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佛學之間的關係

蘇軾一生讀過、抄寫過哪些佛教經典?

蘇軾一生讀過、抄寫過哪些佛教經典?

蘇軾撰《書城北放魚》中所述的《金光明經》簡介

2022/01/22 刊

蘇軾作品中佛教影響的痕跡無可置疑,但我們要進一步追問的是:他到底閱讀或瀏覽過哪幾部佛書?他從中得到哪些智慧的啟迪?《金剛經》,這大約是蘇軾所閱讀過的證據最充分的佛經。該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思想,幾乎貫穿於蘇軾一生的書寫之中。

此外,蘇軾有《金剛經跋尾》一文可作直接證據;《維摩經》,維摩詰在家奉佛的居士身份,頗與東坡居士自身的身份定位相契合,該經自然是他的案頭讀物之一,蘇軾有過書寫《維摩經》的記載,更能證明他的熟悉;《楞嚴經》,也是蘇軾偏愛的佛經之一。他一再指出:「《楞嚴》者,房融筆受,其文雅麗,於書生學佛者為宜。」揭示出宋代文人喜歡《楞嚴經》的一般心理;《圓覺經》,也是蘇軾熟悉的佛經,前舉「灰飛煙滅」四字就出自此書。蘇軾《送聖壽寺聰長老偈敘》曰:「佛說作、止、任、滅,是謂四病。」這就是《圓覺經》的說法。其《記佛語》所引的「三千大千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就出自《圓覺》;《華嚴經》,以及《華嚴》系統的《法界觀》。

蘇軾曾作《跋王氏華嚴經解》,批評王安石將《華嚴經》割裂為「佛語」和「菩薩語」的做法。其《書破地獄偈》,偈語見於《華嚴經》。他曾向弟弟借閱過《法界觀》,又稱自己「手香新寫《法界觀》;《法華經》,以及由該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別本單行的《觀音經》,也在蘇軾的閱讀範圍。他有《改觀音經》《書王晉卿所藏蓮華經》等文可以為證;《楞伽經》,這是早期禪宗祖師崇奉的經典,該經唯有一品曰「一切佛語心品」。蘇軾的前輩張方平獲此經,施錢印行,蘇軾為之作《書楞伽經後》,詳論讀該經之必要;《阿彌陀佛經》,淨土信仰的主要文獻,蘇軾母親和妻子都有淨土信仰,自然該經也曾寓目,《阿彌陀佛頌》、《阿彌陀佛贊》可以證明;《金光明經》,蘇軾讀的是北涼曇無讖譯四卷本。幼子蘇過抄寫《金光明經》四卷,為亡母追薦冥福,蘇軾為之作《書金光明經後》,討論了薩埵王子捨身飼虎的故事。

在《書城北放魚》中舉證《金光明經》的流水長者因緣;《四十二章經》,最早的一部漢譯佛典,蘇軾《評韓柳詩》:「佛云:『如人食蜜,中邊皆甜。』」就出自《四十二章經》的比喻。除佛經以外,禪宗典籍《六祖壇經》、《景德傳燈錄》也是蘇軾常備的閱讀書目。分析蘇軾閱讀的佛書,可看出其中既有形而上的義理探討,也有形而下的宗教法事,如放生、念佛、禮懺等等;既有《金剛經》、《楞嚴經》、《圓覺經》、《維摩經》、等啟蒙性質的「四書」,又有《華嚴經》、《法界觀》、《法華經》《楞伽經》、《金光明經》這類進階經典;既有天台宗、華嚴宗探究的義理深邃的經書,又有禪宗、淨土宗依託的簡捷易行的佛典。

內容廣泛,風格多樣,不拘一家一說,這是蘇軾學佛的一個重要特點,這對於他形成融會貫通的思維方式頗有很大幫助。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ppry2jp.html

 

蘇軾書《書城北放魚》

儋耳魚者漁於城南之陂,得鯽二十一尾,求售於東坡居士。坐客皆欣然,欲買放之。乃以木盎養魚,舁至城北淪江之陰,吳氏之居,浣沙石之下放之。時吳氏館客陳宗道,為舉《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因緣說法念佛,以度是魚。曰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南無寶勝如來。爾時宗道說法念佛已,其魚皆隨波赴古,眾會觀喜,作禮而退。會者六人,吳氏之老劉某,南海符某,儋耳何旻,潮陽王介石,溫陵王懿、許琦;舁者二人,吉童、奴九。元符二年三月丙寅書。【註】紹聖年間,蘇軾撰於海南儋州。

 

 

金光明經簡述(星雲大師全集)

《金光明經》,四卷十九品,北涼曇無讖(三八五~四三三)譯。師中印度人,初習小乘教法,兼習五明,講說精辯,應答善巧。後遇白頭禪師,得樹皮《大般涅槃經》,自感慚愧,改學大乘。又以善咒術,為王所重,時人稱為「大咒師」。後攜《大般涅槃經》前分五品、《菩薩戒經》、《菩薩戒本》等入罽賓、龜茲,然此二地多學小乘,遂東經鄯善,至敦煌。

北涼玄始元年(四一二),河西王沮渠蒙遜迎師入姑臧(今甘肅武威一帶),於此完成《涅槃經》的翻譯。其間並應慧嵩、道朗之請,先後譯出《方等大集經》二十九卷、《金光明經》四卷、《悲華經》十卷、《菩薩地持經》八卷、《菩薩戒本》一卷等,凡六十餘萬言。時北魏太武帝聞師長於方術,遣使迎請,蒙遜恐師之多術為魏所用,遂於師西歸欲更求《涅槃經》後分途中,派遣刺客害之。世壽四十九。

「金光明」,智者大師以之譬喻三德、三寶、三大乘、三菩提、三佛性、三識、三涅槃、三身、三般若、三道等十種三法。吉藏大師以之表三種三法,即三身佛果、涅槃三德、三種佛性。金體真實,譬法身佛;光用能照,譬應身佛;明能遍益,猶如化身。以上是以「金光明」表三身佛果。次以金體四義譬法身四德:色無變如常,體無染如淨,轉作無礙如我,令人富貴如樂;光有二義,能照能除如般若;明亦有二義,無闇廣遠如解脫,總無眾患。以上譬三德。次以金體本有,如道前正因;光用始有,如道內了因;明是無闇,如道後至果。以上表三種佛性。

本經與《法華經》、《仁王經》同為鎮護國家的三部經,謂誦讀此經,國家可獲得四天王的守護。其重點在〈壽量品〉以下的四品,〈壽量品〉是記敘王舍城的信相菩薩懷疑佛陀的壽命僅有八十歲,時四方四佛即現身說明佛壽命的長遠。〈懺悔品〉、〈讚歎品〉則說金鼓光明的教法、金光明懺法的功德。此後諸品則敘說四天王鎮護國家及現世利益的信仰。西域諸國對四天王的崇拜,以及我國金光明懺法的流行,都是因為信仰本經所致。

本經各品大意略述如下:

1.序品:以偈頌說明此經是諸經之王,並宣說懺悔等法所生功德,能淨除諸業障,得護世四王等衛護。

2.壽量品:由王舍城信相菩薩對佛壽命僅八十之疑惑,透過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相佛、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微妙聲佛,闡說佛陀的壽命是無量無邊,不可計算,而使眾生發大菩提心。

3.懺悔品:由信相菩薩夜夢婆羅門枹擊金鼓,而演說金鼓光明的教法、懺悔方法及功德。

4.讚歎品:以偈頌說明信相菩薩前世為金龍尊王時,常禮敬讚歎三世諸佛的佛身微妙,並發願於未來世常聞懺悔之法,修行六度,濟拔眾生,以此果報,當來之世,值釋迦佛,得受記別。

5.空品:以偈頌宣說空義,令眾生勿著緣生諸法,當求如來真實法身。

6.四天王品、7.大辯天神品、8.功德天品、9.堅牢地神品、10.散脂鬼神品:此五品主要說明天王護國、除災、諸天神增益辯才、智慧才藝、福德富榮及鬼神守護等,誦持流通本經的各種現世利益。

11.正論品:說示力尊相王的治世正論。即若行惡法,不修善事,疾疫惡病,集其國土,不久國敗。正法治世,諸天擁護,風雨隨時,無諸災禍,國土豐實,安樂熾盛。

12.善集品:敘述寶冥比丘(阿閦佛前世)為善集聖王(釋迦文佛前世)敷揚宣說《金光明經》,王聞正法,以滿四天下無量珍寶供養,又因聞此經,一稱善哉,以此善根,業因緣故,得百福莊嚴,成就菩提。

13.鬼神品:宣說凡欲供養三世諸佛及欲得知諸佛甚深行處者,應當正念不亂,至心聽受本經。

14.授記品:敘述佛陀為信相菩薩及其二子銀相、銀光授記;又為十千天子授記,並述其因緣。

15.除病品、16.流水長者子品:敘說佛陀的本生,即流水長者子,療治眾生病苦,並濟度池水中十千魚的故事。

17.捨身品:敘說禮塔往昔因緣,即佛陀的本生摩訶薩埵王子捨身飼虎的故事。

18.讚佛品:以偈讚歎佛陀的種種深妙清淨希有功德。

19.囑累品:敘說佛陀將本經付囑諸大菩薩及天王龍王等,並令擁護受持讀誦此經典者。

智者大師將本經判立為五時教中的第三時教,攝於方等部;吉藏大師則將之攝於究竟大乘菩薩藏,屬於頓教。

本經譯本有五種:

1.《金光明經》,四卷,北涼‧曇無讖譯。今收錄於《高麗藏》第四十冊、《嘉興藏》第一冊、《龍藏》第三十一冊、《卍正藏》第十五冊、《大正藏》第十六冊、《佛光大藏經‧法華藏》。

2.《金光明帝王經》,七卷(或六卷),陳‧真諦譯。

3.《金光明經更廣壽量大辯陀羅尼經》,五卷,北周‧耶舍崛多(一說闍那崛多)譯。

4.《合部金光明經》,八卷,隋‧寶貴等糅編。

5.《金光明最勝王經》(略稱《最勝王經》),十卷,唐‧義淨譯。

其中2.、3.譯本,於諸藏中,除《聖語藏》存有真諦譯的《金光明經‧序》及第一卷外,餘皆不傳。此外亦有日譯本與梵本的刊行。又本經的註疏較重要者有:

1.金光明經玄義   二卷  隋‧智顗說、灌頂錄

2.金光明經文句   六卷  隋‧智顗說、灌頂錄

3.金光明經疏    一卷  隋‧吉藏撰

4.金光明經照解   二卷  宋‧宗曉述

又真諦亦曾作《金光明經疏》,闡釋其義,惜此註疏本今已不存,惟於智顗所撰《金光明經玄義》及《金光明經文句》,仍可見引用真諦之說。此外,其他譯本的注疏有:

1.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十卷  唐‧慧沼撰

2.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十卷  日本‧願曉等集

3.金光明最勝王經註釋十卷  日本‧明一集

今老儋州(中和鎮) 城北淪江現況

蘇軾書《石鐘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