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書法

黃庭堅《五言古詩卷》

黃庭堅《五言古詩卷》

黃庭堅《五言古詩卷》,行楷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朝開國元勳劉基卷末跋語:山谷書極力變右軍,蓋不欲與稧帖面目相似,自樹家法耳。當時莫敢與之抗衡,至今廖廖若晨星矣,展閱一過不勝敬仰。《稧帖》即《蘭亭序》的別稱。黃庭堅在書法的創作方面深得古人筆法之精髓,觀其書,藏鋒筆法在其書法的創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其大字行書,還是小字的行草書,筆法剛勁矯動,不拘一格,鮮有輕巧浮華之筆,注重字形結體的同時,更注重筆劃線條的錘煉,他的傳世作品銀鉤鐵劃是古人筆法的真正體現。

釋文

草堂近少室。夜靜聞松風。月出潘陵尖。照見十六峰。九月山葉赤。溪雲淡秋容。火點伊陽?。?深嵩角鐘。尚子不可見。蔣生難再逢。勝愜只自知。佳趣為誰濃。昨詣山僧期。上到天壇東。向下望雷雨。雲間見真龍。夕与人??。轉愛丘壑中。心澹水木會。興幽魚鳥通。稀微了自適。出處迺不同。況本無宧情。誓將依道風。黃庭堅書。

出自唐代岑參《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秋夕憑眺》

草堂近少室,夜靜聞風鬆。月出潘陵尖,照見十六峯。

九月山葉赤,谿雲淡秋容。火點伊陽村,煙深嵩角鍾。

尚子不可見,蔣生難再逢。勝愜只自知,佳趣爲誰濃。

昨詣山僧期,上到天壇東。向下望雷雨,雲間見回龍。

夕與人羣疏,轉愛丘壑中。心澹水木會,興幽魚鳥通。

稀微了自釋,出處乃不同。況本無宦情,誓將依道風。

岑參簡介:

岑參(約715年—770年),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去世之時56歲。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現存詩403首,七十多首邊塞詩,另有《感舊賦》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銘兩篇。

岑參《感舊賦(並序)》

參相門子,五歲讀書,九歲屬文,十五隱於嵩陽,二十獻書闕下。嚐自謂曰:雲霄坐致,青紫俯拾。金盡裘敝,蹇而無成,豈命之過歟?國家六葉,吾門三相矣。江陵公為中書令,輔太宗;鄧國公為文昌右相,輔高宗;汝南公為侍中,輔睿宗。相承寵光,繼出輔弼。《易》曰:「物不可以終泰,故受之以否。」逮乎?武後臨朝,鄧國公由是得罪;先天中,汝南公又得罪。朱輪華轂,如夢中矣。今王道休明,噫世業淪替;猶欽若前德,將施於後人。參年三十,未及一命,昔一何榮矣,今一何悴矣?直念昔者,為賦雲,其辭曰:

吾門之先,世克其昌。赫矣烈祖,輔於周王;啟封受楚,佐命克商。二千餘載,六十餘代,繼厥美而有光。其後闢土宇於荊門,樹桑梓於棘陽;吞楚山之神秀,與漢水之靈長。猗盛德之不隕,諒嘉聲而允臧;慶延自遠,祜洽無疆。自天命我唐,始滅暴隋;挺生江陵,傑出輔時。為國之翰,斯文在茲;一入麟閣,三遷鳳池。調元氣以無忒,理蒼生而不虧;典絲言而作則,闡綿蕝以成規。革亡國之前政,讚聖代之新軌,捧堯日以雲從;扇舜風而草靡,洋洋乎令問不已!繼生鄧公,世實須才;盡忠致君,極武登台。朱門複啟,相府重開;川換新楫,羹傳舊梅。何糾纏以相軋,惡高門之禍來?當基武後臨朝,奸臣竊命;百川沸騰,四國無政。昊天降其薦瘥,靡風發於時令;藉小人之榮寵,墮賢良於檻穽。苟惽怓以相蒙,胡鬼厲以職競?既破我室,又壞我門。上帝懵懵,莫知我冤;眾人懀懀,不為我言。泣賈誼於長沙,痛屈平於湘沅。

夫物極則變,感而遂通。於是日光回照於覆盆之下,陽氣複暖於寒穀之中。上天垂鑒,佑我伯父;為邦之傑,為國之輔,又治陰陽,更作霖雨;伊廊廟之故事,皆祖父之舊矩。朱門不改,畫戟重新;暮出黃閣,朝趨紫宸;繡轂照路,玉珂驚塵。列親戚以高會,沸歌鍾於上春。無小無大,皆為縉紳;禺禺卬卬,逾數十人。嗟乎!一心弼諧,多樹綱紀;群小見鬼,獨醒積毀;鑠於眾口,病於十指;由是我汝南公複得罪於天子。當是時也,偪側崩波,蒼黃反覆;去鄉離土,隳宗破族;雲雨流離。江山放逐,愁見蒼梧之雲,泣盡湘潭之竹;或投於黑齒之野,或竄於文身之俗。嗚呼!天不可問,莫知其由;何先榮而後悴,曷曩樂而今憂?盡世業之陵替,念平昔之淹留;嗟餘生之不造,常恐墮其嘉猷。誌學集其荼蓼,弱冠幹於王侯;荷仁兄之教導,主勵已以增修。無負郭之數畝,有嵩陽之一邱;幸逢時主之好文,不學滄浪之垂鉤。我從東山,獻書西周;出入二郡,蹉跎十秋。多遭脫幅,累遇焚舟;雪凍穿屨,塵緇敝裘。嗟世路之其阻,恐歲月之不留;眷城闕以懷歸,將欲返雲林之舊遊。遂撫劍而歌曰:東海之水化為田,北溟之魚飛上天;城有時而複,陵有時而遷。理固常矣,人亦其然。觀夫陌上豪貴,當年高位;歌鍾沸天,鞍馬照地。積黃金以自滿,矜青雲之坐致;高館招其賓朋,重門疊其車騎。及其高台傾,曲池平;雀羅空輩其處所,門客肯念其平生?已矣夫!世路崎嶇,孰為後圖?豈無疇日之光榮,何今人之棄餘?彼乘軒而不恤爾後,曾不愛我之羈孤?歎君門兮何深,顧盛時而向隅;攬蕙草以惆悵,步衡門而踟躕。強學以待知音,不無思達人之惠顧,庶有望於亨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