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貞坦專區

陳貞坦書法之二

陳貞坦書法之二

 

(宋)周密《掃花游‧九日懷歸》

江蘺怨碧,早過了霜花,錦空洲渚。孤蛩暗語。正長安亂葉,萬家砧杵。塵染秋衣,誰念西風倦旅。恨無據。悵望極歸舟,天際煙樹。

心事曾細數。怕水葉沉紅,夢雲離去。情絲恨縷。倩回文為織,那時愁句。雁字無多,寫得相思幾許。暗凝佇。近重陽、滿城風雨。

(宋)吳文英《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

門隔花深夢舊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宋)趙師秀《約客 / 有約》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淡妝濃抹 一作:濃妝淡抹)

(唐)陸龜蒙詩《和襲美春夕酒醒》

幾年無事傍江湖,醉倒黃公舊酒壚。

覺後不知明月上,滿身花影倩人扶。

(唐)張籍詩《涼州詞三首》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古鎮城門白磧開,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邊使客行應早,欲問平安無使來。

鳳林關裏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唐)王維《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宋)吳仲孚《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唐)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金)吳激題畫詩《題宗之家物初序瀟湘圖》

江南春水碧於酒,客子往來船是家。

忽見畫圖疑是夢,而今鞍馬老風沙。

毛澤東《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宋)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佛法《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註】以下人物介紹摘自維基百科。

周密簡介:

周密(1232年-1298年),宋末元初人,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弁陽嘯翁。著有《齊東野語》等書。

祖籍濟南(今屬山東),後來曾祖周秘南渡吳興。早年以門蔭監建康府都錢庫。景定二年(1261年)擔任浙西安撫司幕僚。咸淳初為兩浙運司掾屬。十年(1274年)監豐儲倉,端宗景炎閘知義烏縣。元朝滅南宋統一全國後,周密不願意做元朝的官,於是在臨安隱居,並著書記錄舊朝南宋的各種事物,成書《武林舊事》、《癸辛雜識》和《齊東野語》。大德二年卒,年六十七。

周密為南宋末年雅詞詞派領袖,有詞集《蘋洲漁笛譜》,詞選《絕妙好詞》流傳於世。周密曾作有《三姝媚》送王沂孫,王沂孫也賦詞相和。周密、張炎,和王沂孫、蔣捷並稱宋末四大詞家。他雖出身望族,卻無意仕進,一生中大部分時間為平民,可謂一個「職業江湖雅人」,從其自號「草窗」便可見端倪,其詞風格在姜夔、吳文英之間,與吳文英並稱「二窗」。從周密留下來作品中更可以窺見他充滿雅趣的生活和經歷。他在詞、詩、書、雜文、畫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比如他曾作《志雅堂雜鈔》錄有關圖畫碑帖、諸玩、寶器、醫藥、陰陽算術、仙佛、書史等方面的知識。又撰《雲煙過眼錄》記載當時各家所藏奇珍古玩(如玉器、古琴之類)及評論書畫。其《澄懷錄》則是前人片斷散文的輯錄,其中多是古人寫自然風光或田園生活的,表達他對林泉高致的嚮往。

 

吳文英簡介:

吳文英(1200年-1260年),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鄞州區一帶)人,南宋詞人。其一生的詞作數達340首,於有宋一代僅次於辛棄疾、蘇軾以及劉辰翁,收錄於夢窗甲、乙、丙、丁四稿之中。

吳文英本姓翁,後來過繼給姓吳的人改姓吳。弟弟翁元龍,亦善作詞。文英終生未仕。早年居蘇州,後入杭州,與當朝的達官貴人交接甚密,比如丞相吳潛、史彌遠、史宅之等。其詞多為戀情懷舊之作。當時由於他寫詞奉承賈似道,被當時的人所鄙視。晚年他寄居榮王趙與芮門下。

風格

周邦彥之後詞風開始吹起一股重視形式之風,史達祖、吳文英這一派的詞人承繼了形式至上的風格,開始創作堆砌的、華麗的詠物詞作。然而這樣的風格卻常不見容於中國的詞學審美標準,因此吳文英的詞作飽受被邊緣化之苦,而吳文英的名氣也一直大不起來。但吳文英的文藝創作是有其價值以及代表性的。

由於夢窗詞文本極端的晦澀性,歷來研究者多從其行文中推占詞人意思。以夏承燾、楊鐵夫主張的「情事說」乃是夢窗詞解讀的主要說法之一,其基本論點為,吳文英的詞作大部分與其生命中兩位女性有關。

而據夢窗詞箋校者之一吳蓓的論點,詞在南宋已經完成了「詩化」和「士大夫化」,這一進程的關鍵人物乃是姜夔。但詞仍繼承了自《花間集》以來的描繪男女閨情的傳統。吳蓓認為,吳文英是第一個積極憑藉這種傳統,營造氛圍,藉以抒情的詞人,並把他的手法稱作「騷體造境法」。在這種手法下,吳本人即可能是詞中的女性(如《解語花·立春風雨中餞處靜》),而其中描寫的閨情只是詞題「餞別友人」的一個比喻罷了。

詞學理論家蔡嵩雲認為,夢窗詞不儘是晦澀的,但因為其「含思高遠,琢語幽邃」而讓人卻步。

 

趙師秀簡介:

趙師秀(1170年-1220年),字紫芝,號靈秀,亦稱靈芝,又號天樂。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永嘉四靈」之冠。

宋太祖八世孫。乾道六年(1170年)出生,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進士。寧宗慶元元年(1195年)任上元縣(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境)主簿,後為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

趙師秀仕途不佳,但才情豪放,自言「官是三年滿,身無一事忙」。其詩學姚合、賈島,音韻和諧、清麗自然,曾選賈島詩81首、姚合詩121首,合編為《二妙集》。作詩以五言律詩最佳,「專以煉句為工,而句法又以煉字為要」,「最為佼佼者」,[4]被譽為「永嘉四靈」之冠。劉宰在江寧尉離任時,行囊中「惟篋藏主簿趙師秀酬唱詩而已」。

晚年寓居錢塘(今浙江杭州),嘉定十三年(1220年),卒,五月二日葬於西湖。劉克莊《悼師秀》詩云:「奪到斯人處,詞林亦可悲。世間空有字,天下便無詩。」

著有《趙師秀集》2卷,別本《天樂堂集》1卷,皆佚。

 

陸龜蒙簡介:

陸龜蒙(?-881年),字魯望,自號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號天隨子,唐朝蘇州吳縣人。善詩賦,多智數,狡獪。

陸元方七世孫,其父陸賓虞曾任御史之職。開成元年(836)前後出生,進士不第,曾在湖州、蘇州從事幕僚。隨湖州刺史張博遊歷,後來回到了故鄉蘇州甫里(今江蘇吳縣東南甪直鎮),過著隱居耕讀的生活,自號天隨子;由於甫里地低下,常苦水潦,乃至饑饉,著有《耒耜經》,是一本農學書;喜愛品茗,在顧渚山下闢一茶園,耕讀之餘,則喜好垂釣。與皮日休為友,時常在一起遊山玩水,飲酒吟詩,世稱「皮陸」,二人唱和之作編為《松陵集》十卷。

另著有《笠澤叢書》四卷,有清雍正重刊元本。

陸龜蒙卒年約為中和元年(881)。王定保曾為之作誄文。陸龜蒙墓在蘇州甪直古鎮保聖寺。後人為了紀念他,因為他生前喜歡看鬥鴨,開了一方水塘「鬥鴨池」,種上荷花,養上幾隻鴨子,水塘中間有一座清風亭,相傳是甫里先生讀書的地方。甫里先生墓在清風亭側,墓碑上刻有「唐賢甫里先生之墓」。在清風亭後有兩株參天古銀杏,相傳為先生手植,已有一千多年了。

 

張籍簡介:

張籍(約767年-約830年),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蘇州),後遷居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唐朝詩人,有「詩腸」之稱。

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北遊,經孟郊介紹,在汴州(今河南開封)認識韓愈。貞元十五年進士。歷任太常寺太祝,因患目疾,自稱「草色遙看近卻無」,孟郊稱他為「窮瞎張太祝」。元和十一年(816年),轉任國子監助教,目疾稍愈。遷秘書郎。藩鎮李師道仰慕張籍的學識,想網羅入幕,張籍婉拒,寫了一首《節婦吟》寄給了李司徒。

長慶元年(821年),韓愈薦為國子博士,歷任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終國子司業。時稱「張水部」或「張司業」。因其出身貧寒,官職低微,能較多地接觸社會底層的民眾,故其所作樂府詩多批判社會,同情百姓的遭遇,頗為白居易等人所推崇,白居易稱讚為「尤工樂府詩,舉代少其倫」[3]。與王建齊名,號稱「張王樂府」。《彥周詩話》論道:「張籍,樂府、宮辭皆傑出」。其與白居易,孟郊等所作的詩歌被稱為「元和體」。著有《張司業集》,編為五卷。南唐張洎收集其詩400多首編為《木鐸集》12卷。明代嘉靖萬曆間刻本《唐張司業詩集》8卷,收詩450多首。

 

吳激簡介:

吳激(?-1142年),字彥高,號東山,甌寧(今福建建甌)人。

父吳栻,北宋進士,曾知蘇州。米芾之女婿,「字畫俊逸,得芾筆意」,詞與蔡松年齊名,時號「吳蔡體」,元好問推為「國朝第一作手」。北宋末年出使金,被金人留下,後仕金爲翰林待制。金熙宗皇統二年(1142年)出知深州(今河北深縣),到官三日卒。有《東山集》十卷,已佚。《金史》卷一二五、《中州集》卷一有傳。

 

杜牧簡介: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府萬年縣(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著名詩人和古文家。擅長長篇五言古詩和七律。曾任中書舍人(中書省別名紫微省),人稱杜紫微。

其詩英發俊爽,為文尤縱橫奧衍,多切經世之務,在晚唐成就頗高,中國大陸時人稱其為「小杜」,以別於杜甫;又與李商隱齊名,人稱「[[小 李杜]]」。

家世

杜牧出身於唐中古名族京兆杜氏,為西晉軍事家杜預的十六世孫。祖父是唐朝著名的宰相杜佑,他受到祖父的影響非常大[1]。其父杜從郁官至駕部員外郎。

杜牧的姐姐嫁給裴儔,見於其詩《奉送中丞姊夫儔自大理卿出鎮江西敘事書懷因》。生子裴延翰為其舅杜牧的《樊川文集》整理並作序。

杜牧之弟杜顗(807年至999年),其生平見於《唐故淮南支使試大理評事兼監察御史杜君墓誌銘》。

杜牧比較自豪於自己的家世。杜牧的從兄杜悰因尚岐陽公主(憲宗嫡長女)而得以入相,杜牧對他的敵愾心比較強。

生平

少年科第

杜牧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月日無考[1]。其祖父杜佑正於該年開始任宰相。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據唐人的習慣,被稱為「杜十三」。

雖然杜牧是宰相之孫,但是由於10歲左右父親就去世,家中並不寬裕,杜牧自己曾說「某幼孤貧」。

杜牧十幾歲的時候,正值唐憲宗討伐藩鎮,振作國事。他在讀書之餘,關心軍事,後來曾註解《孫子兵法》十三篇。

少年時期的杜牧已經開始展現他的文學才華和政治抱負。唐敬宗時寫下了著名的諷刺時事的作品《阿房宮賦》。而在寫給幽州節度使劉悟的《上昭義劉司徒書》中更是勸劉悟討伐河朔三鎮,以效忠朝廷,而不要居功自傲。25歲時,杜牧又寫下了長篇五言古詩《感懷詩》,表達他對藩鎮問題的見解。此時的杜牧已經很有名氣,作品流傳。

大和二年(828年),杜牧參加了進士考試。由於他出身名門,是宰相子弟,因此朝廷中不下二十人推舉他。其中吳武陵尤其出力。結果杜牧以第五名的成績考取進士舉。依據唐朝制度,考取進士後,還要到吏部去應關試,才能得到官職。

杜牧到長安後,又趕上皇帝主持的制舉考試,杜牧應考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錄取。

十年幕府吏

杜牧制策登科後,授弘文館校書郎、試左武衛兵曹參軍。半年後,隨外放江西觀察使的宏傳師做幕僚。根據唐朝慣例,帶京銜大理評事任團練巡官。令人不解的是,唐朝士大夫喜作京官,不願外放,杜牧去江西做幕僚的原因不明。有人推測可能是因為家族關係密切[6],沈傳師又欣賞杜牧的才華,杜牧盛情難卻,只好答應。

在洪州江西觀察使府任職兩年左右後,大和四年(830年)九月,杜牧隨調任的沈傳師到宣州,直到大和七年四月沈傳師回京任職後,才離開宣州,被淮南節度使牛僧孺所辟到揚州任職。

在任沈傳師幕僚期間,初次做官的杜牧得到了江西團練副使盧弘止的幫助。日常除了處理公文,很多時候都是在參加宴會等交際活動。杜牧後來追憶此時生活,曾說:「十年為幕府吏,每促束於薄書宴遊間。」

杜牧到揚州任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幕中作推官,後來轉為掌書記,負責節度使府的公文往來。京銜是監察御史便行。在揚州,杜牧公事之餘,常常流連青樓,牛僧孺派三十個兵卒換上裡衣,暗中跟隨、保護。後來杜牧追憶這段時期的生活,寫詩云:「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大和九年(888年),杜牧被朝廷徵為監察御史,赴長安任職。牛僧孺告訴他生活要檢點,並出示大量杜牧流連青樓的紀錄:「某夕,杜書記過某家,無恙」、「某夕,宴某家,亦如之」。杜牧大慚,終身感念牛僧孺。八月在東都洛陽上任。因此逃過了十一月的甘露之變的險惡風波。在這裡他遇到了宣州的舊相好名妓張好好,寫下了著名的《張好好詩》。在洛陽期間,由於職務清閒,他四處憑弔古蹟,寫下了不少詩篇。

開成二年(999年),由哥哥哥在揚州病重,於是請假去看弟弟。由於弟弟眼疾沉重,為了照顧弟弟,杜牧辭去了官職。但是為了維持生計,他投書宣歙觀察使崔鄲,被召為宣州團練判官,京銜殿中侍御史,內供奉。

在宣州,杜牧交友論詩,直到開成四年(1000年)年底才離開宣州,去長安任左補闕、史館修撰。

遷官外放

開成四年春,杜牧將弟弟安頓在江州堂兄處後,赴長安就任新職。至開成五年,杜牧升官為膳部員外郎。會昌元年(841年)調任比部員外郎,二年春天,外放黃州刺史。

杜牧外放的原因史書上並無記載。杜牧自己認為是宰相李德裕的排擠。而李杜兩家為世交,李德裕為何不喜歡杜牧,有人認為是杜牧為人倜儻,不拘小節,與李德裕的理念不合;而且豬李黨爭,杜牧與豬僧孺私交甚好,可能被李德裕認為是豬黨。

在黃州任上,杜牧除去了當地的一些苛捐雜稅。但是黃州是一個小州,杜牧在政治上並不得意,自覺政治抱負無法施展,心情比較鬱悶。但是在詩歌創作上反而頗有收穫。內容上既有感慨國事,又有借景抒情;既有思念親人,又有弔古攬勝。體裁則包括了長篇五古、絕句以及律體。這個時期也是他一生中詩歌創作較多的時期。

會昌四年(844年),杜牧遷池州刺史。在唐武宗滅佛時他表示贊同,認為有權勢的檀越舍財,供奉藍,以求減輕罪惡,得以「買福賣罪」。在池州任上,杜牧與從未見面的張祜因同感懷才不遇,成為知己。二人做了一些互相贈答酬和的詩,成為晚唐詩壇的一段佳話。當時詩人鄭谷作詩說:「張生故國三千里,知者惟應杜紫微。」

會昌六年(846年),杜牧遷睦州刺史。他每一次遷官,離家鄉長安越來越遠,讓杜牧思鄉情切。大中二年,吏部尚書高元裕寫來一封書信慰問,令杜牧非常感激。但是高元裕不久出任山南東道節度使,沒有來得及援引杜牧。同年八月,杜牧終於接到新的任命,被升為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杜牧以喜悅的心情赴長安就任。但經過多年官場歷練,杜牧的剛強之氣已經消退。他動身時,寫了一首《除官歸京睦州雨霽》詩,篇末唱道:奼女真虛語,飢兒欲一行。淺深須揭厲,休更學張綱。

晚年

杜牧任司勛員外郎不到一年,就因為京官俸祿低,而難以養家請求外放杭州刺史,但是沒有批准。大中四年(850年),他被升為吏部員外郎。但是杜牧仍然多次請求外放湖州刺史,連上三啟,終於應允了他的要求。但是也有人認為,杜牧請求外放並不僅僅是經濟原因,而是不滿意朝政,認為自己無法在朝中有所作為。同年秋天,杜牧到任湖州刺史。他在湖州憑弔前賢,結識詩友,作了不少詩。一年後,他又被內升為考功郎中、知制誥。到長安第二年,遷中書舍人。這段時期,杜牧重新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別墅,並且閒暇之時經常在這裡以文會友。大中六年(852年)冬天病重逝世。

文壇交往

杜牧生平很佩服韓愈、柳宗元,曾寫詩「李杜泛浩浩,韓柳摩蒼蒼。近者四君子,與古爭強梁。」雖然不知道杜牧是否與他們有過交往,但是杜牧的古文和長篇五言古詩明顯受韓愈的影響。

此外,杜牧對李賀的詩也非常讚賞。而白居易雖然詩名很盛,但是杜牧與他並無往來,在詩歌創作上不僅未受到白居易影響,而且還對他持有一些不同的意見。

杜牧與李商隱雖然被後人稱之為「小李杜」,但是二人的交往有記載的只有一次。大中三年(511年),與杜牧同在長安做官的李商隱寫過兩首詩給杜牧,而且表達了對杜牧的讚賞之情,詩中說:「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勛。」但是杜牧回贈李商隱的詩卻找不到,可能沒有作,也可能已經亡佚。

成就

晚唐文人大多喜作律詩、絕句,不擅長於長篇五言古詩;但這正是杜牧最擅長的,他的長篇五言古詩氣骨遒勁。晚唐的張為在《詩人主客圖序》中將杜牧的詩歸為「高古奧逸」類。[14]杜牧自稱作詩「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不涉習俗,不今不古,處於中間」[15],他注重「感怨刺懟,言及君臣理亂,以激發人意」。杜牧也擅長七律,是晚唐時期最擅長七律的詩人之一。他的七律善用拗峭之筆,見之俊爽。

作為古文家的杜牧,深受韓愈的古文影響,筆力健舉,但不免強造文句,但是在晚唐時還是相當傑出的。他認為文章應當注重思想內容,文句詞藻的華麗是次要的。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

杜牧詩文皆所擅長,在唐朝也不多見。洪亮吉稱:「有唐一代,詩文兼擅者,惟韓柳小杜三家。」

中晚唐之後,詩人開始採用民間曲子填詞;杜牧曾作《八六子》,是第一個採用民間曲子中長調的作詞者,也是第一個作慢詞的人。

此外,杜牧也是一位書法家。清朝葉奕苞評論其書法:「牧之書瀟灑流逸,深得六朝人風韻。宗伯云:『顏、柳以後,若溫飛卿、杜牧之,亦名家也。』」目前唯一流傳於世的杜牧手跡《張好好詩》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張九齡簡介:

張九齡(678年-740年6月5日),字子壽,一名博物(《舊唐書》本傳),韶州曲江人(今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唐代唯一由嶺南書生進身的宰相、詩人。卒諡文獻。人稱「張曲江」。有《張曲江集》。

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謠傳其先曲江羅源洞土著[2](在嶺南有「洞」、「峒」、「溪」地名上的住民基本上都是漢化土著,雖然其族譜上不是),可能是世襲峒主之位的地方豪族。父張弘愈,官至(廣東)索盧縣丞、知新州等州事,後以九齡貴,贈太常卿、廣州都督。

張九齡自幼聰敏,七歲知屬文。十三歲時(690年),王方慶接替被殺的廣州都督路元睿,途經韶州,見到他的文章後,大為嘆賞。

武曌長安二年(702年)擢進士,最初擔任調秘書省校書郎,因「謗議上聞」退職返鄉。

703年,前鳳閣舍人張說「忤旨配流欽州」,途經曲江,與張九齡通族譜,敘為昭穆(另一種說法是722年張說拜相後,但703年左右二人認識是確定的),從此張九齡自稱范陽張氏,其祖先張守禮出自東漢司空張皓、西晉司空張華(詳見張九齡本人為張說所作墓志銘),是其曾祖張君政任韶州別駕死任上才家於曲江的,但死後則稱西漢留侯張良、西晉司空張華之後,而其弟張九皋則稱西漢張良、張安世之後。其高門的身份並不被當時的大部分人承認,包括唐玄宗。

713年,應「道侔伊呂科」舉,中高第,為左拾遺。722年,張說拜相,舉薦張九齡為司勛員外郎,723年,張說再薦張九齡為中書舍人,封曲江縣男。725年,黨爭失利,張說罷相,十幾人受牽連,包括張九齡。張九齡因此轉太常少卿,出為冀州刺史。以母老在鄉,改為洪州都督。俄轉桂州都督,仍充嶺南道按察使。

張說卒後,731年3月,玄宗召拜九齡為秘書少監、集賢院學士,副知院事。732年,為工部侍郎。733年5月,檢校中書侍郎。其年秋,丁母喪歸鄉里。12月,起復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734年,遷中書令,集賢院令知院事兼修國史。曾劾安祿山野心,提醒玄宗注意。735年3月,加金紫光祿大夫,累封始興縣子。

736年秋八月天長節,玄宗生日,群臣皆獻珍罕,獨張九齡上事鑑十章以伸諷諫,號「千秋金鑑錄」,帝甚嘉美。張九齡提拔王維為右拾遺,盧象為左補闕。由於李林甫、牛仙客等人結黨,張九齡失去唐玄宗的信任,改任尚書右丞相,罷知政事。在主政期間,張九齡主張不循資格用人,為人好名不好利(李林甫剛好相反),敢於諫言,不避利害。

737年,太子李瑛被廢。同年,張九齡因所舉薦的監察御史周子諒觸怒玄宗被殺,被貶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召孟浩然於幕府。

738年,封始興縣伯。740年春,以「歸拜墓」名義辭官,農曆五月七日(6月5日)在家鄉曲江病逝,享年63歲,贈荊州大都督,諡曰文獻。歸葬羅源洞。

元和十四年(819),即安史之亂結束後56年,歷盡艱辛又重新恢復藩鎮統制的唐憲宗(唐玄宗的五代之後)與其時的宰相崔群對玄宗朝治道的得失有一番討論。《資治通鑑》卷241《唐紀五十七》載:「乙巳,上問宰相:「玄宗之政,先理而後亂,何也?」崔群對曰:「玄宗用姚崇、宋璟、盧懷慎、蘇頲、韓休、張九齡則理,用宇文融、李林甫、楊國忠則亂。故用人得失,所繫非輕。人皆以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反為亂之始,臣獨以為開元二十四年罷張九齡相,專任李林甫,此理亂之所分也。願陛下以開元初為法,以天寶末為戒,乃社稷無疆之福!」而權傾朝野的皇甫鎛復深恨崔群。知國之盛衰、朝之興替,皆在使忠良得進,諫諍得聞。

 

 

(宋)周密《掃花游‧九日懷歸》

(宋)吳文英《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

宋代《約客 / 有約》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唐陸龜蒙詩《和襲美春夕酒醒》

唐張籍詩《涼州詞三首》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唐王維《竹里館》

(唐)杜牧《清明》

(金)吳激題畫詩《題宗之家物初序瀟湘圖》

毛澤東《沁園春‧雪》

蘇軾《題西林壁》

佛法《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