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張充和的字—秀外慧中
李常生整理 2022/05/08
張充和 1914年生於上海,祖籍合肥,蘇州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女。出身官宦之家,只是到她這一輩已家道中落。她有三個姐姐和六個弟弟,丈夫是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HansH.Frankei1916年-2004年)。在父親的影響下,四姐妹個個蘭心蕙質、才華橫溢,公數充和為最。弟弟們多是出自北大、清華的學者、藝術家。張充和在1949年隨夫君赴美後,50多年來,在哈佛、耶魯等20多所大學執教,傳授書法和昆曲,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她是民國時代重慶、昆明著名的“張家四姐妹”之一,集聰慧、秀美、才識於一身,是陳寅恪、金岳霖、胡適之、張大千、沈尹默、章士釗、卞之琳等等一代宗師的同時代好友兼詩友。她在書法、昆曲、詩詞方面的造詣,早在三十年代就曾在北大開班講授,享譽一時。她的書法各體皆備,一筆娟秀端凝的小楷,結體沉熟,骨力深蘊,尤為世人所重,被譽為“當代小楷第一人”。
對張充和的才學,梁實秋說她“多才多藝”;沈尹默說她的書法是“明人學晉人字”;波士頓大學白謙慎教授說:“她的書法,一如其為人與修養,清淡之中,還有一種高雅氣質。而這種氣質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少了。”中國書協副主席歐陽中石認為:“她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書家,而是一位學者。無論字、畫、詩以及昆曲,都是上乘,很難得。她一貫保持原有的風範,格調極高。像昆曲,她唱的都是真正的、沒有改動過的。書法上的行書、章草非常精到,尤其章草極雅,在那個時代已是佼佼者。”
張充和的書法的確好,結體沉熟,骨力深蘊,筆筆穩貼,字字生姿,清淡之中流溢高雅氣質。人們贊她是“當代小楷第一人”。又有人說,看了張充和那娟秀端凝的字,始知自己從未紮好書法根基。
那時候,顏真卿《顏勤禮碑》剛出土,她把新拓的拓片一條條剪出來做成字帖臨寫。後來,張充和每過幾年都要臨一次《顏勤禮碑》,直至暮年。
抗日戰爭爆發後,張充和流落重慶,在重慶她結識了書法家沈尹默,並拜沈為師。
沈尹默是個有趣的老師。他對張充和說:“我只教你方法,但你不要學我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