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生傳記作品

政大企管系七屆的那群同學們

政大企管系七屆的那群同學們

這可能是我最後寫這樣的「回憶文」送給同學們了。

李常生  2021/12/28  台北

初中,我沒有認真讀書,高中就只能考進台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俗稱北商,現已改為台北商業大學)。北商是一個培養低階商業人才的學校,畢業後即刻就業,原本就沒有要你繼續升大學的規劃,因此,認真讀書的人也不多,整個三年的高中生活,玩樂多於讀書時間。

高職畢業,突然醒悟,驚覺人生希望了然,隨即堅持花了十個月的時間認真讀書,終究在1968年進入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就讀,當時我們算是企管系第七屆招進來入學的學生。一次招考的學生人數相當多,分成甲班和乙班,我被分到乙班,每班的男女比率大致均衡。

1968年時,政大企管系算是好學校裡的好系,但是這幾年政大的排名直直下掉,已經在台灣排到十名以外去了(世界排名則是千名之外),頂可惜的。但是企業管理系,一直是政治大學的四大名系之一。其餘就是新聞系、外交系、國貿系了。

學校受教育,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大學教育,一方面有四年的時間(小學六年,大家都還處於幼童的朦朧時期);另一方面沒有繼續升學的壓力,當然還準備繼續出國深造的同學例外,得在畢業前後準備托福考試、申請學校或者公費留學考試。我家裡只有母親與我二人,父親在1949年廈門保衛戰時被俘後歿,我讀大學時,母親大部份的時間在紡織工廠當女工,沒錢也找不到機會出國留學或者繼續進修。在大學第四年或者當兩年預備軍官回家時,我已經清楚的知道,家庭的窮困以及缺乏關係是我就業工作甚至繼續深造的致命傷,只好認命。

我們這一屆企管系的畢業學生一共有105位,基本上能夠順利畢業的都是幸運兒也都算是好學生,大家經過一番努力,終能獲得順利畢業的榮耀。在校時雖分甲乙兩班,然彼此相處基本融洽。

這群大孩子,在大學四年記憶中影響我最深刻的大約有下列幾個老師、事件或者記憶中的特殊環境型態:

鈕李琳老師的故事

她是我們大學一年級時的英文老師,英文好的很。然而教我們的時候她已經七十多歲了,大約就是我們現在的年齡,鈕老師全程用英語上課,同學們的壓力都很大,特別是當老師突然點名叫你站起來問你話時,你甚至都聽不懂她說的問題是什麼?可以想像當時有多尷尬?甚至可以用「驚悚」兩個字來形容。

有件事情我永遠記得,並且持續影響了我一生。我剛自政大畢業,鈕老師體健康出了問題,住進南昌街的郵政醫院內,我去醫院看鈕老師,當時鈕老師身體虛弱,臉色蒼白。不便多打擾,準備要走時,鈕老師突然問我:「你最近有沒有看英文小說?」

我趕緊提了,我剛把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看完。

鈕老師再問我:「你看得懂(真的知道)這本書的真正涵義嗎?」

我不加思索地說:「我懂。」其實,略帶心虛。

鈕老師面帶驚訝的說:「你不可能真實理解這本小說的涵義!我自己到了五十八歲,閱讀到第二十八遍,方才理解。」

鈕老師的這番話,讓我極其吃驚,也給了我當頭棒喝。這句話基本上影響了我一生。此後,大約每隔數年,我就會重讀《老人與海》,一直到了六十歲,我還是對這本小說的本意模糊不清。最後,我將各種中文翻譯版本集合起來,自己認真翻譯了一遍(英翻中),終於摸清楚了海明威想表達的「生存哲學(或者意義)」。

五十八歲起,我跟著蘇軾,蘇轍的足跡陸續走了十二年,啟發點就是鈕老師所述的海明威的一生以及我們一生的思想變化。因為年齡階段、環境形勢、周邊人物的互相影響而造就了一個人的哲學觀。蘇軾、蘇轍的一生,包括了他們的文學、藝術創作,含括了他們的做人做事方法以及對人生各時期的人生觀,整體而言,是一種動態、持續改變的型態,若沒有跟著他們走完一生,或僅從他們的詩詞文中去闡釋,就會變成是「僵硬腐化」缺乏著力點,若沒有仔細揣摩年齡與成長之間的參數,就很難理解他們每一段時間作品的真正實質涵義,或者說是生命起伏的變化意義。

八角亭的故事

「八角亭」聞其義即知為一亭形若八角,這座亭子位在學校男生宿舍後方、活動中心前方、操場正前方,亭之基座墊高,面對四面、威震八方。八角亭在當時的政大,頗有名氣,師生盡知。常有各系各社團學生登亭擺龍門陣,互相激盪、各抒己見,宛如「才子佳人」各個前程遠大。我們這群企管學生當仁不讓,也經常會三五聚集,八方會英雄,暢談一番。記得還有一回,利用夜黑風高的時間登亭胡扯,於是嘻笑怒罵、鬼怪盡出,談到樂處,大家歡喜、一哄而散,回宿舍睡上一大覺。

【註】當時我們的校長是劉季洪,四季都帶來洪水,我們畢業後,操場水淹過幾次,帶來的淤泥已經積了好幾層。原先八角亭高出操場有兩三米,今已呈齊平之勢。

會罵人的老師

我會說是教經濟學的趙鳳培老師,是大學四年我碰到的最兇的老師,他上課時,隨時可能叫你站起來回答問題,若是你恰好高中讀的是好學校,他就會故意糗你,說:「你出自如此的好學校,真是讓你的學校蒙塵了。」幸虧我高中讀的是北商(一個很爛的學校),IQ原本不高,答不出來也是應該的,因此,我受不到趙老師的折磨。

聽不懂的幾門課

大約就是管理數學、統計學還有林英峰老師的那門課(忘了那門課的名字)。我真是聽不懂,不知道老師上課時都在說些什麼?即使私下請曹延美同學召集一批跟我一樣聽不懂的學生私下惡補,每次考試,我總還是在六十分邊緣,也就是說剛好及格。大學四年,我最大的成就就是沒有補考過,雖然綜合分數都是不高,自認為自己頗為幸運,大約上帝同情我並眷戀我出身貧寒、出自鴉鴉烏的爛學校。

指南宮的恩賜

指南宮在學校右方山上,三年級體育課,我選了「登山課」,記得有一回上課,老師就叫我們爬指南宮,說是「爬」其實就是登石梯而上,到頂後,再沿梯而下,也就下課了。

讀大學時,母親還在紡織廠做女工,家裡生活並不好過,有時缺錢,我也會到指南宮吃頓免費午餐。仔細算算,也有幾十回了。直到今日,我還是對指南宮印象頗佳。貧時方知「施捨」之善、苦時方知糖果之甜。五十幾歲開始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這二十年來少鹽、少糖,對於「糖」與甜蜜的感覺,已經有點麻木了。

開時髦的舞會

我們讀大學的那段時間,年輕人流行開舞會,當然,我們這群大孩子也是當仁不讓,經常會藉理由開舞會。我記得很清楚,乙班的第一次舞會是在臧筱蓉家,其它幾次在哪裡?我就記不清楚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嚴謹,私自開舞會或者男生頭髮過長都會被警察以違反善良風俗名義接受處罰。男生頭髮過長就會被直接拉到警局去,當場找人幫你免費理髮,我個人是在台北火車站前被請至警察局內剪髮一次,頗為神奇的經驗。

班上的僑生

讀書的那幾年,港澳、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的華僑喜歡送孩子到台灣讀書。我們企管七屆學生也不例外,兩個班共計十幾位華僑同學,那時從香港來台的同學多半是乘坐四川輪來來往往。華僑同學因為語言及受中高級學教育的差異,在台讀大學並不容易,然而這些華僑同學的努力精神也是讓人激賞。畢業後分道揚鑣,各自歸國,就不容易再見面了。從香港來的譚民詮畢業後留在台灣娶妻生子就業,然民詮不幸早在五十歲左右時病逝,當時獲知時也是甚為震驚。

留學美國

上世紀七零年時,美國開放台灣學生赴美留學,申請赴美留學的學生也容易申請到獎學金,而在美國留學讀書畢業後,也容易申請到綠卡。算一算,兩個班到美國留學的學生總計約為二十五人上下。2007年,我到過美國一次,曾經陸續拜訪過許寬良、孫滿美、朱偉民、林豐樑、謝麗鄉、唐佩玉、蔡靜煌、曹裕璋、曹延美、侯天慶、嚴后建、楊博敏助教,多數也曾經去過這些同學家。住在美國的同學以居住在洛杉磯為中心,求學居住的人也比較多。今日洛杉磯市已經成為美國極其富有的都市,這些寓居洛杉磯的同學當時去到的時候,當地還算是個低消費城市。只是今日洛杉磯仍有數萬遊民露宿街頭,那種場面讓人看了驚嚇不已!

大學畢業後,大家分道揚鑣各自發展,近五十年下來,回頭瞧瞧,各自創造了一片天地,也各自有自己的家庭事業,有人當了老闆、有人當了教授;有人賺了大錢、有人成就了名譽。如果論宗教,寓居在美國、澳洲的同學多半信仰基督教,仍住在台灣地區或僑居地的同學多半信仰佛教。讚美林豐樑、謝麗鄉、嚴后建、徐漢泉同學!不僅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同時也經常到世界各地(比如印度、尼泊爾、不丹、泰北、歐東、非洲國家)去傳教、帶去福音,或者救濟窮困。妻小圓為虔誠的佛教徒,但也曾經隨「展望會」到非洲去參與救濟工作,甚至教導當地窮困女性用舊衣物製作衛生棉。此舉也讓我沾了光。

妻小圓告訴我說,在非洲看到一位加拿大籍約莫二十多歲的女孩(父親在加拿大當牧師,並從事建築業)在肯亞構建了一座教育性質的救濟院,專收有艾滋病的孩子,她的父母積極支持她並且屢屢在加拿大為其籌款。這件事情讓我很感動,一直到今天,妻小圓還經常在台灣為其募款。

同學郭大光在二十四歲就因病過世了,是這一群政大企管七屆同學內最早病故的同學。近五十歲那三年,江惠珠、譚民詮、李竹君同學陸續病歿。侯天慶過世的那一年,我到了洛杉磯弔祭了天慶,也為譚穗芳上了墳。到今天來回顧,兩班病歿的同學大約佔了百分之十。

曾經有一個正式的統計數字:世界上能活到50歲的人佔百分之92。能活到60歲的人佔百分之83。能活到70歲的人佔百分之44。能活到80歲的人佔百分之18。能活到90歲的人占百分之1。活到90歲以上的只有百分之零點6。跟據這個統計,等你有興趣逛墓園時,統計看看,會發現真的差不多。我們同學的基本統計資料會比上述統計要好上許多,這有點像考試的分數,我們是及格了。但是,70到90歲之間的淘汰率可能會很高,掉隊的同學會有各種原因,我們嘗試要跟上隊伍。

大部分的人到了我們這個年紀都會退下舞台,開始過平淡的生活。或者開始親近家庭,或者著身於公益、慈善、宗教宣導及救濟事業。或者開始寫回憶錄,或者遊山玩水。也有更多人開始打打小牌,時時批判一下政治,或者附庸風雅,去聽聽音樂會、看看表演、約好了朋友到處去散散步、爬爬小山等。

我們還剩下幾年?還剩下幾個春天?沒有人可以預測!我們最後是會壽終正寢?還是躺在床上好幾年才能前往天堂?也是沒有人敢予篤定。

就是這個月吧!思念你是一種福氣。

我們有幾句俗語:70歲以後,是算年的,今年在,明年我不見得還會在。80歲以後,是算月的,這個月在,下個月我不見得會在。90歲以後,是算日的。今天在,明天我不見得會在。今年我73歲,大約還能看到74歲,再往後,能否看得到?我也沒有把握。

人生不就像是一陣風,或者一艘行駛在大海的船,船過水無痕……

就是這個月吧!還能思念你,真是一種福氣。

放下所有心中的石頭和執著吧!在自己的記憶庫裡,抹掉所有的怨恨和曾經有過的不愉快,不要再去買禮物或者接受別人的禮物,其實,現在正是我們該陸續丟棄(出清)東西的時候了,也是該嘗試與仇恨、怨懟和解的時候了。所有的恩怨都將像是我們的身體一樣,最後都會隨著風掠起,飛向無際,不會驚起一圈你想看到的漣漪。讓風平靜下來,讓自己的心安然面對死亡或者說是即將看見的天堂。

你會不會想著列出在命運終尾前想要盡量去做到的事?我是會,也寫出來了,也已經開始了正式的作業。事實上今天的台北早已不是我們從前想像到的台北!同樣的今天的台灣也不是民國六十二年時的台灣。今天台灣有兩則最新的訊息,如下所述:

一、教育部今(28)日公布110學年大專校院註冊率,全國共46個碩博士班招不到新生,台大也有系所入列。在46個招生掛蛋的碩博士班中,其中碩士班14個、博士班32個,值得關注的是,台、清、交、成等多所代表性公立頂大,都有系所入列。博士班方面,招生零的系所包含台大語言學研究所博士班與綠色永續材料與精密元件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班、成功大學奈米積體電路工程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班、中央大學經濟學系博士班等。

二、耶誕假期方過,新冠肺炎單日新增病例昨天飆上歷史新高:全球新冠肺炎爆發已滿兩年,疫苗問世也有一年,但在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加速蔓延下疫情仍熾,周一單日新增病例超過144萬例,打破2020年12月所創的最高紀錄。

對於地球氣候快速加溫可能引起的海水上漲、氣候危機;對於世界各國爭霸可能引起的戰爭、恐攻;對於糧食不足、物價持續上漲等可能造成的貧富不均或者造成大量的飢荒難民,我們持續關心、祈禱,但是我們能夠實質幫得上忙的機會與能並力不多。

那年,一群一齊走進政大校園的同學們。當時,天真快樂,不知道自己也會死亡;也很幸運,我們這一生沒有遇到過戰爭、饑荒等。在大歷史中,我們渺小的可愛。

不論你現在住在哪裡?我似乎都能聽得到你的呼吸和心跳,這件事是真實的。

我寫這篇文章,代表了我一直對你的尊敬,謹此,為你與你的家庭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