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上清詞》 《晚香亭書帖》載
南山之幽,雲冥冥兮。孰居此者,帝側之神君。君胡為兮山之幽,顧宮殿兮久淹留。又曷為一朝去此而不顧兮,悲此空山之人也。來不可得而知兮,去固不可得而訊也。君之來兮天門空,從千騎兮駕飛龍。隸辰星兮役太歲,儼晝降兮雷隆隆。朝發軫兮帝庭,夕弭節兮山宮。懭有妖兮虐下土,精為星兮氣為虹。愛流血之滂沛兮,又嗜瘧癘與螟蟲。嘯盲風而涕淫雨兮,時又吐旱火之燭融。銜帝命以下討兮,建千仞之修鋒。乘飛霆而追逸景兮,歙砉掃滅而無蹤。忽崩播其來會兮,走海嶽之神公,龍車獸鬼不知其數兮,旗纛掩藹而冥濛。漸俯傴以旅進兮,鏘劍佩之相礱。司殺生之必信兮,知上帝之不汝容。既約束以反職兮,退戰栗而愈恭。澤充塞於四海兮,獨淡然其無功。君之職兮天門開,款閶闔兮朝玉臺。群仙迎兮塞雲漢,儼前導兮紛後陪。歷玉階兮帝迎勞,君良苦兮馬豗頹。閔人世兮迫隘,陳下土兮帝所哀。返瓊宮之嵯峨兮,役萬靈之喧豗。默清靜以無為兮,時節狩於鬥魁。詣通明而獻黜陟兮,軼蕩蕩其無回。忽表裏之煥霍兮,光下燭於九陔。時遊目以下覽兮,五岳為豆,四溟為杯。俯故宮之千柱兮,若毫端之集埃。來非以為樂兮,去非以為悲。謂神君之既返兮,曾顏咫尺之不違。升秘殿以內悸兮,魂凜凜而上馳。忽寤寐以有得兮,敢沐浴而獻辭。是耶非耶,臣不可得而知也。
蘇軾《上清辭》 《四庫全書‧東坡全集卷三十二》載
題記:以宫名名篇。
君胡為兮山之幽,顧宮殿兮久淹留。又曷為一朝去此而不顧兮,悲此空山之人也。來不可得而知兮,去固不可得而訊也。君之來兮天門空,從千騎兮駕飛龍。隸辰星兮役太歲,儼晝降兮雷隆隆。朝發軫兮帝庭,夕弭節兮山宮。懭有妖兮虐下土,精為星兮氣為虹。愛流血之滂沛兮,又嗜瘧癘與螟蟲。嘯盲風而涕淫雨兮,時又吐旱火之燭融。銜帝命以下討兮,建千仞之修鋒。乘飛霆而追逸景兮,歙砉掃滅而無蹤。忽崩播其來會兮,走海嶽之神公,龍車獸鬼不知其數兮,旗纛掩藹而冥濛。漸俯傴以旅進兮,鏘劍佩之相礱。司殺生之必信兮,知上帝之不汝容。既約束以反職兮,退戰栗而愈恭。澤充塞於四海兮,獨淡然其無功。君之職兮天門開,款閶闔兮朝玉臺。群仙迎兮塞雲漢,儼前導兮紛後陪。歷玉階兮帝迎勞,君良苦兮馬豗頹。閔人世兮迫隘,陳下土兮帝所哀。返瓊宮之嵯峨兮,役萬靈之喧豗。默清靜以無為兮,時節狩於鬥魁。詣通明而獻黜陟兮,軼蕩蕩其無回。忽表裏之煥霍兮,光下燭於九陔。時遊目以下覽兮,五岳為豆,四溟為杯。俯故宮之千柱兮,若毫端之集埃。來非以為樂兮,去非以為悲。謂神君之既返兮,曾顏咫尺之不違。升秘殿以內悸兮,魂凜凜而上馳。忽寤寐以有得兮,敢沐浴而獻辭。是耶非耶,臣不可得而知也。
【註】四川大學所撰《全集校注》及孔繁禮點校《蘇軾文集》均未載此文。
蘇轍撰《上清詞》
題記:宮在太白山,同子瞻作。
帝蕩蕩其無尊兮,居深高乎九閽。顧后土之茫昧兮,若世人之觀天。雲冥冥其無見兮,曰其下維神姦。山重深而海廣兮,憂百鬼之傷人。屬神媼以九土兮,畀海若以九川。時節降以督視兮,下斗魁之神君。籲嗟君兮,吾不可得而訊也。庸使我待之人兮,其使我以為神也。朝求兮山顛,夕采兮澗涘。取荷華兮菱實,拾芳蘭兮白芷。鹿伎伎兮來罝,魚揖揖兮趨餌。秋風高而稻熟兮,寒泉冽其清泚。為酒醴以跪酌兮,斷白茅而為委。嗟天上其何食兮,畏神君之不吾以進。屏息以薦恪兮,退俯傴而仰俟。為善得福兮,畀惡以死。恐懼受賜兮,怠傲獲罪。玉食有不享兮,曾潢汙蕨薇之不棄。謂神君之不可知兮,何好惡之吾似?跨修龍之百尋兮,騰怒發而上指。從千騎之飄忽兮,拂長劍其天倚。隕星殃於太極兮,霍雲散而風靡。還秘殿之清深兮,目流電其不可仰視。望威神而股栗兮,知其中之人耳。致吾有以薦誠兮,庶其可得而祀也。
《晚香亭書帖》尾註
嘉祐八年冬,軾佐鳳翔幕,以事⼝上清太平宮屢謁真君,敬撰此詞,仍邀家弟轍同賦,其後二十四年,承事郎薛君紹彭為監官,請書此二篇,將刻之石。元祐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記。元祐二年夏二月立石。孔繁禮《蘇軾文集》亦有繫此於《佚文彙編卷五》。
●《晚香堂書帖》所載蘇軾、蘇轍之《上清詞》均為蘇軾所書。
時間解疑?
蘇軾於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十四日到鳳翔簽判任。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十七日罷任。
嘉祐七年(1062)正月十七日謁上清太平宮。
嘉祐八年(1063)二月,重遊終南,或至太平宮。九月再至盩厔上清宮讀道藏。
治平元年(1064)二月,蘇軾與張杲之、李庠遊南溪。上清太平宮在南溪側,蘇軾應再由太平宮。
蘇軾在鳳翔簽判任,應至上清太平宮三次。而蘇軾、蘇轍何時同賦《上清詞》?蘇軾於1064年離鳳翔,元祐二年(1087)年。蘇軾云24年前與蘇轍同賦《上清詞》,則當為嘉祐八年(1063)所撰。
嘉祐八年(1063)癸卯上半年至九月
蘇軾二十八歲 蘇軾行蹤
蘇軾任簽書鳳翔府判宮。
一月
和蘇轍詩。題鳳翔東院畫壁,嘗贊美王維畫作。
【引】
蘇轍《和子由踏青》詩云:「春風陌上驚微塵,遊人初樂歲華新。人閒正好路旁飲,麥短未怕遊車輪。」【註】嘉祐八年(1063)正月作與鳳翔。
蘇軾《和子由蠶市》詩云:「蜀人衣食常苦艱,蜀人遊樂不知還。千人耕種萬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閑。」【註】嘉祐八年(1063)正月作與鳳翔。
蘇軾《題鳳翔東院王畫壁》詩云:「嘉祐癸卯上元夜,來觀王維摩詰筆。時夜已闌,殘燈耿然,畫僧踽踽欲動,恍然久之。」【註】嘉祐八年(1063)初作與鳳翔。
蘇軾《書摩詰藍田煙雨圖》詩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註】孔凡禮《蘇軾年譜》認為寫作時間同於上文。
【案】
《詩話總龜》前集卷八引《詩史》云:「東坡嘗與人書,言:『味王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云:『藍田白石出,玉闗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此東坡詩非摩詰也詩史。」【註】孔凡禮《蘇軾年譜》云:「或有人認為:此摩詰之詩,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補摩詰之遺。」
東院王畫壁:蘇軾《鳳翔八觀‧觀王維‧吳道子畫》詩云:「何處訪吳畫?普門與開元。開元有東塔,摩詰留手痕。」東院王畫壁位開元寺東塔。
藍田:藍田縣處陝西秦嶺北麓,關中平原東南部,內盛產美玉而得名。北宋藍田與現代藍田關係位置,見圖03。
子瞻寄示岐陽十五碑,弟轍賦詩。
蘇轍《子瞻寄示岐陽十五碑》文云:「堂上岐陽碑,吾兄所與我。吾兄自善書,所取無不可。歐陽弱而立,商隱瘦且橢。小篆妙詰曲,波字美婀娜。譚藩居顏前,何類學顏頗。魏華自磨淬,峻秀不包裹。九成刻賢俊,磊落雜麼麽。英公與褒鄂,戈戟聞自荷。何年學操筆,終歲惟箭笴。書成亦可愛,藝業嗟獨夥。余雖謬學文,書字每慵墮。車前駕騏驥,車後系羸跛。逾年學舉足,漸亦行駊騀。古人有遺跡,䈕短不及鏁。願從兄發之,洗硯處兄左。」【註】孔凡禮《蘇軾年譜》注:寄於此時。
二月
至長安。題周逸老亭。遊中隱堂。
【引】
蘇軾《和劉長安題薛周逸老亭,周善飲酒,未七十而致仕》詩云:「近聞薛公子,早退驚常流。買園招野鶴,鑿井動潛虯。自言酒中趣,一斗勝涼州。」【註】嘉祐八年(1063)二月,蘇軾因事至長安時所作。
蘇軾《中隱堂詩》並敘云:「岐山宰王君紳,其祖故蜀人也,避亂來長安,而遂家焉。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予之長安,王君以書戒其子弟邀予遊,且乞詩甚勤,因為作此五篇。」【註】嘉祐八年(1063)二月,蘇軾因事至長安時所作。
【案】
逸老亭:逸老亭應屬薛周,位置不詳。
涼州:漢代置監察區,是漢代十三刺史部之一,範圍相當涵蓋現代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東部和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是甘肅省作為行政區的前身。北宋天聖六年(1028)改為西涼府。
中隱堂:王紳,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
岐山:縣名,北宋時屬鳳翔府管轄。北宋藍田與現代藍田關係位置,見圖05090。
重遊終南,子由以詩見寄,次韻。
【引】
蘇軾《重遊終南,子由以詩見寄,次韻》詩云:「去年新柳報春回,今日殘花覆綠苔。溪上有堂還獨宿,誰人無事肯重來。古琴彈罷風吹座,山閣醒時月照杯。懶不作詩君錯料,舊逋應許過時陪。」【註】此詩作於何時?尚有爭議。
【案】
終南:終南山,一般指秦嶺山脈中段陝西省境內,西起武功縣,東到藍田縣的部分。終南山為道教發祥地之一,也是佛教南山律宗的發祥地。
三月
和子由寒食詩。遊開元寺。次韻弟轍以詩報父洵彈琴。
蘇軾《和子由寒食》詩云:「寒食今年二月晦,樹林深翠已生煙。 繞城駿馬誰能借,到處名園意盡便。」【註】嘉祐八年(1063)三月,作於鳳翔。
蘇軾《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詩云:「西方真人誰所見?衣被七寶從雙狻。當時修道頗辛苦,柏生兩肘烏巢肩。」【註】嘉祐八年(1063)春,作於鳳翔。
蘇軾《次韻子由以詩見報編禮公借雷琴記舊曲》詩云:「琴上遺聲久不彈,琴中古意本長存。苦心欲記常迷舊,信指如歸自著痕。」【註】嘉祐八年(1063)春,作於鳳翔。
【案】
編禮公:指蘇洵。嘉祐六年(1061)授蘇洵霸州文安縣主簿,編篡太常禮書,所以稱「編禮公」。
四月
仁宗歿,英宗立。
【引】
《宋史‧仁宗四》載:「嘉祐八年(1063)三月辛未,帝崩于福寧殿,遺制皇子即皇帝位,皇后為皇太后,喪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務從儉約。謚曰神文聖武明孝皇帝,廟號仁宗。十月甲午,葬永昭陵。」【註】嘉祐八年(1063)三月,仁宗薨。
《宋史‧英宗》載:「嘉祐八年,仁宗崩。夏四月壬申朔,皇后傳遺詔,命帝嗣皇帝位。」【註】嘉祐八年(1063)四月,英宗繼位。
【案】
宋仁宗:趙禎(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北宋第四代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駕崩於汴梁皇宮中,享年53歲,在位四十一年。《宋史‧仁宗》載:「贊曰:仁宗恭儉仁恕,出於天性,一遇水旱,或密禱禁廷,或跣立殿下。有司請以玉清舊地為御苑,帝曰:『吾奉先帝苑囿,猶以為廣,何以是為?』燕私常服澣濯,帷帟衾裯,多用繒絁。宮中夜飢,思膳燒羊,戒勿宣索,恐膳夫自此戕賊物命,以備不時之須。大辟疑者,皆令上讞,歲常活千餘。吏部選人,一坐失入死罪,皆終身不遷。每諭輔臣曰:『朕未嘗詈人以死,況敢濫用辟乎!』至於夏人犯邊,禦之出境;契丹渝盟,增以歲幣。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媮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國未嘗無弊倖,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餘年之基。子孫一矯其所為,馴致於亂。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福寧殿:《宋史‧福寧殿》載:「宮中又有延慶、舊名萬歲,大中祥符七年改。安福、觀文、舊名集聖,明道二年改肅儀,慶曆八年改今名。清景、慶雲、玉京等殿,壽寧堂,舊名清淨,明道元年改。延春閣。舊名萬春,寶元元年改。福寧殿即延慶,明道元年改。」 北宋東京福寧殿位置示意,見圖04。
仁宗葬永昭陵。永昭陵在今鞏義市中心,為宋陵中保持最完整者。位於鞏義市中心的永昭陵,見圖05。
虢令趙薦去職,蘇軾有詩述及。
蘇軾《送虢 令趙薦 》詩云:「嗟我去國久,得君如得歸。今君舍我去,從此故人稀。不惜故人稀,但恐晤語非。佳人西方子,佩服貝與璣。宛兮若處女,未始識戶扉。何必識戶扉,潛玉有光輝。」 【註】蘇軾作於嘉祐八年(1063)六七月間。
蘇軾撰《上韓魏公論場務書》
蘇軾《上韓魏公 論場務書》文云:「軾再拜獻書昭文相公執事。軾得從宦於西,嘗以為當今制置西事,其大者未便,非痛整齊之,其勢不足以久安,未可以隨欹而拄、隨壞而補也。然而其事宏闊浩瀚,非可以倉卒輕言者。今之所論,特欲救一時之急,解朝夕之患耳。」
六月
蒲誠之過鳳翔。宋選離任,陳希亮來代。
【引】
蘇軾《與蒲誠之六首》其一云:「某啟。聞軒馬已至多時,而性懶作書,不因使齎手教來,雖有傾渴之心,終不能致一字左右也。悚愧!悚愧!盛熱殊不可過,承起居佳裕,甚善!甚善!某此並無恙,京師得信亦安。但近得山南書,報伯母於六月十日傾背,伯父之喪未及一年,而災禍仍重如此,何以為心。家兄惟三哥在左右,大哥、二哥必取次一人歸山南,謀扶護還鄉也。人生患難,至有如此極者,煩惱!煩惱!知郡事頗簡,足以尋繹舊學也。同僚中有可與相處而樂者否?新牧 、倅皆在此,常相見,恐知悉。殘暑,更冀順時珍重。」 【註】嘉祐八年(1063)七月作於鳳翔,言及伯母於六月十日過世。新牧已至。
蘇軾《與蒲誠之六首》其二云:「近聞員秘丞言,聞於誠之,韓益州欲令誠之替某。若得請,固所喜幸也。然某盡今歲,方及二年,不知朝廷肯令某成資解去否?若必俟三考,則於誠之為太淹緩,安用也?向經由時,甚恨不欸曲,今若因此得從容接奉,何喜如之。陳丈日日見,甚安。」 【註】孔凡禮《蘇軾年譜》云:此詩出於嘉祐八年(1063)夏季;《全集校注》載,出於此詩出於嘉祐八年(1063)十二月。
蘇軾《客位假寐因謁鳳翔府守陳公弼》詩云:「謁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豈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同僚不解事,慍色見髯須。雖無性命憂,且復忍須臾。」 【註】作於陳希亮初上任時。寫預謁陳希亮而不得見,又不得去之事。
【案】
此處稱伯母,當為蘇渙之妻。大哥蘇不欺,字子正,蘇渙長子。二哥蘇不疑,字子明,蘇渙次子。三哥蘇不危,字子安。蘇渙三子。
蒲誠之:當為蒲宗孟族人,時於陝州作官。蒲宗孟為蘇渙之孫千乘之舅,姐為蘇渙之媳。蒲宗孟(1022-1088),字傳正,閬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
此時,原鳳翔知府宋選已離任;新牧陳希亮在夏日到任。陳希亮接替宋選知鳳翔。陳希亮(1014-1077),字公弼,祖先原為京兆(今陝西西安市)人,後遷居眉州青神。天聖八年(1030年)中進士。初任職大理評事,在長沙任知縣。升任殿中丞,調任鄠縣知縣。嘉祐年,擔任開封府判官。繼任過京東轉運使。嘉祐八年(1063年)正月,任鳳翔府知府,是蘇軾的上司。又繼任湖北房州知州。英宗即位,遷任太常少卿,後辭官告老,家居十年,熙寧十年逝世,享年64歲,獲追封為工部侍郎。其第四子為陳慥(季常),與蘇軾友。《宋史》有傳載曰:「希亮為人清勁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貴人,皆嚴憚之。見義勇發,不計禍福。所至,奸民猾吏,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誅。然出於仁恕,故嚴而不殘。少與蜀人宋輔游,輔卒於京,母老,子端平幼,希亮養其母終身,以女妻端平,使同諸子學,卒登進士第。」
韓益州:此處指韓絳(1012~1088),字子華,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仁宗慶曆二年(1042)進士,除太子中允、通判陳州。曆戶部判官,擢右正言、知制誥,遷龍圖閣直學士、翰林學士、禦史中丞。嘉祐年,曆知慶州、成都府、開封府。英宗即位,遷給事中。神宗即位,拜樞密副使。再拜參知政事,罷知鄧州,徙許州、大名府。元豐年,知定州。六年,知河南府。哲宗即位,改鎮江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元祐初,以司空、檢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宋史‧韓絳傳》載:「
蘇軾《陳公弼傳》載:「公諱希亮,字公弼,姓陳氏,眉之青神人。其先京兆人也,唐廣明中始遷於眉。曾祖延祿,祖瓊,父顯忠,皆不仕。……贊曰:聞之諸公長者,陳公弼面目嚴冷,語言確訒,好面折人。士大夫相與燕遊,聞公弼至,則語笑寡味,飲酒不樂,坐人稍稍引去。其天資如此。然所立有絕人者。諫大夫鄭昌有言:『山有猛獸,藜藿為之不採。』淮南王謀反,論公孫丞相若發蒙耳,所憚獨汲黯。使公弼端委立於朝,其威折沖於千里之外矣。」 【註】宋張舜民《畫墁集》巻六《房州修城碑隂記》載:「子瞻在岐與陳公不相葉,竟至上聞。其來陳公以鄉里長老自處,子瞻少年氣剛不少下,子瞻後悔此事,不喜人問之於是作《陳公弼傳》是亦補過之言云。」
七月末,出禱磻溪。
【引】
蘇軾《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禱磻溪,是日宿虢縣。二十五日晚,自虢縣渡渭,宿於僧舍曾閣,閣故曾氏所建也。夜久不寐,見壁間有前縣令趙薦留名,有懷其人》詩云:「龕燈明滅欲三更,攲枕無人夢自驚。深谷留風終夜響,亂山銜月半床明。故人漸遠無消息,古寺空來看姓名。欲向磻溪問姜叟,僕夫屢報斗杓傾。」 【註】作於嘉祐八年(1063)七月二十五日。
蘇軾《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天未明》詩云:「夜入磻溪如入峽,照山炬火落驚猿。山頭孤月耿猶在,石上寒波曉更喧。至人舊隱白雲合,神物已化遺蹤蜿。安得夢隨霹靂駕,馬上傾倒天瓢翻?」 【註】作於嘉祐八年(1063)七月二十六日。
蘇軾《是日自磻溪,將往陽平,憩於麻田青峯寺之下院翠麓亭》詩云:「不到峰前寺,空來渭上村。此亭聊可喜,修徑豈辭捫。谷映朱欄秀,山含古木尊。路窮驚石斷,林缺見河奔。馬困嘶青草,僧留薦晚飧。我來秋日午,旱久石床溫。安得雲如蓋,能令雨瀉盆。共看山下稻,涼葉晚翻翻。」 【註】作於嘉祐八年(1063)七月二十七日較為合理。
蘇軾《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於南山中蟠龍寺》詩云:「橫槎晚渡碧澗口,騎馬夜入南山谷。谷中暗水響瀧瀧,嶺上疏星明煜煜。寺藏岩底千萬仞,路轉山腰三百曲。風生饑虎嘯空林,月黑麏竄修竹。入門突兀見深殿,照佛青熒有殘燭。愧無酒食待遊人,旋斫杉松煮溪蔌。板閣獨眠驚旅枕,木魚曉動隨僧粥。起觀萬瓦鬱參差,目亂千岩散紅綠。門前商賈負椒荈,山后咫尺連巴蜀。何時歸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飛鵠。」 【註】作於嘉祐八年(1063)七月二十八日。
蘇軾《是日至下馬磧,憩於北山僧舍。有閣曰懷賢,南直斜谷,西臨五丈原,諸葛孔明所從出師也》詩云:「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西觀五丈原,鬱屈如長蛇。有懷諸葛公,萬騎出漢巴。吏士寂如水,蕭蕭聞馬檛。公才與曹丕,豈止十倍加。顧瞻三輔間,勢若風捲沙。一朝長星墜,竟使蜀婦髽。山僧豈知此,一室老煙霞。往事逐雲散,故山依渭斜。客來空弔古,清淚落悲笳。」 【註】作於嘉祐八年(1063)七月二十九日,較為合理。
【案】
蘇軾於嘉祐八年(1063)七月二十四日出禱磻溪,其概略行程如下:
七月二十四日
自鳳翔至虢縣,夜宿虢縣。大約17公里 (三十五里左右)路程。
七月二十五日
自虢縣渡渭,宿於僧舍曾閣。僧舍曾閣或在磻溪附近,自虢縣至磻溪上游近南山處附近約計13公里 (二十六里) 左右。
七月二十六日
五更起行,至磻溪,轉往陽平,宿於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麓亭。禱雨過程約需半日,青峰寺之下院翠麓亭,或距磻溪東側六、七公里(十五里)左右。
七月二十七日
自陽平至斜谷,宿於南山中蟠龍寺。陽平至斜谷約距17公里(三十五里)左右。
七月二十八日
是日至下馬磧,憩於北山僧舍。斜谷至下馬磧約計十七公里(三十五里)左右。
七月二十九日
回至鳳翔。下馬磧至鳳翔約計28公里(五十六里)左右。
磻溪:蘇軾禱雨處,應為位為磻溪上游,姜太公釣魚處,該處水源豐富。磻溪位寶雞市東南。
虢縣:虢縣,位於現寶雞市陳倉區,北宋時屬鳳翔府管轄。。
渭:渭河,古稱渭水,是黃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流經今甘肅天水、陝西省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
僧舍曾閣:曾氏於僧舍所建曾閣,或在磻溪釣魚臺附近。
陽平:虢縣東之鎮,今屬寶雞市管轄。陽平鎮在渭河北,蘇軾為何自磻溪往陽平,再回到斜谷,此處費解。
麻田青峯寺之下院翠麓亭:《全集校注》引《鳳翔縣志‧卷一》云:「翠麓亭在寶雞東南一百八十里青峯寺下。」 出處顯然有誤,應在鳳翔東南約90公里的青峰山上。本詩名為《是日自磻溪,將往陽平,憩於麻田青峯寺之下院翠麓亭》再一詩為《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於南山中蟠龍寺》蘇軾二十六日晚憩於磻溪附近的“麻田青峯寺之下院翠麓亭”。《寶雞縣志‧卷七》載:「青峰寺在縣東南八十里。」 縣東南八十里,以四十公里計已至青峰山,青峰山確有青峰寺,但是在近2000公尺之高山上,應非蘇軾夜宿之處。蘇軾有《是日自磻溪,將往陽平,憩於麻田青峯寺之下院翠麓亭》,按麻田青峯寺之下院翠麓亭應在磻溪附近,或距磻溪東側6,7公里(十五里)左右。
斜谷:今在石河水庫下方,稱斜峪關村。孔明幾次北伐均自斜谷出。斜谷為漢中過終南山,北出的古道。現斜谷已興建石河水庫一座。
蟠龍寺:一說位於齊鎮的積穀寺村南,距齊鎮五公里。一說即指南山北側;五丈原東側的盤龍寺,今盤龍寺猶存,只是已經破舊不堪。盤龍寺建於東漢末年,距寺碑說明,唐太宗入青峰山青峰寺,因人馬過多,隨從盡留此寺。此青峯寺在青峯山下,李世民妹與妻等曾於青峯寺中修行,然此青峯寺在深山中,不似蘇軾所住過的青峰寺。
下馬磧:《元豐九域志‧卷三》載:「次畿,岐山,府東四十里,一十四鄉。馬磧、驛站二鎮。」 《宋會要‧食貨卷十九》載:「秦鳳路,鳳翔府,舊在城及寶雞、麟遊、普潤、扶風、盩厔、岐山、郿、虢縣、崔模、馬磧、橫渠橫、清平、斜谷、青秋……。」 北宋時尚有“馬磧”,元代尚有馬磧鎮,或為今岐山縣羅局村一帶,此處在岐山縣東南直線距離約17公里,也符合《元豐九域志》中之計載。
北山僧舍:或在渭河北岸「下馬磧」地區,或為一寺廟,蘇軾在此下馬磧北山僧舍中居住,此處或有懷賢閣。
五丈原:諸葛孔明北伐,在五丈原布陣,最後病死於五丈原。
懷賢閣:《鳳翔府志‧古蹟》載:「懷賢閣,縣東南三十里,宋蘇文忠公有詩,今無考。」 《大明一統志‧卷三十四》載:「懷賢閣,在岐山縣東南四十里,宋時建,題詠甚多。」 懷賢閣今已無跡可尋,或於蘇軾所謂「北山僧舍」中。
九月十六日,挈家遊天和寺。金石续编
【引】
蘇軾《扶風天和寺》詩云:「遠望若可愛,朱欄碧瓦溝。聊為一駐足,且慰百回頭。水落見山石,塵高昏市樓。臨風莫長嘯,遺響浩難收。」 【註】或作於嘉祐八年(1063)九月十六日。
蘇軾《扶風驛舍聞歌者》并引:「西蜀楊耆 ,二十年前見之,甚貧,今復見之亦貧,所異於昔者,蒼顏華髮耳,女無美惡,富者妍;士無賢不肖,窮者鄙。使其逢時遇合,豈減當世之士哉。頃宿扶風驛舍,夜半,逆旅有歌者,其聲悲甚。起問之,蓋昔富而今貧者。余亦為淒然。因飲之以酒,而作此詩。今日寒雨不止,忽憶其事,且念楊君之栖遲,與逆旅者何異,故出以與之。」 【註】本文作於黃州,言於扶風驛聞泣者甚怨。問之乃昔富而今貧者。當是蘇軾於嘉祐八年九月十六日挈家來遊扶風時之事。《蘇詩補注》以《西蜀楊耆,二十年前見之甚貧,今見之亦貧,所異於昔者,蒼顏華髮耳。女無美惡,富者汧;士無賢不肖,貧者鄙。使其逢時遇合,豈僅當世之士哉!頃宿長安驛舍,聞泣者甚怨,問之,乃昔富而今貧者,乃作一詩,今以贈楊君》為詩名 。
蘇軾《周公廟,廟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廟後百許步,有泉依山,湧洌異常,國史所謂『潤德泉世亂則竭』者也》詩云:「吾今那復夢周公,尚喜秋來過故宮。翠鳳舊依山硉兀,清泉長與世窮通。至今遊客傷離黍,故國諸生詠雨濛。牛酒不來烏鳥散,白楊無數暮號風。」 【註】應是嘉祐八年(1063)至扶風,同時所作。
【案】
扶風:縣名,北宋時屬鳳翔,現屬寶雞市轄區。
天和寺:位於扶風老城南飛鳳山上。王士禎《秦蜀驛程後記‧卷上》謂:「康熙三十五年三月二十二日,抵扶風縣。……此詩石刻在扶風縣南山馬援祠中。蘇軾自題其後云:『癸卯(嘉祐八年)九月十六日挈家來遊。』」 詩當作於此時。飛鳳山天和寺早已頹廢,但仍有遺跡。天河寺位置,見圖05097;天河寺遺跡,見圖05098。
扶風驛:今位置不詳。
周公廟/潤德泉:唐武德元年(618),高祖李淵為紀念周公姬旦,下詔在相傳其制禮作樂的「卷阿」創建周公祠。後經歷代修葺、擴建,形成了以周三公殿為主體的古建築群。廟內漢唐古樹多株。唐宣宗賜名的「潤德泉」水清如鏡、味甘如醴。韓愈、蘇軾、康海等曾遊歷於此,憑古抒懷。周公廟距岐山縣鳳鳴鎮西北方約8公里處。周公廟位置,見圖05099;周公廟現況,見圖05100;位於周公廟內的潤德泉,見圖05101。
再至終南太平宮。
【引】
蘇軾《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詩云:「役名則已勤,徇身則已俞。我誠愚且拙,身名兩無謀。始者學書判,近亦知問囚。但知今當為,敢問向所由。……橋山日月迫,府縣煩差抽。」 【註】嘉祐八(1063)年九月作。
蘇軾《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詩云:「人生百年寄鬢鬚,富貴何啻葭中莩。惟將翰墨留染濡,絕勝醉倒蛾眉扶。」 【註】嘉祐八(1063)年九月作。
蘇軾《讀道藏》詩云:「嗟予亦何幸,偶此琳宮居。宮中復何有,戢戢千函書。盛以丹錦囊,冒以青霞裾。」 【註】嘉祐八(1063)年九月作。﹝王註堯卿曰﹞:終南縣有上清太平宮,宮有道藏,先朝所賜書也 。
蘇軾《九月中曾提二小詩於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遊,見而錄之》其一云:「湖上蕭蕭疏雨過,山頭靄靄暮雲橫。陂塘水落荷將盡,城市人歸虎欲行。」其二云:「誰謂江湖居,而為虎豹宅?焚山豈不能,愛此千竿碧。」 【註】嘉祐八年(1063)九月作。
【案】
終南太平宮溪堂:終南鎮於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朝廷在終南設清平軍,改終南鎮為清平鎮,隸京兆府轄。宋太宗在終南建上清太平宫,主殿为玉皇大帝通明殿。太平宫位址已於本篇前文述及。溪堂位址在樓觀附近,亦於本篇前文述及。
橋山:《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載:「黃帝崩,葬橋山。」 後橋山指帝王陵墓。仁宗三月薨,十月葬永昭陵。
道藏:宋真宗自己信仰道教,並用六年時間編成《寶文統錄》。大中祥符九年(1016),樞密使王欽若刪詳,九三洞四部,共4359卷。天禧三年(1019)編成七部,稱《大宋天宮寶藏》。宋徽宗崇寧年間增至5387卷,稱為《崇寧重校道藏》。政和年間又增補至5481卷,並雕版印刷,稱《政和萬壽道藏》,此為道藏的木刻本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