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顫筆
陳貞坦 2021/12/16 刊
顫筆,亦稱“戰筆”,從字面上來看,顫有顫抖、顫掣等意思。《九勢》曰:“澀勢在於緊使戰行之法。”《談薈》載:“南唐李後主(煜)善書。作顫筆摎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亦稱“金錯刀”。《宣和畫譜·花鳥三》載:“唐希雅初學李氏錯刀筆,後畫竹,乃如書法,有顫掣之狀。”通俗地理解是毛筆在紙上運行的過程中有顫抖、抖動之感,使線條在紙面上留下乾澀、不規則等行動的軌跡,傳達出一種蒼茫、尖刻、高古等金石氣。
在碑刻書法中,我們無不感受到這種氣息。觀《張遷碑》線條的邊緣出現了許多凹凸不整齊之痕,其筆力雄厚、蒼茫古拙,散發出一股碑刻的金石之氣。兩漢的碑刻幾乎可以看到有波折、斑駁之意,其碑刻書法中呈現出堅實、樸茂、稚拙、倔強之氣,富有金石意味。這也是碑學上所具有的特質,然而帖學好像就少了這些氣息。明代末年帖學走到了窮途末路,有些書法家就開始吸收碑學、金石學、考古學、文字學等方面的知識,把碑刻的尖刻、剛勁、方剛引入帖學之中。形成以李瑞清、胡小石、張大千、呂鳳子、遊壽等注重顫掣抖動的筆法來規擬金石氣和以康有為、吳昌碩、蕭嫻等重視自然書寫性來追求碑學內在的雄強之質和精神本源的兩個不同門派。
顫筆是在運筆過程中加入適當的提按、頓挫動作來加強筆與紙之間的摩擦,使點畫呈現出鱗狀,線條的邊緣出現不光滑而有“毛”狀。顫筆注重書寫的提按頓挫、筆與紙之間產生摩擦之感。清代書法家何紹基非常注重提按頓挫,中鋒用筆及顫掣抖筆的交替使用,創造出一種外柔內剛、具有非常強的節奏感。從他創作《蘇軾和文與可洋州園池詩屏》作品看出,用筆顫掣,形成波折起伏的線條,章法以斷為主,且斷中見連,整幅作品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給人磅礴之氣。清末民初書法家李瑞清提出“求篆于金、求分於隸”的碑學觀點,其大量的書法作品可以看出以篆隸書北碑,兼施有顫掣抖動的筆法,力求表現一種獨特的金石氣。現代國學大師胡小石繼承李瑞清“求篆于金、求分於隸”的碑學觀點,書法作品中大量運用顫掣抖動的技法。以金石碑刻的筆意來寫楷書,線條波折起伏,變化多端,猶如遒勁的枝幹,作品蒼勁古樸、自然優美。現代著名學者型書家遊壽,其書法融合金石中的顫筆,雄強渾勁。以篆隸行楷法,兼有顫掣抖動的筆意,結字寬博、靜穆平和,作品剛柔相濟,蒼健拙樸,生澀醇厚。
但凡事不要做得太過,過猶不及。運用顫筆要適當,有的書家為了追求顫筆之效果,而故意顫掣、抖動。為了追求線條有毛澀之感,而刻意顫抖或修補使邊緣產生生硬的齒牙狀,且動作過大,幅度誇張,出現做作的扭屈之態。
如何紹基的一部分書法作品由於顫掣抖動太大,波折起伏變化過多,矯揉造作,給人以不和諧之感。李瑞清雖氣勢博大,但是某些筆法扭動之大,出現了許多疙瘩,字形顯得刻板,給人以不舒服之感。呂鳳子的有些筆劃太過於抖動,出現大量相同的波浪型曲線,機械重複,使我們感到沒有變化。張大千顫掣筆劃過多,但筆力不強、單薄。
如何把顫筆運用好呢?這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在書寫的過程中如果顫抖太過快,線條就會波瀾起伏,形成像鋸齒形狀;如果顫抖過於慢,線條就會刻板;切記不要為了使線條邊緣出現“毛”邊,而故意去修補、造作。必須中鋒用筆,把握行筆中的提按、快慢、節奏和控制好運筆的速度,化複雜動作為簡單動作,顫掣自然而然,含蓄表達,才能表現出筆勢生動富有遒勁的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