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生離死別的故事(1)

大陸成功以武力奪台 美國祭出軍事干預 (澳洲前總理陸克文撰)

大陸成功以武力奪台

美國祭出軍事干預

摘自旺報

在此情境下,不論是否受到台獨派的挑釁,習近平都決定要在十年內武統台灣。政治動機包括:二○二四年台灣總統選舉後台灣國內政治的激進轉變;習近平於中共第二十一或二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分別於二○二七年和二○三二年舉行)之前能夠持續鞏固其最高領導人的地位,和/或認為美國國內政治深陷結構式混亂,因此武裝干預的風險很小。

中國對台軍事或準軍事戰術將與中國近期推演模式相似。可能包含以下一項或多項內容:在島上組織叛亂(難以單獨成功,因為台灣民眾對中國普遍抱持負面情緒); 對台灣的民用或軍事基礎建設進行大規模網路攻擊;軍事占領台灣一個或多個離島以此要脅台北;經濟封鎖台灣;對台灣武裝部隊祭出先發制人的遠程攻擊;或是對台進行全面的陸空攻擊。

該場景有幾個前提:美國僅剩表面的軍事回應,而其盟友的軍事回應更是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將祭出一系列常見的貿易、投資和金融制裁,不過中國已經將這些可能性納入考量,並且制定相關的應急計畫以減輕其影響。中國確保其金融體系能夠抵禦屆時美元的疲軟,此外,衰退的美國將無法動員美元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對中國金融體系實施任何懲罰性制裁。

中國領導人曾擔憂此預測會發生在二○二○年的香港,不過並沒有。聯合國將保持沉默,因為中國在安理會和聯合國大會已擁有愈來愈多順從的盟友,其中不乏已開發國家協助鞏固其地位。聯合國將把台灣問題定為中國的內部事務,應交由中國人民決定。以歐盟而言,英國的缺席,以及德法兩國最終對中國─台灣問題的地緣政治矛盾心理,可能會使其保持中立態度。

屆時,美國的地緣戰略地位和國際道德權威將因未能捍衛一個微小卻充滿活力的民主體制而崩潰,更遑論美國和台灣在長達四分之三個世紀以來一直是實質盟友。美國條約盟邦對美國安全保證的可信度將會受損。國際可能會將之視為美國的慕尼黑時刻,如同當初國際於慕尼黑會議目睹英國強權地位的殞落 。

然而,在該場景下,中國將對台灣採取殘酷的軍事占領行動,這是控制一座多山島嶼的必要行為,該島有二千三百多萬人口,擁有先進的技術和武器,且對中共懷有深刻和廣泛的敵意。與中國對台的占領相比,中國對西藏和新疆的暴力措施將顯得平和許多。在二十一世紀剩餘時間中,台灣將成為中國在國際輿論的巨大傷口。不論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擁有何種道德權威,屆時一切將不復存在。國際將退化回「強權即公理」的世界,有效的國際機構淪為夢想,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則破敗不堪。

Taiwan map with sightseeing. Taipei.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Keelung. Miaoli. Fo Guang Shan Buddha museum. Pingtung. White sand. Taitung. Yushan park. Yilan. Moon bridge skyscraper V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