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亮專區

山•月 ║ 劉長亮

山·月 ║ 劉長亮

劉長亮|Liu Chngliang

 

2020 韓國牧園大學(東洋畫專業)博士在校生,

2020 福建師範大學(中國畫專業)碩士畢業,

2010 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專業)本科畢業。

 

個人展覽

2022.12.10 “第8屆大田國際藝術展” 個人展 (大田市國際會議中心 DCC 韓國大田)

2023.03.13 “真景黃山”劉長亮博士畢業作品展 (牧園大學美術館  韓國大田)

朝雨洗千峰 ║ 95cm×180cm ║ 纸本设色 ║ 2022年

 

◆光亮

王英暎老師(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

在福建師大求學時的長亮,勤勉努力,畫風清俊,讓我印象深刻。時隔二年多,再次看到長亮的畫,欣慰於他一直沒有停止對山水畫創作的探索,也驚喜發現他的畫面有了光,有了亮,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亮畫作保留了以前對群山與松林的特殊好感,或許這是他記憶選擇的視覺模型。長亮善於截獲各種光亮中的群山圖像,他的作品中有四季的光色,如《無聲的風》中的春山綠光,《山清水秀》中的夏日碧光,《七十二峰》中的清秋之光等;亦有日夜光亮的變換,如《金輝沐萬壑》中的西斜陽光,《朝雨洗千峰》《朝雲》的縷縷晨曦,《金光》中的璀璨朝陽等。各種光亮下山體幾何形體結構的嵌粘套接有序,質感對比層次豐富,展示了其扎實的中國畫造型功底。

夜山是近期長亮關注的焦點,不吝用多幅作品表現夜幕下月的光亮,山的陰影和山體與樹木的黑白交替。《月·山》作品中山分為三部分,結構分明的灰色前山,晶瑩剔透的中山與尖聳挺秀的遠山剪影,在留白、勾皴、渲染中,完成對月光下山的光亮捕截。《夜裡發光》作品系列,群峰奇兀,天色暗黑,光亮從山底部放射,層迭透亮。

雖不著一筆,卻暗示了山腳谷底城鎮村落的燈光繁華與人間的喧囂,寂靜的群山與不在場的塵世人,營造了一種出世與入世矛盾糾結的奇特感。當我們站在《轉角遇見》作品前,頓然感覺自身周邊的景物消失了,仿佛置身於畫面前景的黢黑的山體與松林中,畫面如緩緩打開的窗戶,於是,觀看便有了一種儀式感。平面化的前景,松與天幕連成黯黑的一體,成為眼睛的一種隱喻,畫面中心的山體形象特徵溶化在微微光亮中,如瞳孔般晶亮通透,形成看似穩定的底圖關係—-這些月光下熠熠生輝的群山,展示了長亮新鮮的視覺體驗。

《卿雲歌》中頌曰:“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光華照耀自然萬物,帶來光明與福祉。中國傳統文化中人的靈魂與自然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係,山水畫中日月光華照耀下的每一座群山,更像是一個個思想的擬像。如果說山水畫是對生命的摹仿,那麼,畫家筆下山的光亮,亦如生命的光亮攝人心魂,能引導觀者去看,去追逐,去感受群山光亮中的靜默與欲望。

衷心祝願長亮今後能繼續當一名“追光者”,以作品的“光”照亮他的藝術人生。

王英暎2023年2月於福建

雲海連千山 ║ 95cm×180cm ║ 纸本设色 ║ 2022年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文|徐鋼(江蘇省國畫院專職畫家,山水畫創作研究所所長,南京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長亮好學敏求,本、碩先後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和福建師範大學,近年又負篋韓國牧園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這份勇氣和執著是為難得,這份人生經歷是為財富,亦是藝術之路的可貴體驗,不同的學術氛圍自然也就生出種種變化,這種變化潛移默化於筆墨之間,因之長亮近年的作品值得細細品味。

近年來長亮以黃山為創作母題,松影山壑盡求得其變化,這個變化既有黃山之奇幻之姿,又有作者主觀求變之形式語言,這也可見長亮近年在筆墨語言之外新的探索,尤其是在色彩方面的探索漸趨深入,大膽施彩,品味不俗,當然亦有些許不成熟之處,這種"不熟"也是將來我們最值得期許的那部分。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長亮韓國求學歸來應該是有新境界,我們拭目以待。

徐鋼2023年1月於南京

雲随山轉水連天 ║ 95cm×180cm ║ 纸本设色 ║ 2022年
◆ 十里芰荷香——劉長亮繪畫的真實意義

文|張煜(安徽省書畫院副院長)

劉長亮,三十而立,英姿俊逸,少讀介子,轉益多師,初學南藝,又習福師大,再而韓國研博。

多年來長亮學習中國畫,不是一味的摹古,在臨古及創作過程中,與自然親近,追求生命的本源,當然是一種大自在的狀態。青綠、水墨雙管齊下,在懷抱淡泊清遠的理想下,騁懷於山林之中,心悟老莊之道的意味;自身又非常推崇王維的“畫道之中,水墨為上”的精神,欣賞石濤“精神燦爛出之紙上”的空靈虛靜,暢快生動的生活狀態。在山水寫生過程裡,找到對自然生命的感悟:一種精神內蘊表現出的視覺美感,在筆墨上注重線條的質感以及不同有著音樂般韻律的節奏,相互呼應,虛實濃淡,枯潤緩急,反映了長亮審美思想方面的交集。用墨上,具象與抽象相互表達,積墨積彩與破墨破彩互用,既有像唐詩情辭的豐腴滋潤,華麗濃厚的一面,又有如宋詞氣骨瘦勁卓立、幽婉孤清的意味。

身隨性,

心旁騖;

酒一樽,

琴三弄;

憶少年,

聞墨香。

幾片芭蕉,

數點清愁。

更那堪!

放眼千山表,

誰將青黛掃?

心吐納,

情思發:

一弦彎月露,

十里芰荷香……

五代荊浩在《筆法記》中說得好:“度物象面取其真”,一是指自然物象的真實;二是指生命的本真。二者是有本質上區別的,畫家最終追求的是生命呈現的本真,反映的是超越形似的真實的精神內涵。長亮在描繪物象外形的同時,主要領悟自然物象內在的情感世界,從寫形到水墨重彩的演變貫通,體現了他的修養及探索繪畫語言的情感精神哲理發展變化的軌跡。用傳統的筆墨語言與自身現代繪畫精神的準確駕馭掌握;用筆觸線條來架起溝通自然與心靈之間的橋樑;用墨彩融合物象意趣來抒發生命的力量,這就是青年畫家劉長亮繪畫的真實意義。

張煜壬寅年春於三癡齋

雲有意瀑有聲 ║ 95cm×180cm ║ 纸本设色 ║ 2022年
金輝沐萬壑1 ║ 95cm×180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金輝沐萬壑2 ║ 95cm×180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金輝沐萬壑3 ║ 95cm×180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黄山勝境 ║ 180cm×400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蓮花月色 ║ 91cm×117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山·月 ║ 91cm×117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山·月 ║ 91cm×117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唯你有色 ║ 73cm×91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夜正濃 ║ 73cm×60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夜光1║ 73cm×61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夜光2║ 73cm×61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清澈的水 ║ 45.5cm×53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無聲的風 ║ 45.5cm×53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仙人指路 ║ 90cm×145cm ║ 纸本设色 ║ 2022年

粉紅色的梦夢1 ║ 61cm×73cm ║ 纸本设色 ║ 2023年

粉紅色的夢2 ║ 61cm×73cm ║ 纸本设色 ║ 2023年

粉紅色的夢3 ║ 61cm×73cm ║ 纸本设色 ║ 2023年

粉紅色的夢4 ║ 61cm×73cm ║ 纸本设色 ║ 2023年
朝雲 ║ 45cm×53cm ║ 纸本设色 ║ 2022年
甜甜的微笑 ║ 45cm×53cm ║ 纸本设色 ║ 2022年
静静的看 ║ 33cm×33cm ║ 纸本设色 ║ 2022年
金光 ║ 130cm×162cm ║ 纸本设色 ║ 2022年

粉紅色的夢║ 53cm×81cm ║ 纸本设色 ║ 2023年
黄山集美册 ║ 33cm×33cm×10 ║ 纸本设色 ║ 2022年
目識心往 ║ 89cm×300cm ║ 纸本设色 ║ 2023年
目識心往 ║ 89cm×300cm ║ 纸本设色 ║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