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獻縣南魏家莊李氏族譜(總譜)
1989年時,李常生始建構獻縣李氏族譜,然今已為2021年,事隔三十餘年,人事多變。今李常生建構《傳記文學》網站,欲重新整理各支族之族系表並置於網站。
今以李常生輩為支族原則,欲建立各支族之族系表,即以2021年底為準,願各支族將現代各支族家庭成員之稱謂、姓名、出生年(西曆)、撰寫及手繪族系表於紙上(如附帶各個家族成員之照片,最佳。),拍照後利用微信、Line等傳給李常生,整體製作完成後,公諸於《傳記文學》網站,應可在網上存在百年。如有支族不欲繼續延續此族譜,則可不必加入。
李常生Line 0932232159 微信13545194173
一、李姓源流
李姓是漢族姓氏、朝鮮族姓氏和京族姓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4位。按人口計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於中國大陸李姓是第二大姓;其中四川、重慶、湖北、湖南、雲南等5個省區中李姓是當地第一大姓氏,於臺灣李姓是第五大氏;於韓國李姓是第二大氏。
李姓為了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木子李」。李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在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其中在韓國,李姓為第二大姓。
2016年最新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由中國大陸人口普查辦公室統計, 李姓占全中國漢族人口的7.94%,約9530萬排名第一。河南省是中國李氏的第一大省。古隴西,即今甘肅臨洮,為李氏重要發源地。唐代是李氏的鼎盛時期,有「天下李」之稱。
在臺灣,李姓為第五大姓氏,分佈較多之縣市為宜蘭縣、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雲林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等。
李姓有多種常見的英文譯音。在台灣常見Lee與Li兩種拼法,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ee、Li及Lay三個,而在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現代中國大陸則統一依漢語拼音譯做Li。Lii為國語羅馬字,Lay為粵語拼音,而Lei則為葡萄牙語譯音。
Li在除國語羅馬字外的國語拼音裡,均為「李」字的標準譯音,但由於Lee的拼法也是常見的英語姓氏,故漢語的李姓習慣上經常譯為Lee(名字中的李則仍譯為Li)。另外,英語姓氏「Leigh」也翻譯作「李」。
在大韓民國國內,李姓譯作Lee。李氏家族最有名的代表就是首爾景福宮李氏王族,外國人稱呼李氏朝鮮。
在其它亞洲國家及歐美國家存在非華人傳統姓氏之漢語拼音恰恰剛好的「Lee」的流傳於歐洲範圍內多年的歐洲姓氏。只是剛好發音跟中國傳統漢姓的「Li」發音相同符合。故大部分歐洲裔或外族歸化中文語系國家時的國籍掛上「李」這個漢字。
二、李姓來源
(1)嬴姓說
源於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後顓頊帝高陽氏的後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家創始人老子李耳,屬於以官職名為氏。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
(2)理氏說
史籍記載,周朝以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依此論點,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商朝末年,皋陶後裔有個叫理征的人,出於一片忠心,直爽地指出紂王的錯誤,勸他改正,結果因此惹惱了紂王而被殺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聽到消息後,便帶著年幼的兒子利貞外出逃難。契和氏本想逃回娘家陳國(今河南淮陽),又怕連累娘家人,於是便往豫西方向逃。當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時,母子二人飢餓難忍,疲憊不堪。這一帶荒無人煙,食物難尋,但契和氏發現附近的樹上結有一些「木子」,於是便採下來吃。母子二人因此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他們之後在離淮陽不太遠的苦縣(今河南鹿邑東部)安家落戶。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時也為了躲避紂王的追緝,加上理、李同音通用的緣故,自利貞開始改理氏為李氏。
(3)老姓說
依高亨等人的說法,李姓不是由「理姓」演化而來,而是源於老姓。這種說法主要源於對老子姓氏的考證,認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於老姓。古文字學家唐蘭認為,老子姓李名耳的說法不確實:「據當時人普通的稱謂,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稱,因為當時稱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陽子、墨子、孟子、莊子、惠子以及其餘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書中絲毫沒有姓李的痕跡。」(唐蘭:《老聃的姓名和時代考》,《古史辨》第四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2年)。唐蘭明確地說明:老子並不姓李,而是姓老。郭沫若、馬敘倫、陳獨秀等人同意唐蘭之說。
高亨從音韻學的角度引證甚詳,對此說有進一步的考證。高亨在《老子正詁·前記》中說:老、李一聲之轉,老子原姓老,後以音同變為李,非有二也。他列出四條證據:
先秦舊籍如《莊子》、《荀子》等,對孔、墨等人皆舉其姓,稱「孔子」、「墨子」,獨於老子則稱「老聃」而不稱「李聃」;稱「老子」,而不稱「李子」,所以「明見老子原姓老矣。」
「古有老姓而無李姓」。《風俗通義》:「老氏,顓頊子老童之後。」春秋時代無李姓。《史記·循吏列傳》的李離,係《左傳》士離之誤,不作李。《戰國策》中始有李悝、李牧,李姓起源甚晚。
古人姓氏多無本字,常假借同音字。老姓變為李姓,也是同音假借。
「古韻『老』屬幽部,『李』屬之部,二部音近,古或不分」。高亨從《老子》一書中引大量語句,證幽部、之部音韻通諧。最後,他說:「老、李二字其聲皆屬來紐(即聲母為L),其韻又屬一部,然則其音相同甚明,惟其音同,故由老而變為李。」
(4)其他說法
胡族改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以漢化之。鮮卑有複姓叱李氏,孝文漢化後,改為漢字姓李氏,是為洛陽李氏。又如党項李元昊原是拓跋氏。阿史那思摩曾被賜姓李。
出自他姓改李氏。李世績原姓徐,李繼遷原姓拓跋,都被賜唐國姓以改李氏。
三、遷徙和分布演變
(1)先秦到唐朝
先秦時期,李姓的活動由河南開始,到戰國末,其活動地域已擴大到山西、河北、陝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漢時期是李姓向各地遷移的重要階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甌時,李姓始入兩廣地區。李耳的後裔入甘肅,發展為隴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為趙郡李姓名家。東達山東,東南抵贛浙蘇,南面南海及北部灣。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時期,隴西李氏王朝傳19帝,歷時289年,李姓貴為國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親國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脹,成為國中第一大姓。唐朝初李姓開始大批進入福建和海南。明朝時進入台灣。
(2)宋朝
宋朝時期,李姓大約有56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7.2%,排在王姓之後,為宋朝第二大姓。李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約占全國李姓人口的11.6%。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北、四川、河南、山東,這四省李姓大約占全國李姓人口的44%;其次分布於陝西,江西,山西,湖南等地。全國形成了圍繞中原地區的新月形李姓聚集地帶。這個地方由冀豫魯、晉陝、川湘贛三大李姓聚集中心組成。
(3)明朝
明朝時期,李姓大約有51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5.5%,僅排王、張之後,為明朝第三大姓。宋元明時期,李姓人口不但沒有增長,反而減少,600年中李姓人口減少了10%。這與北方地區長期戰亂尤其是元朝的野蠻統治有密切關係。遭受戰亂和屠殺的群體首先是大姓漢族人群,李姓是北方地區的大姓,自然受到最慘重的損失。明朝時期,江西為李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李姓人口的13.3%。在全國的分布主要聚集於江西、山西、山東三地,這三省李姓大約占全國李姓人口的32.7%;其次分布於浙江、江蘇、河北、福建、河南等地。宋元明期間,李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除了人口急劇減少以外,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東南的贛蘇浙閩、華北的晉冀豫魯兩大塊李姓人口聚集地區。
(4)當代
當代李姓人口已達9340多萬,為全國第二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7%。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李姓人口由510萬激增到近9340萬,增長18倍之多。李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主要分布於河南、山東、河北、四川,這四省李姓大約占全國李姓人口的32.4%;其次分布於廣東、湖南、安徽、湖北、雲南、遼寧、江蘇、廣西、黑龍江、山西、陝西十一省區,占李姓總人口的44.6%。河南為李姓第一大省,大約占李姓總人口的10.4%。全國形成了中原、華北、雲川、東北四大塊李姓高密度聚居區。
(5)血型特徵
李姓人群的血型分布:O型血占32.2%,A型血占28%,B型血占30.4%,AB型血占9.4%。
四、郡望和堂號
李姓郡望,以隴西李氏最為知名。唐《姓氏譜》載「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但唐朝之前,隴西李氏並非顯望,實際上以趙郡李氏為首
西山前李氏家廟、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柳城李氏、略陽李氏、雞田李氏、武威李氏、代北李氏、高麗李氏、范陽李氏、渤海李氏、西域李氏、河南李氏、京兆李氏、兌山李氏
堂號:隴西堂、燕樓堂、趙郡堂、渤海堂、京兆堂、河南堂、范陽堂、高麗堂。
(1)李氏政權
李氏先後建立的中國地區的政權有:
成漢:五胡氐族。/西涼 十六國。/唐朝。/後唐(本朱邪氏)五代沙陀。/南唐 十國。/西夏(本拓跋氏)黨項。/大順。
其他國家政權:越南前李朝。/越南李朝。/李氏朝鮮。
五、隴西李氏
隴西李氏,是中國歷史的中古時代一個以隴西郡為郡望的李姓家族。崛起於魏晉南北朝,始祖李暠曾建立西涼王朝。在北魏時,成為北方顯赫士族之一。其後,因唐朝皇族屬隴西李氏而備受推崇,唐《姓氏譜》載「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到南宋鄭樵編寫《通志》時,「言李者稱隴西」
(1)歷史
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通常追溯的先祖為西漢著名將領李廣[2]。北魏時李暉儀的墓誌則稱是李廣族弟李蔡後裔。
自稱李昶遺腹子的李暠建立西涼割據一方,西涼滅亡後,李暠之孫李寶歸順北魏,受到重用,其六子除一人早逝外,其餘五子均在北魏出仕,李寶第六子李沖官至尚書僕射,最受寵信。在李沖的積極參與和謀劃下,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得以與北魏皇室締姻,成為後族,被魏孝文帝定為四姓,隴西李氏也成為與「四姓」並稱的「五姓」。在後世,發展為七姓十家。
唐朝皇室雖自稱出自隴西李氏,陳寅恪考證其不是趙郡李氏破落戶,就是廣阿庶姓李氏的假冒牌。朱希祖考證認為李熙父子曾戍守武川,後來其子李天錫為避六鎮兵亂,攜父遺骨南遷於趙郡廣阿,因以為家。其子李虎將其父祖合葬於趙郡廣阿。李氏並非出身趙郡李氏,而確係為隴西李氏。
因為唐朝皇帝聲稱出於隴西李氏,唐太宗修《氏族志》時,將皇族置於諸士族姓氏之首,更將有功之臣賜姓李,從此隴西李氏由一個血緣系統的宗族演變成為一個「多元一體」的龐大世族。
(2)郡望和籍貫
郡望是隴西郡,或稱隴西郡狄道縣,或稱隴西郡成紀縣。
北魏時期隴西李氏後人的墓誌如果記載籍貫,常常寫為「隴西郡狄道縣都鄉和風裡」或「隴西郡狄道縣都鄉華風裡」,有些墓誌前面綴上「秦州」,如去世於北魏正始二年(505年)的李蕤墓誌,去世於永平三年(515年)李慶容的墓誌,去世於正光五年(524年)李超的墓誌。據《晉書·地理志上》「秦州」條,西晉初年「狄道縣」的確屬於秦州隴西郡,晉惠帝時則分立狄道郡,前涼時改屬涼州,又以狄道縣立武始郡。北魏時期狄道縣隸屬於枹罕鎮,枹罕鎮之後又改為河州,李蕤、李慶容、李超三人墓誌所記載籍貫中的州、郡、縣名稱及隸屬關係依據的是西晉初年的制度。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侯旭東教授認為,高門子弟用來標明其身份地位的郡望多產生於魏晉時代,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州、郡、縣名稱與隸屬關係也不斷的變化,到北朝時他們居地的名稱難免與舊有的郡望不合,這些名門後代為「高自標置」,仍然抱著舊貫不放,這種風氣不僅流行於安頓死者的墓志銘中,世間也是一樣,國史正傳亦深受影響。《魏書·裴延俊》傳稱裴延俊為「河東聞喜人」而不是「正平聞喜人」,《魏書·李寶傳》稱李寶為「隴西狄道人」而不是「武始狄道人」,《魏書·鄭羲傳》稱鄭羲為「滎陽開封人」而不是「滎陽苑陵人」,《魏書·陽尼傳》稱陽尼為「北平無終人」而不是「漁陽無終人」,都是這種例子。
以唐朝皇族為例,墓誌大都稱隴西狄道人,稱隴西成紀人亦是常例。如李淵女兒房陵公主、孫李祐、五代孫和政公主等。
六、中國古代十大李姓名人排行榜(按年代排列)
(1)老子
老子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關於老子其人其地,最早的傳述者是司馬遷。司馬遷在《史記·老莊申韓列傳》里所述的老子,有名、有姓、有字、有諡號,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號聃」;他的籍貫有國、有縣、有鄉、又有里,曰:「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有官職,曰:「周守藏室之史也」;有跟同時代名人孔子的交往,曰:「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有老子清楚的世系,曰:「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乾,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事於漢孝文帝,假之於解為膠西珢太傅。」據高亨先生《老於注釋》考證,老子生於魯襄公二年,即公元前571年。老子父親李乾是周朝的下層官吏,使老子具有少年時期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也使得他成為周王室守藏室之史,徵集、保管進而飽覽了周王朝及諸侯國的典籍,為他創立學說奠定了基礎。春秋末年,周王朝內亂,老子棄官西去,經函谷關,關令尹喜慕其大名,強留著書,遂留下五千言《道德經》。
(2)李斯(秦):秦朝開國丞相。
(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 。師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勸說秦王嬴政滅諸侯、成帝業。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3)李廣(漢):西漢名將。
隴西成紀人,西漢時期的名將,先祖為秦朝名將李信。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
(4)李密(隋):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小字法主,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市)。隋末唐初的群雄之一。西魏名將李弼的曾孫。出身遼東李氏,來自四世三公,文武雙全,志向遠大。隋末群雄起義時,成為瓦崗軍首領之一,自稱魏公,率領瓦崗軍屢敗隋軍。
(5)李淵(唐):唐朝開國皇帝。
唐高祖李淵(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西北)人。唐朝開國皇帝、軍事統帥,西魏名將李虎之孫,唐國公李昞之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玄武門之變後,冊立李世民為皇太子,不久傳位,自稱太上皇。
(6)李世民(唐):唐朝第二位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后竇氏。
(7)李白(唐):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8)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皇帝,又稱李後主。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徐州(今江蘇徐州)人,南唐末代國君。
(9)李清照(宋):南宋女詞人。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10),李時珍(明朝):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11)李鴻章(清):清末政治家、外交家。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銅,字漸甫、子黻[fú],號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世人多稱「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間又稱「李二先生」。
七、河北獻縣李氏
在明代以前,祖先居住在今山西省洪洞縣一帶的晉南平原上,元末明初,連年戰禍,加上天災、蝗災、黃河水災等,讓北方平原喪生無數。朱元璋與朱棣前後十八次強制性推動移民政策,迫使接近五百萬人移居至安徽、河南、河北、山東一帶。姓李的祖先有一支,先移至河南,再陸續往河北移動,最後落戶到河北滄州獻縣一帶。
這一支李氏普遍說法是來自山西大槐樹。
(1)洪洞大槐樹移民歷史
洪洞大槐樹移民是發生在明朝早期將山西人口強制遷移到華北地區(河南、山東、安徽、河北)的移民潮。
(2)歷史背景
今日河南雖是中國人口大省,但華北地區在元末明初時一度良田荒無、人口蕭條。元朝末年,華北地區天災頻發,水旱災害和蝗災瘟疫接連發生,黃河地區水患尤其嚴重。同時由於當局高壓統治,導致紅巾軍起義,戰亂四起,使人口大量減少,甚至出現「禾不入土人相食」[1]的淒慘景象。而到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發生靖難之變,戰亂四年再次造成中原地區荒涼局面。
而山西由於有太行山、呂梁山等天險作屏障,中原的天災、兵禍幾乎沒有波及到山西,加之外省難民大量流入,山西成為當時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3)強制移民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解決中原地區人口稀少問題,恢復中原社會生產,下令將山西人口遷徙到中原地區墾荒,這場移民潮被稱為「洪洞大槐樹移民」。
雖然稱為「洪洞大槐樹移民」,但不是將山西洪洞縣的人口遷走,而是以此地作為集結中轉的樞紐。
洪洞縣位於晉南平原,農業發達,處於交通要道上,自古以來就設有驛站。當時洪洞縣廣濟寺旁有一株高大的漢代古槐,貫通南北的驛道就從這棵古槐的樹蔭下通過。官方開始強制移民後,官府在廣濟寺設立辦公點,將百姓聚集在古槐下,編排隊伍,發放外遷證件和盤纏。移民上路後忍不住頻頻回頭,直到古槐消失為止,使得洪洞的大槐樹成為故鄉留給移民的最後印象,也成為了移民後代關於故鄉的記憶符號。
然而,所謂「金窩銀窩不如自家草窩」,對於安土重遷的農耕民族,強制移民最難接受,因此在遷徙途中時有逃跑現象。
據《明實錄》記載,明朝早期進行移民共18次,其中洪武年間10次,永樂年間8次,從山西移出上百萬人,主要遷往豫冀皖等中原地區,到清末,移民後裔遍佈全國,很多家族家譜清楚記錄這段移民史。
(4)影響
移民使中原地區人口迅速恢復,加快了當地社會經濟的復蘇
改變了人口分佈,使之更趨合理
使一些山西習俗傳播開來,如在寒食節吃冷食、蒸麺燕,是山西人紀念先秦晉國名臣介子推的習俗,隨移民來到山東、安徽而流傳開來
解手的由來:因為強制移民中時有逃跑,官兵便長時間反綁移民雙手上路,路上若要方便,就要求押解兵卒解開雙手,逐漸產生上廁所的叫法「解手」。同時也有說由於長時間反綁雙手,胳膊逐漸麻木,後來習慣性背手走路,而子孫也延續了這個習慣。
(5)文化影響之產生民間傳說:
關於元末明初中原人口驟減的解釋:明朝開國大將胡大海年輕時曾在河南乞討,由於受當地人辱駡,懷恨在心,功成名就後便想去河南報仇雪恨。朱元璋批准他只可殺「一箭之地」,誰知胡大海一箭射中雁尾,大雁一飛千里,胡大海一路向北殺得河南山東幾乎沒有人煙。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真實度並不高。
八、部分李氏遷徙至台灣
1940年間,河北獻縣劉汝明擔任國民政府集團軍總司令,召集拉把了許多同鄉鄉賢、壯丁等入伍成為劉汝明之子弟兵。1949年,三爺子李宗武,四奶携子少忱、幼忱、繼忱、慧珍等家眷,五爺奶携長子李宗元及次子媳劉玉清等來台,事為獻縣李氏遷台之一支。
註:
1989年時,李常生始建構獻縣李氏族譜,然今已為2021年,事隔三十餘年,人事多變。今李常生建構《傳記文學》網站,欲重新整理各支族之族系表並置於網站。
今以李常生輩為支族原則,欲建立各支族之族系表,即以2021年底為準,願各支族將現代各支族家庭成員之稱謂、姓名、出生年(西曆)、撰寫及手繪族系表於紙上(如附帶各個家族成員之照片,最佳。),拍照後利用微信、Line等傳給李常生,整體製作完成後,公諸於《傳記文學》網站,應可在網上存在百年。如有支族不欲繼續延續此族譜,則可不必加入。
李常生Line 0932232159 微信1354519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