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書法

黃庭堅字蹟《至仁山銘》

黃庭堅字蹟《至仁山銘》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尺寸32.3×232.8公分。

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今屬河南)。詩人庾肩吾之子。

庾信《至仁山銘》:山橫鶴嶺,水學龍津。瑞雲一片,仙童兩人。三秋雲薄,九日寒新。真花暫落,畫樹長春。橫石臨砌,飛簷枕嶺。壁繞藤苗,窗街竹影。菊落秋潭,桐疏寒井。仁者可樂,將由愛靜。

庾肩吾簡介

【註】下文摘自維基百科。

庾肩吾(487年-551年),字子慎,一字慎之,南陽郡新野(今屬河南)人。南朝梁文學家、書法理論家。庾信之父。

八歲能賦詩,普通四年(523年)為晉安王蕭綱常侍,在雍州時,任雲麾參軍,並兼記室參軍,與劉孝威、江伯搖、孔敬通、申子悅、徐防、徐摛、王囿、孔鑠、鮑至等十人抄寫典籍,號為「高齋學士」。

簡文帝蕭綱繼位,以庾肩吾為度支尚書。侯景至建康,矯詔遣庾肩吾使江州招降蕭大心,後逃至建昌一帶,被侯景部將宋子仙所俘,子仙欲殺之,告訴他說:「吾聞汝能作詩,今可即作,若能,將貸汝命。」肩吾迅筆揮成,辭采甚美,曰:「發與年俱暮,愁將罪共深。聊持轉風燭,暫映廣陵琴。」宋子仙讓他當建昌令。肩吾仍間道奔江陵,投奔蕭繹,承聖二年(553年)封武康縣侯。《梁書》卷四十九有傳。

庾信簡介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南陽郡新野縣(今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仕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故人稱「庾開府」。庾信奉梁元帝名出使北朝被留,不得回歸,文風蕭瑟哀戚,也感染北方雄渾豪邁之氣,是南北朝文學的集大成者,也是唐代文學的先聲。(《升庵詩話》評庾信為:「梁之冠絕、唐之先鞭」

八世祖庾滔隨晉室南渡,官至散騎常侍,家於江陵。伯父庾於陵,梁太子洗馬,為昭明太子掌文翰。祖父庾易,累辟官不就。父庾肩吾,梁太子中庶子、度支尚書,贈散騎常侍、中書令。

庾信少有文學,十五歲時任昭明太子侍讀,十九歲時與徐陵被選為第二任皇太子蕭綱文德省學士,隨父及徐摛、徐陵父子出入禁宮,為文綺艷,稱「徐庾體」。

侯景之亂爆發,庾信時為建康令,率兵防守朱雀航,因賊人皆掛鐵製面具,竟率眾出奔。其後梁元帝偏安江陵,信亦奔隨而效力朝廷,奉命出使西魏。值西魏南侵,庾信滯留長安不得歸;江陵既陷,仕於西魏,後亦仕於北周,曾授官洛州刺史[2]。

北周皇帝雅好文學,庾信特蒙恩禮,與諸王亦多所周旋款洽。陳朝與北周通好後,南北流寓之士許還舊國,王克、殷不害等得以還鄉,北周皇帝卻愛惜庾信而不遣。唯有庾信與王褒不得南回。

庾信雖然位望通顯,常有鄉關之思,乃作《哀江南賦》以致其意。北周天和四年,北周武帝作北周象戲並與大臣共同編寫《象經》,由王褒作《象戲經序》、庾信作《進象經賦表》、《象戲賦》。

遷北後的庾信與滕王宇文逌(逌音悠)友善,並由宇文逌在579年(大象元年)編訂了第一本庾信集。

駢文風格

庾信前期仕梁,文章以綺艷為宗,音韻諧美,為齊梁之極則。後期滯留北方,常有鄉關之思,多亡國之痛,身世之感,發為蒼涼悲壯,沉鬱頓挫之音。

庾信駢文於駢體中寓散行氣格,遣事用典,多采貼自然,明麗中見蒼渾,綺縟中有流轉。內容華實相扶,情文兼至,既有文采,亦見風骨,結合南方文學的華美,和北方文學的剛健。

評價

庾信的駢文、駢賦,可與鮑照並舉,代表了南北朝駢文、駢賦的最高成就;庾的辭賦與徐陵一起被稱為「徐庾體」,代表作有《哀江南賦》、《枯樹賦》等。

庾的詩歌,則初步融合了南北詩風,對唐詩有重要影響。有《庾子山集》傳世。

史評其寫作風格「綺艷」,杜甫又稱其「清新」、「老成」。此六字者,詩家難兼,子山備之。張溥《庾開府集》題辭稱:「後羈長安,臣於宇文,陳帝通好請還,終留不遣。雖周宗好士,滕趙賞音,築宮虛館,交齊布素。而南冠、西河,旅人發嘆,鄉關之思,僅寄於江南一賦,其視徐孝穆之得返舊都,奚啻李都尉之望蘇屬國哉。」

杜甫《戲為六絕句》六首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成語「凌雲健筆」一詞由此而來。《詠懷古跡》第一:「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李商隱有詩:「可憐庾信尋荒徑,猶得三朝托後車。」

隋人王通說:「徐陵、庾信古之誇人也,其文誕。」金人王若虛則批評:「嘗讀庾氏諸賦,類不足觀,而愁賦尤狂易可怪。然子美推稱如此,且譏誚嗤點者。予恐少陵之語未公,而嗤點者未為過也。」清人全祖望認為庾信身仕西魏、北周,又借「天醉」為自己的失節開脫,全然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