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蘇《南行集》

第一篇 南行前集(上)

仁宗嘉祐四年(1059)巳亥十月,蘇洵五十一歲,蘇軾二十四歲,蘇轍二十一歲。

十月四、五日自眉州出發。

蘇軾《與寶月大師三首》第二簡云:「軾頓首。違間巡日,法履何似?昨眉陽奉侯數日,及至嘉樹亦五六日間,延望不至,不知何故爽前約也?泱泱。來旱且解纜前去,漸遠,無由一見,惟強飯多愛,今嘉倅任屯田秀才行,聊附此為問。草草,不宣。軾軾頓首宗兄寶月大師。十月十二日,僧正亦不別幅。」【註】嘉祐四年(1059)十月十二日作於嘉樹。此處嘉樹乃指宋代嘉州,即今之樂山市。眉州至嘉州約一百二十里,水路約兩日行程。三蘇應於十月四、五日自眉州出發,或於十月六、七日至嘉州。三蘇自眉山至樂山行走路線,見圖103。

第一章  過嘉州

仁宗嘉祐四年(1059)冬十月,順江南行至汴京途中。

三蘇過嘉州時之作品。

嘉州:《宋史‧嘉定府》載:「嘉定府,上,本嘉州,犍為郡,軍事。乾德四年,廢綏山、羅目、玉津三縣。慶元二年,以寧宗潛邸,升府。開禧元年,升嘉慶軍節度。崇寧戶七萬一千六百五十二,口二十一萬四百七十二。貢麩金。縣五:龍遊,[上。宣和元年,改曰嘉祥,後復故。熙寧五年,省平羌縣入焉。]洪雅,[上。淳化四年,自眉州來隸。]夾江,[中。]峨眉,[中。]犍為。[下。大中祥符四年,移治懲非鎮。]監一:豐遠。[鑄鐵錢。]」宋朝時,設嘉定府。元朝時,改嘉定府路。明朝時,改為嘉定直隸州。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復為嘉定府,又置樂山縣。1978年,設立樂山市(縣級市)。1985年5月,樂山地區撤地設市,成立地級樂山市。今犍為縣地處岷江江中下游,位於四川省樂山市東南部,仍屬樂山市轄下的一個縣。宋代嘉州行政區域及現代關係位置圖,見圖104。

【引】

蘇洵詩文   

《遊嘉州龍巖》云:「繫舟長堤下,日夕事南征。往意紛何速,空巖幽自明。使君憐遠客,高會有餘情。酌酒何能飲,去鄉懷獨驚。山川隨望闊,氣候带霜清。佳境日已去,何時休遠行。」【註】蘇洵遊嘉州龍巖。

《遊凌雲寺》云:「長江觸山山欲摧,古佛咒水山之隈。千航萬舸𣍿(疑當作膝)前過,仰望絕頂皆徘徊。足踏重濤怒洶涌,背負喬嶽高崔嵬。予昔過此下荆渚,班班滿面生蒼苔。今來重到非舊觀,金翠晃蕩祥光開。縈回一徑上嶮絕,却立下視驚心骸。蜀江迤邐漸不見,沫水騰掉震百雷。山川變化禹力盡,獨有道者嘗閔哀。琢山决水通萬里,奔走荆蜀如長街。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蛻骨冷不埋。余今劫劫何所往,媿爾前人空自咍。」【註】蘇洵遊大佛風景區凌雲寺。

《初發嘉州》云:「家託舟航千里速,心期京國十年還。烏牛山下水如箭,忽失峨嵋枕席間。」【註】此際,三蘇父子三人各寫一首《初發嘉州》同名詩。

蘇軾詩文

《郭綸》題註:「綸本河西﹝河西與河東並稱,又稱河西走廊。﹞弓箭手,屢戰有功不賞。自黎州都監官滿,貧不能歸。今權嘉州監稅。」詩云:「河西猛士無人識,日暮津亭閱過船。路人但覺驄馬瘦,不知鐵槊大如椽。因言西方久不戰,截發願作萬騎先。我當憑軾與寓目,看君飛矢射蠻氈。」【註】嘉祐四年(1059)十月,蘇軾與其父洵、弟轍南行赴京,途經嘉州所作。

《初發嘉州》云:「朝發鼓闐闐,西風獵畫旃。故鄉飄已遠,往意浩無邊。錦水細不見,蠻江清可憐。奔騰過佛腳,曠蕩造平川。野市有禪客,釣臺尋暮煙。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是日,期鄉僧宗一,會別釣魚臺下。)」【註】嘉祐四年(1059)十月,蘇軾與其父洵、弟轍南行赴京,途經嘉州所作。

《治易洞》云:「自息遙聞太守高,明爻象彖日忘勞。洞中陳跡今如掃,斯道何曾損一毛。」【註】此詩見《永樂大典》卷13074《治易洞》條。明萬曆年間《嘉定府志》有記載蘇軾詩。

《爛柯洞》云:「但得身閑便是仙,眼前黑白漫紛然。請君試向岩中坐,一日真如五百年。」【註】此詩見明萬曆年間的《嘉定府志》。

《犍為王氏書樓》云:「樹林幽翠滿山谷,樓觀突兀起江濱。云是昔人藏書處,磊落萬卷今生塵。借問主人今何在?被甲遠戍長苦辛。先登搏戰事斬級,區區何者為三墳。書生古亦有戰陣,葛巾羽扇揮三軍。古人不見悲世俗,回首蒼山空白雲。」【註】嘉祐四年(1069)冬,順水路下行途中過犍為時作。

蘇轍詩文

蘇轍亦有詩作《郭綸》及《初發嘉州》。

《郭綸》題註:「綸本河西[1]弓箭手,屢戰有功,不賞。自黎州都監官滿,貧不能歸,權嘉州監稅。」文云:「郭綸本蕃種,騎鬥雄西戎。流落初無罪,因循遂龍鍾。嘉州已經歲,見我涕無窮。自言將家子,少小學彎弓。長遇西鄙亂,走馬救邊烽。手挑丈八矛,所往如投空。平生事苦戰,數與大寇逢。昔在定川寨,賊來如群蜂。萬騎擁酋帥,自謂白相公。揮兵取其元,模糊腥血紅。戰勝士氣振,赴敵如旋風。蚩蚩氈裘將,不信勇且忠。遙語相勸誘,一矢摧厥胸。短兵接死地,日落沙塵蒙。馳歸不敢息,馬口銜折鋒。誰知八尺驅,脫命萬死中。忽聞南蠻叛,羽檄行匆匆。將兵赴危難,瘴霧不辭衝。行經賀州城,寂寞無人蹤。攀堞莽不見,入據為築墉。一旦賊兵下,百計燒且攻。三日不能陷,救至遂得通。崎嶇有成績,元帥多異同。有功不見賞,憔悴落巴賨。已矣誰復信,言之氣恟恟。予不識郭綸,聞此為斂容。一夫何足言,竊恐悲群雄。此非介子推,安肯不計功。郭綸未嘗敗,用之可前鋒。」【註】作於嘉祐四年(1059)十月六日或七日。

《初發嘉州》云:「放舟沫江濱,往意念荊楚。擊鼓樹兩旗,勢如遠征戍。紛紛上船人,櫓急不容語。余生雖江陽,未省至嘉樹。巉巉九頂峰,可愛不可住。飛舟過山足,佛腳見江滸。舟人盡斂容,競欲揖其拇。俄頃已不見,烏牛在中渚。移舟近山陰,壁峭上無路。云有古郭生(璞),此地苦箋注。區區辨蟲魚,《爾雅》細分縷。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覽物悲古人,嗟此空自苦。余今方南行,朝夕事鳴櫓。至楚不復留,上馬千里去。誰能居深山,永與禽獸伍。此事誰是非,行行重回顧。」【註】過嘉州,僅見蘇轍兩詩。

【案】

樂山(宋嘉州)三蘇行蹤概略地圖,見圖106;現在佛山風景區景點概略分佈,見圖107。

龍岩:《嘉定府志‧龍泓》載:「九龍山,城東北四里。三龜山之右,一名龍岩,又名靈岩,又名龍泓。」今龍岩在樂山岷江一橋東頭龍泓路「龍泓路小學」附近。

爛柯洞:《樂山縣志‧爛柯洞》載:「爛柯洞:城東北,近龍泓寺,有東坡擘窠「爛柯岩洞」四字。洞前有流杯池,旁有金蟹池、杜康池、洞天附庸諸勝。」《輿地紀勝‧嘉定府》載:「龍泓:在龍遊縣之龍岩山,東坡《送張嘉州》云:『夢中却到龍泓口。』是也。」依上述文獻描述,爛柯洞即在龍岩山(或九龍山)腳下。位在今樂山老城東隔江龍泓路上「龍泓路小學」內。面前有龍泓寺,此寺宋代所建,一名龍岩寺,一名靈岩寺。或言爛柯洞在龍泓寺內。今龍泓寺已近塌陷,爛柯岩洞已不易進入,崖刻與蘇軾擘窠「爛柯岩洞」均已風化。位於龍泓寺內的龍岩爛柯洞照片,見圖109。

凌雲寺:《輿地紀勝、嘉定府‧景物下》載:「凌雲寺在府之南山,寺有清音亭。邵博記云:『天下山水之勝在蜀,蜀之勝曰嘉州,州之勝在凌雲寺,寺之南山又其勝也。東坡字其亭曰“清音”,又南山之勝也。』」凌雲寺在樂山大佛景區,今樂山大佛上的凌雲寺現況,見圖110。

烏牛山:《樂山縣志‧烏尤山》載:「烏尤山舊名烏牛,以其突出水中,如犀牛也。又名烏龍,一名青衣山,以青衣江而名,宋黃山谷過此,易今名。」烏牛山即在今樂山大佛風景區西南側,屹立於江中之孤山,上有烏牛寺,今佚。烏牛山照片,見圖111。

錦水:《太平寰宇記‧濯錦江》載:「濯錦江,即蜀江,水至此濯錦,錦彩鮮潤於它水,故曰濯錦江。」按:嘉州距成都三百餘里,故云「錦水細不見」。蜀江即岷江,或稱錦江。

蠻江:依查慎行註:「《太平寰宇記》載:『青衣水濯衣即青,故名。至龍遊縣與汶水合,以其來自徼外,故曰蠻江。』」蠻江即青衣江。《明一統志‧嘉定州》載:「青衣水在夾江縣西九十里,發源自盧山徼外,東南流經嚴道、洪雅、夾江至龍游與岷江合。」青衣江位置,見圖106。

釣魚臺:《(清)同治嘉定府志‧釣魚臺》載:「凌雲山後,石堂溪畔。」今該處有釣魚臺社區,釣魚臺詳細位置已佚,見圖106。

治易洞:《輿地紀勝‧治易洞》載:「在九頂山後門,皇祐間,郡守吳秘名,上有摩崖大字。」又:「九頂山:在府城左。……其九峰之名曰鳳集、棲鸞、靈寶、舊日、丹霞、祝融、擁翠。」王文誥輯注《蘇軾詩集》卷一《初發嘉州》云:「三江合流於嘉州城東南,過九頂山、凌雲寺、大像閣而下。」《蜀中名勝記》載:「治易洞,東坡摩崖大字云:『聖作易,晦其數。劉傳吳,識易祖。』」《蜀道驛程記‧下卷》十月二日紀事載:「此像(大佛)南為競秀亭,由佛殿左折而上,有小澗跨石梁,坡公洗墨池也。」治易洞在今「樂山大佛景區」,即古九頂山分脈上頂部或稱南山之頂,明代後改為「注易洞」。今樂山大佛景區有蘇軾書法處有三:大石書「佛」、「清音亭」與「凌雲禪寺」。是集字、偽字或真帖,無法分辨。今治易洞,見圖112。

犍為王氏書樓:宋代犍為乃屬嘉州轄下。王氏乃指王齊萬家,其兄齊愈,字文甫,後寓居鄂州車湖村,蘇軾貶謫黃州時,常與其來往。《(清)同治嘉定府志‧王氏書樓》載:「王氏書樓,縣南,甚高爽,下臨長江,王氏藏書萬卷於此,東坡於嘉祐中與子由侍老泉舟行適楚過之,有詩。」(清)蔣琦齡重走蘇軾南行路,在《空青水碧齋詩文集》中描述王氏書樓時謂:「樓廢已久,今不知其處。」有犍為學者謂:王氏書樓在子雲亭附近;亦有學者謂:在石溪鎮。均為猜測,待考。樂山犍為縣孝姑鎮紫雲村有紫雲山,漢代大儒、辭賦家揚雄(字子雲)曾結廬隱居於此,並建子雲亭。《(清)乾隆犍為縣志》載:「子雲山舊名紫雲城。」又載:「子雲亭在紫雲山。」今犍為紫雲山子雲亭大約位置,見圖108。

沫水:《輿地紀勝‧大渡河》載:「大渡河:《寰宇記》云:『ㄧ名沫水。』」今大渡河流至樂山注入岷江,見圖106。

佛腳:《輿地紀勝‧大像閣》載:「在凌雲寺,唐開元中,僧海通於瀆江、沫水、濛水三江之合,悍流怒浪之濱,鑿山為彌勒大像,踰三百六十尺,建七層閣以覆之,至韋皋時,積十九年而工始備,皋有《大像記》。」佛腳即今樂山大佛之腳。樂山大佛像照片,見圖113。

附記:

(清)同治《嘉定府志‧白崖三洞》載:「城北十里,約白雲、曰朝霞、曰清風。朝霞洞一名蘊真洞,亦名治易洞,是為宋逸民、程公望注《易》故居。……蘇洵父子數過其地。」《輿地紀勝‧嘉定府‧景物上》載:「三洞:在北門外白崖院,名曰朝霞、白雲、清風,寬廣可容百數人。」今樂山市綠心公園東側陡坡上,前側為竹公溪路,過溪為朝霞路,東南側為綠心路東北向延伸為鳳凰路南段。又:「清音亭:在九頂山,東坡書額,下瞰大江,萬瓦在目,三峩橫陳。」清音亭在今樂山頂東坡樓前,亭額有蘇軾書「清音亭」三字。嘉州白厓三洞照片,見圖114。

(清)同治《嘉定府志‧蘇稽山》載:「在城西三十里,有坡老亭。……陳文燭謂蘇軾讀書於此。」今蘇稽鎮在樂山市西北方三十里,必須沿大渡河、臨江逆流而上,自樂山前往,估計來回要三日行程。三蘇沿岷江而行,過嘉州則順江而下,至嘉州時為十月六,七日,出嘉州時為十月十三日,逆流往蘇稽山一遊或讀書機會甚少,此文所載顯然有隙。又載:蘇軾撰詩「但得身閑便是仙,眼前黑白漫紛然。請君試向巖中座,一日真如五百年。」白水寺在峨嵋山,今稱萬年寺,各種文獻中未載蘇軾去過峨嵋山,此詩似非蘇軾所作。今樂山有蘇稽鎮,其關係位置,見圖115。

蘇軾在嘉州亦撰《與寶月大師三首》第二簡云:「今嘉倅任屯田秀才行,聊附此為問。草草,不宣。軾頓首宗兄寶月大師。十月十二日。」寶月大師乃惟簡,為成都大慈寺和尚。嘉倅任屯田乃指當時嘉州通判任屯田,為四川名士,其人不詳。

(清)乾隆《犍為縣志‧三聖石》卷之一載:「三聖石在三聖驛,有眉山蘇東坡與與弟子由艤舟處,題小絕於崖。」此說僅為傳說,姑且聽之,三聖石、三聖驛今已不查。

第二章  過戎州

嘉祐四年(1059)冬,順江南行至汴京。

過戎州。

戎州:《宋史‧敘州》載:「敘州,上,南溪郡,軍事。乾德中,廢開邊、歸順二縣。本戎州,政和四年改。咸淳三年,徙治登高山。崇寧戶一萬六千四百四十八,口三萬六千六百六十八。貢葛。縣四:宜賓、南溪、宣化、慶符。」唐朝置義賓縣,北宋時,避趙光義諱改為宜賓縣。政和年間,改僰道縣為宜賓縣。1996年,設立地級宜賓市,原有縣級宜賓市改為翠屏區。見圖116。

【引】

蘇軾詩文

《過宜賓見夷中亂山》云:「江寒晴不知,遠見山上日。朦朧含高峰,晃蕩射峭壁。橫雲忽飄散,翠樹紛歷歷。行人挹孤光,飛鳥投遠碧。蠻荒誰復愛,穠秀安可適。豈無避世士,高隱鍊精魄。誰能從之遊,路有豺虎跡。」【註】嘉祐四年(1059)冬南行途中作。

《夜泊牛口》云:「日落紅霧生,繫舟宿牛口。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負薪出深谷,見客喜且售。煮蔬為夜餐,安識肉與酒。朔風吹茅屋,破壁見星斗。兒女自咿嚘,亦足樂且久。人生本無事,苦為世味誘。富貴耀吾前,貧賤獨難守。誰知深山子,甘與麋鹿友。置身落蠻荒,生意不自陋。今予獨何者,汲汲強奔走。」【註】嘉祐四年(1059)冬南行途中作。

《牛口見月》云:「龍津觀夜市,燈火亦煌煌。披衣起周覽,飛露灑我裳。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幽懷耿不寐,四顧獨仿徨。忽憶丙申年,京邑大雨滂。蔡河中夜決,橫浸國南方。車馬無復見,紛紛操栰郎。新秋忽已晴,九陌尚汪洋。龍津觀夜市,燈火亦煌煌。新月皎如晝,疏星弄寒芒。不知京國喧,是謂江湖鄉。今來牛口渚[水中小塊陸地。],見月重淒涼。卻思舊遊處,滿陌沙塵黃。」【註】嘉祐四年(1059)冬南行途中作。

《戎州》云:「亂山圍古郡,市易帶群蠻。庾嶺春耕少,孤城夜漏閑。往時邊有警,征馬去無還。自頃方從化,年來亦款關。頗能貪漢布,但未脫金鐶。何足爭強弱,吾民盡玉顏。」【註】嘉祐四年(1069)冬,順水路下行途中近宜賓時作。

《舟中聽大人彈琴》云:「彈琴江浦夜漏永,斂袵竊聽獨激昂。風松瀑布已清絕,更愛玉珮聲琅璫。自從鄭、衛亂雅樂,古器殘缺世已忘。千家寥落獨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閱興亡。世人不容獨反古,強以新曲求鏗鏘。微音淡弄忽變轉,數聲浮脆如笙簧。無情枯木今尚爾,何況古意墮渺茫。江空月出人響絕,夜闌更請彈《文王》。」【註】嘉祐四年(1059)南行途中作。此詩不能查知作於何時何地?暫繫於本年冬作於戎州。

蘇轍詩文

《過宜賓見夷中亂山》云:「江流日益深,民語漸已變。岸闊山盡平,連峰遠非漢。慘慘瘴氣青,薄薄寒日暖。峰巒若崖石,草木條幹短。遙想彼居人,狀類麏鹿竄。何時遂平定,戍卒從此返。」【註】此詩與蘇軾詩名相同,乃兄弟二人作於同時。

《夜泊牛口》云:「行過石壁盡,夜泊牛口渚。野老三四家,寒燈照疏樹。見我各無言,倚石但箕踞。水寒雙脛長,壞袴不蔽股。日莫江上歸,潛魚遠難捕。稻飯不滿盂,饑臥冷徹曙。安知城市歡,守此田野趣。祇應長凍饑,寒暑不能苦。」【註】此詩與蘇軾詩名相同,乃兄弟二人作於同時。

《戎州》云:「江水通三峽,州城控百蠻。沙昏行旅倦,邊靜禁軍閑。漢虜更成市,羅紈靳不還。投氈撿精密,換馬瘦孱顏。兀兀頭垂髻,團團耳帶環。夷聲不可會,爭利苦間關。」【註】此詩與蘇軾詩名相同,乃兄弟二人作於同時。

《舟中聽琴》云:「江流浩浩群動息,琴聲琅琅中夜鳴。水深天闊音響遠,仰視牛斗皆從橫。昔有至人愛奇曲,學之三歲終無成。一朝隨師過滄海,留置絕島不復迎。終年見怪心自感,海水震掉魚龍驚。翻回蕩潏有遺韻,琴意忽忽從此生。師來迎笑問所得,撫手無言心已明。世人囂囂好絲竹,撞鍾擊鼓浪謂榮。安知江琴韻超絕,擺耳大笑不肯聽。」【註】此詩與蘇軾《舟中聽大人彈琴》乃相對應之詩。

【案】

夷中亂山:查慎行《蘇軾補注》云:「《過宜賓見夷牢亂山》夷語以『樂』為『牢』故名」。《方輿勝覽‧夷牢山》載:「在宣化縣界南。二蘇有《過宜賓見夷牢亂山詩》,即此。」《輿地紀勝》亦有相似記載。(清)光緒《敘州府志‧夷勞山》載:「夷勞山:治西北一百四十里,夷人謂樂為勞。蓋聚樂之山也。」宜賓宣化縣今已不詳,依地理方位,或為今日的屏山縣西北約20公里地區大片山高千米以上地區。該區為亂山所圍,岷江穿流,或有夷牢山。夷中亂山概略位置圖,見圖117。

牛口:《蘇詩查注補正》卷一引《讀史方輿紀要》云:「牛口水驛,在敘州府西北六十里。」此處六十里當為沿將距離。今比較可靠的位置有二說,一說位在宜賓西北約十五公里路的思坡鄉岷江北岸的牛口壩;一說為牛口壩對岸的公館壩,或因公館壩於明代時亦稱「牛口」始因。此處岷江中有沙洲,洲中現有民房,宋代或無民房,僅為渚。今牛口壩屬思坡鄉,有黃庭堅與蘇軾的各種傳說故事。牛口壩與公館壩相關位置,見圖118;牛口壩,見圖119;自牛口壩遙望公館壩,見圖120。

龍津:《東京夢華錄‧河道》載:「穿越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陳蔡由西南戴樓門入京城,遼繞自東南陳州門出,河上有橋十一自陳州門裡曰觀橋(在五嶽觀後門),從北次曰宣泰橋,次曰雲騎橋,次曰橫橋子(在彭婆婆宅前)次曰高橋,次曰西保康門橋,次曰龍津橋(正對內前)。」龍津橋乃御街與蔡河交叉的一座橋,御街正對大內。惟至今不敢確定蔡河的確切位置,御街即今開封的中山路,有學者認為蔡河就是連通汴京內城的護城河,如果此假定正確,則龍津橋大約在中山路中段與包公湖路交叉處附近。蘇轍來到牛口渚市集,目睹其淒涼而想到汴京城內龍津橋上觀夜市之繁華,形成對比。龍津橋的大概位置,見圖121。

夜市:《東京夢華錄‧州橋夜市》載:「出朱雀門直至龍津橋。自州橋南去,當街水飯、熝肉、乾脯。王樓前獾兒、野狐、肉脯、雞。梅家、鹿家鹅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每個不過十五文。」州橋夜市即在汴京龍津橋附近,故蘇軾謂「龍津觀夜市,燈火亦煌煌。」州橋夜市即汴京龍津橋夜市,此橋在宋代汴京城的位置,參考圖121。

第三章 過瀘州

嘉祐四年(1059)冬,順江南行至汴京。

途經瀘州。

瀘州:《宋史》載:「瀘州,上,瀘川郡,瀘川軍節度。本軍事州。宣和元年,賜軍額。乾道六年,升本路安撫使。縣三:瀘川、江安、合江。」今瀘州市為著名酒城,位於四川省東南部,市轄區:江陽區、納溪區、龍馬潭區。所轄縣區包括: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宋代瀘州行政區域與現今瀘州市關係位置圖,見122。今瀘州市地形現況,見圖123。

【引】

歐陽脩《六一詩話》

歐陽脩《六一詩話》云:「蘇子瞻學士,蜀人也。嘗於淯井監得西南夷人所賣蠻布弓衣,其文織成梅聖俞《春雪詩》。此詩在《聖俞集》中未為絕唱,蓋其名重天下,一篇一詠,傳落夷狄,而異域之人貴重之如此耳。子瞻以余尤知聖俞者,得之,因以見遺。」《輿地紀勝‧長寧軍》載:「國朝初置淯井監,屬瀘州江安縣。」此南行過淯井監,蘇軾購得蠻布弓衣敬贈師歐陽脩,脩置於《六一詩話》中。

蘇軾詩文

《泊南井口期任遵聖長官,到晚不及見,復來》云:「江上有微徑,深榛煙雨埋。崎嶇欲取別,不見又重來。下馬未及語,固已慰長懷。江湖涉浩渺,安得與之偕。」【註】蘇軾過泊南井口拜見任伯雨。

《過安樂山,聞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張道陵所寓,二首》其一云:「天師化去知何在,玉印相傳世共珍。故國子孫今尚死,滿山秋葉豈能神。」其二云:「真人已不死,外慕墮空虛。猶餘好名意,滿樹寫天書。」【註】以上二首均寫於嘉祐四年(1095)冬,南行途中。

蘇轍詩文

《泊南井口期任遵聖》云:「期君荒江濆,未至望已極。朔風吹烏裘,隠隠沙上立。愧餘後期至,先到犯寒色。既泊問所如,歸去已無及。繫舟重相邀,雨冷途路濕。」【註】蘇轍此詩乃與蘇軾《泊南井口期任遵聖長官,到晚不及見,復來》兩相對應之詩。

【案】

三蘇南行,自眉山至瀘州路段,見圖124。

淯井監:屬瀘州管轄,宋初置監,以收鹽利,後沒於蠻,熙寧八年(1075),因復置淯井監,徽宗陞淯井監為長寧軍,創武寧縣為軍治;長寧軍,今屬四川長寧縣。淯井監轄區北端近長江,或蘇軾於江濱購得西南夷人所賣蠻布弓衣,至京後敬贈歐陽脩。淯井監位置,見圖125。

南井口:《元豐九域志‧瀘州‧景物上》載:「南井:(瀘)州西七十里。」《輿地紀勝》載:「鹽井:南井鹽稅計四十一萬斤。」《蜀中名勝記‧瀘州‧江安縣》載:「《本志》云:『有縣市、有井市,宋南渡後置南井監,在縣東北。』」「南井口」依上述記載謂:(瀘)州西七十里,當為今江安縣井口鎮位置,此鎮臨江,距瀘州市三十五公里,然確實位置,今已不詳。北宋時江安縣屬瀘州,今屬宜賓市管轄。本文謂「泊南井口」,或泊舟於南井口地區之江濱。南井口與安樂山概略位置圖,見圖127。

任遵聖:即任孜、任伯雨,眉山人,仕至光祿寺丞。[見《東都事略》。]

安樂山:《方輿勝覽‧潼州府路‧瀘州‧山川》載:「安樂山:《圖經》載:『在合江西五里。三峯俱秀,下瞰江。有延真觀。有石櫃,為仙人藏經之所。』」安樂山今名筆架山,位於合江縣境內,距縣城五公里餘。山峰矗立,東西狹長,從長江邊眺望,如石筍直插天際。《太平寰宇記》有載:隋劉珍羽化登仙,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曾詔令建觀或題詞,因此一時名聞遐邇,文人學士常登山覽勝。山腰有清朝解元羅文思讀書之白鹿洞。洞側竹林中有鈞惠法師等人化身塔。山上古樹參天,修篁滴翠。千株果樹簇擁著雲台古寺。寺外牆上有清人重書宋黃庭堅《游安樂山記》。合江縣今屬瀘州市管轄。合江縣安樂山概略位置,見圖127、;遠眺安樂山(筆架山),見圖128、129。

張道陵(34-156),一名張陵。東漢沛國豐縣(今江蘇徐州市豐縣)人,為正一道的創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相傳張道陵以虎為座騎,在某些道教流派中,張道陵與葛玄、許遜、薩守堅共為四大天師。張道陵少年時就精通《道德經》,曾經在太學學習。漢明帝時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任巴郡江州(今重慶市)令。張道陵十分崇敬老子,認為老子所說的「道」是最高的神尊,即「一」。張天師(張道陵)自認為繼承了老子《道德經》而加以發揮。他的思想主要表達於《老子想爾注》一書,(註:有人認為此書也可能是其孫張魯所撰),張道陵所創的道教為中華民族提供了新的人生觀─長生、樂生,並確定了崇德報本的敬祖思想,使社會生活的內涵更加豐富,不論在民眾教化、社會公益、知識傳揚、及在菁英修行上,均有了不起的貢獻。漢桓帝時,在青城山騎虎升天(約172~178年),相傳年高123歲。張天師已傳至第63代,1949年2月,張恩溥遷往臺灣,1969年12月底病故於臺北。

第四章  過渝州、涪州、忠州

嘉祐四年(1059)冬,順江南行至汴京。

行於渝州、恭州、涪州、忠州途中。

渝州:《宋史》載:「重慶府,下,本恭州,巴郡,軍事。舊為渝州。崇寧元年,改恭州,後以高宗潛藩,升為府。縣三:巴、江津、壁山。」渝州即今重慶,隋唐稱渝州,宋代因之,崇寧元年(1102),渝州改為恭州。所轄即今重慶市區範圍內。

涪州:《宋史》載:「涪州,下,涪陵郡,軍事。熙寧三年,廢温山縣為鎮。大觀四年,廢白馬砦。咸淳二年,移治三臺山。元豐戶一萬八千四百四十八。貢絹。縣三:涪陵,[下。有白馬鹽場。]樂温,[下。]武龍。[下。宣和元年,改武龍縣為枳縣。紹興元年依舊。]」涪州今屬重慶涪陵區。

忠州:《宋史》載:「咸淳府,下,本忠州,南賓郡,軍事。咸淳元年,以度宗潛邸,升府。元豐戶三萬五千九百五十。貢綿紬。縣三:臨江,[中下。]墊江,[中下。熙寧五年,省桂溪縣入焉。]南賓。[下。]南渡後,增縣二:豐都,[下。]龍渠。[下。]」忠州即今屬重慶酆都及忠縣地區。    以上渝州、涪州、忠州宋代行政區域及今重慶市關係位置圖,見圖130、131。

【引】

 蘇洵詩文

《題仙都山鹿》題註:「至酆都縣,將遊仙都觀,見知縣李長官云:『固知君之將至也。 此山有鹿,甚老,而猛獸獵人終莫能害,將有客來遊,鹿輒夜鳴,故常以此候之而未嘗失。』余聞而異之,乃為作詩。」云:「客来未到何从见,昨夜數声高出雲。应是先君老僮僕,當時掌客意猶勤。」

《題仙都觀》云:「飄蕭古仙子,寂寞蒼山上。觀世眇無言,無人獨惆悵。」【註】以上兩文,蘇洵作於南行忠州,述及仙都觀之事。

《寄楊緯》云:「家居對山木,謂是忘言伴。去鄉不能致,回顧頗自短。誰知有楊子,磊落收百段。揀贈最奇峰,慰我苦長歎。連城盡如削,邃洞幽可款。回合抱空虛,天地聳其半。舟行因樂載,陸挈敢辭懶。飄飄忽千里,有客來就看。自言此地無,愛惜苦欲換。抵頭笑不答,解纜風帆滿。京洛有幽居,吾將隱而玩。」【註】文中有「舟行因樂載」、「解纜風帆滿」應作於南行順江途中,今繫於此。

《丹稜楊君墓誌銘》云:「楊君諱某,字某,世家眉之丹棱。曾大父諱某,大父某,父某,皆不仕。君娶某氏女,生子四人:長曰美琪,次曰美琳,次曰美珣,其幼美球。美球嘗從事安靖軍。余遊巴東,因以識餘。嘉祐二年某月某日,君卒,享年若干。四年十一月某日,葬於某鄉某里。將葬,從事來請餘銘,以求不泯于後,餘不忍逆。蓋美琳先君之喪一月而卒,美琪、美珣皆志於學,而美球既仕於朝。銘曰:歲在已亥月在子,培高穴深託后土。夫子骨肉歸安此,生有四息三哭。位後昆如雲不勝記,其後豈不富且貴?囑余作銘賴其季,更千萬年豈不偉?」【註】應為楊緯要求為其父撰寫墓誌銘。

《與楊節推書》云:「洵白:節推足下,往者見托以先丈之埋銘,示之以程生之《行狀》。洵於子之先君,耳目未嘗相接,未嘗輒交談笑之歡。夫古之人所為志夫其人者,知其平生,而閔其不幸以死,悲其後世之無聞,此銘之所為作也。然而不幸而不知其為人,而有人焉告之以其可銘之實,則亦不得不銘。此則銘亦可以信《行狀》而作者也。今余不幸而不獲知子之先君,所恃以作銘者,正在其《行狀》耳。而《狀》又不可信,嗟夫難哉!然余傷夫人子之惜其先君無聞於後,以請於我。我既已許之,而又拒之,則無以恤乎其心。是以不敢遂已,而卒銘其墓。」【註】此文當作於經巴東後不久。楊節推當即為楊緯。

蘇軾詩文

《渝州寄王道矩》云:「曾聞五月到渝州,水拍長亭砌下流。惟有夢魂長繚繞,共論唐史更綢繆。舟經故國歲時改,霜落寒江波浪收。歸夢不成冬夜永,厭聞船上報更籌。」【註】王道矩,眉州青神鄉人。

《江上看山》云:「船上看山走如馬,倏忽過去數百群。前山槎牙忽變態,後嶺雜沓如驚奔。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渺。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註】嘉祐四年(1059)作於此區段。

《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韻》題註云:「山胡善鳴,出黔中。」云:「終日鎖筠籠,回頭惜翠茸。誰知聲㗲㗲,亦自意重重。夜宿煙生浦,朝鳴日上峰。故巢何足戀,鷹隼豈能容。」【註】嘉祐四年(1059)作於涪州。

《留題仙都觀》云:「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蒼蒼松柏老。舟中行客去紛紛,古今換易如秋草。空山樓觀何崢嶸,真人王遠陰長生。飛符御氣朝百靈,悟道不復誦《黃庭》。龍車虎駕來下迎,去如旋風摶紫清。真人厭世不回顧,世間生死如朝暮。學仙度世豈無人,餐霞絕粒長苦辛。安得獨從逍遙君,泠然乘風駕浮雲,超世無有我獨行。」【註】嘉祐四年(1059)作於今豐都。

《屈原塔》題註云:「在忠州,原不當有碑塔於此,意者後人追思,故為作之。」詩云:「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飢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註】嘉祐四年(1059)作於忠州。

《望夫臺》題註:「在忠州南數十里。」云:「山頭孤石遠亭亭,江轉船回石似屏。可憐千古長如昨,船去船來自不停。浩浩長江赴滄海,紛紛過客似浮萍。誰能坐待山月出,照見寒影高伶俜。」【註】嘉祐四年(1059)作於忠州。

《仙都山鹿》云:「日月何促促,塵世苦局束。仙子去無蹤,故山移白鹿。仙人已去鹿無家,孤棲悵望層城霞。至今聞有遊洞客,夜來江市叫平沙。長松千樹風蕭瑟,仙宮去人無咫尺。夜鳴白鹿安在哉,滿山秋草無行跡。」【註】嘉祐四年(1059)作於忠州酆都平都山。

《嚴顏碑》題註:「在忠州。顏即巴郡太守,事見《蜀志‧張飛傳》。」云:「先主反劉璋,兵意頗不義。孔明古豪傑,何乃為此事。劉璋固庸主,誰為死不二。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碪幾。國亡君已執,嗟子死誰為。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淚。吁嗟斷頭將,千古為病悸。」【註】以上諸詩各作於渝州、涪州、忠州。

《竹枝歌》題註:「《竹枝歌》本楚聲,幽怨惻怛,若有所深悲者。豈亦往者之所見有足怨者與?夫傷二妃而哀屈原,思懷王而憐項羽,此亦楚人之意相傳而然者。且其山川風俗鄙野勤苦之態,固已見於前人之作與今子由之詩。故特緣楚人疇昔之意,為一篇九章,以補其所未道者。」云:「蒼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帝子南遊飄不返,惟有蒼蒼楓桂林。楓葉蕭蕭桂葉碧,萬里遠來超莫及。乘龍上天去無蹤,草木無情空寄泣。水濱擊鼓何喧闐,相將扣水求屈原。屈原已死今千載,滿船哀唱似當年。海濱長鯨徑千尺,食人為糧安可入?招君不歸海水深,海魚豈解哀忠直?籲嗟忠直死無人,可惜懷王西入秦。秦關已閉無歸日,章華不復見車輪。君王去時簫鼓咽,父老送君車軸折。千里逃歸迷故鄉,南公哀痛彈長鋏。三戶亡秦信不虛,一朝兵起盡讙呼。當時項羽年最少,提劍本是耕田夫。橫行天下竟何事,棄馬烏江買垂涕。項王已死無故人,首入漢庭身委地。富貴榮華豈足多,至今唯有冢嵯峨。故國淒涼人事改,楚鄉千古為悲歌。」【註】蘇轍《竹枝歌》題註:「忠州作。」可知蘇軾亦作於忠州。

《題平都山二首》其一云:「足躡平都古洞天,此身不覺到雲間。抬眸四顧乾坤闊,日月星辰任我攀。」其二云:「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歲月閑。午夢任隨鳩喚覺,早朝又聽鹿催班。」【註】此詩,諸本皆不載,今得之於舊碑褟中。此文於《蘇軾詩集》中為《失題二首》。

蘇轍詩文

《江上早起》云:「晨興孤舟上,盥濯夜氣清。整巾未皇坐,雙櫓軋已鳴。日出江霧散,江上山從橫。區區茅舍翁,曉出露氣腥。收筒得大鯉,愛惜不忍烹。持之易斗粟,朝飰厭魚羹。蕭蕭遠風起,泛泛野雁驚。忽過百餘里,山水互變更。逢舟問所如,彼此不知名。超超江湖間,殊勝地上行。旦遊市井喧,莫宿無人聲。江上誠足樂,無怪陶朱生。」【註】嘉祐四年(1059)冬,南行作於渝州。

《江上看山》云:「朝看江上枯崖山,樵悴荒村赤如赭。莫行百里一回頭,落日孤雲靄新畫。前山更遠色更深,誰知可愛信如今。唯有巫山最穠秀,依然不負遠來心。」【註】嘉祐四年(1059)冬,南行作於渝州。蘇軾有同題詩。

《山胡》云:「山胡擁蒼毳,兩耳白茸茸。野樹啼終日,黔山深幾重。啄溪探細石,噪虎上孤峰。被執應多恨,筠籠僅不容。」【註】嘉祐四年(1059)冬,南行作於涪州。

《白鷴》云:「白鷴形似鴿,搖曳尾能長。寂寞懷溪水,低回愛稻粱。田家比鷄鶩,野食薦杯觴。肯信朱門裏,徘徊占玉塘。」【註】上述三首或作於渝、涪二州。《江上看山》文中題到巫山,似乎又像是作於三峽。

《留題仙都觀》云:「道士白髮尊,面黑嵐氣染。自言王方平,學道古有驗。道成白晝飛,人世不留窆。後有陰長生,此地亦所占。並騎雙翔龍,霞綬紫雲襜。揚揚玉堂上,與世作豐歉。」【註】嘉祐四年(1059)冬,南行途中作於酆都。

《屈原塔》題註:「在忠州。」云:「屈原遺宅秭歸山,南賓古者巴子國。山中遺塔知幾年,過者遲疑不能識。浮圖高絕誰所為,原死豈復待汝力?世人不知徒悲傷,強為築土高岌岌。」【註】嘉祐四年(1059)冬,南行途中作於忠州。

《嚴顏碑》題註:「亦在忠州。」云:「古碑殘缺不可讀,遠人愛惜未忍磨。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訛。嚴顏平生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被擒不辱古亦有,吾愛善折張飛豪。軍中生死何足怪,乘勝使氣可若何。斫頭徐死子無怒,我豈畏死如兒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壯氣吞黃河。臨危閑暇有如此,覽碑慷慨思橫戈。」【註】嘉祐四年(1059)冬,南行途中作於忠州。

《竹枝歌》題註:「忠州作。」云:「舟行千里不至楚,忽聞《竹枝》皆楚語。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風露。扁舟日落駐平沙,茅屋竹籬三四家。連舂並汲各無語,齊唱《竹枝》如有嗟。可憐楚人足悲訴,歲樂年豐爾何苦?釣魚長江江水深,耕田種麥畏狼虎。俚人風俗非中原,處子不嫁如等閑。雙鬟垂頂髮已白,負水採薪長苦艱。上山採薪多荊棘,負水入溪波浪黑。天寒斫木手如龜,水重還家足無力。山深瘴暖霜露幹,夜長無衣猶苦寒。平生有似麋與鹿,一旦白髮已百年。江上乘舟何處客?列肆喧嘩占平磧。遠來忽去不記州,罷市歸船不相識。去家千里未能歸,忽聽長歌皆慘淒。空船獨宿無與語,月滿長江歸路迷。路迷鄉思渺何極,長怨歌聲苦淒急。不知歌者樂與悲,遠客乍聞皆掩泣。」【註】《竹枝歌》本為巴、渝一帶民歌。

《望夫臺》題註云:「在忠州南數十里。」云:「江上孤峰石為骨,望夫不來空獨立。去時江水拍山流,去後江移水成磧。江移岸改安可知,獨與高山化為石。山高身在心不移,慰爾行人遠行役。」【註】上述五首皆作於忠州。

【案】

渝州:隋初改楚州為渝州,治巴縣,即今重慶。後遂以渝為重慶的簡稱。

豐都縣仙都山仙都觀:今豐都縣、忠縣均屬重慶市所管轄。蘇軾《書鮑靜傳》云:「予嘗遊忠州酆都觀,則陰君與王方平上昇處也。」《方輿勝覽‧平都山》載:「在豐都縣東北一里。」又:「景德官:在平都山,舊名仙都觀,即白鶴觀也。」蘇軾謂:「平都天下古名山。」因此後人因蘇軾之名將「平都山」改為「名山」,今酆都鬼城即在「名山」上,稱為「名山風景區」。 仙都觀已失,宋代平都山仙都觀概略位置圖,見圖132;酆州老地圖,見圖133;今酆都鬼城照片,見圖134。

屈原塔:《方輿勝覽》載:「屈原塔:在臨江縣東。」忠州治於臨江縣,即今重慶忠縣。《蜀中名勝志》引《元豐志》載:「臨江郡有古屈原碑。」《忠縣鄉土志》載:「在治東十五里㽏溪東岸,又方形塔一,俗乎寶塔子,石刻剝落殆盡,土人相傳為屈原塔。」㽏溪乃今戚家河上遊之幹井河,然因長江三峽大壩之興建,江水上漲,古跡或已淹沒,《蜀忠名勝志》與《忠縣鄉土志》所載位置不一,屈原塔詳細地點已不詳。民國二十三年忠縣地圖,見圖135。

望夫臺:蘇軾《望夫臺》題註:「在忠州南數十里。」《蜀忠名勝志》載:「南山即翠屏也,在對岸二里。山中有禹廟、陸宣公墓、玉虛觀、朝真洞、望夫臺、仙履迹諸勝。」又引《通志》云:「忠州南十里有望夫臺,未詳其事。」三峽大壩建城後,水漲六十米,據當地耆老言,原址或在忠縣長江南岸東溪鎮翠屏山沿江岸,今已破損並淹埋於水中。

嚴顏碑:《蜀中名勝志》載:「今臨江縣西南二十里,有嚴太守碑及祠。……州西五十里,江中高阜,名塘土洲,有嚴顏墓碑及祠。」本文有謂「西南二十里」又謂「州西五十里」,其中互相矛盾,然蘇轍於《嚴顏碑》云:「古碑殘缺不可讀。」宋時已頹,塘土洲今已淹,水淹前概略位置,見圖136。

秭歸:秭歸是湖北省宜昌市的一個縣,詩人屈原的故鄉。

 

圖103:三蘇自眉山至樂山行走路線。

圖104:宋代嘉州行政區域及現代關係位置圖 。

圖105:今樂山大佛與樂山市航拍圖。

圖106:樂山(宋嘉州)蘇軾行跡考概略地圖。說明:樂山大佛位置在北緯29.3241度,東經103.4610度,海拔397公尺。烏牛山位置在北緯29.3225度,東經103.4609度,海拔422公尺。爛柯洞位置在北緯29.3403度,東經103.4629度,海拔377公尺。白崖洞位置在北緯29.3512度,東經103.4420度,海拔401公尺。

圖107:樂山大佛風景區現況圖。

圖108:紫雲山子雲亭大約位置。

圖109:位於龍泓寺內的龍岩爛柯洞(龍泓小學內)。李常生攝影 2015/5/14。

圖110:樂山大佛上的凌雲寺。李常生攝影 2015/5/14。

圖111:烏牛山。李常生攝影 2015/5/14。

圖112:治易洞。李常生攝影 2015/5/14。

圖113:樂山大佛佛腳。李常生攝影 2015/5/14。

圖114:嘉州白厓三洞。李常生攝影 2015/5/15。

圖115:蘇稽鎮關係位置圖。

圖116:宋代戎州行政區域與現代宜賓市關係位置圖 。

圖117:夷中亂山概略位置圖。

圖118:牛口壩與公館壩相關位置圖。

圖 119:牛口壩現況。李常生攝影 2015/5/15。

圖120:自牛口壩遙望公館壩。李常生攝影 2015/5/14。

圖121:龍津橋在汴京的大概位置圖。汴京夜市在龍津橋南。

圖 122:宋代瀘州行政區域與現今瀘州市關係位置圖。

圖123:今瀘州市地形現況。

圖124:三蘇南行路線圖(1) (眉州至瀘州段) 。

圖125:宋代淯井監位置圖。

圖126:南井口與安樂山概略位置圖。

圖127:合江縣安樂山概略位置圖。

圖128:遠眺安樂山(筆架山)。李常生攝影 2015/5/15。

圖129:瀘州筆架山(原稱案樂山)。

圖130:宋代渝州、涪州、忠州行政區域及今重慶市關係位置圖 。

圖131:重慶市沿長江岸至忠州航拍圖。

圖132:平都山仙都觀概略位置圖。

圖133:酆州老地圖 。

圖134:今酆都鬼城。李常生攝影 2015/5/16。

圖135:民國二十三年忠縣地圖。李常生摹仿《忠縣鄉土志》輿圖繪製,2016/3/7。

圖136:塘土洲水淹前概略位置圖。說明:今塘土洲因水漲降而變大變小。

樂山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