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我
石桂崇 2022/1/1刊
今天是父親逝世的30週年日,按照過去的往例,每隔10年我們子女都會選擇一個適當場所,請師父為父親誦經作為紀念 。一方面是對父親的緬懷思念,二方面也藉這個機會讓那些旅居國外的兄弟姐妹大家能夠多聚一聚。但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而不得不停止了這項活動。因而,也有了寫一篇文章來追念他老人家的想法。父親和我相差40歲,可以算是中年得子,所以對小孩都特別疼愛。我們兄弟姐妹共有五人,我是居中,民國38年來台灣之前,父親曾在陝西做過兩任縣長以及擔任過山東省青島市民政局長,他本身也是大陸選出來的國大代表,來台之後在內政部擔任司長、主秘及電力公司總管理處處長,後來並追隨余井塘先生赴行政院擔任副院長辦公室主任,退休後則擔任電力公司董事及台灣銀行顧問。所以他雖為國大代表,但是在他一生的公職生涯中,並沒有領取過國民大會代表的俸祿,而且我們因為長時間住在電力公司宿舍,所以也沒有申請國民大會為代表配置屬於自己的房子。
從有記憶以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家後院都隔成雞舍,養了200多隻雞,父親每天上班前都會親自打掃雞舍,所有鷄或蛋都是用以出售來貼補家用,賣不完的蛋都標上日期醃製成鹹蛋來處理。我記得在當時只有在考試時才有機會吃個蛋。至於雞肉,更是在有雞生病時才可能讓我們吃到,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哥哥長大之後是不吃雞肉的。父親生活單純且有規律,平常除了參加親友婚喪喜慶,幾乎沒有應酬,在家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書房看書、寫字、剪報,到了假日則常帶我們去電力公司在各地的招待所旅遊,那真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父親擔任公職多年,能力受到長官賞識,他自己也很努力,50幾歲還在學英文,在當時的文官體制中,他一直希望有機會升任政務官,但都未能如願。記得有一次父親曾經很感慨地和我說,在那個年代如果想擔任政務官,他唯一缺少的就是出國留學的資歷。可能也是因為這個潛在原因,我們兄弟姐妹五人長大之後都陸續被父親送出國唸書。我的母親是父親後娶的,兩人之間的年齡相差較大,個性也完全不同,他們在我十幾歲時就分開了,所以我們從小可以說是父親帶大的。以當時的父親身分地位,應當是很容易可以再娶,但是因為孩子們反對,當時他只是對我們說了一句「我可以不再結婚,但是我老了你們要照顧我」,大家口徑一致回答「沒有問題」,也因為這個承諾,他終生沒有再續弦。父親因公務煩忙,對我們管教並不特別嚴厲,但唯一要求是不許學「政治」,最好是學有一技之長,所以我們兄弟三人後來也都學了工程。在父親的安排下我們都順利出國唸書、成家、就業,父親則每年會安排一次旅行,住在其中一個孩子家,大家都會利用那段時間拿假前往相聚,這種模式持續了許多年,創造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父親在75歲那年來到紐約住在我家,那時我正好換工作,利用還沒有報到的時間陪他,有一晩吃完飯後陪他一起散歩時聊天,他對我們在國外生活都很安定,工作也都很顺利感到欣慰。他説,自己一個人在台灣,生活很簡單,有一個老傭人在照顧,煮一鍋稀飯配饅頭加上一點小菜可以吃好幾天,只是年紀漸漸大了,長途旅行負擔較重,這種聚會模式可能需要調整。聽了他這番話當天晚上我輾轉難眠,難過的想起了小時候對他的承諾,如今留他一人孤獨的在台灣生活,真是不孝。在美新工作報到那一天,我在公司的停車場停留了近兩個鐘頭,內心天人交戰,問自己要不要進去報到,最後做了決定,「回台灣陪父親」。一直到今天,還慶幸自己當年作了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那個年代,留學生回國的並不多,政府也有相關配套的獎勵措施,但因離開久了人生地不熟,故選擇了一所父親朋友辦的專科學校擔任教職,太太則帶著一對出生四個月的雙胞胎女兒,全職在家照顧他。我平時住在學校宿舍,周末或假日回家陪他,這一段生活是我這一生收獲最豐富的日子,受到他的潛移默化,讓我這個飽受西方教育及職業訓練的海外學子,漸漸接觸到中華文化儒家思想,兩者融合使我成長不少,當時我37歲。
父親喜歡書畫,所以每隔一陣子都會陪他去故宮博物院看展覽,而他時常因為看的太專注,頭往往會不自覺的碰到展間的玻璃發出聲音,令我一再向工作人員致歉。父親也喜歡種花、養花。建國花市也是我們常去的地方,每次看到他喜歡的花,他都會還賣方1/5的開價,使我在旁邊十分尷尬,每次再走過看到,他會增加一點錢,碰到他真正喜歡的,往往會來回一點一點加價好多遍,有幾次我就偷偷地跑去私下和那個老闆說好價錢,並答應補貼他差額。父親買到了以後,還會很得意的跟我說「你看,我就知道這個價錢他會賣」,我也只有報以哭笑。父親身材較胖也比較怕熱,因為他習慣洗泡澡,所以每次洗完澡都會滿身大汗,夏天睡覺時,冷氣機每次都是只開送風,捨不得開冷氣,我只好偷偷把冷氣打開,等他睡熟了再偷偷關上。父親毎日早上5點起床運動一小時,6點吃早點(自行處理)12點吃完午餐後午睡l小時,晚上6點吃晚飯,10點前睡覺,除非有特殊事情,生活幾乎都是一絲不變。每日都有固定寫日記的習慣,40年(直到去逝前一天)都沒有間斷過,每日累積步行1萬步,太極拳打了超過30年,他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很緊湊,整天看書、寫字非常規律。這種平靜的生活過了幾年。台灣的政界產生了變化,父親辭去了國民大會代表的職務,再加上電力公司的宿舍也要改建,我們全家搬到離學校較近的一個社區,當時父親雖已年過80,但身體還是十分健朗,但因老朋友越來越少,互動也不多,所以很少出門,也因為有二個小孫女作伴,加上我也每天下班回家,所以和父親間的互動反而變得更加親近了。父親喜歡聽我向他述説學校的事情,並時常給我許多指導、訓示,有時又會告訴我一些做人處世之道理。父親在過逝前二年有一天晚上對我説「你哥哥在電子領域中有一身好本事,替外國人做了一輩子很可惜,將來若是有機會回來替國家做一些事」這是一段很平常的對話,但造就了一段後續發生的大事,以後有機會再另作詳述。
父親對我一生影響最深遠的是我在小時候他對我講的一個故事,現在說出來與大家分享:有兩個乞丐同住在一個財神爺破廟,習慣都是早上起來外出乞討前都會上一柱香求財神爺保佑,多年來哥俩相處融洽平安無事。某天晚上兩位財神爺就説這二位乞丐供奉了我們一輦子是不是也應該犒賞他們一些財物,兩位財神爺意見不同,一個贊成,一個反對,最後決定試試,於是就在香爐下埋了一個金元寳,第二天早上哥倆依往例上香發覺了這個元寳,高興異常,決定先大阣一顿慶祝,於是一個在家劈材生火,另一個出外去買酒菜,分工好了各自行動。留在家裡那位心中想如果我將他除掉,元寶就是我一個人的了,出去買酒菜的在路上也想,如果能將對方除掉將可獨佔元寶,於是就在酒內下了毒,留在家的躲在門後等他回來將他打死,高興的又吃又喝也被毒死。晚上兩位財神爺很感慨的說這兩個乞丐若是沒有財富,雖然辛苦乞討但可終老一生,有了財富反而害了他們失去生命。這個故事的啓示是「一個人氣量等同於福份」,讓我牢記於心。另外有與這個主題有關的感受是看到一篇2004/11/04凌晨2時我寫的日記將其摘錄如下:
爸爸給我這一生最好的禮物就是「氣度」,這個看起來簡單、容易瞭解,但是卻最難做到。因為要想得到這個東西,首先要有絕對「無私」的條件,這是一種天生的本錢,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的。再加上後天的「機緣」及「磨練」,這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有機會得到的。「機緣」是「人」,你必須很有幸的碰到不同的人,使你能從人性的本能中去看透「人性」,這就是「機緣」。「磨練」是「事」,你必須經過置於死地而後生,刻骨銘心的「痛」,並且要從這個「痛」中悟道,才能夠知道「悔改」,這是最難的,因為這種轉折是需要有多少的耐心、耐力、靈感與智慧的組合才能有機會做到,此點,也是可遇不可求的。這三件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造就了一個人的「氣度」,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我要感謝我的爸爸,是他一手安排給了我「無私」的生命,叫我成立公司使我有機會體認,我現在終於知道它的美意了。人的一生要「得」什麼才沒有白來,「錢財」、「權利」這些身外之物是絕對帶不走的,唯一能帶走的就是「自己」。所以本身的修為,才是最重要的,這種無形的資產才是最大、最有價值、最真實的。感謝老天爺能讓我了解到這麼珍貴的東西,而且是別人看不到、也搶不走的,使我覺得十分滿足與幸福。真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再一次謝謝老天爺!謝謝爸爸!您對我的恩賜實在是太厚太厚了。
這些教悔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對於做人、處事都有著很大的影響。父親在晚年對我説的一段話,給我啓示也很大。他説人到了年齡大了無論是生活、想法都會和年輕人有代溝,他叫我記住「識相」這兩個字,並且要「身體力行」,如此才能受到一個較有尊嚴的晚年生活。我現在也已經兒孫滿堂且步入老年,還時時遵行他的這句話,所以家中老小也都相處融洽。
我因為除了授課也兼任行政工作,所以學校的事也很忙,但每天回到家中躺在沙發上靠著他,他一邊看著固定的電視節目,間或摸著我的頭和我説説話,這種情景至今都無法忘懷。
父親是在民國八十年六月三十日過逝,在他去世前那段時間,他的臥室是在家中二樓,當時他因腿疾上樓不方便,所以白天他的活動空間都在一樓,同時一樓也備有一間套房及書房供他使用,晚上我則會抱他上樓洗澡睡覺。他過世前兩天我因有公事要去美國,他就只能在一樓洗澡睡覺,但因空間較小,泡澡時又門窗緊閉,一時缺氧而搶救不及,我也僅在美國停留了一晩就趕回奔喪。父親對自己的健康一直很有信心,他也曾對我説叫我放心,等他有一天不能動了,臥床還可以至少活兩年。至今我都還很自責,若是我那次不出差,可能結果會不一樣,唯一讓自己較能釋懷的一點是,他老人家可以説是無疾而終,走的沒有什麼痛苦。這也是他在晚年常對我說的,他不怕死,只怕因病痛牽累我們。
兄弟姊妹在回來奔喪時都説我有福氣,可以陪伴在父親身邊生活十多年,其實他們不瞭解我,在這段和父親相處的歲月裡,無形中所得到的卻又豈僅是「福氣」二字所能取代的。
三十年不算短的歲月,每想起和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都是甜蜜無比,父親遺囑中有交待,每年要祭祖、掃墓,這些年來我也不敢怠慢,但在習慣上都是利用掃墓完的時候,一個人單獨和他説説心中的話, 臨走時再朝他叩三個頭。走筆至此,淚流滿面,「爸爸!我好想你」
兒 石桂崇敬筆 2021 6月30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