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惠州

惠州王朝雲與朝雲墓

惠州王朝雲與朝雲墓

李常生  2021/11/02

蘇軾《到惠州謝表》云:「先奉告命,落兩職,追一官,以承義郎知英州軍州事,續奉告命,責授臣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已於今月二日到惠州公參訖者。」【注】紹聖元年(1094)蘇軾自定州守謫至惠州,當年十月二日抵達惠州。

蘇軾僅携幼子蘇過與妾王朝雲貶居惠州,其餘家眷均暫居宜興,耕種自家地為生。

王朝雲才貌雙全,十二歲在杭州入蘇軾門作為丫鬟。蘇軾貶居黃州時,王朝雲正式為妾,元豐六年(1083年),九月二十七日朝雲二十二歲生一子。蘇軾取名遯,小名幹兒。次年(1084年),三月蘇軾改為汝州團練副使,易地京西北路安置。四月中旬攜家啟程,七月二十八日船停泊金陵江岸時,蘇遯夭亡在朝雲的懷抱裏。

蘇軾《朝雲詩》并引云:「世謂樂天有鬻駱馬放楊柳枝詞,嘉其主老病不忍去也。然夢得本篇前以述及有詩云:『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樂天本篇前以述及亦云:『病與樂天相伴住,春隨樊子一時歸。』則是樊素竟去也。予家有數妾,四五年相繼辭去,獨朝雲者隨予南遷。因讀樂天集,戲作此詩。朝雲姓王氏,錢唐人,嘗有子曰幹兒,未期而夭云。」【注】紹聖元年(1094)十一月作於惠州。此詩大致介紹朝雲,並以白居易樊素事相比,言朝雲之聰穎如天仙。

蘇軾《殢人嬌 (白髮蒼顏)》(贈朝雲 )云:「白髮蒼顏,正是維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礙。朱唇筋點,更髻鬟生菜。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好事心腸,著人情態。閑窗下斂雲凝黛。明朝端午,待學紉蘭為佩。尋一首好詩,要書裙帶。」【注】作於紹聖二年(1095)五月初四日。

蘇軾《浣溪沙 (輕汗微微透碧紈)》(端午)云:「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挂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注】作於紹聖二年(1095)五月初四日。上述二詞均為朝雲而寫。

《說郛》卷八十四《林下詩談》:載「子瞻在惠州,與朝雲閒坐,時青女初至,落木蕭蕭,悽然有悲秋之意。命朝雲把大白唱《花褪殘紅》朝雲歌喉将囀,淚滿衣襟。子瞻詰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悲秋,而汝又傷春矣。』遂罷。朝雲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終身不復聽此詞。」【注】孔繁禮《蘇軾年譜》載此時為紹聖二年(1095)秋事。

蘇軾《三部樂(美人如月)》詞云:「美人如月。乍見掩暮雲,更增妍絕。算應無恨,安用陰晴圓缺。嬌甚空只成愁,待下床又懶,未語先咽。數日不來,落盡一庭紅葉。強起,問為誰減動,一分香雪。何事散花卻病,維摩無疾。卻低眉、慘然不答。唱《金縷》、一聲怨切。堪折便折。且惜取、少年花發。」【注】作於紹聖二年(1095)秋。描述朝雲生病時情事。

蘇軾《王氏生日致語口號》并敘云:「人中五日,知織女之暫來;海上三年,喜花枝之未老。事協紫銜之夢,歡傾白髮之兒。好人相逢,一杯徑醉。伏以某人女郎:蒼梧仙裔,南海貢餘。憐謝端之早孤,潛炊相助;歎張鎬之沒興,遇酒輒歡。采楊梅而朝飛,擘青蓮而暮返。長新玉女之年貌,未厭金膏之掃除。萬里乘桴,已慕仲尼而航海;五絲繡鳳,將從老子以俱仙。東坡居士,樽俎千峯,笙簧萬籟,聊設三山之湯餅,共傾九醞之仙醪。尋香而來,苒天風之引步;此興不淺,炯江月之升樓。」【注】紹聖三年(1096)春作於惠州。蘇軾為朝雲生日而作。

七、八、九月紀事。蘇軾居嘉祐寺。

朝雲病故。

蘇軾《悼朝雲》并引云:「三年七月五日,朝雲病亡于惠州,葬之棲禪寺松林中東南,直大聖塔。予既銘其墓,且和前詩以自解。朝雲始不識字,晚忽學書,粗有楷法。蓋嘗従泗上比丘尼義沖學佛,亦略聞大義,且死,誦《金剛經》四句偈而絕。」【注】作於紹聖三年七月五日後。金剛經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蘇軾《惠州薦朝雲疏》云:「湖山安吉,墳墓永堅。接引亡魂,早生淨土。不論幽顯,凡在見聞。俱證無上之菩提,永脫三界之火宅。」【注】作於紹聖三年七月五日後。

蘇軾《朝雲墓誌銘》云:「東坡先生侍妾曰朝雲,字子霞,姓王氏,錢塘人。敏而好義,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紹聖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豐湖之上棲禪山寺之東南。生子遯,未朞而夭。蓋嘗從比丘尼義沖學佛法。亦粗識大意。且死,誦《金剛經》四句偈以絕。銘曰:浮屠是瞻,伽籃是依,如汝宿心,惟佛止歸。」【注】作於紹聖三年七月五日後。

蘇軾《題棲禪院》云:「紹聖三年八月六日夜,風雨,旦視院東南,有巨人跡五。是月九日,蘇軾與男過來觀。」【注】紹聖三年八月六日後。

蘇軾《雨中花慢(嫩臉羞蛾因甚)》詞云:「嫩臉羞蛾因甚,化作行雲,卻返巫陽。但有寒鐙孤枕,皓月空床。長記當初,乍諧雲雨,便學鸞凰。又豈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風霜。丹青□畫,無言無笑,看了漫結愁腸。襟袖上猶存殘黛,漸減餘香。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後思量。算應付你,枕前珠淚,萬點千行。」【注】蘇軾思朝雲,作於紹聖三年七月五日後。

蘇軾《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霧)》詞云:「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挂綠毛么鳳。面常嫌粉涴,洗妝不退脣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注】蘇軾思朝雲,作於紹聖三年十月。梅開思雲。

蘇軾《與李端叔十首》第七簡云:「朝雲者,死於惠久矣。別後學書,頗有楷法。亦學佛,临去,诵《六如偈》以绝。葬之惠州栖禅寺,僧作亭覆之,榜曰六如亭。最荷夫人垂顧,故详及之。得此書後,幸作數字寄永遞,仍取兒侄輩一書為幸。』【注】施宿認為作於元符三年(1100),然述說本年七月朝雲歿事。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卷二十六《不奉書狀‧章楶傳附蘇軾與章楶簡》第四簡云:「朝雲葬湖上,栖禪寺松林中,前瞻大聖塔,日聞鍾梵,墓得如此,不負其宿性。頃嘗學佛法於泗上比丘尼義空,亦粗知大意,且死,誦《金剛經》四句偈乃絶。因蒙公記憐之,故一報也。」【注】述及朝雲亡葬事。

蘇軾《丙子重九二首》其一云:「三年瘴海上,越嶠真我家。登山作重九,蠻菊秋未花。唯有黃茅根,堆壟生坳窊。蜑酒蘖眾毒,酸甜如梨樝。何以侑一樽,鄰翁饋蛙蛇。亦復強取醉,歡謠雜悲嗟。今年吁惡歲,僵僕如亂麻。此會我雖健,狂風卷朝霞。使我如霜月,孤光挂天涯。西湖不欲往,暮樹號寒鴉。」其二云:「窮途不擇友,過眼如亂雲。餘子誰復數,坐閱兩使君。共飲去年堂,俯看秋水紋。此水與此人,相追兩澐澐。老去各休息,造化嗟長勤。佳哉此令節,不惜與子分。何以娛我客,游魚在清濆。水師三百指,鐵網欲掩群。獲多雖一快,買放尤可欣。此樂真不朽,明年我歸耘。」【注】九月重陽作於惠州。蘇軾再憶朝雲。

朝雲,紹聖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豐湖之上棲禪山寺之東南。《輿地紀勝‧六如亭》載:「東坡有侍妾曰朝雲,字少霞,姓王氏。紹勝三年卒於惠州,葬豐湖上。偈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東坡為亭,以覆其墓,名之曰『六如』且書辭於石。」朝雲墓在西湖棲禪寺東南,現棲禪寺已不存,重建「蘇軾紀念館」,朝雲墓及六如亭一再重修,仍佇立原地,難能可貴。朝雲墓、六如亭旁有(清)嘉慶年間伊秉綬所書之『蘇文忠公朝雲墓誌銘』。

余因長期研究蘇軾,因研究需要,曾至惠州十五次以上,每次至惠州均至西湖的朝雲墓磕頭拜謁。朝雲墓的位置前後有小山,左右兩側為西湖。面前小山有「泗洲塔」,背山原有佛寺,現為具山坡形態的蘇軾紀念館。山水靈聚,朝雲墓居於靈氣中心。靜坐於朝雲墓前,可以感守到當時蘇軾與朝雲的身影,徘徊於山水佛境之中,遇見蘇軾詠詞、朝雲飛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