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家繪畫

清丁觀鵬《摹顧愷之洛神圖卷》

清丁觀鵬《摹顧愷之洛神圖卷》

李常生資料整理  2021/11/17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創作時間:清高宗乾隆十九年(1754)。

本幅       28.1×587.5

隔水一   28.1×13.2

引首       28.1×33.1

隔水二   28.1×12.2

隔水三   28.1×14.6

清高宗題跋: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捥於神滸兮。採湍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悵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託微波以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珮以要之。嗟佳人之信脩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爲期。執拳拳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以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於是洛靈感焉。徙倚仿偟。神光離合。乍陰乍陽。擢輕軀以鸐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烈兮。步衡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慕遠兮。聲哀厲而彌長。爾迺眾靈雜遝。命疇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採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姚兮。攜漢濱之遊女。歎㚿媧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倚靡兮。翳脩袖以延佇。體迅飛。偶得宋牋。喜其堅緻宜墨。因臨子敬洛神十三行。甲戌(西元一七五四年)孟夏御筆。印記: 乾、隆、幾暇臨池

清高宗題跋:見說後生畏。誰云前藝空。神傳期阿堵。目送易歸鴻。詎在依形肖。堪稱積健雄。緬懷八斗韻。三百有遺風。命丁觀鵬仿顧愷之洛神圖成。即用題顧卷原韻題之。丙子(西元一七五六年)初冬御筆。印記: 乾隆宸翰、幾暇臨池

內容簡介:丁觀鵬,順天(今北京)人。他於雍正四年(一七二六)進入宮廷供職,頗受乾隆皇帝的器重,列為一等畫畫人。本卷雖說是摹本,與原卷比較,相同者是圖隨賦文的段落、人物神怪的造型與相關位置。然而,青綠山水畫法,又用泥金勾勒,不但顯示成熟的金碧山水畫法,樹木的造形與筆調,乃至於設色,已經是明代中期吳派畫風。丁觀鵬在當時受到西洋繪畫的影響,本卷中採取光影與透視法即是。

參考書目:1.王耀庭,〈清丁觀鵬摹顧愷之洛神圖(局部)〉,收入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文學名著與美術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年初版),頁167-168。 2.林莉娜,〈丁觀鵬摹顧愷之洛神圖〉,收入馮明珠主編,《乾隆皇帝的文化事業》(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2年初版一刷),頁116。 3.林莉娜,〈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 清丁觀鵬摹顧愷之洛神圖〉,《故宮文物月刊》,第236期(2002年11月),頁12。 4.陳葆真,〈傳世〈洛神賦〉故事畫的表現類型與風格系譜〉,《故宮學術季刊》,第二十三卷第一期(2005年秋),頁175-223。 5.石守謙,〈洛神賦圖:一個傳統的行塑與發展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3期(2007),頁51-80。 6.鄭淑方,〈西風迴雪 長吟永慕—從丁觀鵬〈摹顧愷之洛神圖〉看經典圖式的創新〉,《故宮文物月刊》,第346期(2012年01月),頁4-18。

網頁展示說明:丁觀鵬(活動於1726-1770),順天(今北京)人。雍正四年(1726)任職畫院,工人物,擅道釋像,山水界畫工整細緻,曾從郎世寧學畫,深受西法影響,乾隆六年(1741)擢升為「一等畫畫人」。《清史稿》云:「畫院盛於康、乾兩朝,以唐岱、郎世寧、張宗蒼、金廷標、丁觀鵬為最。」乾隆帝評丁觀鵬「善臨摹,兼工設色」。此次展出〈摹顧愷之洛神圖〉卷,即丁觀鵬臨摹內府所藏古畫的代表性佳作。 〈洛神圖〉是以曹植(192-232)著名的愛情詩篇〈洛神賦〉為題材所創作的繪畫作品。賦文內容描寫黃初三年(222),曹植覲見魏文帝後,自洛陽啟程,東歸封地鄄城,途經洛水之時,邂逅洛水女神宓妃並與之相戀,互傾愛慕之情,惟人神道殊、終致別離。本幅依情節發展擘畫場景如下:休憩、驚豔、嬉戲(採芝、桂旗)、眾靈(戲流、翔渚、湘妃、游女)、徬徨、備駕(屏翳、川后、馮夷、女媧)、離去、悵歸(泛舟、夜坐、東歸);經比對敘事結構與景物關係,丁觀鵬奉敕臨摹的稿本應是北京故宮所藏〈傳顧愷之洛神圖〉卷。丁觀鵬此卷雖是摹本,然山水造型已自樸拙稚趣的古典畫樣,轉為成熟的金碧山水,且景物間的比例關係已趨精確;援以西洋明暗設色法與定點透視法,表現臉部五官、馬匹體態與空間層次,營造合乎視覺經驗的畫面。 歷代以〈洛神賦〉為文本的畫作不計其數,清宮畫院初試西法,以鮮明的時代性格,賦予摹本新意,乾隆御題讚:「見說後生畏,誰云前藝空。」以古典圖式與傳統母題,融合西方畫技,正是清宮「摹古創新」的最佳範例。 (20120101)

【註】上文摘自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

丁觀鵬(?-1771後)清代畫家,藝術活動於康熙末期至乾隆中期,北京人。胡敬《國朝院畫錄》謂:「觀鵬克傳家學。」工道釋、人物、山水,亦能作肖像,尤擅仙佛、神像,以宋人為法,不尚奇詭,畫風工整細緻,受到歐洲繪畫的影響,學明代的丁雲鵬筆法,有出藍之譽。雍正四年(1726)進入宮廷為畫院處行走,是雍正、乾隆朝畫院高手,與唐岱、郎世甯、張宗蒼、金廷標齊名。造詣深湛,得乾隆帝賞識,曾為《聖制詩》初集、二集、三集之多幅畫卷題詩。在宮廷畫院五十年左右,作品近二百件。傳世作品有完成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法界源流圖》卷,縱33釐米,橫1635釐米,該卷場面宏大,人物眾多,描金設色,精細絢麗,為中國佛教藝術瑰寶、世界佛教藝術明珠,現藏吉林省博物館;乾隆十三年(1748)作《乞巧圖》卷藏上海博物館;二十六年(1761)作《無量壽佛圖》軸、《寶相觀音圖》軸藏故宮博物院;三十五年(1770)八月作《說法圖》軸藏西柏林民俗博物館。弟丁觀鶴,亦供奉內廷,工人物。

丁觀鵬擅長畫道釋人物,也善畫山水。曾與弟弟觀鶴同供奉於南熏殿。他的畫作清宮收藏很多。與陳枚等六家合作《慶豐圖》卷,《太平春市圖》卷,與陳枚、孫硝合作《丹台春曉圖》卷等,均輯入《石渠寶笈》。傳世作品有:《摹宋人雪漁圖》和《仿韓七子過關圖》,均輯入《中國歷代名畫集》。

《乾隆洗象圖》

紙本設色:縱132.5釐米、橫62.6釐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是一幅宗教題材繪畫,但是畫中的普賢菩薩,卻分明是乾隆皇帝的形象。眾人正在觀看洗刷白象,而那頭白象就是普賢菩薩的坐騎。畫中除去乾隆皇帝外,另有數人帶有肖像特點,當為郎世寧所繪;而人物的衣紋,線條拌動,很有特色,應出自丁觀鵬之手筆。畫上只署了丁觀鵬一個人的名款,其實應當有歐洲畫家參與其事。畫幅左下角署款:「乾隆十五年六月臣丁觀鵬恭繪」。

《太平春市圖》

描繪新春農村熱鬧歡慶春節情景,爆竹、太平鼓、果品、鳥魚挑攤,以及各種行業的耍猴貨郎、算命、跑旱船、演傀儡戲的表演藝人。松樹下文士席坐品茶閒聊,朱漆託盤內置有紫砂大壺與青花碗,盛裝泉水則用綠地花卉大壺、茶銚。挑夫擔子盛放糕點使用的是青花與描紅龍紋碗、盤,均是乾隆時期宮廷用器,可知街上買賣藝人都是由宮中侍僕所裝扮。

【註】上文摘自百度百科全書。

《洛神賦》來由:

《洛神賦》為曹植於魏文帝黃初四年(223年)所著。最早見於蕭統《昭明文選》,其序稱曹植由京城返回封地時,途經洛水,忽然有感而發,並作此賦。洛神為中國神話裡伏羲氏(宓羲)之女兒,其因為於洛水溺死 ,而成為洛水之神,即洛神。此賦為曹植所著的文章裡較為著名的。

正文: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桓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濃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盪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爾乃眾靈雜遢,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褂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休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於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璫。雖潛處於太陽,長寄心於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僕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寫作背景:

三國時代文學名家曹植的浪漫主義名篇《洛神賦》。《洛神賦》原名《感鄄賦》,一般認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賦》,甄通鄄,但也有人認為其寫作牽涉到曹植與魏文帝曹丕元配甄氏(即曹植之嫂)之間的一段錯綜複雜的感情。

據《文昭甄皇后傳載》:甄氏乃中山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間,她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東漢獻帝七年,官渡之戰,袁紹兵敗病死。曹操乘機出兵,甄氏成了曹軍的俘虜,繼而嫁曹丕為妾。

曹操的夫人劉氏生長子曹昂,早年死於宛城。次夫人卞氏生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

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左右便能撰寫詩賦,頗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讚賞。當時曹操正醉心於他的霸業,曹丕也授有官職,而曹植則因年紀尚小、又生性不喜爭戰,遂得以與甄氏朝夕相處,進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後,曹丕於漢獻帝二十六年(公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陽,是為魏文帝。甄氏因激怒曹丕,不僅未能封后,最終亦慘死,據說死時以糠塞口,以髮遮面,十分悽慘。

甄氏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氏所生的曹叡陪皇叔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氏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後,曹丕遂將甄氏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氏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腦海里還在翻騰著與甄氏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盪,寫了一篇《感甄賦》。四年後(226年),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因覺原賦名字有與其母相關之嫌,遂改為《洛神賦》。

劉克莊卻說,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實之」。王世貞又說:「令洛神見之,未免笑子建傖父耳。」清代何焯朱乾潘德丁晏張雲等人,群起而鞭撻之。

把他們的論點綜合起來,大概有如下幾點:

曹植愛上他的嫂嫂很不可能。他沒有那麼大的膽量寫《感甄賦》。丕與植兄弟之間因為政治的鬥爭,本來就很緊張,曹植寫《感甄賦》,豈不是色膽包天,不怕掉腦袋了嗎?

圖謀兄妻,這是「禽獸之惡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曹叡)之母而兄子晏然,況身為帝王者乎?」

李善注引《記》所說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並把此枕賜給曹植,「里老所不為」,何況是帝王呢?極不合情理,純屬無稽之談。

《感甄賦》確有其文,但「甄」並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與「甄」通,因此是「感甄」。曹植在寫這篇賦前一年,任鄄城王。

《洛神賦》一文,是「託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純是愛君戀闕之詞」,就是說賦中所說的「長寄心於君王」。後來的人否定感甄說不過是重複這些觀點。如果說有所增加,只是說,14歲的曹植不大可能向曹操求娶已經24歲的已婚女子為妻。

由於此賦的影響,加上人們感動於曹植與甄氏的戀愛悲劇,故老相傳,就把甄氏認定成洛神了。

對後世影響:

繪畫:此賦詞句華美,比喻新奇,並屢被後世文人所引用,稱頌。並被採用多種形式演繹,如東晉時,大畫家顧愷之亦以此賦為題繪畫了名為《洛神賦圖》。兩幅宋朝人臨摹的《洛神賦圖》,是根據曹植的〈洛神賦〉畫的,畫中曹植和隨從在岸上遙望水上飄逸窈窕的洛神和各種神仙怪物。其中一幅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幅被末代皇帝溥儀捲逃到東北,日本投降後散落民間,後被遼寧博物館收藏。

【註】上文摘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