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在密州的傳說
刊於《超然台》雜誌2020年第二期
2017年12月,「蘇東坡在密州的傳說」成功申報入選濰坊市級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十二月三日至熙寧九年(1076)十二月底,蘇軾任密州太守,有兩年多的時間。
蘇軾在密州任職期間,發生了很多趣聞軼事,由諸城的百姓口口相傳,人人都知曉蘇東坡在密州做官時的清正廉明的故事。這些傳說後被整理記錄下來,充實了超然文化、諸城名人文化的內涵,為構建和諧社會、增加文化自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與陸遊並稱「蘇陸」;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蘇軾現存詩3900餘首,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赤壁賦》等。
1074年,即北宋神宗熙寧七年的十二月,蘇東坡來到密州任知州,直到1076年十二月離開。這時,正值蘇軾三十九歲至四十一歲的「不惑」之年,他大踏步地走入了人生的成熟期,在各個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和獨特的業績,成為他光輝一生的重要階段。雖然只是短短兩年的人生旅途,蘇軾仍然從密州悠久的歷史文化、秀麗天成的自然風光中,汲取到了足夠多的精華,每每興致所致,揮毫潑墨,抒發胸臆,留下了127首詩歌、20首詞、64篇文章共計211篇作品,其中,大多是以密州風情為主題寫就的。蘇軾知密州的兩年,時間雖然短暫,但對他來說,卻是人格完善、創作頗為重要的兩年,其藝術生涯在知密州期間達到了一個高峰。他的思想與創作,既受當地文化背景的影響,又反之深刻地影響了當地文化的品格,發展了地方文化的內涵。
蘇軾知密州的官銜全稱是「朝奉郎、尚書祠部員外郎、直史館、知密州軍州事、騎都尉」。蘇軾知密州之初,即遭逢了莫大的困境。當地蝗災、旱災交相為虐,「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公私匱乏,民不堪命」,加以「新法嚴密,風波險惡」,百姓「剝齧草木啖泥土」,「饑饉疾疫靡有遺」,「流殍之餘,其命如發」,其逃亡,棄嬰者隨處可見。面對「歲凶民貧」的嚴重景況,蘇軾感到「力所無如之何者多矣」!這無疑是對蘇軾任太守的一次嚴峻考驗。自熙寧變法以來,他一直與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由於他「賦性剛拙,議論不隨」「專務規諫」「禍福得喪付與造物」,曾歷數新法之不便,而觸怒了變法派的執政者,被迫離開朝廷「補外」而去。他先到杭州任通判(知州副手),而後知密州。自幼懷「書劍報國」「尊主澤民」大志的蘇軾,他並不為自己的艱難處境而畏縮不前,他反而更要迎頭趕上,「勤於吏職」 「視官事如家事」,他說:「以濟物為心,應不計勞逸」。他為「撫綏疲瘵之民」,親躬救災,「欲把瘡痍手摩撫」;他「凡百勞心」而「朝衙達午,夕坐過酉」,不知疲倦地積極工作。他甚至說:「今雖在外,事有關於安危而非職之所憂者,猶當盡力爭之,而況其事關本職而憂及生民者乎?」即分內之事他要管,分外之事他也要管,只要對黎民百姓有利。我們聞其聲而見其行,這種對人民疾苦高度負責的精神及其為官的高尚政治品格,是令人敬仰的。
東坡一生先後在30多個工作崗位任職,其中不乏地方軍政主官。所到之處,他深入調研,細察民間疾苦,任天下之患,同天下之憂,竭盡全力,造福一方。熙寧三年(1070)十二月,為使後宮的太后及皇后上元節觀燈,宋神宗趙頊頒旨,「減價買浙燈四千餘枝」。民間燈具以平常的半價盡數拘收,並禁止私賣。年僅33歲的東坡旋即寫了長達1200餘字的《諫買浙燈狀》,言辭懇切、曉以利害、有理有力有措施。他進言,「賣燈之民,例非豪戶,舉債出息,畜之彌年。衣食之計,望此旬日。陛下為民父母,唯可添價貴買,豈可減價賤酬?」「此事至小,體則甚大。凡陛下所以減價者,非欲以與此小民爭此豪末,豈以其無用而厚費也?」並強烈呼籲,「深計遠慮,割愛為民」。蘇軾一生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不劃線,不站隊,不鑽營,不隨大流,關心世事,體察民情,溫和改革,勇於擔當,「揀盡寒枝不肯棲」,堅持為老百姓多做好事、實事。這些,成就了東坡「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一世英名。這種務實改革執政為民、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與實踐,仍需我們認真學習。
蘇東坡在密州的傳說,源於明末清初藏有「半潭秋月」硯洗的諸城望族丁氏家族。丁氏家族後人丁均旗與喬丙田祖上有親戚關係,喬丙田祖上從丁氏家族那裡知道了這個傳說。喬丙田的爺爺將這個傳說傳講給喬丙田的父親喬幫艮,喬幫艮又傳講給喬丙田,此後,喬丙田一直傳承著蘇東坡在密州的傳說。
自上世紀80年代初,諸城民俗專家和地方文化研究學者,就挖掘整理發表各類蘇東坡在密州的傳說80餘篇(首),分別發表在國家、省、市有關報刊和民間文學集成中,該傳說已基本恢復到上世紀50年代前的傳播程度,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少兒稚童,都知道蘇軾知密州的逸聞趣事,都知道諸城市超然台是蘇軾知密州時所建。傳承人喬丙田多次到學校、社區進行傳習活動。蘇東坡在密州的傳說故事繼承了下來,並加以發揚和傳承。
蘇東坡在密州的傳說,給諸城留下了美麗的、優秀的傳統文化故事。宋蘇軾知密州,密州大旱,顆粒不收,人畜飲水困難,蘇軾除祈雨抗旱,愛民如子,對密州這片土地十分的熱愛,這種為官廉潔奉公的精神,對於當今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很高的人文價值和藝術價值,是一筆厚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刊於《超然台》2020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