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家繪畫

明唐寅《採蓮圖》等

明唐寅《採蓮圖》等

李常生資料整理  2021/11/04

採蓮圖

唐寅(1470-1523),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江蘇吳縣人。書畫詩文才氣過人,是明代中期蘇州地區極具知名度的文人兼職業畫家。

本幅描繪夏日清晨,朝霧未散的蓮池與穿梭其間的扁舟仕女。全畫墨色恬淡,景物造型簡約,隨處可見用筆的精到,如蓮葉的盛衰枯榮、柳枝的輕盈柔美。簽款顯示為唐寅五十一歲之作,與盛年畫風面貌不同。

【註】以上資料摘自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吳中四才子之一。在畫史上又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或「吳門四家」。

唐寅出生於世商家庭,有一弟一妹,父親唐廣德,經營一家唐記酒店。唐寅作品以山水畫、人物畫聞名於世,其創作的多幅春宮圖也為他個人添加了「風流才子」的名聲。民間有很多關於唐伯虎的傳說,最為人熟悉的《唐伯虎點秋香》曾多次被改編成戲劇,以及拍成電視劇及電影,也宣傳、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間的形象。

生平

唐寅於明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生於蘇州府吳趨里 ,父唐廣德,母丘氏。[1]父為在蘇州吳趨里開設食肆,家境只能算是小康。據唐寅寫給文徵明的信上說他自己年輕的時候:「居身屠酤,鼓刀滌血。」又說:「參雜輿隸屠販之中。」唐寅有一妹一弟,弟名申,字子重,根據考證,可能與唐寅差七歲[來源請求]。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十六歲的他經初等考試後後即成為生員,但對求取功名一事並不熱衷。弘治元年(1488年)娶妻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弘治七年(1494年),父親、妻子相繼在年底病逝。隔年年初母親、妹妹又相繼撒手。一下子痛失四位親人,只剩下他與他的弟弟互相依持。

三年守喪之後,也許是受到祝允明的勸慰,他才認真讀了一年書,參加弘治十一年(1498年)年應天府(南京)鄉試,得第一名解元。因此在唐寅許多畫作中,可以見到「南京解元」的印章。此時唐寅聲名大噪,當年的南京的主考官梁儲看了唐寅的文章,不禁說道:「士固有若是奇者耶?解元在是矣!」對唐寅才氣洋溢的行文相當稱讚,並引介給隔年會試主考官程敏政。而且在此之前,唐寅已經認識吳地大儒文林(文徵明父)、王鏊、倪岳、吳寬等人,在文壇上相當受到大家的看重。

隔年會試,唐寅與徐經(徐霞客高祖父)一同赴考。二月底,華㫤突然參奏,稱程敏政事先洩題給徐經、唐寅,要求暫緩放榜。明孝宗即要求當時一同的會試官李東陽覆查,李東陽回報稱程所挑中的試卷當中,沒有徐唐二人的卷子,華㫤即因有誣告之嫌,送錦衣衛鎮撫司查問。當時程敏政、徐經、唐寅都已經在獄中。

後工科都給事中林廷玉替華㫤辯解,說:「昶雖言不當,不為身家計也。今所劾之官,晏然如故,而身先就獄。後若有事,誰復肯為言者?」兩邊各執一詞。也許孝宗對此感到厭煩,遂命「三法司及錦衣衛廷鞫之」。徐經也許害怕遭刑求,竟稱「敏政嘗受其金幣」,後又遭拷問,才坦承是誣指。然而仍將程敏政、徐經、唐寅三人治罪,程為「臨財苟得,有玷文衡」,要他致仕。徐經、唐寅則是「夤緣求進」之罪折抵贖金,後被派發浙江充吏役,唐寅堅辭不就。

唐寅從此絕意仕途,後漫遊華中、江南諸山。弘治十八年(1505年),謀求建桃花庵別業,作《王氏澤福祠堂記》。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莊簡廢園址上築室桃花塢,創作大量優秀作品,其人物畫多描寫古今仕女生活和歷史故事。唐寅的畫作中有一印刻「江南第一風流才子」,雖然歷代對此作品之真偽也頗多爭議,但此名遂為後世流傳,稱之為「風流才子」、「風流畫家」等。

正德九年(1514年)於江西南昌,任寧王朱宸濠幕賓,唐寅在幕府,發現寧王謀圖造反,於是飲酒狎妓、裝瘋裸奔,逼得寧王放他回蘇州。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去世,葬在桃花塢北,身後僅遺一女,嫁王寵之子。唐寅弟唐申以子唐紹宗(字兆民)過繼予唐寅。

創作

據稱唐寅作畫時間甚早,而且無師自通。吳一鵬在《貞壽圖卷》上提款:「歲丙午,子畏年止十七,而山石樹枝如篆籀,人物衣褶如鐵絲。少詣如是,豈非天授!」早年唐寅可能也跟文徵明一樣,向沈周學畫。如王穉登在《吳郡丹青志》中的《沈周先生傳》裡寫:「一時名士,如唐寅文壁(徵明)之流,咸出龍門,往往致於風雲之表。」但如今所看到唐寅的畫作中,有沈周影響的風格很少,可能早年作品亦多不存,所以難以知道。

唐寅較為人所理解的,是拜畫家周臣為師。研究認為他也許是在洩題案之後,才開始向周臣請益。由於周臣的畫風遠摹南宋畫家李唐、劉松年,所以唐寅的作品也多被人認為有李劉風格。美術史對唐寅山水畫的討論中有周臣代筆的問題,目前仍沒有比較清晰的理解。唐寅的作品以山水畫、人物畫出名,亦有花鳥竹石的作品存世。一般而言,都將唐寅的繪畫風格分做三期,但由於許多有紀年的作品多集中在唐寅的晚年,早年的風格分期便有許多爭議。唐寅書法亦好,早年的書風比較靠近顏真卿,後來比較接近李邕、趙孟頫。

自明末以來,在討論唐寅作品,均把他分到吳派,並與沈周、文徵明、仇英等畫家並稱「吳門四家」,或稱「明四大家」。但唐寅的畫風與沈周、文徵明並不相同,而嚴格來說,也不能將唐寅的風格逕歸為吳派。因為相較於一般吳派多追隨元四大家的畫風,唐寅作品裡元四家的影響相當的少,反而有比較多南宋院畫家的影子。但多數的人,都稱唐寅是揉合「南」、「北」的重要畫家。

詩作

唐寅詩風相當特別,據說他早年曾下過苦工在鑽研《昭明文選》,因此早年作品多很工整妍麗,很接近六朝清淡的氣息。被誣洩題案以後的詩作,多有感自己的處境,寫起來情意真摯,自然流露,雖然在字句上不見得推敲的很精鍊,但可以感覺到唐寅信手拈來的才氣。

他的詩作,有《百忍歌》、《上吳天官書》、《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閒中歌》等。

畫作

山水畫

《山路松聲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江南農事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雙松飛瀑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金閶別意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函關雪霽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西洲話舊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洞庭黃茅渚圖》,上海博物館藏

《抱琴歸去圖》,香港藝術館藏

《桃花庵》,香港藝術館藏

《山水八段捲》,大都會博物館藏

《夢仙草堂圖》,佛利爾美術館藏

《狂風驟雨圖》,京都國立博物館藏

人物畫

《班姬團扇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蜀宮伎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嫦娥圖》,大都會博物館藏

《李端端乞詩圖》,南京博物院藏

《仿唐人仕女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陶榖贈詞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花鳥畫

《枯槎鸜鵒圖》

民間傳說及文學中的唐寅

唐寅娶的並非秋香,亦無所謂「點秋香」的軼事。根據考證,唐寅一生共有三位妻子,十九歲時娶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但在他大約廿四歲的時候病逝。後來可能又有娶一女,但碰到科舉弊案的牽累而遭去。後娶沈氏,或名「九娘」,一傳十、十傳百之下變成唐伯虎娶了九個妻妾。

而秋香根本不是華府的俏婢女,而是南京一名頗有名氣的青樓妓女,命途坎坷。然而明末文學大家馮夢龍所著小說《警世通言》中第二十六卷《唐解元一笑姻緣》說及唐寅曾為街上婢女對其一笑,而追隨至一大戶人家倭身為僕,後來被發現,將婢女賜予唐寅,該婢女就名秋香。

正德九年(1514年)於江西南昌,任寧王朱宸濠幕賓,唐寅在幕府,發現寧王謀圖造反,於是飲酒狎妓、裝瘋裸奔,逼得寧王放他回蘇州;[3]名劇《唐伯虎點秋香》就是以其離開寧王的這段歷史為背景,所創作的虛構故事。

【註】上述資料摘自維基百科。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祖是前涼陵江將軍唐輝,這也直接影響到了唐寅,書畫題名常用“晉昌唐寅”落款。先祖唐儉跟隨李淵起兵,受封“莒國公”,所以唐寅也自稱“魯國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車駕主事,死於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後代子孫多散佈在蘇州吳縣白下、橋里間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這一帶,其父唐廣德經營一家小酒館。

成化时期

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寅出生于蘇州府吳縣吳趨里,父親唐廣德,母親丘氏。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誌銘》: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

成化十二年(1475年),唐寅的弟弟唐申出生。

成化十八年(1482年),唐寅結識祝允明。

成化二十年(1484年),唐寅結識文徵明,並得到其父太僕文林的欣賞。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寅以第一名補蘇州府府學附生。唐寅結識好友張靈。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誌銘》:童髫中科第一,四海驚稱之。張靈,字夢晉。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唐寅、祝允明、羅圯、白鉞、塗瑞與劉機在沈石田所繪的《壑舟園》圖上題詩。注:壑舟園為王鏊之從兄王盤的別業。

弘治时期

弘治元年(1488年),唐寅與徐廷瑞的次女徐氏成婚。

弘治三年(1490年),唐寅作《對竹圖》。

弘治四年(1491年),唐寅兒時的好友劉秀才病逝,作墓誌銘。注:劉秀才名劉嘉德,字協中,年長唐寅兩歲。

弘治六年(1493年),唐寅為沈隱君寫墓碣文。注:沈隱君名沈誠,字希明,號隱君,姑蘇長洲人,死於弘治六年五月,年七十,開館售業為生,是唐寅的蒙師。

弘治七年(1494年),唐寅的父親去世,而母親、妻子、兒子、妹妹亦在這一兩年內相繼離世,家境逐漸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下潛心讀書準備科考。

弘治八年(1495年),唐寅為許天錫之妻高氏作墓誌銘。唐寅年二十六歲,已有白髮,故寫《白髮詩》,文林作詩唱和。唐寅畫《桂香亭圖》。注:文林時年五十歲。

弘治九年(1496年),唐寅作《中州覽勝序》。

弘治十年(1497年),唐寅參加錄科考試期間與好友張靈宿妓喝酒,放浪形骸。提學禦史方志十分厭惡這種行徑,唐寅在錄科考試中名落孫山。後來蘇州知府曹鳳愛惜人才,蘇州的名士文徵明的父親文林、沈周、吳寬等為唐寅求情,方志才同意“補遺”讓其參加鄉試。注:方志,字信之,成化二十三年進士。

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寅參加鄉試時,受主考官梁儲的欣賞,唐寅中應天府鄉試第一。在唐寅的《領解元後謝主司》一詩之中寫道:壯心未肯逐樵漁,秦運鹹思備掃除。劍責百金方折閱,玉遭三黜忽沽諸。紅綾敢望明年餅,黃絹深慚此日書。三策舉場非古賦,上天何以得吹噓。唐寅作《送文溫州序》和《金粉福地賦》。但唐寅中舉後並沒有收斂,變本加厲的流連歡場。他的朋友紛紛規勸,祝允明對唐寅說:“夫謂千里馬,必朝秦暮楚,果見其跡耳。非謂表露骨相,令識者苟以千里目,而終未嘗一長驅,駭觀於千里之人,令慕服讚譽,不容為異詞也。”其意:是千里馬不是看表面,還要看他的品質,一時的得意千萬別太張狂。文徵明寫信給唐寅:我父親說”子畏之才宜發解,然其人輕浮,恐終無成;吾兒他日遠到,非所及也。”意思就是:唐寅呀,我父親說你有才情,但為人輕浮,恐怕一事無成。但唐寅並沒有把朋友的規勸放在心上,他回信正是那篇《與文徵明書》,信中的意思是:我生來就是如此,你看我不順眼,那就別和我交朋友。態度十分囂張,言辭尖刻,對文徵明的勸告不但不領情,還要與文徵明斷決關係。

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寅與江陰徐經入京參加會試,因牽連徐經科場案下獄,後被罷黜為吏。

弘治十三年(1500年),唐寅被黜為浙藩小吏,個人深以為恥堅決不去就職。唐寅歸家後夫妻失和,休妻。

弘治十四年(1501年),唐寅失意之餘遠遊閩、浙、贛、湘等地。

弘治十五年(1502年),唐寅遊歷歸家後得病,醫療很久才見好。

弘治十六年(1503年),唐寅與弟弟唐申分家。

弘治十七年(1504年),唐寅靠賣文畫為生,縱情於酒色當中來自娛。

弘治十八年(1505年),唐寅謀求建桃花庵別業,作《王氏澤福祠堂記》。唐寅作《答文徵明書》,由書中意思可見唐寅與文徵明二人關係失和。

正德時期

正德元年(1506年),唐寅為老師王鏊繪《出山圖卷》。

正德二年(1507年),唐寅築桃花庵別業及夢墨亭。

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唐寅的侄兒唐長民夭折,年僅十二歲。八月,送別戴昭,作有垂虹詩與圖畫。注:戴昭,早年跟隨唐寅學習《詩》,後改隨薛世奇治《易》,正德年間任浙江紹興府儒學訓導。

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四十歲,作《自壽詩》和圖畫。唐寅作詩贈蘇州府儒學教授朱泰。唐寅作《野望憫言圖》,並為陳賾的畫題款。

正德五年(1510年),唐寅為張獻翼的祖父繪《寶鶴圖》。

正德七年(1512年),唐寅繪《女兒嬌水墨牡丹圖》。

正德八年(1513年),唐寅寫信給文徵明,兩人捐棄前嫌。唐寅為時任吳縣知縣何炌繪圖畫。

正德九年(1514年),唐寅寫有《許旌陽鐵柱記》和《荷蓮橋記》。同年秋,唐寅應寧王朱宸濠之聘。

正德十年(1515年),三月,唐寅裝瘋被寧王放還。同年唐寅繪《梅枝圖》。

正德十一年(1516年),唐寅為吳縣知縣李經書畫,寫有《長洲高明府過訪詩》,送徐朝諮歸鄉作《金華序》,為吳德潤夫婦寫墓誌銘。

正德十二年(1517年),唐寅為吳縣知縣李經作詩。十一月望日,唐寅夜宿廣福寺(又名光福寺),並留有詩篇。

正德十三年(1518年),唐寅夜晚作夢,夢醒作《記夢詩》。唐寅與孫思和繪《丹陽景圖》。唐寅為岳母吳孺人作墓誌銘。

正德十四年(1519年),唐寅的老師王鏊七十歲,作《七十壽序》與《壽王少傅》七言律詩。唐寫與沈徵德和顧華玉在禪寺飲酒作詩,有《五十言懷詩》。唐寅為華雲繪《山靜日長圖》。

正德十五年(1520年),唐寅有《落花圖詠》。

正德十六年(1521年),唐寅繪《松濤雲影圖》,仿郭河陽的山水手卷。

嘉靖時期

嘉靖元年(1522年),唐寅送別離任的吳縣知縣劉輔,作《別劉伯畊》。又作有《元旦詩》。

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自書《詩翰冊》。十二月二日,唐寅病逝。

【註】上述資料摘自百度百科。

看泉聽風圖

山路松聲圖

陶穀贈詞圖(局部)

王蜀宮伎圖

唐寅畫作01

唐寅畫作02

陶穀贈詞圖(局部)

唐寅畫作03

唐寅畫作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