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名家繪畫

民國畫家潘天壽的畫作—動中取勢,變中見奇

民國畫家潘天壽的畫作—動中取勢,變中見奇

李常生整理  2022/05/05

 

潘天壽(1897-1971)畫風沉雄奇險,蒼古高華,與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並稱為二十世紀“中國畫四大家”。

潘天壽一生作畫最忌瑣瑣屑屑、平平板板的作品,認為“文似看山不喜平”,作畫也當這樣;詩有別才別理,文有抑揚頓挫,畫家也要有奇思別想和出神入化的藝術手腕。

他說:“學習要謙虛,作畫要‘自負’,要大膽,要憋著氣抓住重點,從大處、高處、新奇處涉想。所貴取法乎上,而不是墨守成規,師古自縛。描繪自然,也要動中取勢,變中見奇。平莫如水,遇危石則銀花四濺,重莫如山,繞白雲而通體皆靈。”

潘天壽主張花鳥畫的佈置,應以勢為主,他說:“氣要盛,勢要旺,力求在畫面上造成蓬勃靈動的生機和節奏韻味,以達到中國繪畫特有的生動性。”

至於佈置的方法,他認為是以“搜盡奇峰打草稿”,選奇峰配奇峰,即以奇配奇,出奇制勝。

“造險”能使人驚,但如險到底,則又有“犧牲”之虞,唯能“破險”,便可絕處逢生,出其不意,奪險而出,乃以為奇。

潘天壽“造險”“破險”,可謂深諳此理。“山窮水復疑無路”,似乎到此無路可通了,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眼前卻別有天地,使人胸襟為之一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