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書法

宋蘇軾書《西湖詩》

宋蘇軾書《西湖詩》

李常生  2021/10/20

此詩卷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本幅28.8×213.2公分。

蘇軾於本幅「東坡居士識」:「昔余守杭州時。與客出遊西湖之上。探奇攬勝。寄興舒情。極登臨之樂。蓋十年於茲矣。追憶往事。宛然如昨。而客有慕想西湖之勝者。每從余問詢。不能悉為酬應。乃錄其心目之最稔者。凡十有八首。漫綴數語。并附詩歌。間有問者。輙舉以示之。使觀者了然。亦可以當臥遊也。東坡居士識。」

倪瓚拖尾:東坡先生遺蹟。余鑒賞頗多。然未有如是卷之神妙也。蓋先生守杭日久。故於西湖領略甚偹。細閱卷中書。如珠走盤。如玉出璞。如月印水。如錐畫沙。有非後人可仿彿一筆者。推為大家信夫。至正廿一年四月十又八日。雲林生倪瓚。

鑑藏寶璽印記:乾隆御覽之寶。

書寫內文似蘇軾集杭州西湖之景,集其精萃而述。有謂文中有詩句為楊萬里之作,故認為此書乃偽作,此處不必多予評斷。

宋蘇軾書《西湖詩》全文如下:

(第一則)西湖三面環山。中涵綠水。松排青嶂。草滿平堤。泛舟湖中。迴環瞻視。水光山色。競秀爭奇。柳岸花汀。參差掩映。已而峰銜翠靄。月印波心。畫舫徐牽。菱歌晚度。遊人儼在畫圖中也。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也相宜。

(第二則)西湖春景。霽曉最宜。柳帶朝□。桃含宿雨。芳草沿堤。與湖流映碧。更見漁舟來往。今人疑入武陵桃源。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啼暖谷。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猶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影裡白沙堤。樂天。

(第三則)西湖夏月。觀荷最宜。風露舒涼。清香徐細。傍花淺酌。如對美人倩□款語也。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第四則)西湖觀月。秋爽最宜。□波鏡淨。上云色(疑漏「淡」一字)。漁燈依岸。山樹霏微。萬籟□寂。景色清奇。一望晴□破暝幽。湖天灩灩月初浮。旋□斗酒呼鄰父。小有盤飧上釣舟。笛咽水龍中夜冷。杯搖河影萬山秋。人間回首悲何事。欲覽青山最上頭。

(第五則)西湖賞雪。初霽最宜。或登天竺高頂及南北兩□。俯瞰城闉。遠眺海島。則大地山河。銀溶汞結。而予以藐然稊米。凌厲剛風。恍欲羽化。次則放舟湖中。周覽四山。若秋濤聳湧。璀璨乘飆。而玉樹琪花。麗然奪目。山逕晴光玉氣浮。我來乘興似王猷。橋迷螮蝀高高聳。船壓玻□細細流。雪後未回花外棹。雨中曾喚柳陰舟。遙思寂寞春寒夜。一舸歸來起白鷗。微之。

(第六則)孤山。巋分湖中。碧波環繞。勝絕諸山。樓閣參差。布滿椒麓。樓臺聳碧岑。一徑入湖心。不雨山常潤。無雲水自陰。斷橋荒蘚合。空院落花深。猶憶西□月。鐘聲出北林。張裕。(第七則)斷橋。去孤山最近。橋堤□柳。露草芊□。望如裙布。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紅袖織綾誇柿帶。青旗沽酒趁梨花。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帶斜。

(第八則)南高峰。秋曉之際。氣爽景清。登高眺望。見遠樹平蕪。□消日出。湖山之景。悉在目前。城南鐘鼓□清新。端為投荒洗瘴塵。總是鑑空堂上客。誰為寂照鏡中人。紅芳歸去風驚曉。綠葉成陰雨洗春。記取明年作寒食。杏花曾與此翁鄰。

(第九則)北高峰。石磴數百級。曲折三十六灣。□山屏列。湖水鏡淨。雲光倒垂。萬象在下。漁舟歌舫。若鷗鳧出沒□波間。捫蘿百折上嶙峋。世界凡仙到此分。小朵岳蓮來異域。孤撐天柱入層雲。江湖俯瞰杯中瀉。鐘磬回從地底聞。借問須彌在何處。老僧留客且論文。太虛。

(第十則)飛來□。高不踰數十丈。而怪石森立。青蒼玉削。若駭豹蹲獅。筆立劍植。縱橫偃仰。愈玩愈奇。上多異木。不假土壤。根生石外。矯若龍蛇。丹葩翠蕤。蒙罩絲絡。□雨雪月。四景尤佳。何年移竺國。秀色發稜層。清極不知夏。虛中欲悟僧。樹幽嵐氣重。泉落乳花凝。猶憶烹茶處。閒來託葛藤。

(第十一則)雷峰。居眾山環抱處。每至夕照。掩映紫綠。變幻不可端倪。中□一徑分。盤折上幽雲。夕照前村見。秋濤隔岸聞。長松標古岸。□竹動微曛。自愛蘇門嘯。懷貞事不□。

(第十二則)南屏山。□巒聳秀。怪石王□靈瓏。峻壁橫坡。宛若屏障。南屏高瞰府城西。畫舸千艘共醉迷。四柱臺邊□是幕。五花橋畔葑連堤。龍檀咽路迎車隼。綺繡登山汙粉題。暮色沉沉郛郭閉。寶燈輝映梵天低。

(第十三則)三竺之勝。周迴數十里。而巖壑尤美。空洞玲瓏。瑩拔清朗。如伏虯飛鳳。層花柔萼。妍態怪狀。種種勝絕。 挂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嶽同遨遊。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雲測變化。弄水窮清幽。疊嶂隔遙響。當軒寫歸流。轉成傲雲月。佳趣滿吳洲。

(第十四則)右上天竺。籬芳澗草合。繁綠巖樹新。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餘春。竹寺過微雨。石徑無纖塵。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地是佛國土。人非俗交親。城中山下別。相從亦殷勤。

(第十五則)右中天竺。西南山最勝。一界是西天。上路依巖竹。分流入寺泉。躡雲丹井畔。望月石橋邊。洞壑江聲遠。樓臺海氣連。塔明春嶺雪。鐘散暮松烟。何處去猶恨。更看峰頂蓮。

(第十六則)右下天竺。龍井林樹幽。古泉源瑩潔。峰巒圍繞。花木朦朧。鳥韻樵歌。闇簷虛谷。相傳有龍居焉。眼底閑雲亂不開。偶隨麋鹿入雲來。平生於物原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辯才。

(第十七則)風篁嶺多□筤篠簜。風韻淒清。林壑深幽。迥出塵壤。辯才退居於此。不復出入。余往見之。因送余出至嶺上。左右驚曰。遠公復過溪矣。辯才□曰。子美不云乎。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因作亭嶺上。名曰過溪。日月轉雙轂。古今同一丘。惟此鶴骨老。凜然不知秋。去住兩無家。人士爭挽留。去如龍出水。雷雨捲潭湫。來時珠還浦。魚鱉爭駢頭。此生暫寄寓。常恐名實浮。我比陶令愧。師比遠公優。送我過虎溪。溪水常逆流。聊使此山人。亦記二老游。大千在握掌。寧有別離憂。

(第十八則)聳翠樓。瑰麗崢嶸。掩□圖畫。俯瞰平湖。一碧萬頃。柳汀花塢。歷歷欄檻間。 亭榭翬飛。遠近□帶。遊橈冶騎。菱歌漁唱。往往會于樓前。 崢嶸飛構壓名邦。西望平湖東望江。氣合重玄沆瀣。標朱(點去)九域奠洪龐。朝來散霧縈朱拱。衣台流星透碧□。倚□闌干愁目眩。飛鳶旋轉故雙雙。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