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作品(01)

關於羅漢床

關於羅漢床

李常生整理  2022/06/19

 

羅漢床,是中國古代臥式傢俱中的典型代表,是古老的漢族傢俱,稱之為床,其亦為榻,被王世襄先生稱之為”最理想的臥具”。

彌勒榻一般體形較大,又有無束腰和有束腰兩種類型。有束腰且牙條中部較寬,曲線弧度較大的,俗稱“羅漢肚皮”,故又稱“羅漢床”。羅漢床一直是備受歡迎的實用傢俱。

古人隋唐以前的生活習俗是席地坐,雖宋以後演變為垂足坐,但盤腿打坐的習慣一直保留著。彌勒榻,羅漢床都是為適應國人舊俗而保留的傢俱品種。

羅漢床相傳最早是僧人坐禪所用,後來經過不斷變化,在明清廣泛應用,可見羅漢床的出身也是比較高貴的。羅漢床和一般坐具不同,不僅可以作為椅子,而且還可以作為單人床使用,上配一個小幾,下配一榻,床上三面有圍子,人坐在上面頗顯尊貴,是待客最高級別的坐具之一。羅漢床的由來及俗稱,至今尚無令人信服的解釋。

說法一:關於羅漢床的由來,一種推測與明人所稱彌勒榻有關。

說法二:羅漢床是原來漢榻(漢朝的坐具)的演變。“羅漢床”是明清宮廷“寶座”的前身,小的稱榻,如現代的“沙發”。中國古代睡覺有大睡和小睡兩種,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羅漢床用於小睡,可以用來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於大睡,不能用來待客。

說法三:因為早期羅漢床多為廟堂中的高層人士,如方丈、住持之類的用具,他們白天在上面打坐,晚上就在上面睡覺。而一般的和尚是睡通鋪,他們的房中不會有羅漢床擺放。有身份的大和尚才可以睡床,大和尚稱之為“羅漢”,故稱其為羅漢床。

說法四:羅漢床的由來,還有一種說法,則是根據羅漢床的腿腳結構而來。

因為羅漢床的腿牙曲線向外,有較大的弧度,極像寺廟中的大肚羅漢,故俗稱“羅漢床”。

中國古代傢俱中臥具形式有四種,即榻、羅漢床、架子床、拔步床。後兩種只作為臥具,供睡眠之用,而前兩種除睡眠外,還兼有坐之功能。榻和羅漢床,可以用來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不能用來待客。我們知道,漢朝以前中國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故生活中心必然圍繞睡臥之地,待客均在主人睡臥周圍,久而久之,形成了國人待客的等級觀。清朝以前,甚至民國初年,國人待客的最高級別一直在床或上炕上,榻和羅漢床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臥,而是待客。

自唐至五代《韓熙載夜宴圖》以來,通覽歷朝歷代的繪畫作品,頻頻可以見到古人以榻或羅漢床為中心待客的場面。明代以降,特別是在清代,這種禮儀已成定式,因此羅漢床由樸素向華麗發展,逐步強調自身的裝飾,三屏風式羅漢床即為一例。而清式羅漢床,往往正面呈現山家形圍子,兩側也常用臺階形式,形成一定落差。這要求正面圍,尤其中間一塊要高,才能使圍子幾經落差不至於太矮。清代羅漢床,五屏風式、七屏風式漸多,甚至九屏風式也有出現,這就迫使正面圍子加高,高到令人難堪的局面。按這種思路,羅漢床圍子越矮,年代就越古。

明清時期羅漢床的制做有許多區別,首先用大理石做圍子是明代傢俱中不曾見的,其次是圍子裝石形式也與清代施工手法大異其趣。清代工匠往往先用芯板夾住大理石,再裝入框架中,而明式做工往往直接裝石裝入框架,有時由於石板不平,框架打槽也隨形彎曲,凡此類施工手法,年代一般較早。羅漢床腿彎曲度大,兜轉力,俗稱“香蔗腿”。從床腿亦可區分出明做還是清做。清式鼓腿彭牙與明式的大挖缺做工,區別完全在於對羅漢床腿的理解,是有力而含蓄,還是有力而誇張?總體上,明式羅漢床挖缺腿足,給人有力度但十分含蓄,清式羅漢床的類似腿足,在力度上多了活潑,顯得誇張了一些。

從羅漢床的尺寸來講,羅漢床屬於較大型的坐具。羅漢床擺放也十分講究,通常是在羅漢床的中間放置一幾,兩邊鋪設坐墊,典雅氣派,形態莊重。羅漢床在使用上顯得比較隨性,或戶外,或室內,羅漢床擺放較固定的位置主要是客廳、書齋和閨房。因羅漢床兼具臥床和坐具的雙重功能,所以可將羅漢床擺放在臥室中,既可以雙人端坐其上,下棋交談,又可一人躺臥其中,享受輕鬆時光。將羅漢床擺放在客廳中也是不錯的選擇,羅漢床擺放在客廳中同樣可與客廳中現代風格的沙發和諧一致,書房或許是最適合羅漢床的地方,將羅漢床擺放在書房中能夠與書香、茶香融為一體,充分彰顯其濃濃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