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蘇《南行集》

第二篇 南行後集(上)

《蘇潁濱年表》載:「(嘉祐)五年(1040)庚子,自江陵至京師途中,所為詩賦又七十三篇為《南行後集》,轍有《南行後集》引。」不論《南行前集》、《南行後集》都已佚,故只能從三蘇各個人的全集中拼湊其「自江陵至京師」途中,所為詩賦文等,作為《南行後集》行蹤考的研究基礎。

第一章 過江陵府、荊門軍、郢州

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抵江陵,明年初轉陸路北上。

過荊門軍,往京城進發。

江陵府:《宋史》載:「江陵府,次府,江陵郡,荊南節度。舊領荊湖北路兵馬鈐轄,兼提舉本路及施、夔州兵馬巡檢事。建炎二年,升帥府。四年,置荊南府、歸峽州、荊門公安軍鎮撫使,紹興五年罷。始制安撫使兼營田使,六年,為經略安撫使;七年罷經略,止除安撫使。淳熙元年,還為荊南府。未幾,復為江陵府制置使。景定元年,移治於鄂。咸淳十年,荊湖、四川宣撫使兼江陵府事。崇寧戶八萬五千八百一,口二十二萬三千二百八十四。貢綾、紵、碧澗茶芽、柑桔。縣八:江陵,[次赤。]公安,[次畿。]潛江,[次畿。乾德三年,升白伏巡為縣。]監利,[次畿。至道三年,以玉沙隸復州。熙寧六年,廢復州,以玉沙縣入監利縣,尋復其舊。]松滋,[次畿。]石首,[次畿。]枝江,[次畿。熙寧六年,省入松滋,元祐元年復。建炎四年,江陵寄治,紹興五年還舊。嘉熙元年,移澌、涅州。咸淳六年,移江南白水鎮下沱市。]建寧。[次畿。乾德三年,升白舊巡為縣,并置萬庾縣,萬庾尋廢。熙寧六年,省建寧入石首。元祐元年復。南渡後,省。]」江陵府所轄即今荊州市。北宋江陵府、荊門軍、郢州行政區域與現代關係位置,見圖201。

荊門軍:《宋史‧荊門軍》載:「荊門軍,開寶五年,長林、當陽二縣自江陵來隸。熙寧六年,廢軍,縣復隸江陵府。元祐三年,復為軍。端平三年,移治當陽縣。縣二:長林,[次畿。]當陽。[次畿。紹興十四年,廢入長林;十六年復。]」今荊州市即宋代荊門軍,轄鍾祥市、京山縣、沙洋縣、東寶區、掇刀區以及漳河新區、屈家嶺管理區和荊門高新區。

郢州:屬京西南路。《宋史‧郢州》載:「郢州,上,富水郡,防禦。崇寧戶四萬七千二百八十一,口七萬八千七百二十七。貢白紵。縣二:長壽,上。京山。下。」郢州今稱鍾祥市,屬縣級市,歸荊門市管轄。

北宋江陵府、荊門軍、郢州行政區域與現代關係位置,見圖179。

【引】

蘇洵詩文

《王荊州畫像贊》云:「太山崇崇,東海滔滔,蟠為山東。公惟齊人,齊方千里,而吾獨見公。公在荊州,或象其儀,白髮紅顏。謂公方壯,公生辛丑,天子之老。誰謂公老,其威桓桓,鎮天子之南邦。」

《和楊節推見贈》云:「與君多乖睽,邂逅同泛峽。宋子雖世舊,談笑頃不接。二君皆宦遊,疇昔共科甲。唯我老且閑,獨得離圈柙。少年實强銳,議論令我怯。有如乘風箭,勇發豈顧帖?置酒來相邀,慇懃爲留楫。楊君舊痛飲,淺水安足涉?嗟我素不任,一酌已頳頰。去生別懷愴,有子旅意愜。捨棹治陸行,歲晚筋力乏。予懶本不出,實爲人事劫。相將犯苦寒,大雪滿馬鬣。」【註】此處楊節推即《南行前集》中的楊緯。

《答張子立[其人不詳。或為蘇軾《南行前集》中所著《和張均題峽山》中之張均。]見寄》云:「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與俱。峽山行盡見平楚,捨船登岸身無虞。念君治所自有處,不復放縱如吾徒。憶昨相見巴子國,謁我江上顔何娛。……淒風臘月客荊楚,千里適魏勞奔趨。……。」【註】因有“淒風臘月客荊楚”之句,當為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底作於荊州。

《荊門惠泉》云:「古郡帶荒山,寒泉出西郭。嘈嘈幽響遠,袞袞清光活。當年我少年,系馬弄潺湲。愛此泉旁鷺,高姿不可攀。今逾二十載,我老泉依舊。臨流照衰顏,始覺老且瘦。當時同遊子,半作泉下塵。流水去不返,遊人歲歲新。」【註】依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卷二載:「正月,觀息壤、弔渚宮,並作《荊州雜詩》,五日發荊州,故《荊門惠泉》應作於嘉祐五年(1040)一月五日以後。

蘇軾詩文

《上王兵部[此王兵部應與王刑部、王荊州同屬一人。真實姓名不詳。蘇轍《宋王璋長官赴真定孫和甫辟書》云:「昔年旅南服,始識王荆州。威動千里肅,恩寬行客留。從容見少子,風采傾凡儔。」此王璋當為王荊州知子。]書》文云:「……。夫軾,西州之鄙人,而荊之過客也。其足跡偶然而至於執事之門,其平生之所治以求聞於後世者,又無所挾持以至於左右,蓋亦易疏而難合也。然自蜀至於楚,舟行六十日,過郡十一,縣三十有六,取所見郡縣之吏數十百人,莫不孜孜論執事之賢,而教之以求通於下吏。且執事何修而得此稱也?軾非敢以求知而望其所以先後於仕進之門者,亦徒以為執事立於五達之衢,而庶幾乎一目之眄,或有以信其平生爾。夫今之世,豈惟王公擇士,士亦有所擇。軾將自楚遊魏,自魏無所不遊,恐他日以不見執事為恨也,是以不敢不進。不宣。軾再拜。」【註】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底作於荊州。此處蘇軾言“自蜀至於楚,舟行六十日”即自眉山出發,至江陵府,總計近1200公里,平均每日舟行20公里。宋代順舟下行,平均每日曰計三十至三十五公里,此行因不趕時間,各處停留遊玩,故時間有所耽隔,在所難免。三蘇於嘉祐四年(1059)十月四、五日出發,依理至江陵為當年十二月初。

《息壤詩》並敘云:「《淮南子》曰:鯀湮洪水,盜帝之息壤,帝使祝融殺之於羽淵。今荊州南門外,有狀若屋宇,陷入地中,而猶見其脊者。旁有石,記云:不可犯。畚鍤所及,輒復如故。又頗以致雷雨,歲大旱,屢發有應。予感之,乃為作詩。」其辭曰:「帝息此壤,以藩幽臺。有神司之,隨取而培。帝敕下民,無取或開。惟帝不言,以雷以雨。惟民知之,幸帝之怒。帝茫不知,誰敢以告。帝怒不常,下土是震。使民前知,是役於民。無是墳者,誰取誰干。惟其的之,是以射之。」

《渚宮》云:「渚宮寂寞依古郢,楚地荒茫非故基。二王臺閣已鹵莽,(湘東王、高氏)何況遠問縱橫時。楚王獵罷擊靈鼓,猛士操舟張水嬉。釣魚不復數魚鱉,大鼎千石烹蛟螭。當時郢人架宮殿,意思絕妙般與倕。飛樓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趙千峨眉。臨風揚揚意自得,長使宋玉作楚辭。秦兵西來取鐘簴,故宮禾黍秋離離。千年壯觀不可復,今之存者蓋已卑。池空野迥樓閣小,惟有深竹藏狐貍。臺中絳帳誰復見,臺下野水浮清漪。綠窗朱戶春晝閉,想見深屋彈朱絲。腐儒亦解愛聲色,何用白首談孔姬。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無紙風颸颸。陳公踪跡最未遠,七瑞寥落今何之。百年人事知幾變,直恐荒廢成空陂。誰能為我訪遺跡,草中應有湘東碑。」【註】蘇軾於嘉祐四年(1059)冬,蘇洵携軾轍,自眉山至汴京,舟行水路,至荊州時所作。

《荊州十首》其一詩云:「遊人出三峽,楚地盡平川。北客隨南賈,吳檣間蜀船。江侵平野斷,風卷白沙旋。欲問興亡意,重城自古堅。」其二詩云:「南方舊戰國,慘淡意猶存。慷慨因劉表,淒涼為屈原。廢城猶帶井,古姓聚成村。亦解觀形勝,昇平不敢論。」其三詩云:「楚地闊無邊,蒼茫萬頃連。耕牛未嘗汗,投種去如捐。農事誰當勸,民愚亦可憐。平生事遊惰,那得怨兇年。」其四詩云:「朱檻城東角,高王此望沙。江山非一國,烽火畏三巴。戰骨淪秋草,危樓倚斷霞。百年豪傑盡,擾擾見魚蝦。」其五詩云:「沙頭煙漠漠,來往厭喧卑。野市分麞鬧,官帆過渡遲。遊人多問卜,傖叟盡攜龜。日暮江天靜,無人唱楚辭。」其六詩云:「太守王夫子,山東老俊髦。壯年聞猛烈,白首見雄豪。食雁君應厭,驅車我正勞。中書有安石,慎勿賦《離騷》。」其七詩云:「殘臘多風雪,荊人重歲時。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爆竹驚鄰鬼,驅儺逐小兒。故人應念我,相望各天涯。」其八詩云:「江水深成窟,潛魚大似犀。赤鱗如琥珀,老枕勝玻璃。上客舉雕俎,佳人搖翠篦。登皰更作器,何以免屠刲。」其九詩云:「北雁來南國,依依似旅人。縱橫遭折翼,感惻為沾巾。平日誰能挹,高飛不可馴。故人持贈我,三嗅若為珍。」其十詩云:「柳門京國道,驅馬及春陽。野火燒枯草,東風動綠芒。北行運許鄧,南去極衡湘。楚境橫天下,懷王信弱王。」【註】蘇軾於嘉祐五年(1050)春,蘇洵携軾轍,自眉山至汴京,舟行水路,至荊州時所作。

《荊門惠泉》云:「泉源從高來,走下隨石脈。紛紛白沫亂,隱隱蒼崖坼。縈回成曲沼,清澈見肝膈。眾瀉為長溪,奔駛蕩蛙蟈。初開不容椀,漸去已如帛。傳聞此山中,神物懶遭謫。不能致雷雨,灩灩吐寒碧。遂令山前人,千古灌稻麥。」【註】嘉祐五年(1040)正月五日後作於荊門。

《次韻答荊門張都官維[3]見和惠泉詩》云:「楚人少井飲,地氣常不泄。蓄之為惠泉,坌若有所折。泉源本無情,豈問濁與澈。貪愚彼二水,終古恥莫雪。只應所處然,遂使語異別。泉傍地平衍,泉上山嵽嵲。君子慎所居,此義安可缺。古人貴言贈,敢用況高節。不為冬霜幹,肯畏夏日裂。泠泠但不已,海遠要當徹。」【註】蘇轍先作此詩,蘇軾次韻。

《浰陽早發》云:「富貴本無定,世人自榮枯。囂囂好名心,嗟我豈獨無。不能便退縮,但使進少徐。我行念西國,已分田園蕪。南來竟何事,碌碌隨商車。自進茍無補,乃是懶且愚。人生重意氣,出處夫豈徒。永懷江陽叟[查慎行注釋本詩時,引《名勝志》:「晉曾置江陽郡於眉州。」 故此處「江陽叟」乃指眉山老鄉親。],種藕春滿湖。」【註】嘉祐五年(1050)春,蘇軾自荊州至汴京,行陸路,過浰陽時所作。

蘇轍詩文

《息壤》題註云:「江上寒沙薄如席,一夕墳起成高丘。江流傾轉力不勝,左齧右吐非自由。南郡城南獨何者,平地生長殊不休。當中屋背不盈尺,深入百丈皆石樓。古人不知下有怪,發破不掩水漲浮。傳言夏鯀塞洚水,上帝愛此無敢偷。竊持大畚負長鎛,刺取不已帝使流。禹知水怒非塞止,網捕百怪雜蜃鰍。掘壕入土不計丈,投擲填壓聲鳴啾。一時既定憂後世,恐此竊出壞九州。神人已死無復製,故以此土封其頭。發之輒滿不可既,意使靈物長幽囚。前年大旱千里赤,取土盈掬雨不收。誰言咫尺舊黃壤,中有千歲龍與虬?高山萬仞猶可削,嗟此何獨生如疣。天長地遠莽無極,雖有缺壞誰能賙。我疑天意固有在,患世多事窮鐫鎪。埏陶鼓鑄地力困,久不自補無為憂。世無女媧空白石,磊磊滿地如浮漚。耕田鑿井自無已,息壤無幾安能酬。」【註】蘇軾有同名詩。

《渚宮》云:「楚塞多秋水,荊王有故宮。……湘東晉宗子,高元楚元戎。鑿沼長千尺,開亭費萬工。」【註】僅餘殘句。

《荊門惠泉》云:「泉源何從來,山下長溪發。油然本無營,誰使自激冽?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葉。使水皆為泉,地已不勝瀉。應是眾水中,獨不容至潔。涓涓自傾瀉,奕奕見清澈。石泓淨無塵,中有三尺雪。下為百丈溪,冷不受魚鱉。脫衣浣中流,解我雙足熱。樂哉泉上翁,大旱不知渴。」【註】三蘇同題均各作《荊門惠泉》一首。

《答荊門張都官維﹝張維供職都官,其餘不詳。﹞見和惠泉詩》云:「荒涼荊門西,泉水誰為洩?發源雖甚微,來勢不可折。平鋪清池滿,皎皎自明澈。甘涼最宜茶,羊炙可用雪。炎風五月交,中夜吐明月。太守燕已還,青嶂空嵲嵲。泉上白髮翁,來飲杯饌闕。酌水自獻酬,箕踞無禮節。區區遊泉人,常值午日烈。回首憂重城,賞玩安能徹?」【註】蘇轍獨有詩。

《浰陽早發》云:「春氣入楚澤,原上草猶枯。北風吹栗林,梅蕊颯已無。我行亦何事,驅馬無疾徐。楚人信稀少,田畝任蓁蕪。空有道路人,擾擾不留車。悲傷彼何懶。歡息此亦愚。今我何為爾,豈亦愚者徒。行行楚山曉,霜露滿陂湖。」【註】蘇軾有同名詩。

【案】

巴子國:《元和郡縣志》載:「瑜州,《禹貢》梁州之城,古之巴國也。……其地東至魚腹,西抵僰道,北接漢中,南極牂柯,……武王伐殷,巴人助焉,其人勇銳,歌舞以凌殷郊,後封為巴子。」大約指今日渝洲地區。

息壤:《山海經‧海內經》載:「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據當地耆老描述,息壤原位於荊州城南門外西行300米左右,今已佚。荊州城古息壤概略位置,見圖203;荊州息壤傳說位置現況,見圖206。

渚宮:春秋,楚國宫名。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後用以泛指湖北江陵一帶。確切位址不詳。《左傳‧文公十年》載:「(子西)沿漢泝江,將入郢,王在渚宮,下見之。」《水經注》卷二十八《沔水》載:「江陵西北有紀南城,楚文王自丹陽徙此,平王城之。班固言,楚之郢都也。」今荊州老城西北8公里處有紀南城考古遺址公園。

荊門惠泉:蘇軾於《荊門惠泉》一詩中謂「寒泉出西郭」,即泉在西城。《輿地紀勝》載:「蒙泉:在軍城西,出於硤石山之麓,即蒙山也。南曰蒙;西北曰惠泉。」惠泉,位於荊門市象山風景區東麓,常年水温约在摄氏40度左右。惠泉與蒙泉相鄰,自古位址未移,今仍在荊門市象山風景區內。荊門市惠泉、蒙泉概略位置,見圖204;荊門惠泉現況,見圖207。

浰陽:宋時稱浰陽驛,清代已稱歷陽驛,在荊門市北方、胡集鎮南方約二公里處,今有麗陽村,即古浰陽驛。浰陽驛概略位置,見圖205。

張都官(維):張維,不詳。都官官署名,屬邢部。

【註】三蘇荊湖北路行走路線,見圖176、202。

第二章  過襄陽府

嘉祐五年(1040)正月,三蘇自江陵北行至汴京,蘇洵五十二歲,蘇軾二十五歲,蘇轍二十二歲。。

途經襄陽。

襄陽府:《宋史‧襄陽府》載:「襄陽府,望,襄陽郡,山南東道節度。本襄州。宣和元年,升為府。崇寧戶八萬七千三百七,口一十九萬二千六百五。貢麝香、白榖、漆器。縣六:襄陽,緊。鄧城,望。穀城,緊。宜城,中下。中盧,中下。隋義清縣。太平興國元年改,紹興五年,省入南漳。南漳。中下。」襄陽即今湖北省襄陽市,宋屬京西南路。

北宋襄州行政區域及現代襄陽關係位置,見圖208。

【引】

蘇洵詩文

《襄陽懷古》云:「我行襄陽野,山色向人明。何以洗懷抱,悠哉漢水清。遼遼峴山道,千載幾人行?踏盡山上土,山腰為之平。道逢墮淚碣,不覺涕亦零。借問羊叔子,何異葛孔明?今人固已遠,誰識前輩情?朅來萬山下,潭水轉相縈。水深不見底,中有杜預銘。潭水竟未涸,後世自知名。成功本無敵,好譽真儒生。自從三子亡,草中無豪英。聊登峴山首,淚與漢流傾。」【註】三蘇自荊州往北走向汴京,作於襄陽。

《萬山》云:「萬山臨漢江,傑立與峴偶。杜公破三吳,磊落叔子後。當年愛山意,無乃求自附。自比誠不慚,山水亦奇秀。羊公苟有知,當爲頷其首。」【註】蘇洵在此路段作詩兩首。

蘇軾詩文

《夜行觀星》云:「天高夜氣嚴,列宿森就位。大星光相射,小星鬧若沸。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世俗強指摘,一一立名宇。南箕與北斗,乃是家人器。天亦豈有之,無乃遂自謂。迫觀知何如,遠想偶有似。茫茫不可曉,使我長歎喟。」【註】此詩應為三蘇過襄陽時所作。

《竹葉酒》云:「楚人汲漢水,釀酒古宜城。春風吹酒熟,猶似漢江清。耆舊何人在,丘墳應已平。惟余竹葉在,留此千古情。」【註】此詩乃嘉祐五年(1040)正月,三蘇自江陵北行至汴京,蘇軾所作。

《漢水》云:舍棹忽逾月,沙塵困遠行。襄陽逢漢水,偶似蜀江清。蜀江固浩蕩,中有蛟與鯨。漢水亦云廣,欲涉安敢輕。文王化南國,遊女儼如卿。洲中浣紗子,環珮鏘鏘鳴。古風隨世變,寒水空泠泠。過之不敢慢,佇立整冠纓。」【註】三蘇自江陵走陸路至襄陽,總計路程近兩百公里。三蘇於嘉祐五年(1040)正月五日自江陵出發。宋代陸路,日行約二十至二十五公里,自江陵至襄陽約行走八至十日,到襄陽時或為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襄陽古樂府三首》其一《野鷹來》云:「野鷹來,萬山下。荒山無食鷹苦飢,飛來為爾繫綵絲。北原有兔老且白,年年養子秋食菽。我欲擊之不可得,年深兔老鷹力弱。野鷹來,城東有臺高崔巍。臺中公子著皮袖,東望萬里心悠哉。心悠哉,鷹何在!嗟爾公子歸無勞,使鷹可呼亦凡曹,天陰月黑狐夜嗥。」其二《上堵吟》云:「臺上有客吟秋風,悲聲蕭散飄入空。臺邊遊女來竊聽,欲學聲同意不同。君悲竟何事,千里金城兩稚子。白馬為塞鳳為關,山川無人空自閑。我悲亦何苦,江水冬更深,魴魚冷難捕。悠悠江上聽歌人,不知我意徒悲辛。」其三《襄陽樂》云:「使君未來襄陽愁,提戈入市裹氈裘。自從氈裘南渡沔,襄陽無事多春遊。襄陽春遊樂何許,峴山之陽漢江浦。使君朱旆來翻翻,人道使君似羊杜。道邊逢人問洛陽,中原苦戰春田荒。北人聞道襄陽樂,目送飛鴻應斷腸。」【註】三蘇自江陵走陸路至襄陽,蘇軾再襄陽作此詩。

《峴山》云:「遠客來自南,遊塵昏峴首。過關無百步,曠蕩吞楚藪。登高忽惆悵,千載意有偶。所憂誰復知,嗟我生苦後。團團山上檜,歲歲閱榆柳。大才固已殊,安得同永久。可憐山前客,倏忽星過罶。賢愚未及分,來者當自剖。」【註】三蘇自江陵走陸路至襄陽,蘇軾再襄陽作此詩,峴山在襄陽。

《萬山》題註云:「西行度連山,北出臨漢水。漢水蹙成潭,旋轉山之趾。禪房久已壞,古甃含清泚。下有仲宣欄,綆刻深容指。回頭望西北,隱隱龜背起。傳云古隆中,萬樹桑柘美。月炯轉山曲,山上見洲尾。綠水帶平沙,盤盤如抱珥。山川近且秀,不到懶成恥。問之安能詳,畫地費簪箠。」【註】蘇軾作於襄陽。

《隆中》云:「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今朝遊故里,蜀客不勝悲。誰言襄陽野,生此萬乘師。山中有遺貌,矯矯龍之姿。龍蟠山水秀,龍去淵潭移。空餘蜿蜓跡,使我寒涕垂。」【註】蘇軾作於襄陽。

《鯿魚》云:「曉日照江水,游魚似玉瓶。誰言解縮項,貪餌每遭烹。杜老當年意,臨流憶孟生。吾今又悲子,輟箸涕縱橫。」【註】蘇軾作於襄陽。

《食雉》云:「雄雉曳修尾,驚飛向日斜。空中紛格鬪,綵羽落如花。喧呼勇不顧,投網誰復嗟。百錢得一雙,新味時所佳。烹煎雜雞鶩,爪距漫槎牙。誰知化為蜃,海上落飛鴉。」【註】前述各文為蘇軾嘉祐五年(1040)正月中旬作於襄陽。

《侯灘》云:「江邊皎皎過侯灘,更上山腰看打盤。百歲老兒親擊鼓,城中憂患不相甘。」【註】此“侯”或為“猴”。此詩是否為蘇軾作,尚多爭議,作於何處?亦有爭議?張忠泉《三蘇〈南行集〉》置於此。

《龐公》云:「襄陽龐公少檢束,白髮不髡亦不俗。世所奔趨我獨棄,我已有餘彼不足。鹿門有月樹下行,虎溪無風舟上宿。不識當年捕魚客,但愛長康畫金粟。杜口如今不復言,龐公為人不曲局。東西有人問老翁,為道明燈照華屋。」【註】此文屬外集增補,孔繁禮云:「此沈遼詩,見《雲巢編》卷三。」

《隆中》云:「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勝悲。誰言襄陽野,生此萬乘師。山中有遺貌,矯矯龍之姿。龍蟠山水秀,龍去淵潭移。空餘蜿蜓跡,使我寒涕垂。」【註】蘇軾作於襄陽。

蘇轍詩文

《襄陽古樂府二首》其一《野鷹來》云:「野鷹來,雄雉走。蒼茫荒榛下,毰毸大如斗。鷹來蕭蕭風雨寒,壯士臺中一揮肘。臺高百尺臨平川,山中放火秋草乾。雉肥兔飽走不去,野鷹飛下風蕭然。嵯峨呼鷹臺,人去臺已圮。高臺不可見,況復呼鷹子。長歌野鷹來,當年落誰耳。父生已不武,子立又不強。北兵果南下,擾擾如驅羊。鷹來野雉何暇走,束縛籠中安得翔。可憐野雉亦有爪,兩手捽鷹猶可傷。」其二《襄陽樂》云:「誰言襄陽苦,歌者樂襄陽。太守劉公子,千年未可忘。劉公一去歲時改,惟有州南漢水長。漢水南流峴山碧,種稻更耕田泥沒尺。里人種麥滿高原,長使越人耕大澤。澤中多水原上乾,越人為種楚人食。火耕水耨古常然,漢水魚多去滿船。長有行人知此樂,來買槎頭縮項鯿。」【註】蘇轍在此路段作詩兩首。

【案】

漢水:漢水發源於陝西省秦嶺南麓的沮水,自西向東流經陝南和鄂西北,經過襄陽,於武漢注入長江。長1577公里。襄陽古城、萬山、峴山及漢水相關位置,見圖209、210;襄陽城旁之漢水,見圖209、210。

宜城:宜城市,今襄陽市南方三十公里,屬襄陽市管轄。參考圖208。

峴山:《元和郡縣志》載:「在縣東南九里,山東臨漢水,古今大路。」唐代孟浩然有詩《與諸子登峴山》文云:「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巾。」峴山今存,上有許多古跡。襄陽古城、萬山、峴山相關位置,見圖210;峴山入口處現況,見圖213。

萬山:《元和郡縣志》載:「萬山,一名漢皋山,在縣(襄陽)西十一里。」萬山臨漢水,拔江而起,高聳兀立,懸崖磷峋。襄陽古城、萬山、峴山相關位置見圖210;臨漢水之萬山,見圖215。

隆中:《輿地紀勝》載:「《郡國志》:『縣西七里曰隆中。』漢晉春秋諸葛亮家,南陽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茅廬」於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大計,諸葛亮分析當時形勢,提出歷史上著名的「隆中對策」。 襄陽古城、古隆中相對位置,見圖211:襄陽隆中現況,見圖215。

第三章  過唐州、汝州

嘉祐五年(1040)正月,三蘇自江陵赴汴京途中。

過唐州、汝州。

唐州:《宋史》載:「唐州,上,淮安郡,建隆元年,升為團練。開寶五年,廢平氏縣。崇寧戶八萬九千九百五十五,口二十萬二千一百七十二。貢絹。縣五:泌陽,中下。湖陽,中下。有銀場。比陽,中下。桐栢,下。開寶六年,移治淮瀆故廟。方城。下。後魏縣。慶曆四年,廢為鎮入鄧州南陽縣,元豐元年,復為縣,隸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唐河縣,轄境約當今河南省泌陽、桐柏、社旗、方城、唐河等縣地。

汝州:《宋史》載:「汝州,輔,臨汝郡,陸海軍節度。本防禦州。政和四年,賜軍額。崇寧戶四萬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一十七萬一千四百九十五。貢絁、絹。縣五:梁,中。襄城,緊。葉,上。魯山,中。寶豐。中。舊名龍興,熙寧五年,省為鎮,入魯山。元祐元年復。宣和二年,改為寶豐縣。」汝州今概屬平頂山市所管轄範圍。

北宋唐州、汝州行政區域與現代關係位置,見圖217。

【引】

蘇洵詩 

《昆陽城》云:「昆陽城外土非土,戰骨多年化牆壖。當時尋邑驅市人,未必三軍皆反虜。江河填滿道流血,始信《武成》真不誤。殺人應更多長平,薄賦寬征已無補。英雄爭鬥豈得已,盜賊縱橫亦何數。禦之失道誰使然,長使哀魂啼夜雨。」【註】嘉祐五年(1040)二月,過葉縣所作。

蘇軾詩文賦

《新渠詩》並敘云:「庚子正月,予過唐州。太守趙侯,始復三陂,疏召渠,招懷遠人散耕於唐。予方為旅人,不得親執壺漿簞食,以與侯勸逆四方之來者,獨為《新渠》詩五章,以告於道路,致侯之意。其詞曰:『新渠之水,其來舒舒。……。新渠之田,在渠左右。……。新渠之民,自淮及潭。……。侯調新民,爾既來止。……。築室於唐,孔碩且堅。……。』【註】嘉祐五年(1040)正月,過唐州所作。

《雙鳧觀》題註云:「在葉縣。」云:「王喬古仙子,時出觀人寰。常為漢郎吏,厭世去無還。雙鳧偶為戲,聊以驚世頑。不然神仙跡,羅網安能攀?紛紛塵埃中,銅印紆青綸。安知無隱者,竊笑彼愚姦。」【註】嘉祐五年(1040)二月,過汝州葉縣所作。

《昆陽城賦》賦云:「淡平野之靄靄,忽孤城之如塊。風吹沙以蒼莽,悵樓櫓之安在。橫門豁以四達,故道宛其未改。彼野人之何知,方傴僂而畦菜。嗟夫,昆陽之戰屠百萬於斯須,曠千古而一快。」【註】嘉祐五年(1040)正月,過汝州葉縣所作。

《潁大夫廟》題註云:「潁考叔[潁考叔,鄭國大夫,為人正直,有孝友之譽。]也,廟在汝洲潁橋。」詩云:「人情難強回,天性可微感。世人爭曲直,苦語費搖撼。大夫言何柔,暴主意自慘。荒祠旁孤冢,古隧有殘坎。千年惟茅焦,世亦貴其膽。不解此微言,脫衣徒勇敢。」【註】嘉祐五年(1040)二月,過汝州潁橋所作。

蘇轍詩文

《雙鳧觀》題註云:「在葉縣。」云:「王喬西飛朝洛陽,飄飄千里雙鳬翔。鳬飛遭網不能去,惟有空屨鳬已亡。誰知野鳥不能化,豈必雙屨能飛揚。鳧神屨怪當有在,搔首野廟春風長。」

【案】

昆陽城與葉縣:劉秀與王莽在此大戰之地,劉秀以一萬軍隊勝過王莽四十萬軍隊,史稱昆陽之役。北宋河南葉縣縣治在今葉縣西南15公里地方,有舊縣村即是漢昆陽城。明清葉縣已向東北移出15公里左右。北宋時代葉縣與今葉縣關係位置圖,見圖217;昆陽之戰宋及今葉縣位置圖,見圖219。

潁橋:《太平寰宇記》載:「潁大夫廟,在縣西北二十里,即潁考叔廟。隋大業九年重建。」今潁橋回族鎮,是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潁橋鎮現況關係位置,見圖218。

三蘇北行自襄陽至汝州行經路線,見圖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