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展覽區(2)

樊萍女士的花鳥畫,以“形和色”代之“水墨為上”(上)

樊萍女士的花鳥畫,以“形和色”代之“水墨為上”

李常生整理  2022/02/16

 

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樊萍女士,生長於陶瓷之鄉淄博。淄博也是蒲松齡的故里,《聊齋志異》中那些可愛多情的花妖狐魅(如荷花三娘子、葛巾、黃英、香玉等花仙),想必也攝取了淄博女性美麗的精魂。

樊萍是淄博女性的代表,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才女。她不僅是出色的陶藝家,而且是有名的花鳥畫家和優秀的教師。她長期從事花鳥畫、裝飾畫教學,還出版過《中國花鳥畫技法》、《國畫名家樊萍花卉藝術》等專著。

樊萍:1956年4月生人,山東淄博人。曾就讀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師從陳綬祥先生。曾任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被授予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稱號、山東省九屆、十屆人大代表。現為海南省三亞技師學院教授,三亞工筆畫院院長,三亞天之涯美術館館長,山東省當代工筆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林業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傳媒大學特聘教授。

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家、省部級大型展覽,並有30多次榮獲藝術獎項,多件作品被國內外收藏家珍藏;出版個人著作8部,發表重要論文20餘篇。其中近年來撰寫的《試論述傳統工筆花鳥畫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品格》《新傳統畫家的自我審視》《黑白構象》以及《工筆花鳥藝術的精神投映與意境生成》等多篇論文引起了業界同行的廣泛好評與讚譽。

樊萍的風格與面貌,內蘊著畫家的心性氣質、趣味愛好與內心世界的圖景;並且,集中體現在作品的兩大基本特徵中:首先是突破“水墨為上”的傳統格局,代之以形、色為主要表現手法;其次是體現出清新、疏淡與單純的藝術品格、美感境界;用以營造一種從容自然、清雅溫馨、單純和諧的心靈化的形式、手法。

在樊萍筆下,中國的花鳥畫與西方的靜物畫是相融互滲的,它們始終保持著含蓄、優雅、清新的特點,畫面中始終洋溢著平靜與溫馨的氣息,重要的是那種不尋常的淡泊情懷,成為她作品一以貫之的內在氣韻,使作品中的點、線、墨、色都更為輕徐、明淨,也更為內斂與蘊藉;不難看出,畫家的理想中有著揮之不去的“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的古典藝術情結。

在樊萍的花鳥畫作品中,其表像的物質性美感在審美解讀中,一步一步地轉換為精神性的深入與提高;這些作品自然、寧靜、質樸,不以雕琢眩人耳目,尚有韻味、情思和不可言說的空靈。

一種現實感、一種緣於體驗與感受而發生的形式、手法、一種令人神往的親切氣息和美感,都因為融入了現代精神色澤而具有一番風味。

樊萍:我在幾十年的工筆花鳥畫研究中,看到了工筆花鳥這條藝術之路的艱辛,對於每一個有責任感的藝術者而言,怎樣的擔當,怎樣的文化覺醒都決定了我們呈現給觀者什麼樣的作品。

我的繪畫宗旨是以文化為支點,感悟生活,直面心靈,彰顯精神,挖掘意境,在自然狀物中返璞歸真,在從容創作時探尋淡泊之境。這也促成了我的工筆花鳥畫作品在形式語言與內涵層面上達成了很好地融合,體現出文化關切與風土人情的內在碰撞與持續共鳴。

 

白鴿寓神采 丹青訴心聲 ——寫在樊萍從藝四十年個展開幕之際

文/ 馬小依

 

對於一個畫家而言,能夠將全部的情感投入到對藝術的追求中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因為,那必然包括了在繪畫語境中對藝術生命的重塑與延伸。從一定意義上說,通過繪畫,畫家既是在審視自我,也是在審視人生。有的畫家“有經歷,無閱歷”,情感豐富卻止於浮華,畫面生澀單薄,沒有生氣;但也有的畫家把內心情緒在意的通達中慢慢悟化深入,觸及到他人不曾觸及的層面,便會在精神上佔領高度,做到“一枝一葉總關情”。 也許,只有在歲月起伏中積累沉澱、慢慢頓悟時,“經歷”才有可能轉化為深層的“閱歷”。女畫家樊萍的作品恰恰具有了這種深刻性。她把一個女畫家的心扉漸漸開啟,將四十年傾吐情感與心血的付出,在此次花鳥個展中呈現出來,那份誠懇與坦然,令人動容。

此次畫展要展出的作品脈絡清晰,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名家班研修期間,結合名家理論指導而進行的創作。這類作品運用“連工帶寫”的手法,描繪蔬果花卉、鳥雀家禽以及芭蕉、榕樹,在風格上呈現出“北方田園”與“南國風情”的不同特質;第二類是近十年來在學術層面對工筆花鳥方向的潛心研究之作。縱觀這兩種風格,差異明顯,前者在水墨關係上更注重以“意寫”的筆觸表現客體,率意自然,富有生趣;後者則注重了工筆花鳥的技法研習,更講求水與色的衝撞變化和線條、筆墨的語序建立,在整體物象情態的完整性上體現出獨立唯美的品格。

之所以提及畫家的作品是有“閱歷”的,是因為樊萍四十年的創作一直是以北方家鄉田園生活作為根本。即便是在南方風情的作品中,我們也發現了那種依依不捨的鄉情與鄉愁。對於故土的眷戀與熱愛、執著與堅守,成為她的藝術構思的主線,促成了她在繪畫層面展現出帶有文化哲思的內涵:那即是“尋根情結”。畫家既是在尋生活的根,也是在尋藝術的根,更是在尋精神的根。

此次將要展出的作品,涵蓋了畫家在造型及藝術表現手法上的多樣化形態。這其中,最為凸顯的就是畫家近年來以鴿子為文本主題進行的工筆創作,其典型代表作品就是十米長卷巨作《百鴿圖》。

《白鴿圖》,以橫幅手卷形式展開,形象描繪了芭蕉、玉蘭等花卉植被,綠中泛黃的芭蕉葉沉鬱厚重,白中泛紫的玉蘭清麗、淡雅。在對比與互補的色彩反差中,潔白優雅的鴿群漸漸凸顯,呼之欲出,在這一情境中,畫面的寧靜美與鴿群的靈動美相互融合,產生畫外之音。

不得不說,樊萍的《百鴿圖》擺脫了傳統工筆劃平面化的局限,而注重畫面的層次感與視覺過渡,在主次、疏密、開合的把握上抒放而縝密,保留了那種舒緩、安謐的氛圍之美。該繁的地方就精雕細琢,該簡的地方就密密匝匝,在繁簡之中張弛有度,既有宏觀的構建,又有微觀的嚴謹,呈現出畫面的灑脫飄逸,雋永恬淡的意境。

畫家為準備這次畫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喜歡鴿子,迷戀鴿子,我們看到畫家把鴿子那種高貴的潔白演繹成一種真,一種純粹,一種情趣。在這種情趣中有著畫家對時光的雕琢,對生活的執守,對真、善、美的訴求。在更深層次的意義來說,畫家是要用對鴿子的體驗與感悟表達出主題的文化內涵:那種崇尚仁愛和諧、和平自由、以“和”為重的儒學精義所詮釋的文化理念。

縈繞在這樣的審美氛圍中,猶如聆聽一首暢想自然的讚歌,她用詩般的節奏賦予了作品新的意韻。那種如沉醉天籟般的迷夢與遐想,那種留戀往返或眷戀不舍映入眼簾就能流淌出“落盡繁華即是淡泊”的本真與本色。她將一個東方女性畫家的氣質一一盡顯,交匯著古典韻味與當代審美,浪漫而優雅。希望並相信每一個觀者沉浸其中,都能得到心靈的陶醉,美的愉悅,同時,也能感受到來自畫家內心中的那一份努力與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