遺址位置,參考圖343、345。垂虹橋、垂虹亭附近現況,見圖344。

松江:浙西諸山之水受之太湖,下為吳松江,東匯澱山湖以入海。此處指宋代吳江縣。宋代吳江縣,即今蘇州吳江區,參考圖346。

何充秀才:蘇軾《與王定國四十一首》第三十三簡云:「正似蘇州何充畫真,雖不全似,而筆墨之精已可奇也。」何充,字浩然,為當時著名畫家。

潞州:宋崇寧三年(1104)為隆德府,金稱潞州,元初復稱隆德府,太宗三年(1231)停用府名,仍稱潞州。明嘉靖八年(1529)二月升潞州為潞安府,治所在上黨縣,即今山西省長治市。《宋史‧隆德府》載:「隆德府,大都督府,上黨郡,昭義軍節度。太平興國初,改昭德。舊領河東路兵馬鈐轄,兼提舉澤晉絳州、威勝軍屯駐泊本城兵馬巡檢事。本潞州。建中靖國元年,改為軍。崇寧三年,升為府,仍還昭德舊節。崇寧戶五萬二千九百九十七,口一十三萬三千一百四十六。貢人參、蜜、墨。縣八:上黨,望。屯留,[上。]襄垣,[上。]潞城,[上。]壺關,[中。]長子,[中。]涉,[中。]黎城。[中。天聖三年,徙治涉之東南白馬驛。熙寧五年,省入潞城縣。元祐元年復。」宋代長治與現代長治關係位置,見圖347。

張先(990-1078),字子野,湖州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張先於北宋詞壇開風氣之先,與柳永齊名。時稱「張三影」張先一生富貴,詩酒風流,「善戲謔,有風味。」,晚年往來于杭州、吳興間,生活優遊。好友蘇軾在其八十五歲娶妾時之贈詩有云「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為其生活寫照。

姚君:蘇州人,蘇軾有為其作《蘇州姚氏三瑞堂》文云:「君不見董邵南,隱居行義孝且慈。天公亦恐無人知,故令雞狗相哺兒,又令韓老為作詩。」宋龔明之撰《中吳紀聞‧姚氏三瑞堂》載:「閶門之西有姚氏園亭,頗雅致,姚名淳,家世業儒。東坡先生往來必憩焉,姚氏素以孝稱,所居有三瑞堂,東坡嘗為賦詩。」

十月,過常州

【引】

蘇軾《書所和回先生﹝此處指呂洞賓。﹞詩》文云:「回先生詩云:『西鄰已富憂不足,東老雖貧樂有余。白酒釀來因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東坡居士和云:『世俗何知貧是病,神仙可學道之余,但知白酒留佳客,不問黃公覓素書。』熙寧元年八月十九日,有道人過沈東老飲酒,用石榴皮寫句壁上,自稱回山人。東老送之出門,至石橋上。先渡橋數十步,不知其所往。或曰:『此呂先生洞賓也。』七年,仆過晉陵,見東老之子偕,道其事。時東老既沒三年矣,為和此詩。其後十六年,復與偕相遇錢塘,更為書之。偕字君與,有文行,世其家云。元祐五年五月二十五日,東坡先生書。」【註】本年十月,蘇軾過晉陵(常州府治)。蘇軾過常州,見東老之子偕,道此事。

蘇軾《回先生過東林沈氏,飲醉,以石榴皮書其家東老菴之壁云︰「西鄰已富憂不足,東老雖貧樂有餘。白酒釀來因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西蜀和仲,聞而次其韻三首。東老,沈氏之老自謂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詩,有可觀者》其一云:「世俗何知貧是病。神仙可學道之餘。但知白酒留佳客。不問黃公覔素書。」其二云:「符離道士晨興際。華岳先生屍解餘。忽見黃庭丹篆句。猶傳青紙小朱書。」其三云:「淒涼雨露三年後。髣髴塵埃數字餘。至用榴皮緣底事。中書君豈不中書。」【註】作於本年十月,蘇軾過晉陵(常州府治)撰此詩。

蘇軾《單同年﹝單錫,字酖席,為蘇軾同年進士。已於《第八篇、任杭州倅》篇詳述。﹞求德興俞氏聚遠樓詩》其一云:「雲山煙水苦難親,野草幽花各自春。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閑人。」其二云:「無限青山散不收,雲奔浪捲入簾鉤。直將眼力為疆界,何啻人間萬戶侯。」其三云:「 聞說樓居似地仙,不知門外有塵寰。幽人隱幾寂無語,心在飛鴻滅沒間。」【註】作於熙寧七年(1074)十月,赴密途中,映單錫要求,撰此詩。

【案】

蘇軾大約十月過常州。

蘇軾《單同年求德興俞氏聚遠樓詩》或許作於蘇軾於本年自常州南下時,到宜興。亦或許是此次北上時,蘇軾至蘇州到宜興找單錫,然後再至常州。此事待考。暫以前者視之。

德興:江西饒州德興縣。現為德興市,位於上饒市北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宋史‧饒州》載:「饒州,上,鄱陽郡,軍事。崇寧戶一十八萬一千三百,口三十三萬六千八百四十五。貢麩金、竹簟。縣六:鄱陽,望。餘干,[望。]浮梁,[望。]樂平,[望。]德興,[緊。]安仁。[中。開寶八年,以餘干縣地置安仁場,端拱元年,升為縣。]監一:永平。[鑄銅錢。]」今德興市關係位置,見圖348。

聚遠樓:《輿地紀勝‧饒州》載:「聚遠亭,在德興縣中最勝處,趙抃、蘇軾、蔣之奇皆有詩。」聚遠樓原系北宋邑人餘仕隆出資所建,位於城東朝陽門學宮山巔(塢山頂)。今聚遠樓已於2005年重建,居古龍山脊,鳳凰湖畔,位置已偏。元豐七年(1084)蘇東坡送長子蘇邁曾到德興任縣尉,亦曾登樓眺望,並四年其父蘇軾。聚遠樓關係位置,見圖349。聚遠樓現況,見圖350。

十月、十一月,過潤州。

【引】

蘇軾《菩薩蠻(潤州和元素﹝楊元素即楊繪,原為杭州守,調離杭州,與蘇軾同時北歸進京任翰林學士兼侍讀。﹞)》云:「玉笙不受朱唇暖,離聲淒咽胸填滿。遺恨幾千秋,心留人不留。他年京國酒,墜淚攀枯柳。莫唱短因緣,長安遠似天。」【註】作於熙寧七年(1084)十月中作於潤州。楊繪隨蘇軾北上至汴京,蘇軾至密州,二人在楚州分手。

蘇軾《減字木蘭花‧鄭莊好客》序云:「贈潤守許仲塗,且以鄭容落籍、高滎從良為句首。」詞云:「鄭莊好客。容我尊前先墮幘。落筆生風。籍籍聲名不負公。高山白早。瑩骨冰膚那解老。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註】熙寧七年(1084)十月,作於潤州。贈潤潤守許仲塗。

蘇軾《南歌子‧欲執河梁守(別潤守許仲塗)》云:「欲執河梁手,還升月旦堂。酒闌人散月侵廊。北客明朝歸去鴈南翔。窈窕高明玉,風流鄭季莊。一時分散水雲鄉。惟有落花芳草、斷人腸。」【註】熙寧七年(1084)十月,作於潤州。與潤守道別。

蘇軾《減字木蘭花‧銀箏旋品》云:「銀箏旋品。不用纏頭千尺錦。妙思如泉。一洗閒愁十五年。爲公少止。起舞屬公公莫起。風裏銀山。擺撼魚龍我自閒。」【註】熙寧七年(1084)十月,作於潤州。

蘇軾《訴衷情‧小蓮初上琵琶絃》云:「小蓮初上琵琶弦。彈破碧雲天。分明繡閣幽恨,都向曲中傳。膚瑩玉,鬢梳蟬。綺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隨人,似鬪嬋娟。」【註】熙寧七年(1084)十月,作於潤州。

蘇軾《醉落魄‧分携如昨》云:「分攜如昨。人生到處萍飄泊。偶然相聚還離索。多病多愁,須信從來錯。尊前壹笑休辭卻。天涯同是傷淪落。故山猶負平生約。西望峨嵋,長羨歸飛鶴。」【註】熙寧七年(1084)十一月初,作於潤州。

蘇軾《采桑子(潤州甘露寺多景樓,天下之殊景也,甲寅仲冬,余同孫巨源、王正仲參會於此。有胡琴者姿色尤好。三公皆一時英秀,景之秀,技之妙,真為希遇。引蘭,巨源請於余曰:「殘霞晚照,非奇才不盡。」余作此詞。)》詞云:「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撚輕攏。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註】熙寧七年(1074)十一月初,作於鎮江。蘇軾與孫巨源、王正仲聚會於北固山多景樓。

蘇軾《潤州甘露寺彈箏》詩云:「多景樓上談神曲,欲斷哀絃再三促。江妃﹝乃指水中仙女。﹞出聽霧雨愁,白浪翻空動浮玉。金山名。喚取吾家雙鳳槽,遣作三峽孤猿號。與君合奏芳春調,啄木飛來霜樹杪。」【註】熙寧七年(1074)十一月作於潤州。

蘇軾《膠西﹝漢郡國名,指密州。﹞蓋公堂﹝蘇軾在密州府衙內所建之寢室之居。﹞照壁畫贊》并引云:「陸探微﹝陸探微是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一帶)人。早年師從顧愷之,擅長人物肖像,後為劉宋明帝時的宮廷畫家,作品多為帝王、權貴。﹞畫師子在潤州甘露寺,李衛公﹝李衛公即唐李德裕(787—850年1月26日)。﹞鎮浙西所留者。筆法奇古,絕不類近世。予為甘露寺詩有云『破板陸生畫,青猊戲盤跚,上有二天人,揮手如翔鸞。筆墨雖欲盡,典刑垂不刊』者也。熙寧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命工摹置膠西蓋公堂中,且贊之云:『高其目,仰其鼻,奮髯吐舌威見齒。舞其足,前其耳,左顧右盼喜見尾。雖猛而和蓋其戲,置之高堂護燕幾。啼呼顛沛走百鬼,嗟乎妙哉古陸子。』」【註】熙寧九年(1076)十一月十五日作於密州。此文提到潤州甘露寺之事。

【案】

蘇軾約於十月中抵潤州,撰《菩薩蠻》唱和元素。並與途中與完夫、正仲、巨源相會於北固山多景樓,蘇軾自杭州出發,自杭州起,至湖州,再往東行,接南北運河,往北行,過蘇州、無錫、常州、至鎮江,再過長江,繼續北行。其行走路線,參考圖351。

鄭莊:《漢書‧鄭當時傳》載:「鄭當時字莊,陳人也。其先鄭君嘗事項籍,籍死而屬漢。高祖令諸故項籍臣名籍,鄭君獨不奉詔。詔盡拜名籍者為大夫,而逐鄭君。鄭君死孝文時。  當時以任俠自喜,脫張羽於阨,聲聞梁楚間。孝景時,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驛馬長安諸郊,請謝賓客,夜以繼日,至明旦,常恐不遍。當時好黃老言,其慕長者,如恐不稱。自見年少官薄,然其知友皆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當時為大吏,戒門下:『客至,亡貴賤亡留門(下)者。』執賓主之禮,以其貴下人。性廉,又不治產,卬奉賜給諸公。然其餽遺人,不過具器食。每朝,候上間說,未嘗不言天下長者。其推轂士及官屬丞史,誠有味其言也。常引以為賢於己。未嘗名吏,與官屬言,若恐傷之。聞人之善言,進之上,唯恐後。山東諸公以此翕然稱鄭莊。使視決河,自請治行五日。上曰:『吾聞鄭莊行,千里不齎糧,治行者何也?』然當時在朝,常趨和承意,不敢甚斥臧否。漢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費多,財用益屈。當時為大司農,任人賓客僦,入多逋負。司馬安淮陽太守,發其事,當時以此陷罪,贖為庶人。頃之,守長史。遷汝南太守,數歲,以官卒。昆弟以當時故,至二千石者六七人。當時始與汲黯列為九卿,內行修。兩人中廢,賓客益落。當時死,家亡餘財。先是下邽翟公為廷尉,賓客亦填門,及廢,門外可設爵羅。後復為廷尉,客欲往,翟公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贊曰:張釋之之守法,馮唐之論將,汲黯之正直,鄭當時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揚子以為孝文親詘帝尊以信亞夫之軍,曷為不能用頗、牧?彼將有激云爾。」鄭當時以任俠好客自喜,蘇軾以之比許仲塗。

許仲塗:即許遵,時為潤守。《宋史‧許遵傳》載:「許遵字仲塗,泗州人。第進士,又中明法,擢大理寺詳斷官、知長興縣。水災,民多流徙,遵募民出米振濟,竟以無患。益興水利,溉田甚博,邑人便利,立石紀之。為審刑院詳議官,知宿州、登州。遵累典刑獄,強敏明恕。及為登州,執政許以判大理,遵欲立奇以自鬻。會婦人阿云獄起。初,云許嫁未行,嫌壻陋,伺其寢田舍,懷刀斫之,十餘創,不能殺,斷其一指。吏求盜弗得,疑云所為,執而詰之,欲加訊掠,乃吐實。遵按云納采之日,母服未除,應以凡人論,讞於朝。有司當為謀殺已傷,遵駁言:『云被問即承,應為按問。審刑、大理當絞刑,非是。』事下刑部,以遵為妄,詔以贖論。未幾,果判大理。恥用議法坐劾,復言:『刑部定議非直,云合免所因之罪。今棄敕不用,但引斷例,一切按而殺之,塞其自守之路,殆非罪疑惟輕之義。』詔司馬光、王安石議。光以為不可,安石主遵,御史中丞滕甫、侍御史錢顗皆言遵所爭戾法意,自是廷論紛然。安石既執政,悉罪異己者,遂從遵議。雖累問不承者,亦得為按問。或兩人同為盜劫,吏先問左,則按問在左;先問右,則按問在右。獄之生死,在問之先後,而非盜之情,天下益厭其說。熙寧間,出知壽州,再判大理寺,請知潤州,又請提舉崇福宮。尋致仕,累官中散大夫。卒,年八十一。」

甘露寺:甘露寺在鎮江北固山上。相傳建於三國東吳時代,後廢。唐李德裕守鎮江時,在山上建寺,後毀;鎮海節度使重建甘露寺於山下。到北宋大中祥符年間甘露寺僧祖宣又移建山上。宋張邦基撰《墨莊漫錄‧卷四》載:「鎮江府甘露寺在北固山上,江山之勝,煙雲顯晦萃於日前,舊有多景樓尤為登覽之最,蓋取李賛皇題臨江亭詩,有『多景懸窻牖』之句以是命名樓,即臨江故基也。」《輿地紀勝‧鎮江府》載:「甘露寺,在北固山,唐李德裕建,時甘露降此山因名。」本文前篇已詳述。

多景樓:《輿地紀勝‧鎮江府》載:「多景樓,在甘露寺」翰林院編修查慎行撰《蘇詩補注‧潤州甘露寺彈箏‧題註》載:「京口志,甘露寺有多景樓,中刻東坡熙寧甲寅與孫巨源輩㑹此,賦采桑子詞碑,石今尚存。」多景楼,在今江蘇省鎮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內。宋郡守陳天麟於唐臨江亭故址修建。多景樓多次塌陷,今又重建。多景樓位置,參考圖331;多景樓現況,參考圖352。

孫巨源:《宋史‧孫洙傳》載:「孫洙字巨源,廣陵人。羈丱能文,未冠擢進士。包拯、歐陽脩、吳奎舉應制科,進策五十篇,指陳政體,明白剴切。韓琦讀之,太息曰:『慟哭流涕,極論天下事,今之賈誼也。』再遷集賢校理、知太常禮院。治平中求言,以洙應詔疏時弊要務十七事後多施行,兼史館檢討、同知諫院,乞增諫員以廣言路。凡有章奏,輒焚其稿,雖親子弟不得聞。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諫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鬱鬱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補外,得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斂緡錢,以取贏為功,洙力爭之。方春旱,發運使調民濬漕渠以通鹽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旱蝗為害,致禱於朐山,徹奠,大雨,蝗赴海死。尋幹當三班院。三班員過萬數,功罪籍不明,前後牴牾,吏左右出入,公為欺姦。洙革其甚者八事,定為令。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先是,百官遷敘,用一定之詞,洙建言:『羣臣進秩,事理各異,而同用一詞;至或一門之內,數人拜恩,名體散殊,而格以一律。苟從簡便,非所以暢王言、重命令也。』詔自今封贈蔭補,每大禮一易,他皆隨等撰定。元豐初,兼直學士院。澶州河平,作靈津廟,詔洙為之碑,神宗奬其文。擢翰林學士,纔踰月,得疾。時參知政事闕,帝將用之,數遣中使、尚醫勞問。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習肄拜跽,僨不能興,於是竟卒,年四十九。帝臨朝嗟惜,常賻外賜錢五十萬。洙博聞強識,明練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條理。出語皆成章,雖對親狎者,未嘗發一鄙語。文詞典麗,有西漢之風。士大夫共以丞輔期之,不幸早世,一時憫傷焉。」

王正仲:即王存,潤州丹陽人,此時正以事至家。《宋史‧王存傳》載:「王存字正仲,潤州丹陽人。幼善讀書,年十二,辭親從師于江西,五年始歸。時學者方尚雕篆,獨為古文數十篇,鄉老先生見之,自以為不及。慶曆六年,登進士第,調嘉興主簿,擢上虞令。豪姓殺人,久莫敢問,存至,按以州吏受賕,豪賂他官變其獄,存反為罷去。久之,除密州推官。修潔自重,為歐陽脩、呂公著、趙槩所知。治平中,入為國子監直講,遷祕書省著作佐郎,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史館檢討、知太常禮院。存故與王安石厚,安石執政,數引與論事,不合,即謝不往。存在三館歷年,不少貶以干進。嘗召見便殿,累上書陳時政,因及大臣,無所附麗,皆時人難言者。元豐元年,神宗察其忠實無黨,以為國史編修官、修起居注。時起居注雖日侍,而奏事必稟中書俟旨。存乞復唐貞觀左右史執筆隨宰相入殿故事,神宗韙其言,聽直前奏事,自存始也。明年,以右正言、知制誥、同修國史兼判太常寺。論圜丘合祭天地為非古,當親祠北郊如周禮。官制行,神宗切於用人,存請自熙寧以來羣臣緣論事得罪,或詿誤被斥而情實納忠非大過者,隨材召擢,以備官使。語合神宗意,收拔者甚衆。又言:『赦令出上恩,而比歲議法治獄者,多乞不以赦降原減。官司謁禁,本防請託,而弔死問疾,一切杜絕,皆非便也。』執政不悅。五年,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京師並河居人,盜鑿汴隄以自廣,或請令培築復故,又按民廬侵官道者使撤之。二謀出自中人,既有詔矣。存曰:『此吾職也。』入言之。即日弛其役,都人驩呼相慶。進樞密直學士,改兵部尚書,轉戶部。神宗崩,哲宗立,永裕陵財費,不踰時告備,宰相乘間復徙之兵部。太僕寺請內外馬事得專達,毋隸駕部。存言:『如此,官制壞矣。先帝正省、臺、寺、監之職,使相臨制,不可徇有司自便,而隳已成之法。』元祐初,還戶部,固辭不受。二年,拜中大夫、尚書右丞。三年,遷左丞。有建議罷教畿內保甲者,存言:『今京師兵籍益削,又廢保甲不教,非國家根本久長之計。且先帝不憚艱難而為之,既已就緒,無故而廢之,不可。』門下侍郎韓維罷,存言:『去一正人,天下失望,忠黨沮氣,讒邪之人爭進矣。』又論杜純不當罷侍御史,王覿不當罷諫官。四方奏讞大辟,刑部援比請貸,都省屢以無可矜恕却之。存曰:『此祖宗制也。有司欲生之,而朝廷破例殺之,可乎?』又言:『比廢進士專經一科,參以詩賦,失先帝黜詞律、崇經術之意。』河決而北幾十年,水官議還故道,存爭之曰:『故道已高,水性趨下,徒費財力,恐無成功。』卒輟其役。蔡確以詩怨訕,存與范純仁欲薄其罪,確再貶新州,存亦罷,以端明殿學士知蔡州。始,存之徙兵部,確力也。至是,為確罷,士大夫善其能損怨。歲餘,加資政殿學士、知揚州。揚、潤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歲時過家上冢,出賜錢給鄰里,又具酒食召會父老,親與酬酢,鄉黨傳為美談。召為吏部尚書。時,在廷朋黨之論寖熾,存為哲宗言:『人臣朋黨,誠不可長,然或不察,則濫及善人。慶曆中,或指韓琦、富弼、范仲淹、歐陽脩為黨,賴仁宗聖明,不為所惑。今日果有進此說者,願陛下察之。』由是復與任事者戾,除知大名府,改知杭州。紹聖初,請老,提舉崇禧觀,遷右正議大夫致仕。舊制,當得東宮保傅,議者指存嘗議還西夏侵地,故殺其恩典,既而降通議大夫。存嘗悼近世學士貴為公卿,而祭祀其先,但循庶人之制。及歸老築居,首營家廟。建中靖國元年,卒,年七十九。贈左銀青光祿大夫。存性寬厚,平居恂恂,不為詭激之行,至其所守,確不可奪。司馬光嘗曰:『並馳萬馬中能駐足者,其王存乎!』」

熙寧七年(1074)十一月初,蘇軾離潤北上。

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

十二月三日,到密州任。

本篇結論

一、蘇軾任杭州倅與調離知密的原因?

蘇軾對於新法以及新法的推動,正如蘇轍在《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中所言:「公議上,上悟曰:『吾固疑此,得蘇軾議,意釋然矣。』即日召見,問:『何以助朕?』公辭避久之,乃曰:『臣竊意陛下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銳。願陛下安靜以待物之來,然後應之。』上竦然聽受,曰:『卿三言,朕當詳思之。』」此時,王安石正積極推行新政,介甫之黨皆不悅,先調任蘇軾為開封府推官,蘇軾處置良好,介甫愈恨。此時整個朝政氛圍,對蘇軾頗為不利。

另依《續資治通鑑長編》熙寧三年(1070)庚戍八月癸亥紀事:「詔江淮發運、湖北運司體量殿中丞、直史館蘇軾居喪服除往復賈販,及令天章閣待制李師中供析照驗見軾妄冒差借兵卒事實以聞,侍御史知雜事謝景溫劾奏故也。景溫與王安石連姻,安石實使之。窮治,卒無所得。軾不敢自明,久之,乞補外。上批出與知州差遣,中書不可,擬令通判潁州,上又批出改通判杭州。(軾通判杭州,不得其時。墓誌云知雜御史誣奏公過失,公未嘗以一言自辨,乞外任避之,通判杭州。)」蘇軾於熙寧三年(1070)八月起外補,通判杭州,然軾自此留京師一歲,明年夏末秋初,乃出都。

蘇軾於熙寧四年(1071)辛亥十一月二十八日,到杭州通判任。蘇轍於熙寧六年(1073)癸丑四月改齊州掌書記,或年中至陳州。蘇轍《超然台賦‧敘》云:「子瞻既通守餘杭,三年不得代。以轍之在濟南也,求為東州守。」蘇軾於杭州通判任期滿,遂請調至密州守。蘇軾於熙寧七年(1074)九月下旬離開杭州,前往密州。杭州任倅期間總計約計兩年又十個月。

二、蘇軾在江陰的遺跡

蘇軾至常潤地區賑災,一月至鎮江,四月初離開鎮江,在鎮江停留近三個月,因此江陰地區紛傳蘇軾亦去過江陰賑災,且有留下足跡。江陰市有新橋鎮,據說早年蘇軾經過,發起建造一座新橋,至今仍有新橋鎮。新橋鎮概略位置,見圖353。

明萬曆年間,在江陰蘇墅橋岸邊,挖掘到「東坡田舍」之碑,因此蘇墅橋又成了蘇軾買別業的證據和遺跡。今江陰蘇墅橋概略位置,見圖354。今蘇墅橋現況,見圖356。

江陰香山風景區梅花堂有一匾額,為蘇軾題字,另徐霞可在旁有詩,序中寫道:「堂額為坡仙筆,坡仙愛梅花以名堂。」亦顯示出此「梅花堂」三字或可能為蘇軾題字,然因時間久遠,以難辨別真偽?或為集字?梅花堂後亦有東坡井,當為傳說或後人為紀念蘇軾而建。江陰香山風景區梅花堂概略位置,見圖355。梅山堂與蘇軾所書匾額現況,見圖357、358。

另有傳說,蘇軾與江陰青陽望族葛氏交往甚密。蘇軾貶居儋州時,葛延之曾萬里迢迢至海南拜師蘇軾,學習了一個多月,這也是地方的光采。蘇軾在江陰有一定的影響力,江陰今有數千蘇軾後裔。今江陰建構有東坡紀念館,見圖359。

圖301:蘇軾任杭州倅行走路線圖(汴京至長江段)。

圖302:蘇軾任杭州倅行走路線圖(長江至杭州段)。

圖303:宋代潤揚地區長江假想圖。

圖304:現代鎮江與長江概略關係圖。

圖305:金山與金山寺。李常生攝影 10/12/2013。

圖306:北固山眺望焦山。李常生攝影 08/20/2015。

圖307:北固山甘露禪寺。李常生攝影 2015/08/20。

圖308:仿古銅龜子式樣。

圖309:清代所繪《姑蘇繁華圖》蘇州城西南角。

圖310:虎丘概略位置圖。

圖311:虎丘與虎丘塔現況。

圖312:蘇州報恩寺概略位置圖。說明:底圖為現在蘇州地圖。

圖313:報恩寺塔(今北塔)。李常生攝影 2015/9/10。

圖314:熙寧六年(1073)末,蘇軾以轉運司檄,往常、潤、蘇、秀賑饑民。自杭州至潤州路線圖 。

圖315:無錫惠山泉與無錫宋代城郭概略位置圖。

圖316:無錫惠山泉、秦觀墓航拍位置圖。

圖317:惠山泉現況圖。李常生攝影 2013/12/1。

圖318:位於惠山的秦觀墓。李常生攝影 2013/12/1。

圖319:1983年,常州市艤舟亭附近地形圖。

圖320:常州東坡艤舟亭(現在地形)。

圖321:艤舟亭位置航拍圖。

圖322:常州東坡公園內《艤舟亭》現況圖。李常生攝影 2013/10/23。

圖323:鎮江招隱寺、鶴林寺、黃鶴山遺跡概略位置圖。

圖324:鶴林寺遺址現況。李常生攝影 2014/4/23。

圖325:招隱寺遺跡現況。李常生攝影 2014/4/23。

圖326:鎮江歷代城郭變遷圖。

圖327:鎮江古城、運河套匯於1983年街道圖。

圖328:清代中葉金山寺尚為江心島之繪圖。

圖329:杭州古湧金門位置圖。

圖330:明朝後的杭州城門位置。

圖331:北固山位置圖。

圖332:今鎮江三山位置航拍圖。

圖333:熙寧七年蘇軾以轉運司檄賑饑民後返回杭州路線圖。

圖334:宋代與現代太湖暨概估蘇軾行走路線圖。

圖335:常州市古太平寺概略位置圖。

圖336:常州市古太平寺所遺留經幢。李常生攝影 2014/1/13。

圖338:今單家巷牌坊。

圖339:虎丘塔現況圖。

圖340:蘇州吳江區概略位置圖。

圖341:太湖洞庭山航拍圖。

圖342:熙寧七年,蘇軾自杭至密(長江以南)行走路線圖 。

圖343:蘇州吳江區垂虹橋/亭遺址位置圖。

圖344:垂虹橋、垂虹亭附近現況圖。李常生攝影 2017/07/09。

圖345:垂虹橋/垂虹亭遺址區航拍圖。

圖346:宋代吳江與現代吳江區關係位置圖 。

圖347:宋代長治與現代長治關係位置圖 。

圖348:德興市關係位置圖。

圖349:聚遠樓在德興市位置圖。

圖350:德興聚遠樓現況。李常生攝影 2015/11/24。

圖351:熙寧七年蘇軾北行知密‧長江南段路線圖 。

圖352:多景樓現況。李常生攝影,2015/8/20。

圖353:江陰市新橋鎮概略位置圖。

圖354:江陰蘇墅橋概略位置圖。

圖355:江陰香山風景區梅花堂概略位置圖。

圖356:江陰蘇墅橋現況圖。李常生攝影 2015/08/19。

圖357:江陰香山風景區眉花堂現況圖。李常生攝影 2015/08/19。

圖358:江陰香山風景區蘇軾書「眉花堂」匾額。李常生攝影 2015/08/19。

圖359:江陰東坡紀念館。李常生攝影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