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趙孟頫書《蘇軾西湖詩卷》
李常生資料整理 2021/11/07
創作時間:元仁宗延祐七年(1320)本幅:33.8×133.8公分。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釋文:夜泛西湖。 新月生魄迹未安。纔破五六漸盤 桓。今夜吐豔如半璧。游人得向 三更看。 三更向闌月漸垂。欲落未落景 特奇。明朝人事誰料得。看到蒼 龍西起時。 蒼龍已起斗牛橫。東方芒角昇 長庚。漁人收筒及未曉。舡過惟 有菰蒲聲。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 香。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 黑看湖光。 湖光非鬼亦非仙。風恬浪靜光 滿川。須臾兩兩入寺去。就視不 見空茫然。 湖上初晴後雨。 朝曦迎客豔重岡。晚雨留人入 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 屬水仙王。湖上有水仙王廟。 水光瀲灩晴方。山色空濛雨亦 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 捴相宜。好。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來兩縣令先在。 城頭月落尚啼烏。烏榜紅舷 早滿湖。鼓吹未容迎五馬。水雲 先已颺雙鳧。映山黃帽螭頭 舫。夾道青烟鵲尾爐。老病 逢春只思睡。獨求僧榻寄 須臾。 延祐七年秋。與明遠遊西湖諸名剎。見 東坡數作。併錄一過。子昂。
沈度題跋:右趙文敏書坡仙西湖詩一卷。筆力遒勁。姿態橫溢。正中年妙境之書。不可不寶。雲間沈度跋。
彭年題跋:余閱文敏書多矣。每謂其微傷習氣。獨此卷古致錯落。深得二王遺法。想其錄坡翁詩。尤為用意耳。昌穀持示。聊書數語于後。沛彭年識于雲臥閣。
【註】上文摘自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
趙孟頫乃宋室之後。
趙孟頫於宋理宗寶祐二年九月十日(1254年10月20日)生於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為宋太祖之子秦王趙德芳之後。其五世祖為宋孝宗的父親、秀安僖王趙子偁、四世祖為崇王趙伯圭,因孝宗賜趙伯圭宅第於湖州,故而他的後代子孫成為湖州人。趙孟頫的曾祖趙師垂,祖父趙希戭,父親趙與訔,亦皆仕於南宋,官銜頗高。嫡母李氏,生母丘氏。祖父早死無子,由祖母收他為後。趙孟頫為趙與訔第七子。他十一歲時,父親去世,由生母督學。
趙孟頫自幼聰敏,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寫字運筆如風。十四歲時,趙孟頫因其家世代為官亦入補官爵,並通過吏部選拔官員的考試,調任真州司戶參軍。
南宋滅亡後,趙孟頫一度蟄居在家。丘氏說:「聖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你不多讀書,如何超乎常人?」他因而愈加努力,拜老儒敖繼公研習經義,學業日進,聲名卓著。吏部尚書夾谷之奇舉薦趙孟頫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但他辭不赴任。
宋室之後
趙孟頫(fǔ)于宋理宗寶祐二年九月十日(1254年10月20日)生於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 [1] 為宋太祖之子秦王趙德芳之後。其五世祖為宋孝宗的父親、秀安僖王趙子偁、四世祖為崇王趙伯圭,因孝宗賜趙伯圭宅第于湖州,故而他的後代子孫成為湖州人。趙孟頫的曾祖趙師垂,祖父趙希戭,父親趙與訔,亦皆仕於南宋,官銜頗高。嫡母李氏,生母丘氏。祖父早死無子,由祖母收他為後。趙孟頫為趙與訔第七子。他十一歲時,父親去世,由生母督學。
趙孟頫自幼聰敏,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寫字運筆如風。十四歲時,趙孟頫因其家世代為官亦入補官爵,並通過吏部選拔官員的考試,調任真州司戶參軍。
南宋滅亡後,趙孟頫一度蟄居在家。丘氏說:「聖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你不多讀書,如何超乎常人?」他因而愈加努力,拜老儒敖繼公研習經義,學業日進,聲名卓著。吏部尚書夾谷之奇舉薦趙孟頫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但他辭不赴任。
元朝重用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詔搜訪隱居于江南的宋代遺臣,得二十餘人,趙孟頫名列其首,並單獨被引見入宮,覲見元世祖忽必烈。世祖見趙孟頫才氣豪邁,神采煥發,如同神仙中人,非常高興,讓他位坐尚書左丞葉李之上。當時朝廷剛剛設立尚書省,命趙孟頫起草詔書,頒佈天下。世祖看了詔書後稱讚道:「說出了朕心中所要說的話。」朝廷召集百官於刑部,商討制定刑法。眾人認為凡貪贓滿至元寶鈔二百貫者,都應論死罪。趙孟頫則認為處罰太重,因為鈔法創立後的幾十年內,已大幅度貶值,用貶值的寶鈔來決定人的生死,不足採取。有人見他年少,又是來自南方,不瞭解元朝國情,指責他反對以寶鈔來定罪,是想阻礙寶鈔的流行。趙孟頫也理直氣壯地反駁,指出:「刑法是關係到人命的生死,必須分別輕重。我奉詔參與商議,不敢不言。你不講道理,企圖以勢壓人,這是不行的!」那人被說得啞口無言。世祖打算重用趙孟頫,但遭到了一些人的阻止。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六月,世祖授趙孟頫為兵部郎中。兵部總管全國驛站,當時來往使臣的飲食費用比過去增加了幾十倍,當地官府無力供給,只有強取於民,百姓不勝騷擾,請中書省以增加鈔幣來解決。但當時至元鈔不能通行,朝廷派尚書劉宣與趙孟頫一同至江南查辦行省丞相貫徹執行鈔法不力之罪,左右司官及諸路官均遭鞭打,然而趙孟頫卻不打一人。回京後,丞相桑哥對他的這種寬容大加譴責。
當時,大臣王虎臣揭發平江路總管趙全的違法事實,朝廷命王虎臣去查處。葉李堅持奏請不可派王虎臣,世祖不聽。趙孟頫進言說:「趙全違法確實應該問罪,但王虎臣以前在平江也常常強買民田,縱令下屬臣僚奸詐營利。趙全曾多次與他爭鬥,王虎臣懷恨在心。如今派王虎臣去,他必然陷害趙全;縱然查出趙全不法事實,人們也不能不有所懷疑。」世祖這才明白過來,改派他人去處理。世祖知道趙孟頫家境素來清貧,曾賜他鈔五十錠。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趙孟頫升任集賢直學士。同年,發生地震,北京尤其劇烈,死傷數十萬人,世祖為之憂心如焚。世祖親駐龍虎台,派集賢大學士阿剌渾撒裡回京,召集集賢、翰林兩院官會議,詢問此次天災發生的原因及消災的辦法。但這些官員畏懼桑哥的權勢,不敢說實話,只是泛引《經》《傳》及五行災異的話,以修人事、應天變來回答,不敢觸及時政。在此前,桑哥遣忻都及王濟清理全國錢糧,大加搜括,已徵入數百萬,未徵者還有數千萬,弄得民不聊生,百姓有自殺的情況。逃入山林的人,官府發兵追捕,無人敢來勸阻。趙孟頫與阿剌渾撒裡非常友好,勸他去奏請世祖大赦天下,免除賦稅,這樣就可能消弭天災。阿剌渾撒裡按照趙孟頫的意見向世祖奏稟,並得到世祖的允許。詔書已經草擬完,桑哥大怒,說這不是皇帝的旨意。趙孟頫挺身而出,對桑哥說:「百姓死亡已盡,那些未徵上來的錢糧到哪裡去徵?若不及時免除,以後若有人將此未徵之數千萬錢糧作為損失而歸咎於尚書省,這豈不深深連累了丞相?」桑哥明白其利害,同意全部免除賦稅,百姓因而得救。
世祖曾向趙孟頫詢問葉李與留夢炎的優劣(二人均為降元的宋臣)。趙孟頫說:「留夢炎是臣父親的摯友,為人莊重厚道,很自信,多謀能斷,有大臣之才。葉李所讀的書我都讀過,他所知所能的事,臣都能知能辦。」世祖說:「你是認為留夢炎比葉李要賢嗎?但是,留夢炎在宋朝為狀元,位至丞相,而在賈似道欺上誤國之時,卻對賈似道阿諛順從。葉李當時雖為平民,卻敢於上書朝廷,斥責賈似道,顯然賢於留夢炎。你因為留夢炎是你父親的摯友,不敢非議,可賦詩以規勸他。」趙孟頫便賦詩一首,其中有「往事已非那可說,且將忠直報皇元」的話,世祖看後大加讚賞。趙孟頫退朝後對奉御徹里說:「陛下在談論賈似道誤國時,責備留夢炎當時不敢指責。如今,桑哥的罪惡甚於似道,而我等不加指責,將來如何能推卸責任?但我畢竟不是陛下親信之臣,說話陛下必不聽從。侍臣中讀書知理、慷慨有氣節而又為陛下所親信的人中,沒有能超過你的。捐出自己生命而為百姓除害,是仁者之事,希望你能這樣!」徹里果然向世祖揭發桑哥的罪惡。世祖大怒,命衛士將他掌嘴,徹里口鼻血湧,倒在地上。再問,徹里還是斥責桑哥罪行,大臣也相繼指責桑哥,世祖便將桑哥按罪誅殺,並廢除尚書省,凡有罪的大臣也統統罷官。
世祖有意讓趙孟頫參與中書省政事,趙孟頫堅持不肯。他認為久在君王身邊,必受人嫉妒,故極力請求到外地任職。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趙孟頫外出任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當地有個叫元掀兒的人,在鹽場服役,因不勝艱苦而逃走。他的父親誣告是同服勞役的人將掀兒殺害。趙孟頫懷疑其中有冤情,不立即判決。一個月後,掀兒自己回歸鹽場。郡中人都稱讚趙孟頫料事如神。僉廉訪司事韋哈刺哈孫,性情暴虐,因趙孟頫不順他的意,藉口中傷他;恰逢朝廷要修《世祖實錄》,召趙孟頫還京,這才無事。其後,趙孟頫被改授為汾州知州,還未成行,朝廷又令他書寫金字《藏經》。
大德三年 (1299年)八月,趙孟頫任集賢直學士、江浙等處儒學提舉。
至大二年(1309年),在杭州十年官江浙儒學提舉任期已滿,趙孟頫被改授為中順大夫、揚州路泰州尹兼勸農事,尚未赴任,為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即後來的元仁宗)遣使所召。
【註】上文摘自百度百科。
右下圖為:趙孟頫行書右軍四事(局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