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家繪畫

明人繪《南都繁會景物圖》

明人繪《南都繁會景物圖》

李常生資料整理  2021/11/10

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描繪了明代陪都南京城市商業興盛的場面,簡稱「南都繁會圖」,被稱為明代的「清明上河圖」,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所繪畫面,大致可分為三段佈局,逐次展開,由郊區農村田舍開始,再以城中的南市街和北市街為中心,最後在南京故宮前結束。

《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簡稱《南都繁會圖》,明人繪,絹本,設色,縱44、橫350釐米。該畫卷原系常熟翁氏舊藏。20世紀50年代,有關部門從翁氏後人處徵集此畫,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該圖繪的是一幅南京街市三月慶春遊藝活動場面,戲台搭在街道正中,用木條和席子搭成,台周有欄杆,台後另搭一戲房,有上下場門與前台相通。觀眾站在街上看戲,另外,在街道的一邊又用木條和木板搭了兩座女台,上面遮有布幔,台上坐許多女眷。街道周圍的店鋪酒樓也擠滿了看客。整個街道成了演出場所。

內容細節

根據有關研究者粗略統計,該圖卷畫面上繪有羣山一組、河流4條、道路9條、橋樑5座、建築30餘棟、船舶19只、店牌招幌109種、各種人物1000餘個。其內容大體可分為“鄉野”“街市”“朝堂”三個單元,從右向左依次佈局展開。第一、二單元間並無明顯界隔,第二、三單元間則以南京城牆為界。

細數畫卷中店牌招幌,多達109個,「布店發兑」、「湧和布莊」、「網巾發客」、「鞋靴老店」、「弓箭盔纓」、「極品官帶」、「名茶發客」、「發兑官燕」、「棗莊」、「古今字畫」、「陽宅地理」、「浴堂」等等,應有盡有,可以想見當時南京行業之齊全、品類之繁多、商貿交易之活躍。畫卷起始處至畫卷中部,有一河流,此為秦淮河。秦淮河上,有大小各類船隻:龍舟、商船、烏篷船、竹筏……該圖卷中還繪有「太平有象」、「五穀豐登」、「吉慶有餘」、「一統萬年」等字樣,反映了當時人們祈盼太平富足生活的心理。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春意盎然的鄉野景緻。成蔭的綠樹間,粉紅的桃花盛開,有農民在擔水施肥,辛勤勞作。在通往城市的寬廣大道上,士兵扛矛巡察,一騎快馬飛奔,四人抬轎上坐着一位悠閒的高官,一人撐起華蓋傘在一邊等候。臨近城市,人流、屋舍漸多,道旁簡易的工房裏兩人正緊張地篩谷舂米。

第二單元「街市」是圖卷描繪的中心與重點,其畫面又可分為上、下兩部分。畫面下部是繁華的鬧市,街巷縱橫交錯,兩旁建築鱗次櫛比,商鋪、酒樓、茶社、當鋪、錢莊、相館、畫寓、戲台、浴堂、官衙、廟宇、民房等錯落其間。街上人流熙攘,車水馬龍,各類沖天招牌奪人眼目,呈現一派熱鬧景象。主街上樹立4通牌坊,其兩端分別題書「南市街」「北市街」,中間的兩通牌坊右側上題「繡袞」,左側所書已不可辨。一條縱向河道穿街而過,其上架設一座三孔石橋,大約橋右為南市街,橋左為北市街。南、北市街牌坊之間及「南市街」牌坊以右是街市的繁華之區。最引人矚目的是滿街之上踩高蹺、煙火水嬉、舞龍戲獅、弄棒使械、「走海倭子進寶」等「雜耍把戲」「江湖把戲」一類表演,以及觀者雲集的戲劇演出、流光溢彩的「鰲山」燈等。畫面上部右側寬闊的河流上龍舟畫舫、漁船木筏往來穿梭,兩岸遊人或臨水賞景,或悠閒品茶,遠處有「牛行」「豬行」「羊行」「雞鴨行」「驢行」等畜禽市場,有「木行」「船行」等手工業作坊,也有「銅錫老店」「刻字鐫碑」「京式小刀」等店鋪。左側為連綿的山峯,逶迤的山間小道上是表演「安天會」「水滸」戲劇故事的遊行隊伍。出了「北市街「牌坊,雖仍有一些商鋪,但人流已經大為減少,對面則是一座官衙,衙前兩邊高懸的旗杆和威嚴的石獅,與喧囂的街市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三單元「朝堂」始於城門樓下「大小文武官員下馬」石碑,其後便是高大雄偉的兩重宮牆。牆內殿宇樓閣金碧輝煌,高低起伏,在煙嵐霧靄之中或隱或現。偌大巍峨的皇宮中,只有一座壯麗的殿堂前,肅立着幾位手持儀仗的內侍,可以想見它的冷寂與森嚴。至此,整個圖卷悄然結束。

價值意義

畫卷作者顯然無意過分美化朝廷、粉飾太平,因而所反映的南京社會生活情境顯得更為自然生動、豐富多彩,為現存明代風俗畫卷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因此具有比較高的歷史學術價值,被稱為明代「清明上河圖」。

它真實生動地描繪了明代後期南京城市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生活的種種景象,作為一件寫實的藝術作品,它處處體現了中國古代繪畫的現實主義優秀傳統,為今人研究明代南京城市生活的面貌提供了豐富具體的圖像資料,因而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註】上述資料摘自百度百科。

《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簡稱《南都繁會圖》,現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初看《南都繁會圖》,很容易讓人想起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因爲這兩幅都是長卷形式,畫中人物、建築、生活場景也都很多。

《南都繁會圖》描繪的是晚明萬曆年間南京秦淮河兩岸的盛況,內容和形式確實都和《清明上河圖》很像,所以它也被稱作是明代南京版《清明上河圖》。

據考證,《南都繁會圖》再現的是南京最繁華的臨水街區長干里,這裡商業繁榮,是著名商業區和貨物集散地。有多繁華,看一眼就知道了,乍一看上去,密密麻麻的都是人,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的場景真是熱鬧異常。

長干里自古以來就是南京有名的人口密集地,明朝的時候,朱元璋定都在南京,雖然後來朱棣遷都到北京,但南京並沒有失去其重要的地位,它依舊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同時在畫中可以看到有寬大的河流,上面可容納大型船隻,這也說明了這裡水陸交通方便,因而其經濟貿易也十分發達,也就難怪會有這樣的盛況了。

《南都繁會圖》要從右邊看起,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郊外的風景,有人或騎著馬或坐著轎子行走在正道上,正向市區內行進。往前走,就漸漸地看見商鋪,越接近中心,人就越多,且街市縱橫,走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風景。

畫中有寺廟、民舍、水榭、戲台,有茶莊、金銀店、藥店、糧油谷行、豬行等,人物也是各有身份,大家正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情,或行走,或圍觀,或吆喝叫賣。

除了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之外,最惹眼的就是那無數豎起的白色標牌廣告了,做生意的店鋪面前,都掛著招幌,如「東西兩洋貨物具全」、「立記川廣雜貨」、「川廣雜貨」、「萬源號通商銀鋪」等,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是熱鬧異常,可以想像其貿易的發達程度。

古人很早就有廣告意識了,最早的路邊吆喝,後來店鋪面前立標牌,說起來我們現在也依然延續這樣的傳統,商家也會在店門口放些醒目的廣告。

這幅畫中,總共描繪了店鋪百來家,上千個不同的人物,《清明上河圖》中的人物最多的說法也是千來個。他們神態各異,各自張羅忙活著,很有市井生活氣息。

畫中走到盡頭可以看到的是被長長的高牆所圍住的精緻宮殿,仿佛在霧氣雲端中不得窺見。總體來說,《南都繁會圖》構圖宏大,有山有水,從郊外到市區,再到不可探的高牆皇宮,內容完整,色彩也豐富典雅,完成度極高。

這幅畫一直被認爲是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所作,不過也有人質疑,指出其中些微的不足,如繪製比較潦草,一些人物輪廓比較粗糙等,和仇英的精湛畫風不太像,所以認爲這只是託名於仇英筆下而已,並不是他親筆所畫。

當然了,現在到底是不是仇英畫的也沒有什麼有力的證據,但這也不能妨礙這幅畫散發出的優秀氣息啊,能這樣詳細地描繪古時南京城市生活的畫也是難得的佳作,其價值和意義也很高,現在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註】上文摘自人人焦點網站:2020-12-19 說史可還行。