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徵信所企業史

陸銀想吃「台商貸款大餅」—張大成旺報訪問稿之一

以前由於對台商的信用狀況不了解,大陸銀行對於貸款給台商有許多疑慮,但在兩岸簽署金融合作備忘錄(MOU)之後,原有的疑慮解除。大陸各大銀行,特別是與台商進出口業務相關的銀行,如大陸最大的外匯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甚至連進行中長期貸款業務的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都對台商貸款展現高度興趣。

與台灣1到2%的貸款利率相較,大陸的貸款利率平均在4到5%,貸款成本高不說,貸款難更是台商長期的痛。一般來說,大陸銀行的貸款是一年一結,期滿必須先還款,才能再貸(續約),契約轉換的空檔,台商還必須先找財務公司周轉,把先前貸款還清,如此一來,又必須增加0.5%左右的貸款支出。

基於統戰需求,2005年起國台辦曾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針對台商推出300億優惠貸款。2006年時,國發行廣東分行還貸款給王文洋的宏仁集團、台企聯會長張漢文的東莞富華鞋業以及在中山設廠的新高電子,象徵大陸同時照顧大中小型台商。

但據了解,即使是這三家樣板台商,事後還是有人沒拿到錢,300 億台商政策性貸款到底貸出多少,至今也沒人知道。

大陸銀行對台商貸款最大的障礙就是無法跨海徵信,但在兩岸MOU 確定兩岸銀行間可進行資訊交流後,這項疑慮正逐漸化解中,與此同時,大陸銀行想吃台商貸款大餅的企圖心越來越強烈。

代表台灣中華徵信所,在大陸設立大陸第二家徵信所的中誠信徵信公司董事長張大成指出,他所創立的鼎正顧問諮詢(財務顧問)公司在這一年內,已經做成了20件貸款案子,總數約10億,而接洽過貸款案件有上千件,此外還有300件開發案。

張大成表示:「有的是找上門的,有的是我們慕名而去找來的。我們的業務不限台商,因為台商生意的上下游供應商可能是陸商;金融三法通過後,我認為做融資放款是挑戰也是機會,我們取得代表中國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3家銀行的融資合作機會。」一年做成10億的貸款案、仲介300件合作開發案,1992年就到大陸發展徵信業務的張大成,現在可說一年抵十八年。

上海不收上海商銀的信用卡

1990年之前,大陸幾乎沒有信用卡(沒有個人信用制度),有的最多是借記卡(類似台灣的電子錢包),有一位台商在上海結帳時亮出「台灣」上海商銀信用卡,竟然被店員拒收,交涉到最後才知道店員以為台商拿的是「上海」上海商銀的信用卡。

由於信用體系還在草創階段,直到今天,大陸商業交易最主要的付款方式還是現金交易,「錢到出貨」更是許多台商跟大陸人做生意的鐵律。

張大成解釋,在1980至1993年的改革開放初期,大陸只有「國家信用」,銀行體系間的信用制度才開始,個人信用更是沒聽說過。

1993至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大陸才開始和國際接軌,大陸的信用體系這段時期才從銀行信用走向商業信用,國際徵信公司開始進入大陸。中華徵信所在93年才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下屬機構合作,成立大陸第二家徵信所──中誠信徵信公司,第一家成立的徵信所則是美國的鄧百氏。

1997至2008年全球因為金融風暴、次貸風暴的襲捲,大陸深感個人信用的重要,才接連推出個人信用管理條例,此時大陸銀行開始擴大信用貸款,以降低銀行呆帳。

去年開始,大陸第一部《徵信管理條例》開始徵求意見稿(內部徵詢意見),預計今年正式推出。時間上剛好與兩岸MOU簽署相同,自然讓大陸銀行更願意爭取台商貸款業務。

台商騙走新疆6%收入

與大陸信用體系的形成階段相較,台商到大陸的信用形成可以分三階段。

最早,台商被大陸招商單位當成皇帝,不需要什麼信用貸款。當時台商到大陸各地都是地方首長親自接機、接風,要什麼地、要什麼優惠政策,幾乎只要開口都要得到,根本不需要什麼信用證明,也因此,部分台商在地方行騙造成當地很大損失。

最有名的例子是台商關德衡涉嫌自1994年起在新疆設立空頭公司,並與銀行行員串通以偽造單據貸款,詐騙金額多達1.8億,而當時新疆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是28.7億。關德衡幾乎騙去新疆6.2%的全年政府收入。

2000年起,大陸開始在沿海實施產業的「轉型與轉移」,大陸開始重視起台商的信用狀況,台商不能只憑一張嘴就能貸到款,貸款難取代人身財產安全,成為台商反應最多的投資難題。

2010年在全球風暴的籠罩下,過去以外銷為主的台商開始轉攻大陸內銷,在大陸取得資金來源的需求就更迫切,但大陸銀行對於台商貸款,一方面想吃,但又有顧慮,甚至是收縮台商信用(因為人行開始收緊信貸規模)。

張大成還記得,在1995年前後,大陸的銀行只接受台灣銀行的信用狀借款,現在則增加在大陸設有分行的富邦銀行信用狀貸款。

由於今年起,人行收緊信貸規模,張大成指出:和過去比較,大陸銀行從極端不信任自己人,到現在極不信任從海外銀行開出來的信用狀,就算老字號的台灣銀行開出來的信用狀,今年開始都不一定借得到錢;所以台灣各銀行要走出去,必須到大陸開分行,這樣對台商才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