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趙孟頫《書趵突泉詩》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本幅尺寸縱:33.1公分,橫:83.3公分。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為宋宗室,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亡,入仕元,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死後,追封魏國公,諡文敏。
趵突泉在山東濟南市舊城西門外。趙孟頫服官濟南時,常游憩於此地。趙孟頫詩文書畫樂律無不精善,書法則篆籀分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是唐以後書法的集大成者,對當時及後世影響很大。
趙孟頫<書趵突泉詩>作於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十二月,為周密作鵲華秋色之頃,最晚不超過大德八年(1304)周密卒年之前,亦即四十二歲到五十一歲間的作品。書法潤秀圓轉,這正是趙氏書風的特色,也是存世趙書中墨跡楷書罕見大字。卷中有「右二題」字句,今僅存其一,可見卷前已佚去。
釋文:趵突泉。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谷虛久恐元氣洩,歲旱不愁東海枯,雲霧潤蒸華不注,波瀾聲震大明湖。時來泉上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興孤。右二題皆濟南近郭佳處,公瑾家故齊也,遂為書此。孟頫。
僧來復題跋:歷下林泉絕世無。白河倒影浸冰壺。三春渾作桃華漲。六月潛回草樹枯。元氣空濛蒸海岱。大聲震蕩接江湖。擬從天上尋源去。振策東觀碣石孤。右次趵突泉詩韻。靈隱蒲菴。印記: 沙門來復、見心、蒲菴寐語、豫章山房。
僧弘道題跋:魏國風流一代賢。才華如錦筆如椽。為官昔在濟南郡。出郭曾題趵突泉。鵠峙鸞停文力健。龍蟠鳯翥墨花鮮。玉堂學士今何有。開卷令人獨愴然。吳沙門弘道。印記: 道竺隱、存翁、白雲堂書印。
僧守仁題跋:行書 玉堂文彩古今無。歷下亭前酒一壺。聲譽欲同丘嶽重。墨痕不逐水泉枯。謫僊壯氣橫青海。賀老清風滿鑑湖。春日題詩重悵望。濟南山遠白雲孤。右追和松雪道人趵突泉詩一首。長干沙門守仁書。時洪武己巳(1389)春三月十日也。印記: 僧守仁印、一初、長干。
僧清濬題跋:松雪老人詞翰妙絕天下。當元初至元大德間。館閣諸公皆推尊之。下至閭巷小兒。亦莫不知其姓名。非其德行之重。材學之美。有以震耀乎當時。能若爾乎。或謂元朝士大夫字畫聲詩之盛。一變夫故宋餘習。蓋自公始。信然。今觀其所書趵突泉詩。令人歎賞不已。寧上人得此。其善保之。洪武己巳(1389)春三月。天台沙門清濬識。印記: 釋清濬印、釋氏此淵、二靈山房。
僧如蘭題跋:趵突奔泉世所無。歷城佳處似蓬壺。源頭但見千波湧。海眼何曾一日枯。平地風雷藏尺澤。滿天星斗落澄湖。濟南名士多如雨。翰苑題詩興不孤。富春如蘭。
主要印記:乾隆、嘉慶、宣統皇帝。
內容簡介:趙孟頫(西元一二五四至一三二二年),字子昂,自號松雪道人,為宋宗室,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亡,入仕元,累官至翰林學士,死後,追封魏國公,諡文敏。天資聰穎,詩文清邃奇逸,畫入神品,書法尤稱一世,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而以小楷為第一。虞集稱其「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聖教序而入其室,至於草書,飽十七帖而變其形,可謂書之兼學力天資,精奧神化而不可及矣」。蓋其書臨古功力極深,風骨秀逸,天機爛漫,能造王羲之父子之堂奧。
【註】上文摘自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
趙孟頫乃宋室之後。
趙孟頫於宋理宗寶祐二年九月十日(1254年10月20日)生於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為宋太祖之子秦王趙德芳之後。其五世祖為宋孝宗的父親、秀安僖王趙子偁、四世祖為崇王趙伯圭,因孝宗賜趙伯圭宅第於湖州,故而他的後代子孫成為湖州人。趙孟頫的曾祖趙師垂,祖父趙希戭,父親趙與訔,亦皆仕於南宋,官銜頗高。嫡母李氏,生母丘氏。祖父早死無子,由祖母收他為後。趙孟頫為趙與訔第七子。他十一歲時,父親去世,由生母督學。
趙孟頫自幼聰敏,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寫字運筆如風。十四歲時,趙孟頫因其家世代為官亦入補官爵,並通過吏部選拔官員的考試,調任真州司戶參軍。
南宋滅亡後,趙孟頫一度蟄居在家。丘氏說:「聖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你不多讀書,如何超乎常人?」他因而愈加努力,拜老儒敖繼公研習經義,學業日進,聲名卓著。吏部尚書夾谷之奇舉薦趙孟頫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但他辭不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