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展覽區

羅家倫女羅久芳捐贈密西根大學藝術博物館一批「江南四大才子」作品

羅家倫女羅久芳捐贈密西根大學藝術博物館一批「江南四大才子」作品

摘自蘋果新聞網  2022/02/01刊

 

美國密西根大學藝術博物館(UMMA)近日收到一批72件、價值1200萬美元的書法捐贈,寫下該校藝術捐贈中單筆價值最高紀錄,捐贈者張羅久芳及其丈夫張桂生都是該校校友,而張羅久芳也是「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之一羅家倫的女兒。

羅家倫生於1897年,為1919年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之一。曾任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校長;來台後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故宮博物院和中央博物院理事、國史館館長等。

羅家捐贈的書法收藏品有72件,可追溯到元朝、明、清、民國時期。當中包括元末明初文人楊維楨;被學者稱為「陽明先生」、後世稱王陽明的王守仁;和唐寅、祝允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俗稱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徵明;世稱「王孟津」的明末清初官員、書畫家王鐸的作品。

羅家倫(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字志希,籍貫浙江紹興,生於江西進賢,中國教育家、歷史學家,「五四運動」的命名者。

1897年12月21日生於江西進賢。父親羅傳珍在江西任官,同情革命,曾為李烈鈞求情免其一死。民初,羅一家寄居南昌。羅家倫少承庭訓,習讀文史,四歲進入私塾,識字,接受傳統教育。1911年,在南昌時就讀於美教士高福綏(F.G.Gale)的英文夜校。 1914年,投考進入上海復旦公學,曾任復旦雜誌的編輯,時常在報紙上發表文章。1917年秋,以作文滿分考入國立北京大學文科主修外國文學[2]1918年11月,傅斯年等創刊《新潮》月刊,協助胡適、錢玄同等文學改革運動。[1]1919年五四運動中,撰寫《北京學界全體宣言》,為學生領袖之一。11月19日,新潮社改組羅接替傅斯年擔任主編。年底,南下上海,參加全國學生聯合會。 1920年秋,由蔡元培的推薦,獲得穆湘玥的基金資助得到留學的機會,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歷史與哲學,次年秋,因後杜威(John Dewey)的吸引轉學至哥倫比亞大學深造,這一時期也認識了同在哥大求學的蔣廷黻。1922年,轉赴英國倫敦大學研究院和傅斯年一同學習。1923年冬,赴柏林大學歷史研究所學習。1924年,紗廠生意蕭條,穆湘玥也大受影響,資助中斷,留學費用改為出版界接濟。1925年,進入巴黎大學,並赴牛津大學蒐集中國近代史的史料。1926年春,提出中國近代史研究的計劃,並由伯希和推薦進入巴黎亞洲學會。8月,回國任教於國立東南大學歷史系及附中。1927年4月,蔣中正部駐紮南昌,任命羅家倫為北伐軍總司令部參議、編輯委員會委員長參加北伐。8月12日,參加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務學校的籌辦,任副教務主任。蔣下野後,學校各主任也離開南京,羅即受命代理校務。1928年1月,蔣復職,繼續北伐,3月,羅任戰地政務委員會委員兼教育處主任。5月,濟南慘案發生後,羅家倫和熊式輝曾奉命與日軍交涉。6月,隨北伐軍進入北京,在北京招收新生後回南京。8月17日,清華學校更名國立清華大學,21日,羅家倫被任命為校長[1],期間整頓教育,裁併冗員,精簡機構,羅致優師,擴建設施,卓有成效。1929年3月15日至28日,赴南京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北平被閻錫山佔領,清華同學會有人發起「驅羅運動」。5月23日,羅向教育部請辭,返回南京後即隨戴傳賢前往河南勞軍。10月,受聘前往武漢大學任教授。1931年1月,回南京擔任中央黨務學校教務主任,改政治學校為四年制大學,並將政校蒙藏班改為蒙藏學校,推動教育公平,培養人才。12月9日,受任為國民政府特種教育委員會委員,負責學潮、學風的整頓。1932年1月7日,參加國難會議,任籌備委員。一·二八事件後,政校西遷開封,淞滬協定後才搬回南京。9月5日,正式就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廣攬名師,興辦學科,興建校舍,延續南高、東大時期之校風提出「誠、樸、雄、偉」的學風,以「創造有機體的民族文化」為中大的最高使命;此後雖歷經抗戰西遷重慶,中大仍蓬勃發展,成長為名副其實的最高學府。1937年,推動中大新校區的建設,但因抗戰爆發作罷。羅參加廬山會議後就返校組織西遷工作,11月初,中大順利在沙坪壩復課。1939年,任三民主義青年團常務監察。

1941年8月,辭任中央大學校長,出任滇黔黨政考察團團長入滇考察以備滇緬邊境發生事變,12月8日任務結束後返渝。1943年6月7日,任監察院首任新疆省監察使,受中央設計局之命任西北建設考察團團長出發考察[1],次年3月完成任務,此後又數次赴新疆考察。1944年春,蘇俄在阿爾泰山區煽動軍事衝突,羅奉命也飛至烏魯木齊,8月29日,新疆政府改組,國民政府才終於完全控制新疆。1945年,抗戰勝利後,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籌備會議代表,重訪牛津、劍橋;後轉法國諾曼底,經南美,中美,而重訪美國。1946年2月10日,自美返回上海,旋即轉往重慶。5月,政府還都南京,任黨史會副主任委員。1947年2月26日,國民政府特任羅家倫為駐印度特命全權大使,和印度商定西藏事務。並兼世界各國駐印使節團團長。4月28日,離京赴滬,5月5日,抵達新德里。

1950年2月1日,由印度新德里到臺,定居台北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故宮博物院和中央博物院理事、黨史會主委。1952年4月21日,就任考試院副院長。1953年6月30日,受聘為教育部簡體字研究委員會委員。1954年1月,率團前往金門勞軍。2月19日,出席國民大會,當選主席團主席。3月7日,當選中國歷史學會理事。8月17日,考試院副院長屆滿卸任。1958年4月,又任國史館館長,至到1968年冬因身體原因辭任。1969年夏,病勢漸重,12月25日,在台北榮民醫院逝世。

【註】摘自維基百科。

元朝楊維楨書畫作品

文徵明的作品

文徵明的作品

明朝王守仁墨寶

羅家倫(右三)、張維楨(左三)夫婦與兩個女兒羅久芳、羅久華及家人

羅家倫年輕時攝影

羅家倫 致陳紀瀅信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