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生傳記作品

追循蘇軾:歸隱山林與陶淵明為伴

我出生在1949年1月30日,出生於江蘇常州。

我生之處離蘇軾成仙之地僅約500公尺,因此我極為喜歡蘇軾。
李常生 2023/06.04 於台北

我在台北長大、生活

1972年畢業於政大企管系
畢業後多從事房地產開發、城鄉規劃、旅遊規劃工作
先後在台灣、馬來西亞、泰國、美國、連雲港、上海、武漢、廈門等地工作過

2001年開始,進入中國文化大學讀都市計畫系碩士班

2004年考入南京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專業博士班
2013年考入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古代歷史專業博士班
2017年考入武漢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博士班

從大學開始我就喜歡蘇軾與蘇轍,無間斷的在研究二位偉人的傳記、文學與人文思想。

從2008年到2019年,我花了近十二年的時間追循蘇軾與蘇轍的人生足跡,走完了有記載的他們走過的每一條路、住過的每一個地方,去過的每一座廟宇等。

我在台北長大、生活

1972年畢業於政大企管系
畢業後多從事房地產開發、城鄉規劃、旅遊規劃工作
先後在台灣、馬來西亞、泰國、美國、連雲港、上海、武漢、廈門等地工作過
我研究蘇軾、蘇轍一生,最高興的是知性的理解了他們每一個階段時期的心情、境界與詩人文字中所表現的背後意義。
也很高興隨著他們大江南北走了好幾圈。
我曾經寫過《蘇軾行蹤考》、《蘇轍行蹤考》、《黃州蘇軾》、《常州蘇軾》等書本,我在台灣申請了書號,把電子檔掛在台灣與大陸的網站,免費提供大家參考使用。
但是目前到處可見有人印刷出售我的書,我也不十分在乎,蘇軾、蘇轍我喜歡,也能讓大家喜歡是我的榮幸。
我寫的《蘇軾行蹤考》、《蘇轍行蹤考》放置於台北國家圖書館。
2020年開始鬧疫情,有兩年在家不能動。去年開始我與妻小圓搬到岳父、岳母住的舊家。在桃園龜山嶺頂村臨山邊,其實就在山邊上,我們花了一些金錢和時間來整理。
往後山有一座原岳父、岳母在三十年前搭的橋,過去就是森林,當時岳父有在上山開墾。山林地很大,於是我與妻小圓也開始了開墾園林的生活。地很大、草很高、樹很大、蛇很多,基本上開墾起來並不容易。但是,我們努力去做。
從三樓這座橋,通向森林—-我們隱居的園林
下雨後開始走進山林—我們開墾的地方。
路旁剛開的蘭花。
這是剛要開花的阿勃勒。
阿勃勒開花後的樣子。
剛起來的花旗木(泰國櫻花),我們種了20顆。
泰國櫻花開花後的樣子。
剛種的小草花。
百香果棚架。
這就是百香果。
這是櫻花,種活了五顆。
櫻花開花時是這樣子的。
我們種了幾十顆菊花。
這是錫葉藤花,種了兩顆。
錫葉藤花開花後,會長成這個樣子。
種了幾十顆會往上爬的木鱉果。
木鱉果可食用,這是長成後的樣子。
這是大柚子樹。
這是盛開的孤挺花。我們種了四十幾顆。
這是野百合花。
這是小金桔樹,我們種了二十幾顆。
金桔樹長大以後會結小金桔。
這是扁豆棚架。
扁豆角。
這是開過花後的孤挺花。
這是香椿樹,已經可以拌豆腐吃了。
在石頭上種了許多小花。
種了幾顆蒜香藤花,正在往上爬。
蒜香藤花長大了就會變成這個樣子。
養蘭花是有秘訣,然而自己並不懂。
這是美人樹。
美人樹也是開粉紅色的花。
養了羊也養了鵝,每天還得到菜市場撿白菜葉子餵食羊鵝。
種了四十幾棵茶仔樹,將來可以煉茶油。
這是芭樂樹和木瓜樹。
園林中處處竹林,處處竹筍。
準備搭建樹屋的地方。
雨後園林格外青綠。
新娘花與類仙人掌。
開鑿水源處冒出了清新的水,夠澆花、餵羊與餵鵝了。
來我家園林用餐的兩隻藍鵲。
我種植成功了許多雞冠花。
每天睡到我床邊的小狗。
我用人生最後的所有力氣栽種這座園林,我對得起這座山。
幾年後,我死了,山神會對後來的人說:這裡曾經住過一個詩人,他用花妝點了這座山,給後代的人留下了一些智慧,也對大自然有了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