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過萬州、雲安軍、夔州
嘉祐四年(1059)冬,順江南行至汴京。
過萬州、雲安軍、夔州。
萬州:《宋史》載:「萬州,下,南浦郡,軍事。開寶三年,以梁山為軍。元豐戶二萬五百五十五。貢金、木藥子。縣二:南浦,[下。有平雲砦。]武寧。[下。]。」萬州今屬重慶市萬州區。
雲安軍:《宋史》載:「雲安軍,同下州。開寶六年,以夔州雲安縣建為軍。建炎三年為軍使。元豐戶一萬一千七十五。貢絹。縣一:雲安。[望。有思問、扞技、平南三砦,玉井鹽場、團雲鹽井。]監一:雲安。[熙寧四年,以雲安監戶口析置安義縣。八年,戶還隸雲安縣,復為監。]」雲安軍今屬重慶市雲陽縣。
夔州:《宋史》載:「夔州,都督府,雲安郡,寧江軍節度。州初置在白帝城,景德三年,徙城東。建炎三年,升夔、利兵馬鈐轄。淳熙十五年,帥臣帶歸、峽州兵馬司。元豐戶一萬一千二百一十三。貢蜜、蠟。縣二:奉節,[中。]巫山。[中下。]」夔州今屬重慶市奉節縣。
宋代萬州、雲安軍、夔州行政區域及現代關係位置,見圖137。
【引】
蘇洵詩文
《過木櫪觀》題註:「許精陽得道之所,舟人不以相告,即過武寧縣,乃得其事。縣人云,許精陽棺椁猶在山上。」詩云:「聞道精陽令,當時此學仙。鍊形初似鶴,蛻質竟如蟬。蘚上搘棺石,雲生晝影莚。舟中望山上,唯見柏森然。」【註】嘉祐四年(1059)冬,南行途中過武寧木櫟觀時所作。
《題白帝廟》云:「誰開三峽纔容練,長使羣雄苦力爭。熊氏凋零餘舊族,成家寂寞閉空城。永安就死悲玄德,八陣勞神歎孔明。白帝有靈應自笑,諸公皆敗豈由兵?」【註】嘉祐四年(1059)冬,南行途中過今奉節白帝廟時所作。
《神女廟》云:「巫陽仙子雲為裾,高清杳渺與世疎。微有薄酒安足獻,愿采山下霜中蔬。仙壇古洞何清虛,中有瓊樓白玉除。江上浩蕩誰來過,聞道琴高駕鯉魚。」【註】以上三詩乃嘉祐四年(1059)冬,三蘇父子赴京,經萬州、夔州時,蘇洵所作。
蘇軾詩文賦
《萬州太守高公宿約遊岑公洞,而夜雨連明,戲贈二小詩》其一云:「肩輿欲到岑公洞,正却衝泥傍險行。定是岑公悶清境,春江一夜雨連明。」其二云:「蓬窗高枕雨如繩,恰似糟床壓酒聲。今日岑公不能飲,吾儕猶健可頻傾。」【註】為他集互見古今體詩。
《過木櫪觀》云:「石壁高千尺,微蹤遠欲為。飛簷如劍寺,(出劍門東,望上寺宇,髣髴可見) 古柏似仙都。許子嘗高遯,行舟悔不迂。斬蛟聞猛烈,提劍想崎嶇。寂寞棺猶在,修崇世已愚。隱居人不識,化去俗爭吁。洞府煙霞遠,人間爪髮枯。飄飄乘倒景,誰復顧遺軀。」【註】蘇軾過木櫪觀時所作。
《八陣磧》云:「平沙何茫茫,彷彿見石蕝。縱橫滿江上,歲歲沙水齧。孔明死已久,誰復辨行列。神兵非學到,自古不留訣。至人已心悟,後世徒妄說。自從漢道衰,蜂起盡姦傑。英雄不相下,禍難久連結。驅民市無煙,戰野江流血。萬人賭一擲,殺盡如沃雪。不為久遠計,草草常無法。孔明最後起,意欲掃群孽。崎嶇事節制,隱忍久不決。志大遂成迂,歲月去如瞥。六師紛未整,一旦英氣折。惟餘八陣圖,千古壯夔峽。」【註】三蘇父子赴京,蘇軾過奉節時所作。
《諸葛鹽井》題註云:「井有十四,自山下至山上,其十三井常空,盛夏水漲,則鹽泉迤邐遷去,常去於江水之所不及。」云:「五行水本鹹,安擇江與井。如何不相入,此意復誰省。人心固難足,物理偶相逞。猶嫌取未多,井上無閑綆。」【註】三蘇父子赴京,蘇軾過奉節時所作。
《白帝廟》云:「朔風催入峽,慘慘去何之?共指蒼山路,來朝白帝祠。荒城秋草滿,古樹野藤垂。浩蕩荊江遠,淒涼蜀客悲。遲回問風俗,涕泗憫興衰。故國依然在,遺民豈復知。一方稱警蹕,萬乘擁旌旂。遠略初吞漢,雄心豈在夔。崎嶇來野廟,閔默愧當時。破甑蒸山麥,長歌唱《竹枝》。荊邯真壯士,吳柱本經師。失計雖無及,圖王固已奇。猶餘帝王號,皎皎在門楣。」【註】嘉祐四年(1059)冬,三蘇父子赴京,蘇軾過奉節白帝廟時所作。
《永安宮》題註云:「今夔之永安門,即宮之遺址也。」云:「千古陵谷變,故宮安得存。徘徊問耆老,惟有永安門。遊人雜楚蜀,車馬晚喧喧。不見重樓好,誰知昔日尊。籲嗟蜀先主,兵敗此亡魂。只應法正死,使公去遭燔。」【註】嘉祐四年(1059)冬,三蘇父子赴京,蘇軾過奉節時所作。
《灩澦堆賦》並敘云:「世以瞿唐峽口灩澦堆為天下之至險,凡覆舟者,皆歸咎於此石。以余觀之,蓋有功於斯人者。夫蜀江會百水而至於夔,彌漫浩汗,橫放於大野,而峽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茍先無以齟齬於其間,則江之遠來,奔騰迅快,盡銳於瞿塘之口,則其險悍可畏,當不啻於今耳。因為之賦,以待好事者試觀而思之。」賦云:「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與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為形,而因物以賦形,是故千變萬化而有必然之理。掀騰勃怒,萬夫不敢前兮,宛然聽命,惟聖人之所使。予泊舟乎瞿唐之口,而觀乎灩澦之崔嵬,然後知其所以開峽而不去者,固有以也。蜀江遠來兮,浩漫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嘗齟齬兮,其意驕逞而不可摧。忽峽口之逼窄兮,納萬頃於一盃。方其未知有峽也,而戰乎灩澦之下,喧豗震掉,盡力以與石鬪,勃乎若萬騎之西來。忽孤城之當道,鉤援臨衝,畢至於其下兮,城堅而不可取。矢盡劍折兮,迤邐循城而東去。於是滔滔汩汩,相與入峽,安行而不敢怒。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變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說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註】蘇軾過奉節時所作。
《入峽》云:「自昔懷幽賞,今茲得縱探。長江連楚蜀,萬派瀉東南。合水來如電,黔波綠似藍。餘流細不數,遠勢競相參。入峽初無路,連山忽似龕。縈紆收浩渺,蹙縮作淵潭。風過如呼吸,雲生似吐含。墜崖鳴窣窣,垂蔓綠毿毿。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飛泉飄亂雪,怪石走驚驂。絕澗知深淺,樵童忽兩三。人煙偶逢郭,沙岸可乘籃。野戍荒州縣,邦君古子男。放衙鳴晚鼓,留客薦霜柑。聞道黃精草,叢生綠玉篸。盡應充食飲,不見有彭聃。氣候冬猶暖,星河夜半涵。遺民悲昶衍,(孟昶從此入覲,王衍亦蜀主。)舊俗接魚蠶。版屋漫無瓦,巖居窄似庵。伐薪常冒嶮,得米不盈甔。嘆息生何陋,劬勞不自慚。葉舟輕遠泝,大浪固嘗諳。矍鑠空相視,嘔啞莫與談。蠻荒安可住,幽邃信難妉。獨愛孤棲鶻,高超百尺嵐。橫飛應自得,遠颺似無貪。振翮遊霄漢,無心顧雀鵪。塵勞世方病,侷促我何堪。盡解林泉好,多為富貴酣。試看飛鳥樂,高遁此心甘。」【註】蘇軾過奉節準備入瞿塘峽時所作。
《巫山》云:「瞿塘迤邐盡,巫峽崢嶸起。 連峰稍可怪,石色變蒼翠。天工運神巧,漸欲作奇偉。坱軋勢方深,結搆意未遂。旁觀不暇瞬,步步造幽邃。蒼崖忽相逼,絕壁凜可悸。仰觀八九頂,俊爽淩顥氣。晃蕩天宇高,奔騰江水沸。孤超兀不讓,直拔勇無畏。攀緣見神宇,憩坐就石位。巉巉隔江波,一一問廟吏。遙觀神女石,綽約誠有以。俯首見斜鬟,拖霞弄修帔。人心隨物變,遠覺含深意。野老笑我旁,少年嘗屢至。去隨猿猱上,反以繩索試。石筍倚孤峰,突兀殊不類。世人喜神怪,論說驚幼穉。楚賦亦虛傳,神仙安有是?云此今尚爾。翠葉紛下垂,婆娑綠鳳尾。風來自偃仰,若為神物使。絕頂有三碑,詰曲古篆字。老人那解讀,偶見不能記。窮探到峰背,採斫黃楊子。黃楊生石上,堅瘦紋如綺。貪心去不顧,澗谷千尋縋。山高虎狼絕,深入坦無忌。溟濛草樹密,蔥蒨雲霞膩。石竇有洪泉,甘滑如流髓。終朝自盥漱,冷冽清心胃。浣衣掛樹梢,磨斧就石鼻。徘徊雲日晚,歸意念城市。不到今𠦃年,衰老筋力憊。當時伐殘木,牙蘗已如臂。忽聞老人說,終日為歎喟。神仙固有之,難在忘勢利。貧賤爾何愛,棄去如脫屣。嗟爾若無還,絕糧應不死。」【註】蘇軾過巫山時所作。
《神女廟》云:「大江從西來,上有千仞山。江山自環擁,恢詭富神姦。深淵鼉鱉橫,巨壑蛇龍頑。旌陽斬長蛟,雷雨移滄灣。蜀守降老蹇,至今帶連鐶。縱橫若無主,蕩逸侵人寰。上帝降瑤姬,來處荊巫間。神仙豈在猛,玉座幽且閑。飄蕭駕風馭,弭節朝天關。倏忽巡四方,不知道里艱。古妝具法服,邃殿羅煙鬟。百神自奔走,雜沓來趨班。雲興靈怪聚,雲散鬼神還。茫茫夜潭靜,皎皎秋月彎。還應搖玉佩,來聽水潺潺。」【註】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作於此處(神女廟)。
《巫山廟上下數十里,有鳥鳶無數,取食輿行舟之上,舟人以神之故,亦不敢害》云:「羣飛來去噪行人,得食無憂便可馴。江上飢烏無足怪,野鷹何事亦頻頻。」【註】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作於巫山廟。
《和張均題峽山》云:「孤舟轉巖曲,古寺出雲坳。岸迫鳥聲合,水平山影交。堂虛泉漱玉,砌靜筍遺苞。我為圖名利,無因此結茅。」
《戲題巫山縣[今仍為巫山縣。]用杜子美韻》云:「巴俗深留客,吳儂但憶歸。真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東縣聞銅臭,江陵換夾衣。丁寧巫峽雨,慎莫暗朝暉。」【註】以上各詩、賦均於嘉祐四年(1059)冬,三蘇父子赴京,經萬州、夔州時,蘇軾所作。《戲題巫山縣用杜子美韻》有云為黃庭堅所作。
蘇轍詩文賦
《八陣磧》題註:「在夔州。」云:「漲江吹八陣,江落陣如故。我來苦寒後,平沙如匹素。乘高望遺跡,磊磊六十四。遙指如布棋,就視不知處。世稱諸葛公,用眾有法度。區區落褒斜,軍旅無闊步。中原竟不到,置陣狹無所。茫茫平沙中,積石排隊伍。獨使後世人,知我非莽鹵。奈何長蛇形,千古竟不悟?惟餘桓元子,久視不能去。」【註】蘇轍在夔州(今奉節)時所作。
《灩澦堆》題註:「或云上有古碑。」云:「江中石屏灩澦堆,鼈靈夏禹不能摧。深根百丈無敢近,落日紛紛鳬雁來。何人磊落不畏死,為我赤腳登崔嵬。上有古碑刻奇篆,當使盡讀磨蒼苔。此碑若見必有怪,恐至絕頂遭風雷。」【註】蘇轍在夔州(今奉節)見灩澦堆時所作。
《入峽》云:「舟行瞿塘口,兩耳風鳴號。渺然長江水,千里投一瓢。峽門石為戶,鬱怒水力驕。扁舟落中流,浩如一葉飄。呼吸信奔浪,不復由長篙。捩柁破濆旋,畏與亂石遭。兩山蹙相值,望之不容舠。漸近乃可入,白鹽最雄高。草木皆倒生,哀叫悲玄猱。白雲繚長袖,零落如飛毛。緬懷洚水年,慘蹙病有堯。禹益決岷水,屢與山鬼鏖。摧岡轉大石,破地疏洪濤。巉巉當道山,斬截肩尾銷。峭壁下無趾,連峰斷修腰。破處不生草,上不掛鳥巢。水怪不盡戮,下有龍與鼇。遼哉千萬年,禹死遺跡牢。豈必見河洛,開峽斯已勞。」【註】蘇轍在夔州(今奉節)入瞿塘峽時所作。
《巫山賦》云:「過瞿唐之長江兮,蔚巫山之嵯峨。雲孤興其勃勃兮,北風慨其揚波。山嶔岑而直上兮,越至神女之所家。峰連屬以十二兮,其九可見而三不知。蹊遂蕪滅而不可陟兮,玄猿黃鵠四顧而鳴悲。覽松柏之青青兮,紛其若江上之菰蒲。維其大之不可知兮,有橈雲之修柯。蔓草蒙茸以下翳兮,飛泉潔清而無沙。亭亭孤峰,其下叢木交錯而不明兮,若有美人慘然而長嗟。斂手危立以右顧兮,舒目遠望怳然而有所懷。嚴峨峨其有禮兮,盛服寂寞而無嘩。臨萬仞之絕嶮兮,獨立千載而不下顛。追懷楚襄之放意肆志兮,溯江千里而遠來。離國去俗兮,徘徊而不能歸。悲神女之不可以朝求而夕見兮,想遊步之逶遲。築陽臺於江干兮,相氛氣之參差。惟神女之不可以求得兮,此其所以為神。湛洋洋其無心兮,豈其猶有懷乎世之人?朝雲蔚其晨興兮,暮雨紛以下注。變化倏忽不可測兮,俄為鳥而騰去。忽然而為人兮,佩玉鏘以琅琅。愛江流之清波兮,安燕處乎高唐。彼蛟龍之多智兮,尚不可執以罝罦。高丘深其蒼蒼兮,恍誰識其有無?」【註】蘇轍過巫山時時所作。
《巫山廟》云:「山中廟堂古神女,楚巫婆裟奏歌舞。空山日落悲風吹,舉手睢盱道神語。神仙潔清非世人,瓦盎傾醪薦麋脯。子知神君竟何自,西方真人古王母。飄然乘風遊九州,朅渡西海薄中土。白雲為車駕蒼虬,驂乘湘君宓妃御。天孫織綃素非素,衣裳飃䬙薄煙霧。泊然沖虛眇無營,朝餐屑玉嚥瓊乳。下視人世安可據,超江乘山去無所。巫山之下江流清,偶然愛之不能去。湍崖激作相喧豗,白花翻翻龍正怒。堯使大禹導九州,石隕山墜幾折股。山前恐懼久無措,稽首山下苦求助。丹書玉笈世莫窺,指示文字相爾汝。擘山洩江幸無苦,庚辰虞余實相禹。功成事定世莫知,空山俄頃千萬古。廟中擊鼓吹長簫,採蘭為飱蕙為肴,玉缶薦芰香飄蕭。龍勺取酒注白茅,神來享之風飄飄。荒山長江何所有,豈有瓊玉薦泬寥?神君聰明無我責,為我驅獸攘龍蛟。乘船入楚泝巴蜀,濆旋深惡秋水高。歸來無恙無以報?山上麥熟可作醪。神君尊貴豈待我,再拜長跪神所勞。」【註】蘇轍於嘉祐四年(1059)冬,作於巫山廟。
《巫山廟烏》云:「巫廟真人古列仙,高心獨愛玉爐煙。饑烏巧會行人意,來去紛紛噪客船。」【註】蘇轍路過此路段,撰五詩一賦。
【案】
木櫪觀:《太平寰宇記》載:「木櫪山在縣東南十三里,山頂有池,冬夏可驗其淺深,隨大江水長減。」輿地紀勝》載:「白鶴寺,在武寧縣西許旌陽舊宅。」又載:「白鶴觀,在武寧縣,唐乾符元年(874)有白鶴降而賜額,三蘇皆有題詠及記。」木櫪觀又稱白鶴觀,今已頹,位址在萬州區武陵鎮西南約五公里臨江處。距萬州區約四十五公里,長江三峽大壩完成後,水已淹漲近山巔,木櫪觀遺址即在山巔,今尚有部分遺跡,且附近老百姓家尚可發現從木櫪觀拆下使用之石材。木櫪觀概略位置,見圖138、139;木櫪觀位置現況,遺跡在山頂,見圖147。
岑公洞:《輿地紀勝》載:「岑公巖:在大江之南,廣六十餘丈,深四十餘丈,一石巖溜盤結狀,若華葢,左為方池,有泉湧出。」岑公洞因長江三峽大壩修築,已然淹埋於水底,據當地耆老表示,岑公洞原址應在翠屏山「三峽移民博物館」下方的長江內。岑公洞概略位置,見圖140;長江三峽大壩未構建前所見之岑公洞,見圖141。
諸葛鹽井:《太平寰宇記‧夔州路‧奉節》載:「八陣圖下三里有一磧,東西一百步,南北廣四十步。磧上有鹽泉井五口。以木為桶,昔嘗取鹽,即時沙壅。冬出夏沒。」老奉節沿江岸確有許多鹽磧,蘇軾所指乃八陣圖下三里,當為今梅溪出口東側不遠處。已因長江大壩完成而被水淹沒,其詳細位置不詳,概略位置,見圖142、143。
白帝廟:《太平寰宇記‧夔州路‧奉節》載:「白帝城盛引之《荊州記》云:『巴東郡峽上北岸有一山孤峙甚峭,巴東郡據以為城。」又:「按《郡國記》,即公孫述至魚腹,有白龍出井中,因號魚腹為白帝城。」 白帝城為長江入峽前之一半島型山丘,自古未移。三峽大壩完成後,水漲六十餘米,白帝城變成水中孤島,山頂有白帝廟,其位置,見圖142、143。白帝城今形貌,見圖148;白帝城老照片,見圖150、151。
八陣磧:蘇軾《八陣圖》云:「諸葛亮造八陣於魚腹平沙之上,壘石為八行,相去二丈。桓溫徵譙縱,見之,曰:『此常山蛇勢也。』文武皆莫識。吾嘗過之,自山上俯視,百餘丈,凡八行,為六十四蕝,蕝正圜,不見凹凸處,如日中蓋影。予就視,皆卵石,漫漫不可辨,甚可怪也。」《水經注》載:「江水又東,逕諸葛亮圖壘南,石磧平曠,望兼川陸,有亮所作八陣圖。東跨故壘,皆累細石為之。自壘西去,聚石八行,行間相去二丈,因曰八陣。」《太平寰宇記‧八陣圖》載:「在縣西南七里。《荊州圖記》云:「永安宮南一里,渚下平磧上,周迴四百十八丈,中有諸葛武侯八陣圖,聚細石為之,各高五尺,廣十圍,歷然棋布,縱橫相當,中間相去九尺,正中開南北巷,悉廣五尺,凡六十寺聚,或為人所散亂及為夏水所沒,冬水退復依然如故。」《方輿勝覽‧夔州‧古跡》載:「《成都圖經》云:『武侯之八陣凡三:在夔者六十有四,方陣法也。在牟彌者一百二十有八,當頭陣法也。其在棋盤市者二百五十有六,十營法也。』」八陣磧位於奉節縣老城區瞿塘峽峽口,其上游不遠處,是一片陡然開闊、狀若魚腹的江面,古稱魚腹浦,該區江濱長期有鹽礦,此鹽場區「冬出夏沒」,夏天鹽井為江水淹沒,迄水退壩出,始淘井開煎。然長江三峽大壩完成後,古城已浸河底。八陣磧經千年以上的江水沖刷已非原樣。關於八陣磧,蘇軾有詳細描述,且《水經注》、《太平寰宇記》、《荊州圖記》、《成都圖經》等古書均有述及,只是歷經千年,已非原貌,真假難辨。今奉節城乃為抬高後的新城,古老江灘已失,無法探究。然,新建老城(梅溪與長江交會處以東)內亦有魚腹路、八陣街等相關街道名稱。據當地耆老言,八陣磧確實位置或在未被水淹前奉節縣老城東一公里,白帝城西五公里處,臨長江北岸的第一級階地上,即今梅溪河口處。奉節地區蘇軾文中所言相關古跡概略位置,見圖142、143。
永安宫:《太平寰宇記‧夔州》載:「按《郡國記》,劉備改魚復為永安,仍於州之西七里別置永安宮城在平地。」陸遊《入蜀記》載:「乾道六年(1170)九月二十七日。早,至夔州。州在山麓沙上,所謂魚復永安宮也。宮今為州倉,而州治在宮西北,甘夫人墓西南,景德中轉運使丁謂、薛顏所徙。」《太平寰宇記》有載,永安宮南一里為諸葛武侯八陣圖。陸遊謂,州治在西北。蘇軾言,永安宮為夔之永安門,當屬東門也,且軾所見,已為遺址。據當地耆老言,清朝,在此在此遺址建大成殿,後改為夔州府學署,大成殿左側兩塊殘碑,碑上有刻「永安宮故址」,地點大約為老奉節師範學校內。如今已淹沒於水下。奉節地區蘇軾文中所言相關古跡概略位置圖,見圖142、143。奉節地區舊影,見圖149。
灩澦堆:《太平寰宇記‧灩澦堆》載:「周圍二十丈,在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唐峽口。冬水淺,屹然露百餘尺;夏水漲,沒數十丈。其狀如馬,舟人不敢進。……諺曰:『灩澦大如襆,瞿唐不可觸。灩澦大如馬,瞿唐不可下。灩澦大如鱉,瞿唐行舟絶。灩澦大如龜,瞿唐不可窺。』」灩澦堆為白帝城附近,長江中的一個大石塊,長約30米,寬約20米,高約40米,挺立江中,有阻攔行舟之嫌,1959年已用炸藥炸除。其大約位置,見圖142、143;美國Life雜誌攝影,見圖150、151。張祖道先生所拍攝之灩澦堆,見圖154。
入峽:自白帝城起下行即入峽。《方輿勝覽‧三峽》載:「三峽:謂西峽、巫峽、歸峽。」又:「瞿塘峽:瞿塘峽,在州東一里,舊名西陵峽。」《水經注》載:「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絶,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緑潭,迴清倒影,絶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潄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絶。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長江三峽,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2公里。 長江入峽處(自白帝城觀望右側水道),見圖142、143、150。
巫山:《水經注》載:「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巫峽兩岸有巫山十二峰。《方輿勝覽‧十二峰》:「在巫山。曰:望霞、 翠屏、朝雲、松巒、集仙、聚鶴、凈壇、上昇、起雲、飛鳳、登龍、聖泉。」其中望霞峰又稱神女峰。北側五峰為:神女、集仙、松巒、朝雲、聖泉、登龍;南側五峰為:翠屏、聚鶴、凈壇、上昇、起雲、飛鳳。見圖0441。【附記】早期之夔州十二景,見圖145。三蘇南行自恭州至夔州行走路線,見圖146。
神女廟:即巫山廟。《水經注》載:「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陽,精魂為草,實為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早視之,果如其言。故為立廟,號朝雲焉。」《讀史方輿紀要》載:「巫山,亦曰巫峽,在夔州府巫山縣東三十里。……下有神女廟。」陸游《入蜀記》載:「乾道六年(1170)十月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唐代在神女峰對岸飛鳳峰麓小青石一帶建神女廟,宋宣和四年(1122年)改凝真觀。人們所言巫山神女廟,一般乃指青石的神女廟。1949年後,逐漸湮滅無跡,僅剩清代重刻的明代范守道《神女考》碑,1980年代,曾在青石神女廟舊址,重修神女廟,初竣工,又遇火災燒廢。長江三峽大壩建成後,舊址已佚。神女廟舊址概略位置在青石區臨江濱處,見圖144。
第六章 過歸州、峽州
嘉祐四年(1059)冬,順江南行至汴京。
過歸州、峽州。
歸州:《宋史‧歸州》載:歸州,下,巴東郡,軍事。建炎四年,隸夔路;紹興五年,復。三十一年,又隸夔;淳熙十四年,復。明年,又隸夔。端平三年,徙郡治於南浦。崇寧戶二萬一千五十八,口五萬二千一百四十七。貢紵。縣三:秭歸,[下。熙寧五年,省興山縣為鎮入焉;元祐元年復。有筏禮砦、青林鹽井。]巴東,[下。有折疊砦。]興山。[下。開寶元年,移治昭君院。端拱二年,又徙香溪北。]」歸州巴東今為巴東縣,屬湖北省恩施市管轄。
峽州:《宋史‧峽州》載:「峽州,[中,「峽」字舊從「硤」,今從「山」。]夷陵郡,軍事。建炎中,移治石鼻山。紹興五年,復舊。端平元年,徙治於江南縣。崇寧戶四萬九百八十,口一十一萬六千四百。貢五加皮、芒硝、杜若。縣四:夷陵,[中。有漢流、巴山、麻溪、魚陽、長樂、梅子六砦,及鉛錫場。]宜都,[中。]長楊,[中下。有漢流、飛魚二鹽井。元豐五年,廢新安、長楊二砦。]遠安。[中下。]」歸州秭歸今為秭歸縣,屬湖北省宜昌市管轄;峽州夷陵今為湖北省宜昌市,峽州宜都今為湖北省宜都市,亦屬宜昌市管轄。
宋代歸州、峽州行政區域與現代關係位置,見圖0444。
【引】
蘇洵詩文
《題三遊洞石壁》云:「洞門蒼石流成乳,山下長溪冷卻冰。天寒二子苦求去,吾欲居之亦不能。」【註】歸州、峽州,僅見蘇洵作此首詩作。
蘇軾詩文賦
《過巴東縣不泊,聞頗有萊公遺跡》云:「萊公昔未遇,寂寞在巴東。聞道山中樹,猶餘手中松。江山養豪俊,禮數困英雄。執版迎官長,趨塵拜下風。當年誰刺史,應未識三公。」【註】蘇軾過巴東縣撰。
《屈原廟賦》云:「浮扁舟以適楚兮,過屈原之遺宮。覽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鄉。伊昔放逐兮,渡江濤而南遷。去家千里兮,生無所歸而死無以為墳。悲夫!人固有一死兮,處死之為難。徘徊江上欲去而未決兮,俯千仞之驚湍。賦《懷沙》以自傷兮,嗟子獨何以為心。忽終章之慘烈兮,逝將去此而沈吟。吾豈不能高舉而遠遊兮,又豈不能退默而深居?獨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爭而強諫兮,死猶冀其感發而改行。茍宗國之顛覆兮,吾亦獨何愛於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馮夷教之以上訴。歷九關而見帝兮,帝亦悲傷而不能救。懷瑾佩蘭而無所歸兮,獨惸惸乎中浦。峽山高兮崔嵬,故居廢兮行人哀。子孫散兮安在,況復見兮高臺。自子之逝今千載兮,世愈狹而難存。賢者畏譏而改度兮,隨俗變化斵方以為圓。黽勉於亂世而不能去兮,又或為之臣佐。變丹青於玉瑩兮,彼乃謂子為非智。惟高節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與。違國去俗死而不顧兮,豈不足以免於後世?嗚呼!君子之道,豈必全兮。全身遠害,亦或然兮。嗟子區區,獨為其難兮。雖不適中,要以為賢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註】蘇軾過屈原廟撰。
《昭君村》云:「昭君本楚人,艷色照江水。楚人不敢娶,謂是漢妃子。誰知去鄉國,萬里為胡鬼。人言生女作門楣,昭君當時憂色衰。古來人事盡如此,反覆縱橫安可知。」【註】昭君村在今歸州新鎮北方屬秭歸縣管轄。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作此處。
《新灘》云:「「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番番從高來,一一投澗坑。大魚不能上,暴鬣灘下橫。小魚散復合,瀺灂如遭烹。鸕鶿不敢下,飛過兩翅輕。白鷺誇瘦捷,插腳還攲傾。區區舟上人,薄技安敢呈。只應灘頭廟,賴此牛酒盈。」【註】位於今新屈原鎮,馬龍溪口。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為此險灘而作。
《新灘阻風》云:「北風吹寒江,來自兩山口。初聞似搖扇,漸覺平沙走。飛雲滿巖谷,舞雪穿窗牖。灘下三日留,識盡灘前叟。孤舟倦鴉軋,短纜困牽揉。嘗聞不終朝,今此獨何久。祇應留遠人,此意固亦厚。吾今幸無事,閉戶為飲酒。」【註】因新灘受阻,三蘇灘下三日留。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為此險灘而作。
《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類為比,仍不使皓白潔素等字,次子由韻》詩云:「縮頸夜眠如凍龜,雪來惟有客先知。江邊曉起浩無際,樹杪風多寒更吹。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變盡滄浪髭。方知陽氣在流水,沙上盈尺江無澌。隨風顛倒紛不擇,下滿坑谷高陵危。江空野闊落不見,入戶但覺輕絲絲。沾裳細看巧刻鏤,豈有一一天工為。霍然一揮遍九野,吁此權柄誰執持?世間苦樂知有幾,今我幸免沾膚肌。山夫祇見壓樵擔,豈知帶酒飄歌兒。天王臨軒喜有麥,宰相獻壽嘉及時。凍吟書生筆欲折,夜織貧女寒無幃。高人著屐踏冷冽,飄拂巾帽真仙姿。野僧斫路出門去,寒液滿鼻清淋漓。灑袍入袖濕靴底,亦有執板趨堦墀。舟中行客何所愛,願得獵騎當風披。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擊千夫馳。敲冰煮鹿最可樂,我雖不飲強倒卮。楚人自古好弋獵,誰能往者我欲隨。紛紜旋轉從滿面,馬上操筆為賦之。」【註】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或為此險灘而作。今因長江大壩完成,新灘之險已失。
《黃牛廟》云:「江邊石壁高無路,上有黃牛不服箱。廟前行客拜且舞,擊鼓吹簫屠白羊。山下耕牛苦磽确,兩角磨崖四蹄濕。青芻半束長苦饑,仰看黃牛安可及。」【註】此廟現稱「黃陵廟」,位在三峽大壩下方南岸,黃牛崖下九龍山麓,為三峽最古老的建築物,李白、白居易、歐陽脩、蘇軾、黃廷堅、陸游過此,均留下佳句。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過此廟所作。
《蝦蟇培》云:「蟇背似覆盂,蟇頤如偃月。謂是月中蟇,開口吐月液。根源來甚遠,百尺蒼崖裂。當時龍破山,此水隨龍出。入江江水濁,猶作深碧色。稟受苦潔清,獨與凡水隔。豈惟煮茶好,釀酒應無敵。」【註】蝦蟇培今稱蛤蟆碚,位於明月峽長江南岸,扇子峰下,江邊一巨石,形如蛤蟆,嘴中流出一股清泉,名曰「蝦蟇泉」,陸羽《茶經》定為天下第四泉,葛洲壩建成後水位上漲,蛤蟆碚現已沒於水下。具體位置大約在長江第一灣,燈影峽三峽人家風景區內。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過蝦蟇培時所作。
《出峽》云:「入峽喜巉巖,出峽愛平曠。吾心淡無累,遇境即安暢。東西徑千里,勝處頗屢訪。幽尋遠無厭,高絕每先上。前詩尚遺略,不錄久恐忘。憶從巫廟回,中路寒泉漲。汲歸真可愛,翠碧光滿盎。忽驚巫峽尾,巖腹有穿壙。仰見天蒼蒼,石室開南向。宣尼古廟宇,叢木作幃帳。鐵楯橫半空,俯瞰不計丈。古人誰架構,下有不測浪。石竇見天囷,瓦棺悲古葬。新灘阻風雪,村落去攜杖。亦到龍馬溪,茅屋沽村釀。玉虛悔不至,實為舟人誑。聞道石最奇,寤寐見怪狀。峽山富奇偉,得一知幾喪。苦恨不知名,歷歷但想像。今朝脫重險,楚水渺平蕩。魚多客庖足,風順行意王。追思偶成篇,聊助舟人唱。」【註】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自眉州順水路下行,過長江三峽後所作。
《遊三遊洞》云:「凍雨霏霏半成雪,遊人屨凍蒼苔滑。不辭攜被巖底眠,洞口雲深夜無月。」【註】三遊洞在宜昌出峽處,古代名人出峽後,均在此作詩留念,蘇軾亦然。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自眉州順水路下行,過長江三峽後,遊三遊洞所作。
《遊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於洞之石壁,明日至峽州,吏又至,意若未足,乃復以此詩授之》詩云:「一徑繞山翠,縈紆去似蛇。忽驚溪水急,爭看洞門呀。滑磴攀秋蔓,飛橋踏古槎。三扉迎北吹,一穴向西斜。嘆息煙雲老,追思歲月遐。唐人昔未到,古俗此為家。洞煖無風雪,山深富鹿豭。相逢衣盡草,環坐髻應髽。竈突依巖墨,尊罍就石窪。洪荒無傳記,想像在羲媧。此事今安有,遺蹤我獨嗟。山翁勸留句,強為寫槎牙。」【註】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自眉州順水路下行,過長江三峽後,遊三遊洞所作。
《寄題清溪寺》題註云:「在峡州,鬼谷子故居。」詩云:「口舌安足恃,韓非死說難。自知不可用,鬼谷乃真姦。遺書今未亡,小數不足觀。秦儀固新學,見利不知患。嗟時無桓文,使彼二子顛。死敗無足怪,夫子固使然。君看巧更窮,不若愚自安。遺宮若有神,頷首然吾言。」【註】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至宜昌時所作。清溪寺與鬼谷子洞,是兩處不同的地方,蘇軾詩名《清溪寺》,內容則在描述鬼谷子故居,顯然蘇軾在峡州聽人說起,本人並未到現場觀看。
《留題峽州甘泉寺》題註云:「姜詩[東漢人,孝子。後拜郎中,除江陰令,卒於官。]故居。」詩云:「輕舟橫江來,弔古悲純孝。逶迤尋遠跡,婉孌見遺貌。清泉不可挹,涸盡空石窖。古人飄何之,惟有風竹鬧。行行玩村落,戶戶懸網罩。民風坦和平,開戶夜無鈔。叢林富筍茹,平野絕虎豹。嗟哉此樂鄉,毋乃姜子教。」【註】甘泉寺在宜昌對面,今毀。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至宜昌時所作。
《夷陵縣歐陽永叔至喜堂》詩云:「夷陵雖小邑,自古控荊吳。形勝今無用,英雄久已無。誰知有文伯,遠謫自王都。人去年年改,堂傾歲歲扶。追思猶咎呂,感嘆亦憐朱。〈(時朱太守為公築此堂。)〉舊種孤楠老,新霜一橘枯。清篇留峽洞,醉墨寫邦圖。〈(三遊洞有詩,《夷陵圖》後有留題處。)〉故老問行客,長官今白鬚。著書多念慮,許國減歡娛。寄語公知否,還須數倒壺。」【註】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至宜昌時所作。
《雪詩八首》其一云:「石泉凍合竹無風,夜色沉沉萬境空。試問靜中閑側耳,隔窗撩亂撲春蟲。(聲)」其二云:「閑來披氅學王恭,姑射群仙邂逅逢。只為肌膚酷相似,繞庭無處覓行蹤。(色)」其三云:「半夜欺陵范叔袍,更兼風力助威豪。地爐火暖猶無奈,怪得山林酒價高。(氣)」其四云:「兒童龜手握輕明,斬碾槍旗入鼎烹。擬欲為之修《水記》,惠山泉冷釀泉清。(味)」其五云:「天工呈瑞足人心,平地今聞一尺深。此為豐年報消息,滿田何止萬黃金。(富)」其六云:「海風吹浪去無邊,倏忽凝為萬頃田。五月涼塵渴人肺,不知價值幾多錢。(貴)」其七云:「高下橫斜薄又濃,破窗疎戶苦相攻。莫言造物渾無意,好醜都來失舊容。(勢)」其八云:「萬石千鈞積累成,未應忽此一毫輕。寒松瘦竹元清勁,昨夜分明聞折聲。(力)」【註】此詩是否為蘇軾所作,仍待考。見張忠全所編註《三蘇〈南行集〉》。
【註】以上十四首詩并一篇賦,文載中,在本路段,曾經到過或經過的地方包括:萊公遺跡、屈原廟、昭君村、三遊洞、新灘、黃牛廟、蝦蟇培、宣尼古廟宇、龍馬溪、清溪寺、甘泉寺、至喜堂等十二處。
蘇轍詩文賦
《寇萊公》云:「人知公惠在巴東,不識三朝社禝功。平日孤舟已何處,江亭依舊傍秋風。」【註】本文出自外集《輿地紀勝》卷七十四《歸州》。
《屈原廟賦》云:「淒涼兮秭歸,寂寞兮屈氏。楚之孫兮原之子,伉直遠兮復誰似?宛有廟兮江之浦,予來斯兮酌以醑。籲嗟神兮生何喜,九疑陰兮湘之涘。鼓桂楫兮蘭為舟,橫中流兮風鳴厲。忽自溺兮曠何求?野莽莽兮舜之丘。舜之牆兮繚九周,中有長遂兮可駕以遊。揉玉以為輪兮,斵冰以為之輈。伯翳俯以禦馬兮,皋陶為予參乘。慘然湣予之強死兮,泫然涕下而不禁。道予以登夫重丘兮,紛古人其若林。悟伯夷以太息兮,焦衍為予而歔欷。古固有是兮,予又何怪乎當今?獨有謂予之不然兮,夫豈柳下之展禽?彼其所處之不同兮,又安可以謗予?抱關而擊柝兮,余豈責以必死?宗國隕而不救兮,夫予舍是而安去。予將質以重華兮,蹇將語而出涕。予豈如彼歸兮,夫不仁而出訴?慘默默予何言兮,使重華之自為處。予惟樂夫揖讓兮,坦平夷而無憂。朝而從之遊兮,顧予使予昌言。言出而無忌兮,暮還寢而燕安。嗟平生之所好兮,既死而後能然。彼鄉之人兮,夫孰知予此歡?忽反顧以千載兮,喟故宮之頹垣。」【註】蘇轍過屈原廟所撰本賦。
《昭君村》云:「峽女王嬙繼屈須,入宮曾不愧秦姝。一朝遠逐呼韓去,遙憶江頭捕鯉魚。江上大魚安敢釣,轉柁橫江筋力小。深邊積雪厚埋牛,兩處辛勤何處好。去家離俗慕榮華,富貴終身獨可嗟。不及故鄉山上女,夜從東舍嫁西家。」【註】蘇轍過昭君村時所撰。
《三遊洞》云:「洞前危逕不容足,洞中明曠坐百人。蒼崖硉兀起成柱,亂石散列如驚麇。清溪百丈下無路,水滿沙土如魚鱗。夜深明月出山頂,下照洞口才及唇。沉沉深黑若大屋,野老構火青如磷。平明欲出迷上下,洞氣飄亂為橫雲。深山大澤亦有是,野鳥鳴噪孤熊蹲。三人一去無復見,至今冠蓋長滿門。」【註】蘇轍遊三遊洞所撰。
《題三遊洞石壁》云:「昔年有遷客,攜手過嵌岩。去我歲三百,遊人忽復三。」【註】《三蘇全集‧蘇轍集》錄自王十朋《蘇詩集註》同題詩附錄。
《寄題清溪寺(在峽州,鬼谷子故居)》云:「清溪鬼谷子,雄辯傾六國。視世無足言,自閉長默默。蘇張何為者,欲竊長短術。學成果無賴,遂為世所惑。顛倒賣諸侯,傾轉莫可執。後世何不明,疑我不汝及。誰知居深山,玩世可終日!君觀二弟子,死處竟莫得。客齊目披裂,投魏求寄食。悠悠清溪中,石亂流水急。溪魚為朝餐,老死得安穴。居亂獨無言,其辯吾不測。」
【註】蘇轍在南行歸州、峽州路段所寫詩、賦,可考者,共五詩一賦,在本路段所記文中,曾經到過或者經過的地方包括:寇萊公故居、屈原廟、昭君村、三遊洞、峽州清溪寺等五處。
【案】
萊公遺跡:寇準(961-1023),北宋名相。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太平興國年間進士,曾授大理評事(階官,從八品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天禧四年(1020)罷為太子太傅,封萊國公。《宋史‧寇準傳》載:「寇準字平仲,華州下邽人也。父相,晉開運中,應辟為魏王府記室參軍。準少英邁,通春秋三傳,年十九,舉進士。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或教準增年,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後中第,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唯具鄉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後期。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會詔百官言事,而準極陳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東銓。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淳化二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問時政得失,衆以天數對。準對曰:『洪範天人之際,應若影響;大旱之證,蓋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頃之,召準問所以不平狀,準曰:『願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詔召二府入,準乃言曰:『頃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賕,吉贓少乃伏誅;淮以參政沔之弟,盜主守財至千萬,止杖,仍復其官,非不平而何?』太宗以問沔,沔頓首謝,於是切責沔,而知準為可用矣。即拜準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改同知院事。」又:「論曰:呂端諫秦王居留,表表已見大器,與寇準同相而常讓之,留李繼遷之母不誅。真宗之立,閉王繼恩於室,以折李后異謀,而定大計;既立,猶請去簾,升殿審視,然後下拜,太宗謂之『大事不糊塗』者,知臣莫過君矣。宰相不和,不足以定大計。畢士安薦寇準,又為之辨誣。契丹大舉而入,合辭以勸真宗,遂幸澶淵,終却鉅敵。及議歲幣,因請重賄,要其久盟;由是西夏失牽制之謀,隨亦內附。景德、咸平以來,天下乂安,二相協和之所致也。準於太宗朝論建太子,謂神器不可謀及婦人、謀及中官、謀及近臣,此三言者,可為萬世龜鑑。澶淵之幸,力沮衆議,竟成雋功,古所謂大臣者,於斯見之。然挽衣留諫,面詆同列,雖有直言之風,而少包荒之量。定策禁中,不慎所與,致啟懷政邪謀,坐竄南裔。勳業如是而不令厥終,所謂『臣不密則失身』,豈不信哉!」《輿地紀勝》載:「寇準:太平興國中為巴東令。」又:「萊公遺跡:蘇東坡過巴東縣,聞頗有萊公遺跡。」又:「寇萊公祠:在龍興觀之西,中為仰止堂,又,巴東亦有祠,祠有萊公柏二株在縣庭,民以比甘棠。」陸游《入蜀記》云:「乾道六年(1170)十月二十一日。晚泊巴東縣。……謁寇萊公祠堂,登秋風亭,下臨江山。」巴東縣始建於1500多年前,最初位長江北岸。北宋寇準在巴東任縣令內,為改良農事,將縣城搬到長江南岸的金字山。三峽大壩完成後,新縣城往上搬遷,舊縣城淹埋於水底。所有遺跡均失。
屈原廟:《輿地紀勝‧荊湖北路‧歸州》載:「屈大夫宅:東漢地理注引《荊州記》云:『秭歸縣北一百里,有屈平故宅,累石為屋基。』今其地名樂平。」秭歸縣城原址為歸州鎮,位於長江北岸,距三峽大壩約37公里,因大壩之修築,今秭歸縣新城已遷至三峽大壩上游1公里處的長江南岸,歸州鎮原址因水淹關係,上方另建新歸州鎮。另有屈原鎮,該鎮係1995年10月由原新灘鎮與原屈原鄉合併而成的,也遷至水線上方。屈原故里在老秭歸縣城約25公里樂平地區盆地中,香溪河中游東岸,保有包括屈原宅基等,亦建有屈原廟。屈原沱位老歸州鎮東2.6公里處的長江北岸,亦建有屈原廟和衣冠塚,1976年因建葛洲壩關係,而遷至遷建至向家坪附近,長江三峽大壩工程完成後,所有有關屈原的紀念性建築再遷至大壩邊的新秭歸縣城臨江處(北緯30.4910度,東經110.5900度,海拔178公尺)。因長江新灘位於本區,故附近地形屢屢變化,且郡、鎮、鄉經常改換位置,宋代蘇軾、蘇轍所見屈原廟是指哪一座?確實位置等,已經不詳。屈原故里、屈原祠、新灘相關位置,見圖157;移往新秭歸縣城的屈原祠,見圖167。
【附記】
蘇軾另撰《上王刑部[時至荊州任知州,蘇洵在荊時有作贊,敘說王荊州。]書》文,應作於本年(嘉祐四年(1059))抵江陵府前之路途中,文云:「軾今日得於州吏,伏審執事移使湖北。竊以江陵之地,實楚之故國,巴蜀、甌越、三吳之出入者,皆取道於是,為一都會。其山川之勝,蓋歷代所嘗用武焉。」【註】因不知確切寫作時間、地點,姑且繫於《南行前集》中。
昭君村:《太平寰宇記‧歸州》載:「王昭君村宅:王嬙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縣。村連巫峽。」《輿地紀勝‧荊湖北路‧歸州》載:「昭君村:在州東北四十里。」依上述兩種說法,其一謂,昭君村連巫峽;其二謂在州東北四十里興山縣,昭君村原名寶坪村,有香溪河可通長江。後者昭君村今仍然屹立。昭君村相關位置,見圖158。昭君故里現況,見圖168。
新灘:《輿地紀勝‧荊湖北路‧歸州》載:「新灘:天聖丙寅贊唐山摧遂成新灘,皇祐間太守趙誠疏鑿,有磨崖碑。」陸游《入蜀記》云:「十三日。舟上新灘,由南岸上。及十七八,船底為石所損,急遣人往拯之,僅不至沉。然銳石穿船底,牢不可動,蓋舟人載陶器多所致。新灘兩岸,南曰官漕,平聲。北曰龍門。龍門水尤湍急,多暗石,官漕差可行,然亦多銳石,故為峽中最險處,非輕舟無一物,不可上下。舟人冒利,以至此,可為戒云。」在蘇軾所描述的新灘有「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灘下三日留,識盡灘前叟。」句。新灘為三峽險灘之一,由於歷代山崩墜石入江,形成120米長的礁灘。夏日水大,可平緩通行,冬日水少,形成江中瀑布,船行時有翻覆之險。經過整治,已經灘除水平。三峽大壩完成後,已經不見灘,然仍可見北岸崩塌大山,險狀累累。屈原故里、屈原祠、新灘相關位置,見圖157;新灘附近水域見圖169。
龍馬溪:為新灘東側北流之溪。見圖159。
宣尼古廟宇:陸游《入蜀記》云:「十月二十二日。發巴東,山益奇怪,有夫子洞者,一竇在峭壁絕高處,人迹所不可至,然髣髴若有欄楯,不知所謂夫子者何也。」然蘇軾所指為「宣尼古廟宇」,今不知其詳。
黃牛廟:《輿地紀勝‧荊湖北路‧峽州》載:「黃牛靈應廟:在黃牛峽。……歐陽公夢至其廟見石馬,東坡嘗寄其事。」陸游《入蜀記》云:「晚次黃牛廟,山復高峻。村人來賣茶菜者甚眾,其中有婦人,皆以青斑布帕首,然頗白晰,語音亦頗正。茶則皆如柴枝草葉,苦不可入口。廟曰靈感,神封嘉應保安侯,皆紹興以來制書也。其下即無義灘,亂石塞中流,望之可畏。然舟過乃不甚覺,蓋操舟之妙也。傳云,神佐夏禹治水有功,故食於此。門左右各一石馬,頗卑小,以小屋覆之。其右馬無左耳,蓋歐陽公所見也。」此廟現稱「黃陵廟」,位在三峽大壩下方南岸,黃牛崖下九龍山麓,為三峽最古老的建築物,李白、白居易、歐陽脩、蘇軾、黃廷堅、陸游過此,均留下佳句。黃牛廟(黃陵廟)概略位置,見圖160;黃牛廟(黃陵廟)現況建築,見圖170。
蝦蟇培:《輿地紀勝‧荊湖北路‧峽州》載:「蝦蟇培:在夷陵縣,凡出蜀者必酌水以瀹茗。陸羽云水品,居第四。陸游云:『巴東峽裏最初峽,天下泉中第四泉。』」陸游《入蜀記》云:「乾道六年(1170)十月九日。微雪,過扇子峽。重山相掩,政如屏風扇,疑以此得名。登蝦蟆碚,《水品》所載第四泉是也。蝦蟆在山麓,臨江,頭鼻吻頷絕類,而背脊皰處尤逼真。造物之巧,有如此者。自背上深入,得一洞穴,石色綠潤,泉泠泠有聲,自洞出,垂蝦蟆口鼻間,成水簾入江。」蝦蟇培今稱蛤蟆碚,位於明月峽長江南岸,扇子峰下,江邊一巨石,形如蛤蟆,嘴中流出一股清泉,名曰「蝦蟇泉」,陸羽《茶經》定為天下第四泉,葛洲壩建成後水位上漲,蛤蟆碚現已沒於水下。具體位置大約在長江第一灣,燈影峽三峽人家風景區內。長江蝦蟇培概略位置,見圖161;蝦蟇培附近水域見圖171。
三遊洞:《輿地紀勝‧荊湖北路‧峽州》載:「三遊洞:白樂天與弟知退及元微之參會於夷陵尋幽踐勝,知退曰:『斯景勝絕天地間。』有幾平賦古調二十,韻書石壁。」陸游《入蜀記》云:「繫船與諸子及證師登三游洞,躡石磴二里,其險處不可著脚。洞大如三間屋,有一穴通人過,然陰黑峻險尤可畏。繚山腹,偃僂自巖下,至洞前,差可行。然下臨溪潭,石壁十餘丈,水聲恐人。又一穴,後有壁,可居。鍾乳歲久,垂地若柱,正當穴門。上有刻云:『黃大臨、弟庭堅,同辛紘子大方,紹聖二年三月辛亥來遊。』旁石壁上刻云:『景祐四年七月十日,夷陵歐陽永叔。』下缺一字。又云「判官丁」,下又缺數字。丁者,寶臣也,字元珍。今丁字下二字,亦髣髴可見,殊不類元珍字。又永叔但曰夷陵,不稱令。洞外溪上又有一崩石偃仆,刻云:『黃庭堅、弟叔向、子相、姪檠同道人唐履來游,觀辛亥舊題,如夢中事也。建中靖國元年三月庚寅。』按魯直初謫黔南,以紹聖二年過此,歲在乙亥,今云辛亥者誤也。泊石牌峽。石穴中,有石如老翁持魚竿狀,略無少異。」三遊洞距宜昌市十公里左右,為長江三峽入口處,唐代白居易、元微之、白行簡三人來此探幽,白居易撰《三遊洞序》;宋三蘇來此一遊,人稱”後三遊”。三遊洞歷代都有名人石刻,至今仍為優質旅遊區。宜昌三遊洞景區概略位置,見圖162;三遊洞現況,見圖172。
清溪寺:(清)同治《遠安縣志‧古蹟》載:「鬼谷洞在縣南五十里,清溪寺迤西五里,洞門高闊,進數步有石龕,相傳為鬼谷子講《易》所。洞深不可測,內白蝠如鴉,層池如蓮。洞前有玉皇閣,久廢。窟中玉泉交流。《述冀記》李太白皆云:『古籐迷徑,石浮滴池,蝙蝠車輪,千百盈室,先生晏然,研朱點《易》,門外縱橫,其生不知。』」清溪寺始建於東晉,歷代均有擴建,民國年間廢毀。唐代大詩人李白有《宿清溪主人》詩,現清溪寺屬軍轄土地,南側臨水處尚有部分遺跡,南側池塘水出自西側,自山體噴出的山泉,西側約兩公里的鬼谷洞座落在青溪山脈一峽谷的半山腰上。洞口高2米,寬2米,深約300米,傳為鬼谷子隱居處,故曰鬼谷洞。蘇軾與蘇轍有關「清溪寺」詩,都在述說鬼谷子事,或者先至鬼谷洞,再至「清溪寺」書寫鬼谷子事。然清溪寺、鬼谷洞距當時的峽州有四十餘公里路程,三蘇如至清溪寺後,可直接前去荊州過荊門、襄樊的古道,為何再回峽州沿長江舟行近百公里,至荊州後,再北上荊門、襄樊,逕往汴京,此行多費將近一百多公里路,令人費解。或者另有說法,即三蘇未至清溪寺及鬼谷洞,因聽說有此名勝,而在過峽州亭留時所寫,故將清溪寺與鬼谷洞混為一談。清同治《遠安縣志》輿圖有關清溪寺與鬼谷洞概略位置,見圖163;現代清溪寺與鬼谷洞概略位置,見圖164;清溪寺遺跡,見圖174;鬼谷洞現況,見圖163。
甘泉寺:歐陽脩《和丁寶臣遊甘泉寺》敘云:「寺在臨江一山上,與縣廨相對。」云:「江上孤峯蔽綠蘿,縣樓終日對嵯峩。叢林已廢姜祠在,事迹難尋楚語訛。(寺有清泉一泓,俗傳爲姜詩泉,亦有姜詩祠。原按:詩,廣漢人,疑泉不在此。)」陸游《入蜀記》云:「七日。見知州右朝奉大夫葉安行字履道。以小舟遊西山甘泉寺,竹橋石磴,甚有幽趣,有靜練、洗心二亭,下臨江,山頗疎豁。法堂之右,小徑數十步,至一泉,曰孝婦泉,謂姜詩妻龐氏也。泉上亦有龐氏祠,然歐陽文忠公不以為信,故其詩曰:『叢祠已廢姜祠在,事迹難尋楚語訛。』又此篇首章云:『江上孤峯蔽綠蘿。』初讀之,但謂孤峯蒙藤蘿耳,及至此,乃知山下為綠蘿谿也。」《宜昌府志‧疆域‧古跡》載:「甘泉在隔江孝子巖,一名孝婦泉。」從以上二文得窺,甘泉寺應在長江南岸(此處屬西岸)孤山中,寺臨甘泉,與北岸(此處屬東岸)縣廨相對。今宜昌市長江對岸,有孝子山,或孝子岩,地方耆老亦傳說古甘泉寺即立於此,今早已蕩然無存,且詳址以佚。古甘泉寺概略位置,見165;孝子岩所在地現況,見圖174。宜昌對面1904年老照片,見圖175。
夷陵縣歐陽永叔至喜堂:歐陽永叔即歐陽脩。《輿地紀勝‧荊湖北路‧峽州》載:「歐陽脩:吉州永豐人,景祐中已切責諫官貶峽州夷陵令。」歐陽脩《夷陵縣至喜堂記》云:「景祐二年,尚書駕部員外郎朱公治是州,……擇其廳事之東以作思堂,度為疏絜高明,而日居之以休其心。……是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憂,而煩為吏者,莫不始來而不樂,既至而後喜也。作《至喜堂記》藏其壁。」陸游《入蜀記》云:「廳事東至喜堂,郡守朱虞部為歐陽公所築者,已焚壞。」(清)同治《宜昌府志》載:「至喜亭:在西塞門外,宋州守朱慶基建,歐陽脩有記,歷久遂廢,故基猶存。」
歐陽脩所言「至喜堂」在廳事之東,且為堂;清末已經變為亭,且位移西塞門外,誤差甚鉅。同治《宜昌府志》載:「城池:元復移於大江左,因唐舊基明,亦因之。即今城是也。其制舊八門,今七門。……西北之西為西塞門,即今鎮川門。」清同治年間至喜亭概略位置,見圖166。
第七章 《南行前集》行蹤考小結
三蘇南行荆湖南路行經路線,見圖176。
因《南行前集》早佚,本文乃收集三蘇全集父子三人的文章予以彙總,總計收集到的文章,包括蘇洵共計詩作十首、信函一篇、墓誌銘一篇,小計十二篇;蘇軾詩作四十八首、賦兩篇,小記作品五十篇;蘇轍詩作二十五首、賦兩篇,小計作品二十七篇。以上彙總作品九十篇,包括詩作八十一首、賦作四篇、信函一篇、墓誌銘一篇。總計八十九篇作品。蘇軾謂作品共集百篇,若蘇軾《雪詩八首》計八首、《過安樂山,聞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張道陵所寓,二首》計兩首,本文尚缺三篇未能收錄,甚為遺憾。
蘇洵詩文:《遊嘉州龍岩》、《遊凌雲寺》、《初發嘉州》、《題仙都山鹿》、《題仙都觀》、《寄楊緯》、《與楊節推書(書信)》、《丹稜楊君墓誌銘(墓誌銘)》、《過木櫪觀》、《題白帝廟》、《神女廟》、《題三遊洞石壁》。
蘇軾詩文:《郭綸》、《初發嘉州》、《治易洞》、《爛柯洞》、《犍為王氏書樓》、《過宜賓見夷中亂山》、《夜泊牛口》、《牛口見月》、《戎州》、《舟中聽大人彈琴》、《泊南井口期任遵聖長官,到晚不及見,復來》、《過安樂山,聞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張道陵所寓,二首》、《渝州寄王道矩》、《江上看山》、《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韻》、《留題仙都觀》、《屈原塔》、《望夫臺》、《仙都山鹿》、《嚴顏碑》、《竹枝歌》、《題平都山二首》、《萬州太守高公宿約遊岑公洞,而夜雨連明,戲贈二小詩》、《過木櫪觀》、《八陣磧》、《諸葛鹽井》、《白帝廟》、《永安宮》、《灩澦堆賦(賦)》、《入峽》、《巫山》、《神女廟》、《巫山廟上下數十里,有鳥鳶無數,取食輿行舟之上,舟人以神之故,亦不敢害》、《和張均題峽山》、《戲題巫山縣用杜子美韻》、《過巴東縣不泊,聞頗有萊公遺跡》、《屈原廟賦(賦)》、《昭君村》、《新灘》、《新灘阻風》、《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類為比,仍不使皓白潔素等字,次子由韻》、《黃牛廟》、《蝦蟇培》、《出峽》、《遊三遊洞》、《遊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於洞之石壁,明日至峽州,吏又至,意若未足,乃復以此詩授之》、《寄題清溪寺》、《留題峽州甘泉寺》、《夷陵縣歐陽永叔至喜堂》、《雪詩八首》。
蘇轍詩文:《郭綸》、《初發嘉州》、《過宜賓見夷中亂山》、《夜泊牛口》、《戎州》、《泊南井口期任遵聖》、《江上早起》、《江上看山》、《山胡》、《白鷴》、《題仙都觀》、《屈原塔》、《嚴顏碑》、《竹枝歌》、《望夫臺》、《八陣磧》、《灩澦堆》、《入峽》、《巫山賦(賦)》、《巫山廟》、《巫山廟烏》、《寇萊公》、《屈原廟賦(賦)》、《昭君村》、《三遊洞》、《題三遊洞石壁》、《寄題清溪寺(在峽州,鬼谷子故居)》。
宋代中原地區主要交通路線,見圖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