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展覽區

2022年民初大師春季展

2022年民初大師春季展

2022/01/15刊

一、豐子愷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原名潤,又名仁、仍,小名慈玉,號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浙江省石門縣(今嘉興桐鄉市石門鎮)人,中國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家與音樂教育家。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及散文而著名,是中國漫畫藝術的先驅。他的漫畫造形簡約,畫風樸實,饒富童趣,在眾多畫家中,獨樹一格。曾先後在香港、臺灣及各地舉辦畫展。

生平

1898年11月9日(清德宗光緒24年9月26日)[1]豐子愷在浙江省石門縣(今嘉興桐鄉市石門鎮)石門灣出生。祖籍浙江鄞縣,先祖豐仲顏在明末自寧波府鄞縣遷居石門[來源請求],在故鄉開了一家染坊,父親豐鐄長於詩文,是中國史上最後一年及第的舉人。他是長男,排行第七,有六個姊姊、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但兩弟弟皆早夭。

豐子愷在讀師範時期,有兩位恩師。一位是藝術家李叔同,一位是教育家夏丏尊。在預科班二年級時,上李叔同教授畫石膏像課,豐子愷沉迷其中,畫藝進步很快。在李叔同的指點與鼓勵下,豐子愷一方面努力寫生,一方面觀摩西洋名畫,並學習繪畫理論。也向李叔同學習音樂,苦練鋼琴。夏丏尊當時在浙江第一師範本任舍監一職,後改任為國文老師。夏丏尊以教授新文藝寫作聞名,對學生教導甚嚴,寫作文時要求「不准講空話,要老實寫」。

1914年2月首度發表作品。1918年首度發表詩詞。1919年,豐子愷自浙江第一師範畢業,出國深造學習美術是他的理想。於是他賣祖產,並向姐夫借了四百元錢,並到日本東京展開他的留學生涯。豐子愷的日語是向兩位曾留日的老師──李叔同、夏丏尊學習的。他在東京短期進修。4個月後,他拉完了三冊提琴練習本和幾個輕歌劇曲子。美術方面,豐子愷專攻炭筆畫。但某日,他在舊書攤上看到《夢二畫集·春之卷》。竹久夢二是日本自學成功的畫家,專攻簡筆漫畫,在當時可謂自成一家。竹久夢二的畫構圖技巧來自西方,但畫趣卻是東洋味。豐子愷認為,這些畫作簡直就是「無聲的詩」。從竹久夢二的作品中,豐子愷找到了日後美術的途徑。1922年12月開始漫畫創作。

1962年豐子愷與顏文樑、林風眠、賀天健、張充仁、張樂平觀摩交流畫作

豐子愷在日本遊學10個月,盤纏用盡後不得已返國。回國後迫於家計他再執起教鞭,授課講學。平日在教學之餘,開始從事英、日文的翻譯工作。豐子愷創作漫畫的動機,先是因校務會議過於無趣之餘,他便觀察同事不同的姿態,回宿舍後畫成圖稿,頗覺有趣,便開始嘗試其他內容。朱自清與俞平伯合辦刊物《我們的七月》,他便向豐子愷要了張畫,刊登在1924年的期刊上。那幅圖畫題目為「人散後,一勾新月天如水」,引起在上海辦《文學周報》的鄭振鐸的注意。

1925年2月1日,豐子愷用出售浙江上虞的私人住宅「小楊柳屋」所得的資金,與匡互生、朱光潛等人在上海創辦立達中學(後改為立達學園),設有美術科、音樂科、文學科,以《論語》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辦學宗旨。1925年2月25日立達中學正式開學上課。校址初設於上海公共租界虹口老靶子路(今武進路)儉德里10號(今羅浮路東側)。後遷至小西門黃家闕路上的原上海藝術專科師院第二院(中華藝術大學)宿舍。1925年夏秋時,在江灣淞滬鐵路旁(今新市南路579弄)自建校舍,正式更名「立達學園」。1928年學園因經費拮据停辦。豐子愷本人也在1926年搬到立達學園附近的江灣永義里27號緣緣堂居住(現車站南路28號對面)。

1925年,《文學周報》開始連續刊載豐子愷的畫作,鄭振鐸給這些畫定了「子愷漫畫」的標題。1926年創辦開明書店。1927年從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皈依佛門淨土宗,法名「嬰行」。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以後,豐子愷回到杭州定居。1949年到英屬香港舉行畫展。

1930年,母親去世後,豐子愷住到了嘉興。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江灣立達學園和緣緣堂均毀於中日戰火中。1932年秋天,豐子愷用版稅和開明書店的分紅,得以在家鄉石門灣建造真正的緣緣堂。[4]後往返於石門灣和杭州之間,1937年抗戰爆發,從江西一路逃到桂林,後居重慶,1939年到1942年,豐子愷追隨西遷中的浙江大學輾轉遷移,先後執教於廣西宜山和貴州遵義,為浙大師生講授藝術教育和藝術欣賞等課程。[5]至1946年9月15日才返回上海,輾轉多地,先暫居杭州西湖招賢寺,1947年3月11日遷入杭州靜江路(今北山路)85號小平房,稱「湖畔小屋」。[4]1948年9月27日訪問台灣,11月23日在廈門住四個月,畫《護生畫集》,1949年4月底回到上海。

1954年,首屈一指的上海市中國日語學院成立,他擔任首任院長和唯一一位教師。豐子愷此後一直居住陝西南路39弄長樂村93號日月樓。

1960年,上海市中國畫院成立,他擔任首任院長。1961年到1965年,他翻譯日本古典名著長篇小說《源氏物語》(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幼女豐一吟協助。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他蒙受屈辱;背著莫須有的罪名,遭批鬥、迫害,摧折他的身心。

1975年8月,癌症病發(9月診斷為右葉尖肺癌);並得知胞姐逝世噩耗令病情惡化,同年9月15日12時8分在上海華山醫院急診觀察室逝世,享壽76歲。直到1978年6月5日才平反,書面通知送交長子豐華瞻。

二、劉寶純

1932年生於山東榮成市,畢業於山東財經學院。現為山東畫院院長、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家畫院院委、中國美協理事、省美協名譽主席、省政協聯誼書畫院副院長。

五屆省文聯副主席、七屆八屆省政協常委、 美國休斯頓大學藝術系客座教授、美國帕沙迪娜藝術中心客座教授、

山東省美術專業羣眾文化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泰山藝術終身成就獎…… 其國畫作品在各報刊發表近千幅。

為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和中國駐外使館創作國畫百餘幅。

國畫《山高水長》由鄧小平同志1978年訪問日本時,贈送住友集團。

國畫《黃河花園口》參加百年中國畫大展,並選入《百年中國畫集》。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劉寶純》 、《中國近現代名家作品選粹—劉寶純》。

美國休斯頓市授予榮譽市民和親善大使稱號,德克薩斯州議會贈州旗,迪肯斯市將1994年1月27日定為“劉寶純日”並贈證書和“市鑰”。

省政府一次通令嘉獎,兩次授予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證書。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

作品多次在國內展出;應邀赴日本、新加坡、新西蘭、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舉辦畫展並進行學術交流,並多次在國內外美展中獲獎。作品有《黃河頌》、《泰山瑞雪》、《青松》等。

三、孫雲生

孫雲生(1918—2000),又名家瑞,河北寧河人。家學淵源,九歲從叔父啓蒙習畫,修臨王羲之,歐陽修,蘇軾,歐陽詢等名家書法,並從其母習誦近體詩。後師從王雪濤、秦仲文及胡佩衡等人,着手勾勒古人名跡,並遍臨宋、元、明、清各大家。1936年,孫雲生拜張大千之大風堂門下,其後追隨大千先生長達四十七年,並跟隨大千先生旅居巴西。

四、齊白石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齊純芝,字渭清,祖父取號蘭亭,老師取名齊璜,字瀕生,別號寄萍老人、白石山人,湖南湘潭人,近代中國國畫畫家。後人常將「山人」二字略去,故後常號「白石」。齊白石也和張大千並稱「南張北齊」。

畫風

齊白石強調「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在篆刻方面自稱「三百石印富翁」。晚年仍然細心觀察蝦、蟹、青蛙的游泳姿態,他的畫自成章法,人物、山水、花鳥、草蟲、蔬果、玩具都可入畫,和20世紀世界繪畫藝術的發展方向相符。

五、吳昌碩

吳昌碩(1844年9月12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一字蒼碩、蒼石、倉石、昌石,別號缶廬、苦鐵、大聾等,晚年以字行。浙江省湖州安吉縣鄣吳村人。清末民初篆刻家,亦工書法、繪畫。父親吳辛甲是清朝的舉人。母親姓萬。

藝術特色

吳昌碩作品特色是篆文的書法。他的篆刻從浙派入手,後專攻漢印。他將篆刻時的刀法融入了書法當中。在繪畫上面,他也慣用「寫」的風格來繪畫。

在清末民初的中國畫壇上,吳昌碩形成了「吳昌碩流派」。他晚年定居於上海,被後世歸於「海上畫派」,2005年他的作品《花卉十二條屏》,售價為美金200萬元,是近代最高價的海上畫派作品。

吳昌碩在日本也享有較高的藝術聲譽。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廬曾向吳昌碩請教,日本書畫界專門鑄造吳昌碩半身銅像,贈西泠印社陳列。在吳昌碩誕辰160年之際,東京銀座美術館舉辦吳昌碩書畫展,展出了收藏於日本的吳昌碩書畫作品。

據說,李鐵夫曾致友人信中曾認為當代國內真正的畫家只有「齊白石、吳昌碩二人而已」。

著有《缶廬詩存》、《缶廬印存》、《吳昌碩畫集》等。

六、吳冠中

吳冠中(1919年8月29日-2010年6月25日),男,江蘇宜興人,中國畫家,藝術教育家,是首位獲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的中國籍藝術家。吳冠中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油畫師從方幹民和吳大羽,國畫師從潘天壽。吳冠中是二十世紀現代中國藝術的代表性人物,終生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及中國畫現代化之探索,獨創的「彩墨畫」獨樹一幟,與朱德群和趙無極被譽爲「留法三劍客」。

2016年4月4日,吳冠中的油畫作品《周莊》在保利香港2016年春拍《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專場上以以2.36億港元成交,創造吳冠中本人作品的拍賣紀錄的同時也刷新了中國現當代油畫的拍賣紀錄。

七、張大千

張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本名張正則,後改名張援、張諠、張爰,小名季,字季爰,法號大千,別署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堂、大風起兮,中華民國當代知名藝術家,出生於四川內江,祖籍廣東番禺。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與黃君璧、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齊名。廿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曾與齊白石、徐悲鴻、黃君璧、黃賓虹、溥心畬、郎靜山等及西班牙立體派畫家畢卡索交流切磋。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多次在世界各地辦畫展,包括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瑞士日內瓦、印度新德里、比利時、希臘、西班牙、新加坡、泰國、德國、巴西、美國及香港等地。1958年,以寫意畫《秋海棠》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選為世界大畫家,並榮獲金獎。1974年,獲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名譽人文博士學位。

張大千1949年離開中國大陸以後旅居世界各地。1976年後定居台北市。1983年,台北故居捐給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生平

父張懷忠,早年從事教育後從政,再改鹽業。母曾友貞是天主教徒[1],亦是當時知名的女畫家。兄弟十人,張大千排名第八;二兄張澤,號善孖,別號虎痴,以畫虎名於世。姐張瓊枝,亦善畫,妹妹張敏是老么。

1907年,隨姐從母習畫,母曾氏善繪民間剪紙花卉。1911年9月就讀內江天主教福音學校(華美初等小學)。1914年,就讀重慶求精中學,後轉江津中學。

張大千1916年冬與表姊謝舜華定親,但謝舜華不幸病逝,感世事無常,便至松江禪定寺出家,法名大千。後二兄張澤迫其還俗,奉母命迎娶正室曾慶蓉,育有一女。之前已先娶了二太太黃凝素,共育有七子四女。1935年,張大千來到北平,不久遇見「三夫人」 楊婉君,1917年生於北平。父親是一位彈月琴的藝人。自13歲登台演唱京韻大鼓,是北平城南有名的曲藝演員。1935年10月的一天,楊婉君與張大千正式結婚,但並無生育。1949年,48歲的張大千娶了大女兒張心瑞的同學18歲的徐雯波做四太太,育有兩子兩女。

1925年(民國十四年),與其二兄張澤居於上海法租界西門路169號時,曾收藏了一幅明人張大風的《諸葛瑾像》,兩人以「大風堂」為畫室之名,收了許多弟子。這些弟子,後來被稱為「大風堂畫派」。

1927年,張大千還有一名朝鮮情人池春紅,為妓生出身,本欲納為妾,但遭父母反對,1939年因反抗日軍強姦後自殺。

張大千移居台灣後,經常到日本購買繪畫用具或裝裱字畫,下榻橫濱名園偕樂園。園主便介紹山田喜美子小姐來照顧張大千的起居生活。山田年輕貌美,頗得大千歡心,他在自己的詩中描寫道:「親輦名花送草堂,真成白髮擁紅妝;知君有意從君笑,笑我狂奴老更狂」 ,偕樂園成了「白髮紅妝」的安樂窩。此後,大千每到日本,山田必陪侍左右,大千夫人徐雯波在場,也不例外,而且與之同住一棟宅院。

1983年,完成其一生最後一幅畫作《廬山圖》。4月2日,因心臟病復發去世於台北,骨灰安葬於摩耶精舍後院梅丘立石下。同年10月,家屬將其台北故居捐給國立故宮博物院而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八、李可染

李可染出生於徐州的一個農民家庭。李可染從小喜歡繪畫,13歲便從師當地畫家錢食藝學習八大山人的山水畫畫法。1923年考入上海美專師范科,1929年考入蔡元培開辦的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院。此時他接觸了油畫,又受林風眠、潘天壽影響,探討傳統水墨畫的革新問題。1932年舉行第一次個人畫展。其創作的《鍾馗》於1937年入選南京第二屆全國美展。

1938年抗日戰爭期間,他到武漢參加郭沫若領導的政治部三廳從事抗日宣傳工作。期間較受注意的宣傳作品如《是誰破壞了你快樂的家園!》等,多存在報紙等大量複製品,其餘牆壁上所作僅有底片留存。

1939年武漢危急,李可染輾轉經長沙、貴陽取道入重慶。1942年於重慶致力創作,參加當代畫家聯展,發表《屈原》《王羲之》《風雨歸牧》《牧童遙指杏花村》等,其中《牧童遙指杏花村》為徐悲鴻訂購。李可染在重慶居所靠近牛棚,此後有更多畫牛的主題。1943年任重慶國立藝專講師,1944年在重慶中蘇友好協會舉辦國畫個展。1946年應徐悲鴻之邀赴北平國立藝專任教,並與林風眠、方幹民、吳大羽、朱德群、趙無極、胡善余等參加重慶「獨立美展」[4]。1949年創作寫意人物畫《街頭賣唱圖》。

1954年與張仃、羅銘一同旅行寫生。1957年與關良訪問東德並在柏林科學院舉辦畫展,兩年後又在布拉格舉辦畫展並出版畫集。1964年創作了《萬山紅遍》,將傳統的「積墨法」和自己自創的「積色法」相結合。1974年在批黑畫事件中受到批鬥,文化大革命期間停畫6年。1979年當選為中國美協副主席,1981年任中國畫研究院院長,1985年再次當選為中國美協副主席。1989年逝世於北京西城區,遺體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九、林風眠

林風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原名林鳳鳴,廣東梅州梅江區人,中國畫家暨教育家,中國近現代美術的啟蒙者和融合中西的中國現代繪畫開創者之一,與顏文梁、徐悲鴻和劉海粟並稱「四大校長」。1918年後赴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校留學,受當時流行的現代流派影響,如後印象主義和野獸主義等。1928年年創立杭州國立藝術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任校長兼教授。擔任杭州國立藝術院院長期間,林風眠和方幹民與吳大羽同為著名的三位西畫系教授。

赴法留學

1919年7月,中學剛畢業的林風眠收到了梅州中學的同窗好友林文錚從上海發來的信函,獲知了留法勤工儉學的消息,遂告別父老前往上海和林文錚一同作為第六批留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前往法國留學。1921年,兩人轉入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學習,9月又轉入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就讀,並得以進入被時人譽為「最學院派的畫家」柯爾蒙(Cormon)的工作室學習,並廣泛接觸各種藝術形式,以及當時歐洲藝術界認為的「東方藝術」。1923年春天,在同鄉熊君銳的邀請下,林風眠與李金髮、林文錚、黃士奇等開始為期近一年的德國遊學,這次遊學極大地影響了林風眠的早年藝術風格,他在遊學中充分地接觸了當時作為新藝術風格形式出現的表現主義、抽象主義等新繪畫流派,創造了大量帶有西方現代主義的個性風格特徵的作品,如著名的《柏林咖啡》、《平靜》、《唐又漢之決鬥》等。

1924年初,林風眠與艾麗絲·馮·羅達(Elise Von Roda)結婚。

遊學回法後,林風眠與友人成立了「福玻斯會」1924年二月,「福玻斯會」聯合美術工學社發起成立了「中國古代和現代藝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於5月21日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舉辦了「中國古代和現代藝術展覽會」正式開幕,林風眠展出了共計42幅作品。此次展覽會的特邀會長蔡元培對林風眠亦極為賞識。

1924年秋,林風眠夫人羅達分娩後不幸染上產褥熱死去,而新生的嬰兒也隨即夭折,受到巨大打擊的林風眠決心全身心投入藝術創作之中。1925年4月18日,林風眠再婚,與愛麗絲·法當(Alice Vattant)。1925年冬,受蔡元培之邀回國,任北平藝術專門學校校長。

特邀齊白石、法國畫家克羅多(Claudot)來校講學,希望博採眾長。1927年5月11日,由林風眠發起並組織的「北京藝術大會」在北京國立藝專正式開幕,這是中國有史 以來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一次的藝術大展。然而民眾缺乏熱情使得大會最終流產。

藝術大會的失敗使林風眠醒悟到必須首先使廣大民眾了解接受藝術,才能求得藝術的真正發展。1928年3月26日,時任大學院院長蔡元培創辦了杭州國立藝術院(中國美術學院前身),聘任林風眠出任院長兼教授,潘天壽、方幹民、吳大羽等人擔任教授。林風眠又組織策劃成立了「藝術運動社」,創辦了相關的雜誌《亞波羅》和《雅典娜》。然而不久後,「為藝術而藝術」和「為人生而藝術」兩種觀點的爭論顯示出林風眠的「平民藝術」與當時的中國政治形勢的矛盾。「西湖一八藝社」的分裂是林風眠藝術運動又一次失敗的標誌。

1937年,是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杭州國立藝術院向西南轉移,並與北平藝專合併,身心俱疲的林風眠被免職離開,從此漸漸退出中國近代美術教育主流。此後他回歸畫家本位,開始創作屬於自己獨立意識的繪畫,並轉向印象主義、野獸派、立體主義等西方現代藝術思潮,淡化了傳統筆墨觀念,試圖用西方現代藝術運動的觀念來切入中國繪畫,其結果是必然性地脫離了「國畫民族化」,被當時寫實融合的官方主流藝術邊緣化而失敗。

1944年,杭州藝專奉教育部令與國立北平藝專合併,改稱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次年,國立藝專創建西畫畫室制,由林風眠、方幹民、李超士和倪貽德主持。

1962年林風眠與顏文樑、豐子愷、賀天健、張充仁、張樂平觀摩交流畫作

1945年,參加重慶 「現代繪畫聯展」, 一起參加展覽的有丁衍庸、方幹民、關良、 郁風、倪貽德、 龐薰琹、趙無極等。林風眠展出作品《少女》、《百合花》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

文革及晚年

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打擊迫害,為自保,把自己珍藏的三千張畫,親手一張張泡到浴缸裡,站在上面踩爛。後因爲與同鄉葉劍英(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搭救,所以倖免。

1977年獲准出國探親,兩年後隱居香港,繼續創作。1991年8月12日於香港逝世。當今畫家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等都是他的學生。

評價

「從一個封閉圈開始解體到多元的發展,就是我們稱之為現代繪畫史的開端,其中湧現了不少富有才華的超群出眾的藝術家和教育家,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顏文樑等一代風流的影響也是由此開始的。他們對現代繪畫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的藝術實踐的意義是深遠的,這種意義不只是他們本身在給繪畫藝術上的建樹和貢獻,更主要的是他們開拓了一個新的藝術天地,啟發了無數後來者的探索精神。」(張少俠、李小山《中國現代繪畫史》[2])

劉鉞在《左杭州、右巴黎—西湖畫派六人集論》一書中將林風眠、吳大羽、方幹民、趙無極、朱德群和吳冠中六人作為一個畫派 —「西湖畫派」。據書中記載,莊華嶽先生回憶道,當年杭州國立藝專的教授中,林風眠、吳大羽、方幹民是最有才氣的三位,他們三人都是留學法國,林風眠與吳大羽多繼承了表現主義的藝術觀,而方幹民帶回的則是立體主義的。

水天中評論說,以林風眠、方幹民、吳大羽、林文錚等人為代表的國立藝專教授們留給中國藝壇最重要的的並不是藝術模式的確立,而是現代主義藝術觀念的合法化。

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歷史、藝術與人》的《國立藝術院畫家集群的歷史命運》一文中,水天中總結說:「無論是對於林風眠、對於吳大羽、對於林文錚、或者對於方幹民的不幸,都不能只歸罪於極左的政治路線。這裡存在著一些深刻和嚴酷的有關人性共同弱點的問題。當然不是指這幾位藝術家的人性弱點,而是這幾位藝術家的同時代人,首先是與他們同時代的美術界的人們的人性弱點問題。只要想想當年的各種運動各種會議,想想當年的報紙和《美術》雜誌……我們就應該冷靜和嚴肅地反思,人們在自己的活動中,究竟助長了什麼和壓制了什麼。」

十、傅抱石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長生,學名瑞麟,字慶遠,號抱石齋主人,生於江西南昌賜福巷,祖籍袁州府新喻縣,中國近代畫家與美術史論家。

傅抱石出身貧寒,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新喻縣章塘村,原名長生,13歲時改名瑞麟;17歲時自號「抱石齋主人」,改名為傅抱石。少年時代曾為瓷器店學徒和補傘匠,受清朝山水畫家石濤的風格啟蒙,1921年考入江西第一師範學校,1933年留學於東京日本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美術大學),回國師學邵逸軒,張大千言:傅抱石既以山水名,而其山石樹木畫法,實得之(邵)逸軒,世少知之爾。1935年7月在中央大學藝術系擔任教職,以山水畫成名。並致力於美術史和繪畫理論的寫作,出版過《中國繪畫變遷史綱》、《國畫源流概述》、《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研究》。1965年9月29日因腦溢血病逝南京,享年61歲。

1980年代開始,傅抱石的作品因拍賣價高而受到注目,一開始是蘇富比在香港以18萬港元賣出《湘夫人》。1984年以200萬港元賣出《唐人詩意》圖。1989年以340萬港元賣出《九張機》。

1990年代傅抱石的作品更受歡迎,由拍賣價可看出,1992年以209萬港元賣出《杜牧詩意圖》。1993年以167萬港元賣出《高山仰止》圖。1996年《湘夫人》再度以高價1078萬港元成交,創下當時中國現代繪畫拍賣的最高價位。

目前中國南京建有「傅抱石紀念館」,已1990年10月開幕。

2009年佳士得秋季拍賣:傅抱石作品《杜甫詩意圖》(設色紙本,鏡框,1944年作,縱208厘米,橫59.5厘米)以60,020,000港幣(7,780,105美元)成交價奪得全場桂冠,並創傅抱石個人作品拍賣成交最高紀錄。

2010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中,傅抱石的力作《琵琶行》成為最受矚目的焦點,以7,008萬港幣成交,刷新紀錄。

十一、魏紫熙

魏紫熙(1915年-2002年),原名魏文、魏顯文,男,漢族,河南遂平人,中國山水畫家,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桃花山鳥圖》 宋

豐子愷 《春景圖》

豐子愷 兒童不知春

豐子愷 春歸

豐子愷 柳燕春歸

豐子愷 游春圖

刘宝純 春潮

孫雲生 春睡圖

齊白石《桃花》

吴昌碩 《桃花》

吴冠中 池塘春柳

張大千 《紅杏》

張大千 《桃花》

李可染 春雨江南圖

明 周淑禧 《茶花幽禽圖》

林風眠 春郊野趣

傅抱石 風雨歸舟

傅抱石 玄武湖之春

傅抱石 西湖春雨

傅抱石 初春

傅抱石 峡江游春

傅抱石《斜風细雨不须歸》

魏紫熙 春風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