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貞坦專區

張瑞圖行草書審美風格嬗變

張瑞圖行草書審美風格嬗變

陳貞坦  2021/12/16刊

摘要:張瑞圖是明代末年書壇的革新人物,他與邢侗、米萬鐘、董其昌的地位是同等。在四大書法家中,張瑞圖和其他三人的書法道路是完全不同。本文通過張瑞圖早期、中期、晚期的行草書作品不同的特點,發現張瑞圖行草書的審美風格嬗變。

關鍵字:張瑞圖;行草; 風格;嬗變

張瑞圖生於一五七零年,卒於一六四一年,福建晉江人。字長公、號二水,晚稱果亭山人。三十八歲參加殿試,名列一甲第三名,任翰林院編修,五十四歲升為少詹兼禮部侍郎,五十八歲以禮部尚書入閣預機務,官至中極殿大學士。崇禎皇帝即位後,揭露魏忠賢之奸党時,曾為魏忠賢書寫生祠碑文,而被列入“逆案”,贖罪為民。張瑞圖善畫山水,尤工書法,與邢侗、米萬鐘、董其昌齊名,為明代末年四大書法名家之一;又與董其昌並稱“南張北董”,被世人譽為大明朝書壇的雙壁。

張瑞圖六歲在白毫庵讀私塾時就臨寫北魏元禎墓誌和二王法帖,十二歲在草庵龍泉書院就熟讀孫過庭的《書譜》和姜白石《續書譜》,悟得提按使轉和運腕方法,可以看出張瑞圖早年的良好教育為他後來成為書法大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十七歲時在晉江臨寫草書《杜甫渼陂行詩卷》,因勤學苦練書法,睡覺之前常在妻子臍下三角區用指來練字,終於參悟到“人寫四角(指方塊字)我三角”,此後在他的行草書中字型取三角結構,在他早年的行草書作品中隨處可見。其早期行草書作品喜用側鋒,線條寬窄變化不大,其橫畫為順鋒入筆,點畫的轉折處省去了提按或頓筆等多餘動作,折點處常用方折,形成尖利的銳角;點畫顯得簡單、平直。部分豎畫的起筆尖銳,收筆亦出鋒,運筆速度極快,呈現剛直銛銳、果斷明快的面貌。其行草書《杜甫秋興詩卷》作品可以看出的用筆圓轉奔放,結體舒展開張,此階段還沒形成自己獨特的方折跌宕、爽利峻峭、字形收束緊結,以及章法上字距緊密的風格特徵,從用筆和氣勢透露出張瑞圖早期的書法有學過祝允明、陳道復等人。大約從五十二歲至五十九歲張瑞圖創作的行草書作品定為成熟期,這個時期的個人風格面貌開始成熟起來並逐漸固定,用筆大膽,剛勁有力,變圓轉為直折,巧妙運用了幹濕濃淡的墨色,運筆老辣、粗野,已開始慢慢形成了不同於古人用筆方法的特點。梁巘在《承晉齋積聞錄》謂:“張二水書,圓處悉作方勢,有折無轉,於古法為一變。”[1]觀張瑞圖成熟期創作的行草書作品《王維終南山詩軸》,其點畫猶如鋼澆鐵鑄,凝重厚實;大多數筆劃為實筆多虛筆少,結實多空靈少,疊合緊疏朗少。起筆處尖銳、鋒利,似刀似戟露於外;在轉折處猛而厲,狠而重,如流水之急改道,如勁風之遇阻而折回,其作品給人勇猛、硬朗、強悍、魯莽、狂野之氣。正如日本伏見沖敬在其《中國歷代書法》一書中評張瑞圖的書法時說:“他的書法以側鋒用筆大膽而流暢地寫來,就如急流從懸崖上落下來一般,但是,他的筆力卻與這種字不相稱,總而言之,像這樣的寫法,實非力所能及。”[2]張瑞圖五十三歲創作的行草書作品《蘇軾後赤壁賦》,其落筆以挫為主,頓挫相結合;行筆以撐為主,提按起伏;橫撐豎挫中運筆帶有轉動、扭轉、翻轉、反轉,瀟灑爽快,自由傲慢。筆劃伸展、誇張,字形特殊、險怪,傾斜度大,顯得氣勢宏大。清代梁巘在《評書帖》中謂:“王鐸張瑞圖得執筆法,用力勁健,然一意橫撐,少含蓄靜穆之意,其品不貴。”[3]明末倪後瞻評曰:“其書從二王草書體一變,折方有折無轉,一切圓體都皆刪削,望之即知為二水,然亦從結構處見之,筆法則未也。”[4]從這兩段評論中可以看出張瑞圖在成熟期時繼承二王書法精髓,又大膽把二王書法由圓轉變為折轉;以挫起筆,頓挫相結合,以撐行筆,撐拉相結合,在橫撐豎拉中加入翻轉筆法;用筆誇張,撐拉自如;筆墨豐盈,酣暢淋漓;結體大膽取斜勢來造險,猶如江流入海,一瀉千里。字內空間緊密,字距緊湊,章法佈局上以密不容針帶給人沉重的感覺。清人梁章钜在《退庵金石書畫跋》裡說:“張二水瑞圖書純用偏鋒,愈大魄力愈壯,有推倒一世之概。”[5]可以看出張瑞圖行草書作品猶如關西大漢手持銅琵琶、敲鐵綽板而唱。觀張瑞圖行草書如千軍萬馬在原野上馳騁。這可得出此階段張瑞圖行草書比早期更猛烈、強悍,其成熟的書風已經逐漸形成並且固定。六十歲以後創作的行草書作品定為平淡期。此階段因為魏忠賢生祠書碑一事名列“逆案”後, 一直隱居在福建晉江城外的東湖,過著安靜生活,開始注重內心的修養。這一時期的書風也逐漸由早期、中期的酣暢淋漓、起伏跌宕變為從容平淡、穩健蒼古。這可以從張瑞圖晚年創作的行草榜書《茂林修竹》,其用筆粗細變化不大,筆酣墨飽,簡淡蒼古,樸厚寬博,格調高雅,書風豪快。這一時期創作的書法作品結構沒有像早期和成熟期那樣張揚、誇張、尖刻,顯得平緩、簡樸、自然、疏朗。再從張瑞圖晚年的行草書《杜甫秋興八首詩》作品看出用筆任意揮灑,不拘於常規,絲毫沒有刻意造作,書寫出率真自然的成分,給人天真爛漫的感受。正是因為這種不拘於形式的情感抒發,反而讓張瑞圖寫出了反常態的書作。在此階段創作的行草書作品與初萌期、成熟期相比顯得平淡、自然、舒緩,沒有刻意造作姿態。讀張瑞圖在六十歲時創作的《醉翁亭記》長卷,整張作品氣勢比初萌期和成熟期弱,以中鋒使轉加入少些側鋒和銳利方便的折筆。整幅作品大小錯雜,奇姿百出,粗頭亂服,一任自然。 可以得出張瑞圖行草書在此階段沒有像他初萌期和成熟期那樣氣勢奪人,作品顯得更遒勁、疏朗、平淡、自然。

[1]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1031頁,2006年。
[2] 林俊臣先生在《書法現代性問題之探討》,臺灣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3] 李彤《鐘王之外 另闢蹊徑——張瑞圖的書史意義》,福建省國際文化經濟交流中心張瑞圖書畫研究會主編《張瑞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223頁,海風出版社,2011年。
[4] 倪後瞻《倪氏雜著筆法》見崔爾平《明清書法論文選》,上海書店出版社, 第447頁,1994年2月。
[5]王守民《張瑞圖書法論》,福建省國際文化經濟交流中心張瑞圖書畫研究會主編《張瑞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40頁,海風出版社,2011年

張瑞圖生平(摘自維基百科)

隆慶四年(1570年)春二月初六日辰時,生於福建晉江縣城南門外之霞行鄉。父名志皖,祖父名喬梓。早年家貧,日需費用僅靠其母紡織供給,常以大麥之稀粥充饑。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臨草書《杜甫渼陂行詩》卷[3]。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八月,中癸卯科福建鄉試舉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登丁未科殿試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官少詹事,後至禮部侍郎。天啟六年(1626年)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十月癸丑與黃立極、李國𣚴、施鳳來同為《光宗實錄》總裁,並晉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十一月晉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明熹宗駕崩。同年二十四日,信王朱由檢繼位,是為明思宗。十一月,思宗置魏忠賢於鳳陽,籍其家,丁午詔治魏罪。初二,魏畏罪自殺。監生胡煥猷上疏劾張瑞圖等閣臣當魏忠賢專權時,漫無主持,事事逢迎,並為其生祠撰碑稱頌,宜亟罷黜。乃上疏自辯,並乞罷,未允。十二月,三次上疏引病求歸,並辭蔭子,未允。崇禎元年(1628年)三月,經過多次上疏要求,終於與施鳳來一同獲准致仕。加太保,蔭一子中書舍人。五月回鄉途中於濟河舟中作行書《韓愈山石詩》軸。後隱居晉江青陽白毫庵[4]。崇禎十四年(1641年)三月二十日寅時,卒於晉江家中,享壽七十二。同年九月十八日夫人王氏卒,享壽六十九。

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年),明紹宗因張瑞圖為「閹黨」成員,將其諡曰文隱。並由林欲楫作《明大學士張瑞圖暨夫人王氏墓誌銘》。

張瑞圖書書詩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