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傳

附錄:唐憲宗生平大事年表

附錄:

唐憲宗生平大事年表

 

代宗大曆十三年(778年)     一歲

二月十四日生於長安大明宮東內殿,取名淳。曾祖父李豫即代宗。祖父李適時為皇太子,後為德宗。父親誦,後為順宗。母王氏。

十二月,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入朝,以判官杜黃裳主朔方軍務。

大曆十四年(779年)         二歲

五月二十一日,曾祖父代宗去世,祖父李適即位為德宗。

六月,父李誦被封為宣王。

十月,葬睿文武孝皇帝於元陵,廟號代宗。

十二月,父宣王李誦立為皇太子。

建中元年(780年)          三歲

正月,改元,大赦天下。採納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楊炎建議,以兩稅法取代租庸調法。楊炎向德宗稱劉晏參與廢太子謀。

二月,貶劉晏為忠州刺史。

四月,征討涇州劉文喜的叛亂。

七月,賜劉晏死。

建中二年(781年)          四歲

五月,淄青、魏博、成德連兵拒命。詔天下諸道討伐。

建中三年(782年)          五歲

正月,王武俊殺成德李維嶽。

十一月,幽州朱滔、魏博田悅、成德王武俊、平盧李納四鎮聯兵反叛稱王。

十二月,淮西李希烈叛,稱建興王。

建中四年(783年)          六歲

四月,以神策軍使白志貞為京師招募使,募兵討李希烈。

六月,行間架法、除陌法,怨聲四起。

九月,以舒王李謨任元帥,擬統軍討李希烈。詔發涇原諸道兵救援襄城。

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士兵經長安,因未得賞賜嘩變,進攻大明宮。德宗率太子李誦、皇孫李淳等出逃,未及出逃的郡王、王子、王孫七十七人被叛兵殺害。

十一月,朱泚率叛兵急攻奉天。李懷光率軍擊敗朱泚軍,朱泚退守長安。

興元元年(784年)          七歲

正月,德宗發佈大赦令。赦河北藩鎮。

二月,德宗率太子、皇孫等逃往梁州。

五月,李晟率軍收復長安。

貞元元年(785年)          八歲

八月,李懷光自縊死。

十二月,戶部奏稱今年入貢者一百五十州。河朔、淄青、淮西等方鎮不納貢。

貞元二年(786年)          九歲

七月,淮西吳少誠殺陳仙奇,自為留後,德宗不追究擅殺命臣之罪,任吳少誠為淮西節度使。

貞元三年(787年)          十歲

四月,吐蕃劫盟。

八月,因郜國公主事件,德宗準備廢太子李誦,立舒王。宰相李泌苦諫勸止。德宗以咸安公主許回紇可汗。

十二月,德宗訪民趙光奇家,趙光奇反映兩稅以外誅求太多,太重。

本年糧食豐收,米一斗錢一百五十文,粟一斗八十文。

仿唐建築及吳道子畫局部

貞元四年(788年)          十一歲

正月,赦天下。詔兩稅等第三年一定。

二月,德宗仍令諸道進奉。

六月,進封廣陵王。

十月,回紇可汗表請改“回紇”為“回鶻”,許之。冊命咸安公主,加回鶻可汗長壽天親可汗。

貞元六年(790年)          十三歲

正月,德宗詔令出岐山無憂王寺(即法門寺)佛指骨,迎置宮中,又送諸寺奉拜。傾城瞻望。

二月,遣中使送佛骨歸原處。

貞元七年(791年)          十四歲

二月,德宗遣使者冊回鶻奉誠可汗。

貞元八年(792年)          十五歲

三月,與宮人紀氏生長子李寧。

貞元九年(793年)          十六歲

正月,初稅茶。

六月,與宮人生次子李惲。

十二月,納故駙馬都尉郭曖女為妃。郭妃之母為代宗女升平公主。

貞元十年(794年)          十七歲

四月,雲南王異牟尋歸唐。

五月,陸贄上《請均節財賦》六條。

十二月,陸贄被罷為太子賓客。

貞元十一年(795年)        十八歲

四月,貶陸贄為忠州別駕。

五月,宦官監軍有專印。

七月,與郭妃生三子李恒。

九月,詔以程懷信為橫海留後。加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為雲南安撫使。

貞元十二年(796年)        十九年

四月,魏博節度使田緒死,其子田季安被推為留後。

六月,以宦官竇文場、霍仙鳴為神策軍護軍中尉。是時,竇、霍勢傾中外,藩鎮將帥多出神策軍。

八月,以田季安為魏博節度使。

貞元十三年(797年)        二十歲

正月,吐蕃請和親,德宗不允。

十二月,徐州節度使張建封入朝,具奏宮市的危害,德宗不納。

唐代壁畫

貞元十四年(798年)        二十一歲

八月,初置左右神策軍。因神策軍待遇豐厚,諸將多請隸屬於神策軍。京兆尹吳湊屢言宮市之弊,德宗不納。

九月,彰義節度使吳少誠掠奪壽州霍山,殺鎮遏使謝詳。

貞元十五年(799年)        二十二歲

二月,德宗以常州刺史李錡任浙西觀察使。諸道鹽鐵轉運使。李錡以數以十萬錢賄賂閑廄、宮苑使李齊運得官。

三月,淮西吳少誠遣兵進攻唐州,殺監軍,掠百姓。

八月,宣武節度使劉全諒死,軍士推韓弘為留後,德宗詔許之。

八月,詔削淮西吳少誠官爵,令諸道進兵討伐。

十二月,討吳少誠軍潰敗。

貞元十六年(800年)       二十三歲

正月,韓全義任蔡州四面行營招討使,統諸軍討吳少誠。

五月,韓全義統諸軍與吳少誠軍戰,官軍失敗。

七月,吳少誠再敗韓全義軍。

十月,赦免吳少誠,詔復其官爵。

貞元十七年(801年)        二十四歲

六月,浙西布衣崔善貞上書揭發李錡不法事。德宗以其送李錡,李錡將崔善貞活埋。

七月,以成德王士真為節度使。

貞元十八年(802年)        二十五歲

正月,韋皋西川軍大敗吐蕃軍於維州。

七月,詔禁公卿庶僚正牙奏事,若有陳奏,宜延英門請對。

貞元十九年(803年)       二十六歲

三月,德宗以李實為京兆尹。李實為政暴戾,頗受德宗信任。

六月,德宗以宦官孫榮義為中尉,與左神策軍楊志廉驕縱招權,依附者眾,宦官之勢更盛。

七月,翰林待詔王伾、王叔文受太子李誦信任,密結翰林學士韋執誼及當時頗具聲望而官職低微者陸淳、呂溫、李景儉、韓曄、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等,定為死友,議朝廷得失,秘密結集,準備乘時奪權,改革朝政。

十二月,監察御史韓愈上疏,請延緩京師受災百姓所納稅錢草粟,被貶為陽山令。

貞元二十年(804年)       二十七歲

九月,皇太子李誦患疾,口不能言。

貞元二十一年、永貞元年(805年)    二十八歲

正月,諸王、親戚入賀德宗,太子誦因病未能前來,德宗涕泣悲歎,病故,年六十四。翰林學士鄭絪、衛次公等堅持立太子李誦為帝,否定宦官另有所立的圖謀。二十六日,皇太子誦即位於太極殿,是為順宗。以韋執誼任尚書右丞、同平章事。以殿中丞王伾為左散騎常侍。蘇州司功王叔文為起居舍人、翰林學士。順宗政治集團開始掌握朝政。順宗赦天下,蠲免百姓所欠錢物。常貢以外,廢罷一切進奉。貞元末年以來政事為人患者,如宮市、五坊小兒等,一概罷除。

三月,以王伾為翰林學士。加杜佑度支及諸道鹽鐵轉運使,以王叔文為副使,以御史中丞武元衡為左庶子。追還貞元末被貶官員陸贄、鄭余慶、韓皋、陽城等人。順宗久病不愈,宦官俱文珍、劉光琦、薛盈珍等以順宗名義召翰林學士鄭絪、衛次公、李程、王涯等迫使順宗同意草立太子制。二十四日,立為太子,更名純。

四月,順宗御宣政殿,冊立太子。以太子給事中陸淳為太子侍讀。

五月,順宗以右金吾大將范希朝為左右神策軍京西諸城鎮行營節度使,韓泰為行軍司馬,順宗等欲奪取宦官兵權,未能成功,宦官等以順宗名義削去王叔文翰林學士職務。

六月,韋皋上表,請求皇太子李純監國。荊南節度使裴均、河南節度使嚴綬亦上表請以太子監國。王叔文以母喪去位。

七月,王伾請求重以王叔文為相,並三次上疏,未獲回音,於是中風歸家。二十八日,順宗詔令皇太子主持軍國政事。乙太常卿杜黃裳為門下侍郎、左金吾大將軍袁滋為中書侍郎中同平章事。

八月,即皇帝位,順宗改稱太上皇,改貞元二十一年為永貞元年。貶王伾開州司馬,王叔文渝州司戶。劍南節度使韋皋死。部將劉辟自為留後。禁獻珍禽異獸,退還升平公主貢獻女口。夏綏節度使韓全義入朝。劉辟請求任西川節度使,不許。以袁滋為劍南東、西川、山南西道安撫大使。遣度支、鹽鐵轉運副使潘孟陽宣慰江淮,督察吏治。

九月,貶神策軍行軍司馬韓泰為撫州刺史;司徒郎中韓曄為池州刺史,禮部員外郎柳宗元為邵州刺史;屯田員外郎劉禹錫為連州刺史。

十月,舒王誼去世。山人羅令則矯稱太上皇誥徵兵於秦州,杖殺之。葬神武孝文皇帝於崇陵,廟號德宗。征劉辟為給事中。

十一月,貶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韋執誼為崖州司馬。劉辟拒不受征,阻兵抗命,袁滋懼劉辟,不敢入川,貶為吉州刺史。再貶韓泰為虔州司馬,韓曄為饒州司馬,柳宗元為永州司馬,劉禹錫為郎州司馬,陳諫為台州司馬,淩凖為連州司馬,程異為彬州司馬。以韓全義為太子少保,令其退休。

十二月,以劉辟為西川節度副使,知節度使事。

憲宗元和元年(806年)       二十九歲

正月,大赦改元。順宗逝於興慶宮。劉辟請求兼領三川節度使,不許。劉辟發兵進攻東川梓州。採納杜黃裳、李吉甫之議,以左神策行營節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營兵馬使李元奕統軍進攻西川。與杜黃裳等討論確立“以法制裁制藩鎮”。與宰相討論治道。

三月,平定夏綏楊惠琳叛亂。高崇文自閬州攻佔梓州。制削劉辟所有現任官爵。

四月,以高崇文為東川節度副使、知節度事。潘孟陽巡視江淮,專事遊宴,貶其職。策制舉之士。元稹、白居易、獨孤鬱等中制舉。任李巽為度支、鹽鐵轉運使,整頓漕運。左拾遺元稹上書論諫職及求諫納諫之重要性,憲宗召見嘉獎。

五月,以橫海留後程執恭為節度使。

六月,高崇文攻佔鹿頭關之萬勝堆。

七月,高崇文破劉辟軍於玄武,詔令西川繼援之兵,悉受崇文處分。葬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李誦於豐陵,廟號順宗。

八月,立妃郭氏為貴妃,皇太子寧為鄧王,寬為澧王,宥為遂王,察為深王。寰為洋王,寮為絳王,審為建王。以劉辟未平,授李師道為平盧留後、知州事。李吉甫上言中書主書滑渙奸事,下令查處中書主書滑渙請托貪贓案。

九月,高崇文攻破鹿頭關,進攻成都,下之。擒劉辟於羊灌田。西川平復。貶滑渙為雷州司戶,尋又賜死,沒其家財數千萬。

十月,高崇文為西川節度使,以嚴礪為東川節度使,征劉辟屬官入京,授以官職。以將作監柳晟為山南西道節度使,說服欲叛兵。處斬劉辟。以李師道為平盧節度使。

十一月,以宦官吐突承璀為左神策軍中尉。

該年回鶻入貢,傳入摩尼教,立寺處之。

元和二年(807年)    三十歲

正月,詔杜佑年高,可每月入朝數次,議論大政。杜黃裳出任河中、晉、絳、慈、隰節度使。以戶部侍郎武元衡為門下侍郎,翰林學士李吉甫為中書侍郎。

四年,以右金吾大將軍范希朝為朔方、靈、鹽節度使,統領右神策、鹽州、定遠兵。革專任邊將之弊。

七月,詔刑部侍郎許孟容、大理少卿柳登等修定《元和格敕》三十卷。

八月,詔令進士入國子學講論經典,朝廷百官亦前往聽講。

九月,征鎮海節度使李錡入朝,李錡舉兵反,門下侍郎武元衡主張武力討伐。

十月,以淮南節度使王鍔為招討處置使,統諸道兵討伐李錡。制削李錡官爵及宗室署籍。以武元衡任西川節度使。李錡牙將擒李錡,械送京師。

十一月,興安門舉行獻浮式,處斬李錡。以李錡家財代浙西當年租賦。稱尊號為睿聖文武皇帝。召白居易為翰林學士。

十二月,令群臣進諫上下可往復十餘次,務盡其言。李吉甫上《元和國計薄》。

仿唐建築

元和三年(808年)        三十一歲

正月,大赦天下。禁長吏進奉。

二月,咸安大長公主在回鶻去世。

四月,策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舉人。牛僧孺、李宗閔、皇甫湜因指陳時政得失,得罪貴倖。裴垍、王涯、楊於淩、韋貫之等有關官員被貶官降職。

五月,冊回鶻新可汗為保義可汗。

九月,以戶部侍郎裴垍為中書侍郎、平章事。納裴垍以省估徵稅的建議,江、淮之民負擔有所減輕。改革稅收三分法。與臣下論太宗、玄宗用人之道。宰相李吉甫出任淮南節度使。以右僕射裴均為山南東道節度使。

該年,令在洛陽開屯田。江、淮、浙、荊等地久旱無雨。

元和四年(809年)        三十二歲

正月,以左司郎中鄭敬等為江、淮、二浙、荊、湖、襄、鄂等道宣慰使,賑濟災民。

二月,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鄭絪循默取容,無所建樹,罷其相職。以給事中李藩知無不言,敢於直諫,擢為宰相。河東節度使嚴綬,在職期間所有軍政聽命於監軍,裴垍奏其狀,以李鄘取代之。

三月,成德君節度使王士真去世,其長子王承宗自為留後。以久旱,降德音,蠲租稅、出宮人、絕進奉、禁掠賣奴婢。起用吏才明辨的王叔文之黨程異,任其為揚子留後。立皇長子李寧為太子。令出內庫錢為貞觀時諫臣魏征後代贖還房屋,以示優待前賢,鼓勵進諫。

四月,欲革河北諸藩鎮世襲之弊,發兵討伐成德王承宗,徵求宰相、學士意見。裴垍、李絳等表示發對。宦官吐突承璀請求率兵討伐。山南東道節度使裴均違令進奉,白居易、李絳上言彈奏。

五月,許吐蕃請和,以祠部郎中徐復出使吐蕃。

六月,納李絳建議,拽倒安國寺聖德碑。

七月,欲以王承宗為成德留後,令其割德、棣二州,李絳等人仍反對。京兆尹楊憑貪贓案發,貶其為臨賀縣尉。

九月,以王承宗為成德節度使,薛昌期為保信軍節度使、德、棣二州觀察使。王承宗派兵執薛昌期,抗拒朝命。左神策軍吏李昱借錢不還案發。嘉獎京兆尹許孟容剛正不阿,抑制豪強。詔令刑部及大理寺提高辦案效率。

十月,下制削王承宗官爵,以吐突承璀為招討處置使討伐王承宗。白居易等眾諫官、御史上書表示反對以吐突承璀統軍,不納。

十一月,淮西節度使吳少誠死,吳少陽自為留後。查處鹽鐵院官權長孺貪贓案。

十二月,盧龍劉濟進攻成德,克饒陽。

元和五年(810年)         三十三歲

正月,吐突承璀統軍威令不行,指揮不力,諸道兵觀望逗留不進,討伐軍屢敗。左神策大將軍酈定進戰死。因爭廳事,貶元稹為江陵士曹。

三月,因用兵河北,無力討伐吳少陽,授吳少陽為淮西留後。白居易上言勸罷征成德之兵。納裴垍建議,令吐突承璀、烏重胤擒昭義節度使盧從史。范希朝,張茂昭北路討伐軍大敗成德王承宗於木刀溝。以烏重胤為河陽節度使,孟元陽為昭義節度使。

五月,昭義軍兵叛逃魏州,詔令撫慰。

六月,白居易上疏,再請罷兵。

七月,王承宗遣使入京,請求昭雪自己罪過。以征討無功,詔令洗雪王承宗,任其為成德節度使,仍以德、棣二州歸成德,罷諸道討伐軍。

八月,與宰相李藩討論有無神仙之事。

九月,以出師無功,罷吐突承璀左神策軍中尉職,降為軍器使。允許義武節度使張茂昭舉族入朝的請求,以左庶子任迪簡任義武行軍司馬。

十一月,張茂昭入朝。李絳極言宦官專橫,勸諫聚財。

元和六年(811年)        三十四歲

正月,以吳少陽為彰義節度使。敕令團定戶口,清查隱戶。任李吉甫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二月,與李絳討論進奉曲直。與權德輿論“為政寬猛何先?”

四月,整頓捉利錢戶。

五月,前行營糧料使於皋謨、董溪因貪贓案發賜死。

六月,李吉甫奏請裁撤冗官。命給事中段平仲、中書舍人韋貫之、兵部侍郎許孟容、戶部侍郎李絳等官員,詳定州郡廢置,官吏省罷。查處前行營糧科使判官元修等人貪贓案。

九月,敕令並省減內外官員八百零八人、諸司流外官一千七百六十九人。

十月,取消河南水路運等七處使額,節省開支。

十一月,羽林大將軍孫壽賄賂弓箭庫使劉希光案發,賜死。事連吐突承璀,貶為淮南監軍。

十二月,以李絳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試太子通事舍人李涉上書請重新起用吐突承璀,諫議大夫孔戣彈奏李涉,貶李涉為峽州司倉。恵昭太子寧病逝。

該年天下豐收,米價最低者每斗兩錢。

元和七年(812年)        三十五歲

三月,採納李絳意見,主張宵衣旰食,勵精圖治。與宰相討論德宗貞元中期政事不理的原因,戒勉宰臣,努力進諫。

四月,以庫部郎中、翰林學士崔群為中書舍人,學士如故。發佈《勸植桑詔》,鼓勵多植桑。

五月,與宰臣論及救濟災因事。

六月,司徒、同平章事杜佑乙太保身份退休。

七月,立郭貴妃子遂王宥為皇太子,更名恒。閏七月,敕令郎官、御史考察地方治狀,閭裡疾苦、水旱災害,必須及時一一奏聞。

八月,魏博節度使田季安死,遣左龍武大將軍薛平為鄭滑節度使,欲以控制魏博。招宰臣討論魏博處置方略,李絳極言靜觀其變。魏博兵馬使田興為眾將推舉,歸心朝廷。

十月,魏博田興請朝命,詔以田興為魏博節度使。令中書舍人裴度宣慰魏博將士,以內庫絹一百五十萬匹賞賜。

十一月,裴度至魏博宣慰。李絳奏請在振武、天德屯田,省費足食,從之。四月間開田四千八百傾,收穀四千餘萬斛,省度支錢二十萬緡。

該年,李絳奏言,建議以神策軍鎮兵劃歸地方統轄,宦官予以阻止。

元和八年(813年)          三十六年

正月,賜魏博節度使田興名田弘正。以於頔賄賂中官、私殺奴婢罪,貶為恩王傅,其子於敏流放雷州。

三月,詔劍南西川節度使武元衡入知事件。以賄賂等罪仗殺僧人鑒虛。沒收其財產。

六月,大水,出宮人二百車。

七月,容管節度使房啟以“南口”進行賄賂案發,貶其為虔州刺史。

九月,頒佈《禁嶺南五管等餉遺人口詔》,嚴禁販賣“南口”,壓良為賤。

十月,群臣上表請立郭貴妃為皇后,不許。發鄭滑、魏博軍卒鑿黎陽古河十四里,以緩解滑州水患。

十一月,查處金吾衛大將軍伊慎賄賂案。

元和九年(814年)      三十七歲

正月,李絳以足疾辭相位,罷為禮部尚書,以淮南監軍吐突承璀為弓箭使。

五月,設置宥州,以鄜城神策軍九千人駐守。李絳請許回鶻婚,不納。

閏六月,彰義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匿喪事不奏,自預軍務。李吉甫請興兵討伐。調河陽節度使烏重胤為汝州刺史,充河陽、懷、汝節度使,徒治汝州,以專力對付淮西。

九月,以李光顏為陳州刺史,令狐通為壽州防禦使,嚴綏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準備進討淮西。遣工部員外郎李君何前往淮西,吳元濟不納.發兵四出侵掠。

十月,宰相李吉甫去世。詔山南東道節度使嚴綏為申、光、蔡招撫使,督諸道兵馬招討吳元濟。

十二月,以尚書右丞韋貫之同平章事。

元和十年(815年)     三十八歲

正月,加宣武節度使韓弘司徒。制削吳元濟官爵,命宣武等十六道討伐吳元濟。

二月,嚴緩軍被吳元濟擊敗於磁丘。逃奔五十裡,據守唐州。壽州團練使令狐通也為淮西軍擊敗。以左金吾大將軍李文通代令狐通。

三月,以王叔文黨為遠州刺史,永州司馬柳宗元為柳州刺史,郎州司馬劉禹錫為播州刺史。群臣請罷兵,不許。忠武節度使李光顏數敗淮西軍。魏博田弘正派其子田布率三幹士卒協助討敵。李師道派人襲擊河陰轉運院,殺官軍十餘人,饒錢帛三十萬絹,穀三萬餘斛,房五十五間。

五月,遣中丞裴度赴前線宣慰將士,察看用兵形勢。知制誥韓愈上《論淮西用兵事宜》。以武元衡負責征討淮西事。

六月,李師道派刺客在京師刺殺宰相武元衡,刺傷裴度。詔令京師大搜捕。以裴度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全面負責討伐淮西事。

七月,詔數王承宗罪惡,絕其朝貢。

八月,李師道於東都洛陽縱兵殺掠,擬血洗東都洛陽,破壞官軍討伐淮西。東都留守呂元膺鎮壓平定之。

九月,以韓弘為淮西諸軍都統。

十月,分山南東道為兩節度使,一節度專事進攻吳元濟,一節度使調五州稅賦支援前線。刪定開元二十五年以來格式律令等,成《長行敕》三十卷。頒佈《嚴犯贓罪詔》,嚴厲打擊貪贓違法官員。

十一月,從韓弘之請,命眾軍合圍淮西。詔發振武兵二千,會義武軍以進討王承宗。以進討淮西無功,貶嚴綏為太子少保。擬興兵討伐成德王承宗,宰相張弘靖堅決反對二線用兵,不納,張弘靖辭相位。出宮女七十三人。

元和十一年(816年)      三十九歲

正月,免去請求罷兵的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錢徽,駕部郎中、知制誥蕭俛等官職,以此警告其餘欲請罷兵者。制削王承宗官爵,命河東、幽州、義武、橫海、魏博、昭義六道進討。幽州劉總敗成德軍,占武強。韋貫之請求先取吳元濟,後討王承宗。以張弘靖為平章事充河東節度使。

二月,以李逢吉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魏博攻佔成德固城。

三月,母太后王氏去世。李文通敗淮西兵於固始。

四月,司農卿皇甫卿兼中丞,權判度支。

六月,申、光、蔡節度使高霞寓在鐵城被淮西軍大敗,僅以身免。朝野慌懼,紛紛請求罷兵。採納斐度意見,堅持繼續征討淮西。宣武軍敗淮西軍於郾城。

八月,昭義軍郗士美在柏鄉敗王承宗軍。韋貫之屢請罷兵,罷為吏部侍郎。

九月,貶黜請求罷兵的左拾遺獨狐朗為興元府倉曹。饒州大水,漂沒四千七百戶。出韋貫之為湖南觀察使,同黨吏部侍郎韋顗、考功員外郎韋處厚等,皆被貶為遠州刺史,敕准中書奏疏,嚴格縣令考核。薦舉非人,坐其舉者。

十一月,李師道詐請輸款,以力不能討,加師道檢校司空。給事中柳公綽為京兆尹,嚴格執法。怒九萬軍討淮西無功,命知樞密梁守謙宣慰前線將士,留下監軍。

十二月,以翰林學士王涯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以太子詹事李愬為唐、隨、鄧節度使。義武節度使渾鎬在恒州兵敗。詔以易州刺史陳楚為義武節度使。橫海節度使程知恭敗成德軍於長河。

元和十二年(817年)        四十歲

正月,遣鹽鐵副使程異督財賦於江、淮。李愬以懦弱迷惑敵人,謀襲蔡州。詔以昭義、河中、鄜坊等二千人歸李愬指揮。

二月,李愬擒吳元濟將丁士良。淮西用兵數年,百姓饑饉,逃亡不斷,詔設僑縣予以安置。文城柵守將吳秀琳降李愬。以宗正少卿李城出使回鶻。由於中原方用兵,財稅緊張,延期出嫁和親公主。鄂岳觀察使李道古引兵出穆陵關攻申州,遭慘敗。

四月,李光顏軍敗淮西軍三萬餘,攻佔郾城。詔令刺史可自任上向中央奏事,不必申報節使。

五月,李愬擒淮西勇將李祐。納李逢吉等先取淮西,後取恒冀的建議,罷河北行營,詔諸道軍隊還鎮。程異自江、淮還,得供軍錢一百八十五萬緡。罷太子侍讀韋綬之職,因其教太子諧謔之故。

六月,吳元濟兵勢日困,上表謝罪,願束身自歸。遣中使賜吳元濟詔令,許以不死。因左右大將反對,吳元濟未能成行。

七月,以裴度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兼彰義節度使、淮西宣慰招討處置使。

八月,裴度赴淮西督戰。在通化門為其餞行。

九月,罷宰相李逢吉為東川節度使。以包庇奸贓案,貶京兆尹竇易直為金州刺史。

十月,李愬攻克吳房。襲蔡州,擒獲吳元濟。

十一月,以李愬為山南東道節度使,賜爵涼國公;詔以宦官為館驛使,左補闕裴潾諫止,不納。興安門受俘,斬吳元濟。

十二月,詔令刑部侍郎韓愈撰寫《平淮西碑》,隨後又以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撰碑文。賜裴度為晉國公,復入朝知政事。以馬總為淮西節度使。

唐代服飾

元和十三年(818年)            四十一歲

正月,大赦天下,以孔子三十八代孫孔惟蛭襲文宣公。李師道以淮西平定,心懷憂懼,遣使奉表,請以長子入侍,並獻沂、密、海三州。遣左常侍李遜赴鄆州宣慰。命六軍修麟德殿,又命浚龍首池,起承暉殿,土木大興。以御史大夫李夷簡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二月,橫海節度使程權以世襲得位,心不自安,請舉族入朝,許之。王承宗通過田弘正上書,請以二子為質,獻德、棣二州,輸租稅,請官吏。初不許,後因田弘正多次上表請求,許之。

四月,魏博遣使送王承宗之子知感、知信及德、棣兩州圖印至京師。幽州大將譚忠勸劉總歸服朝廷,劉總納之。賜印於左右三軍辟仗使,宦官得以糾繩軍政,事任專達。詔洗雪王承宗及成德將士,復其官爵。李師道反悔初衷,不肯納質割地,憲宗決意征討。

五月,以忠武節度使李光顏為義成節度使,謀討李師道。以淮西節度使馬總為忠武節度使、陳、許、溵、蔡州觀察使。以申州隸鄂,光州隸淮南。冊封渤海國務大仁秀為渤海王。詔以河陽兵送曹華為棣州刺史。。

六月,復以烏重胤領懷州刺史,鎮河陽。

七月,徙李愬為武寧節度使。下制書宣佈李師道罪狀,令宣武、魏博、義成、武寧、橫海等道,共同討伐。以宣歙觀察使王遂為供軍使。以李夷簡同平章事,充淮南節度使。

九月,制以戶部侍郎皇甫鎛、鹽鐵轉運使程異同平章事,判使如故。鎛、異因多次進貢羨餘得寵。制書下,朝野驚愕,裴度、崔群極力反對,不納。皇甫鎛奏減內外官俸以助國用,給事中崔值封還敕書,極論其不可。敕令尚書左僕射鄭余慶、刑部侍郎韓愈等修撰《元和格後敕》三十卷。皇甫鎛以購宮中積年朽敗繒帛高價供軍,士兵怨怒,裴度奏之。五坊使楊朝汶隨意捕人,以酷刑逼息錢,中丞蕭俛劾奏其罪狀,裴度、崔群亦上言論之。

十月,賜五坊使楊朝汶死。詔求天下方士,山人柳泌入居興唐觀,煉長生不老藥。

十一月,柳泌稱天臺山多靈草,求任台州刺史以求之,許之,賜服金紫,諫官進諫勸止,不納。以河陽節度使烏重胤為橫海節度使。以華州刺史令狐楚為河陽節度使。詔令田弘正率軍自楊劉渡黃河進攻李師道,距鄆州四十里築壘,李師道恐懼。

十二月,遣中使率僧眾迎法門寺佛骨。詔釋前方所俘李師道都知兵馬使夏侯澄等四十七人,以瓦解平盧軍。田弘正在東阿、陽谷大敗平盧軍。李愬攻克金鄉,與平盧軍戰十一次,皆取勝。與裴度論朋黨之事。

元和十四年(819年)     四十二歲

正月,吐蕃使者論矩立藏來朝修好,未返,吐蕃攻河曲,詔釋吐蕃使者,以為“其國失信,其使無罪。”中使迎佛骨至京師,留宮中三日,遍送諸寺迎拜。刑部侍郎韓愈上表切諫,被貶為潮州刺史。滄州刺史李宗奭與橫海節度使鄭權不和,遺中使調李宗奭歸朝斬之。韓弘占考城。李愬占魚台。

二月,武寧節度使李愬攻取平盧丞縣。李聽襲擊平盧海州,攻克東海、朐山、懷仁等縣地。李師道都知兵馬使劉悟自陽谷舉兵返鄆州,斬李師道父子及李師道心腹二十餘家。淄青等十二州俱平服。命戶部侍郎楊於陵為淄青宣撫使宣撫平盧諸州。命楊於陵分平盧地,以鄆、曹、濮為一道,淄、青、齊、登、萊為一道,兗、海、沂、密為一道。河南、河北三十餘州全部歸服朝廷。以劉悟為義成節度使,加田弘正檢校司徒、同平章事。裴度纂述憲宗蔡、鄆用兵以來機略,準備在侍宴時奏獻,不許。

三月,以華州刺史馬總為鄆、曹、濮等州節度使,以義成節度使薛平為淄、青、齊、登、萊等州觀察使,以淄青四面行營供軍使王遂為沂、海、兗、密等州觀察使。

四月,納橫海節度使烏重胤建議,詔諸道節度使、都團練使、都防禦、經略等使所統支郡兵馬,轉由刺史統領。皇甫鎛屢進讒言,出裴度為河東節度使。

七月,詔京兆尹、御史台審理謀殺宰相武元衡兇手,王士元等十六人伏法。群臣上尊號為元和聖文神武法天應道皇帝,赦天下。海、沂密觀察使王遂被役卒王弁等殺死,弁自稱留後,與監軍抗禮。聞沂州軍亂,詔以棣州刺史曹華為沂、海、兗、密觀察使。以河陽節度使令狐楚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宣武節度使韓弘入朝,獻馬三千,絹五千,雜繒三萬,金銀器千。隨後,復獻絹二十五萬匹,絁三萬匹,銀器二百七十。諸軍爭相進奉。

八月,允准韓弘留京請求,任其為司徒兼中書令。以吏部尚書張弘靖同平章事,充宣武節度使。魏博田弘正入朝,待之優厚。庫部員外郎李渤上言,請降詔書禁絕稅收攤逃的弊端,皇甫鎛予以壓制,李渤稱病歸東都。詔以王弁為開州刺史,誘使入京斬之。命曹華率棣州兵在沂州誘斬鄆州兵士一千二百人。田弘正求留居京師,不許。與宰臣討論唐玄宗先理後亂的原因,宰相崔群直言作答。

九月,以貪贓罪,貶右衛大將軍田縉為衡王傅。

十月,蠻酋楊清殺安南都護李象古。以唐州刺史桂仲武為安南都護,赦楊清,任其為瓊州刺史。柳泌在台州尋不到靈藥,舉家逃入山中,浙東觀察使捕之入京,宰相皇甫鎛、李道古為之開脫,仍以柳泌待詔翰林。服其藥,日加燥渴。起居舍人裴潾上表諫阻。

十一月,貶裴潾為江陵令。

十二月,皇甫鎛以陳敗粟帛為邊軍賜物,軍士怨怒。皇甫鎛奏稱軍情不安是由於崔群的煽動。出崔群為湖南觀察使。

元和十五年(820年)       四十三歲

正月,義成節度使劉悟入朝。左神策軍中尉吐突承璀謀立灃王惲為太子,不許。吐突承璀仍欲廢太子。太子問計於司農卿郭釗。因服金丹,多燥怒,左右宦官往往獲罪,有被殺者,人人自危。二十七日,內常侍陳弘志在中和殿殺害憲宗。終年四十三歲。宦官隱秘其事,稱服丹藥毒發而死。中尉梁守謙及宦官馬進譚,劉承偕、韋元素、王守澄等欲擁立太子登基,殺吐突承璀及灃王惲,賜左右神策軍士錢帛。

閏正月,太子恒即位於太極殿東序,是為穆宗。

五月,葬神聖章武孝皇帝於景陵,廟號憲宗。

唐憲宗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