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貞坦為“多彩中國微型藝術國際大展”創作的作品
李常生整理 2022/03/18
陳貞坦,出生於福建德化。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工藝美術師,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主攻中國畫、書法,擅長陶瓷。作品和論文發表在《中國書畫報》《書法報》《書法導報》等國家級核心期刊。
主要參展及獲獎:
中國畫作品《春江水暖》獲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走進鄂爾多斯國際美術大展》優秀作品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2009年8月;
中國畫作品《覓》獲第三屆中國高校美術學年展博碩組三等獎,成都蓉城美術館,2012年3月;
中國畫作品《清夢》入選第二屆福建省當代花鳥畫大展,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辦,2013年9月;
中國畫作品《秋聲》入選“客家風·黃慎獎”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辦,2015年8月;
陶瓷作品《瓷痕》入選“開啟·非遺的美好生活”,福建省文化廳,2018年6月;
陶瓷作品《一碗情深》入選第十一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展,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主辦,2018年11月;
陶瓷作品《垚歌》入選《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開放與創新——青年傳統工藝邀請展》,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2019年2月;
陶瓷作品《盤曲》入選第三屆上海國際柴燒藝術節暨首屆前野龍窯柴燒藝術節,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主辦,2019年11月;
陶瓷作品《歲月》入選“千載瓷窯·百年偉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德化陶瓷藝術展”,福建省美術館主辦,2021年4月;
陶瓷作品《無量壽》入選第四屆上海國際柴燒藝術節暨國際陶瓷柴燒作品展,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主辦,2021年11月;
中國畫作品《殘痕》入選“和諧多樣·命運共同·多彩中國微型藝術展”,中國民族博物館、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主辦,2021年10月。
陳貞坦小傳—福建德化的新一代繪畫家
陳貞坦自述 2021/11/25
陳貞坦,出生於瓷都德化,德化是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地方。余從小就受到德化陶瓷藝術的薰陶,對陶瓷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愛好,因此在業餘時間就開始創作一些陶藝作品,例如《月記窯》計畫,每次假期時都到「月記窯」做一些柴燒作品,這個計畫從2013年開始,已經8年多了,可以看出計畫的長期性和長遠性,我想這個計畫可以作為自己的終身計畫來完成。從小生長在偏遠山村,家鄉優美的環境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扉,很小就開始與大自然親近,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小時候就開始塗塗畫畫了,父親見我有這樣的天賦和興趣,就一心栽培我。小學到高中的課餘時間都在自學美術。2005年9月考入莆田學院藝術系學習中國畫,慢慢地就喜歡上了中國畫。在本科學習階段,主要是以工筆、寫意花鳥以及工筆、寫意山水為主,業餘時間還涉及到書法與篆刻。2009年8月中國畫作品《春江水暖》獲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走進鄂爾多斯國際美術大展》優秀作品獎。自從大學開始學習中國畫,就經常回家描繪家鄉秀美的山村,幾年下來也積累了大量的畫作。
2011年9月考入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攻讀書法與篆刻方向研究生。在校學習階段,主要追隨著名書法家朱以撒教授。研究生期間主要研習明末清初八大山人,其書法作品朴拙、敦厚、空靈等,在導師的指導下和自己積極的努力下,自己的書法水準也不斷提高。通過朱老師的不斷指導,自己的寫作能力也慢慢地提高,也開始學會了一些研究能力,在科研上也取得了一些小成就。
一、撰寫的論文也在一些刊物上發表,如2012年11月論文《從馮承素說起—淺談書法臨摹的重要性》發表於期刊《文藝生活》;2012年12月論文《張瑞圖和黃道周的行草書藝術風格比較》發表於張瑞圖和黃道周學術研討會;2013年12月論文《張瑞圖行草書審美風格嬗變》發表於期刊《文藝生活》;2013年6月論文《說顫筆》 發表於《書法報》;2013年7月論文《論顫筆》發表於《書法導報》;2014年2月論文《張瑞圖和黃道周的行草書藝術風格比較》發表於《書法導報》;2014年4月評論文章《豪放兼厚重質實透空靈》發表於《中國書畫報》。
二、在業餘時間還一直堅持中國畫創作,其創作的作品慢慢地在國家級、省級的賽事獲獎。2013年7月中國畫作品《氤氳的晚秋》入選第四屆福建省高等藝術院校大學生美術作品展;2014年9月書法作品《湄嶼壽山》參加《丹青頌媽祖‧共築中國夢兩岸四地書法繪畫攝影展》;2015年8月中國畫《秋聲》入選「客家風•黃慎獎」全國中國畫作品展;2016年5月中國畫《清夢》入選第二屆福建省當代花鳥畫大展;2021年11月中國畫作品《殘痕》入選《和諧多樣‧命運共同‧多彩中國微型藝術展》。
三、近年來假期回德化創作一些陶瓷作品。2018年6月陶瓷作品《瓷痕》入選由福建省文化廳、福建師範大學主辦的《開啟•非遺的美好生活》;2018年11月陶瓷作品《一碗情深》入選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主辦第十一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展;2019年2月陶瓷作品《垚歌》入選由福建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開放與創新—青年傳統工藝邀請展》;2019年11月陶瓷作品《盤曲》入選第三屆上海國際柴燒藝術節暨首屆前野龍窯柴燒藝術節;2020年11月陶瓷作品《陶壺》入選為「愛添彩‧藝術同行」上海首屆當代柴燒紫砂慈善藝術展;2021年4月陶瓷作品《痕》被江陰美術館收藏;2021年5月陶瓷作品《慈痕》被西寧畫院收藏;2021年6月陶瓷作品《歲月》被福建省美術館收藏;2021年11月陶瓷作品《說唱俑》、《無量壽》入選第四屆上海國際柴燒藝術節暨國際陶瓷柴燒作品展。
經過幾年來的努力奮鬥,順利成為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等。自從畢業開始工作時,還一直堅持書畫創作和論文寫作,2016年5月撰寫評論專著《天山水‧閩江情—— 散談林峰》。
李常生補記(2021/11/25)
陳貞坦今年三十出頭,出生在瓷都德化,從小沾染當地淳樸藝術風氣,後自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後,即在中學任教師職務。陳貞坦無論在書法、國畫、瓷器創作上都能把持創新的風格,是一位天生的藝術家,其各類創作都不落俗套,令人激賞,特此補記,以表個人對他的讚賞。
德化陶瓷歷史
宋元時期
德化瓷器隨著泉州港商業的系統工程海外貿易的發展而暢銷海外,成為「海上絲瓷之路」的重要商品。北宋時代德化以碗砰侖窯為代表的窯場,其制瓷工藝已彩輪製、模製和胎接成型的技術。以龍窯大量燒制青瓷、青白瓷、白瓷、器形以碗、盤、杯、碟、瓶、罐、壺、盒、洗、花瓶為主,少量燒製黑釉茶碗等。裝飾方法以刻花、劃花和印花為主,於瓷器表面飾以蓮瓣、牡丹、雲水、蕉葉、纏枝花卉以及篾紋、菊瓣、葵紋、麥穗、卷草等紋飾,這些產品在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地都有發現。到南宋時,瓷窯燒制技術又月新發展,燒製的白瓷,器型大、胎體薄、釉色滋潤、白度高、透光度強,已達到很高的水準。宋末元初,德化瓷窯有很大的改進,出現了一種介於龍窯和階級窯之間,較易控制燒成火焰的「雞籠窯」。開始改變宋初以來,使用還原燒成的老技術進入採用氧化燒成新技術階段。1976年考古發掘的屈斗宮宋元窯爐遺址,坡長達57.1米,共有17間窯室,出土了800多件生產工具和6790多件完、殘瓷器標本。
明清時期
德化瓷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無論是器物造型、燒製技術、產品品質、生產品種、工藝水準、裝飾藝術等方面的綜合發展水準都遠在宋元之上。以何朝宗為代表的瓷塑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藝術」和「天下共寶之」的珍品。獨樹一幟的「象牙白」(建白瓷),釉色乳白,如脂似玉、色調素雅,被稱為中國白瓷的代表,享有「中國白」和「國際瓷壇明珠」的美譽。特別是道釋人物瓷雕,造型逼真、格調高雅,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達到了德化窯古代工藝技術成就的高峰。明代,德化窯爐也有新的創新,在全國首先出現了裝燒容量大,既節省燃料、又易於控制燒成火焰的半倒焰式的階級窯。這種形式的窯爐流傳到國外,對國際瓷窯的進步產生了巨大影響。
清代,德化釉下青花瓷器爭奪鬥豔,青花瓷取代建白活躍主要地位。青花的花式豐富,紋畫內容取材很廣,有歷史故事、人物仕女、生產活動、社會習俗、禽獸花果、山水景物和帶有宗教色彩的紋飾。畫面明靜素雅,筆法樸實粗獷,構圖簡潔舒展,充滿生活氣息,顯示了民窯色彩或幽菁淡雅或濃郁豔麗的網路,開創了德化窯彩瓷的新紀元。它和清代新崛起的五彩瓷日用器皿和陳設供器一樣暢銷國外。
晚清以後
隨著封建王朝的沒落和外來侵略,中國城鄉經濟遭受嚴重破壞,德化瓷業走向衰落。但是少數民間藝人如蘇學金、許友義等在艱難歲月中,堅持製瓷事業、繼承傳統、銳意創新,其作品仍獲得很高的評價。1915年,蘇學金首創捏塑瓷梅花,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優等獎。之後許友義創作的《木蘭從軍》、《關公》、《觀音》等瓷雕作品,先後分別獲得在英國、日本和南京舉行的國際和全國博覽會的金獎。1930年,許友義師徒為仙游龍紀寺特製的瓷塑《五百羅漢》,形態各異、行動逼真,亦為中國瓷壇首創的珍品。
現代
2003年德化被稱評為「中國民間《陶瓷》藝術之鄉」,「中國瓷都德化」。如今已形成了以瓷雕為特色,茶具、餐具為主的陶瓷重縣,現今德化瓷雕揚名於世,德化茶具生產約占到全國的百分七十,為發揚中國茶文化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
閩南文化特色:
閩南文化是中國一支重要的民系文化,有特殊的生成範圍、表現特徵和歷史內涵。閩南文化的生成範圍十分廣闊,包括現有閩南金三角所在地廈門、泉州和漳州,以及龍岩、莆田、三明、寧德等部分地區和潮汕、臺灣的大部分地區,同時輻射浙江、海南、廣西和雷州半島等地,傳播至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各國及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若以方言文化界定,閩南文化則以同操閩南語的聚集地為區域範圍。閩南文化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的區域範圍記憶體在、繁衍、傳播與發展。
簡介
閩南文化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福建設置閩中郡,開啟了中原文化與閩南土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漢晉時期,大批中原漢民遷入泉州地區,推動了閩南文化的形成。晉唐時期,閩南地區漢民人口劇增,經濟迅速發展,政教管理體制日臻完善,閩南文化得到發展。宋元時期,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啟航點和東方大港,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帶動來了伊斯蘭文化,閩南文化得到豐富。明清時期,歐洲商人和傳教士來,傳入了西方文化,閩南文化進一步得到繁榮。從閩南文化的發展軌跡,可以窺見閩南文化是經過一代代閩南人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挖掘、弘揚、創造,並吸收採納了土著百越文化、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來文化的特質和合理因素,有機地融入了其體系內,孕育、發展起來的,它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獨特的性格和豐富的內涵,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
閩南文化,其內涵除廣義中也含農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狹義中所含的建築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間藝術、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閩南人共同創造、享用和傳承的民間文化事象(事物和現象)的泛稱。其內涵十分廣泛,其中包括生產習俗、生活習俗、生命禮俗、信仰習俗、文藝風俗、娛樂風俗、社會組織風俗等等,而這些風俗中除與中華民族傳統風俗中大同小異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藝風俗中民間文學(民謠、童謠);娛樂風俗中的民間舞蹈(“拍胸舞”)、“騎竹馬”、舞龍、舞獅、“車鼓弄”、“賽龍舟”(端午節)、“博餅”(中秋節)在節慶日中尤為活躍。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系指閩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間信仰。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元“東方第一大港”,海外交通和對外貿易曾經盛極一時,多元文化在泉州大地上交融匯合,形成了獨特的宗教信仰文化。閩南人除信奉道教(元妙觀、老君岩)、佛教(開元寺)、伊斯蘭教(清淨寺、靈山聖墓)為主兼信仰印度教、基督教(泉南堂)和摩尼教(草庵)外,最富有特色的是民間除信仰中華民族古代共同信奉的諸神(如土地公等)外,還信奉實有其人被尊為神靈的保生大帝(吳夲)、媽祖(林默)、廣澤尊王(俗稱“聖王公”,原名郭忠福)、惠澤尊王、清水祖師(陳普足)、開漳聖王(陳元光)。
宗族文化也是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閩南地區宗族文化十分發達,重視宗族親情、重視編修族譜和重視宗祠建築是其標誌。
建築文化
建築文化閩南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審美情趣,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創建與自己生活環境相適應且符合自己的審美觀的閩南建築。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廟、宮觀、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橋樑、海防建築(崇武古城)等,豐富多彩的閩南建築,堪稱既富有獨創性又集中外建築之大成。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宮殿式”俗稱“古厝”建築,座落于泉州南安官橋漳裡村的蔡氏古民居是其代表作。該民居建于清咸豐光緒年間,其主體建築同閩南地區習見的古大厝一樣,三開間或五開間,帶護厝,突出廳堂,兩邊對稱,橫向擴展佈局。縱深二、三、四落三等,以廳為組織院落單元、廳、廊、過水貫穿全院、硬山及卷棚屋頂,穿斗式木構架,上鋪紅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所不同的是該建築為群體建築,且座座雕樑畫棟,裝飾有透雕、浮雕、線刻或圓雕而成的精美木雕、磚雕、石雕、泥灰雕,雕飾題材十分廣泛,雕刻技藝精湛,雕琢的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戲劇故事、山水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該民居建築群既沿襲,保留了傳統的閩南民族建築風格和特色,又部分吸收了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中的裝飾藝術特點,堪稱閩南古民居建築藝術與中國域外建築藝術合璧的傑作。此外,俗稱中西合璧建造而成的“洋樓式”的閩南僑鄉民居“番仔樓”也是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