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春—白,不單單是一種顏色
2022/02/03刊
白,不單單是一種顏色,它應該有著屬於它的承載,或者是文脈,或許是時代……
一、《自·在》/26✖️10✖️43cm/白瓷/2016年
創作手記
2012年,偶然看到一本麥積山石窟造像畫冊,第一眼就被震住了,內心的激動言語並無法表達。在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思考,眼前整個德化千篇一律的“何派”造像,多次反問自己內心,我覺得長期沿襲前人風格,已經無法滿足我對於當下審美的想法和對於當下生活的反思,甚至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我的作品風格,所以我開始嘗試汲取南北朝造像的風格並結合我的理解和手法去創作。
作品『自·在』汲取了素有“東方蒙娜麗莎”之稱的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44號窟正壁主佛造像造型特徵,原造像體現的是女性形象,進而創作時把其塑成了一座跏趺座白衣觀音像,左手下垂施與願印,右手上抬施無畏印,並在頭上加上了觀音造像常見的風帽,略去了原造像頭上右水渦紋高肉髻,把結法印的雙手塑造得更修長,更顯纖細柔美,而覆於佛座前的懸裳衣褶,我吸收了何朝宗造像的手法,在處理上有意地進行深淺修整,在變化中追求舒暢自然,層次更分明,把富有裝飾性趣味的線條轉化為輕盈、柔軟的審美觀感,整尊造像從上而下是由簡到繁的過程,與德化白瓷溫潤瑩潔的材質的結合,在視覺上如同一束水柱,自然流淌傾瀉,瞬間給予觀者無上清涼的感受,內心從而平靜下來。
二、《鐵饅頭》/60✖️25✖️10cm/高溫陶/2016年
創作手記
近日,一友人承包了一條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清代龍窯受邀前往,看了之前燒制出來的產品色澤和材質,萌生了這件作品的創作想法,隨手製作了幾件類似法棍麵包形制的泥團,個頭雖不大,卻是有些重量,過了一兩個月,歷時多日的古法燒制,最終出窯,顏色和火痕都難得的自然、均勻,無疑給了我們很大的欣喜,而後又用白瓷支釘法燒制兩隻紅螞蟻,螞蟻觸鬚和腳燒制難度極大,總不如人意,反復製作燒制,天公作美,最終還是成功了……這件作品也開始我通過高溫陶和白瓷等多材質的組合創作,對我而言,意義非凡。
三、《再造他山·十八羅漢組雕》/22✖️22✖️43cm/白瓷➕高溫陶/2017年
創作手記
因為我本人創作對於細節的刻畫雕塑尤為關注,並且沉醉於其中,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創作微塑想法,但由於個中緣由未能如願,直至2016年國家博物館展覽回來,我決定重拾想法著手創作,陸陸續續創作幾件單件羅漢作品後,於2017年萌生創作一組十八羅漢組雕的想法,開始了耗時一年多全身心投入的創作,也算是對二十多年前想法最為實際的答覆吧!
這件作品的創作過程有點像是遞進式的,最早先是有了創作十八羅漢微塑的想法,“盡精微,致廣大”而後又想著如何把十八件羅漢串聯起來,而後聯想到佛教之“須彌山”,又聯想到太湖石甚至更細的“佛窟”形式,大致完成了整件作品的構思,雖然其中也有很多矛盾與否定,比如“須彌山”與羅漢並沒有直接聯繫,但太湖石的想法卻被我保留了下來。處理手法上,十八羅漢全部採用漢白玉瓷泥雕塑實心燒制而成,我盡我最大可能去刻畫細節,大的如骨骼和肌肉,小的如羅漢的牙齒毛髮指甲眼珠法器佛珠,甚至更小的如托塔羅漢手中托的僅有3毫米寶塔的門窗瓦片、笑獅羅漢嬉戲的獅子的門牙虎牙磨牙等,而串聯整體的則是質感和空間形態被解構和重塑的太湖石,四面大切面的處理旨在突出整件作品的力量感和空間關係的轉換,而重塑的太湖石或是錯層或是空洞恰巧與“莫高佛窟”形式異曲同工,採用沙質泥巴古法柴窯燒制,樸拙的質地和自然的火吻也基本達到想要的表達,太湖石滿富中國傳統文人意趣和“莫高窟”于歷史文化的經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取名【再造他山】。
四、《坐看雲起時》/22✖️12✖️6cm/白瓷/2018年
創作手記
該作品為系列作品第一件,延續了之前傳統主題人物塑像,作品表現了梵貌相的“禪宗祖師”達摩像。祖師披覆通肩式袈裟,深目高鼻,濃髯密須,表情肅靜,怡然端坐於流水般的祥雲上,營造一種王維詩句“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的自在之境。
五、《白雲深處有人家》/22✖️12✖️8cm/白瓷/2019年
創作手記
山水意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甚至與傳統文脈一以貫之,自古人有“依山傍水”“靠山吃山”等家園意識始,後文人士大夫或以筆墨或以詩文寄情於它,托物言志,山水意象也超越了其本體語義,由“生存棲居”意識而上升到“因心造境”的生命情狀。此間其廣泛影響了藝術的各個門類,元代“文人畫”的出現便是其顯性代表之一。
但是,今天城市的高速發展,對自然山體亦或山林的改造或是破壞,已阻隔了人與自然本質的交流,由此我們進行了思考和創作。
作品造型上,吸收了“元四家”黃公望代表作《富春山居圖》山體造型,表現了千山疊翠,草木繁盛,泉石共鳴,雲霧繚繞如仙境一般祥和瑞象,亦似雲水悠悠的謠律讚歌。一老者拄杖徐徐而行,深目高鼻,濃髯密須,表情歡悅,怡然漫步於流水般的祥雲上,營造一種“白雲深處有人家”飽含禪機的東方意境
技法上,山體紋理吸收了雜糅了中國山水畫的各類皴法,而作品人物運用了我們最擅長的手法(陶瓷·精雕微塑技法),在僅1釐米的尺寸內盡最大可能把人物五官、毛髮、神情表現出來,雖然難度極大,但卻是自我內心的態度和自我挑戰。
希望通過我們塑造的山水宜居,隨處可棲的詩意環境,作品中的人物亦或是你我的縮影,或與古人對望,或逍遙遊於山水間,表達我們對古人隱逸超然的生活嚮往和不被世俗影響的生活態度,喚起我們對於當下生活、環境的關注和自我內心情感的表達。
六、《水土一方之漁村小雪》/25✖️25✖️15cm/白瓷/2019年
創作手記
“師古人 師造化 師我心”這種承學方式可以說貫穿了中國幾千年來各個藝術門類的發展,在某些方面與中國哲學體系的意識形態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中國藝術皆以“古意”為重,這不單單是對藝術技法的深研與繼承,更是同古人人文精神、生命情狀的對話與交流。
明清時期,隨著城市商業化的繁榮和文人士大夫對“格物致知”靜觀沉思的追求,文人畫家更注重吸收古人的筆墨技法,融入古人的情與神、心與意,通過臨仿的方式體味先賢的“古意”,用筆墨語言實現本身心性轉化。摹古成為文人畫家與古人進行心靈溝通的方式,稱為“仿擬”手法,而這種手法西方到後現代藝術才出現。
古人在諳熟傳統之後,再通過主觀性理解,結合個人之生命體驗、藝術感悟、時代背景等因素綜合地再創作。
我們也嘗試用古人“仿擬”的手法,再結合我們當下的一些想法與思考進行了這件作品的創作。
作品造型上,山體以北宋畫家王詵代表作『漁村小雪圖』局部為藍本,水波紋則借鑒了南宋畫家馬遠所繪『十二水圖之洞庭風細』,表現了冬日小雪初霽漁村山林景色,雪山奇松,溪岸漁艇,湖風習習,波浪如鱗,萬頃碧波,浩渺無際,老者行舟,指點江山,峰迴路轉,步移景易,整體意境蕭索,籠罩在一片空靈、靜寂的氛圍之中。
形式上,採用了方形構成,形成了山水見方的視覺感官,“水土一方 一方水土”異曲同工,故取名『水土一方』系列。
技法上,山體紋理吸收了雜糅了中國山水畫的各類皴法,而作品人物運用了我們最擅長的手法(陶瓷·精雕微塑技法),在僅2.5釐米的尺寸內盡最大可能把人物五官、毛髮、神情表現出來,雖然難度極大,但卻是自我內心的態度和自我挑戰。
希望通過我們塑造的可觀 可遊可居的詩意山水意境,作品中的人物亦或是你我的縮影,亦或是古人畫者,或古今對望,或逍遙遊走,借此穿越時間與空間,古今對話,感受和建構傳統人文精神,反觀自我心靈感受。
七、《對望古今之竹林七賢》/42✖️15✖️28 cm/白瓷➕高溫陶➕不銹鋼/2020年
創作手記
(和往常一樣,我們創作作品完成會寫一點文字,說是給觀者的作品說明呢,貌似沒那麼嚴肅,其實更多的是寫給自己,做做記錄罷了……)
這件作品的大體構思和草圖應該是一年前就設計出來了,依稀記得整件作品的創作思路有點類似於遞進式的過程。從最早對融合場景化創作思考,到選擇“竹林七賢”為表現主題,再到實物創作形式表現和作品材料選擇,其中的辯證取捨也隨之鋪陳開來……
傳統德化瓷塑像一般以單一造像或是若干造像組合表現為主,在作品的敘事性和可讀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由此,我們嘗試把全景式場景化的構成融入創作中,試圖通過佈景造境的手法,以營造可觀可遊可居的場景意境並把作品表現題材更好地呈現。
在作品的整體形式上,我們借鑒了中國傳統器具『屏風』中『插屏』的樣式,在這個有限的體積裡去塑造我們的理解和表達,或是內容,或是時空,中西方的先人們也曾樂此不疲;在中西方繪畫對於空間的表現中,屏風廣泛地運用於中國畫來分隔畫面,而帷幔則成為西方繪畫的另一種選擇,而可分割空間的這種“屏障”可是軟的,可是硬的,甚至在形態上也是多樣的,在印度藝術卷宗《神與王的國度》中,畫作周圍不知是故意為之,或是年久失修侵蝕而形成類似於多層岩層的感覺也有著同樣的效果,這也啟發到我們運用到此次的創作中,如洞壁般的平面分隔了內外,也分隔了時代,形成了我們與古人相互窺探,一種古今的對望,別有洞天的視覺觀感。
而『插屏』的形式運用,一方面巧妙地解決了陶瓷雕塑中竹林的表現手法,平面上陰雕的竹子與立體的竹子,互相輝映,增強了幽深的意境;另一方面整體視覺上構成了“屏中屏”(重屏)多重空間的效果,這也是中西方對於空間表現意識的共通。
在作品的主題表現上,我們營造了竹林幽深,草木茂盛,泉石共鳴,七賢或是撫琴縱歌,或是切磋博弈,或是靜觀其變,或是作揖問候,或是相談甚歡,一派笑傲林泉,自得自在的景象。技法上,我們運用了我們擅長的“精雕微塑”技法,對僅3釐米左右的人物盡最大可能去刻畫,把動態、神情、骨骼、肌肉、毛髮等表現出來,雖然難度極大,但也是對我們的挑戰。
不銹鋼材質的鵝卵石,映射這我們(觀者),也映射著古人,我們試圖通過這一塊小小的石頭,讓我們與古人“共融”於同一畫面中,給予我們相望相及的內心慰藉。
專家學者點評
榮春的作品有意境,經典。有藝術家的個人表達,我覺著已經很完美了。
——李象群 魯迅美術學院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藝術之精妙,在於表現語彙之精確,表現技藝之精湛,表現內容之精深,還在於藝術特性本質之強化。這些,陳榮春都做到了。他的新作微型瓷塑十八羅漢,即為盡顯此特徵之典型例證。他將白瓷塑造的十八羅漢巧妙地裝點在土紅色的“佛窟”上,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營造了深邃、浪漫而美妙的氛圍。不論作品的整體造型,還是羅漢形象細節的具體刻畫,陳榮春都很好地把握和運用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之元素,製作精心,表現美妙,充分彰顯了傳統白瓷工藝的獨特魅力。同時,又展現了當代審美理念下微型瓷塑的嶄新面貌,為我們詮釋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借古開今,再造他山”的創新精神。
——張夫也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世界藝術史研究所所長 藝術史學部主任
陳榮春先生,迎難而上,於陶瓷微塑中大放光明。在本雅明所謂的機械複製時代,榮春先生,令他那可傳遞博愛與大善的微塑藝術,進入千家萬戶,與天地人間同愛善。他的佛像造像,在哲學文化學與語言學轉向的當下語境,於麥積、雲崗、龍門之外,又闢一新天地。在建築師安德魯的後現代語境,他的微塑,以現代智性化成天下人心。在榮春先生的微塑新天地裡,欣賞者可以神遊佛典世界裡亙古不變的人性光輝,也可以在接受美學語境重構他的創造性性的奉獻。正是欣賞者能參與榮春先生的智慧與工巧中寄託的對善與愛的敬意與對人的生命不息的生敬由衷禮贊,所以,欣賞者才能夠與佛的啟迪同行,並在這同行中,讓自我因無我而大放光明。
——付京生 中國國家畫院學術主持
陳榮春的作品承載著德化瓷塑優秀的傳統工藝,精美細緻的塑造手法,傳神優雅的面部造像,吳衣帶風的垂墜衣紋,波濤洶湧的海浪紋飾,靈璧文石的瘦漏透和溝壑交錯。且讓我感受到靜默之美、空寧之美、素雅之境。體現出如宋詞般婉約、安閒、寂靜,如檀香般漫延沁人心脾。讓人們體悟到時空返轉,材質造化,作品流露出悠然之氣息,喚醒內心的對宗教之敬仰,傳遞出德化瓷獨有的質地,尤如自然之潤物細無聲。輕吟漫頌著只屬於東方之氣韻,且氣韻生動,無需言,不可語,恍若間如聆聽“梵音環繞”……
——戴雨享 中國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主任
榮春兄成長在有著深厚藝術土壤的德化,不僅融匯了前人的技法心得,也明晰當前的藝術創作現狀。他的作品,在結合本地造像傳統和廣泛汲取南北朝佛教造像藝術審美基礎上,創作出了一種內斂而儒雅的作品風格。可以看出,他並不滿足於德化傳統造像的既有模式,而是將目光投向更久遠的南北朝造像,將彼時那種濃郁的宗教情節和脫俗的造型樣式巧妙融合到自身的創作之中。在榮春的作品中,溫潤的白瓷,與深厚傳統文化內涵的審美意蘊相融合,為觀者呈現一種內斂、質樸的儒雅氣質。
——黃文智 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副教授
陈荣春 | Chen Rong Chun
創作者簡介
1972年生於福建永春
當代陶瓷藝術家
陶瓷·精雕微塑 課題創立者
作品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法國政府、英國皇室等機構及個人收藏
主要展覽
2021.1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美術館 第五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2020.12 陝西·亮寶樓藝術博物館 美美與共·絲路同行-福建陝西傳統民間工藝交流展
2020.12 廣東·雲峰畫廊,藝海尋珍·中華藝術大展
2019.11 四川·福寶美術館,第六屆中國西部陶藝作品雙年展
2019.10 法國·大都會市政大樓,藝術之旅·中國當代名家藝術展
2019.8 北京·中國美術館,第二屆中國好手藝展
2018.11 福建·環球工藝城,百佛藝術作品展
2018.8 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第四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2018.5 陝西·曲江國際會議中心,守藝長安·百藝千匠進長安交流展
2017.9 安徽·九華山國際會展中心,全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邀請展
2016.7 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三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2015.10 浙江·精英匯藝術中心,合十藝術名家邀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