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談笑作品第一輯
談笑, 從事文化藝術工作三十七年,現任職於黃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副高職稱。曾任黃州區文化館館長、黃州區文化和旅遊局文化藝術股長、黃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工會主席、黨組成員。系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群眾文化學會會員、黃州區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2003年被黃州區委、區人民政府選為“科技帶頭人”;2010年獲黃州區政府“突出貢獻輔導工作者”表彰;2011年獲黃州區委、區政府“拔尖人才”表彰;2015年入選湖北省“七個一百” 藝術人才培養工程項目名錄。
蘇軾與黃州【註】摘自李常生撰《黃州蘇軾》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九十九》元豐二年(1079)己未七月己巳紀事載:「詔知諫院張璪、御史中丞李定推治以聞。時定乞選官參治,及罷軾湖州,差職員追攝。既而上批,令御史臺選牒朝臣一員乘驛追攝,又責不管別致疏虞狀,其罷湖州朝旨,令差去官齎往。」【註】蘇軾因烏臺詩案文字獄,為姦孽所害,被押至京,元豐二年(1079)八月十八日赴臺獄,入獄期間共計約一百三十日。
蘇軾出獄後被貶黃州,元豐三年(1080)正月初一日離京,二月一日到黃州。蘇軾《到黃州謝表》云:「臣軾言。去歲十二月二十九日,准敕,責授臣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充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僉書公事,臣已於今月一日到本所訖者。……。」【註】元豐三年(1080)二月一日作於黃州。黃州在宋代為州,現今屬黃岡市下的一個區,位址在黃岡市主要城區。
蘇軾《謝量移汝州表》云:「臣軾言。伏奉正月二十五日誥命,特授臣汝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僉書公事者。」【註】元豐七年(1084)三月作於黃州。正月二十五日,誥命下,蘇軾量移汝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
蘇軾《贈別王文甫 》云:「僕以元豐三年二月一日至黃州,時家在南都,獨與兒子邁來郡中,無一人舊識者。……及今四周歲,相過殆百數,遂欲買田而老焉,然竟不遂。近忽量移臨汝,念將復去此而後期不可必,感物悽然,有不勝懷者。浮屠不三宿桑下,有以也哉。七年三月九日。」【註】元豐七年(1084)三月九日作於黃州。蘇軾至黃州時,先期僅携邁前往,日後家眷由子由陪送來黃。居黃期間,蘇軾預設久居,曾欲買田而老焉,然竟不遂。
蘇軾《別黃州》云:「病瘡老馬不任鞿,猶向君王得敝幃。桑下豈無三宿戀,樽前聊與一身歸。長腰尚載撐腸米,闊領先裁蓋癭衣。投老江湖終不失,來時莫遣故人非。」【註】元豐七年(1084)四月作於黃州。元豐七年(1084)甲子四月上旬(七日以後),蘇軾離開黃州,總計居住黃州約四年三個月餘。
蘇軾黃州居住地大處有三,即定惠院佛寺、臨皋亭、東坡雪堂。黃州沿江地區,由於受到江流的影響。因此在地形上有過較大的變化,且蘇軾並非居住在州治內,三次所曾居住地區均如平常百姓人家,並無特殊之處。黃州經過九百多年的變動,特別是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許多地區開山填湖、建樓建廠。黃州地形地貌與宋代截然不同。在黃州特別有爭議的地形、地貌變化包括了:(一)宋元城郭的位址至今不敢完全確定。(二)長江沿岸由於水流趨勢長期的沖刷,以至影響了江岸地形位置的巨大變化。(三)近年來大肆造屋,城市擴大數倍,小山、大湖均已挖平或填補,原有地貌盡失。
蘇軾被貶黃州,停留與居住黃州期間約四年有餘,在此期間蘇軾從四十五歲過到四十九歲,但已透徹明暸人生是非善惡,且日日依山臨水,悲憫心境徒然而生。在黃州已非擔有正職,且貧困纏身,幾次換居,並在東坡土地躬耕而食。黃州臨大江,江濱磯石險峻,蘇軾悠遊於此種情境,創作出了包括前後《赤壁賦》、《寒食雨》、《定風波》、《念奴嬌》等名詩、詞、賦等。此乃千年文學巔峰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早已成為不朽巨著。
蘇軾在黃州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如定惠院、臨皋亭、東坡雪堂等地均已佚,隱藏於現代建築中,本文乃經過各種文獻資料推敲,並做現地勘查及訪問當地耆老、學者等,經過綜合分析,獲得結論,然各種文獻資料不全,且多有互為矛盾之處,本文雖已有結論,仍需進一步考證與推敲。蘇軾自汴京至黃州行走路線,見圖101。
蘇軾在黃州官職: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
元豐二年(1079)十二月庚申
蘇軾責授蘇軾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百一》元豐二年(1079)十二月庚申紀事:「祠部員外郎、直史館蘇軾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因蘇軾貶謫,總計受牽連者,含蘇轍、司馬光、黃庭堅等共計二十五位官員。
水部員外郎:(元)脫脫等撰《宋史》載:「水部員外郎:掌溝洫、津梁、舟楫、漕連之事。凡堤防決溢,疏導壅底,以時約束而計度其歲用之物。修治不如法者,罰之;規畫措置為民利者,賞之。」蘇軾此時授職,員外郎為正七品無職事官。
團練副使:唐始置,宋沿襲。宋諸州團練使為武臣之寄祿官﹐無定員﹐無職掌﹐不駐本州。屬散官名,用以安置責降官,給半薪。為十等散官之第四等,從八品。黃州今為湖北省黃岡市轄下的一個區。
綜觀蘇軾官職,原為知州屬六品官,貶謫黃州團練副使,遂變成從八品芝麻小官。其實就是一個不管事、領半薪的降官,也就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貶官。
黃州歷史沿革
(元)脫脫等撰《宋史‧黃州》載:「黃州,下,齊安郡,軍事。建炎隸沿江制置副使司。崇寧戶八萬六千九百五十三,口一十三萬五千九百一十六。貢苧布、連翹。縣三:黃岡,[望。]黃陂,[上。端平三年,寓治青山磯。]麻城。[中。端平三年,治什子山。]」北宋時代,黃州行政區域,見圖201。宋代黃州是個不起眼的小州,算是一個貧困地區,屬下州。
(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黃州》載:「黃州春秋時邾國之地(今郡東南百二十里,臨江與武昌相對有城。(漢)司馬遷《史記》曰:皇帝之末孫有陸終者,產六子,第五別為曹姓,歷代不絕。至武王伐紂之後,封其裔子挾於邾,為諸侯。』即此也),後為黃國之境。戰國時屬楚。秦為南郡。二漢為江夏郡。魏亦為重鎮(魏文帝黃初中,吳揚聲欲獵江北,豫州刺史滿寵度必襲西陽,為之備。孫權聞之乃退)。吳後得邾城(孫權赤烏中,使陸遜攻邾,常以三萬兵守之)。晉為西陽國。宋為西陽郡。齊又分置齊安郡。北齊置衡州,領齊安一郡。陳廢衡州。後周又置衡州及黃州。隋初,改衡州為黃州。煬帝初州廢,置永安郡。唐為黃州,或為齊安郡。屬淮南道。領縣三(宋同)。宋屬淮西路。貢紵布、連翹。領縣三,治黃岡。黃岡,(隋縣。有大江)黃陂,(後周縣。有武湖、松湖)麻城,(隋縣。有永泰河)。」
宋朝為黃州、蘄州共治,先屬淮南路。元代改兩州為兩路,各設總管府,兩路並治。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撤銷宣慰司,黃州、蘄州直屬湖廣行省。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均改屬淮西道,第二年又改屬河南江北行省。黃州路轄黃岡、黃陂、麻城三縣,蘄州路轄蘄春、羅田、蘄水、廣濟、黃梅五縣。
明朝洪武元年(1368),改為黃州府、蘄州府,兩府並治,同屬湖廣行省。洪武九年(1376),蘄州府降為州,撤銷蘄春縣,政歸蘄州直理,蘄州仍轄其他各縣,與黃州府同屬湖廣布政司,後改屬河南。洪武十一年(1378)以後蘄州與黃州合二為一。洪武二十四年(1391),黃州府仍劃屬湖廣布政司。嘉靖四十二年(1563),置黃安縣。到此,黃州府轄有黃岡、麻城、黃陂、羅田、黃安、蘄水、廣濟、黃梅八縣和蘄州。
清代沿襲明制。康熙三年(1664)蘄州不再轄縣,黃州府屬湖北布政司,雍正七年(1729)黃陂縣劃屬漢陽府,黃州府轄黃岡、黃安、麻城、羅田、蘄水、廣濟、黃梅七縣和蘄州。
民國元年(1912),廢黃州府,改蘄州為蘄春縣。各縣屬湖北省武漢黃德道(後又改名為鄂東道、江漢道),十五年(1926)廢道,各縣直屬湖北省政府。二十一年(1932),本域劃為省三、四行政督察區,各設專署,為湖北省政府輔助機關。
抗日戰爭時期,民國二十九年(1940)元月,第二行政區署在黃岡縣北部的黃土嶺改組為鄂東行署,代行省政府職權,並先後增轄孝感縣和第三行政區。三十四年(1945)抗戰勝利,鄂東行署遷回黃州,恢復為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95年12月23日,撤銷黃岡地區和黃州市,設立地級黃岡市,治所駐黃州。並建置團風縣和黃州區。黃岡市下轄黃州區、麻城市、武穴市、團風縣、浠水縣、羅田縣、英山縣、蘄春縣、黃梅縣、紅安縣、龍感湖管理區。2016年統計,黃岡市總人口已超過750萬人。總面積為17,453平方公里。現代的黃岡市擴充領域,南面已臨江西省,東面則接徽省,要比宋代黃州大上許多。
在行政區域方面,與宋代比較,其中最大的不同乃是:宋代黃岡屬黃州轄下的一個縣;今黃州反成為黃岡市下面的一個城區,是黃岡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與鄂州市隔江相望,距武漢市城際考帖僅半小時車程。黃岡市所轄範圍宋代較小,現代所轄範圍較闊。
黃州城郭變化
(宋)王禹偁所撰寫之《黃岡竹樓記》云:「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夐,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鶴氅衣,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彼齊云、落星,高則高矣;井干、麗譙,華則華矣;止于貯妓女,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廣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歲除日歲除日,新舊歲之交,即除夕。,有齊安之命;己亥閏三月到郡。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后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註】依王禹偁所述,宋城有子城,並做小樓於子城西北偶。
(宋)張耒《明道雜誌》載:「黃州蓋楚東北之鄙,與蘄、鄂、江、沔、光、壽一大藪澤也。其地多陂澤丘阜,而無高山。江流其中,故其民有魚稻之利;而深山溪澗往往可灌溉,故農惰而田事不修。其商賈之所聚,而田稍平坦,輒為叢落,數州皆大聚落也。而黃之陋特甚,名為州而無城郭,西以江為固,其三隅略有垣壁,間為藩籬,因堆阜攬草蔓而已。城中民居纔十二三,餘皆積水荒田,民耕漁其中。方盛夏時,草蔓蒙密,綿亙衢路。其俗褊迫儉陋而機巧,語音輕清類荊楚,而重濁類江左。雖瀕江,而大風雨、大寒暑輒無魚。其蟲多虵,號『白花』者,治風,本出蘄州,甚貴,其出黃州者,雖死兩目有光,治疾有驗,土人能捕之,歲貢王府。黃人言:『此虵不釆食,蟠草中,遇物自至者而食之。其治疾亦不盡如《本草》所載。餘嘗病疥癬,食盡三虵而無驗。』黃之東三驛地,名岐亭,有山名拘羅,出蜈螉,俗傳其大者袤丈。土人捕得,以煙熏幹之,商賈歲歲販入北方,土人有致富者。」【註】張耒謂:名為州而無城郭,西以江為固,其三隅略有垣壁,間為藩籬,因堆阜攬草蔓而已。張耒此處所描述的當為宋代羅城,即母城。城中民居纔十二三,餘皆積水荒田,民耕漁其中。
(宋)王象之撰《輿地紀勝》載:「月波樓:在郡廳後。」【註】王禹偁(954-1001)比蘇軾早出生近八十年,居黃州時描述月波樓在郡廳後。幾百年來月波樓幾度重建,現在位址在赤壁旁漢川城門上,且正屬黃州老縣衙後側,依中國各地宋元城郭觀察,多州城郭普遍設有子城,子城或突出於羅城,或在羅城包圍中,或與羅城分開二處,且許多子城均在全城最高處,或是土質最堅硬地區,特別是府衙、州衙、縣衙都是設在子城中,往往千年以來位址不變。黃州府衙位置,位於現在黃岡市的赤壁東側、明清城牆內。
(宋)陸游撰《入蜀記》載:「(乾道六年﹝1170﹞)出城五里,至安國寺,亦蘇公所嘗寓。兵火之餘,無復遺跡,惟遶寺茂林啼鳥,似猶有當時氣象也。郡集於棲霞樓,本太守閭丘孝終公顯所作。」【註】陸游謂出城(當為北宋子城)五里至安國寺,此距離可定判南宋時,子城南城門至安國寺距離約為五里,此距離為道路距離,非直線距離。
(宋)陸游《入蜀記》又載:「州治陋甚,廳事僅可容數客,倅居差勝。」【註】依陸游所述子城內州廳甚窄,裝飾簡陋。
(明)弘治《黃州府志》載:「本府城,宋元在今城南二里許,西臨大江,東傍湖泊,水漲淹沒。本朝甲辰年,指揮黃榮於此展築。洪武十七年,指揮曹奉,永樂六年,指揮郭顯,前後修理高二丈一尺,周圍一千八百二丈八尺五寸,繚以壕塹,為門四:東曰清淮,南曰一字,西曰清源,西北曰漢川。」又:「府舊城:在今城南,其西臨江岸為水摧傾,其南今平為民居,其北東城蹟猶存。舊城門曰朝宗、向日、龍鳳,餘無可考。」又:「黃州府治在今城內之西北高阜,即古西坡也,洪武戊申知府李仁創建後,累增飾,規模宏狀。」【註】眀代《黃州府治》撰於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據蘇軾於元豐三年(1080)年離開黃州,約計421年,時隔久遠,但是自北宋至明代中期,因屬傳統農業社會,地方變化不會太大,多有可信之處。黃州地區最高處,且地基最堅硬處即位在赤壁旁,即古之西坡。
(明)萬曆《黃岡縣志》載:「城池:宋元築在今城南二里。《張耒雜誌》云:『黃州為州而無有城郭,西以江為固,其三隅略有垣壁,間為藩籬,因堆阜攬草蔓而已。城中民居纔十二三,餘者皆積水,荒田、民耕渔其中。』西臨大江,東傍湖泊,水漲淹沒不常。府舊志云:舊城門曰朝宗、向日、龍鳳,餘無考,今東北城蹟猶存。」【註】明弘治《黃州府志》早於(明)萬曆《黃岡縣志》,故多有前後抄襲之處。
(清)康熙《黃州府志》也有類似記載:「郡城,黃岡附郭。宋元遺築在今城南二里許,(宋)張耒撰《明道雜志》云:『黃名為州而無城郭,以江為固,共三隅,略有垣壁,間為籓籬,城中居民纔十二三,餘皆積水、荒田、民耕漁其中。』西臨大江,東傍湖泊,水漲,每齧於波臣,舊志云:『舊城門曰:朝宗、向日、龍鳳,餘無考。』今東北遺跡猶存。明弘武戊申,指揮黃榮拓其基,築今處。」【註】此中引用宋張耒所述,宋羅城僅三面有稀鬆土牆,西面臨江,依當地地形觀察,黃州古城(眀清城)北高南低,多屬小坡丘陵地,過了古城,向南延伸,地形緩降,以致低地多湖多水。依照清康熙《黃州府志》載:「明弘武戊申,指揮黃榮拓其基,築今處。」其中述及眀清城郭或依宋元子城拓其基而建。
蘇軾《東坡志林》載:「黃州守居之數百步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處,不知果是否?斷崖壁立,江水深碧,二鶻巢其上,有二蛇,或見之。遇風浪靜,輒乘小舟至其下,舍舟登岸,入徐公洞。」【註】此文描述之赤壁與黃州守居等位置,與明清城所載位置相似,今明清城靠西北角、赤壁邊仍保有城牆。
(宋)祝穆撰《方輿勝覽》載:「赤壁山:《水經載》赤鼻山。《齊安拾遺》遂以赤鼻山為赤壁山。」(明)弘治《黃州府志》對於黃州赤壁山位置的記載:「在府城西北,漢川門外。」《大明一統志》云:『屹立江濱,截然如壁,而有赤色,因名。一名赤壁磯。』」【註】赤壁山位置,千年未變,在明清城漢川門外;宋子城西北角城門外。
【案】
依以上各種記載,歸納結論如下:
一、宋元城郭在明清城郭南方約二里處。【註】中國古代無精確地圖,所言距離當以步行道路距離為準,非直線距離。一般步行距離自然小於直線距離,或為直線距離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究竟多少?需要看地形、道路彎曲度而定。
二、依王禹偁所描述,宋代城墻有子城,竹樓建於子城西北隅。清康熙《黃州府志》載:「明弘武戊申,指揮黃榮拓其基,築今處。」拓其基,當拓宋代子城的原有基礎範圍。
三、張耒述及宋代羅城謂:「名為州而無城郭,西以江為固,其三隅略有垣壁,間為藩籬,因堆阜攬草蔓而已。」表示宋代羅城簡陋,北、東、南三隅略有垣壁,西臨大江,以江為固。另(明)弘治《黃州府志》載:「本府城,宋元在今城南二里許,西臨大江,東傍湖泊,水漲淹沒。」宋元城東傍湖泊,至明弘治時宋元城全部或部分被水淹沒。
四、舊城門曰向日、龍鳳、朝宗。一般向日門即為朝陽門,也就是面向東邊的門;朝宗之意有三:1、後泛稱臣下朝見帝王。2、指下屬進見長官。3、比喻小水流注大水。宋元城如在北宋就有,則朝宗門指北門,即汴京為北。如在南宋所建,或者南宋時代,臨安為上,則南門為朝宗門。【註】朝宗門究竟指何處之門?尚不能確定。
五、(宋)陸游撰《入蜀記》載:「(乾道六年﹝1170﹞)出城五里,至安國寺。」安國寺今仍在原址,或有挪動,然移動距離不大。明弘治《黃州府志》載:「(安國寺)在府城東南三里。」自明清城墻一字門至安國寺清代舊寺,今在地圖上測量直線距離為800公尺,上云「三里」為步行距離,直線距離每里大約為267公尺。
六、蘇軾《東坡志林》載:「黃州守居之數百步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處,不知果是否?」黃州首居即州衙或子城距離赤壁數百步,故可證明黃州子城在宋元時期,即在赤壁附近。依今日地圖觀之,以漢川門為中心向南延伸400公尺左右都是公家土地,此土地自宋代至今應該一直都是州衙、縣府、市府所使用的公地。
七、(明)弘治《黃州府志》載:「本府城,宋元在今城南二里許。」依第五條所述方法計算,則直線距離大約為五、六百公尺左右。
八、據(清)康熙《黃州府志》載:「明弘武戊申,指揮黃榮拓其基,築今處。」北宋子城在漢川門附近向南北延伸。依照張耒的說法,南面羅城近水,且城中「民居纔十二三,餘皆積水荒田,民耕漁其中。」(明)萬曆《黃岡縣志》載:「西臨大江,東傍湖泊,水漲淹沒不常。」,如依此說法,到了南宋也有可能廢棄不用,而將羅城上移與子城合一,也就是以北宋子城為中心,向北、東、南擴展,至於擴展到何處?已不可查。到了明洪武時期,指揮黃榮拓其基,築今處,即拓城至現今位置。【註】如以此說法,則宋元城三門向日、龍鳳、朝宗究竟指為南宋新羅城門或北宋舊羅城門又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