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書法

蘇軾《寒食帖》

蘇軾《寒食帖

蘇軾貶居黃州於元豐五年(1082)三月四日寒食日,作《寒食雨二首》其一云:「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其二云:「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蘇軾此時貶居黃州,依然處境艱難,生活淒涼。經過險惡的政治鬥爭和牢獄的折磨,蘇軾個性收斂許多。這兩首詩充分表現了這種心境平和之後的無奈和絕望。

清高宗乾隆皇帝於蘇軾《寒食帖》題跋云:東坡書。豪宕秀逸。為顏楊以後一人。此卷乃謫黃州日所書。後有山谷跋。傾倒已極。所謂無意於佳乃佳者。坡論書詩云。茍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又云。讀書萬卷始通神。若區區於點畫波磔間。求之則失之遠矣。乾隆戊辰(西元一七四八年)清和月上澣八日御識。

黃庭堅題跋云: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顔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董其昌題跋云:余生平見東坡先生真蹟。不下三十餘卷。必以此為甲觀。已摹刻戲鴻堂帖中。董其昌觀并題。

蘇軾《寒食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本幅尺寸為34.2×199.5公分。乾隆、嘉慶皇帝均有印記。《寒食帖》被譽為「蘇書第一」,二十世紀末更被評為「天下第三行書」,中華郵政曾發行書法郵票。

蘇軾《寒食帖》真跡局部如下:

蘇軾《寒食帖》本文

黃庭堅之提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