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興盛、傳承與殞落(1801年至1998年)

402 各項業務的轉折與修正

402 各項業務的轉折與修正

一、公司的搬遷與徵信業務的發展

公司於1981年(民國70年)尚在公園路;1982年(民國71年),自館前路遷至公園路;1994年(民國83年)自公園路遷至東興街。自館前路搬遷至公園路時,台大商學院研究所所長陳定國先生在《市場與行情》雜誌社上發表了一篇「信用情報體系與經濟發展關係」充分說明了中華徵信所目前正在做的工作與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

「最近收到中華徵信所的遷址通知,這是我知道的該公司第三次遷移地址。過去該公司每次遷址,業務上皆有突破性的開展與成就,謹在此預祝他們這一次的喬遷能為日益繁榮的工商社會做更大的貢獻。在經濟愈發達的國家,企業決策愈形頻繁及複雜,所以為提高決策品質水準,各行各業高階人士愈來愈須依賴企業情報及財務信用資料。

中華徵信所成立於1961年(民國50年),是國内最早成立的一家商業徵信公司,原隸屬於中國時報的前身《徵信新聞報》。在1966年(民國55)年獨立經營並加改組。最初改組時,只有員工8人,到今天已擁有180餘職員,其長速度頗為可觀。根據資料顯示,台灣地區目前有登記照的徵信公司約50家。其中最大的為中華徵信所,其次是財團法人(銀行)聯合徵信中心,約有員工20人,再其次就是四、五人以下的小公司。在徵信工作這一行業裡,也像其他行業一樣,微小公司估絕大部份,真正在業務上舉足輕重者,僅為少數幾家而已。

(一)信用情報產銷活動

中華徵信所目前所從事業務包括:①國內及國際工商財務信用調查工作。②產業別、商品別、市場行情與消費者行為之調查研究,以及動產與不動產價值勘估。它的業務在本質上,就是「信用情報」(Credit Information) 産銷活動。「信用情報」(Credit Information),在今天的經濟活動中,於演着極為重要之角色,因為它是銀行機構授信決策之基礎,也是一般商業行為決策中不可或缺的參考前提,諸如經銷商體系之建立、來往客戶之付款條件之決定,以及商業票據信用等,皆有賴正確的信用情報,才能提高活動之數量及減少信用之風險。至於國際貿易行為中,承兑交單、(D/A),及付款交單(D/P)之出活動,有關買方之信用情報更是不可缺少。

三十多年來,隨着經濟發展,我國工商業信用活動更形擴張。雖然工商信用活動會隨着經濟發展而擴張,可是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雖有令人驚的成就,企業管理活動亦甚蓬勃,可是信用情報體系之建立却因種種因素而呈現落伍之景象。

比如說,政府多年來雖也在推動用D/A、D/P之外銷付款方式來開拓海外市場,但至今成效極微。其徵結問題即在於出口保險無法順利的辦理,而其背後原因即是因國外購買廠商之信用情報資料缺乏,使承辦者認為「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一方面廠商也不善於蒐集及使用信用情報資料,所以只好拘泥於最安全之信用狀(L/C)交易。另一方面則因觀點之不同無法接納國際信用資料機構之報告。我國輸出人銀行開業以來已有三年多了,其業務一直未能如預期的開展,其關鍵所在除因資本不足外,也是缺乏海外貿易對象之信用情報資料。

(二)提供外貿情報資料

中華徵信所目前在全世界自由地區建有來信用情報交換機構,可提供客戶所需要之國際信用情報資料,可以彌補國內廠商及輸出入銀行蒐集國外情報之缺點。

多年來,社會大眾對銀行的放款行為頗有批評,認為銀行像當鋪,絕大部份之貸款非有質押品莫辦,其餘部份為信用貸款,但也需要聯保或擔保人。銀行之所以採取抵押貸款而非用貸款方式,一方面是由於中貸廠商之財務紀錄未盡可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銀行對廠商之信用情報收集不完整,銀行的徵信制度未能上軌道建立權威,政府歷任財金主管上任時,總要強調要改進銀行貸款業務,減少抵押貸款之比例,但事實上,在信用情報體系尚未健全之情況下,誰也不敢負責,貿然作授信決策呢?

我國銀行大多數控制在政府手中,其服務數量及服務效率都無法滿足工商界之需要,所以除了黑市金融機構十分蓬勃之外,二、三年來有許多公司開辦商品分期付款業務。這種分期付款制度多數仍與二十多年前物資局辦理的方式類,其服務對象除公人員外,都需要覓鋪保或擔保人。大家都知道在工業社會裡,關係複雜,變化頻複,擔保人是越來越難找,所以此種融資服務除了利成本高外,也很難順利取得。但是在歐美國家,分期付款制度甚普遍,其原因主要在於它們社中,有完整的消費信用情報系統可資運用,比起我們目前的社會相去甚遠。

(三)建立拒往戶資料卡

中華徵信所經歷了二十餘年之發展,所蒐集資料之完備、作業程序之嚴謹,已漸具有國際一流徵信公司之水準。它擁有一套自民國五十六年到目前為止之台灣地區票據拒絕往來戶紀錄卡,這是國内唯一的一套完整資料,多年來在提供信用情報資料,一方面發揮了極為珍貴之功能。目前政府財稅部門擬議取消票據拒絕往來戶之刑事責任,將來這套索引卡將是廠商及各界迎免票據風險的最佳工具。

就我國工商經營發展的程度而言,信用情報系統之建立向屬幼稚階段,但是中華徵信所却已扮演開路先鋒二十來年,對社會之貢獻甚為鉅大,其業務來源有25%為國際廠商委託業,25%為國內外商委託,25%為銀行及金融體系委託,另外25%爲國內廠商委託業務,分布情況甚為平穩。

欣聞中華徵信所遷居擴大業務,並計畫在近期內將其中文資料系統逐步電腦化,個人謹以衷心虔誠祝賀更上層樓,為社會作更大貢獻,也希望社會各界更珍視此得來不易之工商發展之軟寶具,並更多利用它的服務,把我們的信用情報體系完整的建立起來。」

徵信業務屹立不搖

中華徵信所是台灣徵信業的起頭人,長期處於台灣徵信業的龍頭地位,此時從事徵信業務已近四十年,從早期的派專人至目標公司面對面查證,到1980年後,逐漸走入電腦化,許多工作已經靠電腦作業。中華徵信所作業經驗豐富,累積信用資料庫近百萬筆,可以提供台灣地區徵信報告、大陸及國際徵信報告,徵信範圍涵蓋150餘個國家。

中華徵信所的徵信業務之所以能夠在台灣屹立不搖,其原因乃是下列幾個原因:(1)中華徵信所始終正派經營,不收禮、不諂媚,員工堅守此信條,長期累積業界的信用。(2)發展周邊事業鞏固中心事業,包括:專業出版品、企業名錄商機規劃、全方位企業資料庫、教育訓練規劃、商務帳款催收、票據信用查詢等。(3)自初始以人工建立信用資料庫,至此時期已經陸續輸入電腦,建立了電子化資料庫,台灣業界無與倫比。

二、《市場與行情》雜誌的沒落

《市場與行情》雜誌創刊於1969年(民國58年)7月1日,然經過近三十年的發行,終敵不過市場的變化趨勢,特別是報紙、電視的蓬勃發展,《市場與行情》的通路市場一直無法擴大,局限於五千餘份,然而即使同時發展周刊,或者改為《房地產市場月刊》都無法適應快速變遷的媒體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市場與行情》雜誌停刊於1996年(民國85年)10月1日。

1995年(民國84年)發行《房地產市場與行情》月刊,《房地產市場與行情》出版期間,經常舉辦各種主題的座談會,比如:兩岸三通臺海兩地房地產走勢。消費者如何投資停車位。臺灣企業黃金商圈調查。仲介業再出發。揮金投資納骨塔–騙術屢出仍有人甘願上當。如何租到好房子。如何建全陰宅市場。室內裝潢如何選購建材。

《房地產市場與行情》雜誌有別於一般業界的同類雜誌,經常會以較為學術性文章作為雜誌的主題,比如:專訪經濟部長王志剛:工商綜合區一定要做、要快。停車位已跌入谷底價。利率走勢貸款成數最新動向。專訪地政司長張元旭:土地政策重疏導少管制。從30萬到7億元信義房屋發跡史–周俊吉鐵樹開花法律人細說往事。

然《房地產市場與行情》最後終究抵不過市場與媒體環境的變遷以及網路時代的開展,最終於數年後停刊。

三、出版業的持續發展

自1981年(民國70年)起至1998年(民國87年)止,中華徵信所出版的主要與大型企業有關的內容包括下列書籍:

每年定期出版台灣TOP企業,從最早的TOP100陸續增加到TOP500,最後到TOP5000。其它與企業有關的,包括每年出版的《台灣地區產業年報》,再進一步提升到《集團企業》。中華徵信所獲得出版業金鼎獎者包括了1979年(民國68年)出版的《台灣地區企業集團研究以及1988年(民國76年)出版的《國際貿易金融大辭典》。同時中華徵信所也陸續出版了單一大型企業研究,如國泰集團專案研究(1973-1985)等。

本階段時間,中華徵信所尚出版了一些專業工具書,亦頗受各地企業工作人員所歡迎,這些書籍包括了:徵信典範╱洪燦輝編著。經營者的話╱張燦文著。企業生產力衡量、分析與增進實務╱邱江明著。不動產估價理論與實務╱陳滿雄編著。統計學導論╱ 董天祥著。新著作權法釋論╱張靜著。關稅估價論:從真正起岸價格到交易價格估價制度╱劉科著。不動產估價總論╱中華徵信所。臺灣地區銀行發展40年╱嚴雋寶作。國際金融貿易大辭典╱白允宜。  土地估價典範╱陳滿雄作。金融風暴╱梁念遠執筆。流通革命:購物中心╱中華徵信所。呆帳預防╱中華徵信所。傑出秘書╱中華徵信所。目標管理╱中華徵信所。企業突破:集團財務管理╱伍忠賢著。分離房地結合體估價╱陳滿雄。土地估價技術規範詮釋╱陳滿雄作。企業應用文╱黎松煥編著。市場調查手冊╱中華徵信所。如何蒐集商情資料╱中華徵信所。國際非鐵金屬產業╱中華徵信所。房地產節稅方法╱蔡珍妮作。成本法理論與實務:不動產估價╱中華徵信所。生活經濟世界凝視╱吳惠林著。自由經濟的本質╱吳惠林、謝宗林合著。市場與亂象的批判╱吳惠林著。永不止息的石油爭奪戰╱周添城著。二次決戰全球貿易市場╱周添城著。匯市聖經╱黃榮燦著。全球經濟展望·1998╱麥朝成主編。閒話東西經濟學:吳惠林書評╱吳惠林著。思考的軌跡:論馬里旦知識等級說的融合問題╱梁瑞祥著。我愛臺灣小而美╱陶在樸著。地球文明的永續發展╱陶在樸著。烽火臺前話銀行╱周添城著。金融世紀╱周添城著。思維解密╱王超群著。亞洲金融風暴╱黃榮燦著。擺盪在鬆緊間╱周添城著。美國兒童福利的借鏡╱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兒童福利大體檢╱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臺灣人看政治╱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給臺灣經濟打分數╱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臺灣社會的溫度計╱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臺灣經濟演義╱吳惠林著。彩繪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教育╱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臺灣對外經援之路╱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一九八九年臺灣經驗全紀錄╱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探索臺海經貿脈動╱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變革:恐龍型企業的再造╱邱毅著。經濟奇蹟的迷思╱周添城著。百年大計的資本觀╱周添城著。兩岸經貿的禁忌╱周添城著。臺灣政經思維╱吳惠林著。放權讓利:由產權理論談中國經改╱吳惠林、周亞貞合著。土地亂象批判╱林英彥著。臺灣人的文化觀╱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土地的迷思╱林英彥著。房地產問題解惑╱林英彥著。

四、市場研究

中華徵信所擁有專業的市場分析團隊、訓練嚴謹的訪員,以及洞見先機的研究視野,為海內外企業或政府單位進行產業研究與市場調查。除提供專業可信賴的策略建議之外,透過市場調查與產業研究,協助企業在擬定相關策略時,對所處產業以及市場有更多的了解,以利掌握市場致勝先機。

中華徵信所的「市場研究」規模逐漸擴大至下列項目規模,見圖4201。

圖4201 中華徵信所的「市場研究」的工作項目。

其中「民意調查」以不牽涉政治、選舉的民意調查為主。中華徵信所的各項營業項目以估價、徵信、市場研究與出版為主,且收益比率大致趨於穩定,見下圖4202:

圖4202 中華徵信所各項業務收入佔比

五、估價業務

不動產估價業發展大略分成下列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這一時期是由政府組成的估價機構來承辦所有的不動產估價業務,如中國生產力中心及聯合徵信小組,民間業者要想打進這個市場確實不容易,這一階段的中華徵信所能承作估價的業務,算是相當不容易。這階段因經歷過第一波的房地產景氣高峰,土地的價值已普遍受到矚目,有更多的民間業者開始加入此不動產鑑價的行業。

第二階段:民間第一家領有執照的專業鑑定公司正式成立草創萌芽—中國不動產鑑定中心,初期的估價作業,參考日本模式的查估架構,有計畫性的培養估價的專業人才,同時也自行辦理內部的估價師考照制度,是國內最早有估價師考照的起源。約在1980年(民國69年),分支出去有泛亞不動產鑑定公司。這時期的特色是民間專業不動產鑑定業者逐漸發光,人才的培育也受到相當的重視,奠定了日後鑑定業的專業人才的典範。

第三階段:兩波房地產的景氣高峰在1974年(民國63年)與1980年(民國69年),不動產鑑定業正式進入成長期是從1981年(民國70年)開始,1986年(民國75年)建築經理公司陸續成立。此時期房地產遭逢前一波景氣的谷底,估價糾紛也比以往多出很多,算是估價市場秩序最混亂的一個時期,許多業者逐一淘汰。1987年(民國76年)後,業者開始有整合,聯合成立「不動產估價人員聯誼會」,每個月固定聚會一次。

第四階段:「中華民國土地估價學會」在1988年(民國78年)正式成立,屬於民間性質的學術研究機構。學會的一大貢獻是從事估價人才的培育,對推廣不動產估價概念與估價人才的培養都是功不可沒。1998年(民國87年)元月份台北市鑑定公會開始實施不動產鑑定師執業登錄,透過鑑定師登錄辦法,約束執業之鑑定師遵守自律規範。

第五階段:「不動產估價師法」通過2000年(民國89年)10月公布施行,正式邁入不動產估價師專業證照的里程碑,並於民國2001年(民國90年)舉辦第一次高考,為不動產類證照中最具難度的執照!

中華徵信所由張祕在1970年代(民國59年)展開推動有關房地產等相關估價業務,延續了近四十年的不動產相關承作經驗,長期研究不動產市場各領域之變動與趨勢,針對各類型之不動產市場狀況,提供多元化之顧問服務,在不動產專業鑑價及專案研究之地位與專業,均執業界之牛耳地位,其涉獵專業包括:(1)不動產證卷化之不動產價值評估。(2)聯合開發有關政府、地主、投資者之權益價值估價。(3)各項工程造價獲廠房損害之不動產價值減損之估價。(4)不動產權利(地上權、抵押權)之估價。(5)土地開發、投資可行性評估分析。(6)辦公大樓、工業廠房價格評估。(7)購物中心價值評估。(8)工廠造價合理性評估。(9)市場調查及土地價值評估案。(10)赴大陸及海外不動產價值評估。(11)高爾夫球場及球證價值評估。(12)都市更新—規劃執行、可行性評估。

1996年(民國85年)初,陳滿雄自中華徵信所申請退休,並慫恿多位徵信所內老員工離職(包括趙振勇、溫偃鳳、林忠憲及張成昌等)並自立門户,成立中華不動産鑑定中心,這事給予病中的張祕極大的打擊。早期張祕積極培育陳滿雄並以公費送其至美國洛杉磯攻讀EMBA學位,且多年升其為副總職位在企業擔任重任,最後卻在張祕生命接近尾聲時拉攏企業內之員工並攜走許多企業機密至外創業,並欲成為中華徵信所最大競爭對手, 此時,張祕聞之,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